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确认方案
甲硝唑片的溶出度测定

4 高见曙, 高建青, 张 丽菊. 药 物经皮 离子电 渗的影 响因 素. 中国药学杂志, 1996, 31( 1) B6.
50% 所需时 间) 、Td ( 溶 出 63. 2% 所需 时 间) 以 及 m 值
( 直线斜率) , 结果见表 2( Weibull 分布 函数的数 学表达
式为:
lnln
1-
1 F( t)
=
l nk +
m ln t
F ( t ) 为累 积 溶出 百分
率, t 为溶出时间) 。
2. 5. 3 方差 分析: 对 T50、T d 和 m3 个 参数进行 方差分 析, 结果见表 3。
T d( min)
A
1. 21? 0. 48
B
1. 91? 1. 76
C
0. 34? 0. 34
D
7. 05? 2. 93
E
14. 14? 5. 02
F
1. 32? 0. 73
G
1. 80? 2. 06
2. 90? 0. 62 2. 95? 2. 40 0. 76? 0. 68 10. 33? 4. 30 22. 17? 8. 14 2. 03? 0. 97 2. 93? 3. 08
用双室扩散池( 扩散面积为 0. 87cm2) , 供应 室放置 盐酸丁卡因溶液( 称取盐酸丁 卡因约 0. 030g , 加 蒸馏水 至 100ml 即可) 。接受室放 置 pH7. 4 磷酸 缓冲液, 每池 容积 3. 6ml。
药品生产技术《甲硝唑片的溶出度测定--检验前的准备》

检验前的准备
一、实训资料
〔一〕检验药品
〔1〕检验药品的名称:甲硝唑片。
〔2〕检验药品的3〕检验药品的规格、批号、包装及数量:根据药品包装确定,并记录有关情况。
〔二〕质量标准
检验依据:?药典?〔2021版〕二部213页“甲硝唑片〞:?药典?〔2021版〕四部通那么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药典?〔2021版〕四部通那么04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本品溶出度采用第一法〔篮法〕为测定方法,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77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6H9N3O3的吸收系数〔%1
E〕
1cm 为377计算每片的溶出量。
限度为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二、实训原理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药物只有固体制剂中的活性成分溶解之后,才能为机体吸收。
溶出度试验能有效地区分同一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差异,是片剂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
甲硝唑的溶解度大小、辅料的亲水性程度和制片工艺都会影响制剂的溶出度,甲硝唑溶出度测定采用转篮法。
三、仪器、试药的准备及试液的配制
1仪器的准备
溶出仪、量筒〔10mL 、1000mL〕、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溶出杯〔1000mL〕、微孔滤膜〔不大于μm〕、滤器、取样器、分析天平〔感量〕、温度计〔分度值℃〕、超声波清洗仪等。
2试药的准备
甲硝唑片、盐酸。
3试液的制备
〔1〕盐酸溶液的配制此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
取盐酸〔9→1000〕9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FA-VD-111 甲硝唑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甲硝唑乳膏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1 目的
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草案中的相关规定,建立甲硝唑乳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保证其检验方法的科学性,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 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甲硝唑乳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3 人员与职责
质量控制人员负责验证方案与报告的起草,并按照批准的方案实施,完成检验相关数据的采集;质量保证人员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审核;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批准。
4 培训
本方案实施前应对参加验证人员进行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确保进行验证的人员均能熟悉、掌握验证过程。
5 验证方案
5.1 制剂信息
甲硝唑乳膏为甲硝唑加入至以甘油、三乙醇胺、水组成的水相和以硬脂酸、羊毛脂、凡士林组成的油相乳化混匀后的基质中配制而成,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临床作为抗阿米巴、抗滴虫、抗厌氧菌药使用。
其质量标准中规定应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每1g样品中细菌数不得超过100cfu,霉菌和酵母菌数不得超过100cfu,并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根据以上特点,本方案中按《中国药典》2015版草案《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1105)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1106)中相关要求,决定采用稀释剂稀释法消除抑菌性成分对结果的影响,制备供试品溶液;采用平皿法中的倾注法对供试品中的需氧菌总数及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进行计数,根据草案对其质量标准中规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检查,并对所选用的计数和检查方法进行验证。
实验五甲硝唑片的含量测定(精)

实验四甲硝唑片的含量测定一、目的要求1.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片的原理及操作,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熟练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3.了解排除片剂中常用辅料干扰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根据甲硝唑能产生紫外吸收的性质,将本品用盐酸溶液配成稀溶液,在甲硝唑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用吸收系数法计算含量。
三、实验步骤1. 操作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甲硝唑50mg),置1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约80mL,,微温使甲硝唑溶解,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
取该溶液置1cm厚石英吸收池中,以相同盐酸溶液为空白,在27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6H9N3O3的吸收系数为377计算,即得。
《中国药典》(2005)规定本品含甲硝唑(C6H9N3O3)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
2. 计算根据朗伯-比尔定律:A=ECL则:C=AA= E⨯L377⨯LA1⨯⨯V⨯D⨯平均片重故:每片甲硝唑的量(g)=w式中,V:供试品溶液原始体积;D:稀释倍数;W:称取供试品的量(g)甲硝唑片占标识量的百分含量可按下式求得:A1⨯⨯V⨯D⨯平均片重标示量%=⨯100%w标示量四、注意事项1. 本次实验是用紫外分光法进行含量测定,故应选择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中的氢灯为光源,采用石英吸收池进行测定。
2. 测定步骤一般须经仪器预热、并调节各种开关至工作处;调拨测定所需波长;经校正仪器后,用与供试液相同的溶剂作空白测试,调其透光率为100%(吸收度为零);再测定供试液的吸收度;关闭电路;计算(仪器的具体操作可详见各型号的说明书)。
3. 在仪器使用中,暂停测试时,应尽可能关闭光路闸门,以保护光电管,勿使受光过久而遭损坏。
4. 吸收池在测定前,应用被测试液冲洗2~3次,以保证溶液的浓度不变。
甲硝唑片的质量检测—甲硝唑片性状与鉴别

(5)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 药之王、国家级新药、不复发、不反弹、永葆 青春、显著、消除、解除、根治、根除、药到 病除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示的; (6)利用国家机关、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 构或者专家、学者、医师、药师和患者的名义 和形象做证明。与其它药品进行功效和安全性 对比,贬低同类产品,含有药品有效率、治愈 率、排序、评比等综合评价或者获奖的内容。
怎么自己鉴别真假药品
一、从外包装盒鉴别
1、注意药品名称、规格、产品批号、批准文号、注 册商标、有效期、药品生产企业名称等所处位置。内 容应齐全,无错字、漏字,符号使用应正确。如为外 国厂家生产的药品,包装盒上应注明进口药品注册证 号;如为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厂家生产的药品,应 在包装盒上注明医药产品注册证号。 2.印刷工艺及油墨 字面应光滑无裂纹、字体边缘无毛 边、不易掉色、不易粉化、套色应清晰、过渡应柔和。 观察字体凹凸程度、是否使用烫金等特殊工艺 。 3.产品批号表示日期应不超过现在日期。 4.不得含有药品有效率、治愈率、排序、评比等综合 评价或者获奖的内容。
(四)切 这里指手摸的感觉或变化。
1、药品包装盒的纸质。真品纸质厚而硬,伪品一般较薄、软; 2、药品说明书的纸质。有些药品的说明书已采用较为先进的防伪 技术。”步长脑心通胶囊”、“汇仁肾宝”、“云南白药”、速 效救心丸”等药品的说明书均系用水印纸印制而成。 3、防伪标识。一些知名品牌药品的封签或商标采用了“热敏防伪 技术”,手温下或用火稍加热颜色发生变化,手或火离开后迅速 复原色调.如承德中药厂生产的“腰痛宁胶囊”、“三九感冒灵 冲剂”.有些药品使用了“显影式防伪技术”,用硬币磨擦防伪 暗记的申色区域会出现注册商标或微标显影,如“汇仁乌鸡白凤 丸”。 4、生产批号.部分名牌药品生产厂家采用特殊技术标示生产批号, 具有明显的防伪特征.如“宝宝一贴灵”、“斯达舒胶囊”的生 产批号手摸凸凹感明显,“地奥心血康胶囊”的生产批号手擦易 掉等。
甲硝唑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确认方案

甲硝唑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确认方案产品名称:甲硝唑片产品编号:验证项目:微生物限度文件编码:验证时间:年月日~年月日确认方案起草你的签名表明你已清楚了解本方案及附件内容,充分理解并认可本方案。
确认方案审核确认方案批准目录1.简介 (1)1.1.验证目的 (1)1.2.适用范围 (1)1.3.依据的法律法规 (1)2.概述 (1)3.验证小组组成及职责 (1)3.1.验证小组成员及方案会审 (1)3.2.验证小组职责 (1)3.3.人员确认 (2)3.4.验证培训 (2)4.验证内容 (2)4.1.验证准备 (2)4.2.菌液制备 (4)4.3.供试液制备 (4)4.4.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5)4.5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大肠埃希菌 (6)5偏差及结果评估 (7)6验证结论 (7)1.简介1.1.验证目的验证所采用的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适合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1.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生产的甲硝唑片(规格:0.2g)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验证。
1.3.依据的法律法规《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2.概述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要求在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以验证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和控制菌检查;不同检品、不同的仪器或材料等均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当检品有抑菌性时,会掩盖已受检品污染的事实或造成低于实际污染水平的检测结果;选用不适当的培养基,其促生长能力不符合要求,也会造成类似的后果;若药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检验方法应重新验证;因此为了使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结果准确可靠,需要对检品的具体检验方法进行验证,以证明其对检品的适用性。
3.验证小组组成及职责3.1.验证小组成员及方案会审您的签名表明您已审阅并同意本验证方案,并保证按文件要求实施验证,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TS-VD-550-01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文件文件名称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2015版)文件编号TS-VD-550-01重庆天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案试验报告的起草:日期:试验报告的审核:日期:试验报告的审核:日期:试验报告的批准:日期:1.概述通过试验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测定,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控制菌的检查,根据样品的特性制定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按制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判断是否符合试验标准。
若符合,按试验的方法和条件进行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若不符合,重新建立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再进行试验,直至试验结果符合设立的试验标准。
2.目的: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该药品的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控制菌的测定。
照此检查法和检验条件进行供试品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控制菌检查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3.职责3.1.QC:负责起草试验方案和报告,并负责本方案的实施。
3.2QC主管、质量部长:负责试验方案、试验报告的审核。
3.3.质量授权人:负责方案、偏差和报告的最后批准。
4.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和控制菌检查法。
5.培训:在本方案实施前,已对方案实施过程中涉及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方案顺利实施,并做好培训记录,培训记录见附表1。
6.试验条件6.1.供试品规格:批号:6.2.培养基及试剂培养基名称培养基批号生产厂家6.3.试验用菌株菌种名称菌种编号菌种来源6.4.检验仪器及相关设备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厂家7.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7.1.需氧菌总数及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7.1.1菌液制备7.1.1.1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置30~35℃培养18~24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备用。
甲硝唑检验内容操作方法

甲硝唑检验内容操作方法甲硝唑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细菌和原虫感染。
甲硝唑检验主要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估。
下面是甲硝唑检验内容和操作方法的详细介绍:一、甲硝唑的化学性质与性质检验:1. 甲硝唑是一种白色到浅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丙酮和氯仿,几乎不溶于醚。
通过观察甲硝唑的颜色、结晶形态和溶解性,可以初步判断其质量。
2. 甲硝唑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与还原剂发生反应。
药物样品中的杂质可能与甲硝唑发生氧化反应,降低其药效。
通过测定甲硝唑的含氧量,可以评估其氧化性和纯度。
二、甲硝唑的含量检验:1. 含量检验是甲硝唑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检测方法,来测定甲硝唑的含量。
首先,准备一定浓度的甲硝唑标准溶液作为对照,然后将样品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并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与检测。
根据对照品与样品的峰面积比较,可以确定样品中甲硝唑的含量。
2. 另一种常用的含量检验方法是紫外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通过测定甲硝唑在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计算其含量。
首先,将甲硝唑样品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然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甲硝唑的含量。
三、甲硝唑的溶解度检验:溶解度检验是评估甲硝唑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可以通过测定甲硝唑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来评估其溶解性。
首先,将一定量的甲硝唑样品加入不同的溶剂中,并用摇床加热摇匀,待其全部溶解后,采用适当的方法(例如静态法或动态法)测定甲硝唑的溶解度。
通常,溶解度越高表示甲硝唑的纯度越高。
四、甲硝唑的稳定性检验:甲硝唑的稳定性检验主要通过进行加速试验来评估。
将甲硝唑样品分别暴露在不同条件下,如高温、高湿度、氧化剂等环境下,然后定期进行质量评估。
通过观察甲硝唑的外观、含量和溶解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其稳定性和质量持久性。
五、甲硝唑的微生物限度检验:微生物限度检验是用来评估甲硝唑样品是否存在细菌、真菌和酵母等微生物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硝唑片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确认方案
产品名称:甲硝唑片
产品编号:
验证项目:微生物限度
文件编码:
验证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确认方案起草
你的签名表明你已清楚了解本方案及附件内容,充分理解并认可本方案。
确认方案审核
确认方案批准
目录
1.简介 (1)
1.1.验证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依据的法律法规 (1)
2.概述 (1)
3.验证小组组成及职责 (1)
3.1.验证小组成员及方案会审 (1)
3.2.验证小组职责 (1)
3.3.人员确认 (2)
3.4.验证培训 (2)
4.验证内容 (2)
4.1.验证准备 (2)
4.2.菌液制备 (4)
4.3.供试液制备 (4)
4.4.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5)
4.5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大肠埃希菌 (6)
5偏差及结果评估 (7)
6验证结论 (7)
1.简介
1.1.验证目的
验证所采用的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适合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生产的甲硝唑片(规格:0.2g)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验证。
1.3.依据的法律法规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2.概述
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要求在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以验证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和控制菌检查;不同检品、不同的仪器或材料等均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当检品有抑菌性时,会掩盖已受检品污染的事实或造成低于实际污染水平的检测结果;选用不适当的培养基,其促生长能力不符合要求,也会造成类似的后果;若药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检验方法应重新验证;因此为了使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结果准确可靠,需要对检品的具体检验方法进行验证,以证明其对检品的适用性。
3.验证小组组成及职责
3.1.验证小组成员及方案会审
您的签名表明您已审阅并同意本验证方案,并保证按文件要求实施验证,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3.2.验证小组职责
负责承担本验证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包括验证立项提出、验证方案的起草、验证的实施、验证报告编写等工作。
●组长:根据验证计划安排,负责项目验证立项提出,组织验证小组人员起
草验证方案并按方案要求实施验证。
负责各阶段验证结果汇总及评价,起
草验证报告、整理验证档案,组织相关的验证培训。
对整个项目验证负责。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督促验证小组成员按照验证方案的要求做好验证
记录,并对验证方案中的验证方法、有关试验标准、验证过程及实施结果
符合GMP规范及有关标准进行审核,有关检验记录的审核、偏差的审核。
●成员:在验证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按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完成验证方案的起
草、会审,验证的具体实施,对验证的结果进行记录,对实施验证的结果
负责。
3.3.人员确认
确认有关检验人员、监督人员有专业检验证书并均经过岗位培训,并取得上岗证。
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3.4.验证培训
验证实施前,验证方案及验证中应该掌握的技能应该对验证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培训应遵循《培训管理制度》。
培训记录存入验证档案。
培训主持人:日期:
确认人:日期:
4.验证内容
4.1.验证准备
4.1.1样品名称和规格:甲硝唑片规格:0.2g
样品批号:、、
4.1.2 实验用培养基:
4.1.3稀释液: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
4.1.4检查所涉及的设备:
4.1.5检查所涉及的试验用菌种
4.1.6 验证用培养基、缓冲液应置121℃湿热灭菌15分钟,验证用玻璃仪器应置
163℃干热灭菌2小时。
4.2.菌液制备
表1 试验菌液的制备和使用
按表1 规定程序培养各试验菌株。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液体培养物1ml,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浓度约为103~104cfu/ml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0.05% (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浓度约为103~104cfu/ml的黑曲霉孢子悬液。
大肠埃希菌液同金黄色葡萄球菌,稀释浓度为102~103cfu/ml。
4.3.供试液制备
取供试品10g,加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用振摇法将其充分混匀,制成浓度为1:10供试液。
4.4.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4.4.1接种和稀释
按下列要求进行供试液的接种和稀释,制备微生物回收试验用供试液。
(1)试验组取上述制备好的供试液10ml,加入试验菌液0.1ml,混匀,使每1ml
供试液中含菌量不大于100cfu。
(2)供试品对照组取制备好的供试液10ml,以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代替菌
液同试验组操作。
(3)菌液对照组取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替代供试液,按试验组操作加入试
验菌液并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
4.4.2抗菌活性的去除或灭活
供试液接种后,按下列“微生物回收”规定的方法进行微生物计数。
若试验组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菌落数的值小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值的50%。
可采用增加稀释液或培养基体积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
4.4.3供试品中微生物回收
4.4.3.1平皿法:采用倾注法测定,取上述各组样品各1ml,置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中,注入15〜20ml温度不超过45℃熔化的胰酪大豆胨琼脂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按表1规定条件,倒置培养、计数。
每株试验菌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皿,以算术均值作为计数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菌落计数(常规法)
4.4.3.1.1结果计算:试验组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菌落数的值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的比值应在0.5〜2 范围内。
若各试验菌的回收试验均符合要求,照所用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及计数方法进行该供试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
表3 菌落回收计算(常规法)
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4.5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大肠埃希菌
4.5.1使用经过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培养基。
4.5.2常规法
4.5.2.1各试验组操作及结果
(1)试验组取供试液10ml及大肠埃希菌液0.1ml,接种至100ml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混匀,30〜35℃培养18〜24小时。
取上述培养物1ml接种至100ml麦康凯液体培养基中,42〜44℃培养24〜48小时。
取麦康凯液体培养物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0〜35℃培养18〜72小时。
(2)阴性对照组取稀释剂10ml接种至100ml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照试验组培养,观察。
试验结果见表6
表6控制菌检查(常规法)
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4.5.3培养基稀释法
4.5.3.1各试验组操作及结果
(1)试验组取供试液10ml及大肠埃希菌液0.1ml,接种至1000ml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混匀,30〜35℃培养18〜24小时。
取上述培养物1ml接种至100ml麦康凯液体培养基中,42〜44℃培养24〜48小时。
取麦康凯液体培养物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0〜35℃培养18〜72小时。
(2)阴性对照组取稀释剂10ml接种至1000ml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照试验组培养,观察。
试验结果见表7
表7控制菌检查(培养基稀释法)
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5偏差及结果评估
验证过程中验证人员及时记录验证过程的数据及现象,验证组长对出现的
偏差及时组织验证人员进行分析讨论,在验证报告中说明。
6验证结论
将验证结果在验证记录中进行记录,验证组长对验证结果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