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概论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1、(填空)广播总统:罗斯福;电视总统:肯尼迪;广播之父:德福雷斯特;电视之父:贝尔德2、(名词解释)炉边谈话:1932年,罗斯福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就任美国总统。

为了振奋民心,树立信心,罗斯福就职总统后的第8天决定使用广播发表演讲,广播节目名为“炉边谈话”。

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

罗斯福也被成为“广播总统”。

3、“这里是伦敦”:1940年8月18日,CBS《这里是伦敦》开始进行现场报道。

主持人爱德华默罗每次广播都以“这里是伦敦”开始,以“晚安、好运”结束。

他常常在战争第一线进行现场报道,用客观真实的报道让听众领悟到战争的性质。

这就是战地现场播报,它奠定了默罗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杰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杰出战地记者的地位。

4、美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无线电视网面向大众市场,仿佛百货商店;有线电视频道针对分众市场,类似于专卖店5、美国广播事业发展的特点:①商业电视占主体,等级结构奇特;②制播分离使独立制作公司发展强大;③节目形态呈多样化、专业化、本地化;④各式新闻频道角逐国内外市场6、美国商业电视网发展概况:等级结构奇特,制播分离7、在美国,全国范围内的电视网主要有五家:①全国广播公司NBC:隶属于美国无线电公司RCA;《今天》透明演播室、《老友记》星期四效应;NBC的性格:温柔的绚烂,多彩但不刺目;首次使用电视对总统竞选做现场实况广播;②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我爱露西》、《这里是伦敦》、《60分钟》(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幸存者》、《人人都爱雷蒙德》、《犯罪现场调查》;如今CBS节目日益老化,创新节目匮乏③美国广播公司ABC:《迪斯尼乐园》《根》《绝望的主妇》《丑女贝蒂》《实习医生格蕾》《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交换妻子》《Always Being Crazy》④福布斯电视网Fox:Fox的节目风格辛辣、刺激、反传统,在色情与暴力的边缘游走,却吸引了年轻人的传统。

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概论

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概论

1、广播电视的概念:广播电视是指制作并通过无线电波、电缆、光缆或其他手段向公众传播声音、图像及其他信息的活动。

2、1920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广播电台。

3、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定时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4、广播电视的传播形式:①地面无线广播电视〔主导公共服务〕②有线广播电视〔走向综合服务〕③卫星广播电视〔推动全球覆盖〕④网络广播电视/ 电视〔开拓新型服务〕5、我国第一家广播电台由美国人奥斯邦1923年在上海开办。

6、1926年,哈尔滨无线电台台长刘瀚建立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

7、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尔·尼普科夫发明了可以将场景图像转化为适和异地传输的电信号的工作器件---机械式扫描装置。

8、1900年法国人波斯基在巴黎国际电子大会上宣读论文是首次使用了“television”这个英文名词,意思是“看的见的远景”。

9、1923年俄罗斯人弗拉基米尔·兹沃里金发明了电视摄像管,随后又发明了电视显像管,被誉为“电视之父”。

10、卫星通讯源于1945年10月英国人阿瑟·克拉克发表的《宇宙中继站》一文,他在文章中提出利用赤道上空约35800公里静止轨道上的卫星作为“宇宙中继站”进行远距离通讯的设想,如在静止圆轨道上以120º间隔设置3颗卫星,就能实现全球通信,因此他被称为“通讯卫星之父”。

11、我国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85年8月,我国首次利用卫星传输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12、1995年,美国人史蒂夫·佩尔曼创造出了网络电视机顶盒的工作原型,并将网络电视推向市场,用户只要装上网络电视机顶盒,就可以自动拨号到当地服务点,使所需的软件自动升级,便可以畅游万维网。

《广播电视概论》课后题答案

《广播电视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1:广播电视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怎样?人们对广播电视并不陌生。

其一,广播电视和亿万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其二,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

其三,广播电视是一种与人们接触最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

但人们对广播电视又是陌生的。

因此人们需要增加对广播电视工作及其事业发展情况的了解。

专业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更是如此2:什么是广播电视?人们往往从以下不同角度看待广播电视这一事物:由于广播电视是依赖现代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图像和文字信息的,而且拥有庞大的技术系统,人们把它作为通讯技术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方面发挥的无与伦比的作用,以及它在新闻传播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人们把它作为新闻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可以是一种最为普及、通俗、方便的教育途径,并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人们把它作为舆论宣传和社会教育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以一种独特的也是最易为人们接受的艺术方式向人们提供信息、审美欣赏和娱乐消遣,人们把它作为文化艺术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不仅成为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且可以通过传播信息的方式促进社会物质生产,还能够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人们把它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

当然,说广播电视是“通过电磁波传导方式”传送声音和图像节目,人们往往不太容易理解。

所以也可以通俗和具体的表述为“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节目”3:广播电视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大众媒介的发明和运用时人类传播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发生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相对原已存在的各种传播方式而言,广播电视不仅是“看”和“听”这些简单的传播形式的延伸,更是一个质的伟大飞跃,他使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并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和巨大的影响,广播电视业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普及、最受欢迎的大众传播媒介。

广播电视的高速度发展,给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变革,也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并日益发生着新的层出不穷的变化。

法学概论大纲

法学概论大纲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为保证顺利地实施法学概论教学计划,科学地组织教材编写、教学指导及教学质量评估,依据中央电大《关于制定广播电视大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若干意见》的规定,特制定本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法学概论》是一门概要论述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课程。

在中央电大总教学计划中,《法学概论》属于文科类非法律专业公共基础课。

《法学概论》的教学目的是:普及法学知识,加强法制教育;为学习本专业的有关课程或其他法律课程奠定必要法学的知识的基础。

为此,要求学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概要地掌握法学的一般原理,了解我国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的主要规定,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般法律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编法学基础理论第一章法的基本概念[学习要点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法的基本概念、本质和特征;理解法的作用及分类;了解法的起源和发展;对奴隶制法、封建制法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对比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理解法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第一节法的基本概念一、法与法律二、法的本质三、法的特征四、法的作用五、法的分类第二节法的起源和发展一、法的起源二、法的发展三、法系四、社会主义法第二章法的运行[学习要点和教学要求]掌握立法、执法、司法的基本概念、原则;结合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特点了解我国立法的原则、权限和程序;了解违法所要求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遭致的法律制裁;理解法律解释的本质。

[教学内容]第一节立法一、立法的概念二、立法的基本形式三、当代中国的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四、当代中国的立法程序第二节法的实施一、法的实施二、执法三、司法四、守法与违法第二节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一、法律责任二、法律制裁第三节法律解释一、根据解释的主体和法律效力不同,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二、根据法律解释的尺度不同,可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三、根据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同,可分为语法解释、逻辑解释、系统解释和历史解释第三章法的渊源与法律部门[学习要点和教学要求]了解法律渊源、法律部门的概念;掌握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和法律部门;比较法律汇编与编纂[教学内容]第一节法的渊源一、法的渊源的概念二、法的渊源的分类三、当代中国法的渊源第二节法律部门一、法律部门二、我国的法律部门第三节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第四章法律关系[学习要点和教学要求]学习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掌握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理解法律关系的产生、消灭、变更的原因。

《传媒法概论》课程教案共40页

《传媒法概论》课程教案共40页
媒法》 新闻法:新闻法所调整的是新闻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
(梁宁、 范春燕合著,《媒介法教学参考资料》)
第一节 传媒法的概念
新闻传播法
• “就是调整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保障新闻 传播活动中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的有关合法 权益的法律规范总称”。 (魏永征著,《新闻传播 法教程》)
新闻法学的体例及“新闻法”的含义(顾理平著,《新 闻法学》)
新闻传播法的体例及“新闻传播法”的含义(魏永征著, 《新闻传播法教程》)
第一节 传媒法的概念
(三)相关概念的关系与区分判断标准
关系——包容、同质、交叉(参见下图)
大众传播法、媒介法、
新闻法、新闻传播法 媒体法、传媒法、 传播法
第一章 传媒法概论
本章要求学生对传媒法的基本知识有 初步了解和把握,重点讲授传媒法的概念、 体系及原则。
本章纲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传媒法的概念 传媒法规范体系 不同传媒规范之间的关系 传媒法的原则 中外传媒法的发展
第一节
报刊
传媒法的概念

网络
杂志
广播
电视
48
时学 学时

。 其 他 本 科 专 业 ,
法 学 专 业
和 相 关 硕

专 学业

64


2019
魏使
年 版
永 征 著
用 教

中 国 人 民
《 新 闻 传
大播
学法
出教
版程
社》

业传 科 适
硕 士
媒 相
生 ,

生关 新 对
专 业
闻 学

广电概论知识点

广电概论知识点

广播电视:通过无线电波、线缆系统(包括电缆、光缆、及将来可能发展的其他传输介质)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地区有规律地传输含有节目内容的视频、音频信号,上述几个、传输的内容以及传播过程本身,可统称为广播系统。

与其他传播媒介区别:物质技术基础和信息载体不同。

纸质媒介,其物质技术基础是印刷技术设备,信息载体是纸张;电影,其物质技术基础是感光设备,信息载体是胶片或数字硬盘;广播电视,其物质技术基础是电子摄录设备,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或导缆。

五次革命:语言的形成与使用、文字的创制与运用、印刷术的发明、无线电技术运用于传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1929年秋,英国开始实验性电视广播;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成功试验播出了有伴音的电视图像,并直播了实况电视演出——舞台剧《口含一朵鲜花的勇士》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电视试验广播的国家,第一座实验台出现于1928年。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播出黑白电视的国家。

1936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以北的亚历山大宫建成世界第一座正式电视台。

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第一次正式播送电视节目。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建立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

1958年6月15日,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子菜饼子》诞生。

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是“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1923年1月23日,正式播音。

三种不同的体制模式:商业广播电视、公营广播电视及国营广播电视体制。

国有/国营型的广播电视机构:所有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为国家所拥有,通常是由政府(或执政党)直接来建立、管理、控制的,代表官方立场,负起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受众的责任,其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同时也依靠小部分的广告收益。

公共机构经营型广播电视机构:通常由国家委托或特许公共机构负责运营、管理,其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收取广播电视执照费(或视听费),或者通过政府捐助或民间善款等财务安排来维持,强调公共服务,承担为公众传播新闻、提供文化和娱乐节目的责任。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

第四章 广播电视节目
一、广播电节目的分类
电视新闻节目
• 一、界定 • 电视新闻是以现 代电子技术为传 播手段, • 以声音,画面为 传播符号, • 对新近或正在发 生、发现的事实 的报道。
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1、消息类新闻:指的是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新发生 的事态的新闻报道的节目形式。
2、节目主持人特点 西方: • 普遍年龄较大,在成名之前,他们都有着丰富的从 业经验。 • 他们往往入行时间早,从业时间长,但成名晚 • 新闻节目主持人影响力大,拥有较大的权力 • 拥有超群的采访报道能力和写作功底
中国: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多层 次性; 中国主持人发展进入良性 发展阶段。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 • 科班出身,毕业于播音与主持专门院校和专业的学 生。 • 以记者为主的采编等媒体从业人员转为主持人。 • 演员、歌手、模特、运动员等文体明星。 • 向社会上各行各业以及大学生公开招考的主持人。
语言风格:
李咏:猖狂 崔永元:平和、幽默 刘仪伟:老百姓的憨厚 张越:亲和力与文化底蕴
追求主持个性化的误区: 1、盲目追求个性化,忽视了 节目的内涵塑造 2、节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不 相配 怎样保持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1、与时俱进的形象包装 2、注重学习 3、个性发展与节目风格相统 一
二、记者
(一)广播电视采访的特点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管理
• 广播电视体制概述 • 体制就是指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包括制度和体系。 • 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一般有三种,公共服务,私营商业,公 有国营。 • 私营商业制 • 以营利为目的,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追求最高的收视率,迎 合低级趣味,以赢得广告收入。 • 以美国广播电视体制为例,NBC大卫.萨尔诺夫,CBS威廉.佩 利,ABC爱德华.诺贝尔,FOX默多克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浏览)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浏览)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一~第四章“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改革开放前)“主持人中心制”:当时被称为“珠江模式”,节目按大版块进行设置;主持人具有编、采、播、控的综合素质;主持人“提纲加资料”;现场直播(新闻和信息除外);听众通过热线电话的同步深度参与等。

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成立,办台方针“大众性、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被视为我国广播改革的第一次浪潮。

“惯性收视率”:一些香港电视台观众会“惯性的”,不假思索地首选无线台的节目,只有当无线台实在没有适合节目可看的时候才会选择转台,夸张的说法是有的香港家庭一年也用不上几次电视遥控器。

(1978年佳艺电视台倒闭后,香港免费电视领域形成了“两台参战,无线独大”的稳定格局。

两台实力悬殊导致“胜者不思进取,败者得过且过”的局面)△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第一次革命:语言的形成与使用第二次革命:文字的创制与运用第三次革命: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革命:无线电传播的发明与应用第五次革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阶段(1)起步时期(1949年前):主要在边远,解放军发展(2)初步发展时期(1949-1965年):强调新闻舆论功能+文娱功能(3)挫折、停滞时期(1966-1976年)(4)复苏、振兴时期(1977-1980年中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5)发展、繁荣时期(1980年后期至今)△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一、初创期(1958-1965)北京电视台的任务:宣传政治、传播知识、充实群众文化生活。

二、停滞期(1966-1976)节目数量少、样式单调、以转播“样板戏”为主。

三、恢复期(1977-1978)央视采用ENG,即“电子新闻采集”设备,新闻时效性增强。

四、发展期(1979年至今)①新闻、纪实类节目的发展。

②综艺节目的发展与繁荣。

③电视剧的生产逐步走向繁荣。

④体育类节目的发展。

⑤与海外业者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广播电视的概念:广播电视是指制作并通过无线电波、电缆、光缆或其他手段向公众传播声音、图像及其他信息的活动。

2、1920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广播电台。

3、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定时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4、广播电视的传播形式:①地面无线广播电视(主导公共服务)②有线广播电视(走向综合服务)③卫星广播电视(推动全球覆盖)④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开拓新型服务)5、我国第一家广播电台由美国人奥斯邦1923年在开办。

6、1926年,无线电台台长瀚建立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30日,新华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

7、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尔·尼普科夫发明了可以将场景图像转化为适和异地传输的电信号的工作器件---机械式扫描装置。

8、1900年法国人波斯基在巴黎国际电子大会上宣读论文是首次使用了“television”这个英文名词,意思是“看的见的远景”。

9、1923年俄罗斯人弗拉基米尔·兹沃里金发明了电视摄像管,随后又发明了电视显像管,被誉为“电视之父”。

10、卫星通讯源于1945年10月英国人阿瑟·克拉克发表的《宇宙中继站》一文,他在文章中提出利用赤道上空约35800公里静止轨道上的卫星作为“宇宙中继站”进行远距离通讯的设想,如在静止圆轨道上以120º间隔设置3颗卫星,就能实现全球通信,因此他被称为“通讯卫星之父”。

11、我国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红一号”。

1985年8月,我国首次利用卫星传输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12、1995年,美国人史蒂夫·佩尔曼创造出了网络电视机顶盒的工作原型,并将网络电视推向市场,用户只要装上网络电视机顶盒,就可以自动拨号到当地服务点,使所需的软件自动升级,便可以畅游万维网。

13、广播电视的属性:①经济属性(广播电视的基本属性,回答广播电视为何物的基本问题)②政治属性(广播电视的本质属性,回答广播电视为谁服务的本质问题)③文化属性(广播电视的固有属性,回答广播电视满足人们何种需求的根本问题)14、经济属性为什么是广播电视的基本属性?*(简答)①广播电视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广播电视活动属于社会生产活动,企业体制是组织生产的基本体制③广播电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15、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于1962年出版了《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针对知识信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包括五大类:(1)教育,(2)研究与开发(3)通讯媒介(广播电视等),(4)信息设备,(5)信息服务。

17、文化属性为什么是广播电视的固有属性?①广播电视的根本功能是发布新闻资讯,推进社会教育,提供文化娱乐,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②广播电视本身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容③广播电视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18、梵蒂冈广播电台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以宣传天主教教义为宗旨,向世界各地天主教会传播罗马教廷的重要活动和信息。

19、美国环球广播电台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台之一,以宣传基督教为宗旨,使用70多种语言播出。

20、英国广播公司三项服务容:公共服务容、辅助服务容和商业服务容。

21、为什么说我国广播电视集宣传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于一体?*(简答)P36①广播电视机构作为我国新闻宣传单位,宣传服务是其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②广播电视机构作为我国国有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是其基本义务和根本要求③广播电视机构作为我国大众传媒机构,商业服务是其生存需要和发展要求第二章1、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法律关系有主体、客体和容三个要素构成,三者缺一不可。

3、广播电视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广播电视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包括广播电视的运营机构、从业人员、监管机构和受众。

4、广播电视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

物是广播电视法律关系中的第一种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中可以作为财产权利对象的物品和一切物资财富,比如广播电台、电视泰德采编设备、制作设备和播出设备,发射台的发射设备和发射的无线电波等。

行为是广播电视法律关系中的第二客体,是指具有法律意义的人的活动,包括作为或不作为。

智力成果是广播电视法律关系中的第三客体,是指人们在智力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脑力劳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具体的广播电视节目容,包括新闻作品、文艺作品、娱乐游戏作品等。

人身利益是广播电视法律关系中的第四种客体,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是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客体。

例如,电台、电视台形成的知名品牌利益,著名播音员、著名主持人、著名节目栏目形成的品牌利益等都属于人身利益畴。

5、广播电视法律关系的容:①广播电视运营机构的权利和义务②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③广播电视监管机构的权利和义务④受众的权利和义务6、受众的权利主要表现在:(1)言论表达权。

(2)知情权。

(3)接近权。

(4)人身权。

(5)媒介消费权7、立法是指特定主体依据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律的活动。

(了解)8、广播电视立法大致包括国的成文法、判例法以及国际法,广播电视法律体系有各国国的成文法、判例法及国际法中有关广播电视的规定构成。

9、成文法通常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以成文习惯是出现的法律规定。

(了解)10、我国广播电视成文法: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11、*1924年北洋政府交通部颁布了我国广播史上的第一部法规---《关于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的暂行规则》12、民商法中涉及广播电视的法律规定主要有:(1)《民法通则》(2)《合同法》(3)《公司法》(4)《著作权法》(5)《侵权责任法》13、经济法中主要有:(1)《广告法》(2)《证券法》(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反不正当竞争法》(5)《价格法》14、诉讼法中主要有:(1)《民事诉讼法》(2)《刑事诉讼法》(3)《行政诉讼法》16、判例法:判例是指司法机关先前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成为以后审理同类案件的依据,既具有先例作用的司法机关的判决,包括国司法机关的判决和国际司法机关的判决。

(了解)17、国际法的造法方式主要有三种:条约、国际习惯法和为各国承认的一般法律原则。

18、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各国主权平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以武力相威胁和使用武力,以及民族自决原则等。

19、《世界公约》(1952年日瓦缔结,1955年生效)20、《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1886年9月9日在伯尔尼通过)21、广播电视立法理据:一、频率资源稀缺理论二、公共利益理论三、言论自由理论四、社会责任理论22、1925年美国商务部长赫伯特·胡佛在第四次在年度广播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广播通讯中的“公共利益概念”。

23、言论自由理论源于英国政治家约翰·密尔顿,1644年他在《论出版自由》的演讲中指出:让我有自由来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心做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24、综观各国广播电视成文法,大致有三种立法体例:一是广播电视法,二是通讯法,三是传媒法。

25、广播电视专项立法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统一立法。

二是分别立法。

(我国属于分别立法)26、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制定了通讯法(通讯多媒体法)对广播电视和通信活动进行统一规。

27、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通过大众传媒法对广播电视、出版等活动进行规。

第三章2、广播电视监管机构:一、统一监管机构二、行政手段3、美国、英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对公共、商业和宣传服务类广播电视进行分别管理。

美国通过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对商业广播电视和电信活动实施统一管理,通过公共广播公司(CPB)对公共广播电视活动实施管理,通过联邦政府广播管理委员会(BBG)对政府的国际广播电视活动实施管理。

4、广播电视的监管主要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行业自律。

5、法律手段主要包括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手段。

6、对于司法手段,主要包括司法调查、司法调解、司法审判、司法执行等方式。

7、行政手段主要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指导、行政执法、行政调解、行政裁定、行政任免等方式。

8、经济手段主要包括:1)价格手段2)财税手段3)设立基金(价格、税收、财政、信贷利率、汇率等)9、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技术标准、技术加密、监测等手段。

10、*(大题)广播电视监管特点:一、监管理念:法律治理与政策规制相结合二、监督目标:公共性、竞争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三、监管方式:事前审批引导与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四、监管趋势:技术中立于监督融合相结合第六章1、广播电视节目导向性规则有哪些?P1551981年相关规定,报刊、新闻、广播电视必须严格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进行宣传,坚决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精神文明等。

1983年,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成为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等。

1997年,广播电视事业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播电视应当真实公正。

2、德国广播电视国家条约规定下列节目禁止播出:(1)煽动种族仇恨或者表现残忍的和其他不人道的暴力行为,其表现手法反映出对这种暴力的歌颂或者淡漠,在描写暴力行为或不人道行为过程时,使人的尊严受到伤害。

(2)歌颂战争者。

(3)节目。

(4)可能对青少年的道德造成严重伤害的。

3、我国禁止制作和播放载有下列容的节目:(1)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3)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4)泄露国家秘密的;(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扬淫秽、迷信或者宣染暴力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容。

4、群众参与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包括:(1)听众、观众通过热线等形式参与的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台的直播节目或栏目;(2)有听众、观众现场参与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或栏目;(3)现场转播其他部门的有听众、观众参与的节目。

5、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群众参与的直播节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具备“延时装备”、“储存”等技术保障设施;(2)具有较高政策水平、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相对固定的编播人员;(3)导演、演员、主持人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编辑、节目监制等编播人员须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4)有比较完善的节目操作程序和管理规定;(5)有处理不测情况的应对预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