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控释肥料

合集下载

控释肥与缓释肥的区别

控释肥与缓释肥的区别

本次讲课到此结束, 课件内容仅限于群内 学习交流!
哪种控释肥适合大姜
不是所有的控释肥都适合大姜,控释肥有很 多种,主要区别于控肥时间长短和对氮磷钾 的控制比例。大姜前期的控释肥时间为2个月, 不能太长,否则起不到作用,氮磷钾不能全 控,控氮和钾最好,因为磷吸收比较慢,养 分为高氮、高磷和中钾。我们的套餐的控释 肥就是专门为大姜定制。后期高钾复合肥控 肥时间为1个月是最好
为什么要用控释肥
普通的肥料:前期养分过量,植物在短期内 无法完全吸收,造成大量的养分蓄积在土壤 中,容易下雨流失;渗入地下;或土壤固定, 所以肥料平均利用率只有35%左右。特别强 调一点,普通肥料用量大容易烧苗和造成土 壤板结、酸化和盐渍化
节肥、增效、省力、丰产、环保
控释肥:把前期的不用养分节约拿到后期供 应给植物,同时减少了淋失,微生物的分解 和土壤固定,相当于一点一点不停地给植物 喂肥。因此,肥料利用率能达到70%-80%左 右,使用安全,不会烧苗,残留少,不易造 成土壤问题。
大姜控释肥怎么用
不是什么控释肥都能直接撒在大姜上,具体 要看控肥的时间,一般像长控(半年以上) 的控释肥才可以直接接触根系,大姜控肥时 间只需要2个多月,所以大姜的控释肥是不能 直接接触姜块的,一般做底肥时,先撒肥再 用工具轻轻搅拌覆盖一下土就行,避免高浓 度直接接触。强调一点,那种说不用搅拌的 控释肥建议不用,因为控肥时间太长,不适 合大姜用。
什么是控释肥
控释肥料:缓释肥料的高级形式,主要通过 包膜技术来控制养分的释放,达到安全、长 效、高效等目的,是现代肥料发展的主要方 向,适合机械化生产特别是满足种肥同播的 需要等。
控释肥与缓释肥有什么区别
缓释肥:称长效肥料,主要指施入土壤。
缓释肥的高级形式为控释肥,是指通过各种 机制措施预先设定肥料在作物生长季节的释 放模式,使其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吸收 基本同步,稳定,从而达到提高肥效目的的 一类肥料。土壤的微生物、PH值等对控释肥 的释放没有任何影响

缓控释肥市场分析报告

缓控释肥市场分析报告

缓控释肥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缓控释肥是一种新型的肥料,具有缓释和控释的特性,能够提高作物吸收养分的效率,减少化肥的浪费。

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农业的需求不断增加,缓控释肥市场逐渐壮大。

本报告将对缓控释肥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从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旨在为行业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发展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等内容,旨在引导读者对整篇报告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缓控释肥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等内容,通过对市场现状的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及竞争格局的探讨,全面展现缓控释肥市场的情况。

结论部分则对市场前景展望,提出推荐策略,并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总结,为读者提供决策参考。

整篇报告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缓控释肥市场的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 {"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缓控释肥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市场竞争格局进行全面剖析。

同时,通过对市场前景展望和推荐策略的研究,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推动市场稳健增长。

通过本报告,我们希望能够为行业相关各方创造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推动整个缓控释肥市场的良性发展。

"}1.4 总结总结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缓控释肥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缓控释肥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建立品牌形象,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同时,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也将成为推动缓控释肥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缓控释肥市场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在面对市场变化时,企业需要灵活调整战略,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市场竞争,并且抓住机遇,持续发展壮大。

缓释肥与控释肥区别对待

缓释肥与控释肥区别对待

缓释肥与控释肥区别对待缓释肥(Slow release fertilizer)又称缓效肥料、长效肥料,是指由于肥料的化学成分改变或表面包涂半透水性或不透水性物质,使其中的有效养分缓慢释放。

施入土壤后,因其化合物或物理状态的不同,要经过短时间的转化才能被土壤溶液溶解。

它可以持久地给予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兼有化肥“速效”、农家肥平和持久的特点,并能减少淋浴损失,一般比化肥利用率高30%至70%。

对于缓释肥和控释肥的理解,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认为两者是一致的。

如美国作物营养协会将缓释肥定义为:所含养分比速效肥具有更长肥效的肥料。

并认为缓释肥与控释肥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

但事实上,两者是不同的,缓释肥指比普通肥料养分释放缓慢的肥料,但其养分的释放速率、方式和持续时间不能控制。

而控释肥则指在制备过程中其释放速率、方式和持续时间已知并可以进行控制的肥料。

根据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方式,人们把缓释肥养分释放的方式划分为4种类型:扩散、化学分解、膨胀和渗透。

缓释肥类型缓释型氮肥氮肥在容器栽培中施用量最大,而且施后损失率也远比其他元素高,平均为30%至50%,因而研究其缓释肥种类的意义尤其重大。

常见的有:脲甲醛(UF)38-0-0(含氮量通常在32%至4 0%之间),异丁烯叉二脲(IBDU)30-0-0。

两者都属于低水溶性有机氮化合物这个大类,但是前者为生物可降解化合物,后者为化学可分解化合物。

缓释型磷肥单料过磷酸钙(Ca)H 2PO4(2)0-20-0,含有12%的磷和18%的钙;三料过磷酸钙(Ca)H2PO4(2)0-46-0,含12%的钙;烧结的磷0-50-0,一种释放很缓慢磷的原料;磷酸铵镁(Mg NH 4PO4)7-40-6,这种肥料为低水溶性的无机化合物。

目前在苗木容器栽培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奥绿肥(Osmocote),它是一种典型的包膜复合肥,其化肥颗粒的外面包有一层半透水的薄膜。

当奥绿肥被施人土壤之后,土壤中的水分能缓缓透过薄膜,膜内的化肥成分吸水后产生压力。

缓释肥和控释肥哪个好?缓释肥、控释肥作用说明

缓释肥和控释肥哪个好?缓释肥、控释肥作用说明

缓释肥和控释肥哪个好?缓释肥、控释肥作
用说明
缓释肥和控释肥有许多共同点,他们都能在施肥后缓慢发挥作用,使肥效时间增长,不过在作用原理和营养成分上他们又有许多不同,要说他们哪个好就要明白他们的不同点,下面就为大家带来缓释肥和控释肥的作用说明。

从控制养分释放速率的机制和效果来看,缓释肥是通过化学和生物因素使肥料中的养分释放速率变慢,在释放时受土壤pH值、微生
物活动、土壤中水分含量、土壤类型及灌溉水量等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

而控释肥是通过外表包膜的方式把水溶性肥料包在膜内使养分缓慢释放,当包膜的肥料颗粒接触潮湿土壤时,土壤中的水分透过包膜渗透进入内部,使部分肥料溶解,这部分水溶养分又透过包膜上的微孔缓慢而不断向外扩散,土壤温度越高,肥料的溶解速度及穿越膜的速度越快,膜越薄,渗透越快。

从营养成分的种类来看,缓释肥大部分为单体肥,主要品种为缓效氮肥,也叫长效氮肥,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控释肥多为N-P-K 复合肥或加上微量元素的全营养肥,施入土壤后,它的释放速度只受土壤温度的影响。

二者养分的释放速度与植物各个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不同步。

缓释
肥释放养分不均匀,养分释放速度和作物的营养需求不一定完全同步;控释肥释放养分的速度与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同步,从而能满足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

【本人结语】缓释肥是肥料本身的溶解速度慢,他的溶解速度受外界多种因素影响,而控释肥时通过物理手段使肥料溶解缓慢,溶解速度基本只与土壤温度有关,一般来说缓释肥的营养单一,而控释肥多位全营养肥,种植户应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哪种。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缓释肥料是一种控制营养元素释放速度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减少肥料的损失和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缓释肥料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肥料的研究应用现状:1.缓释肥料的原理和分类:缓释肥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控制肥料中肥料元素的溶解或扩散速率,使其逐渐释放到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

根据缓释肥料的释放机制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生物缓释肥料、化学缓释肥料和物理缓释肥料等。

2.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缓释肥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包膜技术、包埋技术、凝胶技术和复合技术等。

其中,包膜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肥料粒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来控制肥料的释放速度。

3.缓释肥料的应用领域:缓释肥料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花卉种植和庄稼植物等农业领域。

在农田中,缓释肥料能够减少肥料的损失和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果园中,缓释肥料能够提高果树的生长速度和果实的品质。

在花卉种植中,缓释肥料能够提供持续的养分供应,促进花卉的开花和生长。

在庄稼植物中,缓释肥料能够提高作物的耐旱性和抗病性。

4.缓释肥料的优势和局限性:缓释肥料具有调控养分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等优势。

然而,缓释肥料也存在着制备成本高、释放速度受环境条件影响和植物对缓释肥料的适应性等局限性。

缓释肥料的研究进展:1.新型缓释肥料的开发: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开发新型缓释肥料,包括基于纳米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的缓释肥料等。

这些新型缓释肥料具有更高的控释效果和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2.缓释肥料的应用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利用智能控制技术、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等,将缓释肥料的施用与精准农业相结合。

这种精细化施肥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调整缓释肥料的释放速度和剂量,实现精确施肥。

3.缓释肥料的环境效应研究:缓释肥料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模拟模型,探究缓释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以评估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

控释肥的使用方法

控释肥的使用方法

控释肥的使用方法
控释肥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营养品,可以帮助植物更好地吸收养分,提高产量和品质。

下面是控释肥的使用方法:
1. 确定施肥时间:控释肥是一种缓释肥料,需要在植物的生长季节
进行施肥。

通常情况下,春季和夏季是植物生长的旺季,是最适合施肥的时间。

施肥的频率可以根据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环境进行调整。

2. 确定施肥量:施肥的量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肥料的配方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需要施肥5-10克,具体的施肥量可根据植物的
需求和结果来进行调整。

3. 施肥方式:控释肥料可以通过喷洒、撒播、浇灌等方式进行施肥。

其中,浇灌是最常用的方式。

将肥料用水稀释后,均匀地浇入植物的根部,以保证植物吸收到足够的养分。

4. 注意事项:使用控释肥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肥料应
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

其次,在施肥前应将肥料充分溶解或搅拌均匀,避免出现肥料颗粒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最后,施肥时应避免过量,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总的来说,控释肥是一种比较好的肥料,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但需要注意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四大控缓释肥的优缺点

四大控缓释肥的优缺点

四大控缓释肥的优缺点目前,在中国农业上大面积的推广缓释性氮肥,常见的有包硫尿素、脲甲醛、硝化脲酶抑制剂和树脂尿素等。

很多经销商和农民分不清每种产品的效果差异,以及每种产品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

每种产品技术特点以及适应不同的土壤状况:1、包硫尿素(SCU、PSCU等等)(1)生产方法将硫磺熔融喷涂到大颗粒尿素上面,然后加微晶石蜡或者改性蜡封闭微孔,含量一般为32%-40%之间;还有一些厂家不用石蜡,用0.3%-2%树脂包衣SCU,即 PSCU。

(2)产品特点 SCU和PSCU的释放是通过不同的肥料颗粒的膜先后破裂,组成了养分先后释放的顺序,最终形成SCU的缓慢释放。

质量差的SCU产品特点:硫磺比例过高,即氮含量低的产品,要么立刻放出来,要么整季都放不出来。

不幸的是,中国目前的产品大部分SCU都是如此,大家都是冲着这个概念而来,很少有静下心来认真做产品的公司。

质量好的SCU特点:膜完整而均匀,没有空隙和其它瑕疵。

稍微有问题的膜,尿素会很快出来,达不到缓释作用;氮含量高,最好是38%-40%,氮含量高不仅仅是成本低含量高,更重要的是释放可控,即包住的释放时间不会太长。

(3)应用优缺点 SCU或者PSCU的主要是硫磺的膜在水分和微生物的作用下,硫磺被空气氧化或者微生物分解而缓慢形成膜破裂或者产生微孔,尿素被释放出来,不同的颗粒组成先后释放的顺序。

SCU或者PSCU适合中等湿度的区域的旱地作物,温度不要太高。

温度越高,湿度越大,释放越快;反之越慢。

一般来说,水田和东北旱地不太适合。

当然如何技术水平高在保证膜完整的前提下,通过膜的厚薄来控制膜在不同环境下的分解速度,不幸的是,目前这样的公司我还没有发现。

优点:成本低,有一定的缓释性;缺点:相同的产品在不同湿度的环境下释放期差异非常明显;会产生酸,不适合南方酸性土壤。

2、脲甲醛(1)生产方法尿素和甲醛先在碱性条件下产生反应第一步生成一和二羟甲基脲,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羟甲基与氨基进一步缩合,通过加入尿素和甲醛的比例以及PH值最终确定分子量的大小。

缓控释肥研究

缓控释肥研究

缓(控)释肥料的主要类型源自二、包膜(包裹)类缓(控)释肥料。
196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率先研制出高分子聚合 物包膜肥料,同期,在日本也进行了以聚烯烃类材 料包膜尿素的研制。 硫衣尿素(SCU)是最早诞生的无机包裹类缓释肥, 具有以肥包肥的特点。该类肥料的发展在20世纪80 年代达到鼎盛时期,目前已进入缓慢发展阶段。
缓(控)释肥料的概念 国际肥料开发中心(IFDC)编写的《化肥手册》 中的定义:“将能够在整个生长季节,甚至几 个生长季节慢慢地释放植物营养元素的肥料, 称为控制释放肥料”。 美国作物营养检查官协会(AAPFCO)对缓释和控 制释放肥料的定义为:缓释和控制释放肥料是 那些①所含养分形式在施肥后能延缓被作物吸 收与利用的肥料;②所含养分比速效肥(例如 硝铵、尿素、磷铵、氯化钾)有更长肥效的肥 料。并认为:缓释与控制释放之间没有法定的 区别。
缓(控)释肥料研究进展及 在林业中的应用
邢尚军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12
报告 内 容
一、缓(控)释肥料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二、缓(控)释肥料的国内研究状况 三、缓(控)释肥料的缓释评判标准 四、缓(控)释肥料在林业中的应用 五、缓(控)施肥料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山东省林科院经济林木缓释肥研究简介


近年来国内有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承担了国家和地方的缓释肥料研制 课题,已有研究单位从国外引进了制作设备,研制出适合不同作物需 要的缓释肥系列新产品。然而,要使缓释肥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 尽快扩大推广应用的范围,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下面介绍几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缓控释肥料研究机构及成果。
缓(控)释肥料国内研究状况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缓(控)释肥料的概念 缓释和控释肥料之间没有法定的区别,美国植物性 食物控制官员协会 (AAPFC0) 也在其官方术语和定 义中使用这两个概念。 但是,有生物分解而释放养分的氮肥产品(如脲甲醛 UFs)在贸易中被称作为缓释肥料(SRF); 包膜或包囊产品在贸易中被称作控释肥料(CR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统计,目前我国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利用率为10%—25%,钾肥利用率为35%—5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仅氮肥利用率就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10—15个百分点[2]。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化肥品种单一,且以低浓度单质速溶肥料为主,氮肥中碳酸氢铵仍占48%左右,尿素约占43%左右,效果较好的复混肥只占10%左右。

而且这些肥料的养分释放速度太快,加快了土壤微生物对肥料的分解,也加速了养分的转化、挥发、淋失及物理化学固定[3],作物来不及吸收,大部分养分就损失掉了[4]。

这样不仅降低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5]。

因此,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养分流失、降低肥料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压力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农化和环境工作者的关注[6,7]。

缓释/控释肥料恰好可以解决这些难题,缓释控释肥料的研究逐渐成为肥料领域中研究的热点[8,9]。

1.缓释/控释肥料的概念⒈1 缓释肥料概念缓释肥料(Slow Release Fertilize缩写为SRF)又称长效肥料、迟效肥料或缓效肥料,通常由于肥料化学成分改变或表面包涂半透水性或不透水性物质而使其中的有效成分缓慢释放[10]。

缓释肥料的优点是比常规肥料养分释放慢,养分损失相对较少[11]。

其缺点是肥料释放养分的速度与作物需要不一定吻合,作物大量需要时供应不上,作物缺少量时肥料养分依然释放,造成养分不必要流失[12]。

⒈2 控释肥料概念控释肥料(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缩写为CRF)使肥料释放养分的速度与作物需要养分的量一致,使肥料利用率达到最高[12],是缓释肥料的高级形式。

它是以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为基体,依据横向-纵向施肥的理论,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的手段调节和控制养分促释和缓释,通过工业制造生产包容平衡施肥原理和技术等农艺措施的科学施肥技术载体。

它能依据作物营养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等营养特性,调控氮磷钾及必要的中、微量营养元素等养分供应强度与容量,使促释和缓释协调,能达到供肥缓急相济效果的控效植物营养复合体[13]。

控释肥料具有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同步,一次施入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需求;挥发、淋溶、固定少;施用方便,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14]。

其缺点是控释肥料成本高,其价格一般比常规肥料高2.5-8倍,目前仅在花卉、草坪、观赏性植物等经济作物上有一定的使用量,而在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上仍处在试验阶段[15-18]。

2.缓释/控释肥料的制备原理和途径2.1 物理方法制备缓释/控释肥料原理和途径2.1.1 物理包被法物理包被法是指在水易溶性或缓释性颗粒肥料外表面包裹上一层渗透扩散阻滞层,来减缓或控制肥料养分的溶出速率,即包膜(裹)缓释/控释肥料。

硫衣尿素(SCU)、涂层尿素、Luxuriance(乐喜施)等都属于这一类,而且硫衣尿素肥料的研制和开发还奠定了物理方法研究缓释/控释肥料的基础。

2.1.2 整体分散法整体分散法是将肥料均一地分散、吸附于控释材料中,形成多孔网状体系,肥料养分随着控释材料对肥料养分的解吸或控释材料的溶蚀或降解释放出来。

整体分散法生产的缓释肥料被称为基质型缓释肥料,包括固体基质肥料、固液态基质肥料和胶粘肥料。

基质型缓释/控释肥料的缓释/控释系统可以由亲水或疏水材料以及生物降解型材料构成,其养分释放机理可以是扩散控制型,也可以是物理化学控制型。

2.1.3 混合法混合法是将肥料增效剂(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保钾剂和磷素活化剂等)均匀地分散混合到肥料中去,通过调节肥料在土壤中的生物化学转化过程,来实现缓释/控释肥效果。

如缓释碳铵(添加改良的DCD)和缓释尿素(添加HQ)等。

2.2 化学方法制备缓释/控释肥料原理和途径化学合成缓释/控释肥料是将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共价或离子键连接到预先形成的聚合物上,构成一种新型组合物。

其所含养分的释放速度取决于聚合物键的性质、立体化学结构、疏水性、降解难易程度和交联程度等[19]。

化学合成缓释/控释肥料可分为合成缓释性有机氮肥、合成缓释性无机氮肥和尿素改性的其它产品三类。

2.2.1 合成缓释性有机氮肥合成缓溶性有机氮肥如脲甲醛(NU)、脲乙醛(CDU)、异丁叉二脲(IBDU)和草酰胺等[20],这类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主要取决于环境因子,如土壤性质、温度和微生物活性,还取决于肥料本身的理化性质,粉状肥料的氮素释放速度比颗粒状的要快的多。

2.2.2合成缓释性无机氮肥如磷酸铵镁和磷酸铵钾是目前已经投入生产的两种重要无机磷酸铵化合物。

2.2.3 尿素改性的其它产品如硫代尿素、甘脲(亚异丁基二脲)等[21]。

这些肥料N的利用率可达66%-75%[22]。

3.缓释/控释材料及其缓释/控释机理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磷素活化剂、肥料改性物质、肥料包膜材料、载体材料等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对肥料起着缓释/控释效果,都属于缓释/控释材料的范畴。

这些材料的缓释/控释机理各不相同。

3.1 硝化抑制剂国内外广泛研究的硝化抑制剂有氮-吡啶、双氰胺、氯唑灵、4-氨基三唑、2-乙基吡啶、硫代硫酸铵、硫代硫酸钠、脒基硫脲、硫代磷酰三胺、硫脲等[19]材料。

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硝化作用第一阶段铵根离子氧化为亚硝酸根离子的主要细菌即亚硝化单孢菌的活性,从而减少亚硝酸根离子的积累,进而控制硝酸根离子的形成,最终降低了施入土壤中的氮素损失。

3.2 脲酶抑制剂近几年来,开始研究使用的脲酶抑制剂有N-(正丁基)磷酰三胺、硫代磷酰三胺、苯基磷酰二胺、环已基磷酰三胺、磷酰三胺、对苯二酚、P-苯、硫代吡啶、硫脲、糠醛、腐植酸类物质、硼酸、甲醛、乙草胺、乙丙甲草胺等[19]材料。

脲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是抑制尿素转化中脲酶的活性,起到延缓尿素分解的作用,减少了尿素的分解损失,从而起到缓释的效果。

3.3 磷素活化剂目前,研究较多的磷素活化剂如沸石、澎润土、糠醛渣、腐植酸类、木质素盐类、硅藻土、鸡粪中活性有机酸类、猪粪中有机活性物质、蒿秆中提取的活性有机物质等材料。

磷素活化剂的作用机理是将土壤中的难溶性磷分解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状态,增加土壤中的有效磷素含量,降低磷肥施用量,提高磷肥利用率。

3.4 肥料改性物质肥料改性物质[22]有甲醛、草酸、乙醛、丁烯叉醛、硝酸、磷酸等材料。

肥料改性物质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化学方法改变了肥料的性质,降低改性后肥料在土壤中的溶解速度,减少了肥料的流失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3.5 肥料包膜材料目前,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的肥料包膜材料有阿拉伯胶、明胶、海藻酸钠、腐植酸类、淀粉类、面粉、纤维素、焦油、橡胶、乳胶、石蜡、沥青、油类、羟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聚乙烯、聚苯乙烯、脲甲醛树脂、聚乙烯醇磷酸脲、聚乙烯醇缩醛、L-乳酸聚合物、聚乙烯醇、聚丙烯、聚氨基甲酸酯、木质素磺酸钠、聚乙二醇、醋酸纤维、硬脂酸、硫磺、钙镁磷肥、氧化镁等材料。

肥料包膜材料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包膜材料在肥料表面形成膜的透性,减少肥料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分解作用,达到植物需要多少养分肥料就分解多少的目的,进而达到缓释/控释的效果。

3.6 载体材料可利用的载体材料有玻璃、珍珠岩、沸石、延展性蛭石、明胶、淀粉、聚丙烯酰胺、聚乳酸、甲壳糖、丁苯橡胶、沥青、石蜡、海泡石等材料。

载体材料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其材料本身的空间网状结构对肥料的吸附作用,减少了肥料在土壤中的损失,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4.缓释/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征评价方法4.1 水溶出率法水溶出率法又分为7天静止水溶出率法[23]、水浸法[24]、水溶出率法[25]等方法。

欧洲标准委员会对评判缓释/控释肥料作了如下说明:若肥料养分在25℃的水中24小时释放量不大于15%及28天释放量不超过75%和在规定时间内至少75%被释放,则该肥为缓释/控释肥料。

试验证明通过上述方法试验肥料浸入水中测得养分释放期不能代表作物表现的肥效期,所以该方法在评价肥效期时有待进一步改进。

4.2 淋溶评价法淋溶评价法包括土柱淋溶法—土壤溶出率法[26]和砂柱淋溶法[27]等方法。

其中土柱淋溶法考虑了养分离子或分子被土壤胶体吸持这一事实,与田间情况较为接近。

4.3 生物培养法以盆栽试验或大田试验来研究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规律最能体现肥料的控释性能。

通过不同生育期的吸收量或土壤肥料养分残留量、速效肥料效应为对照,计算控释肥料养分释放量。

大田试验受到诸多自然条件,如降水、温度、虫害等影响,而盆栽试验条件相对则易于控制。

同时,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对同一控释肥料的反应是不同的,很难得到一致的规律,如何确定试验条件还有待研究[28]。

4.4 其它评价方法应用电超滤技术评价肥料的释放速率土壤培养法[29];也有把包膜肥料放在不同盐浓度的溶液中培养,溶液可以搅动或静止,测定包膜肥料养分的释放速率土壤培养法[30];廖松等土壤培养法[31]采用电导法和好气培养法、连续取样法研究包膜控释尿素包肥效果及其机理,发现该法得到的控释尿素的供氮曲线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并认为用该法简单快速测定控释肥料的供氮速度并评价其肥效;樊小林等[32]用土壤好气培养——间隙淋洗法,在恒温条件下培养12周,研究控释肥料与控释包在土壤中的供氮情况表明,其在土壤中的供氮规律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

陈立军土壤培养法[33]应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快速有效同时测定复合缓释肥中的N、P的释放量。

5.展望我国在缓释/控释肥料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是从缓释/控释肥料的推广应用方面的反馈信息上发现,在研究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价位太高、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吸收速率的模式不一致、养分释放与肥料的肥效都缺乏全面系统的评价标准等。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缓释控释肥料的研究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价格低廉的缓释/控释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制备价格较低的缓释/控释肥料;(2)改进缓释/控释肥料,使其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的吸收速率同步;(3)定量评价从准确、简单、快速及节省劳力并得到实际经济效益入手;(4)完善缓释/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性的检测方法,规范缓释/控释肥料生产中的质量管理标准;(5)氮肥在农田中的损失最严重,目前氮肥的缓释控释技术研究最多,但国内磷钾肥料资源较缺乏,因而加强磷钾肥料缓释/控释技术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