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概率与统计

合集下载

新教材老高考适用2023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高考解答题专项六概率与统计综合问题pptx课件北师大版

新教材老高考适用2023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高考解答题专项六概率与统计综合问题pptx课件北师大版
(0.01+0.002
1
5)×20=0.25=4.
故从全省考生中随机选取 3 人,成绩在 110 及以上的考生人数 X~B

1
P(X=k)=C3 4
X 的分布列为
1 3-
1- 4
=
3 3-
1
C3 4
,k=0,1,2,3.
4
1
3, 4
.则
X
P
由于 X~B
1
3,
4
0
1
27
64
1
,∴EX=np=3×
, = −

∑ ( -)
=1
2
解(1) =
87+90+91+92+95
=91,
5
=
86+89+89+92+94
=90,
5
5
∑ (xi-x)2=(-4)2+(-1)2+02+12+42=34,
=1
5
∑ (xi-)(yi-)=(-4)×(-4)+(-1)×(-1)+0×(-1)+1×2+4×4=35,
i=1
^
所以 =
^= − ^=90-35×91=-125,来自35,
34
故线性回归方程为
34
35 125
Y=34X- 34 .
34
(2)随机变量ξ的可能取值为0,1,2.
因为笔试成绩在90分或90分以上的选手有S2,S3,S4,S5,共4人,
他们笔试和抢答的成绩平均分分别为89.5,90,92,94.5,平均分高于90分的有
(2)以两校这次考试成绩估计全省考生的成绩情况,现从全省考生中随机选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概率与统计解题策略总结与实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概率与统计解题策略总结与实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概率与统计解题策略总结与实践概率与统计作为高考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在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掌握概率与统计知识,本文将总结一轮复习中的解题策略,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

一、概率问题解题策略1. 理解题意在解决概率问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其要求。

明确问题所涉及的事件,确定所需求的概率,有助于我们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

2. 确定样本空间对于概率问题,要确定样本空间,即所有可能的结果。

根据题目的不同,样本空间可以通过列举、排列组合等方法得出。

3. 计算事件的概率一旦确定了样本空间,计算事件的概率就变得相对简单了。

对于基础的概率计算问题,可以直接计算出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样本空间的比值。

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利用概率的性质进行计算,如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等。

4. 注意条件概率在解题过程中,有些问题可能会给出一些条件,这时我们需要用到条件概率的概念。

条件概率是指在某个条件下发生某个事件的概率。

根据条件概率的性质,可以利用已知的条件来计算所求事件的概率。

二、统计问题解题策略1. 分析数据类型在解决统计问题时,首先要分析数据的类型。

数据可以是定量的,如身高、体重等;也可以是定性的,如性别、颜色等。

不同类型的数据有不同的统计方法。

2. 描述数据描述数据是统计问题的第一步,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概括。

通常可以使用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等指标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对于定量数据可以使用均值、中位数、众数等指标,对于定性数据可以使用频数和频率等指标。

3. 分析数据关系统计问题还需要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

通过绘制统计图表,可以直观地观察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常用的统计图表有直方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可以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作出相应的结论。

4. 运用统计方法在解决统计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统计方法来得出结论。

例如,可以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推断,通过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课件:概率与统计的综合问题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课件:概率与统计的综合问题
b^=∑i=n1i∑x=ni1-(-xx(i-y-ix-)-y2)=∑i=ni∑1=nx1ixyii2--nn--xx -2y ,^a=-y -b^-x .
【解析】 (1)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如图:
(2)由已知数据得
-t

1+2+3+4+5+6 6
=3.5,
-y

3+5+8+611+13+14=9,
用情况,得到统计表如下:
居民用气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年用气量 (立方米)
95 106 112 161 210 227 256 313 325 457
(1)求一户居民年用气费y(元)关于年用气量x(立方米)的函数 关系式;
(2)现要在这10户家庭中任意抽取3户,求抽到的年用气量超
(2)由题知10户家庭中年用气量超过228立方米而不超过348
立方米的用户有3户,设取到年用气量超过228立方米而不超过
348立方米的用户数为ξ,则ξ可取0,1,2,3,则P(ξ=0)=
C73 C103
=274,P(ξ=1)=CC721C0331=2410,
P(ξ=2)=CC711C0332=470,P(ξ=3)=CC13033=1120,
例3 (2021·哈尔滨三中模拟)为了解某校学生参加社区服务
的情况,采用按性别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已知该校共有
学生960人,其中男生560人,从全校学生中抽取了容量为n的样 本,得到一周参加社区服务时间的统计数据如下:
超过1小时 男 女
不超过1小时
20
8
12
m
(1)求m,n;
(2)能否有95%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一周参加社区服务时间
专题研究 概率与统计的综合问题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统计与概率专题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统计与概率专题

专题二:统计与概率1、随即现象的概念:必然现象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发生的某种结果的现象.在试验中必然不发生的现象叫做不可能现象,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观察同一现象,每次观察到得结果不一定相同,事先很难预料哪一种结果会出现,这种现象就叫做随机现象.2.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肯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A 、B 、C 。

表示随机事件,随机事件可以简称为事件.3.基本事件和基本事件空间在试验中,能够表示其他事件且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事件成为基本事件. 所有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称为基本事件空间,常用大写的希腊字母Ω表示. 4.频率与概率(1).在n 次重复进行的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频率nm ,当n 很大时,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随着n 的增加,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作P(A).0《P(A)《1,这个定义叫做概率的统计定义.当A 是必然事件时,P(A)=1,当A 是不可能事件时,P(A)=0.(2).频率与概率的关系频率不能很准确的反应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但从大量的重复试验中发现,随着试验次数的的增多,频率就稳定与某一固定的值.概率是通过频率来测量的,或者说频率是概率的一个近似值. 5.概率的加法公式 (1).互斥事件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或称互不容事件)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A 、B 是指,如果A 发生,则B 不一定发生;如果B 发生,则A 不一定发生.推广:如果A 、B 、C 、D 。

中的任何两个都互斥,就称事件A 、B 、C 、D 。

彼此互斥,从集合角度看,n 个事件彼此互斥是指各个事件所含结果的集合彼此不相交.(2).事件的并一般的,事件A 与B 至少有一个发生(即A 发生,或B 发生,或A 、B 都发生),则由事件A 与B 构成的事件C 叫做A 与B 的并.记作:A ∪B ;类比集合:事件A ∪B 是由事件A 或事件B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组成的集合. 事件A 与事件B 的并等于事件B 与事件A 的并,即A ∪B=B ∪A. (3).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如果A 、B 是互斥事件,在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频数为n 1,事件B 出现的频数为n 2,则事件A ∪B 出现的频数正好是n 1+n 2,所以时间A ∪B 的频数为nnnnnnn2121+=+.而).()(nnnn21nB A B A n B nA nnμμμμ+=⋃)(总有中事件出现的频率,则次试验表示在果用出现的频率,因此,如是事件出现的频率,是事件由概率的统计定义,可知P (A ∪B )=P (A )+P(B). 6.对立事件及概率公式(1).对立事件:不能同时发生且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为对立事件。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概率与统计单元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概率与统计单元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概率与统计单元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1.(理)设,那么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不可能是( )A.10B.40C.50D.80(文)为了了解某地区高三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抽查了该地区100名年龄为17.5岁-18岁的男生体重(kg) ,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根据上图可得这100名学生中体重在〔56.5,64.5〕的学生人数是( )A.20B.30C.40D.502.(理)四棱锥的8条棱代表8种不同的化工产品,有公共点的两条棱代表的化工产品放在同一仓库是危险的,没有公共顶点的两条棱所代表的化工产品放在同一仓库是平安的,现打算用编号为①、②、③、④的4个仓库存放这8种化工产品,那么平安存放的不同方法种数为( )A.96B.48C.24D.0(文)从数字1,2,3,4,5,中,随机抽取3个数字(允许重复)组成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之和等于9的概率为( )A. B. C. D.3.甲:A1、A2是互斥事件;乙:A1、A2是对立事件,那么( )A.甲是乙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4.某初级中学有学生270人,其中一年级108人,二、三年级各81人,现要利用抽样方法抽取10人参加某项调查,考虑选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三种方案,使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时,将学生按一、二、三年级依次统一编号为1,2,,270;使用系统抽样时,将学生统一随机编号1,2,,270,并将整个编号依次分为10段。

如果抽得号码有以下四种情况:①7,34,61,88,115,142,169,196,223,250;②5,9,100,107,111,121,180,195,200,265;③11,38,65,92,119,146,173,200,227,254;④30,57,84,111,138,165,192,219,246,270;关于上述样本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 )A.②、③都不能为系统抽样B.②、④都不能为分层抽样C.①、④都可能为系统抽样D.①、③都可能为分层抽样5.在正方体上任选3个顶点连成三角形,那么所得的三角形是直角非等腰三角形的概率为( )A. B. C. D.6.在三维柱形图中,主对角线上两个柱形高度的乘积与副对角线上的两个柱形的高度的乘积相差越大两个变量有关系的可能性就()A.越大B.越小C.无法判断D.以上都不对7.(理)抛掷两个骰子,至少有一个4点或5点出现时,就说这些试验成功,那么在10次试验中,成功次数的期望是( )A. B. C. D.(文)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由于不慎将局部数据丧失,但知道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a,视力在4.6到5.0之间的学生数为b,那么a, b的值分别为( )A.0,27,78B.0,27,83C.2.7,78D.2.7,838.某人5次上班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x,y,10,11,9.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那么|x-y|的值为( )A.1B.2C.3D.49.一项研究要确定是否能够根据施肥量预测作物的产量。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统计,概率,计数原理,二项式定理,概率分布)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统计,概率,计数原理,二项式定理,概率分布)

统计一.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2.简单随机抽样实施的方法:抽签法;随机数表法。

3.系统抽样的定义:一般地,要从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

4.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样本更客观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将总体按不同的特点分成层次比较分明的几部分,然后按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做分层抽样,其中所分成的各部分叫“层”.5二.总体分布的估计:1.频率分布表含义:当总体很大或不便于获得时,可以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

把反映总体频率分布的表格称为频率分布表。

2.列频率分布表的步骤:(1)求全距,决定组数和组距,组距=全距÷组数;(2)分组,通常对组内数值所在区间取左闭右开区间,最后一组取闭区间;(3)登记频数,计算频率,列出频率分布表。

3.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含义:利用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规律,这样的直方图称为频率分布直方图,简称频率直方图。

4.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点:①纵轴表示频率÷组距;②矩形的面积表示频率,各矩形的面积和为1.5.获得样本的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大值(极差);(2)确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出频率分布表;(5)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6.频率分布折线图的含义: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相邻的矩形的上底边的中点顺次连结起来,就得到一条折线,称这条折线为频率折线图。

7.制作茎叶图的方法:将所有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作为“茎”,个位数字作为“叶”,茎相同者共有一个茎,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向下列出,共茎的叶一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同行列出,相同的数重复写出来。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课件(新教材人教A版):概率、统计与其他知识的交汇问题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课件(新教材人教A版):概率、统计与其他知识的交汇问题
第十章 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0.9 概率、统计与其他 知识的交汇问题 [培优课]
有关概率、统计与其他知识相交汇的考题,能体现“返璞归真,支持课改; 突破定势,考查真功”的命题理念,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近几年将概率、统计 问题与数列、函数、导数结合,成为创新问题.
题型一 概率、统计与数列的综合问题
思维升华
在概率与统计的问题中,决策的工具是样本的数字特征或有关概率. 决策方案的最佳选择是将概率最大(最小)或均值最大(最小)的方案作 为最佳方案,这往往借助于函数、不等式或数列的有关性质去实现.
跟踪训练2 (2023·江门模拟)学习强国中有两项竞赛答题活动,一项为 “双人对战”,另一项为“四人赛”.活动规则如下:一天内参加“双人 对战”活动,仅首局比赛可获得积分,获胜得2分,失败得1分;一天内 参加“四人赛”活动,仅前两局比赛可获得积分,首局获胜得3分,次局 获胜得2分,失败均得1分.已知李明参加“双人对战”活动时,每局比赛 获赛胜获的胜概 的率 概为 率分12 ;别参为加p,“13四.李人明赛周”一活到动周(每五天每两天局都)参时加,了第一“局双和人第对二战局”比活 动和“四人赛”活动(每天两局),各局比赛互不影响. (1)求李明这5天参加“双人对战”活动的总得分X的分布列和均值;
当 p∈25,1时,f′(p)<0,f(p)在25,1上单调递减, 所以当 p=25时,f(p)取得最大值.
课时精练
1.(2023·齐齐哈尔模拟)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某校举行了乒乓球比赛,其中参加男子乒乓球决赛 阶段比赛的12名队员来自3个不同校区,三个校区的队员人数分别是3,4,5. 本次决赛的比赛赛制采取单循环方式,即每名队员进行11场比赛(每场比 赛都采取5局3胜制),根据积分选出最后的冠军.积分规则如下:比赛中 以3∶0或3∶1取胜的队员积3分,失败的队员积0分;以3∶2取胜的队员 积2分,失败的队员积1分. (1)若每名队员获得冠、亚军的可能性相同,则比赛结束后,冠、亚军恰 好来自不同校区的概率是多少?

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概率与统计中的条件概率计算

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概率与统计中的条件概率计算

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概率与统计中的条件概率计算1.条件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条件概率是指在其中一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

设A、B为两个事件,且P(B)不为0,则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为P(A,B)。

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如下:P(A,B)=P(A∩B)/P(B)其中,P(A∩B)表示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

若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则有P(A,B)=P(A),即事件B的发生与事件A的发生无关。

2.条件概率的应用举例: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一袋中有红球和蓝球,总共有10个球,其中4个是红球,6个是蓝球。

现在从袋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如果这个球是红球,则把它放回袋中;如果是蓝球,则把它放回袋外。

然后再次从袋中随机取出一个球。

求第二次取出的球是红球的概率。

设事件A表示第二次取出的球是红球,事件B表示第一次取出的球是红球。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知道P(B)=4/10=2/5,也就是说第一次取出的球是红球的概率为2/5、又因为第一次取出的球是红球,所以袋中的球数不变,红球数仍为4个,蓝球数仍为6个。

因此根据袋中球数,我们可以知道第二次取出的球是红球的概率为P(A,B)=4/10=2/5,与第一次取出的球是否为红球无关。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事件B对事件A的发生没有影响,即事件B的发生与事件A的发生是相互独立的。

3.乘法定理:乘法定理是条件概率的一个重要定理。

设A、B为两个事件,且P(B)不为0,则有:P(A∩B)=P(B)×P(A,B)乘法定理的应用举例:假设一个班级中有50人,其中30人喜欢数学,20人喜欢物理,15人同时喜欢数学和物理。

现在从这个班级中随机选择一名同学,他同时喜欢数学和物理的概率是多少?设事件A表示该同学喜欢数学,事件B表示该同学喜欢物理。

根据题意可以知道P(A)=30/50=3/5,P(B)=20/50=2/5,P(A∩B)=15/50=3/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届一轮复习概率与统计高考要求:概率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尤其是新增的随机变量这部分内容.要充分注意一些重要概念的实际意义,理解概率处理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重难点归纳:本章内容分为概率初步和随机变量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和独立重复实验.第二部分包括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涉及的思维方法:观察与试验、分析与综合、一般化与特殊化. 主要思维形式有:逻辑思维、聚合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例1有一容量为5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率数如下: [10,15]4 [30,35)9 [15,20)5 [35,40)8 [20,25)10 [40,45)3 [25,30)11(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含累积频率);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和累积频率的分布图.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和累积频率的分布图的画法. 知识依托:频率、累积频率的概念以及频率分布表、直方图和累积频率分布图的画法. 错解分析:解答本题时,计算容易出现失误,且要注意频率分布与累积频率分布的区别. 技巧与方法:本题关键在于掌握三种表格的区别与联系. 解(2)例2袋子A 和B 中装有若干个均匀的红球和白球,从A 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31,从B 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为p .(Ⅰ)从A 中有放回地摸球,每次摸出一个,有3次摸到红球即停止. (i )求恰好摸5次停止的概率;(ii )记5次之内(含5次)摸到红球的次数为ξ,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率及数学期望E ξ. (Ⅱ)若A 、B 两个袋子中的球数之比为12,将A 、B 中的球装在一起后,从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25,求p 的值.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利用概率知识和期望的计算方法. 知识依托:概率的计算及期望的概念的有关知识.错解分析:在本题中,随机变量的确定,稍有不慎,就将产生失误. 技巧与方法:可借助n 次独立重复试验概率公式计算概率.解:(Ⅰ)(i )2224121833381C ⎛⎫⎛⎫⨯⨯⨯= ⎪ ⎪⎝⎭⎝⎭(ii)随机变量ξ的取值为0,1,2,3,;由n 次独立重复试验概率公式()()1n kkkn n P k C p p -=-,得()505132013243P C ξ⎛⎫==⨯-=⎪⎝⎭; ()41511801133243P C ξ⎛⎫==⨯⨯-=⎪⎝⎭ ()232511802133243P C ξ⎛⎫⎛⎫==⨯⨯-=⎪ ⎪⎝⎭⎝⎭ ()323511173133243P C ξ⎛⎫⎛⎫==⨯⨯-=⎪ ⎪⎝⎭⎝⎭ (或()328021731243243P ξ+⨯==-=) 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是ξ的数学期望是:32808017131012324324324324381E ξ=⨯+⨯+⨯+⨯=. (Ⅱ)设袋子A 中有m 个球,则袋子B 中有2m 个球.由122335m mpm +=,得1330p =.例3如图,用A 、B 、C 三类不同的元件连接成两个系统N 1、N 2,当元件A 、B 、C 都正常工作时,系统N 1正常工作;当元件A 正常工作且元件B 、C 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时,系统N 2正常工作.已知元件A 、B 、C 正常工作的概率依次为0.80,0.90,0.90,分别求系统N 1,N 2正常工作的概率P 1、P 2.(N 2)AB C(N 1)CB A解:记元件A 、B 、C 正常工作的事件分别为A 、B 、C , 由已知条件P (A )=0.80,.P (B )=0.90,P (C )=0.90.(1)因为事件A 、B 、C 是相互独立的,所以,系统N 1正常工作的概率P 1=P (A ·B ·C )=P (A )P (B )P (C )=0.648,故系统N 1正常工作的概率为0.648.(2)系统N 2正常工作的概率P 2=P (A )·[1-P (C B ⋅)] =P (A )·[1-P (B )P (C )]=0.80×[1-(1-0.90)(1-0.90)]=0.792 故系统N 2正常工作的概率为0.792. 学生巩固练习:1.甲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是21,乙命中目标的概率是31,丙命中目标的概率是41.现在三人同时射击目标,则目标被击中的概率为( )107 D. 54C. 32 B. 43A. 2.已知随机变量ζ的分布列为:P (ζ=k )=31,k =1,2,3,则P (3ζ+5)等于A 6B 9C 3D 43.1盒中有9个正品和3个废品,每次取1个产品,取出后不再放回,在取得正品前已取出的废品数ζ的期望E ζ=_________.4.某班有52人,男女各半,男女各自平均分成两组,从这个班中选出4人参加某项活动,这4人恰好来自不同组别的概率是_________.5.甲、乙两人各进行一次射击,如果两人击中目标的概率都是0.6,计算: (1)两人都击中目标的概率;(2)其中恰有一人击中目标的概率; (3)至少有一人击中目标的概率.6.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ζ的概率密度函数f (x )=⎪⎩⎪⎨⎧≥<≤-≤2 021 1 0x x a x x(1)求常数a 的值,并画出ζ的概率密度曲线;(2)求P (1<ζ<23=. 7.设P 在[0,5]上随机地取值,求方程x 2+px +214+p =0有实根的概率. 8.设一部机器在一天内发生故障的概率为0.2,机器发生故障时全天停止工作.若一周5个工作日里均无故障,可获利润10万元;发生一次故障可获利润5万元,只发生两次故障可获利润0万元,发生三次或三次以上故障就要亏损2万元。

求一周内期望利润是多少?参考答案:1.解析:设甲命中目标为事件A ,乙命中目标为事件B ,丙命中目标为事件C ,则目标被击中的事件可以表示为A+B+C ,即击中目标表示事件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41)411)(311)(211()](1[)](1[)](1[)()()()(=---=-⋅-⋅-=⋅⋅=⋅⋅∴C P B P A P C P B P A P C B A P 故目标被击中的概率为1-P (A ·B ·C )=1-4341= 答案:A2.解析:E ξ=(1+2+3)·31=2,E ξ2=(12+22+32)·31=314 ∴D ξ=E ξ2-(E ξ)2=314-22=32.∴D (3ξ+5)=9E ξ=6. 答案:A3.解析:由条件知,ξ的取值为0,1,2,3,并且有P (ξ=0)=43C C 11219=,112131393939234121212C C C C C C 991(1),(2),(3)442202202C 2C 2C P P P ξξξ⋅========= 399101230.3444220220E ξ∴=⨯+⨯+⨯+⨯=答案:0.34.解析:因为每组人数为13,因此,每组选1人有C 113种方法,所以所求概率为P =4524113C )C (. 答案:4524113C )C ( 5.解:(1)我们把“甲射击一次击中目标”叫做事件A ,“乙射击一次击中目标”叫做事件B .显然事件A 、B 相互独立,所以两人各射击一次都击中目标的概率是P (A ·B )=P (A )·P (B )=0.6×0.6=0.36答:两人都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36(2)同理,两人各射击一次,甲击中、乙未击中的概率是 P (A ·B )=P (A )·P (B )=0.6×(1-0.6)=0.6×0.4=0.24甲未击中、乙击中的概率是P (A ·B)=P (A )P (B )=0.24,显然,“甲击中、乙未击中”和“甲未击中、乙击中”是不可能同时发生,即事件A ·B 与A ·B 互斥,所以恰有一人击中目标的概率是P (A ·B )+P (A ·B )=0.24+0.24=0.48 答:其中恰有一人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48.(2)两人各射击一次,至少有一人击中目标的概率P =P (A ·B )+[P (A ·B )+P (A )·B ]=0.36+0.48=0.84答:至少有一人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84.6.解:(1)因为ξ所在区间上的概率总和为1,所以21(1-a +2-a )·1=1, ∴a =21概率密度曲线如图:(2)P (1<ξ<23==9323)121(21=⋅+⋅7.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Δ≥0而Δ=P 2-4(214+P )=P 2-P -2=(P +1)(P -2) 解得P ≤-1或P ≥2故所求概率为P =53]5,0[)},2[]1,{(]5.0[=+∞--∞的长度的长度 8.解:以X 表示一周5天内机器发生故障的天数,则X -B (5,0.2),于是X 有概率分布P (X =k )=C k50.2k 0.85-k ,k =0,1,2,3,4,5.以Y 表示一周内所获利润,则Y =g (X )=⎪⎪⎩⎪⎪⎨⎧≥-===3 22 015010X X X X 若若若若Y 的概率分布为:P (Y =10)=P (X =0)=0.85=0.328P (Y =5)=P (X =1)=C 150.2·0.84=0.410 P (Y =0)=P (X =2)=C 25·0.22·0.83=0.205P(Y=-2)=P(X≥3)=1-P(X=0)-P(X=1)-P(X=2)=0.057故一周内的期望利润为:EY=10×0.328+5×0.410+0×0.205-2×0.057=5.216(万元) 课前后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