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色牢度概述要点

合集下载

纺织行业纺织品色牢度测试要求

纺织行业纺织品色牢度测试要求

纺织行业纺织品色牢度测试要求在纺织行业中,色牢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测试要求。

色牢度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纺织品在日常使用和洗涤过程中的色彩牢度和稳定性。

对于纺织品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色牢度测试不仅关乎产品的品质,还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一、色牢度测试的原理和方法色牢度测试是通过模拟纺织品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和洗涤过程,评估其色彩的牢度和稳定性。

主要测试项目包括干摩擦、湿摩擦、水洗、汗水、唾液、碱性污染物等。

测试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颜色变化评分、色牢度等级评估及色彩变化的图像分析等。

二、色牢度测试的重要性1. 保证产品质量:纺织品颜色的褪色或变色会降低产品的美观度和质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通过色牢度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纺织品产品中存在的色彩问题,确保产品的品质。

2. 提升市场竞争力:色彩是纺织品的重要卖点之一,优良的色牢度可以为产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对于色牢度有较高的要求,只有通过专业的测试检验,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3. 保护消费者权益:色牢度测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如果纺织品色彩褪色或变色严重,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染料中含有有害物质的纺织品。

通过色牢度测试,可以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消费者健康和安全问题。

三、色牢度测试的标准要求为了统一色牢度测试的标准和方法,纺织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和国家标准。

以国际标准ISO 105为例,该标准对纺织品的色牢度测试项目、设备、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测试项目主要包括:色牢度干摩擦、色牢度湿摩擦、色牢度水洗、色牢度汗水等。

每个测试项目都有相应的评定标准,根据颜色变化程度和色牢度等级进行评分、分类和判定。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的使用要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纺织品制造商的责任和挑战对于纺织品制造商而言,保证产品色牢度至关重要,既是对消费者的实质承诺,也是维护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的基础。

纺织品的色牢度的检测

纺织品的色牢度的检测

纺织品的色牢度的检测1. 引言纺织品的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抵御颜色褪色或者迁移的能力。

色牢度是衡量纺织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纺织品制造商和消费者来说都极为重要。

为了确保纺织品的色牢度满足相关标准,必须进行色牢度的检测。

2. 色牢度的分类通常将纺织品的色牢度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2.1 湿擦色牢度湿擦色牢度试验是评价纺织品在湿润状态下颜色迁移或者褪色的能力。

这个试验可以模拟日常生活中纺织品可能受到的湿润环境,比如洗涤或者汗水。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标准化的湿擦试样布料与白布,经过一定的摩擦后观察颜色是否迁移。

2.2 干摩擦色牢度干摩擦色牢度试验是评估纺织品在干燥条件下颜色迁移或者褪色的能力。

这是一个重要的试验,因为纺织品通常会接触到其他物体表面,如家具或者人体的皮肤。

试验时,标准化的试样布料与白布经过一定次数的干摩擦,然后观察颜色是否有迁移。

2.3 汗水色牢度汗水色牢度试验是评估纺织品在受汗水影响下的色牢度能力。

这个试验通常使用模拟汗液配制的溶液,在一定的条件下将试样浸泡在溶液中,然后观察颜色是否褪色或者有迁移。

2.4 光照色牢度光照色牢度试验是评估纺织品在阳光或人工光照射下的色牢度能力。

常用的测试方法为暴露试验,将试样暴露在标准光源下一定时间,然后使用灰度比较仪测定颜色的变化。

2.5 水洗色牢度水洗色牢度试验是评估纺织品在水洗条件下的色牢度能力。

试验中,试样布料经过一定的水洗程序,然后观察颜色是否褪色或者有迁移。

3. 色牢度的标准各种纺织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都有相应的色牢度标准。

比如,国际纺织品检验协会(ISO)制定了一系列的色牢度标准,如ISO 105系列。

此外,欧洲和美国也有各自的色牢度标准。

4. 色牢度的检测方法为了评估纺织品的色牢度,有多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可供选择。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试,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4.1 磨损法磨损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纺织品与其他物体表面接触来评估干摩擦色牢度的方法。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标准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标准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标准纺织品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日常使用和洗涤过程中,颜色是否容易褪色或渗出,以及是否会对其他物品产生染色影响的性能指标。

色牢度检测是纺织品质量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纺织品色牢度检测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首先,纺织品色牢度检测的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国际上常用的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标准有ISO、AATCC和BS等,而国内常用的标准有GB/T和FZ/T等。

这些标准主要从干摩擦、湿摩擦、汗渍、唾液、酸汗、碱汗、水洗、干洗、光照、烘烤等方面对纺织品的色牢度进行了规定和检测方法的要求。

其次,纺织品色牢度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干摩擦法、湿摩擦法、汗渍法、唾液法、酸汗法、碱汗法、水洗法、干洗法、光照法和烘烤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模拟纺织品在日常使用和洗涤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对纺织品的色牢度进行了全面和有效的检测。

另外,纺织品色牢度检测的结果主要包括色牢度等级和色牢度变化值。

色牢度等级是指纺织品在特定的条件下所表现出的色牢度性能,通常分为1-5级,等级越高表示色牢度越好;色牢度变化值是指纺织品在检测过程中颜色的变化程度,通过比较标准样品和试样的颜色差异来确定色牢度的变化值。

最后,纺织品色牢度检测的意义在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

通过对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可以有效地预防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褪色、渗色等问题,保证纺织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和满意度。

总之,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是纺织品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标准、方法和结果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和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纺织品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有所帮助,也希望纺织品生产企业能够重视色牢度检测工作,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待。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1. 引言纺织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们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如果纺织品的色牢度不达标,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和困扰。

因此,纺织品色牢度标准的制定和遵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纺织品色牢度标准展开论述。

2.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的定义纺织品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各种使用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测试方法后,对于色彩的稳定性。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是为了确保纺织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颜色不易褪色或渐变,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3.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的分类根据国际惯例,纺织品色牢度标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 湿搓色牢度湿搓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湿润条件下,经过特定的搓洗测试后颜色的耐久性。

这个测试能够模拟出纺织品在湿润环境中的色牢度程度。

3.2 干搓色牢度干搓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无水分条件下,经过特定的搓洗测试后颜色的耐久性。

这个测试能够模拟出纺织品在干燥环境中的色牢度程度。

3.3 水洗色牢度水洗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水洗条件下,经过特定的洗涤测试后颜色的耐久性。

这个测试能够模拟出纺织品在日常水洗中的色牢度程度。

3.4 汗水色牢度汗水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接触汗水条件下,经过特定的测试后颜色的耐久性。

这个测试能够模拟出纺织品在运动或户外活动时,与汗水接触后的色牢度程度。

3.5 光照色牢度光照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阳光照射下,经过特定的测试后颜色的耐久性。

这个测试能够模拟出纺织品在户外暴露于阳光下的色牢度程度。

4.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的制定纺织品色牢度标准是由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化组织制定的。

其中,国际上最重要的组织是国际纺织品行业协会(ITTA),它负责制定和发布全球纺织品行业的各项标准。

国内相关标准化组织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中国纺织品工业联合会等。

5.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的执行在纺织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对于色牢度标准的执行非常重要。

生产企业应对其产品进行色牢度测试,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标准。

同时,销售企业也应对进货产品做相应的检验,确保产品达到标准要求。

纺织品色牢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完整版

纺织品色牢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完整版

纺织品色牢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纺织品色牢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何控制纺织品色牢度可直接购置色牢度检测设备进行直接的色牢度把控。

服装面料染色牢度(统称纺织品色牢度)是指染色或印花的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等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

色牢度好,纺织品在后加工或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掉色;色牢度差,则会出现掉色、稍色、或沾色等情况,造成很多麻烦。

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色牢度检测是必要的。

如纺织品面料生产商在连色牢度上过不了关,是留不住客户的。

纺织品色牢度的常见问题在日常抽检和消费者投诉中,最常见的纺织品色牢度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耐摩擦色牢度不合格。

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因为产品的不同部位受到的摩擦程度不同,掉色的程度不同。

比如上衣、袖子的肘部,领部及腋下是最容易掉色。

此外,裤子的臀部和膝盖部位也容易掉色。

耐摩擦色牢度检测设备:干/湿摩擦色牢度测试仪用于检测染色织物在干/湿状态下,经摩擦力作用下的脱色性能。

原理:使试样在一定的压力,一定的行程内与白棉布反覆摩擦规定的次数,经过将白棉布与染色牢度沾色灰色样卡对比评定脱色等级,为改良织物染色提供依据。

2.耐水洗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和耐干洗色牢度不合格。

高级的蚕丝服装、羊毛服装、纯棉服装最容易存在这方面问题。

水洗色牢度检测设备:不锈钢水洗色牢度测试仪用于衡量洗涤对有色纺织品色牢度的影响,不仅可测试水洗色牢度还可进行干洗色牢度测试。

原理:试样与规定的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在一定温度和洗涤剂条件下进行洗涤,试样通过与洗涤剂及不锈钢珠的搅拌作用完成,再经清洗与干燥,然后用变色,沾色灰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3.耐日晒色牢度不合格。

外套服装在穿着过程中,受日光照射多的部位颜色变浅或变色(一般是后背和肩膀部位),而照射不到或照射少的地方颜色不变或变化轻,造成原来颜色一致的产品颜色深浅不一,无法再继续使用。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 (2)纱线或散纤维:可按纱线编结成织物, 按照织物的方式进行试验。取用质量约为 贴衬织物总质量一半的纱线或散纤维,按 下列方法之一制备组合试样:
§ ①夹于一块100mm×40mm多纤维贴衬织 物及一块100mm×40mm染不上色的织物 之间,沿四边缝合(见GB/T 6151)。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符合GB/T 7565、 GB/T 7568.1、GB/T 7568.4~7568.6、 GB/T 11403、GB/T 13765、ISO 105-F07
§ 第一块与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由 P117表5-2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混纺 或交织品,则第一块由主要含量的纤维制 成,第二块由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或另 作规定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2020/11/30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一、纺织品色牢度的相关知识
§1. 定义:色牢度即染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
印染加工或服用过程中,经受各种外界条件作用 后所引起颜色的变化程度。 § 或可定义为:有色纺织品在经受各种外界条件作 用后褪色和/或脱落的颜色沾污其它织物的程度。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 评定等级以灰卡色差程度与布样相近的一级作为该 布样的牢度等级,如其色差程度正好介于样卡的两 级之间,可评为中间等级如3~4级。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 灰色样卡在使用时主要应注意两点: 一是保持整洁。 二是保存时应避光、防潮。 评定:评级可采用晴天且光线稳定的北窗光线或标准光源,样卡置于 评定者左方,试样在右方,布与样卡应放在同一平面上,眼睛离布面 距离保持30~40厘米。光源的照明垂直于试样表面,观察方向与试 样表面成45°角(如图5-1),表示为0/45;或光源的照明与试样表 面成45°角,观察方向垂直于试样表面(如图5-2),表示为45/0。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技术及细节探讨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技术及细节探讨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技术及细节探讨摘要:色牢度是衡量织物外在品质的重要指标。

本文对织物色牢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测定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讨论,以其对织物色牢度测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技术;细节色牢度是指在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如:光照、汗渍、摩擦与化学药剂等)的影响,而呈现出的褪色程度,是反映织物内在质量的一项重要测试项目。

织物的色牢度较差,在穿着时很可能会引起服装的变色和沾色,严重者还会引起皮肤过敏,因此,色牢度检测一直都是制造商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为确保产品质量检验的准确性,检验组织通常会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来检验产品质量,检验产品质量的检验内容很多,所以在检验的实践中,经常会因为检验数据的不准确而造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高,进而降低检验的效率。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染色牢度测试方法,并对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各种染色牢度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为提高织物染色牢度提供了依据。

一、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概述在织物的着色过程中,为了反映织物的耐脱色性能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生产工艺,化学品和辅料的选用都会影响染色牢度。

通常情况下,衣物在经过漂白或其他清洗后,都应该进行颜色的检查。

可以按它们的溶解性、化学性等对它们进行归类,并按它们的亲和性进行筛选。

在染色剂与基质间存在着一定的粘附性,比如,如果将染色剂与棉织物结合,就会使织物的水洗牢度降低。

色牢度标准以日晒、水洗、摩擦三种为主。

织物的耐光和水洗牢度分别分为1—8个等级和1—5个等级,数值较大者为高。

造成这种色牢度问题的因素有:一是由于面料本身的色彩性质发生了变化,或者把它的染色物质传递到了邻近的物料上。

二是染色剂的种类,染色剂的分子量较大,对染色剂的吸附作用也较强,例如有的染色剂可溶于水,有的染色剂不溶于水。

二、纺织品色牢度及染料分类织物色牢度的测试类型主要是根据拥塞状态的变化程度和性质来区别的,并且织物的色牢度通常与工艺中所使用的印染方法、使用的纤维品种和染料品种等相关。

纺织品耐贮存色牢度级别

纺织品耐贮存色牢度级别

纺织品耐贮存色牢度级别1. 简介纺织品耐贮存色牢度级别是指纺织品在贮存过程中对色彩的保持能力。

它是衡量纺织品色彩牢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纺织品在贮存过程中可能暴露在光线、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这些因素会对纺织品的色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耐贮存色牢度级别的评定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贮存措施,保护纺织品的色彩。

2. 色牢度测试方法为了评定纺织品的耐贮存色牢度级别,需要进行相关的测试。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2.1. 湿摩擦法湿摩擦法是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它模拟了纺织品在湿润状态下与其他物体接触时的情况。

测试时,将试样与一定量的湿润织物或棉花进行摩擦,然后通过比较试样与原始状态下的色彩差异来评定色牢度级别。

2.2. 干摩擦法干摩擦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它模拟了纺织品在干燥状态下与其他物体接触时的情况。

测试时,将试样与一定量的织物或纸张进行摩擦,然后通过比较试样与原始状态下的色彩差异来评定色牢度级别。

2.3. 光照法光照法是评定纺织品耐贮存色牢度级别的重要方法之一。

测试时,将试样暴露在一定强度和时间的光线下,然后通过比较试样与原始状态下的色彩差异来评定色牢度级别。

光照法可以模拟纺织品在贮存过程中暴露在阳光下的情况。

2.4. 水洗法水洗法是用来评定纺织品在水洗过程中对色彩的保持能力的方法。

测试时,将试样浸泡在一定温度和时间的水中,然后通过比较试样与原始状态下的色彩差异来评定色牢度级别。

3. 色牢度级别标准根据国际标准,纺织品的色牢度级别通常分为1-5级,级别越高表示色牢度越好。

•1级:极差,容易褪色、变色;•2级:差,较容易褪色、变色;•3级:一般,有一定的耐贮存能力;•4级:好,色彩保持较好;•5级:极好,色彩保持非常好。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色牢度级别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标准进行评定。

4. 影响纺织品耐贮存色牢度级别的因素纺织品的耐贮存色牢度级别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4.1. 纺织品材质不同材质的纺织品对色彩的保持能力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牢度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日晒牢度
2.洗涤牢度
3.摩擦牢度
4.汗渍牢度
5.熨烫牢度
6.升华牢度
7. 氯浸牢度
8. 汗光牢度
9. 耐氧化水洗牢度
染色牢度是指染色制品在使用或在染后的加工过程中,染料或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能保持原有色泽的能力。

也是对染色、印花织物的质量要求。

因为染过色的织物在穿着和保管中会因光、汗、摩擦、洗涤、熨烫等原因发生裉色或变色现象,从而影响织物或服装的外观美感。

染色状态变异的性质或程度可用染色牢度来表示。

织物的染色牢度与纤维种类、纱线结构、织物组织、印染方法、染料种类及外界作用力大小有关。

它可分为日晒牢度、水洗或皂洗牢度、摩擦牢度、汗渍牢度、熨烫牢度和升华牢度等,耐日晒色牢度、耐气候色牢度按八级制评定,其它几种按五级评定。

1.日晒牢度
日晒牢度是指有颜色的织物受日光作用变色的程度。


测试方法既可采用日光照晒也可采用日光机照晒,将照晒后的试样褪色程度与标准色样进行对比,评级标准有羊毛蓝标和灰卡两种,羊毛蓝标分为8级,8级最好,1
级最差。

日晒牢度差的织物切忌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宜于放在通风处阴干。

一般采用氙灯照射24小时测试。

2.洗涤牢度
水洗或皂洗牢度是指染色织物经过洗涤液洗涤后色泽变化的程度。

通常采用灰色分级样卡作为评定标准,即依靠原样和试样褪色后的色差来进行评判。

洗涤牢度分为5个等级,5级最好,1级最差。

洗涤牢度差的织物宜干洗,如若进行湿洗,则需加倍注意洗涤条件,如洗涤温度不能过高、时间不能过长等。

水洗牢度分2项指标,原样变化和白布沾色,白布沾色又分为棉、锦纶、涤纶、羊毛、腈纶、醋酯六种纤维。

测试标准我所知道的有四种,水温有40/60/75/95度,一般丝绸和羊毛采用40度标准,再生纤维素纤维采用60度,棉织物采用75度。

3.摩擦牢度
摩擦牢度是指染色织物经过摩擦后的掉色程度,可分为干态摩擦和湿态摩擦。

摩擦牢度以白布沾色程度作为评价原则,共分5级(1-5,数值越大,表示摩擦牢度越好。

摩擦牢度差的织物使用寿命受到限制。

4.汗渍牢度
汗渍牢度是指染色织物沾浸汗液后的掉色程度。

汗渍牢度由于人工配制的汗液成份不尽相同,因而一般除单独测定外,还与其它色牢度结合起来考核。

汗渍牢度分为1~5级,数值越大越好。

汗渍牢度有分为2种,碱性和酸性。

5.熨烫牢度
熨烫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熨烫时出现的变色或褪色程度。

这种变色、褪色程度是以熨斗同时对其它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的。

熨烫牢度分为1~5级,5级最好,1级最差。

测试不同织物的熨烫牢度时,应选择好试验用熨斗温度。

6.升华牢度
升华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存放中发生的升华现象的程度。

升华牢度用灰色分级样卡评定织物经干热压烫处理后的变色、褪色和白布沾色程度,共分5级,1级最差,5级最好。

此种测试一般对准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织物。

7·氯浸牢度
氯浸牢度一般对准一些游泳衣,因为海水里边含有氯,易使织物褪色。

现在城市自来水中也含有有效氯,一些医院、宾馆用品需要用含氯洗涤剂消毒,所以对耐氯漂牢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8·汗光牢度
有的织物经测试汗渍牢度和日晒牢度都很好,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夏季,汗浸加日晒很易褪色,这就提
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新的标注也就产生了。

9.耐过氧化物牢度
现在的洗衣粉中大部分添加有如过醋酸一类的过氧化物和一些活化剂,导致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受到氧化作用而褪色。

所以纺织品的色牢度要对过氧化物有一定耐受能力。

正常织物的染色牢度,一般要求达到3-4级才能符合穿着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