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满文十二字头(词头、词中、词尾)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概述

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概述

按照 四部 分类法将 中 国民族 图书馆 馆藏满 文古籍 进行
分类统计 , 经部 6 1 种8 1 6册 , 其 中纯满文古籍 l 3种 , 满汉合 璧3 6 种, 满 蒙合璧 1种 , 满蒙汉 合璧 9种 , 满 蒙 汉藏合 璧 2
种; 史部 4 1 种 1 6 6 6册 , 其 中纯满 文古 籍 3 6种 , 满 汉合 璧 5
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 组成部 分。本 文对 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 满文古籍文献作 以简单介绍 , 希望能够 引
起 有关专 家学者的重视 , 并加 以广泛开发 与利 用。 [ 关键词 ] 古籍文献; 藏文 ; 满文
[ 中图分类号 ] G 2 5 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1 —0 2 1 5 ( 2 0 1 4 ) 0 3 — 0 1 1 8 — 0 3
[ 作者简介 ] 姜永英 , 中国民族 图书馆采编部馆员 ; 海梅 , 中国民族 图书馆采编部馆员。
渊堂 、 大 酉堂 、 秋芳堂、 天 绘 阁等 刻 书 坊 的 坊 刻 本 。 从装帧形式上看 , 多数 为线装 , 图 书 馆 收 藏 的 部 分 满 文
满文, 而且将满文 作为 清朝 的法定文字 来推 广和使用 , 形成
古籍 图书采用 一种 特殊 的装 订形式—— 毛装 ,就 是用 纸 捻 将书页装订成册 的 书。这 种装 订形 式 的古籍 书 ,纸 张的 页
汉合璧 3 种。 二、 中国民族图书馆入选 国家珍 贵古籍名 录的满 文吉籍
文 献
律、 军事 、 教育 、 语 言文字 、 文学 、 历史 、 伦理学 等。
中国 民族 图书馆馆 藏满文古籍 图书馆 满文古籍 图书一
般采用楷体字 由上到下 、 由左至右书写 。它们有 的是用单一

满语极速入门上部

满语极速入门上部

满语极速入门上部【一】(上)第〇课入门解疑首先说,满洲语是一门非常严整的语言,而满文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科学的文字体系。

满文看起来就是这个样子:先来做一些有奖问答,看看你对它有多了解:1. 满语好学吗?2. 满语有声调吗?3. 满语有动词时态什么的语法现象吗?4. 满文是拼音文字还是象形文字?5. 画圈的那样一个单位是什么?字母?单词?还是字?6. 满文的行序是?7. 最后又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学满语有用吗?答案1. 满语好学吗?——可以说非常好学。

比汉语更有规律,因为它有语法;比英语易掌握,因为其语法比英语严整;比日语轻松,不想日语那样严整得过于变态,而且满语里没有语阶。

2. 满语有声调吗?——没。

似乎发源于北纬45度以上的语言都没有声调。

3. 满语有动词时态什么的语法现象吗?——见第一题答案。

4. 满文是拼音文字还是象形文字?——看上面那张图,如果是象形文字的话它显然太过贫乏了。

的确,它是一种拼音文字。

5. 画圈的那样一个单位是什么?字母?单词?还是字?——单词。

那你又会问了:我怎么看不出来字母?嘿嘿,最神奇的就在于此!以后慢慢讲解,我先卖个关子。

6. 满文的行序是?——词序从上到下,行序从左到右,很科学,这样的顺序墨汁永远不会粘手!不信你试试,现在的西方书写体系肯定会粘手。

7. 学满语有用吗?——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it’s up 2 u了。

补充一个问题,既然是拼音文字,他像英语那样有复杂的拼读规则吗?比如说,英语里,没人告诉你的话你永远不会猜到high这个单词里的gh不发音~天那,多么复杂,幸而,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拼音文字(包括满文)还是很简单的,就如汉语拼音一样,看到字母直接念就行了。

好了,上面那些个问题你猜对了多少?奖品就是,如果你都答对了,后面的学习心情会很好!来吧,不管你答没答对,跟我一起走入这个殿堂吧。

第〇点五课满语的家世介绍一些语言学分类的东西,不感兴趣可以跳过世界上每种语言大都是归类于某个语系某个语族的。

满文阿礼嘎礼字母发微 -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满文阿礼嘎礼字母发微 -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指十二律中的黄钟。黄钟为万事之本, 古人定十二律以黄钟之管为基准, 故名黄钟为元声。
· 7·
· 8·
· 9·
参考文献:
[ 1] 罗文华. 乾隆时期满文阿礼嘎礼字研究 — — —从 《同文韵统 》 、 《大藏全咒 》 《大藏经》 [ J] . 燕京学报( 新十七 到满文 2004. 期) , [ 2] 罗文华. 满文 《大藏经》 — —兼及尊神名号中的满文阿礼嘎礼字[ J] .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3 , ( 2) . 藏传佛教绘画— [ 3] 施坦茨德. 梵文基础读本[ M] . 季羡林, 2009 : 6.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4] 聂鸿音. 论八思巴字梵语[ J] . 民族语文, 2011 , ( 2) . [ 5]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康熙字典[ K] .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2011 年 2 期 ( 总第 53 期)
满语研究 MANCHU STUDIES
2011 №2 , ( General №. 53 )
满文阿礼嘎礼字母发微
王敌非
( 黑龙江大学 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 哈尔滨 150080 ) 摘要: 满文阿礼嘎礼字母是针对梵文拼写佛经咒语而创造的音译系统 。 对满文阿礼嘎礼字母的研究不 仅方便我们阅读满文佛经文献 , 同时对清代满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梵文; 满文; 阿礼嘎礼 中图分类号: H2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7873 ( 2011 ) 02 - 0005 - 06
· 5·
译”, 因此诸多文种对咒文的翻译均采用音译的方式 。 另外, 经咒梵音是以译者的母语音译梵文, 长期 , , , , 流传 语音变化 加之各地方言的影响 读音与梵文原音相距甚远 因此阿礼嘎礼字母的创造势在必行。 阿礼嘎礼字母为译音字母, 即利用其他语言中与其对应或相近的音 , 将佛典中梵文的元音和辅音完全拼 [1 ] 读出来, 以期更接近或复原佛经咒语中的梵文原音 。 满文阿礼嘎礼字母专为拼写梵文读音而创制 , 系通过借用一部分蒙古文字母完善原有满文字母所 [2 ] 缺音韵而直接针对梵文的注音系统 。 乾隆十三年( 1748 ) , 乾隆皇帝谕令和硕庄亲王允禄领衔, 章嘉国 师胡土克图亲自主持制订了针对佛经咒语中梵文读音的标准注音系统 。 历时近两年, 该套注音系统于 《同文韵统》 。 乾隆十四年( 1750 ) 末创制完成并汇编成书, 乾隆皇帝御赐该书名为 《同文韵统》 根据 的记载: 天竺字母五十字, 综括宏远, 奥义遐深, 实持诵之津梁, 翻译之扃轮也。五十字母内, 有十六音韵字, 三十四翻切字。 可知梵文共有五十个字母, 其中音韵字即元音字母十六个, 翻切字即辅音字母三十四个。 显而易见, 《同文韵统》 将梵文的两个辅助性语音符号认作元音 。满文阿礼嘎礼字母为了与梵文字母相对应 , 共有 辅助符号二个、 辅音字母三十四个, 共计五十个。 本文以《同文韵统 》 和《清汉对音字 元音字母十四个、 ① 式》 为据探讨满文阿礼嘎礼字母的字形来源及读音问题 。

满族书面文学流变(九)

满族书面文学流变(九)

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不知出现过多少过往民族,他们之间更不知上演过多少文化之间交互折冲、彼此融通的悲喜剧。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其最显项的标志,就要数该民族由其源头带来的特有语言了。

而凡是出现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语言又总是首当其冲,是最先要做出反应与变化的部分。

在两个文化势能不相匹配的民族当中,近距离交流的结果,总是体现在文化弱势民族的语言被迫向文化强势民族的语言靠拢上边。

在此类交流的过程中,注定要出现语言变异的这一方,由浅入深,由局部而全面,会出现所操语言由此及彼的演化。

接触、学会直到熟用对方民族的语言,以至于最后完全搁置和舍弃本民族的原有语言,当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在民族语言之舟从此岸向彼岸摆渡的渐变过程,产生语言变异的民族,或长或短的,都会出现一个“双语”过程。

双语创作在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经历当中,是个值得珍视甚至于值得夸耀的阶段。

用两种不同语言思索、用两种不同文字书写的文化人,想问题、看世界以及反映与描绘客观事物,都比单操一种语言的人们要得天独厚得多。

所操这两种语言文字其各自归属的民族在文化上面的相互差异越大,“双语”人的思维空间也就越宽阔,思考问题也就越是富有内在张力;而落实到文学创作上面,“双语”作者们的想象场域和表现场域,毋庸置疑,也一定会比仅只掌握一种语言文字的作者,更具优势及超越性。

满族书面文学流变(九)[满族]关纪新128梳理现存的清代满族作家资料,我们尚难找到较多作家同时兼用满、汉双语写作不同作品的例证。

不过,仅从迟至清代中晚期仍有不少满人精通满语满文这一现象来推断,也可以得知,在入关后一个很长时期,满族都是一个“双语”民族这样的事实。

尽管满族作家的大多数笔底所展示的尽是些汉语汉文的作品,生活中的他们,却并没有完全乖离和遗弃自己的母语。

这里有个很是说明问题的证据,来自于晚清时节著名作家文康笔下的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

该书的第四十回,有小说主人公安老爷与儿子的一番对话,这样写道:……安老爷此时见了他,不是前番那等闭着眼睛的神气了,便先问了问他这番调动的详细。

满文满语教程【最终版】金标

满文满语教程【最终版】金标
满 语 教 程
2009-8-31


目 录--------------------------------------------------------------------------------------------0 第一章 满语语音和字母--------------------------------------------------------------------1
元音,又叫母音;就是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到阻碍,声带振动,声 音响亮,口腔各部分肌肉保持协调放松状态,气流较辅音弱。
1
1 、 a —— 同 汉 语 拼 音 的 a 相 似 —— 啊 , 属 阳 性 。 2 、 e —— 同 汉 语 拼 音 的 e 相 似 —— 额 , 属 阴 性 。 3 、 i—— 同 汉 语 拼 音 的 i 相 似 —— 衣 , 属 中 性 。 4 、 o —— 喉 部 发 “ 嗷 ” 音 , 唇 部 形 状 与 汉 语 拼 音 u 类 似 , 但 圆 唇 开 口 的 程 度 比 u 大 ; 与 汉 语 拼 音 的 o , 不 一 样 ; 同 英 文 中 hot 中 o 的 发 音 , 属 阳 性 。 5 、 u —— 同 汉 语 拼 音 的 u 相 似 , 属 中 性 。 6 、v —— 罗 马 字 母 转 写 形 式 是 :u 的 上 面 有 一 横 杠 ,但 由 于 打 字 不 方 便 ,用 v 代 替 。 发汉语拼音的 u 音、但喉部与唇部开度,比 u 大。比 o 小,属阳性。 阳 性 元 音 按 照 发 音 部 位 ,开 放 的 程 度 不 同 ,有 性 的 分 别 ; a 、o 、v 的 开 度 大 ,为 阳 性 ; i、 u 的 开 度 适 中 , 为 中 性 元 音 ; e 的 开 度 小 , 为 阴 性 元 音 。 ( 五 ) 、 辅 音 ( 22 个 ) 辅 音 又 叫 子 音 ,发 音 时 ,气 流 在 口 腔 内 ,受 到 阻 碍 ,根 据 产 生 阻 碍 的 位 置 不 同 ,以 及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辅音。 7 、 n —— 舌 尖 抵 住 上 齿 龈 与 上 齿 之 间 ,使 气 流 从 鼻 腔 发 出 。声 带 振 动( 浊 音 )。同 汉语拼音的 n 相似。鼻音。 8 、k( 阳 性 )—— 舌 根 与 小 舌 形 成 阻 塞 ,气 流 冲 破 阻 塞 ,平 缓 送 气 ,清 音( 声 带 不 振 动 ) , 塞 音 。 类 似 汉 语 拼 音 的 k。 但 发 音 部 位 往 里 ( 靠 喉 咙 处 ) ! 9 、k( 阴 性 )—— 舌 根 与 软 硬 上 腭 之 间 形 成 阻 塞 ,气 流 冲 破 阻 塞 ,平 缓 送 气 ,清 音 , 塞音。同汉语拼音的 k 相似。 10 、 g( 阳 性 ) —— 舌 根 与 小 舌 形 成 阻 塞 ,气 流 冲 破 阻 塞 ,快 速 送 气 ,清 音 ,塞 音 。 类 似 汉 语 拼 音 的 g, 但 发 音 部 位 往 里 ( 靠 喉 咙 处 ) 。 11 、 g ( 阴 性 ) —— 舌 根 与 软 硬 上 腭 之 间 形 成 阻 塞 , 气 流 冲 破 阻 塞 , 快 速 送 气 , 清 音,塞音。同汉语拼音 g 相似。 12 、 h ( 阳 性 ) —— 舌 根 与 小 舌 形 成 缝 隙 , 气 流 从 中 磨 擦 而 出 , 清 音 。 擦 音 。 类 似 汉 语 拼 音 的 h, 但 发 音 部 位 往 里 ( 靠 喉 咙 处 ) 。 13 、 h( 阴 性 ) —— 舌 根 与 软 硬 腭 之 间 形 成 缝 隙 。气 流 从 中 磨 擦 而 出 ,清 音 。擦 音 。 同汉语拼音的 g 相似。 14 、 b —— 同 汉 语 拼 音 的 b 相 似 。 清 音 , 塞 音 。 15 、 p —— 同 汉 语 拼 音 的 p 相 似 , 清 音 , 塞 音 。 16 、 s —— 同 汉 语 拼 音 的 s 相 似 。 清 音 , 擦 音 。 17 、 x —— 罗 马 字 母 转 写 形 式 为 s 头 上 有 一 个 汉 语 拼 音 三 声 符 号 , 因 为 不 方 便 键 盘 打 字 , 用 x 代 替 。 读 音 同 汉 语 拼 音 sh 相 似 , 卷 舌 的 , 清 音 , 擦 音 。 18 、 t —— 同 汉 语 拼 音 的 t 相 似 。 清 音 , 塞 音 。 19 、 d —— 同 汉 语 拼 音 的 d 相 似 。 清 音 , 塞 音 。 20 、 l —— 舌 尖 抵 住 上 齿 龈 , 舌 面 成 匙 状 , 舌 面 两 边 近 上 齿 形 成 缝 隙 , 气 流 从 中 发 出。声带振动,边音,浊音。同汉语拼音的 l 相似。l 作为单个音节发音与汉语的儿化 音相似,如:花 ilha—依儿哈。

满语在满族说部中的遗存

满语在满族说部中的遗存

满语在满族说部中的遗存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世世代传承的口头艺术形式,按照其内容和讲唱形式可分为“窝车库乌勒本”“给孙乌春乌勒本”“巴图鲁乌勒本”“包衣乌勒本”四类,根据已知的说部情况,“窝车库乌勒本”包括《乌布西奔妈妈》《天宫大战》《尼山萨满》《恩切布库》《奥克敦妈妈》和《西林安班玛发》。

《尼山萨满》异本很多,在北方各个民族中都有流传,最初多用满语流传,现在汉化得比较厉害。

“从现有材料看,《尼山萨满》手抄本已经发现和公布了六部,并且还有用汉文记录下来的一部及有关尼山萨满传说的一些片段,还有一些是满族老人用满语讲述的尼山萨满故事。

另外,在我国东北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尼山萨满故事的流传,有满文本、汉文本及其他民族文字本之分。

”[1]A.B.戈列尼西科夫1908年在齐齐哈尔发现了第一部手抄本;1909年他从黑龙江省爱辉城一位叫德新格的满族人那里得到了第二部手抄本,实为不同的两部。

1985年,意大利满学家乔瓦尼·斯达里将这两个手抄本公布,大家就发现1909年手抄本实为不同的本子。

1913年,戈列尼西科夫在海参崴德克登格得到了第四个手抄本。

这四个文本分别被称为齐齐哈尔本、爱辉一本、爱辉二本、海参崴本。

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版本即为此三种满文手抄本。

在2007年出版的满族说部丛书《尼山萨满》中有大量满文手抄本及黑龙江省孙吴县四季屯何世环老人讲唱的满语《尼山萨满》。

在满族说部的三批近60余部文本中,与富育光有关的说部有20余部,或为他从家族中传承而得,或为他父亲富希陆及他自身搜集整理而得,《天宫大战》《乌布西奔妈妈》更是有过满语说唱被记录下来的版本。

在诸多文本中都可见满语的保留,我们认为他能够传承讲述并书写下来的传本有悠久的传统,从中可以看到对满语手抄本的强烈诉求。

《奥克敦妈妈》原为满语,因屯里说满语的年轻人渐习用汉语,说满语的人越来越少,从20世纪30年代中叶起,由奶奶改说汉语,听讲者尤众。

[2]伊郎阿竟然住进看守渔网的乞列迷老人白桦窝棚里40天,用满语速记下洋洋巨篇的《雪山罕王传》,记录歌唱的白桦皮足足有一大背囊,背回故乡。

满语先关知识

满语先关知识

4. 满文字母表那好,现在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会给你列出满文的完整字母表!我们之前说了,为了能写连笔字,字母在单词不同的位置就要相应作一些变形。

我们先规范一下这些形式的命名:满文字母的元音字母有四种形式:• 独立型——单个元音字母独立成词时的写法• 字首型——只有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用且必须用字首型,例如m anju中的m• 字中型——单词的第二至倒数第二个都用且必须用字中型,例如m anj u中的anj三个字母• 字尾型——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用且必须用字尾型,例如manj u中的u而辅音字母没有独立型,只有后三种写法(另外,有部分辅音没有字尾形式)。

满语共有6个元音字母,22个辅音字母,另外有若干特殊字母用来拼写借词,即外来语。

分两张表给出元音和辅音,借词字母我们放在最后一堂字母课再讲:表1 满语元音字母表:注释:1、字母a的字尾型有两种,当且仅当a跟b,p相拼时才写成右面的那种形式,其余一律写成左边的形式2、e的字中型有两种,当且仅当e跟k,g,h,t,d相拼时写成右面的形式,其余一律写成左边的形式3、e的词尾型稍微复杂点儿,跟k,g,h拼时用右数第一个,跟b,p拼时用右数第二个,跟t,d拼时用右数第三个,剩下的都用右数第四个。

4、单独的一个字母i有两个意思,1.表示“他(她,它,祂)” 2.表示“的”,前者用左面的形式,后者用右面的形式5、词中型的i有两种形式,当i接在元音后面时用右面的写法,实际上就是把左面那个形式写两遍。

接在辅音后面时用左面的写法6、u的字中型有两种,跟t,d相拼时用右面那种,其余一律用左面的7、同上8、最后一个元音的标准转写方案是ū,显然在一般键盘上不好打,所以网络上通用字母v或打两个u(即uu)来代替。

迅速看完这张表和他的注释,看晕了的请举手!对举手的同学可能需要换一种讲法,那么建议你忘掉刚才那些让你头疼的东西,直接从第4节开始看起。

如果你觉得还能承受,那么我们继续。

满语元音字母表

满语元音字母表

满语元音字母表1. 引言满语(Manchu language)是满洲族使用的语言,也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之一。

满语的文字系统称为满文(Manchu script),在满洲族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满文字母表是由元音字母、辅音字母和特殊字母组成的,本文将重点介绍满语中的元音字母表。

2. 元音字母表的作用和意义元音字母在语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是构成语言音节结构的基本元素。

在满语中,元音字母的存在使得满语发音系统更加完善和准确。

通过学习满语元音字母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满语的发音规律和音系结构,有助于提高满语的听说能力。

3. 满语元音字母表的基本结构满语元音字母表包括14个元音字母,它们分为短元音和长元音两类。

以下是满语元音字母表的详细内容:1) 短元音:- a:与汉语中的"a"音类似,如“伐”(fa);- e:与汉语中的"e"音类似,如“额”(e);- i:与汉语中的"i"音类似,如“医”(yi);- o:与汉语中的"o"音类似,如“哦”(o);- u:与汉语中的"u"音类似,如“乌”(wu)。

2) 长元音:- ai:类似于汉语中的"ai"音,如“爱”(ai);- ei:类似于汉语中的"ei"音,如“诶”(ei);- I:类似于汉语中的"i"音,但更长一些,如“耳”(I);- oi:类似于汉语中的"oi"音,如“咳嗽”(oi);- ui:类似于汉语中的"ui"音,如“威”(ui);- ọi:类似于汉语中的"oy"音,如“魏”(ọi);- ọ̣ : 类似于汉语中的"ö"音,如“柔”(ọ̣);- ụ:类似于汉语中的"u"音,但更长一些,如“乌”(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