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最新版本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分析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分析厢式汽车是一种特殊型号的汽车,其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具有独特之处。
下面将就厢式汽车的结构、设计以及制造工艺进行分析。
厢式汽车的结构通常由车身、发动机、底盘和驾驶室等部分组成。
其中,车身是厢式汽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厢式车身通常呈长方体形状,双层设计,具有较大的载货空间。
车身的结构用高强度的钢板或铝板制成,以确保整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厢式汽车的设计方面,主要考虑了货物的容量、安全性和便捷性。
厢式车身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货箱的尺寸和形状。
通常,车身设计将考虑到货物类型、尺寸以及货物的安全要求。
此外,设计还会考虑到方便货物的装卸,通常会在车身后部设置升降平台或其他装卸设备。
另外,厢式汽车的设计还包括对驾驶室的考虑。
驾驶室通常分为前部和后部两个区域,分别供驾驶员和货物道隔离。
驾驶室与货箱之间设有通道,以便驾驶员进入货箱进行装卸工作。
同时,驾驶室还需要配备舒适的驾驶座椅、仪表盘、控制器等,以方便驾驶员的驾驶操作。
在厢式汽车的制造工艺方面,首先需要进行车身结构的制造。
通常会选用高强度的钢板或铝板进行车身的制造。
制造车身时,先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切割,然后进行折弯和焊接等加工工艺,最后进行砂光、喷涂等表面处理。
车身的制造过程需要精确的测量和高技术的焊接技术,以确保车身的结构牢固和质量可靠。
其次是底盘的制造。
底盘制造一般包括底盘框架的焊接和涂装。
底盘框架通常由高强度钢制成,焊接过程需要精确的加工技术,以确保底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制造完成后,底盘还需要进行砂光和涂装等表面处理,以提高其防腐性和耐久性。
最后是发动机和驾驶室的装配。
发动机通常由专业的发动机制造商制造,并根据车辆的需要进行定制。
发动机的安装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以确保其正确安装和良好的性能。
驾驶室的装配包括安装驾驶座椅、仪表盘、控制器等设备,并连接底盘和车身,同时还需要进行电气系统的连接和测试工作。
综上所述,厢式汽车具有独特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
9.6米厢式货车铝合金车厢轻量化设计及优化

9.6米厢式货车铝合金车厢轻量化设计及优化9.6米厢式货车铝合金车厢轻量化设计及优化随着物流运输业的不断发展,货车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其设计和制造也面临着挑战。
在货车设计中,车厢的负重能力和车身的轻量化是关键的考虑因素之一。
本文将着眼于9.6米厢式货车铝合金车厢的轻量化设计和优化。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铝合金在车身设计中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钢材,铝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密度。
这使得铝合金适合于重量敏感的应用,如货车车厢。
同时,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延长车身的寿命。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车厢的稳定性和刚性。
通过材料替换,使用铝合金能够减少车身的自重,从而提高整体的有效载重能力。
此外,车厢的结构设计也需要满足载货稳定性的要求,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或损坏。
在保持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轻量化设计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合理分布和形状优化。
通过使用优化设计软件和有限元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确定最佳的材料厚度和材料位置,以提高整体的刚度,并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此外,使用铝合金还可以采用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除了材料的优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设计手段来进一步降低车身的重量。
例如,可以采用空心结构、蜂窝结构或者梁柱结构来代替传统的实心结构,以实现更高的强度和更低的重量。
此外,采用高强度螺栓和焊接技术可以提高连接处的强度和刚度,进一步降低车身的重量。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车辆的安全性。
在轻量化设计中,我们不能仅仅追求减少重量而忽视安全性。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车辆进行全面的结构强度分析和碰撞模拟,以确保车身在意外情况下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护。
这可以通过使用高强度材料、加厚关键结构部件和合理布置吸能区域来实现。
综上所述,9.6米厢式货车铝合金车厢的轻量化设计和优化是一项挑战,但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优化的结构设计和全面的安全考虑,我们可以实现车身重量的降低,提高车辆的负载能力,并减少资源的消耗。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八、奥铃工厂厢货制造工艺
1、关键零部件采用冲压工艺
为了保证厢货产品生产的一致性,确保产品质量,设计及加工 制造过程中,尽量采用标准件及冲压件,尽量杜绝由于人为因素导 致的产品质量差异。
后尾板采用冲压件,确保 产品质量稳定美观
加强板采用冲压成型,确 保产品质量稳定美观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采用气动铆接工具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3、厢货生产工艺流程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4、优化厢货内部线路布局
为了确保布置在厢货内容电源线安全可靠,同时要求美观隐 蔽及方便后续维修等,在对电源线进行布置时,结合生产现场实 际情况,特采取相关工艺,对电源线进行系统化布局。
为了防止焊接铰链座 时高温烧坏导线,在 后立柱内侧焊线束夹, 固定线束
骨架结构设计除了满足车厢要求以外,还要考虑内外蒙皮装配的工艺
性和车厢骨架的系列化设计,以提高内外蒙皮、底架、门框(扇)等零部件 通用化系数,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2、骨架结构设计原则及加工方法
骨架结构及加工方法:“井”字形的矩形框架。首先将组成车厢的 六大块,分别加工为骨架分总成,然后将这六大块骨架分总成焊接成 一个完整的车厢骨架。底架是整个车厢的安装基础,受力比较严重, 因此底架的纵梁和横梁均采用槽形截面,并且两者采用纵横搭接的结 构,以提高底架的强度和刚度。
厢式汽寸参数的确定 1、 车厢外廓尺寸:参照相关的法规和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2、 车厢内框尺寸(长×宽×高)确定了车厢容积的大小应从 车辆用途、装载质量、货物度以及包装方式、尺寸规格等 方面考虑,以便提高运输效率。
(3)车厢地板高度:影响货物装卸的方便性和汽车质心的高度
空陆联运厢式运输半挂车技术要求-最新国标

空陆联运厢式运输半挂车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空陆联运厢式运输半挂车的一般要求、专用装置要求及工艺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空陆联运厢式运输半挂车的设计、生产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89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T 3730.1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术语和定义第1部分:类型GB/T 4606 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5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 15140 航空货运集装单元技术要求GB 23254 货车及挂车车身反光标识GB/T 23336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GB/T 23418 航空货运及地面设备术语GB 25990 车辆尾部标志板JB/T 5943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 7012 辊子输送机JT/T 389—2022 厢式挂车技术条件JT/T 1423 航空集装器运输车传送辊系统技术要求QC/T 484 汽车油漆涂层QC/T ×××× 侧帘式半挂车3 术语和定义GB/T 23418和JT/T 14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航空集装器aircraft unit load device由集装板与集装网,或集装板、集装网与拱形罩蓬,或集装箱单体构成的,可将航空零散货物集合成标准尺寸的组合单元。
[来源:GB/T 23418—2009,2.6,有修改]空陆联运厢式运输半挂车 van semi-trailer of air-ground intermodal transport用于封闭式运输航空集装器及其所载货物的半挂车。
第二章 厢式汽车结构与设计

180
车厢窗的设计
① 为便于驾驶员能直接观察到车厢内的情况,一般在车厢前围适当 的地方开设固定式玻璃窗。窗内设防护装置,以免货物撞坏玻璃。
② 车厢还应设置供厢内空气循环的通气孔,该孔一般设置在车厢的 顶部。设计时应使该孔具有良好的防雨、防淋、防尘等功能。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17:21
V lX1bX1hX1 10 9 (m3 )
式中:lx1、bx1、hx1为厢内有效长度、宽度、高度(mm) 车厢底板高度:影响货物装卸的方便性和汽车质心的高度。
影响车厢地板高度的主要因素:轮胎直径、道路条件、悬架动挠度以 及车辆空载时,轮胎与地板下平面之间预留的空间等。 设计时该预留空间一般取230mm左右。
无骨架式车厢:铁塑夹层板,兼具 骨架与蒙皮功用。
分别加工(6块),焊接组装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17:21
机械工程学院
第二节 厢式货车的结构与设计
2. 蒙皮的设计 特征:薄壁板件,通过一定形式的连接(如铆接、焊接、粘接等)固定在
骨架的框架面上,成为车厢的内外表面。 设计规范
① 每块蒙皮的大小、形状根据骨架的结构与板料尺寸规格确定。 ② 蒙皮之间应留有15mm左右的搭接量 => 结构上需要,补偿误差 ③ 蒙皮通常采用0.8-1.5mm厚的薄钢板,非金属蒙皮厚度为2-3mm。
17:21
机械工程学院
第一节 概述
普通结构厢式汽车
客车 货车
按结构特征 分类
特殊结构厢式汽车
翼开启式 卷帘门式 冷藏保温车 活动顶盖车 容积可变车 ………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17:21
机械工程学院
第二节 厢式货车的结构与设计
一、总体结构与设计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ppt课件

12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6、淋雨检查
为了确保生产完毕的厢货密封性良好,在厢过工艺规划时,特在 厢货下线处,规划厢货淋雨检测线,确保及时检测厢货密封性;工艺 要求每台厢货必须进行淋雨检测,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确保发往 奥铃工厂整车库的厢货车辆都合格。
厢货专业淋雨检测线
21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7、厢货生产基本工装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 制造工艺
制造技术部焊装工艺科 发布人:刘伟
制造技术部
20201113年年086月月
1
与底盘连接方式
四、 车厢尺寸参数的确定
五、车厢的骨架结构设计
六、厢货材料选择及骨架结构设计
七、车厢内饰
八、奥铃工厂厢货制造工艺
2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固定线束
顶灯与导线连接处, 用绝缘胶带包扎后, 再增加绝缘套管防护。
19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5、整体厢货转运防护
为了确保装配完毕的整体货箱磕碰划伤,在对厢货整体转运 吊装时,采用专用吊具进行吊装,杜绝厢货由于采转运及装厢过 程中,对厢货产生磕碰划伤。
厢货转运、安装专用吊具
20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6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三、车厢与底盘连接方式 1、车厢与底盘的连接实际上就是将车厢底架(副车架)纵梁 紧固在底盘的纵梁上。一般同时采用角铁连接与传统的U 型螺栓连接,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厢式汽车是一种常见的运输工具,具有独特的结构和设计,以及特殊的制造工艺。
下面将详细介绍厢式汽车的结构和设计,以及制造工艺。
一、厢式汽车的结构和设计厢式汽车是一种大型货运汽车,主要用于运输各种物品和货物。
它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驾驶室、货箱和底盘。
1.驾驶室:驾驶室是厢式汽车的前部,一般由驾驶员驾驶和控制车辆。
它通常包括座椅、控制面板、方向盘、仪表板等。
驾驶室的设计应考虑到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货箱:货箱是厢式汽车的主要载货部分,用于装载货物并保护货物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货箱通常具有结实的外壳和内部支撑结构,以保证货物的安全运输。
货箱的设计应根据运输货物的特点和需求,如大小、承重能力、通风性等进行合理布局。
3.底盘:底盘是厢式汽车的基本框架结构,支撑整个车辆并连接驾驶室和货箱。
底盘通常由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车辆的荷载和道路条件的挑战。
底盘的设计应考虑到车辆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厢式汽车的制造工艺1.设计:在制造厢式汽车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工作。
设计人员应根据客户需求和规范要求,设计出满足功能要求和安全要求的车辆结构。
设计还需考虑到车辆的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
2.材料采购:制造厢式汽车需要购买各种材料,如钢材、金属配件、玻璃等。
采购部门需要根据设计需求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和材料,以确保车辆的质量和性能。
3.零部件制造:厢式汽车的零部件通常由专门的制造工厂生产。
这些零部件包括底盘、驾驶室、货箱、悬挂系统、传动系统等。
制造工厂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工艺规范,进行材料切割、焊接、冲压、折弯、喷涂等工艺过程,将原材料加工成标准的零部件。
4.装配:在零部件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车辆的装配工作。
装配过程包括安装底盘、加装驾驶室、安装货箱等。
装配工人需要按照装配工艺和操作规范,进行各个部件的拼接和连接。
5.质量检验:在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和测试,以确保车辆的质量和安全性。
汽车ppt课件

轿车车身
SUV车身
分为三厢式、两厢式和敞篷式,特点各异 ,如三厢式具有空间大、舒适度高,两厢 式灵活方便,敞篷式则更加个性化。
以大空间、高通过性为主要特点,外观更 加粗犷硬朗。
MPV车身
跑车车身
多用途性是其主要特点,拥有更大的空间 和更加灵活的座椅布局。
以流线型设计和高性能为主要特点,外观 炫酷,动力强劲。
THANKS
感谢观看
现代汽车有很大的不同。
20世纪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的结 构和性能逐渐得到改善,同时汽 车也开始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
现代汽车
进入21世纪,随着环保和能源问 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和混合 动力汽车逐渐成为主流。同时, 自动驾驶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
02
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的种类与特点
01
02
总结词
智能驾驶技术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另一重要趋势,可提高 驾驶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
详细描述
智能驾驶技术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导航、智能避障等功 能,通过传感器、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实现。智能驾驶技 术可大幅降低交通事故和拥堵现象,提高出行效率和安 全性。目前,智能驾驶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 ,各国都在加大研发力度,推动其快速发展。未来,智 能驾驶技术将逐渐普及,成为汽车的标配。
运动,进而输出动力。
柴油发动机
通过压缩空气产生高温高压,同时 将柴油喷入气缸,形成可燃混合气 体并自燃,推动活塞运动,进而输 出动力。
电动机
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 械能,输出动力。
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更换机油和滤清器
保持润滑系统的清洁,防止磨损和堵塞。
检查点火系统和供油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三、车厢与底盘连接方式 1、车厢与底盘的连接实际上就是将车厢底架(副车架)纵梁 紧固在底盘的纵梁上。一般同时采用角铁连接与传统的U 型螺栓连接,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2、骑马螺栓的安装方式
通常,连接用U型螺栓的直径D≥16mm,螺栓安装间距以 1000-1500mm为宜。U型螺栓的长度应在设计时根据底盘纵 梁、车厢纵梁和中间垫木三者高度之. 和确定。
普通结构厢式汽车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特殊结构厢式汽车
.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二、厢式汽车总体结构与设计
1、目前,厢式汽车大多是在二类货车底盘基础上,安装一个独立封 闭的车厢而成。 车厢为典型的全封闭式结构。根据需要,车厢一般设置有后门或侧门, 厢内装有通风、采光和信号联系等设施。车厢具有良好的防雨、防晒、 防尘、防盗等功能。 按驾驶室的型式不同,货车可分为长头驾驶室式和平头驾驶室式两种。 前者车厢而积利用率较低、空气阻力系数较大;后者车厢面积利用率 较前者有明显提高,外形较协调。装有导流罩的平头驾驶室式货车的 空气阻力系数小,适于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一、厢式汽车概述
定义:厢式汽车是具有独立、封闭结构的车厢或与驾驶 室一起构成整体式的封闭结构车厢,装备有专用设施,用 于运载乘员或货物或承担专门作业的专用汽车。
分类: 运输用厢式汽车
作业用厢式汽车
特点:封闭独立结构车厢→运输安全性、货物完好性 运价较高,维修量较大.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四、 车厢尺寸参数的确定 1、 车厢外廓尺寸:参照相关的法规和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2、 车厢内框尺寸(长×宽×高)确定了车厢容积的大小应从
车辆用途、装载质量、货物度以及包装方式、尺寸规格等 方面考虑,以便提高运输效率。
(3)车厢地板高度:影响货物装卸的方便性和汽车质心的高度
.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七、车厢内饰
1、车厢内饰板材要求 插接厢货车厢内饰一级采用人造夹层板制作.以减轻车厢自重。
2、截面形状
.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3、车厢门设计要求 车厢一般设置后门,这样有利于货物的装卸和交通安全
。对于较长车厢还应考虑增设侧门。车厢门的形状一般采 用矩形平面结构。后门开启方式有单开式和对开式两种。 侧门宽度一般在1200一2000 mm内选取
采用气动铆接工具 .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3、厢货生产工艺流程
.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4、优化厢货内部线路布局
为了确保布置在厢货内容电源线安全可靠,同时要求美观隐蔽 及方便后续维修等,在对电源线进行布置时,结合生产现场实际 情况,特采取相关工艺,对电源线进行系统化布局。
为了防止焊接铰链座 时高温烧坏导线,在 后立柱内侧焊线束夹,
.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八、奥铃工厂厢货制造工艺
1、关键零部件采用冲压工艺
为了保证厢货产品生产的一致性,确保产品质量,设计及加工制 造过程中,尽量采用标准件及冲压件,尽量杜绝由于人为因素导致 的产品质量差异。
后尾板采用冲压件,确保 产品质量稳定美观
加强板采用冲压成型,确
.
保产品质量稳定美观
骨架结构设计除了满足车厢要求以外,还要考虑内外蒙皮装配的工艺 性和车厢骨架的系列化设计,以提高内外蒙皮、底架、门框(扇)等零部件 通用化系数,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2、骨架结构设计原则及加工方法
骨架结构及加工方法:“井”字形的矩形框架。首先将组成车厢的 六大块,分别加工为骨架分总成,然后将这六大块骨架分总成焊接成 一个完整的车厢骨架。底架是整个车厢的安装基础,受力比较严重, 因此底架的纵梁和横梁均采用槽形截面,并且两者采用纵横搭接的结 构,以提高底架的强度和刚度。
.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4、门、窗涉及相关密封条的设计要求 密封条的设计车厢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灰尘和 雨水渗入车厢,因此,对密封条提出以下要求: ①具有良好的弹性,以保证密封可靠; ②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以保证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 ③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即在-40一50℃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 ,均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 ④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 ⑤便于成型和装配。常选用如VAG4—543—67黑色橡胶作 为密封条。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 制造工艺
制造技术部焊装工艺科 发布人:刘伟
制造技术部
2200厢式汽车总体结构与设计 三、厢货与底盘连接方式 四、 车厢尺寸参数的确定 五、车厢的骨架结构设计 六、厢货材料选择及骨架结构设计 七、车厢内饰 八、奥铃工厂厢货制造工艺.
地板高度要求: 地板下平面. 与轮胎之间空间:~230mm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五、车厢的骨架结构设计 车厢的骨架结构设计骨架结构型式对车厢强度、刚度以
及车厢自重影响很大。
.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六、厢货材料选择及骨架结构设计
1、厢货材料选择 在材料截面积相等和壁厚不变的条件下,抗扭能力如下:
.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2、厢货基本结构 厢体是由顶盖、底架(包括副车架纵梁、横梁)、前围、后围(后门框)、 左右侧围六大块组焊而成。
3、厢体布置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质心高度满足GB7258-87规定
静态空载下:bmax≥35° 2) 改装后,总质量:ma≤ma0,
轴荷:G1 ≤1.03G10; G2 ≤1.03G20 3)足够的装载容积,装卸方便;尽量减小厢体高度,降低重心, 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 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2、采用先进制造工艺及工具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员工的劳动强度,根据厢货实际生产量 及生产条件,奥铃工厂厢车生产采用流水线作业操作方式,通过人 工推送传送,总装下线设有淋浴室,厢板分布在总装线两侧,总装 共分9个工序;分装区分为小件焊接区(主要焊接锁杆总成及门框 总成)和车门组装区(组装车门)及底板焊接区(主要焊接底板总 成)。采用气动铆接工具,进一步确保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