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实录
第二单元写作《观点要明确》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观点要明确》教学实录—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得出一个观点。
2.学会写一个明确的观点。
教学重点学会写一个明确的观点。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得出一个观点。
教学过程一、以聊天引入,逐步思考得出观点师:同学们看,老师拿着什么来上课了,都使用手机吧!老师每天都在使用手机,生活中用手机来支付,老师呢,还爱学习,为了教好语文呀,我经常用手机听一些专家的讲座,看一些名师的课例,每当与这些专家名师产生共鸣的时候,就会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下感悟,每每于此我都倍感喜悦。
来,同学们说说,你们都用手机干些什么?预设1:没有手机。
师:怎么没有手机?生1:觉得根本用不着手机,要查资料的话我可以看书,作业一般都是自己写,或者是问老师。
师:你看你说的都是学习上可以不用手机,但是生活上你不用手机吗?(由此引向生活方面)预设:学生会谈到,例如导航、看视频学做菜、支付宝、拼多多、美团外卖等等。
生2:这些手机软件的发明,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预设3:父母不给我买手机。
师:为什么不给你买手机?生3:怕耽误学习。
师:为什么父母会有这个想法?是不是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生3:以前经常偷着玩父母手机,不能自拔。
师:所以,还是我们自己做的不够。
你对父母不给你买手机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生3:也能理解。
(或者是闹别扭。
)师:同学们看,此时手机是不是就影响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想一想应该怎样做才能让父母给买手机?预设3:使用手机的积极方面。
生1:看新闻师:看什么内容?生1:时政的/国际新闻师:经常看新闻对你有什么影响?生1:能够丰富我的知识,丰富课余生活,帮助学习。
师:你真关心国家大事,还非常具有国际视野,相信你的思想一定非常有高度。
生2:科普类的视频或者节目师:你的涉猎很广泛。
长期看这样的节目对你有什么影响?生2:能够丰富我的课外知识,开阔我的视野。
师:是呀,因为手机,让海量的优质资源触手可及,我们便可以尽情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议论文课堂实录

议论文课堂实录议论文是写作的一种文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议论文课堂实录,供大家参考。
师: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学习(板书学习)师:当你看到这两个字,第一个想法是什么生:人生需要学习生:知识改变命运生:要好好学习师:那么,学习最需要什么呢作为九年级学生,大家已经是资深学习者,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方法态度技巧思维方式习惯勤奋坚持师:那么到底哪一个是最需要的呢需要你说点理由来说服大家,请写下来生:学习需要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充分证明思考的重要性,我我们身边读死书,死读书的人大有人在,这样是不能提高学习效果的。
生:学习需要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真正从内心里热爱学习的人才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师:这两位同学的发言都能引用恰当的道理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点很好。
对于议论文来说,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哪一个更有说服力生:事实论据师:那么请大家一起为一个观点写一个事实论据我们选择哪一个论点呢请大家为勤奋提供一个事实论据,请按照最基本的叙事方式,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结构写下来。
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查看师:在大家这个环节的时候,我发现大家的速度明显没有刚才快,这说明大家写议论文的最难的一个而环节环节出现了,那就是没有论据,我对大家不够了解,但我对自己的学生比较了解,属于思维比较活跃但是积累比较少的,这就出现大家的文章不够有说服力。
在离中招仅有三十天的时候,我有一个方法改善一下这个状况,大家想不想知道想那就把你写的读给我听。
生:匡衡凿壁偷光生: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生:宋濂小时候抄书来读生:王羲之练字将门前的一池水都写黑了。
师:我发现古人比现代人勤奋多了,对不对那么你知道哪一个现代名人明星电视上也算生:莫言,生:刘伟,生:林书豪师:一个成功的人成功原因往往不是单方面,他可以适应你多方面写作要求。
师:对于一篇议论文来说,一篇优秀的议论文至少应该有三个好事例。
议论文写作教学课堂实录

议论文写作教学课堂实录教学起因: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思路不清,说话不明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理出议论文写作基本的思维方式教学模式:点评习作,分析病因,讨论办法,范文展示教学课时:1课时课堂实录:师:上一节课我们阅读了企鹅通过沉潜而跃上岸的材料,写了一篇以“沉潜”为话题的作文,下面是同学们作文中的观点和题目,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哪些较好,哪些不好。
【出示幻灯片】1.有压力就有动力2.勇于挑战、战胜困难、战胜挫折、战胜逆境3.善假于物4.成功要奋斗、要拼搏、要有耐心5.沉潜的爱6.《沉潜,成功之道》《沉潜与成功》7.《蓄势铸就成功》8.《人生的深度决定人生的高度》9.《沉潜,为成功蓄势》10.《为人生蓄势》《沉潜是为了腾空》11.《蹲下,是为了跳得更高》《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生:6-11更好,1-5不好。
因为话题材料中,用企鹅的故事说明了“沉潜”的涵义是为了上岸而潜入水中,积蓄力量。
1-5没有扣紧沉潜、蓄势、积累这方面的内涵,而6-11则扣紧了要成功,先准备、先积累、先蓄势、先沉潜的特点。
师:为什幺你会这样判断?生:因为材料中说了,“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材料中明显是在肯定企鹅的“沉潜和蓄势”,脱离了这类意思的立意,都有点偏。
师:很好。
根据材料,同学们能够抓住“要成功,先沉潜蓄势准备积累力量”这一主要关系来确定观点,明显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立意方向确立了,如何找论证观点的论据呢?有没有比较容易操作的方向?生:可以从语文课本上找,比如荀子说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都是在说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产生质的飞跃。
师:很好,能从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找依据,学以致用。
生:可以从历史书上找,比如,秦孝公面对秦献公留下的烂摊子,他为了让秦国强大,颁布了“求贤令”,重用商鞅,取消世袭的特权,规定按军功给予爵位和田宅奴隶,迁都咸阳,进一步实行变法。
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论证要合理》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学写议论文,观点要统一,论证要严密。
2.明确观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观点。
3.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
【教学重点】1.学写议论文,观点要统一,论证要严密。
2.明确观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观点。
3.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
【教学难点】学写议论文,观点要统一,论证要严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前面的写作实践中,我们已经明白:写议论文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
除此两点外,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信服你的观点,也就是要进行论证。
合理的论证,要求选用恰切的论据,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准确阐发论据与观点间的逻辑关联。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论证的合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论证要合理”。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技法指导(一)技法指导1.提出问题合理的论证,势必要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
那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呢?分别有着怎样的作用呢?2.技法小结老师总结:通过同学们分享,我们回顾了常见的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等。
作用:(1)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此外还有具有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等效果。
(2)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3)正反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4)比喻论证:使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5)引用论证:引用名言或引用一些普通人的说法,使其更具有权威性或大众性,使论证有力。
(6)类比论证:用具有相同属性的两个事物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论证严密,使人信服。
(二)技法回顾1.提出问题回顾第二单元和第五单元所学的议论文篇目,以具体的篇目来说一说一篇好的议论文作者是如何进行合理的论证的?2.成果展示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顾分享,教师展示参考答案:(1)论证要合乎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一致。
人教部编版九上语文第三单元 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 教案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1.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与之相对应的丰富材料。
2.引导学生使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
3.引导学生恰当选用丰富多样的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一、导入新课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
清代学者纪昀在其《阅微草堂笔记》里有言:“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
”他所谓的“言之凿凿”指的就是议论要言之有据。
二、教学开展1.探究活动一:回顾教材,明确论据概念。
◎什么是“言之有据”?言之有据就是使用真实、准确、恰当的论据,以证明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做到有理有据。
论据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实论据,另一类是道理论据。
◎什么是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含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据等。
道理论据包括名人名言、公认事理、农谚俗语、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
◎回顾学过的课文,试着分别摘出一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填入下表中。
◎判断下列论据的类型。
A.宋朝宰相吕端,一生宽厚待人,别人冒犯了他,他从不介意。
别人误会了他,或为了排挤他,到皇帝那里告他的状,他也不多加辩解,只是说:“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C.奉劝人行方便事,得饶人处且饶人。
——《醒世恒言》D.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他老家桐城的府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
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
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
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对此,张家人赶忙写了一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地。
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师小结:A、D是事实论据,B、C是道理论据。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写作教学课文。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掌握议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事实、数据、例子等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使议论更具有说服力。
教材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演练,非常适合九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议论这一文体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议论写作时,往往存在论据不足、论证不充分、论点不明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议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事实、数据、例子等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议论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议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论据支撑观点。
2.教学难点:如何使论据与论点紧密结合,提高议论写作的说服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议论性文章,引导学生关注议论写作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议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事实、数据、例子等论据来支撑观点。
3.实例分析:分析几篇优秀议论文章,让学生了解论据与论点紧密结合的技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话题,试着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议论写作。
5.展示交流: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6.练习巩固:布置一道议论写作题目,让学生课后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思考深度等方面。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优质课教案_1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相关的议论文文体知识。
2、熟悉议论文考察的题型,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与技巧。
3、提高学生思辨能力与表述能力,学以致用,提高议论文阅读与欣赏水平,增强信心。
教学重点:1、议论文有关知识的掌握及在做题时的熟练运用。
2、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述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述能力的培养。
2、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思想素养的提高。
课型:归纳法讲练结合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先将讲练稿下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熟悉文本,自主阅读、解答题目。
)一、教师导入,回顾感知:如果说说明文以说明事物为目的,能够让我们有所知,记叙文以情动人,能够让我们有所感,那么,议论文呢?它以充足的事实和充分的说理让我们有所信。
今天,我们共同复习议论文阅读的知识。
二、回顾文体知识,加深学生感知:议论文知识点回顾,重点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节课复习的重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议论文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证的方式:立论、驳论。
三、掌握答题技巧,各个击破:(一)、论点1定义: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2、把握中心论点常见提问:(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本文主要论述的观点是什么?(3)、这篇文章围绕观点展开论述。
3、怎样找中心论点?(1)、形式:一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2)、要看文章的标题(3)、常出现的位置⑴标题揭示⑵开头提出⑶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⑷结尾归纳⑸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写作课主备人:李晓霞___审核人:陈霞课题写作:论证要合理课时第1课时课型作文指导课总1课时授课人主备教师设计思路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学会在文章中合理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并能写简单的议论文。
教学重点: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学会在文章中合理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并能写简单的议论文。
教学方法:引导、练习课前自学自学活动:阅读课本111—112页内容,圈点勾画出主要知识,明确自作要求。
自学质疑:我的困难(或问题)是:课上研学一、自学反馈议论文写作知识梳理1.观点要明确(论点)2议论要言之有据(论据) 3.论证要合理(1)论证要合乎逻辑(2)材料要支持观点(3)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二、聚焦问题“论证合理”体现在什么地方?三、研究分享【探究活动】“论证合理”体现在什么地方? 1.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
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和推理,必须符合逻辑规律。
在论证时,尽量避免出现如前面示例类似的逻辑错误。
常见逻辑错误:以偏概全、自相矛盾、倒因为果、模棱两可、不当类比等。
习作片段1:我认为知足常乐。
知足是一种策略。
十六国时期,西燕政权的第二个皇帝慕容冲在攻打前秦时取得了成功。
之后,他便决定不再继续攻打,选择了返回故乡。
但其实这只是他的一种策略,最后的战役中,慕容冲依旧战胜劲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可见,知足的人,方能活在当下,逍遥一生。
点评:观点不够明确,论证思维逻辑稍显混乱。
方法指导:论证的合理性体现在观点的一致性上,即文章从头至尾,观点都要统一,不能混淆或者偷换概念。
观点既然是“知足常乐”,那么所有的论证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开头和结尾处也可以用照应的方法来强调观点。
链接课文:如课文《敬业与乐业》中,梁启超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之后从“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最后呼应开头,强化中心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教学实录及评课报告师:同学们,最近这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二单元,从体裁上看,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生:议论文。
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议论文,注意,不是欣赏,是创作。
师:你写过议论文吗?你呢?师:没关系。
我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培养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也可以帮助我们写好议论文。
师:现在,我们来回忆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PPT:1.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有哪些特点?PPT:记叙文是以叙述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PPT: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PPT:2.什么是议论文?PPT: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记叙文则是以事感人的文章,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欣赏下面两个文段,感受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
看完举手示意。
PPT: [文段一]记叙文体不久,小秦便大学毕业了。
为了能够更好地为祖国献一份力,小秦再三犹豫还是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出国深造。
“儿子,你真的决定了吗?出国,你将会面对无数歧视的眼光,还不如留在国内,那样日子也好过一点。
”母亲虽然知道儿子的去意已定,再怎么说也没有什么用,但还是忍不住劝他。
“妈,你也知道的,国外的教育不是国内的学校能够比的。
”小秦一边说,一边用布小心翼翼地将党章和党员证包起来,叠成方方正正的一个小包裹,然后装进行李箱,“学校我已经联系好了,你们就放心吧”飞机场,父母紧紧地拥抱了小秦,目送着他进了候机大厅。
“儿子,你要好好地为国家学习啊!”(为信仰出国深造的事迹,记叙详细,语言具体生动,读起来感人肺腑)[文段二]议论文体拥有信仰,便如同点燃生命之火,活力不枯,勇气无竭。
(观点) 马丁•路德•金,这位黑人的英雄,全人类的领袖,引导他的人民来到和平与平等的世界。
信仰成为黑人战胜种族歧视,战胜一切不公的力量,不可遭到抑制,更不可被毁灭。
正是凭着对信仰的执着,他们感染了更多人,号召了更多人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我有一个梦想》阐释了他们的信仰,更强壮了他们的信仰,相信平等会来临,相信信仰不会只驻留在精神中。
(举例论证)正是这种信仰,让我们感受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面,炙热的心包着神圣的信仰,皮囊可丢弃,信仰却不能容忍任何一点儿亵渎,如今,这种信仰也成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我们愿将他们作为我们最真诚的朋友,成为我们携手共同追求信仰的伙伴。
(分析)第一篇记叙文叙述详细,语言具体生动,第二篇议论文对人物、事件是简明概括。
师:那现在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来写议论文了呢?还不行,没有底气,是因为缺乏知识。
好我们继续研究,要写一篇合格的议论文,一定要处处留心。
请看提示:PPT:1、论点明确、一致师:大家看看《纪律与学习进步》这篇文章的论点一致吗?PPT:有好的纪律才能有好班级,可是,有些人遵守纪律,进步也不大。
师:不一致。
再看看《拼搏》,我们要多坚强一些,多努力一些,我们的理想才能实现。
论点明确吗?给它改一改。
学生展示。
《拼搏》为了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我们要学会拼搏,学会坚强。
师:2、如果选取的材料不能支撑观点,无论多么喜欢,都要忍痛割爱。
比如,你认为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很感人、又经典,但要求是以知足常乐为话题,那么故事明显不能支撑论点。
就必须放弃。
现在可以写了吗?还是不行。
我们从头开始研究。
首先,说说标题。
今天介绍两种写标题的方法。
PPT:一、巧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标题要讲究语言的锤炼,恰当的运用对比、比喻、反问、拟人等修辞手法,题目就能新鲜活泼,美不胜收。
比如《信心——低谷暗影里的阳光》、《风雨过后有阳光》、《创新让他们走出沼泽地》,这些题目运用比喻显示出材料的内涵。
运用反问,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如:《安能随意弃诚信?》、《人怎能没有善心?》这些反问有力地表达了材料所蕴含的主题。
运用拟人手法拟题,如《绿叶对根的诉说》、《在大地温暖的怀抱里》等。
这些题目形象地体现材料的主旨。
二、化用诗词名句,典雅含蓄好的标题要优雅,有文化品位。
恰到好处地化用诗词名句,也能使题目生辉。
凝练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诚信,直叫人生死相许》《90后,欲语泪先流》,化用名句,不仅增添了文采和文化气息,还能体现你较好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师:再说说开头。
良好的开篇能力,有助于你迅速进入写作状态,也有助于给读者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作文怎么开头好呢?简单说就是出语不凡,一开始就抓住读者的目光。
《醉翁亭记》的作者、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一首诗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大家齐读:“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
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
”明朝诗人谢榛也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他们的意思都是说写文章要特别注重开篇落笔,如果下笔便石破天惊,那么全篇就如高山流水,气势如洪。
我们来学习三种开篇方式一、开门见山式开头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
请欣赏,看完举手示意。
PPT典例1: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没有规则的社会,便是一盘散沙。
我们早已不是文明尚未开化的时代,在物质与精神日益富足的今天,需要用规则来规范人的行为。
(《让规则之花常开心间》) 典例2: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
(《纪念》)继续。
例1:请以“诚信”为题,开门见山,写一段开头。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
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充盈中华,诚信之光越普照华夏。
诚信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例2:请以“境界”为题,开门见山,写一段开头。
《围炉夜话》中有句话:“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
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
”生活中,不苟、不俗,活出真性情的自我,这便是至高的境界。
二、排比入题式师:排比,有气势,有节奏感,有音韵美。
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
请欣赏。
自由朗读例一。
PPT例1:绝壁青松,不为艰难的昨天所束缚,才能笑傲苍穹;天山雪莲,不为寒冷的昨天所束缚,才能绽放精彩;风里落红,不为美丽的昨天所束缚,才能护花情深。
四季轮回,白云苍狗,昨天种种,必然不返。
万物皆能摆脱昨天,迈向未来,书写精彩。
物犹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更要不为昨天所束缚!(《不为昨天所束缚》)例2:踏着铺满层层石砾的崎岖之路,我茫然,握着已被雨打日晒得满身疮痍的雨伞,我哀叹;举目眺望我将踏上的漫长历程,我祈盼;聆听头上无数伟人的歌唱,我欣然。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继续。
例1:请以“信念”为题,运用排比句写一段开头。
自由朗读。
当贞德置身火海,她怎会不想保全自己的生命?当乔布斯被诊断为胰腺癌,他怎会不知道人生之路已不长?当张丽莉飞身推开车轮下的学生,她怎会不知道自己有生命危险?人生在世有比生命更有分量的东西,那就是信念。
例2:请以“感恩”为题,运用排比句写一段开头。
父母真的不容易!每天陪着我们到深夜,他们怎会不累?听到我们偶尔的咳嗽,他们怎么会不担心?面对我们情绪低落,他们怎会不揪心?做儿女的,一味被爱是自私的,回馈才美。
三、引用名句式师: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诗词、名句,如果能在作文开头引用,或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请欣赏。
PPT例1:孔子曾说过“过犹不及”“执两用中”的话,《中庸》标举:“不偏之谓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我认为其实质就是追求中庸之道。
(《平衡之道》)例2:唐时的风,吹动了多少公子的飘飘白衣;宋时的雨,打湿了多少女子乌黑鬓发?那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他们正痴仰着那张张沧桑的脸、期待祝福的脸、渴望热切的脸。
(《渴望》)例1:请以“面对挫折”为题,引用诗词写一段开头。
面对人生的挫折,勾践忍辱卧薪尝胆终于“三千越甲可吞吴”,面对丧妻流放,东坡高唱“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是文传千古,流芳百世。
……古人告诉我:遭遇挫折是必然,而放大痛苦就会造成下一次失败,有时调整心态,痛苦也会烟消云散,一切本可云淡风轻。
例2:请以“离别”为题,引用诗词写一段开头。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李后主的感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的感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是徐志摩的不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又是苏东坡的坦荡……师:请以“勤”为话题,用刚才所学的方法自拟题目,写一段开头。
学生展示作品。
师:可以写完整的议论文了吗?还不行!继续学!PPT作文提纲体现构思的过程。
要求:审清题目、确立中心、选择材料。
请看示例:1、说“安”写作提纲。
2、稍微详细一些,加上论据。
3、列完提纲后,继续思考,细节表达上下功夫。
我们来欣赏他的其中一个段落。
议论文写作当堂训练以“勤”为话题,拟写作文提纲。
刚才已经写过题目和开头,现在着重要思考的是分论点和论据。
提示一:1、标题(巧用修辞手法;化用诗词名句)2、开头(开门见山式;排比入题式;引用名句式)3、确定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
学生写作。
学生展示作品。
教师点评。
布置作业:以“勤”为话题,根据刚才写的提纲,完成一篇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