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洛带古镇建筑考察

成都洛带古镇建筑考察

1古镇概况

洛带镇位于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南距成都市龙泉区政府所在地8 km ,西距成都18 km。南到龙泉11 km,北距洪安火车站8 km,东邻般溪乡,西连西平镇,南接同安镇,北与黄士、黄安镇接壤,是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现在是成都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域。外环路绕洛带而过,新建的成洛路为成都市的城市干道高速,洛带与成都连为一体。

洛带古镇于三国时期蜀汉建镇,原名甄子场。传说是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小镇旁的一口八角井而得“落带”之名,后演变为“洛带" 。四百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随着“湖广填四川" 的移民潮从沿海地区迁到了成都东郊的洛带镇。在此之后,洛带镇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小镇,而被称为“西部客家第一镇。

2古镇总体特征

与中国绝大多数古镇相同,洛带古镇也由街巷构成。古镇老街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的格局:主要由上下老街和北巷子、凤仪巷、槐树巷、江西巷、柴市巷、马槽堰巷、糠市巷组成,通过多年的发展,街道与巷子及街巷边的建筑融合为一体,构成了最为主要的内向封闭型街巷空间,同时,也构成了一个完备的防御系统.

洛带的建筑虽然类型众多,但总体来说呈现出的形态是和中原建筑一脉相承.如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平面布局;以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雕刻精美的建筑细部构件等. 当地建筑和街道细部的描写来体现当地富有的历史文化内容,让整条街道成为真正的客家文化的展廊.

3古镇空间形态特征3。1街巷空间

老街以东西弯曲走向的上下老街为主,长约1 km,呈自然弧形,形如玉带般的街道.

3。1.1底界面

街道根据地形的高差随形就势,街道面层材料选用了当地

的传统材料—--红砂石,以体现当地的建筑传统,那凹凸不平的石板见证了古镇漫长的岁月和沧桑。道路侧堑设有景观水渠。街面的铺砌很有讲究,当中一道引马石,两侧为条石板,在一侧还布有水渠,以潺潺而流的水道和水池贯穿整个街道,给

古老的石街带来灵性.绿石在水渠两边,水渠的边上还铺砌了一条青石砖带,更显古街的朴拙。

3。1。2外部空间感知

古街基本保持了原有老街的特性,临街多是铺面,一间连着一间顺着街道错落有致地排开,并高低错落,形成富于变化的空间形态,天际线丰富。街道平面时常出现细微的收缩、放大和转折,这些空间变化处所出现的牌坊. 小广场、建筑的不同立面以及远山等成为不断更替的视觉中心,使行人行走其中不觉乏味。街道的纵剖断面形式为坡道的形式,而临街的商业店铺皆结合坡地处修建房屋,每一幢建筑的开间和临街退让空间都略有差异,台基和屋檐标高也虽略有不同,但形式趋同.商铺地面再比街道地面高出10~17 cm,以台阶相连,从而街道在立面上取得了富韵律感的连续性景观.

3。1。3精神文化空间

古人在构建洛带物质空间的同时也塑造了洛带的精神

文化空间,古城以广东会馆-南华宫,湖广会馆—禹王宫,江西会馆-万寿宫等建筑为制高点,会馆华丽、宽敞、封闭的环境产生出无形的内聚力和向心力。古镇精神空间的塑造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民居中的很多庭院常布

置有花台、水池、假山等;还有木雕精美的门窗、门檐、额枋、垂花柱上多饰花草人物等吉祥图案,通过这些细部,展现了客家文化,也显示出主人不同凡响的风雅情趣(图8)。这些古建筑、古民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全面保护好这些空间形态的特色,就能更好的发挥这些价值,以利于古镇更科学合理地发展。

3。2建筑空间

洛带古镇的建筑类型以住宅为主,从住宅平面型制来看,主要有“间”、“单四合院" 两种模式,“间”模式主要分布在以商业功能为主的街道两侧,因为在临街面占用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内部生活空间的扩延必须向纵深方向发展,前店后宅等就成为了洛带商业街区的主要建筑形态特征.而“单四合院”型住宅则分布在除主要商业街

区之外的街巷内,单四合院为“二堂屋”结构,门外为小晒坝,门内为天井,天井上方正中为堂屋。客家人习惯用“中花”和“鳌尖”来装饰屋脊,屋顶上多以小青瓦和茅草覆盖,门前则大多挖有荷塘.客家民居的修建方法科学,房屋的通风和采光都很好,并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作

用.

建筑造型上,洛带建筑盖青瓦、外砌砖墙悬山顶、高高的封火墙以及八字朝门和门楼上方的木雕门罩等徽州建筑的风格极为相似。这也是由于洛带的移民很多来自于江西,而江西和安徽的建筑在中原建筑体系中属于一个类型区。洛带古镇最引人入胜的还有它的公共建筑群.主要有历史上各地移民所建造的会馆建筑以及寺庙、宗教建筑。这些公共建筑无论在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和材料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都与周围民居相呼应,有机结合,使得古镇具

有了建筑空间形态的整体性,他们一起构筑了洛带建筑的独特风格。

最新家乡古镇调查小结报告

家乡古镇调查小结报告(精选6篇)摘要 通过分析四川省成都市洛带古镇地震后旅游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立足客家文化、整合优势资源、鼓励社区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以提高古镇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 客家风情洛带古镇发展建议 一、该镇旅游发展现状 洛带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北10公里处,坐落在龙泉山脉中段的二峨山麓。目前,该镇有2.3万人,其中90%以上是客家人。客家有着“宁卖祖宗田,不丢客家言”的祖训,所以,洛带客家人仍然讲着一口纯正的客家方言。这种方言是我国唐宋时的正宗官话,被称为“汉语的活化石”。本人就地震后古镇的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洛带古镇的交通 洛带古镇距成都市18公里,1.5―2个小时的车程(乘公共汽车)。成都到带洛可以先坐车到五桂桥公交站(天府广场坐4路车到),然后去找219路公交车直到。车票为3元/人,中间要经过成都大学。也可以在成都新南门车站坐车前去。自驾车从成都到洛带仅需半个多小时。交通总体比较便利。 (二)洛带古镇的特色 1、客家风情 洛带是成都市东郊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留下众多民间传说、历史遗留、古老建筑。清初开始的客家移民西进运动又为其带来了丰富的客家文化。保存完好的有千年老街、明清民居、客家会馆建筑群和燃灯寺、金龙寺等众多历史古迹,一年一度的“水龙节”、“火龙节”更是几百年来客家人传承下来的特色民俗活动。镇内以“五馆一园”为代表的建筑或规模宏大,或雕刻精美,或构思独特,或质朴厚重,风格各异。 2、四大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 洛带古镇区约一平方公里,老街呈“一街七巷子”的格局,密布着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等四大会馆,一个客家公园、一个客家博物馆和

洛带古镇

①洛带古镇(点击左边查看古镇详细介绍) 简介:洛带古镇历史悠久,是四川古镇中比较出名的古镇之一,相传汉代即成街,名“万景街”。洛带全镇85%以上都是客家移民的后裔,主要来自广东、江西、湖北、湖南等省的客家聚居地。 交通信息:成都洛带古镇位于成都市东郊,龙泉驿区北部。西距成都市区18公里,南距龙泉城区和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11公里,距离成渝高速阳光城入口4.3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43公里。 推荐乘车路线: 一、成都市区乘4、58、81、98等公交车到五桂桥汽车站后转乘219路公交车至洛带 二、打乘出租车,约40分钟左右,可以打表也可以议价 三、自驾线路从三环路十陵镇立交桥前往洛带只需15分钟左右,走老成渝高速,老成渝路途经阳光城再到洛带,沿途都有指示牌。 景区类型:国家4A风景区 详细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门票:无 看点:洛带古镇客家文化建筑,民俗、美食伤心凉粉一绝,洛带金龙长城采风 ②黄龙溪古镇:(点击左边查看古镇详细介绍) 简介:川西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川古镇之一,荣获“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等殊荣。 交通信息:距离成都40公里,位于成都市双流县南府河与鹿溪交汇处。 推荐乘车路线: 一、搭乘市内公交车到金沙客运站转乘到黄龙溪的班车 二、搭乘市内公交车到双流客运站转乘到黄龙溪的班车 三、华阳客运站可搭乘821路公交车终点站黄龙溪 景区类型:国家4A风景区 详细地址:双流县黄龙镇 门票:无 看点:明清的石板老街、镇江寺、古龙寺以及1700年的6棵大榕树。 ③街子古镇(点击左边查看古镇详细介绍) 简介:街子古镇前望川西平原,后依青城山,得青城仙气护体。背后远山形如凤,故名凤栖山,与此毗邻的是九龙沟,卧龙栖凤,正应了“龙凤呈祥”。西有天国山环护,回龙寺高踞其上。北有笔架山作屏障,七仙洞的清凉、灯盏窝的奇光,为古镇增添几分神秘色彩 交通信息:街子古镇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连接距成都57公里,距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崇州23公里,距离双流国际机场45公里,距离青城山8公里。 推荐乘车路线: 一、坐高铁成都-青城山,40分钟到达。换乘当地到街子古镇公交可到达街 二、成都金沙车站从8∶30至17∶40每半小时一班。也可先乘车到崇州,再换车到街子古镇 三、自驾路线:出成都西门,经成温邛高速公路,到崇州出口下高速,然后再经文锦江、元通镇、上元到街子镇。也可从成灌高速到终点,上去青城山的公路,经青城镇、大观镇前往街子 景区类型:国家4A风景区 详细地址:四川成都崇州街子镇 门票:无

成都市洛带古镇广东会馆

洛带古镇广东会馆(南华宫) 城市规划张俊谋 0953053054 明末,四川爆发张献忠之乱,因为战乱和杀戮,蜀中家破人亡者众,人口锐减。清康、雍、乾年间,为了发展巴蜀经济,增加国力,朝廷利用优惠政策鼓励人民移居四川垦殖发展,引发了“湖广填四川”。在这一活动中,大量客家人进入四川。 移民是相对柔弱的群体,遇事往往要依靠一些团体的力量,在异地,同乡是可以依靠的最大的感情团体,在乡情维系下同乡自然而然的汇聚起来,为了加强团结、互相帮助便要经常碰头聚会,聚会用的会馆便应运而生。清朝后期四川成为最大的多元移民省份,同乡的概念被强化出来,因而原四川境内会馆之多、分布之广、建筑之密集、形式之豪华,居全国之首。 由于会馆建筑是明清两代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新的建筑类型,直接脱胎于祠堂和家庙建筑,因此,会馆建筑和会馆文化从形式到类容都是家族域祠堂的扩大和不同时空背景条件下的重组,即由宗族到民系、乡系的兴盛和组织管理。祠堂聚同族,会馆聚同乡,会馆的规模更大,意义更广泛。会馆的出现和兴盛是客家建筑文化来到四川后在建筑类型方面最大的发展和演进之一。 广东会馆是洛带镇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洛带古镇的上街。据碑刻记载,始建于清乾隆11年(1746年);清末时除乐楼、耳楼外,余均毁于火,民国2年 (1913年)重建;以后乐楼又塌,数年前方予修复;近年来又相继对会馆进行了大规模维修。会馆内供奉佛教禅宗的创始者六祖慧能(被誉为“南华道人”),每年农历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当地广东客家人要在此举行隆重的祭典,祭典结束后还要酬神演戏,热闹非凡。 广东籍客家人为了表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往往把南华宫的大门开向东南方向,时时遥望故土,这里的南华宫也是坐西北向东南。为了满足这一朝向造成它背部临街,甚至牺牲了交通的方便。主体建筑由戏台、乐楼、耳楼及前中后三殿组成,呈中轴线对称排列,总建筑面积3310平方米。 广东会馆正面的入口是从戏台下净高仅两米许的空间进入前院;临街的入口没有采取普遍的做法开在中轴线上,而是由沿主街一侧狭窄的宽仅3米小巷进入,穿过小巷尽头低矮的过街楼,约500平方米的前院展现眼前,豁然开朗。当时的

洛带古镇牌楼讲解词

洛带古镇甑子场牌楼景点讲解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到了洛带古镇老街的入口,我们面前的这座碉楼状的建筑叫做牌楼,上书甑zèng子场三字。大家可能会纳闷儿,这明明是洛带古街,怎么叫甑子场呢?这得给大家简述一下古镇名字的由来。 相传此地汉代即成街,名"万景街";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兴市,更名为"万福街";后因蜀汉后主刘阿斗的玉带落入镇旁八角井而更名为"落带",又因为镇外有洛水环绕,两个字同音,后来及演变为现在的名字洛带。 到了清朝康熙33年,长达几十年的大型移民政策开始实施,大量的客家人迁于此处,初来乍到的客家人等待官府分配落户,由于人数众多,每次做饭的时候都要用一种木制的叫做“甄子”容器,而且移民对甄子的需求量比较大,于是便有人加工制作甄子,在长时间的移民安置之中,此处出产的甄子远近闻名,此镇便更名为"甑子场"。后来又才恢复洛带镇名。 我们看到的这座牌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一种建筑。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多建于宫苑、寺观、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牌楼的结构主要有木结构、石结构、木石结构、砖木结构、琉璃结构等几种。 我们面前的牌楼属于石砖木结构,条石砌成基座,再码砖,屋顶是木瓦结构的单檐歇山顶。朝古街外的墙体上有两个瞭望洞,是用于特殊年代的防御之用,既可以瞭望,又可以发射武器抵御入侵的力量。牌楼朝古街内的墙体上开有小门,进入小门上去便是一层木板铺就的楼面,既可以在瞭望洞边观看外面的情形,也可以放置武器和布置兵力。 这座建于街道入口的牌楼,不仅起着防御的作用,还起着起着标识和导向的作用,因为门的一边是古街区,另一边是新场街道。当然它对于古街旅游区也起着装饰的作用。 牌楼还是人们引来送往的聚散之地,因为迎送客人一般人家或者关系一般的在自己家门口,讲究的人家或者感情深厚的在街道口也就是这种牌楼下面,再讲究一些的或者感情好到朝思暮想或者说依依不舍的就会五里迎送甚至十里迎送。当然了,对于那种百里相迎千里相送之类的事情,则属于王后或者豪门家族的事情,一般人家操办不起。 其实,我们面前的牌楼,是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而建设的仿古建筑,主要作用是欢迎我们大家来洛带旅游和消费。之所以没有省略掉那个小小的瞭望洞,是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爱护和谐的社会环境,走和平发展之路! 好,给大家留下10分钟自由参观的时间,然后我们一起去逛古镇里面的一街七巷及其众多景点。

(完整版)洛带古镇

洛带古镇 在成都会议期间,朋友们介绍到洛带古镇。 洛带在成都的东部,位于成都市的龙泉区,离市区十几公里,应该算是远郊了。驱车30分钟到达,首先看到的是道路两边一片明清风格的古建筑,但显然这是近几年的仿古建筑。从停车场出来便是古镇,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喷绘的广告牌,上书“博客小镇”。经介绍,原来博客小镇是洛带镇的一个开发项目,一个镇中之镇,为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设。博客小镇的主题建筑是一座客家土楼。在福建的龙岩参观过土楼,对其建筑艺术、居住环境和防御功能叹为观止,在福建客家居住区以外的地方见到现代建造的土楼还是第一次。博客小镇的土楼名为“博客楼”,是一家西部客家博物馆。博物馆对西部客家文化的源流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共分源流、迁徙、创业、民俗、成就五个展厅,文、图、物丰富多彩,以“开拓”为陈列主旨。在序厅镌刻“巴蜀鬼才”魏明伦先生撰写的《客家赋—为洛带博客小镇题壁》,曰:“天地苍茫,谁主谁客?山川辽阔,孰大孰小?客家反客为主矣,小镇以小见大哉。命名博客,含义双关。博喻博览,客喻客家,一词多义,巧合网民博客;四面好风,吸引洪宾旅游……早已为中华增光矣;我中华,能不以客家自豪乎”。 博客楼正门的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上布置了一些游乐设施,因为是周末,很多当地人带着孩子在游玩。广场的对面是一个小的人工湖泊,湖泊的对过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古楼。湖泊的周围长满了茂密的水草,正是花繁叶茂的时候,红黄蓝紫各种花朵点缀在葱翠的草丛里,像彩色的云霞。岸上是榕树、枇杷、桂花等组成的绵延不断的绿化带,枇杷果正是将成熟的季节,绿中带橙,令人馋涎欲滴。古楼的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若隐若现,形成一幅美妙的风景画卷。 久闻成都注重生活质量,休闲成为一种文化,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没有体验,

洛带古镇甄子场的介绍

洛带古镇甄子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距离成都市区十八公里,是成都近郊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古镇。以下是关于洛带古镇甄子场的介绍: 1. 名字由来:洛带古镇俗名甄子场,相传汉代既成街,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 2. 历史背景:洛带古镇是成都客家人聚居之地。至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是清朝前朝“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潮从一东福建迁移而来的客家人。 3. 建筑风格:古镇上还保存了带有客家人风格的建筑———客家会馆。现在尚保存的会馆有:广东会馆、川北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等,其中广东会馆规模最大,也最能代表会馆建筑特征。入川落籍的客家人以会馆为中心,是客家同乡聚会议事和祭祖的重要中心,也是移民们的栖息之所。 4. 文化特色:洛带古镇的土楼有8000多平方米,直径52米,一共四层,气派得很。土楼以客家博物馆为核心,内设有多个主题博物馆,包括非遗文化展销中心、四川古陶瓷、宗教绘画主题博览馆、现代工艺精品陈列馆等。这种凝重厚实的浑圆,蕴含着自身的文化意趣与美学价值,在古镇上演绎着独特的精彩。它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成为世界建筑的奇葩。

5. 旅游景点:甄子场由五大板块构成,一曰老街,二曰艺库,三曰博客,四曰湿地公园,五曰金龙长城。游客来甄子场,可以欣赏仿古建筑的富丽堂皇,感受人群的川流不息,体验湿地公园的幽雅,或者爬上金龙长城仰天长啸发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言壮语。 6. 文化意义:甄子场最精深之处在于它留给大家的文化,即客家文化。平遥古城因时间的久远和保存的完整而被喻为历史的活化石,而甄子场则因客家人的勤劳而孕育出了伟大的文化。客家人被誉为中国汉族的精华。 总的来说,洛带古镇甄子场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客家文化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成都洛带古镇旅游攻略

成都洛带古镇旅游攻略 一、概述 成都洛带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郊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古镇。洛带古镇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民俗文化,成为了游客们追寻古韵的所向披靡之地。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成都洛带古镇的旅游攻略,希望对您的旅行提供帮助。 二、交通 成都洛带古镇距离成都市中心约65公里,交通相对便利。以下是前往洛带古镇的几种主要交通方式: 1. 汽车 乘坐自驾车或包车是前往洛带古镇最常见的交通方式。从成都市中心出发,沿着成洛高速公路驶向洛带古镇,大约需要1.5小时的车程。当然,如果您不方便自驾或包车,也可以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前往,具体路线和班次可以咨询当地汽车客运站。 2. 公共交通 从成都市中心前往洛带古镇也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首先,乘坐地铁到达成都火车东站,然后在火车东站乘坐长途客运车前往洛带古镇。客运车班次多,价格实惠,大约需要2小时左右的车程。 3. 快速列车 如果您想缩短旅行时间,可以选择乘坐快速列车前往成都洛带古镇。从成都火车北站出发,乘坐高铁或动车到达目的地。洛带古镇周边有多个高铁站,乘坐出租车或公交车即可抵达。 三、旅游景点 成都洛带古镇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景点: 1. 洛带古街 洛带古镇的核心景点是洛带古街,这是一条充满浓郁古韵的石板街道。在这条狭窄而弯曲的古街上,可以欣赏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感受到古老的气息。古街两旁是各式各样的小店铺,可以品尝当地特色小吃、购买纪念品。

2. 洛带古民居 洛带古镇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古民居,这些古民居代表了四川传统建筑的风格 和特色。游客可以参观这些古民居,了解四川的建筑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 3. 洛带古桥 洛带古镇有许多古老的石拱桥,如洛带桥、五凤桥等。这些古桥是洛带古镇的 标志性景观,也是游客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4. 洛带古戏台 洛带古戏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表演场所。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传 统的川剧、变脸等表演,感受到四川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美食 成都洛带古镇也有许多美食值得品尝,以下是几种推荐的美食: 1. 麻辣火锅 成都是著名的麻辣火锅之乡,洛带古镇也有许多地道的麻辣火锅店。来到洛带 古镇,不妨品尝一下正宗的成都火锅,咀嚼火锅里的各种食材,感受四川的辛辣与麻麻。 2. 四川小吃 四川有许多著名的小吃,如麻辣臭豆腐、熊掌豆花、担担面等。在洛带古镇的 街头巷尾,可以找到许多小吃摊位,品尝道地的四川小吃。 3. 川菜 成都洛带古镇也有众多的川菜餐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四川菜。如宫保鸡丁、 麻婆豆腐、水煮鱼等,口味独特且味道鲜美。 五、旅游贴士 在成都洛带古镇旅游的过程中,以下是一些旅游贴士供大家参考: 1.注意防晒:夏季成都阳光强烈,游客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 佩戴帽子等。 2.注意安全:洛带古镇的古建筑较多,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要注意脚下, 以免发生摔倒. 3.尊重当地风俗:成都洛带古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地方,游 客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并遵守相关规定。

成都洛带古镇的历史介绍

成都洛带古镇的历史介绍 1. 引言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洛带古镇作为成都的一部分,是这座城市中历史最悠久、文化最丰富 的地方之一。本文将为您介绍成都洛带古镇的历史背景、特色景点以 及其对成都乃至整个中国的重要性。 2. 历史背景 洛带古镇位于成都市区东南部,距离成都市中心约30公里。这里 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在历史上,洛带古镇 曾是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交流的重要枢纽,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之一。 3. 洛带古镇的特色景点 3.1 文化街区 洛带古镇的文化街区位于古镇的核心地带,是游客感受古镇文化氛 围的最佳地点。这里的建筑保持了古代风格,街道两旁的店铺经营着 各种特色商品,如传统工艺品、古代书籍以及当地特色美食等。 3.2 民俗博物馆 洛带古镇的民俗博物馆展示了该地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馆内陈列着各种传统工艺品、乐器、农具等,还有详细的介绍和解说,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3.3 古代庙宇 洛带古镇还保存着多座古代庙宇,其中最著名的是洛带寺。洛带寺 建于唐朝,是成都地区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寺内供奉着众多佛像,以及许多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吸引了大量的信众和游客前来参观。 3.4 自然风光 洛带古镇周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镇东的青城山是一个著名 的旅游景点,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景和瀑布。此外,洛带古镇 周边的田园风光也非常美丽,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4. 洛带古镇的重要性 洛带古镇不仅是成都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全国范围内具有重 要历史价值的地方之一。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建筑,是研究 古代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宝库。此外,洛带古镇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洛带古镇也是成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有大量的 游客慕名而来,欣赏古镇的景色和文化,并且有机会品尝正宗的川菜。洛带古镇的发展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 繁荣。 5. 结论 成都洛带古镇作为成都市最古老的地区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 富的文化。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以及特色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旅游客体文化实地考察—以洛带古镇为例

旅游客体文化实地考察—以洛带古镇为例 一、洛带古镇文化特点 1.1洛带古镇旅游资源 洛带古镇景区地处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 总面积达20000余平方米。洛带古镇西距成都市 区18公里,南距龙泉城区和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 开发区11公里,距离成渝高速阳光城入口4.3公 里,距双流国际机场43公里,北距洪安火车站8 公里。已开通的219路市区大公交车将洛带与成都市连成一体,30分钟就可到达市中心。 洛带古镇景区地处“中国水蜜桃之乡”“中国国际桃花节”主办地的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 均气温16-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 候宜人,水质、空气均达国家标准,全年均 适宜旅游。地处成都市“二圈层”经济圈, 是四川省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点 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首批重点小城镇、成都市重点保护镇、成都文化旅游发展优先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客家古镇,镇内85%以上属客家人,是四 川客家聚集区的典型代表,因此又被世人称之为 “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作为世界客属第20 届恳亲大会的核心分会场之一,确定了洛带在世界 的客家文化地位。古镇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事业 发展迅猛,老街客家文化景区、金龙湖景区和宝胜村客家原生态村落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呈现出“走进历史—回归自然—体验山水”的文化生态旅游格局。 1.2发展现状 新时期,华侨城紧跟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提出“文化+旅游+城镇化”和“旅游+

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突破落地。作为国家战略与集团战略的有力执行者,洛带华侨城紧跟集团部署,全面践行成都“东进”战略,布局龙泉,精耕洛带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中国客家文创旅游小镇、打造全国特色小镇示范项目,树立洛带“国际文创旅游目的地”新形象。 2017年,洛带华侨城全面接管博客小镇与中国艺库两大项目,激活客家文化,开启崭新洛带惊鸿蝶变之旅。以文化、艺术、演艺为主轴的艺术创意园区——中国艺库,总占地143亩,毗邻洛带老街和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优美宜人,吸引无数游客驻足。洛带华侨城以“客家文创”主题,打造出集文创智库平台、文创产业园区、文创商业街区、文创主题酒店、会议会展服务、文创活动为一体的创意平台,将全面激活中国艺库艺术活力,以更多文化创意角度,为视界打开更多窗口,让艺术真正走进人们生活。 未来,洛带华侨城将始终作为实施“东进”战略的排头兵,不断进行洛带文化、品质、内容、管理等全方位升级,积极探索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以“中国文化产业的领跑者、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引领者、中国全域旅游的示范者”承接国家战略,助力国家美丽乡村建设、开创全域旅游新生态圈。同时,洛带华侨城将与集团深耕于神州大地的其它项目联动发展,交相辉映,为助力集团跨越式大发展而不懈努力! 二、旅游审美、旅游消费的视角 1、旅游审美主题审美观的差异性,比如:同样置身于偏远乡间,有人会激动的手舞足蹈,发出村舍茅屋万岁的感慨。有的人则兴趣索然,无动于衷。 2、旅游审美客体的复杂性,比如:以地貌为基础的风景资源就可使人产生多种美感,山地和沟谷可呈雄伟壮观和奇险的动人景色。 3、旅游审美过程的直接性和短暂性。 旅游消费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保健性旅游消费,基础性旅游消费,文化性旅游消费,享乐性旅游消费和纪念性旅游消费。同旅游者收入水平、旅游者结构密切相关,也同旅游产品结构与产品质量密不可分。旅游消费是满足人们的好奇、好学、探险、挑战、产生自豪感等心理的重要方式,在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旅游景点,旅游

洛带古镇土楼简介

洛带古镇土楼简介 1. 什么是洛带古镇土楼? 洛带古镇土楼位于中国福建省南靖县,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镇,以其独特的土楼建筑而闻名。土楼是福建土族建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建筑中的瑰宝之一,被誉为“土家族的世界文化遗产”。 2. 土楼的特点 洛带古镇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卓越的防御功能而著名。它采用土坯、竹子、木材等天然材料建造,外观呈现圆形或方形,高度可达数十米,内部分为多层,每层都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土楼的墙体非常厚实,上层窄下层宽,以增强其防御能力。楼内设置有天井、厨房、饮水井、废物井等生活设施,以适应居民的日常需要。 土楼还具有特殊的防御结构设计,每层都有一道门,居住在楼内的人只能通过楼顶或楼下的门进出。此外,土楼还设有窗户和枪眼等,以便观察和射击。这种独特的建筑设计使土楼成为了一座既可居住又可防御的强固建筑。 3. 洛带古镇土楼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研究,洛带古镇土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土楼是土家族 人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盗匪和战乱的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土楼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由多个家族组成的集群式居住建筑。 洛带古镇土楼的形成离不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努力。他们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运用独特的建筑技术,建造了这些宏伟的土楼。同时,土楼也成为了人们生活和交流的场所,多个家族在土楼中共同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4. 土楼的文化价值 洛带古镇土楼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这些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建筑工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土楼不仅展示了土家族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也体现了当地人民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土楼内外的装饰艺术和建筑构造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土家族世代相传的智慧和生活态度。

洛带古镇土楼简介

洛带古镇土楼简介 洛带古镇位于福建省南靖县境内,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 古镇。这里有着众多的土楼,是福建土楼群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洛带古镇土楼的主要内容。 一、土楼的概述 土楼是福建省土家族、客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是中国古代建 筑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土楼的特点是结构复杂、造型独特、防御性强。洛带古镇的土楼建筑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圆形、方形、八角形和椭圆形。其中,圆形土楼是最为典型的一种,也是洛带古镇最具代表性的 建筑之一。 二、土楼的结构 土楼的结构非常复杂,由多层楼梯、走廊、房间等组成。土楼的外墙 采用厚实的土坯夯筑而成,内部则采用木质结构。土楼的每一层都有 自己的功能,一般是厨房、客厅、卧室等。土楼的内部还有一个中庭,可以起到采光、通风的作用。 三、土楼的历史

土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但是真正盛行的时期是清朝。当时,福 建省的土家族、客家族等少数民族为了防御外敌,开始修建土楼。土 楼不仅具有防御性强的特点,还可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因此,土 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了福建省乃至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独特 建筑形式。 四、土楼的文化 土楼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还是一种文化符号。土楼代表着福建省土 家族、客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土楼内部 的装饰也非常精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土楼内部的木雕、 石雕、壁画等都是非常具有艺术价值的。 五、土楼的旅游价值 洛带古镇的土楼是福建省土楼群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因此具有很 高的旅游价值。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观光、旅游。在这里, 游客可以欣赏到土楼的独特风貌,了解土楼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土楼 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总之,洛带古镇土楼是福建省乃至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独特建筑形式,

深度游记:探索洛带古镇的历史风貌与文化风情

深度游记:探索洛带古镇的历史风貌与文化风情 Luodai Ancient Town, located in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is a hidden gem that showcases the rich history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region. As one of the largest Hakka settlements in China, Luodai offers a unique blend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delicious cuisine, and vibrant festivals. Upon entering Luodai, visitors are immediately transported back in time. The town is famous for its well-preserved ancient buildings, including the magnificent Wenchang Palace and the elegant Temple of Guanyu. These architectural wonders not only reflect the exquisite craftsmanship of the past but also serve as a testament to the town'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Walking through the narrow streets of Luodai, one can't help but be captivated by the vibrant atmosphere. The town is known for its bustling marketplace, where locals sell a variety of goods, from handicrafts to fresh produce. The aroma of local snacks fills the air, tempting visitors to sample delicacies such as spicy rabbit heads and mouth-watering tofu pudding.

洛带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洛带古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一、区域概况—洛带 洛带古镇位于成都市东郊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西距成都18km,南距龙泉驿区府所在地龙泉镇11km,距成渝高速公路立交桥接口4.6公里,东邻万兴镇,西邻西平镇,南接同安镇,北距洪安火车站7公里。规划范围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1′,北纬30°39′。 (一)自然条件 1 地质地貌 洛带古镇所处地域在地质上属龙泉山断裂带北东端西侧斜坡和川西平原交 汇地带。在构造上,龙泉山的隆起和川西平原的下陷,是受一组北东向断裂活动所引起,例如龙泉经洛带、金堂至绵阳的大断裂分开了龙泉山和川西平原两大地貌单元。 在规划区内主要出露第四系和白垩系地层,很少出现侏罗纪地层。在玉带湖以东、三道财神一带,主要为棕红色夹灰色砂岩粉砂岩,偶尔夹少量黄绿色页岩(蓬莱镇组J3p);在玉带湖及五里坡一带,出露地层上部为紫红色粘土岩粉砂岩,下部为砖红色砂岩粉砂岩(天马山组K1t);在五里坡、熊家嘴一带及坝丘、台地,多为棕红、砖红色泥质细砂岩夹泥岩(夹关组K2t);而棕红色砂岩泥岩,多分布在平坝台地或小丘基岩裸露部分(灌口组K2g)。第四系地层除下更新统未出露以外,其他有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亲统地层出露。 规划区域位于龙泉山脉北东段西侧及川西平原边缘带,以山地为主,约占规划面积的3/4。最高处三道财神,海拨706m,平坝最低处为514m。因此,总的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及平坝型。 2 气候与水文 规划区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多在15.5℃-16.6℃,山地年平均气候多在15.5℃左右。山地和平坝最低气温在1月,平均气温-5℃-5.1℃,最热月为7月,平均26.1℃-34.1℃,最热时山区为35℃,平坝为40℃。所以,规划区内的气候状况,一年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活动,也是成都市郊度假、消夏的好去处。本区年均降水量为974.4mm,78月降水占51%,12月降水量最少。由于区内山地占绝大部分,加之地貌特殊,地表水补给范围大,有利于储蓄积水,经徐家河、李家沟、胡家沟汇集于玉带湖,给予本区丰富的供水资源。玉带湖面积200亩,储水量120万m3。从长远着想,若将坝基加固增高,湖面和储水量都会增大,为中远期旅游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洛带古镇的调查报告

洛带古镇的调查报告 篇一:洛带古镇stp分析 洛带古镇旅游开发STP分析 洛带古镇位于龙泉镇北10公里,坐落在龙泉山脉中段的二峨山麓。建于三国蜀汉时期,镇上居民中客家人有2万多人,占全镇人数的9成,故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洛带作为世界客属第二十届恳亲大会的核心分会场之一,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而“天下客家”的定位也得以确立。 一、洛带古镇旅游市场细分 首先,根据客源地分布规律划分,根据资料显示,在洛带旅游的大多数来自省内,是洛带古镇旅游客源地的主体。在洛带旅游的游客中,大多数属于成都市内游线路上的游客,以及部分其他省内、港澳台、海外侨胞等回四川进行寻根旅游探访祖先的客家人。第二,根据

客源年龄层次细分,游览洛带古镇游客以年轻人居多,占客源总体的86%且大部分为学生,这表明古镇对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第三,客源收入细分,调查显示,1000元/月和1000~3500元/月收入的群体为多,占比为78%。而高收入占比比较小,这与游客职业细分大多数为学生有关。第四,根据心理行为分析,来古镇旅游的游客偏好的项目是客家文化、客家饮食以及精美的工艺品。而%游客更偏好与饮食,%游客偏好于工艺品。 二、洛带古镇旅游目标市场选择 根据洛带古镇旅游产品的特点以及客源地及客源的分析,洛带古镇应重点建设省内市场,完善与成都其他旅游产品的相结合,在兼顾省内市场的同时,也要注重省外市场,特别是对省外客家人来川的寻根旅游市场更需完善,这也可建设成洛带古镇旅游的一大特色。 三、洛带古镇旅游市场定位 洛带古镇游客以学生为主,大多来

洛带体验洛带保留完整深厚的客家文化及客家名小吃(伤心凉粉、九斗碗、酿豆腐、盐卤鸡、油烫鹅、面片汤)等,且洛带古镇旅游与成都春熙路、宽窄巷子、锦里、大熊猫基地构成一条旅游线路,交通比较方便,适合发展成套线路旅游。所以洛带古镇定位为“体验客家风情,享受客家美食,成都游玩不可错过的风景”。面向学生及周边城市居民为主,省外客家人寻根回访旅游为辅。 篇二:成都部分村镇发展调查报告 成都部分村镇发展调查报告 第一站友爱镇农科村 友爱镇农科村是中国第一个发展农家乐的地方,它有四大特色分别是郫县豆瓣中的娟城豆瓣、郫筒酒、望丛歌会和川菜博物馆! 农科村的人民主要靠两种收入来源,一是种植盆景,二是经营农家乐。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讲,他们无疑是发展的够快够好的。 单说他们这里的任何一样都是别人

成都洛带古镇建筑考察

成都洛带古镇建筑考察 1古镇概况 洛带镇位于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南距成都市龙 泉区政府所在地8 km ,西距成都18 km。南到龙泉11 km,北距洪安火车站8 km,东邻般溪乡,西连西平镇,南接同安镇,北与黄士、黄安镇接壤,是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现在是成都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域。外环路绕洛带而过,新建的成洛路为成都市的城市干道高速,洛带与成都连为一体。 洛带古镇于三国时期蜀汉建镇,原名甄子场。传说是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小镇旁的一口八角井而得“落带”之名,后演变为“洛带”。四百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从沿海地区迁到了成都东郊的洛带镇。在此之后,洛带镇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小镇,而被称为“西部客家第一镇。

2古镇总体特征 与中国绝大多数古镇相同,洛带古镇也由街巷构成。古镇老街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的格局:主要由上下老街和北巷子、凤仪巷、槐树巷、江西巷、柴市巷、马槽堰巷、糠市巷组成,通过多年的发展,街道与巷子及街巷边的建筑融合为一体,构成了最为主要的内向封闭型街巷空间,同时,也构成了一个完备的防御系统。 洛带的建筑虽然类型众多,但总体来说呈现出的形态是和中原建筑一脉相承。如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平面布局;以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雕刻精美的建筑细部构件等。当地建筑和街道细部的描写来体现当地富有的历史文化内容,让整条街道成为真正的客家文化的展廊。 3古镇空间形态特征 3.1街巷空间 老街以东西弯曲走向的上下老街为主,长约1 km,呈自然弧形,形如玉带般的街道。 3.1.1底界面 街道根据地形的高差随形就势,街道面层材料选用了当地的传统材料———红砂石,以体现当地的建筑传统,那凹凸不平的石板见证了古镇漫长的岁月和沧桑。道路侧堑设有景观水渠。街面的铺砌很有讲究,当中一道引马石,两侧为条石板,在一侧还布有水渠,以潺潺而流的水道和水池贯穿整个街道,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