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2014-2020划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2014-2020划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2014-2020划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015年04月03日06:05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120分享添加喜爱打印增大字体减小字体

(减缩版)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结合四川实际,编制《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本规划是引领四川省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略)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推进,坚持质量与速度并重,以落实国家“三个1亿人”城镇化工作部署为切入点,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符合四川实际的“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动“两个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优化布局,集约高效。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功能定位,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效率。

(三)四化同步,城乡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化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四)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五)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三、发展目标

适应经济新常态,构建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到2020年,我省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

(一)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改造约470万人居住的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

(二)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更加优化。优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城镇布局,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基本形成结构更加完善、定位更加清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的“一轴三带、四群一区”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更加协调。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多规合一规划,全域空间实现有序利用。小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新村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五)城镇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口、土地、财政、投融资、社会保障和行政区划等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

第三章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严格控制成都中心城区的人口规模,明确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标准;全面放开其他城镇的落户限制,清理并废除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限制条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享受城镇居民同等权益。

二、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将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应对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普遍开放,完善和落实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高考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力争到2020年农业转移人口随迁适龄子女均能接受义务教育。

三、确保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推动城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健全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把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管理和免疫服务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到2020年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90%以上。

四、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将农业转移人口参加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用人单位参保缴费责任,全面落实统一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政策。

五、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创业就业的政策扶持

加强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培训覆盖面,完善城乡一体公共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者全部纳入就业失业登记范围,按规定平等享受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

第四章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根据主体功能区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一轴三带、四群一区”城镇化发展格局。

一、加快发展四大城市群

(一)率先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群

突出绵阳—成都—乐山城镇发展带,强化成都—遂宁城镇发展带、成都—资阳城镇发展带及三台—中江—淮口—简阳—成都新机场—仁寿城镇发展带,构建一体化城市群空间形态。严格控制成都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推动成都提质升位、转型发展。把成都平原城市群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核心增长极、内陆开放高地、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群。

(二)大力发展川南城市群

推进内自泸宜聚合发展的川南大都市圈建设,加快沿长江城镇发展带、内泸—贵州城镇发展带和内宜—云南城镇发展带建设,构建多中心城市群空间形态。提升四个区域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把川南城市群建设成为辐射滇黔、向东向南开放的一体化发展地区和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三)着力培育川东北城市群

强化南达城镇发展带、广巴达城镇发展带和沿嘉陵江城镇发展带建设,构建开放型网络状城市群空间形态。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化城镇功能定位和职能分工,引导差异化发展。把川东北城市群建设成为川渝合作和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全省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四)积极培育攀西城市群

强化安宁河谷—攀枝花城镇发展带和金沙江沿江城镇发展带,构建点轴状城市群空间形态。提高攀枝花城市建设质量和水平;严格保护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突出西昌城市特色。把攀西城市群建设成为以战略资源开发为特色的新兴增长极、四川南向开放的桥头堡。

二、合理引导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

以康定和马尔康为中心,依托县城和重点镇,构建点状的城镇化发展格局,走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把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藏高原东缘三江流域生态屏障和四川面向西藏、青海、甘肃等西部地区的交往纽带和桥梁。

三、有序推进新区建设

(一)高水平建设四川天府新区

落实国家建设四川天府新区发展战略,将其打造成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和现代公共服务功能,构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的新型空间发展形态。

(二)科学推进城市新区建设

按照新区建设和旧城功能疏解相结合的要求,以区域中心城市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县城的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步伐,有序拓展发展空间。合理确定新区建设规模,强化新区产业支撑,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动产业和人口同步聚集,建设宜居宜商宜业新城。

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一)推动成都转型发展

支持成都率先发展,疏解非省会城市主导功能,强化全省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等功能,加快推进城市空间、产业、生态、管理和城乡形态转型升级,促进成都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的转变,把成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和国家级区域中心城市。

(二)大力发展区域中心城市

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功能、商贸物流功能和金融中心功能,壮大城市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其对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增强就业吸纳能力。着重提高南充、泸州和绵阳等城市的发展质量,加快发展自贡、攀枝花、达州、内江、宜宾和遂宁等城市,重点培育乐山、德阳、西昌、巴中、广元、资阳、眉山、广安和雅安等城市。

(三)做强做优县城

坚持把宜居放在首位,围绕加快发展四大城市群,尽快培育发展一批经济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县城,充分发挥其对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县城要注重提升发展质量,成都周边县城,要加强与中心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逐步发展成为卫星城;川南城市群的县城要注重壮大规模,川东北城市群的县城要注重分工协作,攀西城市群和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县城要注重提升服务能力。

(四)加快发展小城镇

抓好“百镇建设行动”300个试点小城镇,特别是发挥21个省级重点镇建设的示范作用,带动全省小城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节点作用。围绕四大城市群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中心城市周边的小城镇,要强化与中心城市的协调配合,逐步发展成为卫星城镇,有条件的可以发展成为小城市;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

五、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一)构建省域综合交通网络

积极推动进出川交通骨干网络建设,加强成都对外辐射能力,强化四大城市群之间交通联系,构建连接东西、纵贯南北、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成都—川东北—京津冀、成都—川东北—长三角、成渝、成都—川南—珠三角、成都—攀西—东盟、川藏南、川藏北和成都—兰西格等8条综合运输大通道,以及重庆—川南—东盟、陕西—川东北—重庆和兰渝等3条长江黄金水道上重要港口的集疏运通道,紧密联系四大城市群和承担四大城市群对外运输功能。

(二)强化城市群内部交通联系

以推动同城化、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建设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以普通公路为基础,有效衔接城市群内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运输网络。提高城际铁路网络覆盖面,逐步实现区域中心城市间的通勤化、公交化联系;扩大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实现高速公路覆盖15万以上人口城市;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2020年力争实现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重达到70%。

(三)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按照一体化运输的要求,依托铁路、机场、港口、公路及客货运站场等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由成都主枢纽、市(州)城市次枢纽和重要交通节点城市组成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重点加快成都新机场和泸州—宜宾—乐山和广安—南充—广元港口群建设,着力打造成都、四川天府新区、南充、达州、广元、攀枝花等一批铁路枢纽。强化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完善集疏运系统与配送系统,实现城市内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

第五章增强城镇就业吸纳能力

一、优化城镇产业结构

(一)加快调整工业结构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形成富有四川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饮料食品、油气化工、能源电力、钒钛稀土、汽车制造等七大优势产业,抓好产业链的延伸整合,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积极培育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实现重点突破、率先发展。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突出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加快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建设,推动重点产业园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

(二)大力发展服务业

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充分发挥服务业在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社会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优先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会展、商务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商贸、文化、体育、旅游、餐饮、家政和社区等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服务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为重点,推动成都加快建设服务业核心城市。积极引导区域中心城市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服务业集中集聚发展,提升城镇竞争力。

(三)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

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以建筑产业园区为重点,引导建筑业集聚发展,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形成“突出主业、适度多元”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建筑业加快发展。推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一批大型综合性建筑企业集团,引导中小企业做专做精,支持民营建筑企业加快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拓展省外及海外市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

二、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围绕构建多点多极支撑的发展格局,强化产业发展与主体功能区和城镇体系的结合,依托四大城市群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形成产业布局与城镇化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将各类产业园区纳入城镇规划建设统一管理,统筹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加强现有园区城市功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城镇功能结构优化相结合,实现以产促城、依城兴产,促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三、增强城市创新能力

依托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推动城市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支持成都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增强四川天府新区和绵阳科技城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和文化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高等学校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机构及国内外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第六章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

一、推进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

采取改建(扩建、翻建)、综合整治、拆除新建等多种方式,全面推进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城市老旧住宅区和古街古建筑综合整治;加快推进独立工矿区(煤矿)等行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积极推进小城镇危旧房改造,优先支持全国重点镇和全省试点镇的危旧房改造。大力推进货币化安置,鼓励群众自主购房安置或政府采购存量住房安置。2014年-2018年,开工改造各类危旧房棚户区156万户,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造工作。

二、加强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由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和商品住房构成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加快推进成都等试点城市共有产权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租改售”工作,探索建立由保障对象和政府共享产权的共有产权住房制度。继续实施低收入保障对象租赁补贴制度,探索中低收入等其他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货币补贴制度,开展试点示范,构建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相结合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继续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逐步将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范围,实现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化。加大成品住宅建设力度,逐步提高成品住宅开发建设比例。落实房地产市场去行政化要求,加快房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三、提升农房建设质量

打破城乡二元分离的管理体制,创新农房建设管理模式。加快制定出台农房管理的法规,依法对农房建设程序、标准、质量进行监管。按照新建和改造农房全面推行抗震设防、现有农房逐步实施抗震设防改造的总体思路,突出抓好地震多发区农房抗震设防工作。将农房建设纳入城乡住房一体化管理,明确农房建设基本程序,逐步完善农房建设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困难群众住房保障水平。落实农房建设安全选址,积极开展全省现有农房选址安全评估,继续推进农房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新建农房必须纳入规范化管理,确保选址安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房登记,积极稳妥开展农房流转试点。

第七章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质量

一、推动城乡规划转型升级

(一)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树立先进规划理念,推动城乡规划转型升级,以科学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强化各城镇间的功能互补与分工协作,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城市终极规模、划定开发边界。按照组团式、生态化的要求,顺应自然山水格局,优化城镇总体形态,调整城镇建设用地结构。保护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彰显地方特色。探索设立城市总规划师制度,提高规划编制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更新和完善规划编制标准和规范,把先进理念落实到规划编制全过程。

(二)依法强化规划实施管理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加大对规划实施的技术指导,加强规划实施全过程监管,确保依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完善《四川省派驻城市规划督察员试行办法》,以规划强制性内容为重点,加强规划实施督察。严格实行规划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将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和离任审计。

二、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一)加快城镇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积极发展城市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加快换乘枢纽、停车场、公交站点和加气站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成都地铁建设,支持绵阳、南充、泸州等有条件的大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路网建设,提升道路网络密度和连通性、可达性;倡导绿色出行,加快推进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

(二)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统筹给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地下管网和输配电线路建设,推动成都、自贡、绵阳、南充等城市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加强城镇水源地保护,推进城镇水源工程和设区城市、重点县(市)的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城镇排涝和防洪设施建设,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泥无害化处置。完善燃气输配、储备和供应保障系统,加快推进城镇骨干电网和配电网及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城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三)加快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义务教育学校及幼儿园应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标准进行配置建设。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场站、社区农贸市场、商业网点、消防设施、人防设施及防灾避险场所等设施建设。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三、推动新型城市建设

(一)加快绿色城市建设

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努力增加绿色生态空间,大力推动绿色城市建设,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加强对机动车排气达标情况的检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搞好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对山水、森林、河流和湿地的保护力度。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常态化,形成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人居环境。

(二)重视人文城市建设

着力挖掘古巴蜀文化、三国文化和藏羌彝文化,尊重城市的空间发展格局和山水脉络,塑造文化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城市风貌。在旧城改造中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等,注重周边环境治理,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新城新区建设中要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并加强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民族风情小镇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切实维护历史文化的原真性,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开展城市建筑乱象专项治理,遏制建筑“贪大媚洋求怪”。

(三)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信

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动信息平台建设和功能拓展,建立城市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及建(构)筑物数据库,建设城市管理信息体系。加快推进绵阳市、遂宁市、雅安市、成都市温江区、崇州市和郫县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

四、创新城镇管理

(一)创新城镇管理模式

整合城镇管理资源,完善城镇管理标准,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职能的协调衔接,支持城镇在管理机构、管理层级等方面探索创新。建立城镇目标管理责任制,实现城镇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长效化。建立城镇管理的社会参与、舆论引导监督机制,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城镇管理。

(二)加强城镇社会治理

顺应城镇社会结构变化新趋势,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三)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

完善城镇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城镇消防、防洪排涝、抗旱、抗震等设施和救援救助能力建设,提高城镇建筑灾害设防标准,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强化公共建筑物和设施应急避难功能。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体系。

第八章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实施县(市)域的“多规合一”规划

进一步强化“多规合一”,加强城乡规划的空间统筹。推动县(市)域“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实现一个县(市)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各项事业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统筹安排县(市)域生态建设、农田保护、产业发展、重大设施和城乡建设等各类用地,确保全域空间得到合理有序利用。

二、推动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引导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深入实施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逐步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高涉农贷款比例。

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和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以“6+1”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成都平原和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积极探索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把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积极培育新型流通主体,加快建立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产品营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

五、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坚持宜聚则聚、宜散则散,采取新建聚居点、更新提升旧村庄与保护传统院落民居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村落和人口布局,防止“空心村”现象。按照“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要求,推行“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的规划理念,科学规划建设新村聚居点,保持“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和农村风貌。做好现有村庄改造提升,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注重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

第九章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一、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

全面落实国家《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建立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二、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严格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实行增量供给与存量挖潜相结合的供地、用地政策,控制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探索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建立健全城镇低效闲置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机制,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三、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加大对新型城镇化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创新城镇化建设资金投融资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和有效的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制度,支持省级投融资平台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展新型城镇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融资合作。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民间投资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项目。鼓励公共基金、保险基金等参与项目自身具有稳定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营运。

四、推进行政区划和管理创新

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合理调整增设城市建制,增加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数量。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改设镇和镇改设街道办事处。深入推进撤乡设镇,实施扩权强镇。

五、加快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

构建城市群管理协调制度,建立健全城市群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形成城市群重大事项沟通协商机制。探索建立有利于分工协作的区域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构建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创新城市群要素市场管理机制,推动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加强对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统筹协调。完善区域灾害和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实现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和污染同治。

第十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加强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全省城镇化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城镇化工作协调机制,统筹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省级有关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能加强协作配合,加大对地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将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纳入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分类试点示范

支持泸州市、阆中市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积累经验、提供示范。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申报国家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镇等试点。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各类城镇,积极开展省级示范试点,探索形成因地制宜、多样化的新型城镇化路径。

三、强化政策统筹

省级有关部门要依据本规划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加强部门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套,推动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落到实处。其它各类规划要相互协调,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落实本规划要求。

四、抓好人才培养

切实加强城镇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着重培养一批专家型城市管理干部,提高城镇化管理水平。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专业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加快更新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培养和引进规划建设人才,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提高城镇建设人才的整体素质。

五、严格目标考核

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规范统计口径、统计标准和统计制度方法。加快制定城镇化发展监测评估体系,加强各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监测与跟踪分析。强化督促检查,推动本规划顺利实施。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大特点分析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大特点分析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指数研究院共同发布《2013年三季度中国房地产政策评估报告》,报告主题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业走势专题分析》。报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镇化道路进行回顾,总结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三大特点。 回顾历史,国内外形势决定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人口规模由1949年的不足600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近7亿人,城镇化率由10.6%上升至52.6%,城镇化道路经历了起步——调整——快速——加速的曲折过程。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旧模式下的城镇化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1)城市建成区规模快速增长,而城镇人口的增速相对较低,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若以户籍人口计算,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还要更低。2)旧城镇化实行城市偏向政策,甚至不惜牺牲农村、农民利益发展城市,导致发达的城市与凋敝的乡村并存,城乡差距日益明显,城乡间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失衡。3)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采取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但从30余年的发展结果来看,由沿海地区发展来带动中西部地区梯次发展的所谓“雁行发展模式”或“梯度发展模式”未能如愿出现,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拉大。 三大特点,新型城镇化战略应运而生 自2003年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到十八大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思路逐渐明晰。 特点一:以人为本,重质量轻速度。为解决城镇化中人口迁移所面临的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此战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转变,扩大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如何从粗放型的扩张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解决城市发展模式的调整。在此其中,以人为本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特点二:一体化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不均衡”是旧城镇化的诟病,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巨大差距,以及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异。新型城镇化注重区域间协调发展,并“坚持城乡统筹,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四川广汉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

四川广汉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 [摘要] 当前,广汉市正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宜居、宜商、宜业的天府水木田园城市,到2015年,广汉市的城镇化率将达到55%。要实现这一目标,广汉市可借鉴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因地制宜推动城镇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强化产业支撑,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关键词] 四川广汉;新型城镇化;推进;研究 一、广汉城镇化分析 (一)广汉市情 广汉位于川西平原腹地,地处成德绵经济带中心地段,南临成都主城区24公里,北距德阳市区19公里,108国道、京昆高速、宝成铁路、成绵乐城际列车、成都二绕穿境而过。全市幅员面积538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83个行政村。广汉因“广至汉水”而得名,秦朝为雒县,汉朝为广汉郡,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的三星堆古文化遗址,是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殷商时期古蜀都邑。广汉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1978年,在全国率先推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牌子,为中国农村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示范。 (二)经济社会情况 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3.6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6.8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2.5:61:26.5。财政总收入3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46元。广汉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75.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94.6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7亿元。广汉市财政的快速增长源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信贷规模的扩大也为广汉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三)广汉城镇化现状和发展目标 2003年以来,广汉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仅10年间,广汉市城市建设通过对老旧房的拆迁、改造,整合用地资源,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14.98平方公里扩大到32.5平方公里。城市总用地规模扩大到100平方公里,详规覆盖率达到53%。2012年,广汉的城镇化率达到了46%。 当前广汉城市建设,正在逐步按照“一轴两翼”及“一城三区六镇”的城镇空间布局发展。“一轴”,即依托成绵高速、108国道、宝成铁路及成绵乐城际铁路专线,往北在小汉镇与德阳市区以南打造起新的产业与城市增长点,往南依托开发区与青白江形成产城联动,成为广汉融入成都的第一载体。“两翼”间,城市西翼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一轴三带、四群一区”城镇化发展格局示意图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结合四川实际,编制《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本规划是引领四川省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略)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推进,坚持质量与速度并重,以落实国家“三个1亿人”城镇化工作部署为

切入点,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符合四川实际的“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动“两个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优化布局,集约高效。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功能定位,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效率。 (三)四化同步,城乡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化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四)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五)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三、发展目标 适应经济新常态,构建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到2020年,我省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 (一)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改造约470万人居住的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 (二)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更加优化。优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城镇布局,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基本形成结构更加完善、定位更加清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的“一轴三带、四群一区”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更加协调。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多规合一规划,全域空间实现有序利用。小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新村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作为城市建设的工作者,我们知道怎么样开展城镇化建设行动工作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浙江省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行动实施方案【1】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发改规划〔xx〕1098号),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杭州市要区分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通过流动人口积分落户方式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大中城市均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不得采取积分落户方式。(省公安厅负责,xx年12月底前完成) (二)全面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督促各地落实居住证制度,确保居住证领取门槛不高于国家标准、享受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低于国家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赋予居住证持有人更多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断提高居住证含金量。(省公安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省卫生计生委

负责,xx年9月底前完成) (三)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国发〔xx〕44号),研究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结构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情况动态调整机制,加大省级财政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较多地区的资金奖励力度。(省财政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四)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结合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情况,调整完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办法。研究出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实施细则,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合理用地需求。(省国土资源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五)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农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鼓励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退出。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省农办、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负责) (六)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各地区要有序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坚持“两为主”,落实“两纳入”,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确保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受教育与城镇居民同城同待遇。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

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革创新措施

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革创新措施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要任务:到2020年实现城镇化率60%,解决“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保障问题。实施该项计划涉及诸多领域的改革创新,尤其涉及到障碍新型城镇化的住房体机制机的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福利陷阱的关系。只有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满足多层次需求。 满足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需要,不可能由政府包揽,住房保障不能走福利分房的老路,政府只能“补好位”对社会上及少数丧失劳动能力的、吃低保的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保障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市场化是以货币来调节商品供给的经济法则,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基本住房保障的土地也必须执行有偿使用,应该与当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匹配,定性为政策性商品房,处理好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把基本住房发展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 一、政策性商品房的建设用地从哪里来? 城市以“就业人口”数量来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以人均100㎡划定城市边界,鼓励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在划定的城区内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由政府统一规划,提高容积率、增加人口密度,把新建的住房全部纳入政策性商品房的建设。在满足原地居民基本住保障后,将多余房屋向当地符合购买基本住房人群出售,解决“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建设用地问题。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十大经典案例目录 1.辽宁省铁岭市: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案例1 以人为本绿色低碳 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铁岭市人民政府 凡河新城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是铁岭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机遇。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以凡河新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在建设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绿色低碳、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一、背景与起因

第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需要。2005年初,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到铁岭调研时指出,铁岭30万人口的城市太小了,要向大城市发展,建设自己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以城带乡。按照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一个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应该占全地区的30%左右,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才能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而当时,铁岭中心城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只占全市的10%左右,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不强。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铁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提出通过建设凡河新城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正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具体举措。 第二,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区、实现沈铁同城化发展的需要。铁岭南部地区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毗邻,可以充分接受沈阳的辐射。尤其是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铁岭作为沈阳经济区八个成员市之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城市向南发展、向沈阳靠拢,是实施沈阳经济区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沈铁一体化、实现沈铁同城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让更多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需要。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性措施。2005年,铁岭的城镇化率只有30%左右,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市区东部受山地限制,加之高速公路、输油管线分割零乱,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西部由于靠近辽河,地势低洼,城市防洪、排污问题很难解决。北部受交通干线、河流和城市防洪的制约,发展空间非常狭窄。如果按照传统“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势必重蹈交叉污染、交通拥堵等弊端。我们秉承组团式的先进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凡河新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实践证明,正是由于规划建设了凡河新城,极大地推进了全市的城镇化进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可提高到52%。 第四,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为沈铁工业走廊提供城市支撑、实现产城互动的需要。2003年开始,我市顺应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趋势,主动承接沈阳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沿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交通大动脉,规划建设了南起沈阳与铁岭交界、北到吉林省界、总面积3313平方公里的沈铁工业走廊。目前,沈铁工业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837家,产业工人发展到15.1万人,成为铁岭最大、最靓的一张经济名片,被写入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沈铁工业走廊特别是铁岭南部先导区的快速崛起,迫切需要有一个新的城市作为支撑,以实现产城互动、一体发展。规划建设的凡河新城,正处在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核心地带,区域位置适中,能够为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发展提供城市支撑与配套,有利于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第五,凡河新城选址在凡河镇,具有优越的区位和生态优势,有利于打造特色城市。一是交通便捷。京哈铁路、哈大高速公路、102国道、哈大高速铁路和沈环高速公路纵贯境内。同时,与老城区距离适中,有利于组团式发展。二是环境优美。北有莲花湖湿地,东有蟠龙山森林公园,辽河从西侧环绕,凡河从镇区穿过,山水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良。三是水资源丰富。上游有榛子岭水库,下游是辽河,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十分丰富,有利于打造“中国北方水城”。 二、做法与经过 2006年初,铁岭市在“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建设凡河新城的构想。2007年1月16日,铁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凡河新城总体规划,使凡河新城规划建设上升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凡河新城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规划院、复旦大学共同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景观规划由清华大学规划院完成;城市设计由美国RRM建筑事务所等4家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完成。2007年1月,辽宁省政府正式批准了包括凡河新城在内的《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从此拉开了凡河新城建设的序幕。主要在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 第一,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所谓单户城镇化,就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保留原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用农村住宅和宅基地置换凡河新城的楼房,同时,通过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制度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进城农民真正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生活得更好,避免农民“被上楼”。做到“五个相结合”:1、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制定好规划、政策和标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百姓得实惠,充分让利于民,使农民真正变为市民。2、产城一体、城乡一体、建管一体相结合,实现统筹规划、协调推进。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城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留下来的农民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4、单户城镇化和整村、整屯城镇化相结合,按照单户为主、整村优先的原则,强化制度设计,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优惠政策。5、期房和现房安置相结合,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启动期房建设,同时组织现有房源,为农民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2013年9月25日,在铁岭县3个乡镇率先启动了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真心欢迎。10月14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铁岭县全域14个乡镇范围内启动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有6257户农户报名,1588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根据《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X政发〔X〕35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让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安居乐业为目标,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打造关中西部城镇群为重点,以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为抓手,着力增强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布局和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优社区,推动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坚持纵横联动、协同发力、完善推进机制,优化政策组合,推动户籍、土地、财税、住房等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配套。

——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确保改革措施和政策落地生根。 (三)主要目标 年均实现1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到X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一市一区一路”城镇空间格局和“X镇级市—西周文化景区(县城)—重点镇—一般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中心城区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二、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逐步剥离户籍上附着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确保进城落户人员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三个1亿人”战略和《X市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加快落实《X县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逐步放宽落户限制条件,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一定年限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中职学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优秀农民工凭相关证件和证明可在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55033333.html,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 作者:何鑫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5年第19期 摘要:建设新型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我国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作出一系列方案部署和规划,在统筹城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构建了与人口、资源等和谐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试点省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经济建设;公共服务;市场运作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https://www.360docs.net/doc/755033333.html,ki.kjycx.2015.19.023 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市场在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仅1978—2011年这33年间,城镇化率从17.92%提高到了51.27%.不断提高的城镇化水平和规模的扩大让我们坚信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比较多,存在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矛盾,所以,城镇化过程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遵循城镇化建设原则,有序推进人口转移、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因地制宜生态和谐一体化发展。 1 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人口转移和面积扩展,是从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新转变。建设新型城镇化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进产城互动、集约高效、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础,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进程,营造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局面。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在生态环保、人文和谐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共同富裕。 1.1 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将人作为核心建设内容,以提高建设质量为动机,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城市化转移,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1.2 “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建设水平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体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展现了一个区域的整体水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新型城镇化是以科技促进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吸引人口、以人口聚集带动城乡统筹发展,是“四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存在差异。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规模扩大,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重大意义 城镇化的推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保证。以往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具有明显的“三高一低”的特点,且经济增长方式过于单一,片面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从而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均衡。未来我国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必须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全面刺激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潜力在于城镇化。2013年,我国常住城市人口比率达到了53.72%,而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却只有36%,这远远低于与我国人均收入接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同时,也将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的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居高,而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6.1%,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的推进与服务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不断集聚,将会扩大居民的消费服务需求,带动

2020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思路和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精品文档

2020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思路和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精品文档【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2020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思路和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国家、省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我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我区城镇化发展的概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小,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关心下,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发展原则,抓建管提品味,抓经营报投入,抓产业强后劲,城镇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呈现出速度快、特色显、后劲足的良好态势。 二、我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1、城镇缺乏集聚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绿化覆盖率较低;断头路较多、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城市的需求。产业基础总体薄弱。城镇文化气息不浓,大多特色不明显,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和辐射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产业缺乏拉动力。近年来,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区形成了出具规模的产业支柱,但受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品牌影响力不强等因素影响,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真正特色的主导产业。 3、规划缺乏制约力。在建设规划上投入较少,资金短缺,规划内容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没有把城镇规划、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及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统一协调的区域性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 4、政策缺乏推动力。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没能适时完善,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我区城镇化应遵循的总思路是:发挥中心城区的带动左右,按照“中心隆起、沿线组团、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中心到周边的聚集效应逐级传导,递次推进,最终形成中心牵动、轴线辐射、城乡一体的城镇群、产业带、经济圈。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坚持规划先行,把城镇起点做“高” 一要大气做总归。高起点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要按照生态环境优、山水特色明、文化品位高、现代气息浓、带动能力强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动,深化规划的统筹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编制出功能明确、错位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

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

2014-2018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及投资形势预测专题分析报告 【简介】 由于近期发现华经视点公司原创报告目录被多家网站严重抄袭,华经视点公司已通过法律途径处理此事。任何网站或媒体均不得转载或引用!为了维护客户的利益及保障您所购买报告的准确以及真实性,请您直接从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购买正版报告并享受VIP级别的高端售后服务。 此报告为多用户报告,如果您有更多需求,我们会重新修订报告研究框架,并做出合理的报价。 【目录】 第一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分析 第一节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进程滞后的影响分析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分析 三、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挑战分析 第二节中国城镇化水平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分析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特点总结分析 三、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影响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新型城镇化对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框架分析 一、历次推进城镇化建设政策汇总分析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相关产业政策规划 三、新型城镇化的制度设计与政策框架 第五节中国未来城镇化的潜力与空间预测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国际比较 二、农村人口转化基数存在潜力 三、从城镇人口增速看可行性 四、从城镇就业岗位供给看可行性 第二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力机制分析 第一节政府调控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引导作用分析 二、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推动与支持作用分析 三、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分析 第二节经济环境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经济实力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 二、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 第三节生产要素流动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资本投入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二、劳动力资本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第四节自然环境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最全的四川省情省策

省情省策 人文地理概况: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邻:东—;西—;南—、;北—、、辖区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全国第五大省 行政区划:18个地级市,3个民族自治州,181个县(市、区,其中4个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 地形地貌: A多山与高原。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巴山地、盆地。 B地貌类型齐全。平原、丘陵、山地、高原齐具,总体为东部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 C浅丘和平原为主。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D西高东低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高中间低。地理高低点:最高点—西部贡嘎山(横断山脉);最低点—南边长江之滨(市合江县) 气候:亚热带围,温和湿润。古人评:三国诸亮《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入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之最:二滩电站——中国20世纪建成投产最大水电站,现亚洲最大

蜀郡郡学——在同一地址办学两千年不断,世界仅此一例 彝族聚居区——全国最大 全国文化遗产遗址——最多的省份之一 天然气【尤其气田气】分布——最集中省份 东部盆地——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 全国唯一:羌族聚居区; 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省份; 世界第一:钒、钛 全国第一:中国旅游历史文化名城(7座)数量;松杉植物种类;钒、钛、锂、银、硫铁矿、天然气等11种;省河流年径流量(3000亿立方米);国拥有世界遗产最多(5处);全省共有181个县(市、区);生猪数量;2008年猪肉产量,肉类总产量;林副产品油桐,生漆产量;西部第一:人口8127万;两院院士57名;高等学校90余所;2008年GDP,地方财政收入,主要经济指标;钢、水泥、平板玻璃、化肥、农药、丝、布原盐、白酒、纯碱等产品产量;2007年粮食总产量,油料产量;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007年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 一、成都: 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陆特大开放城市 3.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4.西南地区的交通、通信枢纽 5.中国西部人居环境最佳的现代化城市6.中国最佳旅游城市7.国家卫生城市8.国家环保模城市9.国家园林城市10.国家森林城市11.国家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一轴三带、四群一区”城镇化发展格局示意图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结合实际,编制《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本规划是引领省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略)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推进,坚持质量与速度并重,以落实国家“三个1亿人”城镇化工作部署为切入点,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符合实际的“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动“两个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优化布局,集约高效。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功能定位,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效率。(三)四化同步,城乡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化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四)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五)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三、发展目标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城镇化作为最大的内需,必将带来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和消费方式的提档升级,加之与其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住宅建设等投资,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持久的内生动力。从全局来看,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加快培育发展新的城市群,必将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有利于统筹东西部协调发展。就一个地区而言,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必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使城乡市场趋于统一,实现城乡保障体系有效对接、公共服务均等共享,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总之,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城镇化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的战略问题,呈现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展、档次提升的发展态势,但随之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规划指导相对滞后。因为缺少宏观的、长远的、系统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起点不高、标准较低,一些地方边建设、边规划,“建了拆、拆了再建”的现象时常发生,难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直接影响到城镇化的科学有序推进。二是城镇建设存在趋同性。一些地方不考虑自身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因素,不顾客观条件约束,一窝蜂地建广场、修大厦,简单地把城镇化视同于“高楼化”,有的甚至不惜破坏古建筑搞建设,导致千城一面、丢失特色。三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一些地方只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培育,不能为人口向城镇集中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无力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发展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四是公共服务体系不配套。一方面,交通、供排水、供暖等基础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在就业、教育、医疗、福利、保险等领域都还存在着制度和政策上的不平衡。特别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挤占耕地、供排水供暖及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不仅破坏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而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相背离。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但体现在不同城市也有其个性差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历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抓住新型城镇化契机破解发展难题 长沙高新区麓谷街道新型城镇化建设典型案例 街道党工委书记陶湘闽就群众文化工作接受湖南卫视采访麓谷 街道地处湖南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城区,面积约 20.8 平方公里,人口12.8 万,其前身为 1959 年所建的国营东方红农场,经2000 年改制为镇后,于 2010 年析臵成麓谷街道,现有延农、长丰、长庆、东塘 4 个农村型社区和麓景、麓源、麓泉、和馨园 4个城市型社区,驻街企事业单位 5000 余家。近年来,麓谷街道紧紧抓住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这一主题,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品味不断提升,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目前,街道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 20.4 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 48%,城镇化率达 98%。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 麓谷街道发展过程和所辖区域具有四大典型特征,可以集中反映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困境:高新区园区体制使街道无法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原国营农场的撤销遗留了人员安臵、管理体制转变、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位臵内涵了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拆迁征地的跨政策模式使失地农民补偿问题困难重重,群众上访接连不断。麓谷街道城镇化过程中集合了以上几大问题,这些问题驱动着麓谷街道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之路。(一)园区管理的核心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 1988 年,是我国首批 27 个国家级高新区

之一。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核心区、起步区,长沙高新区是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示范区、改革试验区、产业集聚区。麓谷街道作为园区首府,是长沙高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目前,园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业落户在街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聚集在街道。园区体制下的街道,政府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缺乏应有的自主权、财经权,逐步被部门化,自主造血功能缺失。而且,随着大开发、大建设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加速,拆迁、安臵不断改变居民原有环境,企业成批落户,人口大量涌入,快速变化的新环境、新事物,直接造成基层网络体系脱节,原有村组模式被打乱,管理无法到位,服务无法延伸。多年的拆迁及开发建设,也让原本淳朴的老百姓个人色彩加浓,利益驱动的思想在蔓延,金钱至上的风气在传播,群众集体意识逐渐淡薄,集体观念逐步淡化。(二)农场体制的转型区。麓谷街道前身为国营东方红农场。农场时代,辖区居民虽是农民,却享受着“国家粮”,和大多数农村相比,这里的人们吃着大锅饭,领着“粮票”、“油票”、“布票”,每月按时上班,按时记“工分”,按时领工资。42 年农场管理,10 年乡镇模式,再到 3 年街道,国营农场习性依然存留在百姓的骨子里,等、要、靠思想严重。拆迁失地后,往往具备劳动能力的居民,外出打工嫌累,坐在家里嫌穷,没事打麻将,没钱找政府,做事要轻松,待遇要求高,最后往往待遇多的企业进不去,待遇少的不愿搞,在他们眼里,政府就该给他们发“饭票”,到各级政府上访、闹访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还有部分基层党组织,也一直沿袭着农场时代的思维和管理模式,面对时刻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局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方法,集体经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一直以来发展缓慢,面对各类无理取闹、违法违纪的人群,大有“事不关己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会议的汇报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会议的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按照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我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贯彻落实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大会精神情况 9月2日,“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大会”就昭通新型城镇化发展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会后,我县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进行了落实,拟定了实施意见,明确了目标并进行了任务分解。 二、新思路、新举措、新点子 (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坚持推动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相互协调。 1、着力做好“以工促城”文章。坚持主攻工业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工业园区面积、完善工业园区功能、提升工业园区品位,集聚发展煤化工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规划建设新拓展工业园区2平方公里,2014年实现新拓展园区框架4平方公里,新建成园区1平方公里。在园区规划建设商贸服务区,启动实施城市管道天然气工程进园区项目,完善园区功能配套,为园区企业及从业人员提供便

捷优质的商务服务。力争用3-5年时间把彝良工业园区建成在全市、全省有重影响的工业发展样板区,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高新产业的集聚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成为彝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率先发展的强势板块。 2、着力做好“以农促城”文章。高标准抓好现代天麻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快天麻等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使更多的农民“洗脚上岸”,加入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经营等领域,从而使更多的农民“非农化”、“市民化”,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 (二)建立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 1、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城镇人口集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任务。(1)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改革“二元制”人口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逐步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凡在角奎街道办和建制镇有合法职业、固定住所(含租住房)的居民及其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经审核批准可登记为城镇户口。(2)大力推进“村改居”、“农转非”工程。明后两年,大力推进村委会改居委会、农民转居民工作。这部分居民和全家迁入城镇落户的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保留,并鼓励依法有偿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