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城市光环境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7章-环境污染修复的光化学技术PPT课件

第7章-环境污染修复的光化学技术PPT课件

.
33
3.4.1 农药在土壤中的光解
• 常见农药种类: • 有机氯农药:DDT,六六六 • 有机氮农药:阿特拉津 • 有机磷农药:甲基对硫磷 • 菊酯类农药:除虫菊酯
.
34
有机氯农药:
• 赵自强等研究γ-666在土壤中降解于土壤 有机质和铁含量的关系。
• 降解速率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降低,但 随铁的增加而增加。
第7章 环境污染修复的光化学技术
.
1
内容
第1节 环境光化学 第2节 环境光化学基础 第3节 土壤表面的光化学过程 第4节 光化学技术及应用
.
2
第1节 环境光化学
• 概念:环境光化学是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在 阳光作用下的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以及利
用光化学的原理与方法控制化学污染的一门 学科。
• 环境光化学是环境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前 沿领域。
内层电子
真空紫外吸收光谱 10-180 nm 1106-5104 外层键合电 子
UV-Vis 吸收、发射 180-780 nm 5104-1.3104 外层键合电
及荧光光谱

红外吸收 拉曼散射光谱
0.78-300 m
1.3104-33 分子振动-转 动
微波吸收
0.75-3.75 mm
13-27
分子转动
• 然而,由于其复杂性,光降解方式与土壤组分 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完全建立。
.
28
(2) 光敏剂
• 一些农药(有机物)不吸收可见光,需要光敏 物质的存在才能进行。
• 光敏剂和光猝(cu)灭剂分别作为光的载体和 受体,可改变有机污染物的光稳定性,加速或 延缓污染物的光解,对农药的药效、残留、环 境行为及环境安全性评价和污染有重要作用

景观照明设计-ppt课件

景观照明设计-ppt课件
12
• 路面的诱导性 视觉诱导和光学诱导 视觉诱导是通过道路的辅助设施诱导,如道路中线、路
面标志、防撞栏杆等。 光学诱导是通过灯杆和灯具的排列、灯具样式、灯光颜
色的变化来诱导。
13
路面诱导的方法有: 1、改变道路照明系统。在通向交叉口前的道路采用一般 照明,而交叉口处可采用高杆照明。 2、改变光源色。例如不同级别的道路可以不同的光源。 3、改变灯具的布置方式。如在进入市区主干道之前,次 干道采用道路两侧灯具交错布置的方式,而进入市区主 干道,改为中心对称式布置。
---------------------------------------------------------------------------------------------------------------
26
弯道处的布置
27
28
• 道路灯具按光强分布分类
截光型 半截光型 非截光型
38
• 灯具要和路宽配合。
路宽 (m)
≥8 5-8
2.5
1-1.2
灯具高度 (m) 7 2.5-4
0.8-1
≤0.8
灯具间距 (m) 30 18
5-8
5-8
灯具类别
庭院灯 庭院灯 矮柱灯 草坪灯
备注
39
• 景观道路灯具与邻近建筑、树木、种植带之间的距离 相适宜,并符合规范要求。 • 同一路形或邻近路形宽度相差不大的道路,应选用同 一类型的灯具。 • 同一园区不同道路的灯具,应选用同一风格和造型相 近的灯具,维护整体环境的协调一致,又突出其特色。 • 高柱灯应注重其整体造型,矮柱灯、草坪灯应注重细 节造型。 • 林间路、自然小路、汀路等的灯具布置,应依路的走 势、走向采用单侧或交错布置。

《光污染的危害》课件

《光污染的危害》课件

详细描述
部分汽车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使用远光灯,这种强光 会瞬间致盲对向驾驶员和行人,大大增加交通事故的 风险。此外,一些车辆的非法改装灯光也会对其他道 路使用者造成视觉干扰,影响交通安全。
06
总结与展望
光污染的严重性及防治的必要性
光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01
光污染不仅影响人体生理健康,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失眠
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05
光污染的案例分析
城市光污染案例
总结词
城市夜间过度照明导致光污染,影响居民健 康和生态环境。
详细描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夜间照明越来 越亮,但过度照明不仅影响居民的睡眠质量 ,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过亮的 照明会干扰昆虫的迁徙和繁殖,影响生态平 衡。
广告灯箱光污染案例
《光污染的危害》 ppt课件
目录
• 光污染的定义与类型 • 光污染的来源与影响 • 光污染的危害 • 光污染的防治措施 • 光污染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光污染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总结词
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详细描述
光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产生的过量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 造成负面影响,包括对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影响。
破坏生态平衡
过度的光污染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 一些物种的灭绝,进一步影响整个生 态系统的稳定。
04
光污染的防治措施
控制夜间照明时间和亮度
总结词
通过合理控制夜间照明的时间和亮度,可以减少光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详细描述
夜间照明过亮或过晚都会对生物产生干扰,影响生物的生理和行为。控制夜间照明时间和亮度有助于减轻光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城市地理学PPT 第七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城市地理学PPT 第七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空间扩散的障碍
自然障碍:如河流、湖泊、山脉、沙漠等; 自然障碍 文化障碍:如语言、种族、宗教上的差异等; 文化障碍 社会障碍:反映在阶级、年龄、性别、社会 社会障碍 经济地位等; 政治障碍:如民族性、意识形态上的差异; 政治障碍 精神障碍:观念、态度、个性等。 精神障碍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一)背景 (二)有关的概念和术语 (三)理论假设 (四)克氏中心地理论的要点 (五)对克氏理论的验证与讨论 (六)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七)廖、克学说的比较与评价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 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有关空间发展的几个概念 ●城市吸引范围的确定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空间发展的几个概念 一、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 二、生长极理论 三、核心-边缘模式 核心-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P179) 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P179) 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R.Nurkse)为代表。 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R.Nurkse)为代表。 维持各部门均衡发展,在空间上建立许多据 点,平衡投资,互为顾客,提高购买力,扩 大生产。 不均衡增长以赫希曼(A.O.Hirschman)为代表。 不均衡增长以赫希曼(A.O.Hirschman)为代表。 在各部门之间保持某种比例的不均衡增长。集 中资金投入重点地区和主导部门,通过横向关 联效应,吸引相同产业的发展和集中;通过前 向关联效应,利用主导部门的产品发展再加工 的企业;通过后向关联效应诱发原材料生产, 扩大经济效果。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廖、克学说的比较
均质平原的假设:人口的均匀分布是否连续。 均质平原的假设:人口的均匀分布是否连续。 市场区的概念:服务中心与生产中心。 市场区的概念:服务中心与生产中心。 关于六边形结构的最理想形式 :最大服务 范围与最低级职能的门槛需要。 范围与最低级职能的门槛需要。 关于K值的含义:K值的确定;不同的商品的 关于K值的含义: 值的确定; 不同市场区。 不同市场区。 关于城市分布的均匀性。 关于城市分布的均匀性。

城市生态环境(文字版)ppt课件

城市生态环境(文字版)ppt课件

2
§1-2 环境及环境机能
一、环境
1.定义:某一主体周围对该主体有影响的自然因素的总合。 2.分类
自然环境:客观生存基础 人工环境:物质环境(房屋、桥梁、道路、城市等)
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宗教、风俗等)
二、环境的机能
1.环境中的物质交换——分子扩散;紊流扩散 2.环境中的能量传递 3.环境的自净能力 Ⅰ定义:借助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过程,被污染的环境一定
17
②建筑中空层应设在迎风面气流分叉点附近
Ⅲ邻栋间设通廊顶盖 B平面处理 Ⅰ建筑平面转角处理 ①转角作锯齿状处理 ②平面流线转形处理 ③平面越接近圆形,风速增加得越少 Ⅱ表面的凸凹处理 ①将建筑物墙面、屋顶作凸凹状,可阻挠气流、增加辐射 ②凸凹变化可借助遮阳板或增设阳台的办法 Ⅲ配置安排 ①建筑物小表面朝向冬季盛行风向或强风风向 ②加大建筑群邻栋间距,避免局部峡谷风 5.合理的建筑布局 Ⅰ利用建筑布局建立气候防护单元,避免不利风向 Ⅱ高度均匀,布局紧凑
程度上都有清除异物恢复原状的能力,称为环境的自净能力。 Ⅱ 大气自净方式
紊流扩散 重力吸附作用 雨水冲刷 生物、化学作用
3
Ⅲ 最大自净能力(环境负荷) 环境对异物的最大可容纳量
Ⅳ 建筑实例
§1-3 人类活动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一、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对气候的影响
下垫面:天空大气面对的地表层,能对大气产生影响的表层。 1.植林与伐林 2.建造大型水库 3.海洋石油污染
盛行风向频率一般在20%—40%。
东北至东南大部地区 (风玫瑰图上有两个尖角)
规划原则:将工业区布置在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侧;
居民区布置在最小风频风向的下风侧。
B 主导风向区:具有风向频率在50%的风向,西北西南大部分地区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PPT课件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PPT课件

1
城市水环境容量
定义:水环境容量的定义来源于环境容量, 是指在特定条件以及水体功能目标约束下水 体的最大允许纳污量。
计算方法:水环境容量的计算需要根据不同 的城市水系特征选用不同的模型,并确定不 同的参数
城市水环境规划
第19页/共32页
2.4 城市水环境规划
统筹考虑 专业用水 标准要求
的原则
现状使用 功能保持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是依 据一定地域的环境特点和 容量来确定的,其中有容 量总量控制和目标总量控 制两种。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是首先达到污染物总量控 制指标,进而达到环境质 量指标的支持性和保证性 指标。
第13页/共32页
其余相关指标
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 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大 都包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规划中。
第9页/共32页
2.1 城市环境规划的内涵
1
2
3
4
5
研究对象
是城市“社会-经济-环境” 这一大的城市复合生态 系统。
规划任务
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 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 求系统最佳发展。
理论依据
永续发展理论、生态原理、 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循 环经济原理,充分体现交 叉性、边缘性。
主要内容
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 和环境,其中既包括对 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 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 束要求,还包括对环境 的保护和建设作出安排 和部署。
城市规划区的环境质量评价
城市规划区的环境质量评价是环 境预测的基础工作和依据,通过 环境评价探索出经济社会发展与 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从而为建立规划预测或决策模型 提供信息、数据和资料打下基础

《环境照明设计》课件

《环境照明设计》课件

绿色环保照明
总结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照明成为未来环境照 明设计的重要趋势。
详细描述
绿色环保照明主要表现在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器具、 LED等绿色光源,以及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实现光资源 的有效利用。此外,绿色环保照明还强调废弃照明器具 的回收和说,功能性原则要求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功能需求 ,选择合适的灯具和照明方式,如阅读照明、装饰照明、景 观照明等,以满足人们在空间中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的 需求。
舒适性原则
舒适性原则是环境照明设计的重要原 则之一,它要求照明设计必须符合人 的视觉舒适性,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 线对人的眼睛造成不适。
要点一
总结词
提高安全性,美化城市形象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公共空间的照明设计旨在提高公共场所的安全性,为市民 提供良好的夜间出行环境。照明设计应注重道路、广场、 公园等公共场所的照明需求,同时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 市的整体品质。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
总结词
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
详细描述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是展示城市特色和形象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突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景观和特色,营造独特的夜间氛围。城市夜景照明 设计应注重节能环保、艺术性和文化内涵,为市民和 游客提供美好的夜间视觉体验。
总结词
人性化与定制化照明是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的重要发展方向 。
详细描述
通过智能传感器和人体识别技术,可以实现照明的个性化调 节,以满足不同人群对照明的需求。同时,通过定制化的照 明设计,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风格,提升空间品质和用 户体验。
谢谢
THANKS
满足照明的基本需求, 如阅读、行走等。
提供舒适的光环境,减 少视觉疲劳。

《光污染及其控制》PPT课件

《光污染及其控制》PPT课件
位置关系。
(2)在特定方向和特定时间下产生。
(3)光污染的程度与玻璃幕墙的方向、
位置及高度密切相关。
2.夜景照明形成的光污染
夜景照明光污染
1、大气光污染:地面发出的人工光在尘埃、空气或其它 大气悬浮粒子的散射作用下,扩散入大气层中,形成城市 上空很亮的大气光污染。
2、侵扰光污染:夜景照明中的部分散逸光和建筑(或墙 面)的反射光,透过门窗射向住宅、医院、旅馆等人们休 息的场所,侵扰睡眠与健康。
第七章 光污染及其控制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光学基础 ● 第三节 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
● 第四节 光污染防治技术
● 第一节 概述
一、光环境 二、光源及其类型 三、光污染
一、光环境
(一)光环境的定义 (二)光环境的影响因素 (三)光环境中光的效果
(一)光环境的定义
光环境
定义:由光照射于内外空间所形成的环境。 光源:光环境中的光源包括
2.高压汞灯
高压汞灯:内部充汞和氩气,利用汞放电 时产生的高气压获得可见光的电光源。
优点:发光效率与普通荧光灯相当,使用 寿命却比较长。
缺点:显色性差些,发出蓝绿色的光,缺 少红色成份,除照到绿色物体上外,其他多 呈灰暗色,而且不能瞬时启动。
2.高压汞灯
内壳涂荧光粉的 高压汞灯
完全透明的高压汞灯
光通量的意义:表明某一光源向四周发射 出的光能总量。不同光源发出的光通量在 空间分布是不同的。
(二)发光强度 I
定义:光通量的空间密度 。 单位:cd (坎德拉) 计算:光源在某一方向的发光强度为
(7-3)
式中: ——光通量,lm; ——立体角,sr;
I——发光强度,cd (坎德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认为颜色是亮度胡变化,从白色到 红色、黄色、蓝色、紫色最后到黑 色,亮度依次变小。
罗吉尔 培根 ( 约1214—约1292) 英国思想家,实验室科学的先驱,曾设想过眼睛、望远镜、显微镜等发 明。他认为彩虹是阳光在一个个单个小水滴之间进行反射所形成的。
6
.
开普勒 (1571----1630) 德国天文学家,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提出行星运
和入射角成比例。 阿尔 哈森 (965—1038) 阿拉伯学者,使用了球面镜和抛物面反射镜,注意到了透
镜的放大效应和大气折射,著有《光学全书》
5
.
格罗斯泰斯特 ( 1168—1253) 中世纪数学家、牛津主教。他认为光的性质在自然这些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并在研究中特别强调数学和几何的运用。他认为颜色紧紧与亮 度有关,推测彩虹是由于光通过水汽的云层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而形成 的。
8
.
二、人类对光的应用
1、早期的应用
2、电的发明与电灯的发明
1879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 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 灯。从这时候开始人类对光的应 用开始出现大的分化,自然光与 人工光应用。

9
.三、人类对光的特性的认识
1、光的度量
辐射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或接收的辐射能量。符号: Φe, 单位:瓦特(W)
7
.
牛顿 ( 1643—1727)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
学家和自然哲学家.
1672年,牛顿发表了论文《关于光和颜色的理论》,虽然白光是通过三 棱镜后形成彩色光谱的现象前人早已发现,但是牛顿首先将这一现象解 释为白光是由光谱中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他认为光的复合和分解就像 不同颜色的微粒混合在一起又被分开一样。 1905年,爱因斯坦运用量子论解释了光电效应。他给光子作了十分明 确的表示,特别指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也是以光子为最小单位进 行的。
光通量:光源的光输出量。符号:φv,单位:流明(lm) 发光效率:单位辐射通量所产生的光通量。单位:流明每瓦(lm/W
) 立体角:以O为原点做一射线,该射线围绕原点在空间运动,且最
终仍回到初始位置,射线扫过形成一个锥面,该锥面所包围的空间 称为立体角。符号:d Ω,单位:球面度(sr) 发光强度:光源在指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简称光 强。符号I,单位:坎德拉(cd). 照度:被照明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输出量。符号E,单位:勒克斯 (lx)或流明每平方米。(lm/m2) 亮度:表征发光表面或被照面反射光的发光强弱的物理量。符号: L,单位:坎德拉每平方米
4
.
一、人类对光的认识------科学的认识
视觉的问题或许是最早的光学的问题,古希腊人认为,视 觉的形成是由于从眼睛里发出的光线触及了物体。
欧几里得 ( 前330---前275) 古希腊数学家,他的《光学》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几何光
学著作。为15世纪的直线透视画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托勒密 ( 约90---168) 古希腊天文学家,其著作描述过大气折射,并提出折射角
一个物体在照明的性质与强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人对 该物体还保持原有的识别状态,这种现象叫恒常现象。 长时间在恶劣的照明环境下进行视觉工作,易引起疲劳。 500LX---1000LX的照度范围适合于绝大多数连续工作的 室内作业场所。
(5)眩光
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者亮度范围的不适应,或存在 极端的对比,以至引起人眼的不舒适感觉或者降低观察 细部的能力,这种视觉现象称为眩光。
3
. 1、与中国宗教的关系 盘古开天劈地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 夜空的星星; 夸父追日 据说“夸父”本是一个巨人族的名称,住在遥远北方一座名 叫“成都载天”的大山上。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阳追 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成都载天的上空,不断地给大地光和 热,那该多好啊!于是他们从本族中推选出一名英雄,去追 赶太阳,他的名字就叫“夸父”。
.
第七章 城市光环境
1
.
第一节 光环境基础
2
.一、人类对光的认识------早期与宗教的关系
1中国 盘古—盘古开天辟地 夸父—夸父追日 2北欧 巴尔德尔(Baldur):光明之神。 3.希腊 阿波罗:(罗马也称阿波罗)Apollo,在诗与艺术中表 现为光明、青春和音乐之神,又是太阳神,与阿尔忒弥 斯是孪生姐弟。 4.埃及 光明:太阳神拉 5基督 光明:上帝 6.印度 苏利耶:太阳神。 7.祆教(波斯神话) 光明:光明(就是火)
眩光的改善 办法:间接 照明
12
.
(6)可见波长:可见光的波长范围380~780 nm; (7)颜色感: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引起人不同的颜色感; (8)亮度感的光谱效应:人对555nm的黄绿光最敏感; (9)视觉锐度(分辨率); (10)视觉惰性、对比效应、双眼效应、视错觉等。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人工发光光源分类
动三定律。1604年开普勒在其著作《对威蒂略的补充 ——天文光学说明》中认为从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的强 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笛卡尔 (1596—1650) 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 的创始人。《屈光学》是笛卡尔《方法论》的三个附录 之一。在《屈光学》中提出了关于光的本性的两种假说 。一种认为,光是类似于微粒的一种物质,另一种假说 认为光是一种以“以太”为媒介的压力。笛卡尔的这两 种假说为后来的“微粒说”与“波动说”的大争论埋下 了伏笔。
①热辐射光源 ②气体放电光源 ③电致发光光源
14
.
3、光与色彩
色调:只含有唯一波长的光是单色光,其颜色称之为光谱色。光的波 长不同,则它的颜色也不同。
显色性:指显色指数。当显色指数在90—100范围时,显示物体的颜 色可达到正确可靠的程度。符号:Ra。
10
.
(1)视觉阈限 能引起光觉的最低限度的光亮,就称为视觉识别的阈限,一般用亮度
来度量,又称为亮度阈限。 (2)对比灵敏度与识别速度
识别速度与目标尺寸、亮度对比、环境亮度有关 自然光的照度与视觉的关系
11
.
(3)明适应与暗适应 当视觉环境内亮度有比较大幅度变化时,视觉对视觉环境
内亮度变化的顺应性就称适应。 (4)恒常现象与视觉疲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