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琅禾费衍射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夫琅禾费衍射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夫琅禾费衍射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夫琅禾费衍射现象的观察和分析1、单缝夫琅和费衍射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狭缝在垂直方向狭缝在水平方向

衍射

图样

特点所成图像的方向与狭缝的方向相互垂直,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其中中央零级亮条纹的宽度最宽、亮

度最大,从中央往两边,其它亮条纹的亮度依次减

小所成图像的方向与狭缝的方向相互垂直,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其中中央零级亮条纹的宽度最宽、亮度最大,从中央往两边,其它亮条纹的亮度依次减小

测量狭缝宽度(λ=632.8nm)狭缝到

衍射图样的距离

L(mm) 零级亮斑

的宽度

2x k(mm)

θ

?

d

λ

θ

2

=

?)

缝宽d(mm)

(计算结果)

x k

L

d

λ

=

缝宽d(结

果测量)

零级亮纹图样变化特点

缝宽变化(从小到大)600.0 20.5 0.03230.04 0.10mm

随着狭缝宽度的逐渐增大,零级亮纹

的宽度、角宽度在逐渐减小

600.0 6.9 0.01170.11 0.20mm

677.8 2.2 0.00370.35 0.30mm

677.8 1.5 0.00250.52 0.40mm

狭缝在垂直和水平方向

衍射图样特点1、所成图像的方向与狭缝的方向相互垂直,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其中中央零级亮条纹的宽度最宽、

亮度最大,从中央往两边,其它亮条纹的亮度依次减小。

2、随着狭缝宽度的逐渐增大,零级亮纹的宽度、角宽度在逐渐减小。

2、圆孔夫琅禾费衍射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衍射图样的特点

出现明暗相间的圆环,其中央为亮度最强的亮圆,从中央圆环依次往外,亮圆环的亮

度逐渐减小

测量圆孔直径

狭缝到衍射图样

的距离L(mm)

零级亮圆

的直径

d(mm)

θ

?

L

d

=

直径D(计算结果)

θ

λ

?

=22

.1

D

零级亮纹图样变化特点

改变圆孔直径1058.6 1.6 0.015 0.00112 随着圆孔直径的逐渐增

大,中央零级亮圆环的

直径、角宽度在逐渐减

1058.6 2.9 0.027 0.00268

812.5 4.2 0.052 0.00359

765.8 6.9 0.090 0.00788

测定夫琅禾费衍射实验

测定单缝衍射得光强分布 【教学目得】 1.观察单缝衍射现象,加深对衍射理论得理解。 2.会用光电元件测量单缝衍射得相对光强分布,掌握其分布规律。 3.学会用衍射法测量微小量。 【教学重点】 1.夫琅禾费衍射理论 2.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装置 3.用光电元件测量单缝衍射得相对光强分布,衍射法测量微小量 【教学难点】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光路及光强分布规律 【课程讲授】 提问:1、缝宽得变化对衍射条纹有什么影响? 2、夫琅与费衍射应符合什么条件? 一、实验原理 光得衍射现象就是光得波动性得重要表现。根据光源及观察衍射图象得屏幕(衍射屏)到产生衍射得障碍物得距离不同,分为菲涅耳衍射与夫琅禾费衍射两种,前者就是光源与衍射屏到衍射物得距离为有限远时得衍射,即所谓近场衍射;后者则为无限远时得衍射,即所谓远场衍射。要实现夫琅禾费衍射,必须保证光源至单缝得距离与单缝到衍射屏得距离均为无限远(或相当于无限远),即要求照射到单缝上得入射光、衍射光都为平行光,屏应放到相当远处,在实验中只用两个透镜即可达到此要求。实验光路如图1所示, 图1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光路图 与狭缝E垂直得衍射光束会聚于屏上P0处,就是中央明纹得中心,光强最大,设为I0,与光

轴方向成Ф角得衍射光束会聚于屏上PA处,P A得光强由计算可得: 式中,b为狭缝得宽度,为单色光得波长,当时,光强最大,称为主极大,主极大得强度决定于光强得强度与缝得宽度。 当,即: 时,出现暗条纹。 除了主极大之外,两相邻暗纹之间都有一个次极大,由数学计算可得出现这些次极大得位置在=±1、43π,±2、46π,±3、47π,…,这些次极大得相对光强I/I0依次为0、047,0、017,0、008,… 图2夫琅禾费衍射得光强分布 夫琅禾费衍射得光强分布如图2所示。 图3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得简化装置 用氦氖激光器作光源,则由于激光束得方向性好,能量集中,且缝得宽度b一般很小,这样就可以不用透镜L1,若观察屏(接受器)距离狭缝也较远(即D远大于b)则透镜L2也可以不用,这样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装置就简化为图3,这时, 由上二式可得 二、实验装置

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实验报告

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 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质。本实验将进一步说明光就是横波而不就是纵波,即其E与H的振动方向就是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光的偏振性证明了光就是横波,人们通过对光的偏振性质的研究,更深刻地认识了光的传播规律与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目前偏振光的应用已遍及于工农业、医学、国防等部门。利用偏振光装置的各种精密仪器,已为科研、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的检验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方法。 【实验目的】 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偏振的基本概念。 2.了解偏振光的产生与检验方法。 3.观测布儒斯特角及测定玻璃折射率。 4.观测椭圆偏振光与圆偏振光。 【实验仪器】 光具座、激光器、偏振片、1/4波片、1/2波片、光电转换装置、光点检流计、观测布儒斯特角装置 图1 实验仪器实物图 【实验原理】 1.偏振光的基本概念 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光波就就是电磁波,它的电矢量E与磁矢量H相互垂直。两者均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从视觉与感光材料的特性上瞧,引起视觉与化学反应的就是光的电矢量,通常用电矢量E代表光的振动方向,并将电矢量E与光的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光振动面。 在传播过程中,光的振动方向始终在某一确定方位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如图2(a)。光源发射的光就是由大量原子或分子辐射构成的。由于热运动与辐射的随机性,大量原子或分子发射的光的振动面出现在各个方向的几率就是相同的。一般说,在10-6s内各个方向电矢量的时间平均值相等,故出现如图2(b)所示的所谓自然光。有些光的振动面在某个特定方向出现的几率大于其她方向,即在较长时间内电矢量在某一方向较强,这就就是如图2(c)所示的所谓部分偏振光。还有一些光,其振动面的取向与电矢量的大小随时间作有规则的变化,其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移动轨迹呈椭圆(或圆形),这样的光称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如图2(c)所示。 图2 光波按偏振的分类 2.获得偏振光的常用方法 (1)非金属镜面的反射。 通常自然光在两种媒质的界面上反射与折射时,反射光与折射光都将成为部分偏振光。并且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特定值时,镜面反射光成为完全偏振光,其振动面垂直于入射面,如图3所示,这时入射角称为布儒斯特角,也称为起偏角。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系列之偏振光的分析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偏振光的分析 【实验目的】 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光的偏振现象的认识。 2.学习直线偏振光的产生与检验方法,了解圆偏振光和正椭圆偏振光的产生和定性检验方法。 【实验仪器】 He-Ne 激光器、光具座、偏振片(两块)、632.8nm 的1/4 波片(两块)、玻璃平板及刻度盘、白屏等。 【实验原理】 1.光的偏振状态 偏振是指振动方向相对于波的传播方向的一种空间取向作用。它是横波的重要特性。光在传播过程中,若电矢量的振动只局限在某一确定平面内,这种光称为直线偏振光,又叫平面偏振光(因其电矢量的振动在同一平面内);若光波电矢量的振动随时间作有规律的改变,即电矢量的末端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是圆或椭圆,这样的光称为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若光波电矢量的振动只在某一确定的方向上占优势,而在和它正交的方向上最弱,各方向的振动无固定的位相关系,这种光称为部分偏振光。直线偏振光垂直通过波片的偏振状态 入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 与波片光轴间的夹角 光 ≠ 0°,≠ 45°,≠ 90° 转过2的直线偏振光 正椭圆偏振光,长短轴之 比为tg,ctg 内切于边长比为tg的矩 形的椭圆偏振光

【实验内容】 1.测定玻璃对激光波长的折射率 2.产生并检验圆偏振光 3.产生并检验椭圆偏振光 【数据表格与数据记录】 pιl p2I i p3 =^l-^I = ∣250o-307o∣ = 57o i pi =?φ1-φ↑=∣250o - 306o∣ = 56°i p5 =^l-^I= ∣250o - 308o∣ = 58o. =?φ1~φ↑=∣250o-307o∣ = 57o ^=^l-^I = I250o-306o∣ = 56° -_ G+?…+S? _ s7o I P _ γ_ D 7 tan- n- tan57o =1.5399 现象:两次最亮,两次消光。结论:圆偏振光

夫琅禾费衍射实验要求

夫琅禾费衍射的研究 实验仪器 半导体激光器、缝、细丝、光电元件、光屏、微动读数装置、微电流计 预习思考题 1、什么是衍射?菲涅耳衍射与夫琅禾费衍射有什么区别? 2、实验中如何调节光源、衍射物和光屏等高共轴?如何满足夫琅禾费衍射条件? 3、实验中如何选择光电流检流计的量程? 实验内容 一. 定性观察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图案,记录图案的特征 1、观察单缝的衍射图案,记录图案特征。 2、观察并记录衍射图案随缝宽的变化规律。 3、改变缝到观察屏的距离,观察并记录条纹的变化情况。 二. 测量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 1.记录狭缝零点误差。 2.选择一个缝宽,调节光路使衍射花纹清晰,对称,中央主极大宽度1cm左右,并使光电流显示最大。从中央最大向一侧测到三级极小。要求至少测20个数据。 注意:(1)缝与接收器间距应满足远场衍射条件。 (2)微电流计选择适当的档位。 (3)不要错过每一级的最亮点与最暗点。 (4)测量过程中接收器要保持只向一个方向移动,避免空转。 (5)注意同时记录光电流值和相应的位置。 3.测量缝到屏的距离。 4.从中央最大向另一侧测量,重复上述测量步骤。 5.记录光源波长λ。 6.测量缝宽: 方法(选一种): (1) 直接读数。 (2) 用透镜成像法测量,提供钠灯,f=10cm凸透镜一个,测微目镜,自行设计光路。 三. 测量细丝的直径

用衍射的方法测量细丝的直径。 注意:避免激光直接照射探测器。 四. 数据处理(课后) 单缝衍射: 1.以sinθ为横座标,I/I0为纵座标绘制曲线。 2.利用从光强分布曲线获得的数据计算缝宽,与实际的缝宽相比较,并分析误差。 3.验证各级次极大值与中央主极大值的关系I/I0=0.047,0.017…,实验结果与此有何差距?请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 细丝直径: 1.以sinθ为横座标,I/I0为纵座标绘制曲线。 2.利用从光强分布曲线获得的数据计算细丝直径。 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按规定操作注意仪器的安全。 2、实验中调光路原则:等高共轴;先粗调,后微调。 课后问题 1、 你还能利用什么光学原理来测量细丝直径? 2、(选做)查阅资料并结合实验中衍射现象,分析总结巴俾涅(babinet)原理。

实验七偏振现象的观测与分析

实验七 偏振现象的观测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偏振光的了解; 2 掌握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仪器 氦氖激光器、偏振片(2片)、半波片、光屏、凸透镜 三、实验原理 1 能使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装置或器件,称起偏器;用来检验偏振光的装置或器件, 称检偏器。按光的振动状态不同,可分为自然光,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沿同一方向传播的两列频率相同的线偏振光,如果他们的振动方向垂直且具有固定的相位差ΔΦ,当ΔΦ=k π (k =0,±1,…)合成光矢量末端的轨迹是一条直线,称为线偏振光,当ΔΦ=(2k +1)π/2 ,且振幅相等时,合成光矢量末端的轨迹是圆,称为圆偏振光,其它情况当 ΔΦ≠k π和ΔΦ≠(2k +1)π/2 时则为椭圆偏振光。如图1所示。 (其中点表示垂直于纸面振动的光,直线为平行于纸面振动的光) 2 偏振片:对某一方向的光有强烈的吸收,而对与之垂直的光振动则吸收很少,这样的波 片称偏振片。因此偏振片基本上只允许某一特定方向的光振动通过,这一方向称之为偏振片的偏振方向。 3 由晶体双折射产生偏振 一束光照射到晶体上会产生双折射现象,出来两束光线,一束o 光,一束e 光。 O 光遵从折射定律,e 光不遵从折射定律。 光轴:晶体内存在一个特殊方向,光沿该方向传播时不产生双折射现象。 主平面:由光线和光轴组成的平面。O 光的光振动垂直与主平面,e 光的光振动在主平 面内。 4 半波片的原理 如图(2)所示,当振幅为A 的平面偏振光垂直入射到表面平行光轴的双折射晶片时,若振动方向与晶片光轴的夹角为α,则在晶片表面上o 光和e 光的振动分别为Asin α 和Acos α,它们的相位相同,进入晶片后,o 光和e 光虽然沿同一方向传播,但具有 不同的速度,因此,经过厚度为d 的晶片后,o 光和e 光之间将产生相差δ。而且有: 自然光: 部分偏振光: 线偏振光: 图1

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

实验报告 PB09214023葛志浩 PB09214047卢焘 2011-11-22 得分: 实验题目: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 实验目的: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偏振的基本概念。 2.了解偏振光的分类以及产生和检验方法,掌握马吕斯定律。 3.观测布儒斯特角及测定玻璃折射率。 4.观测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实验仪器:激光器,起偏器,检偏器,硅光电池,1/4波片,光电流放大器,分束板。 实验原理: 一,偏振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光的偏振是指光的振动方向不变,或光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椭圆或圆的现象。光有五种偏振态:自然光(非偏振光),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 二,产生偏振光的方法: 1,利用光在界面反射和透射时光的偏振现象。 反射光中的垂直于入射面的光振动(称s 分量)多于平行于入射面的光振动(称p 分量);而透射光则正好相反。在改变入射角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即入射角为一特定值(称为布雷斯特角)时,反射光成为完全线偏振光(s 分量)。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而且此时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垂直,这种现象称之为布儒斯特定律。该方法是可以获得线偏振光的方法之一。通过测量介质的布雷斯特角可以得到介质的折射率。 1 2 n n tg =α )1( 2,利用光学棱镜,如尼科尔棱镜,格兰棱镜等。 3,利用偏振片。 三,改变光的偏振态的元件——波晶片。 平面偏振光垂直入射晶片,如果光轴平行于晶片表面,会产生比较特殊的双折射现象,这时非常光e 和寻常光o 的传播方向是一致的,但速度不同,因而从晶片出射时会产生相位差。 线偏振光垂直入射1/4波片,其振动方向与波片光轴成角θ,则出射光的偏振态与θ的关系如下: 1,2 0π θ或=时,出射光为线偏振光; 2,4 π θ= 时,出射光为圆偏振光; 3,θ为其它值时,出射光为椭圆偏振光。 利用偏振片可以由自然光得到线偏振光,利用1/4波

偏振光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偏振光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引言: 光的偏振现象有法国工程师马吕斯首先发现。对光偏振现象的研究清楚地显示了光的横波性,加深了人们对光传播规律的认识。近年来光的偏振特性在光调制器、光开关、光学计量、应力分析、光信息处理、光通信、激光、光电子器件中都有广泛应用。 本实验利用偏振片和1/4波片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并分析和研究各种偏振光。从而了解1/4波片和1/2波片的作用及应用,加深对光偏振性质的认识。 实验原理 1、 偏振光的种类。 光可按光适量的不同振动状态分为五类: (1)线偏振光 (2)自然光 (3)部分偏振光 (4)园偏振光 (5)椭圆偏振光 使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装置称为起偏器,用来检验偏振光的装置称为检偏器。 2、 线偏振光的产生。 (1)反射和折射产生偏振 自然光以 i B =arc tan n 的入射角从空气入射至折射率为n 的介质表面上时,反射光 为线偏振光。以 i B 入射到一叠平行玻璃堆上的自然光,透射出来后也为线偏振光。 (2)偏振片。 利用某些晶体的二向色性可使通过他的自然光变成线偏振光。 (3)双折射产生偏振。 自然光入射到双折射晶体后,出射的o 光和e 光都为线偏振光。 3、 波晶片 4、 线偏振光通过各种波片后偏振态的改变。 在光波的波面中取一直角坐标系,将电矢量E 分解为两个分量E X 和E y ,他们频率相同都为ω,设E y 相对E X 的相位差为?φ,即有 E X =A x cos ωt (2) E y =A y cos(ωt +?φ) (3) 由(2)、(3)两式得,对于一般情况,两垂直振动的合成为: e 轴 O 轴 θ 光 轴 图 1

偏振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研究

偏振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研究 摘要:本课题研究的是光学实验中常用到的偏振光实验仪以及光的偏振性质,并对其中的旋光实验内容进行了扩充。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光学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偏振光)的介绍,包括光的分类、偏振光的获得、波晶片、半波片、四分之一波片;第二部分为对WZP-1偏振光实验仪结构和原理的简要介绍;第三部分为偏振光实验仪的调节与使用,包括仪器的调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和处理、实验注意事项。 关键词:偏振光马吕斯定律布儒斯特角波片旋光现象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Polarization i

贵州民族学院毕业论文 Abstract: The study of the subject is commonly used in optical experiments to the experimental apparatus and the polarized nature of light polarization, and optical rotation experiment in which the content was expanded.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ctions: The first part of the experimental apparatus WZP-1 polarized light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s; second part is the basics of optics (particularly polarized light) is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light, polarized light access to, wave chip, half slide, slide a quarter; third part is the regulation of polarized light and use of experimental apparatus, including instruments of regulation, experimental theory, experimental procedur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experimental Note. Keywords: Polarized-light Malus-law Brewster-angle Slide Optical-phenomena 目录 绪论 (1) 第1章光波的偏振态及其分析方法 (1) ii

413-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413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1. 选择题 1,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a =4 λ的单缝上, 对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A) 2 个。 (B) 4 个。 (C) 6 个。 (D) 8 个。 [ ] 2,一束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单缝AB 上, 装置如图.在屏幕D 上形成衍射图样,如果P 是中央亮纹一侧第一个暗纹所在的位置,则BC 的长度为 (A) λ / 2. (B) λ. (C) 3λ / 2 . (D) 2λ . [ ] 3,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将 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 纹 (A) 间距变大。 (B) 间距变小。 (C) 不发生变化。 (D) 间距不变,但明暗条纹的位置交替变化。 [ ] 4,在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对于给定的入射单色光,当缝宽度变小时,除中央亮 纹的中心位置不变外,各级衍射条纹 (A) 对应的衍射角变小。 (B) 对应的衍射角变大。 (C) 对应的衍射角也不变。 (D) 光强也不变。 [ ] 5,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增大缝宽,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央明条纹 (A) 宽度变小。 (B) 宽度变大。 (C) 宽度不变,且中心强度也不变。 (D) 宽度不变,但中心强度增大。 [ ] 6,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减小缝宽,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央明条纹 (A) 宽度变小; 屏幕

(B) 宽度变大; (C) 宽度不变,且中心强度也不变; (D) 宽度不变,但中心强度变小。 []7,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上,若单缝处波面可分成3个半波带,则缝宽度a等于 (A) λ.(B) 1.5 λ. (C) 2 λ.(D) 3 λ. []8,在白光垂直照射单缝而产生的衍射图样中,波长为λ1的光的第3级明纹与波长为λ2-的光的第4级明纹相重合,则这两种光的波长之比λ1 /λ2为 (A) 3/4 (B) 4/3 (C) 7/9 (D) 9/7 []2. 判断题 1,对应衍射角不为零的衍射屏上某处,如果能将做夫琅和费单缝衍射的波面分割成偶数个半波带,则在屏幕上该处将呈现明条纹。 2,对应衍射角不为零的衍射屏上某处,如果能将做夫琅和费单缝衍射的波面分割成奇数个半波带,在屏幕上该处将呈现明条纹。 3,在用半波带法求解单缝夫琅和费衍射时,当衍射角不为零时,任何两个相邻的、完整的波带所发出的子波在屏幕上同一点引起的光振动将完全相互抵消。 4,用半波带法讨论单缝衍射暗条纹中心的条件时,与中央明条纹旁第二个暗条纹中心相对应的半波带的数目是2。 3. 填空题 1,He-Ne激光器发出λ=632.8 nm (1nm=10-9 m)的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到一单缝上,在距单缝3 m远的屏上观察夫琅禾费衍射图样,测得两个第二级暗纹间的距离是10 cm,则单缝的宽度a=________. 2,在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屏上第三级暗纹对应于单缝处波面可划分为__________ 个半波带。 3,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缝宽a=4λ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30°,单缝处的波面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个半波带。 4,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设第一级暗纹的衍射角很小,若钠黄光(λ1≈589 nm) 中央明纹宽度为 4.0 mm,则λ2=442 nm (1 nm = 10-9m)的蓝紫色光的中央明纹宽度为

实验要求-偏振现象的观测和分析-2011-9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普通物理实验室 偏振现象的观测和分析 实验仪器: 激光器,光电接收器,偏振片2个,1/2波片,1/4波片,玻璃片,白屏。 实验要求: 一、 线偏振光的产生与检验 激光器做光源,光电接收器前放偏振片1、2。将上述仪器调等高共轴。 旋转偏振片2 (即检偏器),定性观察强度的变化,几个零值。从某个光电流为零的位置开始,旋转偏振片2一周,每隔150记录一次光电流的数值。在坐标纸(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上画出光强随检偏器角度的变化图,并解释实验结果。 提示:在光强最强处选择合适的光电接收器量程,在无光照射条件下校准零点,测量过程不要改变量程。 二、 波片性能的测定 1. 1/2波片的研究 (1)调节偏振片2,使得透射光最小(消光)。在两偏振片之间加入1/2波片,旋转1/2波片,使透射光强最小,记录下波片和偏振片2的位置(角度)。 (2)1/2波片改变一定的角度Δθ(比如....40,30,20,10 ),旋转检偏器,测量光强最小时检偏器相对初始位置的角度变化Δφ。研究Δφ与Δθ之间的关系。总结线偏振光透过1/2波片后偏振状态的变化规律。 2.1/4波片的研究 (1)取下1/2波片,旋转检偏振片使光电流为零,记录此时检偏振片的角度。把1/4波片放到两偏振片中间,旋转波片一周,记录光电流为零时的次数和角度,求出相对入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间的角度。 (2)从某个光电流为零的位置开始,把1/4波片转过150,记录光电流数值。旋转检偏振片一周,每隔150记录一次电流值。画出光强极坐标分布图,说明实验结果所反映的波片性质。 (3)从某个光电流为零的位置开始,把1/4波片转过450,记录光电流数值。旋转检偏振片一周,每隔150记录一次电流值。画出光强极坐标分布图,说明实验结果所反映的波片性质。 三、 平面镜反射起偏,Brewster 角的测量(选做) 将玻璃片放置在载物台上,使激光经过起偏器后在玻璃面上反射,用白屏接收观察反射光的起偏程度。旋转偏振片找到光强极小位置,转动载物台,仔细找到光强为零的角度(探索调节的方法,理论上应该能够消光),记录游标读数1θ;转动载物台,让激光从平板玻璃的另一个反射面入射,旋转 偏振片找到光强极小位置,转动载物台,仔细找到光强为零的角度,记录游标读数2θ。则Brewster 角为21 22--θθπ 。求玻璃的折射率。 注意: 1、眼睛安全:严禁直视激光器!仪器安全:禁止手摸玻璃仪器表面。 2、由于激光有相当大的偏振度,只有透射光很强而反射光很弱时才能保证达到了Brewster 角。 课后问题: 如何判别圆偏振光和自然光?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

夫琅禾费双缝衍射的原理

双缝衍射原理 图1双缝衍射装置 Fig.1. Double-slit diffraction equipment 双缝衍射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一光栅有N 条缝,透光的缝宽度为a ,不透光的挡板宽度为b ,入射光波为λ。 双缝间距为d=a+b ,d 称为光栅常数。如图,在θ方向,相邻两条缝之间的 光程差为δ=dsin θ,相位差为λ θπλδπ?sin 22d ==?,假设每一个单缝引起的光波振幅为'A ?,根据多个等幅同频振动的合振幅公式:()()2/sin 2/sin ?????=n A A ,所有缝在θ方向产生的振幅为()()v Nv A N A A sin sin 2/sin 2/sin '' '?=???=??,其中λθπsin d v =。汇聚点的光强为2'0)sin sin (v Nv I I =,其中2''0A I ?=。当N=1,可知:'0I 是单缝引起的光强。根据单缝衍射的公式20)sin (u u I I =,可得光栅衍射的光强公式20)sin (u u I I =2)sin sin (v Nv ,其中u=λθπsin a 。 (1)当N=1时,光强公式变为单缝衍射的公式20)sin (u u I I =,因此2)sin (u u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2)当N=2时,根据光栅衍射公式可得:v u u I I 220cos 4)sin ( =[2]。 3双缝衍射的强度分布和谱线图 仍利用MATLAB 软件,根据双缝衍射的算法,输入程序,得到的衍射强度分布和谱线图。下面改变参数对双缝衍射进行讨论分析。 3.2.1改变缝宽a 观察双缝衍射图样变化

大学物理实验《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

实验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 偏振光的理论意义和价值是,证明了光是横波。同时,偏振光在很多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偏振现象应用在摄影技术中可大大减小反射光的影响,利用电光效应制作电光开关等。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波传播规律的认识。 2.掌握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 3.观察布儒斯特角及测定玻璃折射率。 4.观测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实验仪器】 光具座、激光器、光点检流计、起偏器、检偏器、1/4波片、1/2波片、光电转换装置、观测布儒斯特角装置、带小孔光屏、钠光灯。 【实验原理】 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光波就是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所以光波也是横波。在大多数情况下,电磁辐射同物质相互作用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电场,因此常以电矢量作为光波的振动矢量。其振动方向相对于传播方向的一种空间取向称为偏振,光的这种偏

振现象是横波的特征。 根据偏振的概念,如果电矢量的振动只限于某 一确定方向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亦称线偏振光; 如果电矢量随时间作有规律的变化,其末端在垂直 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椭圆(或圆),这样的光称为椭圆偏 振光(或圆偏振光);若电矢量的取向与大小都随时间作无规则变 化,各方向的取向率相同,称为自然光,如图3-26所示;若电矢 量在某一确定的方向上最强,且各向的电振动无固定相位关系, 则称为偏振光。 1.获得偏振光的方法 (1)非金属镜面的反射,当自然光从空气照射在折射率为n 的非金属镜面(如玻璃、水等)上,反射光与折射光都将成为部 分偏振光。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特定值φ0时,镜面反射光成为完 全偏振光,其振动面垂直于射面,这时入射角φ称为布儒斯特角, 也称起偏振角,由布儒斯特定律得: 0tan n φ= (3-51) 其中,n 为折射率。 (2)多层玻璃片的折射,当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叠在 一起的多层平行玻璃片上时,经过多次反射后透过的光就近似于 线偏振光,其振动在入射面内。 图3-26 自然光

偏振光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一、实验室名称:偏振光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偏振光实验 三、实验学时: 四、实验原理: 光波的振动方向与光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自然光的振动在垂直与其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取所有可能的方向;某一方向振动占优势的光叫部分偏振光;只在某一个固定方向振动的光线叫线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将非偏振光(如自然光)变成线偏振光的方法称为起偏,用以起偏的装置或元件叫起偏器。 (一)线偏振光的产生 1.非金属表面的反射和折射 光线斜射向非金属的光滑平面(如水、木头、玻璃等)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会产生偏振现象,偏振的程度取决于光的入射角及反射物质的性质。当入射角是某一数值而反射光为线偏振光时,该入射角叫起偏角。起偏角的数值α与反射物质的折射率n 的关系是: n =αtan (1) 称为布如斯特定律,如图1所示。根据此式,可以简单地利用玻璃起偏,也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折射率。从空气入射到介质,一般起偏角在53度到58度之间。 非金属表面发射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入射面的;透射光是部分偏振光;使用多层玻璃组合成的玻璃堆,能得到很好的透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的。 图 1 图 2 2.偏振片 分子型号的偏振片是利用聚乙烯醇塑胶膜制成,它具有梳状长链形结构的分子,这些分子平行地排列在同一方向上。这种胶膜只允许垂直于分子排列方向的光振动通过,因而产生

线偏振光,如图2所示。分子型偏振片的有效起偏范围几乎可达到180度,用它可得到较宽的偏振光束,是常用的起偏元件。 图 3 鉴别光的偏振状态叫检偏,用作检偏的仪器叫或元件叫检偏器。偏振片也可作检偏器使用。自然光、部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时,在垂直光线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旋转偏振片时,可观察到不同的现象,如图3所示,图中(α)表示旋转P ,光强不变,为自然光;(b )表示旋转P ,无全暗位置,但光强变化,为部分偏振光;(c )表示旋转P ,可找到全暗位置,为线偏振光。 (二)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的产生 线偏振光垂直入射晶片,如果光轴平行于晶片的表面,会产生比较特殊的双折射现象。这时,非常光e 和寻常光o 的传播方向是一致的,但速度不同,因而从晶片出射时会产生相位差 d n n e )(200 -= λπ δ (2) 式中0λ表示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o n 和e n 分别为晶体中o 光和e 光的折射率,d 为晶片厚度。 1.如果晶片的厚度使产生的相位差1 (21)2 k δπ=+,k =0,1,2,…,这样的晶片称为1/4波片,其最小厚度为0 min 4() o e d n n λ= -。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后,透射光一般是椭 圆偏振光;当α=π/4时,则为圆偏振光;当0=α或π/2时,椭圆偏振光退化为线偏振光。由此可知,1/4波片可将线偏振光变成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反之,它也可将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变成线偏振光。 2.如果晶片的厚度使产生的相差πδ)12(+=k ,k =0,1,2,…,这样的晶片称为半波片,其最小厚度为0 min 2() o e d n n λ= -。如果入射线偏振光的振动面与半波片光轴的交角为 α,则通过半波片后的光仍为线偏振光,但其振动面相对于入射光的振动面转过α2角。 3. 如果晶片的厚度使产生的相差2k δπ=,k =1,2,3,…,这样的晶片称为全波片, 其最小厚度为0 min o e d n n λ= -。从该波片透射的光为线偏振光。

(参考资料)偏振光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偏振光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物理系,刘呈豪 一、引言 一八零九年,法国工程师马吕斯在实验中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对于光的偏振现象研究,使人们对光的传播的规律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近年来利用光的偏振性所开发出来的各种偏振光元件、偏振光仪器和偏振光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光调制器、光开关、光学计量、应力分析、光信息处理、光通信、激光和光电子学器件等应用中,都大量使用偏振技术。 二、实验原理 1.偏振光的种类 光是电磁波,它的电矢量E和磁矢量H相互垂直,且都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通常用电矢量代表光矢量,并将光矢量和光的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光的振动面。按光矢量的不同振动状态,可以把光分为五种偏振态: (1)自然光:在与光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包含一切可能方向的横振动,即光波的电矢量在任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振幅。普通光源发光的是自然光。(2)线偏振光: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只包含一种振动,其振动方向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这种光称为线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 (3)部分偏振光:光波包含一切可能方向的横振动,但不同方向上的振幅不等,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振幅具有最大值和最小值,这种光称为部分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实际上是由许多振动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组成。 (4)椭圆偏振光:在光的传播过程中,空间每个点的电矢量均以光线为轴作旋转运动,且电矢量端点描出一个椭圆轨迹,这种光称为椭圆偏振光。 (5)圆偏振光:旋转电矢量端点描出圆轨迹的光称圆偏振光,是椭圆偏振光的特殊情形。 能使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装置或器件,称为起偏器;用来检验偏振光的装置或器件,称为检偏器。 2. 线偏振光的产生 (1)反射和折射产生的偏振 根据布儒斯特定律,当自然光以i b =arctan n的入射角从空气或真空入射至折射率为n的介质表面上时,其反射光为完全线偏振光,振动面垂直于入射面, 而透射光为部分偏振光,i b 称为布儒斯特角。如果自然光以i b 入射到一叠平行 玻璃片堆上,则经过多次反射和折射最后从玻璃片堆透射出来的光也接近于线偏振光。玻璃片堆的数目越多,透射光的偏振度越高。 (2)偏振片 利用某些有机化合物晶体的“二向色性”制成。当自然光通过这种偏振片后,光矢量垂直于偏振片透振方向的分量几乎完全被吸收,光矢量平行于透振方向的分量几乎完全通过,因此透射光基本上为线偏振光。 (3)双折射产生偏振 当自然光入射到某些双折射晶体(如方解石、石英等)时,经晶体的双折射所产生的寻常光(o光)和非常光(e光)都是线偏振光。 3. 波晶片

偏振现象的观察与研究

光学实验报告 专业姓名学号报告成绩 偏振现象的观察与研究 【实验目的】 ①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②了解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原理和方法及使用的元件。 【实验仪器】(名称、规格或型号) 氦氖激光器、偏振片、二分之一波片、四分之一波片、光学平台、照度计、支架等。 【实验原理】 1.偏振光的基本概念 振动方向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叫做偏振,它是横波区别于纵波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光的偏振有5种可能的状态:自然光、部分偏振光、平面偏振光(也称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振动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可取所有可能的方向,而且没有一个方向占优势的光称为自然光,这种光不能直接显示出偏振现象,通常人们又称它为非偏振光。在某一方向振动占优势的光称为部分偏振光。指在某一固定方向振动的光称为线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光波电矢量的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做有规则的改变,当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圆形时,称为圆偏振光;呈椭圆形时,称为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都可以看作两个振动面相互垂直的、有一定相位差的线偏振光的叠加。 将非偏振光(如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装置或器件称为起偏器,用来鉴别光的偏振状态的装置或器件称为检偏器。实际上,起偏器也可以用作检偏器。 2.平面偏振光的产生 产生平面偏振光的方法很多,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两种:非金属表面的反射和折射产生平面偏振光,偏振片产生平面偏振光。 1)非金属表面的反射和折射 光线斜入射非金属表面(如水、玻璃等)时,反射光和透射光都会产生偏振现象,通常都为部分偏振光,且反射光垂直于入射表面的电矢量分量较强,透射光平行于入射面的电矢量分量较强。它们的偏振程度取决于光的入射角及反射物质的性质。当入射角α与反射物质的折射率n满足下面的关系: α=① tan n 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此称为布儒斯特定律。该入射角称为起偏角或布儒斯特角,如图1(a)所示。根据式①,可以简单地利用玻璃起偏,也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折射率。 非金属表面反射的线偏振光其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入射面;透射光使部分偏振光且平行入射面的振动较强;使用多层玻璃组合成的玻璃堆,能得到很好的透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图1(b)是利用玻璃堆产生的线偏振光。

夫琅禾费矩孔衍射的特征及其MATLAB模拟_图文(精)

收稿日期:2005-11-25 作者简介:蓝海江(1963—,男(壮族,广西柳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基础物理及计算机应用;潘晓明(1973—,男(苗族,广西融水人,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吴建生(1974—,陕西咸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神经网络应用及智能优化算法。 第21卷第1期2006年3月柳州师专学报Journal of L iuzhou Teachers College Vol .21No .1Mar .2006 夫琅禾费矩孔衍射的特征及其MAT LAB 模拟 蓝海江a ,潘晓明a ,吴建生 b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a .物理与信息科学系;b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广西柳州545004 摘要:探讨了夫琅禾费矩孔衍射的特征,并利用MAT LAB 对其进行模拟。经过比较,MAT LAB 模拟结果与实验观测的结果非常吻合。 关键词:光学;夫琅禾费;矩孔;衍射;MAT LAB 模拟 中图分类号:O43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20(200601-0111-04 1引言许多的基础光学教材[1][2]在讨论夫琅禾费衍射时,都只是对夫琅禾费单逢衍射进行讨论,对夫琅禾费矩孔衍射则没有提及;对于夫琅禾费衍射实验,由于受到实验课时等因素的限制,即便是刚出版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 [3][4]

也只是要求 学生对夫琅禾费单逢衍射进行观测和研究,而对夫琅禾费矩孔衍射实验则不做具体要求.其实,夫琅禾费单逢衍射只不过是矩孔衍射的特例而已,对夫琅禾费矩孔衍射进行探讨和研究,可加深对夫琅禾费衍射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利用MAT LAB 强大的运算及作图功能模拟夫琅禾费矩孔衍射,不仅参数很容易调节、模拟结果直观,而且与实验观测结果也非常吻合. 2夫琅禾费矩孔衍射 2.1夫琅禾费矩孔衍射实验装置 夫琅禾费矩孔衍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设用于夫琅禾费矩孔衍射实验的光源为单色光源.实验时,让平行光垂直入射到矩孔上,在矩孔后置一焦距为f 的会聚透镜,在透镜的象方焦平面上放置观测屏,则在屏上会观测到夫琅禾费矩孔衍射图样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16.2 单缝和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16.2.1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 1 ) 单缝衍射的实验装置和现象 夫琅禾费衍射是平行光的衍射,在实验中可借助于两个透镜来实现。位于物方焦面上的点光源经透镜L1后成为一束平行光,照射在开有一条狭缝的衍射屏上。衍射屏开口处的波前向各方向发出子波或衍射光线,方向相同的衍射光线经透镜L2后会聚在象方焦面上的同一点,各个方向的衍射光线在屏幕上形成了衍射图样,它在与狭缝垂直的方向上扩展开来。衍射图样的中心是一个很亮的亮斑,两侧对称地分布着一系列强度较弱的亮斑,中央亮斑的宽度为其他亮斑的两倍,且它们都随狭缝宽度的减小而加宽。如果用与狭缝平行的线光源代替点光源,则在接收屏幕上将会看到一组平行于狭缝的衍射条纹。 图16 - 4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 2 ) 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公式 考虑点光源照明时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取z轴沿光轴,y轴沿狭缝的走向,x轴与狭缝垂直。因为入射光仅在x方向受到限制,衍射只发生在x - z平面内,因此具体分析可在该平面图中进行。按惠更斯 菲涅耳原理,我们可以把单

缝内的波前AB分割为许多等宽的窄条,它们是振幅相等的相干子波源,朝各个方向发出子波。由于接收屏幕位于透镜L2的象方焦面上,因此角度θ相同的衍射光线将会聚于屏幕上同一点进行相干叠加。 图16 - 5 衍射矢量图 设入射光与光轴Oz平行,则在波面AB上无相位差。为求单缝上、下边缘A和B到点的衍射光线间的光程差?L和相位差δ,自A点引这组平行的衍射光线的垂线AN,于是就是所要求的光程差。设缝宽为b,则有 (16.4) (16.5) 矢量图解法:用小矢量代表波前每一窄条对点处振动的贡献,由A点作一系列等长的小矢量,首尾相接,逐个转过相同的小角度,最后到达B点,总共转过的角度就是单缝上、下边缘到点的衍射光线间的相位差δ. 若取波前每一窄条的面积,则由这些小矢量连成的折线将化为圆弧,其圆心角2α = δ. 由于整个缝宽AB内的波前在点处产生的合振幅等于弦长,而在的点处的合振幅A0等于弧长,故有 ,

实验一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

实验一 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 1实验目的 1)观察单缝夫琅和费衍射现象,加深对夫琅和费衍射理论的理解。; 2)会用光电元件测量单缝夫琅和费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掌握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图样的特点及规律; 3)探讨利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规律对狭缝缝宽等参数进行测量。 2实验仪器 1)GDS-Ⅱ型光电综合实验平台主机; 2) 650nm波长半导体激光光源; 3)可调宽度的狭缝; 4)50mm焦距的凸透镜; 5)二维调整架; 6)通用磁性表座; 7)接收屏; 8)衰减片; 9)硅光电池及A/D转换装置、CCD 3实验原理 光束通过被测物体传播时将产生“衍射”现象,在屏幕上形成光强有规则分布的光斑。这些光斑条纹称为衍射图样。衍射图样和衍射物(即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以及光学系统的参数有关,因此根据衍射图样及其变化就可确定衍射物(被测物)的尺寸。 按光源、衍射物和观察衍射条纹的屏幕三者之间的位置可以将光的衍射现象分为两类:菲涅耳衍射(有限距离处的衍射);夫琅和费衍射(无限远距离处的衍射)。若入射光和衍射光都是平行光束,就好似光源和观察屏到衍射物的距离为无限远,产生夫琅和费衍射。由于夫琅和费衍射的理论分析较为简单,所以先论夫琅和费衍射。 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相当于平行单色光的光束垂直照射到宽度为b的狭缝AB,经透镜在其焦平面处的屏幕上形成夫琅和费衍射图样。若衍射角为?的一束平行光经透镜后聚焦在屏幕上P点,如图4.9-1所示,图中AC垂直BC,因此衍射角为?的光线从狭缝A、B两边到达P点的光程差,即它们的两条边缘光线之间的光程差为 ? BC=(1) b sin p点干涉条纹的亮暗由BC值决定,用数学式表示如下:

大学物理实验光的偏振

实验27 光的偏振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的偏振的理解。 2、了解偏振光的产生及其检验方法。 3、观测布儒斯特角,测定玻璃折射率。 4、观测椭圆偏振光与圆偏振光。 5、了解1/2波片和1/4波片的用途。 二、实验原理 1、光的偏振状态 光是电磁波,它是横波。通常用电矢量E表示光波的振动矢量。 (1)自然光其电矢量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任意取向,各个方向的取向概率相等,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10-5秒已足够了),各取向上电矢量的时间平均值是相等的,这样的光称为自然光,如图27-l所示。 (2)平面偏振光电矢量只限于某一确定方向的光,因其电矢量和光线构成一个平面而称其为平面偏振光。如果迎着光线看,电矢量末端的轨迹为一直线,所以平面偏振光也称为线偏振光,如图27-2所示。 (3)部分偏振光电矢量在某一确定方向上较强,而在和它正交的方向上较弱,这种光称为部分偏振光,如图27-3所示。部分偏振光可以看成是线偏振光和自然光的混合。 (4)椭圆偏振光迎着光线看,如果电矢量末端的轨迹为一椭圆,这样的光称为椭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可以由两个电矢量互相垂直的、有恒定相位差的线偏振光合成得到。 (5)圆偏振光迎着光线看,如果电矢量末端的轨迹为一个圆,则这样的光称为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可视为长、短轴相等的椭圆偏振光。 图27-4 椭圆偏振光

2、布儒斯特定律 反射光的偏振与布儒斯特定律 如图27-5所示,光在两介质(如空气和玻璃片等)界面上,反射光和折射光(透射光)都是部分偏振光。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恰为90°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其电矢量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光线与界面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入射面)。此时的透射光中包含平行于入射面的偏振光的全部以及垂直于入射面的偏振光的其余部分,所以透射光仍为部分偏振光。由折射定律很容易导出此时的入射角 α 满足关系 1 2 tan n n = α (27-1) (27-1)式称为布儒斯特定律,入射角 α 称为布儒斯特角,或称为起偏角。若光从空气入射到玻璃(n 2约为1.5),起偏角约56°。 3、偏振片、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 (1)由二向色性晶体的选择吸收所产生的偏振 自然光 偏振光 1I 0 起偏器 检偏器 自然光 I ' 图a 偏振片起偏 图b 起偏和检偏 图27-6 偏振片 有些晶体(如电气石)、长链分子晶体(如高碘硫酸奎宁),对两个相互垂直振动的电矢量具有不同的吸收本领,这种选择吸收性称为二向色性。在两平板玻璃间,夹一层二向色性很强的物质就制成了偏振片。自然光通过偏振片时,一个方向的电矢量几乎完全通过(该方向称为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而与偏振化方向垂直的电矢量则几乎被完全吸收,因此透射光就成为线偏振光。根据这一特性,偏振片既可用来产生偏振光(起偏),也可用于检验光的偏振状态(检偏)。 (2)马吕斯定律 用强度为I 0的线偏振光入射,透过偏振片的光强为I ,则有如下关系 θ 20cos I I = (27-2) (27-2)式称为马吕斯定律。θ 是入射光的E 矢量振动方向和检偏器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以入射光线为轴转动偏振片,如果透射光强 I 有变化,且转动到某位置时I =0,则表明入射 光为线偏振光,此时 θ =90°。 4、波片 (1)两个互相垂直的、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设有两各互相垂直且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它们的运动方程分别为 )cos() cos(2211?ω?ω+=+=t A y t A x (27-3) 合运动是这两个分运动之和,消去参数t ,得到合运动矢量末端运动轨迹方程为 )(sin )cos(2122 12212 2 2212????-=--+A A xy A y A x (27-4) 上式表明,一般情况下,合振动矢量末端运动轨迹是椭圆,该椭圆在2122A A ?的矩形范围内。如果(27-3)式表示的是两线偏振光,则叠加后一般成为椭圆偏振光。下面讨论相位 差 12???-=?为几种特殊值的情况。 ①当π?k 2=?( k =0, ±1, ±2, …)时,(27-4)式变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