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建筑创作及技术美学表现_邵韦平
T3_世界枢纽机场航站楼的经典之作

中华建筑报/2007年/12月/15日/第B08版案例T3—世界枢纽机场航站楼的经典之作——北京首都机场新航站楼规划设计解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为应对高速发展的航空市场需求及迎接2008年奥运会,构建东北亚最大的综合型枢纽机场, 北京启动了新航站楼计划。
由著名的Foster公司主笔创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协同完成的新航站楼设计是同类建筑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当今枢纽机场航站楼发展中最先进的设计理念。
它强调以人为本和生态节能,通过诗意与理性并存设计手法构筑了一个面向未来的世界级枢纽机场航站楼。
新航站楼的建设背景在亚太地区枢纽机场的竞争中,北京首都机场既存在巨大的航空市场空间,又正面临周边国家中心机场的竞争压力。
枢纽功能提升成为首都机场最当务之急的紧迫任务。
在这样竞争背景下,首都机场根据中国民航发展战略,实施国际枢纽机场建设计划,构建东北亚最大的国际、国内综合型枢纽机场是本次扩建的重要目标。
首都国际机场是目前北京市用于航空运输的唯一大型民用机场,也是中国最大的门户机场和民航运输网中最重要的中心机场。
经过50多年的建设,现正在运行的航站楼有两座,分别是80年启用的T1航站楼,和99年10月启用的T2航站楼。
首都机场目前年旅客吞吐量已占全国1/4,起降飞机架次占全国近1/3,已成为亚洲最繁忙的空港,跻身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列。
由于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机场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预计奥运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4800万人次,这是本次扩建T3新航站楼工程直接原因。
本次扩建工程概念方案通过国际招标,由荷兰的Naco 公司、英国的Foster公司和Arup公司组成联合体提供的方案赢得本次竞赛并予以实施。
以上三家公司都是在机场建设方面世界最优秀的专业咨询机构。
特别是Foster公司在建筑设计方面出色的创意,为新航站楼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在国内机场设计方面的优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本土建筑设计公司,受业主和外方团队邀请,共同参与了招标方案之后各项设计深化工作,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业主与外方设计师的纽带,为该工程的逐步实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明天而建造——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参数化设计实践

为明天而建造——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参数化设计实践The Architectural Creation for the Future :The Practice of the Parametric Design of the Phoenix International Media Center 撰文 邵韦平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摘 要关键词凤凰北京国际传媒中心是后奥运时代北京又一个地标性建筑,由于独特的创意构想使设计走上了三维信息模型和参数化设计之路。
工程实践使设计团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三维数字设计经验,并深深地体会到建筑设计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
数字技术 参数化 三维 Rhino2302311 建筑创意与技术应对凤凰卫视是一家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并走向壮大的民营电视媒体,它的注册地在香港,面向全球华人。
由于北京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因此在北京打造一个与其身份相称的凤凰国际传媒中心总部基地就显得十分迫切。
为此业主组织了多轮设计方案征集,最终北京院的“莫比乌斯魔环”方案胜出,得以实施。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项目位于北京朝阳公园西南角,占地面积1.8公顷,总建筑面积6.5万m 2,建筑高度55m。
除媒体办公和演播制作功能外,还安排了大量对公众开放的互动体验空间,以体现凤凰传媒独特的开放经营理念。
建筑的整体设计逻辑是用一个具有生态功能的外壳将主要的具有独立维护的使用空间包裹在里面,形成楼中楼的概念,两者之间形成许多有趣的共享与公共空间,达到满足公众参与体验和环保的目的。
连续的整体感和柔和的建筑界面和表皮,一方面回应任务书的要求——体现凤凰传媒的企业文化形象的拓扑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对场地环境的积极响应。
建筑轮廓极好地适应了基地周边道路不规则的方向以及道路转角的空间需求。
南高北低的体量关系,一方面为办公空间创造了良好的日照、通风、景观条件,避免了演播空间的光照与噪音问题,另一方面巧妙地避开了对北侧居民住宅的日照遮0 引言当前建筑设计数字化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三维复杂形体的创意已不是弗兰克·盖里、扎哈·哈迪德等前卫建筑师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借助现代数字设计工具,构建更加梦幻的建筑形象。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的数字化设计与建造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的数字化设计与建造周泽渥【摘要】The article about Phoenix International Media Center starts from the concept "Mobius stripe",intending to introduce the whole progres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t especially focus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Digital design and fabribation, such as architectural design, fabr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It also intends to illustrate the value of Digital technology.%本文由凤凰国际传媒中心项目的设计创意切八,介绍了该建筑由“莫比鸟斯”这一设计概念开始,逐步进行深化和建造的过程。
文章着重分析了数字化技术是如何应用在建筑设计、技术深化以及加工建造等诸多方面,以及数字化技术对此项目实践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期刊名称】《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5页(P64-68)【关键词】凤凰国际传媒中心;非线性设计;数字化设计;BIM(全信息建筑模型);数字建造技术【作者】周泽渥【作者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创作工作室,北京10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1.41 设计创意:“莫比乌斯”位于北京朝阳公园西南角的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的建设近来获得了各界关注。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项目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创作工作室进行建筑设计,项目大量运用了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本土团队在国内地标性建筑设计实践的突破,也开拓了一条全息的数字化设计之路。
邵韦平:让世界看见中国

邵韦平:让世界看见中国作者:蔡巧玉来源:《科学中国人·上半月》2021年第08期从出生到成长、从求学到工作,邵韦平的人生记忆穿梭于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之间,他常常说,自己与这两座城市颇有渊源。
悠长而珍贵的成长时光,让不同的城市氛围浸润了邵韦平的审美视野,他的设计总能巧妙地糅合多种矛盾的气质,在他看来,建筑设计是在应对现实城市的矛盾和冲突中发现机会,找到最有价值的创意,探索空间的更多可能。
在他的笔下,奥林匹克公园下沉花园盛装迎客,年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的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拔地而起,位于朝阳公园南路的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和位于CBD地区的北京中信大厦正成为熠熠发光的“新地标”……邵韦平希望建筑以完整的、有内在张力的形象存在,并持久地释放力量,为了这个梦想,他已经努力了37年。
见证荣光:从亚运会到奥运会父亲投身航空航天工程,母亲醉心于医学研究,邵韦平出生于一个标准的工科家庭。
来自家庭的熏染,让他自幼便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力与美。
在成长的过程中,邵韦平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偏爱:“学生时期,我有个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就是美术设计。
那时我总爱自己画些设计图稿。
从小学起,我就经常参加美术班或者创作小组,就此打下了美术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他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时,讲究创作、重视对视觉艺术的刻画,同时充分重视力学、结构等内容,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建筑设计专业,成了邵韦平的不二之选。
下定决心,接下来他填报的高考志愿,都精准地锚定了各家著名学府的建筑系。
对于入学建筑系,邵韦平说:“当时的我想法就是,志在必得。
”这份笃定,最终让邵韦平如愿地成为同济大学建筑系当年的新生。
位于上海的同济大学,有着深刻的多文化交融的教学背景,具体到建筑设计这一专业,其表现形式就是:同济大学建筑系的设计思想相对开放,规避了一些教条的限制,包容性和开放性更强,也更鼓励创新。
邵韦平回忆:“当时同济建筑系既有专门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专家,又有受过德国教育、深受实用主义影响的教授,还有一些从美国、日本留学回来的老师。
展期重要活动日程简表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栗铁
题目:低碳型绿色建筑实践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建筑环境技术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项卫中
题目:如何进行建筑节能与环境优化设计
●德国《opusC-混凝土建筑与设计》总编辑Juergen Glaesle
题目:创新与创意——混凝土建筑的新世界
题目:陶瓷太阳能板及应用前景
中外媒体
联合采访
20日
10:30~11:00
8A馆
匈牙利展区
匈牙利国家首席建筑师Nagy Ervin、匈牙利建筑师协会会长Kálmán Ernő等接受媒体采访
20日
13:30~15:30
8B馆
媒体பைடு நூலகம்谈区
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参展国内外建筑材料企业
21日
10:00~12:00
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参展建筑设计机构
匈牙利展区活动日程简表
10:00 - 10:20
匈牙利展揭幕仪式
10:20 - 10:30
乌达克项目签约仪式
10:30 - 11:00
新闻发布会
11:00- 12:00
中外贵宾参观
13:30 - 17:00
中国建筑论坛——中匈建筑对话
13:30 - 14:15
展区讲座
中匈建筑学会合作及乌达克项目
14:25 - 15:10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陈柏
题目: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建筑美学品格创造
●南京倍立达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设计总工
姜永海
题目:GRC保温幕墙板在内蒙青少年活动中心应用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赵学义
自由与秩序:专访凤凰中心主创建筑师邵韦平

凤 凰 卫 视 是 一 个 总 部 注 册 在 香 港 ,连 接 两 岸 三 地 ,面 向世 界 将 全 球 华 人 , 并 具 有 广 泛 影 响 力 的 民 营 媒 体 。 与 国 内 其 他 主 流 电 视 媒 体 相 比 ,凤 凰 卫 视 的栏 目精 致 、多样 、高频 ,深入到政 治经济 、历史地 理 、社 会人文多 视角 ,更 加具有 文化 的开 放和 包容 ,能 同时 得到不 同地缘文 化的认 同 ,经过 近 20年的发展 ,已经 成为凝聚全球 华人的重要文化 力量 。
在全球 进入高 科技发 展的今天 ,如何在 建筑创作 中体现 传统文 化精神 是当代建 筑 师必 须思考 的问题 。我们在 弘扬传 统文化 时不应该 停留在 浅表的 形式上 ,而是要将 传统文 化融入 当代社会 生活 ,让 传统文 化在现代 营造 中得到真正 的复兴 。在凤 凰中心 的创意 中我们借 鉴了老 子的道 法 自然 的思想 , 一 方面我们 在建筑表达上 ,通过连续 柔和的空 间界面 呼应地段 的复杂环境 ,形成和谐共 生的城市关系 ;另一方面 ,要使建 筑体现 出凤 凰文化所特有 的 “开 放 、创新 、融合”的精神 。
无 尽 空 I司 :自 由 与 秩 序 凤 凰 中 心 专 辑
Endless Space:Freedom and Order Specia Issue fo r The Phoef qix Cente r
编者按:201 5年 3月 18日,《建筑创作》王编王舒展、编辑沈思在建威大厦 16层 BIAD UFo工作室采访了凤凰中心王创建筑师邵韦平 。访谈中,邵韦平深入详细地介绍了凤凰 中心 的设 计 价 值 观 、过 程 和 方 法 。
基于整体建构与数字技术的现代性表达——凤凰中心创作回顾3篇

基于整体建构与数字技术的现代性表达——凤凰中心创作回顾3篇基于整体建构与数字技术的现代性表达——凤凰中心创作回顾1基于整体建构与数字技术的现代性表达——凤凰中心创作回顾当代艺术场景中,数字技术的运用成为一种全新的方式和手段,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而在这种背景下,以“凤凰中心”为代表的艺术家群体,探索新媒体的语言、探索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融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创作范式。
本文将通过回顾凤凰中心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探讨基于整体建构和数字技术的现代性表达。
首先,凤凰中心以整体建构的方式探讨现代性的表达。
整体建构是由美国艺术家弗兰克-斯特拉所提出的艺术观念,他认为艺术作品是由构成要素互相影响的整体构造而成的。
而凤凰中心的艺术作品,正是以对构造方式的思考和探讨为基础。
他们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全象观”、“天人合一”等思想,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打破了传统艺术体系的壁垒,实现了文化观念的升华。
例如,其作品《万物一体》呈现出了一个整体互动的光影空间。
作品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展示”和“体验”环节。
在“展示”环节中,观众可以站在作品的外部,感受光和影的不断变化,这种观测方式传达了整体观念。
而在“体验”环节中,观众可以体验光和影的交互,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体验了“整体与单体、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该作品的构造方式体现出了凤凰中心的整体建构思想,通过零距离的参与的方式,将观众与艺术作品融为一体,创造出了强烈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
其次,凤凰中心在数字技术方面的运用让现代性表达更加出色。
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的应用为艺术家带来了新的表现手段。
凤凰中心的艺术作品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同尝试,在艺术表现和数字技术的融合中,让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更加创新和生动。
他们利用科技手段,通过程序化的方式创作出有机的艺术作品。
例如,其作品《十年梦》是以人脸为基础,通过艺术家对雕塑更加全面的思考,通过程序语言,将人脸变形为一种更加有机的形态,这种数字技术的运用成为实现艺术作品更加有机的形态以及复杂的情感表达的手段。
中国自信与文化的表达——凤凰国际传媒中心记

i i轉國凤凰画文/邵韦平刘笑楠王宇」一—编者按: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国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建设强国,中国项目、中国标准、中国质量走出国门,获得世界盛赞。
在举国同庆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编纂一部工程咨询行业为党献礼的书籍正当其时。
在获奖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工程咨询协会拟将有着世界工程界“诺贝尔奖”之称的中>国731菲迪克获奖项目集结成册,出版《大国基建•菲迪克中国获奖工程集》。
这部文集,是对党和国家在基建民生领域丰硕成果的讴歌,抒发了工程咨询人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和民族复兴的必胜决心;也是我国近年来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的集中亮相,反映新&代大国工程的优良水准,浸润行业楷模的无私情怀;还是对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多年来国际业务板块的梳理总结,激励自我以更大力度、更高质量推进罪迪克相关工作。
从2021年第4期起,本刊将择优刊发,以繪读者。
2021年第庆柷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Th« 100th A nnlvcnary of th« Founding of Th« Communtat Party of China北京是一座文化底蕴和时尚并存的繁华都市,是历史和现代交融碰撞的活力城市。
从古至今,她都在为我们打造着一个城市的神话,为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建筑遗产,也是全世界设计师展示才华的舞台。
2013年,在一片或方正规整,或线条分明的地标建筑丛中,在四环内最大的城市公园一一朝阳公园的一角,悄然立起了一座圆融、柔和的建筑,默默融入了周边的景致,它就是凤凰国际传媒中心。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是新世纪数字革命的产物,它既为城市贡献公共空间,也为公众提供舞台。
工程整体占地面积1.8公 顷,总建筑面积72478平方米,南侧眺望北京C B D商务区,东 侧与北侧紧邻公园大片湖面和绿地,具有开阔优美的自然景观、便捷的交通条件和难得的商业区位。
整个建筑的造型曲线的壳体来自“莫比乌斯带”的概念-------条没有开头和结尾的延续的条带,将宏伟的中庭空间缠绕包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收稿日期:2012-09-27邵韦平/SHAO Weiping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建筑创作及技术美学表现ARCHITECTURAL CREATION AND TECHNOLOGICAL AESTHETIC APPEAL OF PHOENIX INTERNATIONAL MEDIA CENTER11.前言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夕,当大部分奥运设施都进入最后调试冲刺阶段,北京凤凰国际传媒中心方案征集之战也悄然展开。
所不同的是,这次业主并没有把目光瞄向国际大师,而是面向国内设计团队和建筑师征集设计方案,幸运的是我们团队提供的设计方案搭上了方案评选的末班车,最终确定为实施方案,从而开始了艰辛和富有挑战的设计之路。
作为本土建筑师在这里我们要向凤凰业主当年选择国内建筑师承担设计主创的魄力表示钦佩。
随着4年多来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工程不断推进,凤凰羽翼已逐渐丰满,即将揭开神秘的面纱,迎接社会与业界的检阅(图1)。
2.创意的由来凤凰国际传媒中心位于北京CBD的后花园—朝阳公园西南角,南侧眺望北京CBD核心区. 东侧与北侧紧邻朝阳公园大片湖面与绿化,在西北侧隔着城市道路是一组高层住宅。
建筑占地面积1.8hm2,限高60m。
南侧与西侧的城市道路将基地围合成不规则的多边形。
为了适应不规则的基地边界形状,减少与街道路口空间及公园景观的冲突,我们认为,未来的建筑应具有圆润柔和的形态,避免强烈的方向感带来对环境的压迫感,同时应将建筑的重心放在南侧,克服对北侧住宅的日照影响(图2)。
凤凰卫视是一家注册在香港、以“拉近全球华人距离”为目标的跨国多媒体集团。
凤凰台标脱胎于史前马家窑文化的变形凤凰纹,是一凤一凰盘旋飞舞、相谐互动的形象。
与道教的太极图有形似义同之妙。
凤凰卫视秉承“创新、开放、融合”为核心理念,已成为连接全球华人的信息纽带,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座桥梁,是中国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的建筑功能是为凤凰卫视在北京提供办公总部和综合节目制作与体验的场所。
办公总部需要突出建筑形象和充足的自然光,因此适合安排在基地的南侧。
节目制作与体验场所需要安静环境并且与室外联系便捷,同时避免过度自然采光,因此适合安排在基地的北侧(图3)。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的方案创意来自于西方数学经典的立体几何模型“莫比乌斯环”,其正反相接、上下相承、内外相连的形态虽然来自于西方,却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东方建筑精神异曲同工。
由莫比乌斯摘要: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的创意来自于对场所条件的响应,和对传统文化的精神的传承。
它基于现代建筑所应有的标准开展了高完成度的美学与技术设计,构建了具有独创的几何形态、结构体系和表皮形态,从而得到了完美和创新的建筑效果。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选择了数字支持建筑设计,极大地拓展了设计的可能,在业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Abstract: The inspiration of Phoenix International Media Center comes from the respond to the site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 of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the design of phoenix is developed aesthetically and technically with a high degree of completeness. It creates a unique geometric shape, structure and the surface system to achieve a perfect appearance. Phoenix International Media Center chooses digital tools as the design assistan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building. The building generates a positive response from architectural fi eld and society.关键词:凤凰卫视,创意,数字技术Key words: Phoenix TV, Originality, Digital technology1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鸟瞰2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基地3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首层平面3 2环概念衍生出来的建筑形态与不规则的道路方向、转角以及和朝阳公园形成和谐的关系。
同时也诠释着凤凰传媒的文化精神。
无限循环的开放式环状造型,凤凰飞舞般的流线性线条,将建筑的高低起伏自然融合。
在平衡各种建筑问题的同时,将凤凰传媒的亲和、开放之美展现于城市(图4)。
3.功能流线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地上由两座单体建筑和一个极富表现力的外壳组成,两座单体建筑分别为12层的总部办公主楼和6层的演播楼。
流线型的外壳带给了建筑流畅动人的空间,被莫比乌斯环所环绕的凤凰广场是建筑体量的核心,它被巨大而飞舞的钢结构围合,连接着西侧的城市主干路与东侧的朝阳公园湖滨绿地,是一处可向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
将来也可用于大型电视节目和活动的举办(图5)。
而一条由地面至空中,环绕贯穿于建筑内部的公众体验流线,真正实现了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的开放理念,也是建筑最有特色的亮点。
来到凤凰的公众可经过首层大堂向西从拱桥拾级而上,到达北侧演播楼二层的开放平台,由开放平台回望西中庭,它被流畅交错的钢结构包裹,形成了既恢弘又动感的空间氛围,它同时紧邻城市干道,使通透、高大、变幻的室内空间展现在城市人群面前(图6)。
参观体验式演播制作大厅之后,公众可到达演播楼楼顶的休憩空间,巨大的错落坡起平台被钢结构外壳环绕,创造出宽敞的休闲空间。
随后,沿平台走向紧邻朝阳公园湖面的东中庭,它既是两座主楼重要的交通联系、极佳的观景点,更是凤凰公共体验空间中建筑艺术表现力的高潮。
盘桓蜿蜒的环形坡道连接着入口大厅,而通天扶梯则直达办公楼顶层(图7)。
办公楼顶层是建筑的制高点,也是一处风景绝佳的交流场所,向南可遥望CBD 壮阔的城市景观,向北可俯瞰朝阳公园的开阔湖面与成荫绿林。
贯穿建筑的整条公共流线上下穿行在莫比乌斯的环状空间中,展现了一个“创新、开放、融合”的媒体所应具有的建筑精神。
4.技术控制4.1几何逻辑控制体系与常规建筑所不同的是,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的复杂形体没有现成的轴线、网格和模数系统可以直接用于设计控制。
为了配合技术的深化,建筑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构建一个与创意相适应的空间几何逻辑控制体系。
在莫比乌斯概念的基础上,建筑师依据结构、材料、人体尺度及感受落实建筑的水平和垂直及一些特定空间形态的控制线。
三维控制线包括;基准模型表面的基本版块划分线、平面形态控制轴线、竖向楼层板及幕墙水平控制线等。
随着设计的推进,设计还对控制线进行二级扩展,不断补充建筑控制线以应对各专业的设计需要。
针对复杂型体的设计深化,设计团队开创性地建立了几何逻辑控制系统,为形成建筑的创新性及精致性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8-12)。
54761110984 “莫比乌斯”的设计构想5 位于建筑中央的凤凰广场6 从演播楼二层平台回望西中庭效果图7 东中庭环形坡道效果图8 形体的几何控制逻辑体系中的三维基准线9、10 平面形态控制轴线11 剖面形态控制轴线4.2三维信息模型复杂型建筑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大量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涌现,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与设计工具已经不足以应对复杂形体的深化控制。
为了有效地控制设计并实现理想的建筑效果,本项目在Catia 软件基础上全面运用了三维信息模型技术支持设计深化工作,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规模三维信息模型建筑实践案例。
三维技术应用在概念方案深化、建筑体型逻辑加工、结构设计、表皮构造设计等方面,同时利用建筑信息模型以及参数化编程控制技术生成了无法逐一绘制的技术信息,完成了常规技术无法实现的设计成果。
三维数字技术的运用实现了设计成果的矢量化与精确化,并且可进行智能化的调整和修正,优化了工程的生产、建造与运行工序(图13)。
5.技术表现与细部设计5.1多重目标的结构策划该项目为了实现建筑的创新性与精致性,提高建筑的美学表现力,建筑师几乎直接参与了建筑每一项细节设计控制,特别是结构体系构建及外露构件细节刻画方面,与结构设计师开展了密切的配合,对结构的交接方式与节点控制进行了持续的研究与优化,使结构元素也成为凤凰建筑重要的美学元素(图14、15)。
凤凰建筑外壳将两个不同的功能实体融合为一个整体,并创造出丰富的内外空间形态。
在莫比乌斯概念下产生出来的建筑外壳采用什么方式构建结构体系是建筑师首先面对的问题。
由于钢极强的可塑性可实现其他建筑材料难以达到的空间弯曲效果,外壳选择钢结构作为支撑,然而用何种方式去实现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设计中提出将外壳表面上原本双向交叉相贯结构肋在空间上前后分离,形成内外两层由充满韵律感的线性钢肋组成的球面薄壳结构,内外两层钢肋在交叉投影点由垂直短杆连接形成相互制约的稳定体系。
短杆的高度可满足表皮幕墙的构造需求,因此,建筑外幕墙正好镶嵌在内外钢结构肋之间,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建筑效果,此时外结构肋成为外立面的装饰部件,内结构肋成为室内空间的装饰部件,外结构肋为700mm 矢高梯形截面,以体现凤凰的力量;内结构肋为400mm 直径截面,以体现凤凰的柔美。
优美的双曲钢结构肋似一座巨大的艺术品,挥舞着展现了凤凰独特的建筑效果(图16)。
由于这种独特的构想,使得结构外壳的加工要求达到了空前的难度。
所有外壳结构将被要求加工成连续光滑的曲面,大部分焊缝被隐蔽。
在结构壳内,两栋功能建筑的结构为了与外壳吻合,采取了与外壳相适应的非线性处理方式,特别是主楼的外框柱沿外壳呈折线的方式布置,这样使得楼层空间没有中柱,保证了的建筑的利用率。
从设计、加工、安装、施工等各个方面而言,外壳钢结构均已经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它本身已经成为一件城市艺术装置。
5.2参数化表皮幕墙设计建筑外壳的设计已经为外幕墙设计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个复杂形体设计,按照常规的思路,外幕墙一定会有许多单曲面甚至双曲面的玻璃幕墙表皮出现,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的外表皮为体现建筑的独特性、文化性和技术与造价的合理性,建筑师创造性地提出鳞片式单元组合幕墙概念,从而使“莫比乌斯”的体型被舞动的结构外肋和自然的鳞片肌理所包裹,形成以凤凰羽翼为意向的建筑表皮效果。
这样的创意让我们不需要加工一块曲面玻璃来装饰建筑,同时也能保证建筑优美的效果(图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