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居家护理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居家废弃胰岛素针头处置现状及护理干预

糖尿病患者居家废弃胰岛素针头处置现状及护理干预

・20・TODAY NURSE,February,2021,Vol.28,No.5糖尿病患者居家废弃胰岛素针头处置现状及护理干预周静怡朱蕾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居家废弃胰岛素针头处置情况,探讨护理干预后对居家糖尿病患者废弃胰岛素针头处置情况的影响。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例居家腹岛素注射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居家废弃针头知识的掌握、处置及针头重复使用情况,住院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并于3个月后电话回访反馈效果。

结果干预后废弃胰岛素针头的处置情况较干预前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胰岛素针头重复使用的现象较干预前大幅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前,2型糖尿病患奢对废弃胰岛素针头处置相关知识得分为(2.13±0.74)分,干预后得分为(4.81±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掌握居家废弃胰岛素针头的处置知识,正确处理废弃针头,及时更换腹岛素针头。

关键词:糖尿病;居家注射;胰岛素针头;护理干预糖尿病是全球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慢性病之一,胰岛素注射已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法,胰岛素注射工具已由传统注射器改为笔式注射器B。

且大部分患者都是居家注射,其D01:10.19792/ki.1006-6411.2021.05.009工作单位:214002无锡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周静怡: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本研究为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面上项目(编号: 2017NJMU174)收稿日期:2019-11-23产生的胰岛素废弃针头数量庞大。

很多糖尿病患者对医疗废物的规范化处置意识淡薄,经常将废弃针头等医疗废物直接混入生活垃圾或随意丢弃,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使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了解医疗废物的危害性,提高公众的卫生安全意识,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任务变得刻不容缓⑵。

高龄难愈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例居家护理

高龄难愈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例居家护理

动作 3 0— 5 0次。卧床休 息 时避 免右 侧 卧位 。尽 量抬 高置管肢体 。洗澡时避免敷料潮湿 。如 出现 任何不适
应及 时告知护士 。
3 . 2 置管观察
每 日静脉 输液 前后 仔细 颈 围测量上
的预后充满信心 。如 果 为 了避 免操作 风 险 , 绝 对遵 循
禁忌 证 , 无 视患者 的需要 , 拒绝 为该患 者置管 , 就使 患 者失 去了建立化疗通道的机会 , 对患者的生理 、 心理 造 成不 可弥补 的损害。操作禁忌证是指某 种行为不适宜 应用 于某些 疾病 、 情 况或特定的人群 , 或应用后可能会
较好 。其所属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提供定期 的上 门体检
及免费医疗服务 ; 所属社区居 委会定期探视与慰 问 , 给 予一定 的社会支持 。
2 . 2 伤 口护理
2 . 3 控制血糖
高 血糖不仅 为 细菌滋 生繁殖 提供 了
良好 的条件 , 且可 以使 中性 白细胞 和吞 噬细胞功 能受 临床证据显示 , 溃疡面清创术是 伤 损, 以及转移 因子没能相应 地增加 以促进伤 口愈合 , 降 低伤 口愈合速度 。指导社区护士及家属 每 日监测血 糖, 社 区医师针对患者的情 况调整胰 岛素用量 , 经调整
肿, 左足小 拇趾外侧 缘糖尿病 足溃疡 ’ 1 年余 。2 O年前
脑梗死后半身瘫痪 , 长期 卧床 , 神 志清楚 , 口齿 不清 , 日
常生活能力 障碍 。临床体 征基本稳定 。由社 区家庭 医
师及护士随访换药 , 因伤 口反复迁延不愈 , 启 动社区对 口 3级 甲等 医院 的联动 , 由医院 医护 人员定 时上 门护
生 活能力量表评分 为 4 7 分, 提示患者丧失 了 日常基 本 生活能力 , 存在 明显功能障碍。 2 . 1 . 3 膳食评估 患者糖尿病饮食知识缺 乏 , 喜 好甜

糖尿病适宜的居家护理计划

糖尿病适宜的居家护理计划

糖尿病适宜的居家护理计划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良好的居家护理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和护理。

1.饮食管理:保持健康饮食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建议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摄入,选择低糖低脂的食物,并避免过度饮食。

规律饮食和饮食均衡对于控制血糖水平非常重要。

2.锻炼计划:适当的锻炼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锻炼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肺功能。

3.规律监测: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药物剂量。

此外,还要及时监测血压、体重和胰岛素注射情况。

4.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足部感染和溃疡,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足部护理。

保持双脚干燥清洁,保持指甲修剪整齐,并注意穿合适的鞋袜,以减少足部问题的发生。

5.定期就诊:除了在家自我管理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定期就诊医生。

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了解病情的变化。

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需要综合运用饮食管理、锻炼计划、规律监测、足部护理和定期就诊等方法,来有效控制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糖尿病患者的居家护理计划有所帮助。

除了上述提到的基本护理计划之外,有一些其他的方面也需要特别注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同样非常重要。

首先是心理健康。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因此,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求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应对压力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也可以参加一些心理健康的支持小组。

其次是护理技能的学习。

对于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或口服药物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学会正确的注射和药物管理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和家属需要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掌握正确的注射及药物管理技能,并且始终保持这些技能的更新。

最后是应急准备。

在家中储备一些常用的急救药品和医疗用品(如胰岛素、血糖测试仪等)是非常必要的。

老年糖尿病的家庭护理

老年糖尿病的家庭护理

基层 医学论坛 2012年 2月第 16卷第 5期
理 ,护 士应 向家属讲清病情 、疾病转归 、病情 观察要点 ,以便病 情变化 时能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以防意外发生。每次餐前复查 尿 糖 ,定期测血糖 ,观察饮食及药物治疗效果 ,如果患者合并呼吸 道 、胃肠道 、皮 肤感染 ,摄入 糖过多 ,出现食欲不 振 、恶心呕 吐、 口喝 、尿量增多 、头痛要警 惕酮症酸 中毒 。.又因糖 尿病病程 长 , 要定期做心电图、眼底 、尿常规等检查 ,注意并发症 的出现 。
4 注意事项
将外套管全部送 人血 管内 ,但对于过细且不太明显的血管 ,可
4.1 使用留置针前要检查 留置针 的完整性及针头斜面有
省略此步骤 ,以免再次进针时刺破血管 ,致穿刺失败 。⑤用透 明 无倒 钩,外套管边缘有无断裂、开叉 、毛边等现象。
胶贴 以穿刺点为中心 固定 留置针 。
4.2 首次穿刺失败后 的留置针勿再使 用 ,穿刺后套管脱
等 。(室)o.4%~0.5%的碘伏严格消毒 2次 (消毒 面积要大于胶贴面 和睡眠时避免压迫和触碰 留置针 ;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 ;
积 ),将输液管排气后头皮针直接穿刺于 留置针“Y”形管一端 的 避免穿刺肢体长时间下垂 ,以免 由于重力作用造成 回血凝 固堵 肝素帽上 ,排 出留置针 内空气 ,轻轻旋转针芯松动外套管 ,取下 塞导管 ;让家长了解 留置针 的相关知识 ,可协助护士进行观察 ,
力绷带 固定肢体 。
可强抽 ,应考虑拔管 ,重新穿刺 。
3.3 正 确封管 输 液完毕后 用 5 mL注射器 抽取生 理盐
综上 所述 ,儿 科护士要有严谨 的工作作 风 、扎 实精 湛 的操
水 3—5 mL,将 针 头全 部插 入肝 素 帽 内 ,均 匀 缓慢 注入 ,剩 余 作技术 、敏锐的观察能力 ,同时还应 提高安全使用 留置针 的责

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DOI : 10.13919/j.issn.2095-6274.2019.07.011作者单位: 723000,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内二科通信作者: 刘 菲,E-mail: 1354061080@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刘 菲【关键词】 (Key words ) 糖尿病(diabetes);胰岛素(insulin);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护理(nursing)【中国图书分类号】 R587.1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

最新调查资料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1]。

胰岛素治疗是控制血糖,减少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治疗手段。

对于病程较长且伴有并发症、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是最佳的,甚至是必需的措施。

陶花等[2]及张俊蕾等[3]报道,糖尿病患者门诊自行使用胰岛素而导致的不良事件,如:低血糖、高血糖及注射部位感染、出血频有发生。

本研究通过门诊、电话及微信随访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2014-01至2016-01院外继续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26例,统计其低血糖、高血糖、注射部位感染、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原因,并寻找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以期降低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6-01在我院经住院正规使用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平稳达标,且出院后继续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26例。

其中男146例,女180例,年龄35~82岁,平均(56.8±15.3)岁。

所有患者均备有胰岛素笔和家用血糖仪。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住院正规使用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平稳达标;(2)出院后继续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所有患者均备有家用血糖仪;(4)胰岛素治疗方案相同或相似者。

老年糖尿病足居家护理题

老年糖尿病足居家护理题

老年糖尿病足居家护理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者也日益增多。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足,因此足部护理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下面介绍一些老年糖尿病足居家护理的方法。

首先,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该保持足部的干燥清洁。

经常清洗双脚,并且要在清洗后擦干,特别是脚趾间的部位。

保持干燥有助于预防真菌感染。

其次,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修剪脚趾甲。

要保持脚趾甲的整洁,避免过长或过短的情况。

这有助于预防因为脚趾甲的刺激造成的皮肤损伤。

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鞋子。

鞋子要舒适合脚,不宜过紧或过松,并且材质要柔软透气。

尤其是在选择袜子的时候,要选择棉质的袜子,避免选择合成纤维的袜子,因为合成纤维的袜子会加重脚部的潮湿感。

最后,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进行足部的检查。

检查有无脚部的皮肤破损、溃疡或溃烂情况,注意有无足部的感觉异常。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总之,老年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

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要重视足部护理工作,多多关心和照顾患者的足部健康。

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保持适当的锻炼和合理的饮食。

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促进血液循环,这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非常重要。

合理的饮食就更不用说了,每天注意控制饮食中糖分和脂肪的摄入量,保持合理的体重,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血糖、血压和血脂等指标,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果有任何异常情况,一定要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不可掉以轻心,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或忧郁,因为情绪波动会影响血糖水平的波动,从而对糖尿病的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人也需要关注并了解糖尿病足的护理知识,一旦发现病情异常,及时帮助患者采取措施,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和治疗。

总的来说,老年糖尿病足的护理不仅仅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身的事情,还需要家人的关心和帮助。

糖尿病的8个日常家庭护理刘静

糖尿病的8个日常家庭护理刘静

糖尿病的8个日常家庭护理刘静发布时间:2023-05-16T07:57:01.202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8期作者:刘静[导读] 糖尿病,以往的“富贵病”,现在已经是临床上十分普遍的一种慢性疾病宁夏总队医院宁夏银川 750001糖尿病,以往的“富贵病”,现在已经是临床上十分普遍的一种慢性疾病。

此病是因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胰岛素无法发挥正常功能造成血糖上升,进而引发糖代谢障碍。

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是此病的主要表现特征,但是,并不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有上述症状。

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来看,此病尚无根治办法,因此一旦患病,则终身为“糖人”。

目前,对于此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控制血糖水平为主,同时要配合规律的生活、科学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等方法将血糖水平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进而预防糖尿病所引发的多种并发症。

许多人,虽然得了糖尿病,但是对于糖尿病的知识仍是懵懵懂懂,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糖尿病的分型。

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即Ⅰ型、Ⅱ型,妊娠期和其他型。

Ⅰ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是因胰岛B细胞受到了破坏,进而导致无法合成胰岛素,此类型糖尿病症状明显,严重时可出现酮症酸中毒,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较大威胁。

Ⅱ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以后发病,此类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高胰岛素血症,一些患者在进餐以后胰岛素分泌的高峰却发生了延迟,往往在其进餐后的4小时以后血浆胰岛素会不适当的上升,进而可导致患者出现反应性低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糖耐量异常,或是在妊娠之前就有潜在的糖耐量减退现象,在妊娠期才发病;还有一种是在妊娠前即已明确诊断为糖尿病,此情况又被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其他型糖尿病的病因则十分复杂,分析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或是内分泌系统疾病所致,也可能是药物所致。

处于稳定期的糖尿病患者无需住院,需要居家疗养,接下来笔者就向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患者的日常家庭护理方法。

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糖尿病是大众比较熟悉的一种病症,其作为慢性病的一种,在发病期间会伴随出现很多并发症,使病患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不良影响。

而病患除了要在日常治疗中主动积极对医生的治疗工作进行配合之外,如何进行自我居家检测和护理也十分重要,有效的居家护理措施能够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起到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因此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居家护理便显得十分重要。

一、糖尿病是什么?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绝对或是相对分泌不足,还有胰岛素利用障碍所引发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性的疾病,而高血糖是其主要标志。

一般糖尿病代表性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即是多饮、多尿和多食,出现体重下降情况,存在高血糖以及尿液内含有葡萄糖等,如果病程过久可能会导致多系统受到损害,致使眼睛、肾脏、神经以及心脏和血管等重要组织器官出现慢性进行性的病变以及功能衰退和衰竭,在病患病情严重或是应激时,可能会引发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此外,糖尿病是致使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死亡和截肢、失明,还有肾功能衰竭与心力衰竭等问题的关键原因。

二、糖尿病病因有哪些?(一)遗传因素一般在1型糖尿病发病的时候,遗传因素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已经发现约有超过五十种遗传变异和1型糖尿病存在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2型糖尿病发病和遗传因素也存在很大关系,当前以及发现超出四百个遗传变异和2型糖尿病或是高血糖发病风险有关。

此外,要关注的是,病患遗传背景只是对个体赋予了一定几率的疾病易感性,但并不足以让人们致病,通常是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多个基因异常形成的总体效用致使出现糖尿病。

(二)环境(体外)因素和1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环境因素还不明确,病毒感染有可能是致使1型糖尿病出现的重要环境原因之一,包括风疹病毒以及腮腺炎病毒以及柯萨奇病毒等,上述病毒都能够直接损伤到胰岛β细胞,同时能启动病患本身免疫反应,从而使胰岛β细胞受到更严重损伤。

部分化学毒物比如灭鼠剂等,也能够致使胰岛β细胞受到破坏,从而形成1型糖尿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比10年前高出3~4倍,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进行治疗,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1 合理安排生活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2 饮食护理
合理安排饮食是控制糖尿病的一个主要方面。

饮食的控制不是意味放弃所喜爱的食物,而是制定一个合理的膳食计划。

合理的控制饮食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控制饮食中糖、脂肪的摄入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饮食治疗的原则:控制每日膳食总热量(核心),建立合理科学的饮食结构,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改善血糖、血脂,保持体力。

要求要定时、定量进餐,食物要多样化,清淡少盐,每日应吃以下四大类食品:谷薯类、菜果类、肉蛋奶豆类、油脂类,食品要以粗粮为主,细粮搭配,不挑食,不偏食,必要时可少量多餐,病情有变化是要及时改变膳食量等。

保持七分饱。

多饮水,每天6—8杯水,注意饮食卫生。

注重烹调方法,应以煮、蒸、灼、焖为主,忌油炸。

在血糖控制理想稳定期间,可进食含糖指数低、水分多的水果,如橙子、草莓、柚子、樱桃等,每次应少于200g,都可以根据食物交换份法在2次正餐之间适当食用。

糖尿病饮食口诀:
●米面:粗细搭配,一碗左右。

●蔬菜:青菜瓜茄,多吃无妨。

●水果:糖度高低,区别对待。

●肉类:鱼比禽好,禽比畜好。

●鸡蛋:一天一个,刚好足够。

●奶豆:每天一次,不可缺少。

●油脂:植物油脂,一餐一匙。

●食盐:清淡少盐,咸腌不吃。

●杂类:薯类菇类,少量常吃。

●坚果:花生瓜子,偶尔少食。

●糖果:糖果零食,浅尝辄止。

●油炸:油炸油煎,一点不沾。

●饮料:冷热开水,多多益善。

●烟酒:戒烟慎酒,寿命长久。

3 适当运动
运动的好处:可更好利用胰岛素,有利于控制血糖,消耗脂肪和热量,有助于减肥,并可增强体质,保持心情愉快。

运动的方式: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爱好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建议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打太极拳、做体操,慢跑、骑车等。

最好不要空腹运动,因为容量出现低血糖。

所以建议餐后1小时去运动,运动时间20—30分钟,不要超过60分钟,每周3—4次,运动应持之以恒。

运动时多补充水份,随身携带糖果、糖尿病卡,穿着合适衣服、鞋袜,运动过后注意调节饮食各药物,并检查双足部。

4自我监测和管理
监测内容:症状变化,口干、多饮、多尿、多食、
每日一次——血糖正常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4-8.0mmol/L.血压140/80mmHg,
每月一次——血压、体重、腰围/臀围。

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BMI正常值<18.5,超重时BMI≥23,肥胖时BMI≥25。

女性腰围2尺4寸,男性腰围2尺7寸。

每季度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每年一次——血脂、眼底检查、心电图、神经系统、肝肾功能检查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足部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生活规律,预防感染,保持心情开朗,正确面对压力,营造轻松和睦的家庭氛围,进行自我监测并建立监测日记,戒掉不良嗜好。

禁吸忌洒。

5做好心理护理
克服紧张心理,尽量保持情绪稳定。

思想上消除抵触情绪,督促患者遵守治疗和护理计划,树立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消除患者的淡化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