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单元测试题

第十章单元测试题
第十章单元测试题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单元测试卷

一、精心选一选

1.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 .环保部门对淮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B .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C .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

D .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 2.下列调查中,样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 A .在重点中学调查全市高一学生的数学水平

B .了解班上学生的睡眠时间.调查班上学号为双的学生的睡眠时间

C .在篮球场上调查青少年对我国篮球事业的关注程度

D .了解某人心地是否善良,调查他对子女的态度

3.2008年某市有23000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了升学考试,为了解23000 名考生的升学成绩,从中抽取了200名考生的试卷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3000名考生的成绩是总体

B .每名考生是个体

C .200名考生的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每名考生的成绩是个体 4.想表示某人一天体温变化情况,应该利用( )

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D .以上都可以

5.老师将某班一次数学考试成绩分为A B C D ,,,四个等级,绘制成图的扇形统计图(如图1),

则D 等级所占的百分数是( ) A .5% B .8%

C .10%

D .20%

图1 图2 图3

6.依据某校九年级一班在体育毕业考试中全班所有学生成绩,制成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学生成绩取整数),则成绩在18.5~21.5这一分数段的频数是 ( ). A .1 B .4 C .10 D .15

7.某校测量了初三(1)班学生的身高(精确到1cm ),按10cm 为一段进行分组,得到如下频数B等

35%

A等

40%

D等 C等

20%

身高/cm

7

20

15

5

10 20 30

人数/个

A .该班人数最多的身高段的学生数为20人

B .该班身高低于160.5cm 的学生数为20人

C .该班身高最高段的学生数为20人

D .该班身高最高段的学生数为7人

8.某住宅小区6月份中1~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

如图4所示,那么这6?天的总用水量是( )

A .191t

B .192t

C .190t

D .193t

二、细心填一填

9.为了解你们班的数学成绩,宜采用_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调查.

10.某校初中三个年级学生总人数为3000人.三个年级学生人数

所占比例如图5所示,则九年级学生人数为____________ .

11. 在扇形统计图中,有两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之比为2∶5,且较小扇形表示12本课本书,则较大扇形表示________本课本书.

12.某出租车公司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为5万元,由此推断5月份该公司的总营业额为5×31=155(万元),你认为是否合理?答:____,理由是:____ 13.要了解一批商品的质量问题,从中任意抽取40件商品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__。 14.为了了解某所初级中学学生对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限塑令”是否知道,从该校全体学生1200名中,随机抽查了80名学生,结果显示有6名学生“不知道”.由此,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对“限塑令”约

有____________ 名学生“不知道”.

15.抽查我校2004年二月份5天的用电量,结果如下:(单位:度)

120,160,150,140,150,根据以上数据估计我校2004年二月份用电总量为__________度.

16.对某班最近一次数学测试成绩(得分取整数)进行统计分析,将所有成绩由低到高分成五组,并绘制成如图6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直方图提供的信息,在这次测试中,成绩为及格(60分以上,不含60分)的百分率为 . 三、用心做一做

17.某校七年级共有学生500名,为了了解这些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了50名学生进行测量,在这个事件中:

(1)总体、个体、样本各是什么?

(2)若具有代表性,且数据在0.9-1.2范围内的比例为40%,则可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视力在0.9-1.2范围内的人数约为多少? 八年级 35% 七年级 40% 九年级 25% 图4

50.560.570.580.590.5100.505

7

910

15

人数成绩(分)

20

40

6080100

120

140

步行骑自行车坐公共汽车其他

步行

20% 骑自行车 30% 坐公共汽车 40% 其他

18.小强一家三口随旅游团去九华山旅游,小强把旅途的费用支出情况制成了如下统计图,

(1)哪一部分的费用占整个支出的41

(2)若他们共交给旅行社8000元,则在食宿上用去多少元?

(3)这一家往返的路费共多少元? 19.某中学准备搬迁新校舍,在迁入新校舍之前,同学们就该校学生如何到校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成了表格、条形图和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共调查了多少位学生? (2)请将表格填充完整;

(3)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0.为了了解某校500名七年级新生入学时的数学水平,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整理后绘制如图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随机抽查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3分)

(2)不及格的人数有多少?占抽查人数的比例是多少?(3分) (3)若80分以上的成绩为良好,试估计一下500名七年级 学生成绩良好的比例是多少? (3分)

步行 骑自行车 坐公共汽车 其他

60

食宿30% 购物 路费

21.育才中学现有学生3550人,学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拟调整兴趣活动小组,为此进行一次抽样调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不完整)如下: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试确定如图甲中“音乐”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大小. (3分) (2)在如图乙中,将“体育”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 (3分) (3)爱好“书画”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数是多少?

(3分) (4)估计育才中学现有的学生中,有多少人爱好“书画”? (3分)

22.(本题8分)小龙在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活动中负责了解他所居住的小区450户居民的家庭收入情况。他从中随机调查了40户居民家庭的收入情况(收入取整数,单位:元),并绘制了如下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频数分布表;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绘制相应的频数分布折线图; (4)请你估计该居民小区家庭属于中等收入 (大于或等于1000不足1600元)的大约有多少户?

书画 电脑 音乐体育 图甲 图乙 30% 20161800

120

8

4

户数

140016001200100080060020161800

120

8

4元

户数

1400160012001000800600

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听力部分(5分) 1、听读录音填空。 (1)本段话介绍了玻璃,它的作用是。 (2)被人们称为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 (3)这段话分别运用、两种说明方法。 二、笔试部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zhǎo zé biàn zī nuò yán wēi xié dǎ dǔ ()()()()() méi kuàng shuāi jiāo zhú kuāng jiān bǐng wāi xié ( ) ( ) ( ) ( ) (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挨.(āi ái)饿撒.种(sā sǎ)瘦.小(sòu shòu)秋.浦(pú pǔ) 担.心(dān dàn)空.白(kòng kōng)挑.煤(tiāo tiào)牲畜.(xiù chù)3、比一比,再组词。(6分) 矿()绑()赌()炉()郎()辫()旷()梆()堵()护()朗()辩()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浑浊——()杂乱——()美丽——()欺侮——()出现——()清楚——()炫耀——()商量——()5、按要求写句子。(9分) (1)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修改病句) (2)看到我一头倒在床上,一动不动,母亲怎能不心疼?(改为陈述句) (3)星星在厚厚的云层里。(改为拟人句) (4)这间屋子很小。(改为夸张句) (5)小明说:“我不喜欢吃糖”。(改为转述句) (6)骆驼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缩句)

(7)我们都信任她。(改为反问句) (8)星期天天气好,星期天我们去野游。(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9)读了这本书,我收获很大。(改为双重否定句) 6、翻译下面的句了。(4分) (1)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 (2)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7、填空。(5分) (1),歌曲动寒川。这首诗的题是,作者是唐朝诗人。 诗中赞美了。 (2)《蜂》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的、 赞颂了,并讽刺了。 (二)阅读理解与感悟。(23分) 1、阅读语段,按要求做题。(8分) 十年以后,他们又回到那里。现在他们已成了三个刚强、健康的小伙了。他们相互看看,心里充满了喜悦。泉井和从前一样,静静地冒着晶莹的凉水。周围的树木茂盛起来了,向大地投下浓荫。这里增加了许多通向四面八方的林荫小路,这都是人们来这里取水或者来这里解渴踩出来的。潮湿的沙土上布满鸟爪的痕迹,草地上留下了野象和羚羊的脚印。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刚强——()茂盛——()潮湿——()(2)从这段话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井水发挥了作用?用“——”画出。(1分) (3)小伙子们为什么心里充满了喜悦?(2分) (4)你怎样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这句话?(2分) 2、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15分) 半吨煤 我上初二时,每月的零用钱是5块,即使在物价便(pián biàn)宜的1987年,也做不了什么,因此,那时的我很想挣点钱,为自己买双球鞋。 就在这个时候,机会来了。 亲戚用车送来半吨煤,卸在一块空地上,为了把煤运上30多级台阶,再把它倒进坡顶上的煤棚,父亲让我守着煤堆,自己找民工去了。我问一旁的母亲搬运需要多少钱母亲说是15块我立刻说为什么不找我来做 觅工失败的父亲皱着眉头回来,一听母亲的转述,他喜笑颜开地拍拍我,答应(yīng y ìng)我们俩人一块干,15块钱全归我。“这桩生意好极了!”当时我就想,和父亲拉了勾,生怕他反悔。

人教版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试题

人教版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距离为s,已知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物重的n分之一,不计绳重、轮与轴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该滑轮组一定省力B.拉力的功率为Fv C.额外功为1 n (2nF﹣G)s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 G F 2.如图,保持F的方向竖直向上不变,将杆由A位置匀速转动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F 将() A.先变大后变小B.始终变大C.始终变小D.始终不变 3.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

A.A端下沉B.B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 4.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 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b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50g,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50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3.2N.g取10N/kg。在0~2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 B.机械提升动滑轮做的功0.2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D.拉力F的功率为0.64W 5.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5N 0.8m/s B.20N 0.8m/s C.5N 0.2m/s D.20N 0.2m/s 6.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若人以0.6m/s 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s将货物拉出仓库。人拉货物的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A.货物移动距离为20m B.工人的拉力为400N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题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题 (六) 1.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 、B 、C ,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B 、A 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C 、C 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D 、 C 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2、将一个铜块挂在弹簧秤上,当铜块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表示铜块受到的 A 、浮力大小 B 、重力大小 C 、重力和浮力之差 D 、重力和浮力之和 3、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 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D .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4、重力为0.3牛的石蜡漂浮在水面上,这时石蜡受到的浮力是 A 、大于0.3牛 B 、等于0牛 C 、等于0.3牛 D 、无法确定 5、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轮船受到的浮力大小将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6、在盛水的玻璃杯的上面浮着一块冰,当冰完全熔化后,玻璃杯中的水面(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7、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1/2的体积露出水面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后,剩余浸在水中的部分将 A 上浮 B.悬浮 C 下沉 D.无法确定 8、潜水艇潜入水下越深,受到水的压强和浮力(忽略潜水艇的体积变化)将是 A 、压强越大,浮力越小 B 、压强越大,浮力不变 C 、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D 、压强越小,浮力越大 9、某物体的质量为60克,当把它放进盛满水的容器时,溢出50克的水,则此物体 图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检测题

第十单元检测卷tián yī tián 一、填一填。(共40分) 1.按数的顺序填一填。(8分) 2.(3分) (1)上面一共有()个珠子。 (2)从右数●是第()个,从左数●是第()个。(3)把右边的7个珠子圈起来。 3.(1分)19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4.(1分)和1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5.(1分)1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6.(3分)看图写数。 7.(4分) 8.(1分)一个加数是7,另一个加数是2,和是()。9.(1分)被减数是l5,减数是2,差是()。 10.(2分)

比少,比多 11.(9分) 4+5○9 8+3○12 8○16—10 13○6+8 7+8○14 6+4○15 9—3○5 9+5○16 14—2○12 12.在“○”填上合适的数。(6分) ○+2=9 6+○=14 ○+7=15 4+○=11 3+○=7 8+○=16 suàn yī suàn 二、算一算。(22分) 9—2= 7+6= 15—10= 8+3= 2+4= 10—3= 7+7= 8—4= 6+8= 5+6= 9+9= 9+8= 8+7= 13+4= 9—6= 18—6= 5+7—10= 2+9+4= 16—10—3= 6+6+5= 3+6+7= 8+0+8= àn yāo qiú huà 三、按要求画“√”。(8分) 1.在多的下面画√。2.在最高的下面画√。 3.在厚的下面画√。4.在最少的下面画√。

rèn yī rèn 四、认一认。(8分) 1.写出钟面上的时刻。2.过l小时是几时? fēn yī fēn bǎ xù hào tián zài yuán quān lǐ 五、分一分,把序号填在圆圈里。(5分) shù yī shù 六、数一数。(4分) 有()个,有()个,有()个,有()个kàn tú tián suàn shì 七、看图填算式。(4分)

功和机械能单元 易错题测试基础卷试题

功和机械能单元易错题测试基础卷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O 是杠杆的中点)转动,现在B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在A端竖直向下施加一个作用力F,使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则 A.F 一定大于G B.F 一定等于G C.F 一定小于G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 A.A端下沉B.B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 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地方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关于赛龙舟活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划水的船桨是费力杠杆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说明龙舟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C.运动员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划船时,水既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F的方向,使其从 ①→②→③,此过程中() A.①位置力臂最长B.③位置力臂最长 C.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大后变小D.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

5.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很薄、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用一竖直向上的动力F1、F2作用在水泥板一端的中间,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F1>F2,因为甲中的动力臂长 B.F1F2,因为乙中的阻力臂短 D.F1=F2,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6.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当杠杆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若将弹簧测力计改为斜向上拉,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杠杆垂直,当杠杆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大于10N B.小于10N C.等于10N D.无法判断 7.一个原来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如果再作用一个力后,杠杆仍处于平衡状态,则此力() A.必须作用于动力的作用点上 B.必须作用在支点上 C.必须作用在阻力的作用点上 D.可以作用在杠杆任一点上,但必须使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8.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小 C.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9.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W1=W2η1=η2 B.W1<W2η1<η2 C.W1>W2η1>η2 D.W1<W2η1>η2 10.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

七级数学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9

七年级数学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 案) 七()班学号姓名朱星宇成绩100 一、精心选一选(共8小题,每题有一个答案,每小题4分共32分) 1.班长对全班同学说:“请同学们投票,选举一位同学”你认为班长在收集数据过程中的失误是( D)。 (A)没有确定调查对象(B)没有规定调查方法 (C)没有展开调查(D)没有明确调查问题 2.下面哪种统计图表不适于用来表示班上男、女生的人数(A)。 (A)折线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D)统计表 3.甲校女生占全校总人数的50%,乙校男生占全校总人数的50%,比较两校女生人数(D) (A)甲校女生人数多(B)乙校女生人数多 (C)甲校与乙校女生人数一样多(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约为 3.1415926,在3.1415926这个数中数字“1”出现的频数与频率分别为( B )。 (A)2,20% (B)2,25% (C)3,25% (D)1,20% 5.某中学三个年级的人数比例如下图所示,已知三年级有620名学

生,那么这个学校共有学生人数为( )。 35% 0% (A )2000 (B )1900 (C )1800 (D )1700 6.某同学按照某种规律写了下面一串数字:122 122 122 122 122……,当写到第93个数字时,1出现的频数是( C )。 (A )33 (B )32 (C )31 (D )30 7.在-(-3),(-3)2,(-3)3,︱-3︱中,负数出现的频率为( C )。 (A )25% (B )50% (C )75% (D )100% 8.在全班45人中进行了你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的调查活动,喜爱的电视剧有人数为18人,喜爱动画片有人数为15人,喜爱体育节目有人数为10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 喜爱的电视剧的人数的频率是 10151818 ++ (B ) 喜爱的电视剧的人数的频率是4518 (C ) 喜爱的动画片的人数的频率是10 1818 + (D ) 喜爱的体育节目的人数的频率是1-4518-45 15 二细心填一填(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 如果要反映一天温度的变化情况,我们应该绘制的统计图 是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17分) 1.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13里面有( )个一。 2.1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2个十是( )。 3.个位上是6,十位是1,这个数是( )。 4.一个数个位和十位上都是1,这个数是( );比12大比19小的是( )。 5.14前面的第二个数是( );17后面的第三个数是( )。 6.和16相邻的数是( )和( )。 7.17>□>12,□里的数是( )。 8.用“<”把下面的数连起来。(2分) 14 7 11 19 2 0 20 5 ( )<( )<( )<( )<( )<( )<( )<( ) 9.一个数,十位上的数是1,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7,这个数 是( )。 10.比10多6的数是( ),( )比19少10,20比10多( )。 二、计算。(8+8=16分) 1. 7+3+4= 2+8+6= 5+3= 4+6+1= 13-3-5= 10-7= 17-10-7= 14-10+10= 9-5= 18-8-3= 11-1+9= 4+5= 2. 4+( )=9 ( )+5=2+8 8+( )=10 ( )+3=8 18-( )=8 3+( )=9 ( )-6=10 10+( )=12 ( )+2=8 ( )+10=15 ( )+ ( )=19 4+( )=10

三、 (4分) 1. 写出比20小,比13大的数 。 2. 写出十位上是1的两位数 。 四、解决问题。(6分) 五、在○里填上“>”、“<”或“=”。(6分) 10+6 ○ 10 18-10 ○ 18 13-3 ○ 8 10-4 ○ 6 10+7 ○ 7 19-10 ○ 9 六、写数。(5分) 十五 十八 二十 十二 十 ( ) ( ) ( ) ( ) ( ) 七、看图填算式。(8分) 1. 2. □+□=□ +5 =□ □+□=□ □+□=□ □-□=□ □-□=□ □-□=□ □-□=□ 水果 小红有 3个 ( )个 10个 小华有 10个 6个 ( )个 一共有 ( )个 16个 19个 10

机械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doc

机械功和机械能单元检测题 班级: 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21 分) 1.如图,小虎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则此时() A.小虎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阻力 B.小虎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阻 力C.小虎对箱子做了功 D.小虎对箱子没有做功 2.一位中学生沿教学大楼的楼梯匀速登高 了 3 m,该学生登楼做的功最接近于() A.1500 J B.150 J C.15 J D.1.5 J 3.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A.动能一定增大 B .机械能一定不变 ) C.重力势能一定减小D.机械能一定 增加 4. 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 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5.起重机匀速提升重为 2× 104牛顿的工件,提升了 100 米,又沿水平方向移动了 5 米,起重机在这个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所做的功是:() A.3 × 105焦耳 B.10 5 焦耳 C.2× 106焦耳 D.0焦耳 6.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图 3 哪一图象能正确反映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 E )与篮球离地——高度(h )的关系() 7 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B、机械能变小,重力势能、动能变小 C、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D、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 二、填空题:( 23 分) 8.起重机在匀速向上提升货物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 _______,势能 _______,物体的机械能 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这时弓的_______转化为箭的 _______. 9.在水平桌面上滚动的小球受到桌子的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支持力在小球滚动时 ______功,这时重力对小球 ________功。(填“做”或“不做”) 10.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80 千瓦,汽车以 36 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牵引力大小 是 _____牛顿,如果车辆行驶的速度保持不变,这时路面对汽车的阻力为_______牛顿。 11小龙背着质量为 25 kg 的实验器材从实验楼的一楼上到三楼,又沿着走廊水平走了5 m 到达实验室.每层楼高 3 m,小龙对实验器材做功________J.若在搬运实验器材的整个过程中小龙总共做功 4 500 J,则小龙自身质量为 ________kg.(g=10 N/kg) 1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 800 N 的物体在 10 s 内匀速上升 1 m.已知拉绳子的力 F 为 500 N,,则在这一过程中拉力做了有用功_______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拉力的功率为 _______w, 13、功率相等的两汽车,在相等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3:2 ,两汽车所 受牵扯引力之比 ____________,做功之比为 ____________。

第十章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信息的传递》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日常生活中,当你打开或者关闭电灯时,你会从旁边工作着的电视机屏幕上看到一条水平亮线,或者从旁边的收音机中听到“喀喀”的杂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电路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收音机、电视机接收到而产生的 B.电路通断时交流电通过家庭电路对收音机或电视机的影响 C.电路通断时开关中金属碰撞声的影响 D.以上原因都不对 2.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方向、大小变化很快的电流周围会产生电磁波 B.在房间内不开收音机、电视机时,房间内不存在电磁波 C.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D.电磁波由电台传到用户,同时变化的电流也由电台传到用户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B.电磁波频率越低,传播速度越快 C.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 D.电磁波的速度只与它的波长有关 4.关于电话话筒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直接送往受话方的听筒 B.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振动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 C.话筒的作用是把强弱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 A.热效应B.化学效应C.磁效应D.三种效应都有6.关于电磁波的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长等于电磁波1 s内出现的波峰数或波谷数 B.波长等于两个波峰(或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 C.波长等于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D.波长等于1 s内波传播的距离 7.如图所示,是某电台发射的两种电磁波的波形如图甲、乙.两者 比较可知(传播相同距离)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甲的波长较长,频率较高 B.甲的波长较短,频率较高 C.甲的波长较短,频率较低 D.甲的波长较长,频率较低 8.我们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排雷专家用一种仪器探测地雷,这种仪器是利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第十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第十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Ⅰ.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 ) 1.—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 A./;/ B.a;the C./;a D.the;a ( ) 2.—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________ how to improve my English? —No problem. A.with B.in C.at D.on ( ) 3.Look!Half of the students ________ studying in the classroom right now. A.is B.are C.was D.were ( ) 4.The little boy is too young to look after ________. A.himself B.he C.his D.she ( ) 5.—Do you have ________ to say about the plan? — A.something else B.else something C.anything else D.else anything ( ) 6.—What about having a surprise party for Miss Smith? — A.organize B.delete C.accept D.solve ( ) 7. A.clearly B.certainly C.carefully D.comfortably ( ) 8.—Wow,you are cool! —Thank you,I ________ wear my school uniform,but my mother washed it yesterday and it is still wet now. A.should B.might C.can D.may ( ) 9.Andy was so ________ that he lost his schoolbag yesterday afternoon. A.glad B.careless C.surprised D.creative ( ) 10.—Hi, —Well,I kept ________ for an hour because I missed the last bus. A.walk B.to walk C.walked D.walking ( ) 11.Most of us thought Maria wasn't able to do the job because she had little ________. A.experience B.success C.difference D.discussion ( ) 12.My best friend advised me ________ a white skirt. A.to buy B.bought C.buying D.buy ( ) 13.—I am busy with my schoolwork these days. —That's great!You won't get good grades ________ you study hard.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013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画掉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三、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莫明其妙无原无故语重心常 遮天避日昏黄一体鹏成万里 四、读一读,把你想到的一个成语填在括号里。 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五、选词填空。 1.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晓军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地向老师作了检讨,他的这种知错能改的态度受到了老师的()。(诚恳、诚实、称赞、赞扬)2.我国自己()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大大()了一切愿为四化做出贡献的人们。(鼓励、鼓舞、制造、创造) 六、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 一年年过去了橄榄坝慢慢变了样一片片整齐的竹楼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有芒果木瓜荔枝椰子柚子芭蕉一树树一枝枝挂满了累累的果实远处是葱葱郁郁的树林成群的牲畜金黄的稻田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七、按要求把成语填补完整。 1.填近义词: 高()远()-()二()五()四()生()活() 手()足()千()万()山()地()

2.填反义词: 大()无()大()大()口()心()天()地() 出()入()一()-()()应()合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赛马是我们家乡古老的风俗,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每到这个时候,草原上就(展现、呈现、映现)出热闹、现腾的景象。上百名哈萨克小骑手,把自己膘肥体壮的好马打扮得英俊漂亮,马尾编成小辫,马身上还系上(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绸带,好像在鼓励马儿争气。发令枪一响,十几匹一字排开的骏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骑手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长达一公里的跑道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嘶,气氛十分壮观。经过激烈的比赛,连续三次夺魁的骑手被选为冠军。人们簇拥着冠军,给他戴上大红花。这时,人们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中。 1.联系下文理解“打扮”在文中的意思。 2.把描写赛马的句子画出来。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选择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二)凭着一颗火热的心 1970年春天,张海迪随着下放的父母,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 她多想迈开双腿,扑向那翠绿欲流的万顷麦田,劳动时,让汗水流进泥土,去滋养那饱鼓鼓的麦粒。但是,她不能!她只能一个人坐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留在静寂的小院里。有时不免黯然泪下…… 有一天,跟海迪比邻而居的一位大娘半边脸肿了,原来她牙疼病又犯了。又有一天,村里一个孩子病了,没多久却死了。海迪真想去探望患病的大娘和失去孩子的家长。 “我能不能帮助乡亲们干一点什么呢?”十五岁的海迪想。 她请求爸爸买来一盒银针,一本《针灸学》,一本《人体解剖学》。 张海迪不管父母的劝说和医生的警告,总是日夜苦读,把两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她擎起一枚银针,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又在自己躯体上那尚有感觉的部位进行试验。 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耿其之大爷半身瘫痪,六年不会说话,她给治好了;王怀栋患了神经性肌肉萎缩,连一只吃饭的匙子都端不起来,她给治愈了;一个叫小宝的六岁男孩,站都站不起来,经她数百次针灸,小宝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了。 一个瘫痪的小姑娘,要给病人扎针并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当海迪给病人治病时,上身的重量就全部压向那病残的腰部和臀部。时间一长,人就受不了,只得把右肋骨压在轮椅

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1=F2 P1>P2B.F1=F2 P1F2 P1>P2D.F1P2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象甲可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甲=s t 甲 甲 = 4m 2s =2m/s;由v-t图象乙可 知,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乙=4m/s;因为两次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推力都等于摩擦力,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F2。 已知v甲<v乙,由P=W Fs t t =Fv可得,两次推力的功率P1<P2。 2.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s)一时间(t)图象如图,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 B.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 C.0﹣8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 D.0﹣8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2W2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图象知道,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第一次通过的路程大于第二次通过的路程,即v1>v2,故A错误; B.由图象知道,两次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又因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故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相同,所以,两次拉动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即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相等,大小是F1 =F2 =f,故B错误; CD.由图象知道,0~8s物体第一次通过的路程为0.8m,第二次通过的路程为0.4m,又知两次拉力相等,由W=Fs知道,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满足: W1 =2W2; 由 W P t 知道,0~8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 P1>P2, 故C错误,D正确。 3.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关于运动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助跑阶段动能不变 B.在起跳时动能最大 C.在最高点时势能最小 D.落地时势能最大 【答案】B 【解析】A. 助跑阶段,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增大,因此动能增大;运动员的高度不变,因此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和,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因此机械能增大,故A错误。B. 起跳时,运动员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动能达到最大值,故B正确。C. 最高点时,高度达到最大值,因此重力势能也达到最大值,故C错误。D. 落地时势能最小,故D错误。 点睛: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也就越大;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如图所示,定滑轮重4N,动滑轮重0.5N,在拉力F的作用下,1s内将重为4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10cm.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30分 1.下面调查统计中,适合做普查的是(. A.雪花牌电冰箱的市场占有率 B.蓓蕾专栏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C.飞马牌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 D.今天班主任张老师与几名同学谈话 2.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 A.这批电视机 B.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C.所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 D.100 3.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 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4.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动运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D.调查该校某个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5.如图1,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 A.七年级学生最多 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 C.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 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 6.某人设计了一个游戏,在一网吧征求了三位游戏迷 的意见,就宣传“本游戏深受游戏迷欢迎”,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 A.没有经过专家鉴定

B.应调查四位游戏迷 C.这三位玩家不具有代表性 D.以上都不是 7.如图2的两个统计图,女生人数多的学校是( . A.甲校 B.乙校 C.甲、乙两校女生人数一样多 D.无法确定 8.为了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甲同学建议测量2分钟的心跳次数再除以2,乙同学建议测量10秒的心跳次数再乘以6,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具有代表性(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两种方法都具有代表性 D.两种方法都不合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单元精选练习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单元精选练习题附答案 Unit 10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第一课时Section A(1a~2d) 01基础过关 Ⅰ. 根据句意及汉语提示填写单词。 1. The little boy often ________(吻) his mother's face. It makes her happy. 2. You will make ________(错误) if you do things in a hurry. 3. Jim came out of his room and ________(和……打招呼) Mr. Wang by shouting a friendly “hello”. 4. I thought they all had to ________(鞠躬) to the king. 5. She ________(返回) home after work and made a cup of coffee for herself. Ⅱ. 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6. What are you supposed ________(do) if you don't know the way? 7. I invited him ________(go) to the movie with me,but he refused. 8. This is her ________(two) time to come to China. 9. Do you know a famous singer ________(call) Song Zuying? 10. I don't know when ________(shake) hands with others and when not to. Ⅲ. 单项选择。 ( ) 11. You are ________ to type quickly when talking to each other on QQ so the other person doesn't get bored. A. suggested B. supported C. taught D. supposed ( ) 12. The custom ________ sending birthday cards began in the 19th century. A. of B. with C. on D. about ( ) 13. Mr. Brown ________ Maria goodbye,and handed her the bag. A. kissed B. dropped C. played D. stuck ( ) 14. I will be happy if I ________ to your party tomorrow. A. invite B. am invited C. will invite D. inviting ( ) 15. I was supposed ________ home earlier,but I was late. A. get to B. to get to C. to get D. get Ⅳ. 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16. 当他第一次上学时,他感到兴奋。 He felt very excited when he went to school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7. 他与保罗的妈妈打招呼的方式错了。 He greeted Paul's mother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8. 他们全都伸出双手欢迎我。 They all ________ ________ their hands to welcome me. 19. 让我吃惊的是,他竟然是我们老师的丈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he is our teacher's husband.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013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正确读音。 三、完整词语。 ()牙()嘴心()胆()()高()烈 小心()()置之()()漫不()() 四、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前后搭配起来。 ()的话语发扬()()地钻研 ()的感情维护()()地歌唱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他今天不来,我们的会议()会准时召开的。 2.一个人()要做到外表美,()要做到心灵美。 3.爸爸()有多忙,()要抽出时间来检查我的作业。 六、修改下列病句。 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2.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纸。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它看上去和

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深绿色已经褪尽了。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总是乐呵呵的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老郭每次他一下班我就缠住他外公外公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一个小球在地面上弹跳,下列分析错误是 A.小球从A处到B处重力势能增大 B.小球从B处到C处动能增大 C.小球在B处比D处重力势能大 D.小球在A、C、E三处机械能总量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小球从A处到B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增大,故A选项正确; B. 小球从B处到C处,质量不变,在重力作用下速度逐渐增大,所以动能增大,故B选项正确; C. 小球在D处比B处,质量不变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变小,故C选项正确; D. 看图可知小球在弹跳过程中,每次触地反弹至最高点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其机械能在运动过程中减小,所以A、C、E三处机械能总量并不相等,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2.如图,小聪用力将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拉走了;小明用力推箱子,但没有推动.下面关于做功的分析,正确的是 A.小明、小聪都没有对箱子做功 B.小明对箱子做了功,小聪对箱子没有做功 C.小聪对箱子做了功,小明对箱子没有做功 D.小聪在拉箱子的过程中,箱子的重力做了功,小明在推箱子时,箱子的重力没有做功【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做功的两个要素分析解答: (1)小明用力推箱子,但箱子没有运动,只有力的作用,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他对箱子没有做功; (2)小聪用力将箱子拉走了,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因此她对箱子做了功,故AB错误,C正确;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箱子无论沿水平方向是否运动,箱子的重力都没有做功,故D 错误. 故选C . 【点睛】 重点是做功的判断,要根据做功的两个要素进行判断,一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当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此力不做功. 3.扫地机器人是智能家用电器,正逐渐进人我们的家庭,如图是一款质量为1.5kg 集自动充电、清扫、吸尘的机器人,某次寻找充电电源过程中,在水平地面上2min 匀速行驶20m ,若机器人行驶过程的平均阻力为3N ,则关于机器人这次行驶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和功率分别是 A .300J ,2.5W B .60J ,0.5W C .60J ,30W D .360J ,3W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机器人这次行驶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32060W fs N m J ==?=,故AD 错误;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600.5260W J P W t s = ==?,故B 正确、C 错误。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做功公式和功率公式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 4.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向上提箱子提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B .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 D .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人向上提箱子提不动,箱子受到向上的拉力,但箱子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故A 正确; B 、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拉力方向向上,箱子也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手的拉力对箱子做了功;故B 错误; C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在所受重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重力对汽车没有做功,故C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