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会计-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及例题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高级会计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反向购买的处理

高级会计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反向购买的处理

高级会计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反向购买的处理高级会计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反向购买的处理A上市公司于2010年8月30日通过定向增发本企业普通股对B 企业进行合并,取得B企业100%股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有关资料如下:(1)合并前A公司股本2 000万元,B企业股本1 500万元。

A公司、B企业普通股的面值均为1元/股。

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总额2亿元,B企业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总额6亿元。

(2)A公司普通股在2010年8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15元/股,B 企业普通股当日的公允价值为30元/股。

(3)2010年8月30日,A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本企业普通股,以2股换1股的比例自B企业原股东处取得了B企业的全部股权。

(4)2010年8月30日,A公司除非流动资产公允价值较账面价值高5 000万元以外,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5)假定A公司与B企业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6)B企业2009年实现合并净利润2 000万元,2010年A公司与B企业形成的主体实现合并净利润为8 000万元,自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8月30日,B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未发生变化。

要求:(1)从会计角度判断该企业合并中的购买方和被购买方。

简要说明理由。

(2)确定该项合并中购买方的合并成本。

(3)计算合并商誉。

(4)计算购买日的合并财务报表中普通股的`股数。

(5)计算合并报表中2010年基本每股收益以及比较报表中2009年的基本每股收益。

【正确答案】(1)B企业为购买方,A公司为被购买方。

理由:对于该项企业合并,虽然在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为A公司,但因其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在合并后由B企业原股东控制,故B 企业应为购买方,A公司为被购买方。

(2)A公司在该项合并中向B企业原股东增发了3 000万股普通股,合并后B企业原股东持有A公司的股权比例为60%(3 000/5 000)。

反向收购详解

反向收购详解

反向收购详解(一)反向购买基本原则反向购买的涵义:甲公司股份总数为1 000万股,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发行股票3 000万股,交付给乙公司的原股东张三,从而换取乙公司100%的股权。

从而,乙公司成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假设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从法律形式来看,甲公司是母公司,乙公司是子公司,但从经济实质上看,乙公司的原股东张三取得了甲公司75%(3 000/4 000)的股权,能够控制甲公司,进而能够控制甲公司的子公司——乙公司,可见,张三对乙公司的控制没有发生改变,其实质是,张三通过乙公司控制了甲公司。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会计上将乙公司视为购买方(主并方),将甲公司视为被购买方(被并方)。

教材【例24-5】分析:A公司合并前股份总数为1 500万股,向B企业原股东发行1 800万股,取得B 企业100%股权(共900万股)。

从而,B企业原股东拥有A公司54.55%(1 800/3 300)的股权,能够控制A公司,进而控制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B企业。

A公司为法律上的母公司,实质上的被购买方;B企业为法律上的子公司,实质上的购买方。

会计上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编制合并报表时,将B企业视为主并方,A公司视为被并方,但形式上仍保留A公司的名义,比如,报表名称仍称为“A公司合并报表”,股份总数仍体现A公司股份总数的3300万股。

[答疑编号234240401]解答:1.A公司合并的账务处理A公司取得对B企业的投资,按照《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处理: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采用成本法核算,按照合并对价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36 000(1 800×20)贷:股本 1 8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4 200完成账务处理之后,A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股本=1 500+1 800=3 300;资本公积=0+34 200=34 200;盈余公积=6 000;未分配利润=15 000。

【会计实操经验】反向购买的处理

【会计实操经验】反向购买的处理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博会计学堂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反向购买的处理
1.反向购买的定义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交换股权的方式进行的,通常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为购买方.但某些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因其生产经营决策在合并后被参与合并的另一方所控制的,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虽然为法律上的母公司,但其为会计上的被购买方(即会计上的子公司,下同),该类企业合并通常称为”反向购买”.
2.反向购买的处理
合并报表由法律上的母公司(上市公司)编制;始终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理念理解和编制:把对方看作母公司,把自己看作子公司.反向购买后,法律上的母公司应当遵从以下原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①合并财务报表中,法律上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其在合并前的账面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
②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留存收益和其他权益余额应当反映的是法律上子公司在合并前的留存收益和其他权益余额.
③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权益性工具的金额应当反映法律上子公司合并前发行在外的股份面值以及假定在确定该项企业合并成本过程中新发行的权益性工具的金额.但是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权益结构应当反映法律上母公司的权益结构,即法律上母公司发行在外权益性证券的数量及种类.
④法律上母公司的有关可辨认资产、负债在并入合并财务报表。

反向购买案例

反向购买案例

反向购买案例A上市公司于2015年3月31日通过定向增发本公司普通股对B公司进行合并,取得B公司80%的股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该项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15年3月31日,A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本公司普通股,以2股换1股的比例自B公司原股东C 公司处取得了B公司80%的股权。

A公司共发行了2000万股普通股以取得B公司1000万股普通股。

(2)A公司普通股在2015年3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18元,B公司普通股当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36元。

A公司、B公司每股普通股的面值均为1元。

(3)2015年3月31日,除A公司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较账面价值总额高1000万元、B公司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较账面价值总额高6000万元以外,A、B公司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4)假定A公司与B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5)B公司的有关股东在合并过程中已将其持有的股份转换为对A公司股份。

(6)A公司及B公司在合并前简化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

A公司及B公司合并前资产负债表(单位:万元)A公司 B公司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可出售金融资产 6000 6000 2250 2250固定资产 4000 500018000 18000无形资产 13000 13000 20000 26000资产总额 23000 24000 40250 46250应付账款 500 500 500 500长期借款 1000 1000 9500 9500负债总额 1500 1500 10000 10000股本 1500 1250 1250资本公积 1000 9000盈余公积 4000 0未分配利润 15000 20000所有者权益合计 21500 22500 30250 36250 要求:(1)编制A公司购买日的会计分录,并计算合并后A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股东权益各项目的金额。

(2)判断该项企业合并是否属于反向购买,并说明理由;如果属于,计算B公司的合并成本;如果不属于,计算A公司的合并成本。

注会会计-第A124讲_反向购买的处理,被购买方的会计处理

注会会计-第A124讲_反向购买的处理,被购买方的会计处理

第二节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四、反向购买的处理(一)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交换股权的方式进行的,通常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为购买方。

但某些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因其生产经营决策在合并后被参与合并的另一方所控制的,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虽然为法律上的母公司,但其为会计上的被收购方,该类企业合并通常称为“反向购买”。

例如,A公司为一家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B公司为一家规模较大的贸易公司。

B公司拟通过收购A公司的方式达到上市目的,但该交易是通过A公司向B公司原股东发行普通股用以交换B公司原股东持有的对B公司股权方式实现。

该项交易后,B公司原控股股东持有A公司50%以上股权,A公司持有B公司50%以上股权,A 公司为法律上的母公司、B公司为法律上的子公司,但从会计角度,A公司为被购买方,B公司为购买方。

典型反向购买图示如下:1.企业合并成本反向购买中,企业合并成本是指法律上的子公司(会计上的购买方)如果以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方式为获取在合并后报告主体的股权比例,应向法律上的母公司(会计上的被购买方)的股东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数量乘以其公允价值计算的结果。

购买方的权益性证券在购买日存在公开报价的,通常应以公开报价作为其公允价值;购买方的权益性证券在购买日不存在可靠公开报价的,应参照购买方的公允价值和被购买方的公允价值二者之中有更为明显证据支持的作为基础,确定购买方假定应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2.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反向购买主要表现在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操作中,其总的原则是应体现“反向”,比如,反向购买的合并财务报表以子公司(购买方)为主体,保留子公司的股东权益各项目,抵销母公司(被购买方)的股东权益各项目。

反向购买后,法律上的母公司应当遵从以下原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1)合并财务报表中,法律上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其在合并前的账面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

(2)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留存收益和其他权益性余额应当反映的是法律上子公司在合并前的留存收益和其他权益余额。

反向购买的例题

反向购买的例题

反向购买的例题以教材【例24-5】为例:分析:A公司合并前股份总数为1 500万股,向B企业原股东发行1 800万股,取得B企业100%股权(共900万股)。

从而, B企业原股东拥有A公司54.55%(1 800/3 300)的股权,能够控制A公司,进而控制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B企业。

A公司为法律上的母公司,实质上的被购买方;B企业为法律上的子公司,实质上的购买方。

会计上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编制合并报表时,将B企业视为主并方,A公司视为被并方,但形式上仍保留A公司的名义,比如,报表名称仍称为“A公司合并报表”,股份总数仍体现A公司股份总数的3300万股。

1.A公司合并的账务处理A公司取得对B企业的投资,按照《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处理: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采用成本法核算,按照合并对价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36 000(1 800×20)贷:股本 1 8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4 200完成账务处理之后,A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股本=1 500+1 800=3 300;资本公积=0+34 200=34 200;盈余公积=6 000;未分配利润=15 000。

2.A公司编制合并报表(1)B企业取得对子公司投资合并使得B企业原股东持有A公司54.55%的股权。

会计上将B企业视为购买方(主并方),理论上应由B企业支付合并对价(以发行股票方式),且发行股票后原股东占的持股比例是54.55%,那B企业应发行多少股呢?900/54.55%-900=750(万股), B企业合并对价公允价值(即合并成本)=750×40=30 000,B企业对取得的A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按照支付的合并对价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因此,取得投资时的虚拟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 30 000贷:股本75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9 250该虚拟分录只出现在合并工作底稿中,不是真正的账务处理,不记入B企业的账簿(更不记入A公司账簿)。

反向购买例题

反向购买例题

选择题在反向购买交易中,通常是哪一方获得控制权?A. 出售方B. 购买方(正确答案)C. 中介方D. 监管方下列哪项不属于反向购买的特征?A. 购买方规模小于被购买方B. 交易后购买方股东控制被购买方业务C. 购买方支付大量现金给被购买方(正确答案)D. 法律形式为购买,经济实质为被购买方控制反向购买中,合并成本的计算基础是?A. 被购买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B. 购买方支付的现金及非现金资产价值C. 购买方发行的股份公允价值(正确答案)D. 被购买方账面价值在反向购买会计处理上,以下哪项需要调整?A. 购买方资产负债表B. 被购买方利润表(正确答案)C. 购买方现金流量表D. 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反向购买后,被购买方的法人资格通常?A. 保持不变B. 立即注销C. 依情况而定D. 被购买方成为购买方的子公司,原法人资格注销(正确答案)反向购买交易中,关于购买日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购买方支付首笔款项日B. 双方签订购买协议日C. 购买方获得被购买方控制权日(正确答案)D. 被购买方资产过户至购买方名下日反向购买中,若购买方为非上市公司,其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应为?A. 购买方账面价值B. 被购买方账面价值C. 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正确答案)D. 购买方与被购买方协商确定的价值下列哪项不是反向购买交易动机?A. 规避借壳上市监管B. 快速实现资产证券化C. 降低企业税负D. 提高购买方市场占有率(正确答案)反向购买后,对于购买方原股东而言,其持股比例通常会?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在股份交换比例确定的情况下)(正确答案)D. 依被购买方业绩而定。

反向购买 会计准则

反向购买 会计准则

反向购买会计准则一、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原则反向购买是一种特殊的合并方式,指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通过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方式购买另一个企业的股权。

这种合并方式的特点是购买方在合并后获得了被购买方的控制权,但被购买方的名称和独立法人地位不变。

对于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在反向购买中,被购买方应该按照购买方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以反映反向购买的过程和结果。

具体来说,被购买方应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记录所取得的资产、负债和权益,并将合并成本与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或负商誉。

2.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应该反映反向购买的过程和结果。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和权益应该按照购买方的账面价值进行列示,但被购买方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应该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同时,合并成本与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该作为商誉或负商誉列示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3.反向购买后,被购买方应该按照购买方的会计政策进行日常会计处理。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将被购买方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反映反向购买的过程和结果。

二、反向购买后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在反向购买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是必要的。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应该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合并范围:合并范围应该包括被购买方和购买方的财务报表。

在反向购买中,被购买方的财务报表应该纳入合并范围。

2.编制合并工作底稿:合并工作底稿是将被购买方和购买方的财务报表进行抵消和调整的依据。

在工作底稿中,应该将被购买方和购买方的报表数据进行重述和调整,以反映反向购买的过程和结果。

3.编制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在合并工作底稿的基础上,应该编制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以反映反向购买的实质。

调整分录主要是将被购买方的财务报表调整为以购买方的会计政策为基础,抵消分录主要是将被购买方和购买方的报表数据进行抵消,以反映反向购买的实质。

4.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根据合并工作底稿、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等合并财务报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交换股权的方式进行的,通常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为收购方。

但某些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因其生产经营决策在合并后被参与合并的另一方所控制的,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虽然为法律上的母公司,但其为会计上的被收购方,该类企业合并通常称为“反向购买”。

例如,A公司为一家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B公司为一家规模较大的贸易公司。

B公司拟通过收购A公司的方式达到上市目的,但该交易是通过A公司向B公司原股东发行普通股用以交换B公司原股东持有的对B公司股权方式实现。

该项交易后,B公司原股东持有A公司50%以上股权,A公司持有B公司50%以上股权,A公司为法律上的母公司、B公司为法律上的子公司,但从会计角度,A公司为被购买方,B公司为购买方。

(一)企业合并成本反向购买中,法律上的子公司(购买方)的企业合并成本是指其如果以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方式为获取在合并后报告主体的股权比例,应向法律上母公司(被购买方)的股东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数量与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计算的结果。

购买方的权益性证券在购买日存在公开报价的,通常应以公开报价作为其公允价值;购买方的权益性证券在购买日不存在可靠公开报价的,应参照购买方的公允价值和被购买方的公允价值二者之中有更为明显证据支持的作为基础,确定假定应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反向购买后,法律上的母公司应当遵从以下原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1.合并财务报表中,法律上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其在合并前的账面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

2.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留存收益和其他权益性余额应当反映的是法律上子公司在合并前的留存收益和其他权益余额。

3.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权益性工具的金额应当反映法律上子公司合并前发行在外的股份面值以及假定在确定该项企业合并成本过程中新发行的权益性工具的金额。

但是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权益结构应当反映法律上母公司的权益结构,即法律上母公司发行在外权益性证券的数量及种类。

4.法律上母公司的有关可辨认资产、负债在并入合并财务报表时,应以其在购买日确定的公允价值进行合并,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法律上母公司(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体现为商誉,小于合并中取得的法律上母公司(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确认为合并当期损益。

5.合并财务报表的比较信息应当是法律上子公司的比较信息(即法律上子公司的前期合并财务报表)。

6.法律上子公司的有关股东在合并过程中未将其持有的股份转换为对法律上母公司股份的,该部分股东享有的权益份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列示。

因法律上子公司的部分股东未将其持有的股份转换为法律上母公司的股权,其享有的权益份额仍仅限于对法律上子公司的部分,该部分少数股东权益反映的是少数股东按持股比例计算享有法律上子公司合并前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

另外,对于法律上母公司的所有股东,虽然该项合并中其被认为被购买方,但其享有合并形成报告主体的净资产及损益,不应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列示。

应予说明的是,上述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原则仅适用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法律上母公司在该项合并中形成的对法律上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应当遵从《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

(三)每股收益的计算发生反向购买当期,用于计算每股收益的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自当期期初至购买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量应假定为在该项合并中法律上母公司向法律上子公司股东发行的普通股数量;2.自购买日至期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量为法律上母公司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反向购买后对外提供比较合并财务报表的,其比较前期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基本每股收益,应以法律上子公司的每一比较报表期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损益除以在反向购买中法律上母公司向法律上子公司股东发行的普通股股数计算确定。

上述假定法律上子公司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在比较期间内和自反向购买发生期间的期初至购买日之间内未发生变化。

如果法律上子公司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在此期间发生了变动,计算每股收益时应适当考虑其影响进行调整。

【例21-8】A上市公司于20×7年9月30日通过定向增发本企业普通股对B企业进行合并,取得B企业100%股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A公司及B企业在合并前简化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

A公司及B企业合并前资产负债表(单位:万元)其他资料:(1)20×7年9月30日,A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本企业普通股,以2股换1股的比例自B企业原股东处取得了B企业全部股权。

A公司共发行了1200万股普通股以取得B企业全部600万股普通股。

(2)A公司普通股在20×7年9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20元,B企业每股普通股当日的公允价值为40元。

A公司、B企业每股普通股的面值均为1元。

(3)20×7年9月30日,A公司除非流动资产公允价值较账面价值高3000万元以外,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4)假定A公司与B企业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对于该项企业合并,虽然在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为A公司,但因其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在合并后由B企业原股东控制,B企业应为购买方,A公司为被购买方。

1.确定该项合并中B企业的合并成本:A公司在该项合并中向B企业原股东增发了1200万股普通股,合并后B企业原股东持有A 公司的股权比例为54.55%(1200/2200),如果假定B企业发行本企业普通股在合并后主体享有同样的股权比例,则B企业应当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为500万股(600÷54.55%-600),其公允价值为20 000万元,企业合并成本为20000万元。

2.企业合并成本在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分配:企业合并成本20 000A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流动资产 2 000非流动资产17 000流动负债(800)非流动负债(200)商誉 2 0003.每股收益本例中假定B企业(法律子公司,合并方)20×6年实现合并净利润1200万元,20×7年A 公司与B企业形成的主体实现合并净利润2300万元,自20×6年1月1日至20×7年9月30日,B 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未发生变化。

【报告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实现非上市公司间接上市形成反向购买的,每股收益遵循下列规则:1.自当期期初至购买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量应假定为在该项合并中法律上母公司向法律上子公司股东发行的普通股数量;2.自购买日至期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量为法律上母公司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反向购买后对外提供比较合并财务报表的,其比较前期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基本每股收益,应以法律上子公司的每一比较报表期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损益除以在反向购买中法律上母公司向法律上子公司股东发行的普通股股数计算确定。

】A公司20×7年基本每股收益:2300/(1200×9÷12+2200×3÷12)=1.59元提供比较报表的情况下,比较报表中的每股收益应进行调整,A公司20×6年的每股收益=1200/1200=1元4.少数股东权益上例中,B企业的全部股东中假定只有其中的90%以原持有的对B企业股权换取了A公司增发的普通股。

A公司应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为1080万股(600×90%×2)。

企业合并后,B 企业的股东拥有合并后报告主体的股权比例为51.92%(1080/2080)。

通过假定B企业向A 公司发行本企业普通股在合并后主体享有同样的股权比例,在计算B企业须发行的普通股数量时,不考虑少数股权的因素,故B企业应当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为500万股(600×90%÷51.92%-600×90%),B企业在该项合并中的企业合并成本为20000万元[(1040-540)×40],B企业未参与股权交换的股东拥有B企业的股份为10%,享有B企业合并前净资产的份额为4000万元,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列示。

中国会计视野论坛's Archiver中国会计视野论坛»CPA考试»反向收购中的企业合并成本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反向收购中的企业合并成本到底应该怎么理解?这块内容看了一晚上也没明白怎么回事?各位老师能不能通俗点给俺讲讲。

同问!!今年考试会不会重点涉及啊,毕竟是新增内容希望有深入浅出的解析!!感谢,感谢!:loveliness:反向收购的成本,是定向增发的股票的公允价值。

假如说A上市公司因业绩不佳,连续两年亏损,需进行资产重组,向某借壳企业定向增发100000股购买该企业100%的股权,反向收购的成本=增发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100000.类比于非货币资产交换,成本等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一)反向购买基本原则反向购买的涵义:甲公司股份总数为1 000万股,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发行股票3 000万股,交付给乙公司的原股东张三,从而换取乙公司100%的股权。

从而,乙公司成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假设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从法律形式来看,甲公司是母公司,乙公司是子公司,但从经济实质上看,乙公司的原股东张三取得了甲公司75%(3 000/4 000)的股权,能够控制甲公司,进而能够控制甲公司的子公司——乙公司,可见,张三对乙公司的控制没有发生改变,其实质是,张三通过乙公司控制了甲公司。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会计上将乙公司视为购买方(主并方),将甲公司视为被购买方(被并方)。

教材【例24-5】分析:A公司合并前股份总数为1 500万股,向B企业原股东发行1 800万股,取得B企业100%股权(共900万股)。

从而,B企业原股东拥有A公司54.55%(1 800/3 300)的股权,能够控制A公司,进而控制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B企业。

A公司为法律上的母公司,实质上的被购买方;B企业为法律上的子公司,实质上的购买方。

会计上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编制合并报表时,将B企业视为主并方,A公司视为被并方,但形式上仍保留A公司的名义,比如,报表名称仍称为“A公司合并报表”,股份总数仍体现A公司股份总数的3300万股。

[答疑编号234240401]解答:1.A公司合并的账务处理A公司取得对B企业的投资,按照《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处理: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采用成本法核算,按照合并对价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36 000(1 800×20)贷:股本 1 8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4 200完成账务处理之后,A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股本=1 500+1 800=3 300;资本公积=0+34 200=34 200;盈余公积=6 000;未分配利润=15 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