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色小镇建设

合集下载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1. 引言1.1 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特色小镇建设是指在保持传统文化和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利用地方资源和特色产业,通过规划设计、产业培育、宣传推广等手段,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小镇,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特色小镇建设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特色小镇,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了新机遇。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文化、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拓展乡村产业、改善农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是我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的重要举措。

通过深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可以不断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1.2 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性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特色小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窗口,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特色小镇可以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景区,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小镇可以改善农村环境,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最重要的是,特色小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多元化、农民生活富裕化的重要途径。

加强特色小镇建设,不仅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需要,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

2. 正文2.1 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经验一、注重文化传承成功的特色小镇建设必须注重文化传承,挖掘小镇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有故事的文化景点和活动。

这样可以吸引游客,增强小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和重视特色小镇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品质。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需具有美丽的景观,更需要有独特的文化特点和社区文化氛围,能够为人们提供多样的服务和便利的交通网络。

以下是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经验
1、着眼于文化特色的提升。

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有一个独特的文化内涵,用文化特色来打造小镇的品牌和形象,特别是对当地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展示,使其成为小镇独具特色的标签。

2、引进和培养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产业。

通过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提高小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特别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如传统手工艺品等,将有助于推进小镇的经济发展。

3、打造自然景观资源,提升市场价值。

小镇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打造山水林田湖海,将自然景观与建筑文化相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小镇的市场价值。

启示
1、小镇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应当是独一无二的。

在小镇规划方面,应充分考虑到本土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从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小镇,方便市场营销和推广。

2、建设特色小镇应根据地缘和气候等因素进行合理定位。

小镇应该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等,确定其核心营销定位,以充分发挥其地理、气候等方面的优势。

3、周边交通网络建设也是小镇发展的重要因素。

交通对小镇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与周边城市的交通网络互通,更有利于小镇的迅速发展。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特色小镇建设旨在通过发挥当地特色资源和文化传统,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宜居小镇,吸引人们返乡创业、旅游度假,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各地都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地方的特色小镇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将针对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探讨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地方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资源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当地的资源是最核心的元素。

这些资源涵盖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产业特色等方方面面。

在自然风光方面,有的小镇地处山水之间,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有的小镇则依托其特有的建筑风格和乡土气息而著称。

在人文历史方面,有的小镇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有的小镇则以其特有的民俗风情和传统节日而蜚声海内外。

在产业方面,有些小镇以传统手工艺闻名,如江苏苏州的园林艺术、四川蜀南竹海的竹编艺术等;有的小镇则以特色农产品和地方特色小吃而闻名。

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当地资源,发展相关产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对于其他地方的特色小镇建设而言,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资源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特色资源,因此在建设特色小镇时,要注重本地化的特色,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的优势,才能真正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独特魅力的特色小镇。

二、突出文化传承和创新特色小镇建设不能只停留在挖掘和利用当地资源的层面上,更要突出文化传承和创新。

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其中既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包括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传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精神家园,是当地人民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柱,因此在特色小镇建设中,一定要重视文化传承的工作,通过开展文化活动、设立文化展览馆、修缮古迹等方式,让当地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研究

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研究

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研究一、特色小镇的概念与构成特色小镇是指以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资源和特色为基础,利用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培育而成的集生产、生活、休闲、旅游、文化、创新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发展模式。

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成:1.资源要素的构成:主要包括人文、自然和经济资源,如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地理特点、旅游资源、产业基础等。

2.功能要素的构成:主要包括生产、居住、服务、文化、教育、健康、休闲等多种方面的功能。

3.系统要素的构成:指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建筑风格、商业服务、交通设施、环保、管理和维护等系统性的要素。

二、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和目标1.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特色小镇建设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压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也能够充分利用农村地方资源,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2.提升城市品位:特色小镇不仅能够提供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景观,还能够为当地城市提供特色餐饮和休闲娱乐,为城市的品位提升做出贡献。

3.促进经济发展:特色小镇建设能够发挥当地特色产业的优势,推进乡村旅游和休闲产业的发展,增加特色小镇的经济收益。

此外,特色小镇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形成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条和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三、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路径1.突出特色鲜明: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资源利用,突出特色小镇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风格和氛围。

2.依托产业支撑: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是特色小镇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要依托当地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例如传统手工艺、农产品加工、旅游业等来支撑特色小镇的发展。

3.注重环境保护:特色小镇建设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通过科学理念的建设,保障小镇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创造出宜居的生态环境。

4.注重社会调和:特色小镇建设应该注重社会和谐和发展,注重公共服务提供和社会效益的产生;引入大众参与和社区建设,注重社会差别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提升和发展。

四、特色小镇建设的机遇和挑战特色小镇的建设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机遇作用,逐渐推进文化、旅游和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发展。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近年来,国内特色小镇建设蓬勃发展,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特色小镇建设是以提升小镇品位和品质,实现小镇文化振兴和产业兴旺为目标,通过挖掘小镇特色、注重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小镇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我们不仅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更需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中国特点的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因此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验1. 学习借鉴国外特色小镇成功案例。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国外的特色小镇成功案例如意大利托斯卡纳小镇、日本小众小镇等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这些小镇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历史、自然环境和传统产业,通过挖掘这些独特的资源,加强小镇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底蕴,成功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实现了小镇的繁荣和发展。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也可以从中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将其成功的模式和机制引入国内,通过挖掘小镇的独特资源,强化小镇的品牌意识,实现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2. 发挥地方特色和优势资源。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底蕴和传统产业,而这些都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资源。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地方的特色和优势资源,比如江南水乡、西部草原、东北冰雪、海岛风情等,这些都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资源和优势。

通过发挥这些优势资源,加强小镇的品牌意识、文化底蕴和产业优势,实现小镇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吸引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小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3. 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和创意产业发展。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要注重乡村的文化振兴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乡村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和根基,只有通过弘扬乡土文化、传统文化,才能让小镇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在创意产业方面,要鼓励和支持当地居民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手工艺、民俗文化等创意产业,通过这些创意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小镇环境。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近年来,国内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了发展新的热点。

从东部的苏州甪直古镇到西部的嘉峪关古镇,各地特色小镇的建设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特色和不同的风格。

特色小镇不仅是一种城乡融合的新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休闲方式。

在建设国内特色小镇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一、经验1. 发挥地区文化特色在建设特色小镇时,要充分发挥地区的文化特色,挖掘和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工艺。

苏州甪直古镇就是以水乡文化为特色,保留了许多明清古建筑和传统手工艺;而嘉峪关古镇则以丝绸之路文化为特色,弘扬丝绸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只有善于挖掘和利用地区的文化资源,才能让特色小镇更加有吸引力。

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

优质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特色小镇的市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也要做好规划和建设,确保居民和游客的基本需求。

3.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特色小镇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对于镇内的环境整治、商业经营、安全保卫等方面都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

特色小镇的发展应当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发展规划和长效机制,确保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4. 多元化产业发展特色小镇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吸引游客,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当地的产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发展农业观光、文化创意产业、休闲度假、医疗旅游等多元化的产业,可以为特色小镇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也能够持续吸引游客。

二、启示1. 继承与创新并重在建设特色小镇时,既要注重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也要注重创新和发展。

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够让特色小镇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和更大的活力。

2. 重视环境保护特色小镇建设应当重视环境保护,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也能够使特色小镇更加具有吸引力。

论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及发展策略

论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及发展策略

论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及发展策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着力推进的重点项目。

特色小镇作为传承当地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平台,其建设模式和发展策略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单一主题小镇和综合性特色小镇。

单一主题小镇是指建设围绕一个主题而展开,如“茶文化小镇”、“竹文化小镇”等。

这种模式利用当地资源和优势,打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游客和投资。

综合性特色小镇则是围绕多个主题而建设,如“休闲度假小镇”、“文化旅游小镇”。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和文化底蕴,而且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和活动,吸引更广泛的人群。

以上两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具体选哪种模式应由当地政府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和决策。

二、特色小镇的发展策略1. 抓好文化传承特色小镇的发展要基于当地的文化传承,利用历史和传统,打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特色项目。

同时,要注重文化的创新和融合,将传统元素与现代需求相结合,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产品。

2. 打造宜居环境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要顾及经济发展,更要注重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环境保护。

要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

3. 引导产业升级特色小镇要发挥本地经济的优势,通过产业集聚、创新引领等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4. 加强合作与包容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合作,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共识。

同时,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吸引国内外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一体化。

三、特色小镇的发展展望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增强城乡融合和民生改善。

未来,特色小镇仍将是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可以应用于更多地区,实现共享发展和多元化发展。

总之,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文化和人文的双赢。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热点话题。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然而,在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成功。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特色小镇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特色小镇不仅仅是为了吸引游客和推动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传承和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

特色小镇应该通过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来吸引游客,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商业化的景点和商品。

特色小镇建设还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以确保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的长期发展。

其次,特色小镇建设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特色小镇的建设和经营不能仅仅局限于短期利益,而应该考虑长远的发展和利益。

例如,特色小镇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消耗。

特色小镇还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以确保特色小镇不会变得过于商业化和失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此外,特色小镇建设还需要注重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和参与。

特色小镇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游客的景点,而应该与当地社区和居民紧密相连。

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注重提供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机会,使他们能够分享特色小镇的发展成果。

特色小镇还应该注重培养和传承当地的手工艺和传统技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技能和生活水平。

最后,特色小镇建设需要注重品质和创新。

特色小镇不能仅仅依赖于已有的文化资源和旅游景点,而应该不断创新和提高,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注重设计和规划,以确保特色小镇的建筑和环境与其文化特色相匹配。

特色小镇的经营也需要注重品质和服务,以提供给游客独特和高品质的体验。

总结起来,特色小镇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但需要注重其目的和意义、可持续发展、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和参与以及品质和创新。

只有通过全面思考和合理规划,特色小镇才能实现长期发展和成功。

特色小镇建设的道路上仍然有很多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特色小镇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特色小镇建设
摘要:本文探讨了当前流行的特色小镇建设,从建筑设计者角度去理解特色小镇的规划及建筑形态。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设;规划设计
一、特色小镇解读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浙江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也不是“加”,它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产业园+风景区+博物馆或学校”式的“大拼盘”。

特色小镇并不能被简单地看作产业发展之举或城镇体系格局变化,而是关系到中国发展如何延续的重要探索和创新。

这也是各地政府和众多资本方对之热衷的根源。

二、与产业园区别
共性:
在产业园与特色小镇的发展中,当地政府政策支持是其选址时的重要因素。

其次,招商与投资都是产业园与特色小镇最为重视的领域,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完善投资融资体制,也是两者重要工作之一,更是其发展根本。

第三,两者都以产业为依托,强调主导产业的发展。

第四,重视创新,在研发、设计等方面不断突破传统。

同时,两者也不断完善“孵化”功能,加快创新产品落地。

不同:
特色小镇追求产城融合产业园注重产业集群。

特色的小镇的发展注重产业集群与空间开发和利用,再加上文化、旅游和社区开发的兼顾,具使其具备了产城融合的理念。

同时,特色小镇注重产业新业态,使其成为优质产业集群的载体平台。

以生产为主导的产业园,更加注重产业集群效应,进而促使企业走向产业化道路。

产业园多数只是在拼土地政策优惠,比较容易复制,一旦相关优惠条件被消化,企业很容易转移阵地。

而特色小镇强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做深做透就会有较高黏度,企业不会轻易离开。

总结:
产业园与特色小镇,有共性又有不同,特色小镇也并非产业园的升级版,但是又都身兼发展的重任,在未来中国发展中都将扮演重要角色。

三、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原则
特色小镇是一种新的城镇化模式,突出的是高品质人居环境和城镇空间。

不再以低成本为卖点,而是尽可能做好城市设计,将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融入城镇建设,创造令人愉悦的城镇空间,以之作为吸引高素质人口到小镇工作、生活和旅游的核心。

城镇物质空间建设相对容易,而高价值产业的植入、城镇氛围的营造、城镇归属感的形成都需要巨大的能力和耐心。

特色小镇创建中,既有大拆大建,又有修旧如旧。

从小镇功能定位出发,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

尊重旧城区的街道肌理,又兼顾新产业的特色,特色小镇不仅带动了产业和就业的发展,还要打出了人文牌,发展了旅游业,拓展了发展空间。

这就需要小镇的规划及建筑设计者,从更高的社
会角度去看待这一类型项目。

四、案例解读
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小镇由2008年成立的玉皇山南国际创意产业园演化而来。

创意园的前身是八卦田边的一些废弃的仓库,经过改造建设,变废为宝,成为有特色的办公园区,
吸引了一批中小企业入驻。

之后机缘巧合,为了给园中的文创企业找到融资渠道,政府有意识地引进了一批投资基金公司,没想到形成了创投产业,引得海内外金
融机构纷至沓来。

去年累计入驻金融投资类企业300余家,包括敦和资产、赛伯
乐投资、天堂硅谷、杭州联创投资等一批龙头企业,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800亿元。

于是有了之后的园区二期及三期建设。

八卦田景区整体提升,娃哈哈国际学
校和基金小镇国际医疗中心目前已经落成,为外籍人士提供国际教育和国际医保
结算服务。

并在将来拟建高端酒店及会议中心,打造出中国版的格林威治小镇。

小镇对已有建筑进行了立面升级改造。

新建建筑皆采用中式元素,符合周边建筑风貌。

强调建筑与环境、景观的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大量采用观景平台和阳光中庭元素,充分利
用周边优美的自然生态。

梦想小镇:
梦想小镇坐落于杭州余杭区未来科技城的仓前区域,其的核心区块东至杭州师范大学,
西至东西大道,南至余杭塘河,北至宣杭铁路,规划范围约3平方公里。

梦想小镇提出“先生态,后生活,再生产”的设计理念。

运用嵌入式开发理念,在保留原
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山水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对道路、绿化、水体进行
综合整治,营造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保留了小镇
周边的农田,水系、民居和古镇建筑。

梦想小镇整体规划成“一环两区三星”的格局。

“一环”指的是一条希望田野环,整个小镇被一个基本呈环形的稻田地带围绕,和既有的湿地味道的天然池塘、水面一起成为一条真正的
田园生态带。

远眺梦想小镇的建筑,呈现的是“种”在金黄稻黍中的视觉效应。

保留了仓前原
有的水田基础上,再次增加水田数量,连接小镇周边的七星田园(黄色部分的7个小村庄),打造一种田园城市的观感。

此外,田野环的存在能为努力拼搏的创客提供一个更舒适和高品
质的工作、生活环境。

小镇会在希望田野环、七星田园和现存水系的基础上,建设水上巴士
系统,轻轨系统,云数据网络系统,绿道系统来串联整个梦想小镇,在保持优质的创业环境
的同时,还能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两区是指绿色办公区和绿色生活区。

主要特点是将绿
化嵌入建筑物中,如在绿色办公区中,办公楼采用塔楼结构,将建筑物底部架空,进行绿化,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健康的休息空间,并且减少热岛效应等城市环境问题。

三星是指三颗创业
追梦星分别为寻梦水乡,思梦花园和筑梦工厂。

在寻梦水乡的部分,将新建一条东西走向的
水系,以此来联系现状较为分散的水系,形成完整的水系统。

在思梦花园里建立起湿地景观,净化水体和4D水秀剧场,筑梦工厂则是在保留原有的水泥厂遗址上进行改造,将原有的生
产水泥的装置变成空气净化器和有机土壤生产器,不仅可以为小镇里的田野提供有机健康的
土壤和洁净的空气,还能建立一个农场游乐园,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健康的娱乐场所。

结语
特色小镇是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探索。

对于建筑设计从业者来说,要坚决避免盲
目模仿抄袭,领会政策的目的,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地区的生态建设,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街区的有机更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