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单元测试题(二)

第十章单元测试题(二)
第十章单元测试题(二)

浮力 单元测试题

山东 肖富华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浮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一定越大

B .只要物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一定越大

C .阿基米德原理只适合于液体,不适合于气体

D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

形状及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把一块石蜡的底部磨平后置于烧杯底部,使它们之间密合(如图1所示),用手按住

石蜡将水缓缓倒入烧杯中,直到水面淹没石蜡块后放手,则( )

A .由于石蜡块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石蜡块会上浮

B .由于石蜡块受到水的压力是向下的,所以石蜡块不会上浮

C .由于石蜡块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浮力,所以石蜡块不会上浮

D .由于水对石蜡块没有压力,所以石蜡块不上浮

3.体积相同的两物体a 、b ,如图2所示,都浸没在水中,则两物体受到水对它们向上和

向下的压力差的关系是( )

A .a 物体受到水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大于b 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B .b 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大于a 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C .a 、b 物体受到水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相等

D .因为a 、b 两物体的形状不规范,无法计算它们受液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所以

无法判定

4.将一个乒乓球放入一个剪成漏斗的可乐瓶内,把瓶口堵住,乒乓球的直径稍大

于瓶口半径,向瓶内倒水(如图3所示),对乒乓球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重力、浮力、压力

B.浮力、压力、支持力

C.重力、支持力、浮力

D.重力、压力、支持力

5.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一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撞到海底岩石,因而搁浅而不能浮起来,这是因为( )

A.浮力小于重力

B.浮力大于重力

C.潜水艇没有水进入,不产生浮力

D.机器坏了,不产生浮力

6.把一个木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50g酒精;若将此木球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的质量是(ρ木=0.6×103kg/m3,ρ酒精=

0.8×103kg/m3)()

A.等于50g B.小于50g

C.大于50g D.无法确定

7.如将一只盛有水的薄塑料袋,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重力为9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水中,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7N时,袋内水面与袋外水面相比较()

A.塑料袋内水面比袋外水面高

B.塑料袋内水面比袋外水面低

C.塑料袋内水面与袋外水面相平

D.塑料袋内水面与袋外水面高低无法判断

8.在一瓶中装入400cm3的水,并将一颗金属球投入且完全没入水中,如图4所示。若再加入不溶于水、密度为0.8g/cm3的油,使瓶内液面上升至

虚线处,比较加油前后金属球的浮力()

A.金属球所受的浮力大小不变

B.金属球所受的浮力变大

C.金属球所受的浮力变小

D.无法判断金属球所受的浮力的变化

9.下列情形中,浮力增大的是()

A.游泳者从海水中走上沙滩

B.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

C.海面下的潜艇在下潜

D.给船在码头装载货物

10.在图5甲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5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g=10N/㎏)( )

A.1. 6×103kg/m3

B..2 .3×103㎏/m3

C.2. 8×l03㎏/m3

D.3 .2×103㎏/m3

11.下列几种情况中,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使物体上升的是( ) A.卸掉船上的货物,船逐渐升高而上浮一些

B.潜水艇从水底向水面升起

C.点燃孔明灯中的松脂后,灯就能够腾空而起

D.鸡蛋沉在水杯底,往水中加一些盐,鸡蛋漂上浮到水面

12.如图6所示是常见的热气球。现把热气球点火升空后,停留在空中某一高度处。若想让热气球降落回地面,可能的做法及原理是()

A.增强火力,减小浮力

B.增强火力,增大重力

C.减小火力,减小浮力

D.减小火力,增大重力

13.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出响声。有位同学家中所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主要成份是甲烷),已知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请你判断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如图7中哪个位置( )

A.位置A B.位置B C.位置A和B均可D.无法判断

14.将适量的橡皮泥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如图8所示)。将它分别放在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B.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

C.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

D .用它直接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

15.小吴做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

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

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6.如图10所示,将木块A 和金属块B 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放在同一杯水中,则木块

受到的浮力F 甲 _____F 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甲 ______p 乙。(均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17.一个均匀圆柱体悬浮在液体中,如果把圆柱体截为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再放入该液

体中,则体积大的将____,体积小的将______(均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18.如图11所示的大鱼和小鱼的争论中,_________鱼的说法正确,这是因为两条鱼浸没

在同种液体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

19.如图12(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如图(乙)所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

测力计示数为2N 。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小球的体积为______cm 3。剪断

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 。(g 取10N/kg ) 20.如图13,小明在海边玩耍,看到海中停着一艘轮船,突发奇想,如果地球对所有物

体的引力都突然减少一半,这艘轮船的质量和浮沉情况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正确的看法是:这艘轮船的质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的位置将_________(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

我受到的 浮力大 我受到的 浮力大

21.一艘排水量为1000t的货轮在海上航行,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它由海上驶入长江后,船体浸入水中的体积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将一个底面积为100cm2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内盛有重20N的水,水面恰好到达溢水口,将一质量为0.15kg木块轻轻放入杯内,静止时如图14所示,木块静止后,溢出的水的质量为____g,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为____Pa。当用一根细铁丝将物块完全压入水中时,又溢出了50cm3的水,则木块的密度为_____kg/m3。

23.小明用装有适量水的薄壁小试管、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装置。将此装置放入水中静止时,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1为5cm,如图15甲所示;在试管中轻轻放入小石块,此装置在水中静止时,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2为2cm,如图15乙所示。已知小石块放入试管前后,试管中的液面差h3为2cm。则石块的密度为

_______kg/m3。石块的密度试管的截面积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三、实验探究题(24题3分,25题4分,26题5分,共12分)

24.小明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如图16所示。

(1)物体的重力为_____N。

(2)比较图B和图______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比较图C和图D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25.在物理学习中,我们常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设计一些简单实验来证明或否定某一结论。例如:将铁块挂在弹簧秤下,分别读出铁块在空气中和浸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两者之差就是铁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如图17所示)。下面是同学们研究浮力的实验片段:

(1)将铁块悬挂在弹簧秤下,再将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比较铁块浸没

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这一实验是为了证明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有关。

(2)小张认为“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的说法是错误的,他

设计的实验是“将同一铁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观察弹簧秤的示数。”预计看到弹簧秤的示数_______。其实,“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的说法,在实验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也是正确的,这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如图18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测出圆柱体的重力为5N,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2)实验时应先测圆柱体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浮力,改变操作先后顺序会使浮力的测量结果偏_______。

(3)探究完浮力和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后,若还想探究浮力是否和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7.如图19所示的孔明灯是我国汉代的重要发明,在当时的战争中传递信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刘明在学习了浮力及孔明灯的有关知识后自己用竹

篾、纸、细铁丝等材料制作了一个孔明灯,灯笼的下面的细铁丝上放上一块蘸有酒精的棉花.做成后放到操场上去试放却没有升空。如果灯体为长方体,长、宽、高为20cm 、20cm 和30cm ,做成的灯笼总质量为16g ,试通过计算解释一下为什么灯笼没有升空。

28.在一只烧杯的底部固定一个弹簧,上端和一个小球相连,注入清水,如图

20所示,小球静止。若要分别使弹簧的长度变长些或者变短,分别可以采

取什么办法?

五、计算题(29题8分,30题11分,共19分)

29.(8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魏武王曹操葬身河南省安阳县,中国的考古专家暨文物部门认定,图21甲为曹操高陵出土的玉、玛瑙等装饰品。小亮所在的科技活动小组想知道玉的密度,他们到博物馆参观时,借了一只玉球进行了测定。他们将玉球用细线挂在随身携带的测力计下端测出重力

后,又把它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如

图21乙所示。(g =10N/kg )求:

(1)玉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玉球的密度为多大?

30.(11分)某同学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制作了一台浮力秤,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22甲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cm 2,高度为20cm ,秤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8cm ,问(g 取10N/kg )

A · · 浮力秤 秤盘 小筒 透明

图22

(1)如图22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N;

(2)如图22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应在小筒A处标出该浮力秤的刻度;

(3)如图22乙,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千克?

(4)小明把秤的刻度均匀地刻在小筒上,为什么刻度是均匀的?

(5)小丽认为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太小,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参考答案与提示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D 5.A 6.A 7.A 8.A 9.D

10.C 11.D 12.D 13.A 14.D 15.C

二、填空题

16.大于;等于

17.悬浮;悬浮

18. 大;排开水的体积

19.3;600;5

20.不变;不变

21.1×107;变大

22.150;2000;0.75×103

23.3×103;无关

三、实验探究题

24.(1)4.0 (2)C (3)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25.(1)密度(2)不变;物体部分浸入到液体中。

26.(1)3.6;(2)大;(3)取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测出它们各自的重力,分别用测力计吊着浸没到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根据测力计的示数算出浮力,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四、简答题

27.灯笼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gV排=1.29kg/m3×10N/kg×(20×20×30)×10-6m3=0.1548N,

灯笼自身重力:G=mg=0.016kg ×10N/kg=0.16N ,已以大于所受浮力,若再加上里面热空气的重力,则比受到的浮力更大,由物体的浮沉条件知,孔明灯不能升空。

28.(示例)变长:向水中加盐;变短:向水中加酒精

五、计算题

29.(1)玉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 浮=G -F =0.9N —0.6N =0.3N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F 浮=ρ水gV 排可得:

玉球的体积为V =V 排=g F 水浮ρ=

10N/kg kg/m 100.10.3N

33??=3×10-5m 3

玉球的密度为ρ=V m =gV G =35-m 10310N/kg 0.9N

??=3.0×103kg/m 3

30.(1)G 秤=F 浮=ρgSh =1×103kg/m 3×10N/kg×10-3m 2×0.08m =0.8N

(2)零

(3)F 最大=ρgSh =1×103kg/m 3×10N/kg×10-3m 2×0.2m =2N

G 物=F 最大- G 秤=2N-0.8N =1.2N

m 物=G 物/g =1.2N/10N/kg =0.12kg

(4)所称物体的质量与浮力秤浸在水中深度的增加值成正比

(5)提高液体的密度或增大小筒的截面积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第二章整式测试题

七年级上数学第二章代数式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代数式4322++-x x 是( ) A. 多项式 B. 三次多项式 C. 三次三项式 D. 四次三项式 2. 下列代数式中单项式共有( )个. π 5,,1,3,5.0,,53232ab c bx ax y x a xy x ++---- A. 2 B. 3 C. 4 D. 5 3. )]([c b a +--去括号后应为( ) A. c b a +-- B. c b a -+- C. c b a --- D. c b a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1π2x 的系数为31 B. 221xy 的系数为x 2 1 C.25x -的系数为5 D. 23x 的系数为3 5. 用代数式表示x 与5的差的2倍,正确的是( ) A.52x -? B. 52x +? C. 25x -() D. 2+5x () 6. 买一个足球需要m 元,买一个篮球需要n 元,则买4个足球、7个篮球共需要( )元. A. 4m +7n B. 28mn C. 7m +4n D. 11mn 7. 原产量n 吨,增产30%之后的产量应为( ). A.(1-30%)n 吨 B.(1+30%)n 吨 C. n +30%吨 D. 30%n 吨 8. 若代数式2x 2+3x +7的值是8,则代数式4x 2+6x +15的值是( ) A .2 B .17 C .3 D .16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 34.0xy 的次数为 . 10. 多项式154122--+ab ab b 的次数为 . 11. 写出235y x -的一个同类项 . 12. 化简:111(1)(1)623 a a a -++-=_________. 13. 把(x -1)当作一个整体,合并 3434)1(4)1(5)1(2)1(3x x x x -+-----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14. 三个连续奇数,中间一个是n ,则这三个数的和为 . 15. 七年级(1)班同学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小组的有x 人,参加合唱队的有y 人, 而参加合唱队人数是参加篮球队人数的5倍,且每位同学至多只参加一项活动,则三个课外小组的人数共___________人. 16. 观察下列算式: ;1010122=+=- 3121222=+=-; 5232322=+=-; 7343422=+=-; 9454522=+=-; …… 若字母表示正整数,请把第n 个等式用含n 的式子表示出来: .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36分) 17.用代数式表示:(每小题2分,共6分) (1)m 的倒数的3倍与m 的平方差的50%; (2)x 的14与y 的差的14 ; (3)甲数a 与乙数b 的差除以甲、乙两数的积.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匀称称重称心 B. 撒腿撒手撒欢 C. 禁止严禁情不自禁 2.读拼音,写词语。 qiān xūjiāo ào dài biǎo gēng zhóng jiān shǒu jià zh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相提并________ ________睦相处 源源不________ 没________打采 奔________不息画________添足 ①与画线词语结构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面词语中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是________,我还能写出几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词语不是反义词的一组是() A. 朴素——华贵 B. 匀称——精致 C. 懒惰——勤劳 D. 懦弱——坚强 5.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痛痛快快地喝水 B. 无忧无虑地生活 C. 翻来覆去地遗落 D. 兴奋不已地叫喊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想象人物的神态或动作,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他________:“乘坐公交车时,你们怎能相互打闹呢?” ②爷爷________:“苦苦寻找了三十年,我终于见到了老战友!” (2)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仿写句子) ________,像________。 (3)鹿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改为“被”字句) 7.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宋人________。________。兔走________,________而死。________耒而________,冀复得兔。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淀粉、脂肪、蛋白质 B.淀粉、蛋白质、脂肪 C.蛋白质、淀粉、脂肪 D.脂肪、淀粉、蛋白质 2.下列哪一种营养物质能建造和修复身体细胞,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A.维生素B.脂肪C.蛋白质D.无机盐 3.防止食品腐败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下列哪种方法不能防止食品腐败()A.用鲜蘑菇风干脱水 B.将鲜鱼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 C.用糖腌制蜜饯 D.把食物放到温暖潮湿的地方 4.下列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一组是 A.水、无机盐、维生素B.糖类、脂肪、蛋白质 C.水、脂肪、维生素D.糖类、蛋白质、无机盐 5.“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丽的妈妈一直给她喂钙粉,可是医生说小丽患了佝偻病,原因是在于喂钙粉时没有加喂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维生素B 6.下列叙述中,疾病与病因相符的一项是() A.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缺碘有关 B.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B1有关 C.坏血病与缺铁有关 D.侏儒症与缺甲状腺激素有关 7.如图,胃和胰腺的标号分别是() A.1、3 B.2、3 C.3、1 D.1、2 8.下列食物营养成分只在小肠被消化的是()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9.下图中X,Y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哪种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A.淀粉、无机盐B.淀粉、脂肪 C.脂肪、蛋白质D.无机盐、脂肪 10.某人正处于阑尾手术后的康复时期,为了促进伤口愈合,你建议他应该多吃些()A.蔬菜、水果B.粗粮C.鱼、奶、蛋、肉D.杂粮 11.母亲节到了,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小泽为妈妈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红烧鱼、红焖肉。你认为还应该加上哪种食物,使之营养更均衡() A.素炒芹菜B.牛奶C.小米粥D.排骨汤 12.下列情况下,属于细菌性中毒的是() A.吃了腐烂的食物B.吃了有毒的蘑菇C.误食农药D.吃了含汞盐的东西13.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又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的是() 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14.长期以精米、精面为主食而又少吃水果、蔬菜的人,口腔易患溃疡,原因是人体内可能缺乏 A.蛋白质 B.维生素 C.钙 D.无机盐 15.下列鉴定食物成分的方法,错误的是() A.稀碘酒滴在面包片上,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 B.鸡蛋清滴入沸水,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蛋白质 C.压挤熟花生种子,纸上有油渍说明含有脂肪 D.稀碘酒滴入豆芽汁中,变蓝色说明含有维生素 16.东东的妈妈消化不良,医生为她开了“复合多酶片”服用。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东东看到:每片含脂肪酶3.3mg,蛋白酶10mg。该药品的作用接近于下列哪种消化液()A.唾液B.胃液 C.肠液D.胆汁 17.有些幼儿常服钙片,仍表现缺钙的症状,原因可能是() A.缺乏铁元素 B.缺乏蛋白质 C.缺乏维生素D D.缺乏维生素C 18.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泉州市教育局组织的以“用爱心呵护生命,让生命教育进课堂”为主题的教师演讲比赛决赛在泉州影剧院举行并颁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这是教师比赛,对学生意义不大 B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要珍爱生命 C生命只有一次。因此为了安全,不应参加课外活动 D其目的是爱护自己的生命,对他人的生命可以不关注 2.右图《跨栏》给我们的警示是() A生命史顽强的 B生命在于运动 C要珍爱生命 D人生要有冒险精神 3.“生命的质量在于追求,而不在于仅仅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这些名言中,我们能体会到()A人的生命因自己的成就而闪烁光芒 B生命很珍贵,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C生命有长短之分 D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佛山市干部徐晓珠在援藏的两年多时间里,14次进出墨脱,察民情、访民意、解民难,为当地群众国商幸福生活托起了迹象的云彩。广东省委决定授予徐晓珠“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据此回答4——5题 4.徐晓珠的行为是() ①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行为②想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③用实际行动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④践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5.徐晓珠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一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到边远山区来体现的 ②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将使人生更有意义 ③青少年要树立奉献意识,让自己的青春更加美丽 ④青少年要像徐晓珠一样到西藏去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6. 8月12日下午,济宁金乡县的李目辉正在河边温习功课,突然传来一阵急切的呼救声:

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武原中学八年级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2.5分×20=50分) 1、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哪些可能在地球上发生?………………………………() ①地球上到处是陨石坑 ②地球上的重力明显减小 ③天空仍然蔚蓝色 ④生命从地球上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①④ 2、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 与气温无关的是( ) A、青蛙冬眠 B、小狗呼吸加快 C、兔子换毛 D、 小鸟觅食 3、夏天,在相同的太阳光照射下,砂石路的温度比水田的温度要升高 的快,这是因为( ) A、水田不易吸热 B、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小 C、砂石吸热本领强 D、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大 4、登上数千米高山的登山运动员,观察所带的温度计和气压计,从山 下到山顶气压和温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A、气压上升,气温上升 B、气压下降,气温下降 C、气压上升,气温下降 D、气压下降,气温上升 5、我们浙江省的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 带季风气候 6、下列现象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参照的是………………………………………………( ) A、沙尘扬起的方向 B、旗帜飘扬的方向 C、水波移动的方向 D、石头滚落的方向 7、“ ”在天气符号中表示…………………………………………………………………()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8、下列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初中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小强量得家里新购置的彩电荧光屏的长为58厘米,宽为46厘米,则这台电视机的尺寸是(实际测量的误差可不计) ( ) A. 9英寸(23厘米) B. 21英寸(54厘米) C. 29英寸(74厘米) D. 34英寸(87厘米) 2.若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长为10cm,第三边长为16 cm,那么第三边上的高为 ( ) A. 12 cm B. 10 cm C. 8 cm D. 6 cm 3.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4.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3cm ,AD=9cm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ABE 的面积为( ) A 、6cm 2 B 、8cm 2 C 、10cm 2 D 、12cm 2 5.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C ) 7 24 25 207 15 2024 25 7 25 20 24 25 7 202415 (A) (B) (C) (D) 6.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版,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 2 ,则斜边长为( ). (A ) 80cm (B)30cm (C)90cm (D120cm. F 第4题图

7.如图,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b a >,余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 ) (A )))((22b a b a b a +-=- (B)2222)(b ab a b a ++=+ (C) 2222)(b ab a b a +-=- (D)222))(2(b ab a b a b a -+=-+ 8.△ABC 中的三边分别是m 2 -1,2m ,m 2 +1(m>1),那么( ) A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长为m 2 +1. B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长为2m . C .△ABC 是直角三角形,但斜边长由m 的大小而定. D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 9.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12㎝,周长为30㎝,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__ __。 10.2 10-的算术平方根是 ,16的平方根是 ; 11.已知点P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的AD 边上一点,AP=1,BE ⊥PC 于E ,则BE=____ __。 12.如图,一架长2.5m 的梯子,斜放在墙上,梯子的底部B?离墙脚O?的距离是0.7m ,当梯子的顶部A 向下滑0.4m 到A ′时, ′O=2m,求得B ′O=1.5.)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第二章测试题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下列代数式:x y x abc ab 3,,0,32,4,3 ---中,单项式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下列各项式中,是二次三项式的是 ( ) A 、22b a + B 、7++y x C 、25y x -- D 、2223x x y x -+- 3、三个连续奇数的第一个是n,则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 ( ) A 、n 3 B 、33+n C 、63+n D 、43+n 4多项式12 12---x x 的各项分别是( ) A 、1,21,2x x - B 、1,21,2---x x C 、1,21,2x x D 、1,2 1,2--x x 5、下列各题去括号错误的是( ) A 、2 13)213(+-=--y x y x B 、b a n m b a n m -+-=-+-+)( C 、332)364(21++-=+--y x y x D 、7 23121)7231()21(-++=+--+c b a c b 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yz 32与xy 3 2是同类项 B 、x 1和x 21是同类项 C 、235.0y x 与327y x 是同类项 D 、n m 25与24nm -是同类项 7、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A 、3322=-x x B 、532523a a a =+ C 、x x 33=+ D 、04 125.0=+-ba ab 8、化简()m n m n +--的结果为( ) A .2m B .2m - C .2n D .2n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uìniǎo chèn shān sìyǎng pí láo ōu zhōu ()()()()() zhì xiè jiù hù qìwēn tèshūqǐ chéng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栋()泛()介()衬() 冻()眨()价()村() 秆()砍()练()壁() 杆()炊()炼()璧() 三、选词填空。(6分) 必需必须 1.这件事别人办不了,()你亲自去。 2.这些都是家庭生活()的开支。 居然果然 3.天气预报真灵,今天早晨()下起了小雨。 4.我真没想到,他()能被评为“三好生”。 因此因为 5.他训练刻苦,()取得了竞赛的好成绩。 6.他能取得好成绩,是()平时刻苦训练。 四、用“________”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8分) 小爪(zhuǎzhǎo)子念(liàn niàn)头 苇秆(gān gǎn)温暖(luǎn nuǎn) 应(yīng yìng)有尽有濒(bīn bín)临 蹬(dēng dēn)开衬(chè chèn)衫 五、照样子写句子。(3分) 例: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1.一棵高大的橡树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6分) 1.万壑树参天,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 2.漠漠水田飞白鹭,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 3.雨里鸡鸣一两家,____________________。(王建)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回答问题。(14分)

必修三第二章统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统计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①某学校高二年级共有526人,为了调查学生每天用于休息的时间,决定抽取10%的学生进行调查;②一次数学月考中,某班有10人在100分以上,32人在90~100分,12人低于90分,现从中抽取9人了解有关情况;③运动会工作人员为参加4×100 m 接力赛的6支队伍安排跑道.就这三件事,恰当的抽样方法分别为( ) A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C .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D .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2. 某单位有840名职工,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42人做问卷调查,将840人按1,2,…,840随机编号,则抽取的4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481,720的人数为 ( ) A .11 B .12 C .13 D .14 3从2007名学生中选取50名参加全国数学联赛,若采用下面的方法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2007人中剔除7人,剩下的2000人再按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则每人入选的可能性( ) A .不全相等 B .均不相等 C .都相等,且为140 D .都相等,且为50 2007 4. 某大学数学系共有学生5 000人,其中一、二、三、四年级的人数比为4∶3∶2∶1,要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数学系所有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则应抽取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为( ) A.80 B.40 C.60 D.20 5.下列数字特征一定是数据组中数据的是( ) A .众数 B .中位数 C .标准差 D .平均数 6.某公司10位员工的月工资(单位:元)为1234,,,x x x x ,其均值和方差分别为x 和2 s ,若从下月起每位员工的月工资增加100元,则这10位员工下月工资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 A.2,s 100x + B. 22+100,s 100 x + C.2 ,s x D.2 +100,s x 7.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乘以2,再减去80,得到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的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 .40.6,1.1 B .48.8,4.4 C .81.2,44.4 D .78.8,75.6 8.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5名工人某日的产量数据(单位:件).若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且平均值也相等,则x 和y 的值分别为( ). A.3和5 B.5和5 C.3和7 D.5和7 9.如果在一次实验中,测得(x ,y )的四组数值分别是A (1,3),B (2,3.8),C (3,5.2),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章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章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2章—第3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1、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供给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物质是下列哪一组?() A、蛋白质、脂肪 B、蛋白质、糖类 C、糖类、蛋白质 D、维生素、脂肪 2、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摄氏度温水中, 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可能的是()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唾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唾液、胰液 3、有些同学只爱吃肉,不爱吃水果和蔬菜,常此以往会造成身体缺乏() A、蛋白质和维生素 B、脂肪和无机盐 C、维生素和无机盐 D、蛋白质和脂肪 4、某严重肠梗堵患者,由于组织坏死,切除了近4米的小肠,手术后其消化功能仍正常,这是因为() A、口腔和胃有消化功能 B、胰腺仍能分泌胰液 C、大肠也有吸收功能 D、保留了十二指肠 5、小林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应当建议他多吃一些() 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 C、新鲜蔬菜、水果 D、奶油、巧克力 6、小刚患了重感冒,发烧有一个星期了,体重明显下降。他体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种有机物被消耗?()A、糖类B、蛋白质 C、脂肪D、水 7、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A、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8、有一家共五口人,其中三人的皮肤很粗糙,并且一到夜晚就看不清物体。他们的食物中可能缺少()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9、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结构与吸收机能相适应的特点()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壁内有肠腺 10、小强上课时突然大汗淋漓、头晕眼花,可能的原因是( ) A、没吃早饭,出现低血糖现象 B、天气太热 C、没写完作业,怕老师批评 D、上课想睡觉 11、某同学参加长跑前准备了以下食物,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水果糖 B、牛肉干 C、花生米 D、牛奶 12.下列关于平静呼吸过程的表示,哪项是正确的?()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B.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 C.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13、合理膳食是指( ) 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应该多吃 B、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应多吃 C、应以肉类、蔬菜、水果为主 D、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 14.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 A.口腔 B.咽 C.喉 D.气管15.一般来说,鼻涕和痰的主要成分是() A.唾液腺和气管的分泌物 B.肺泡的代谢废物和气管的分泌物 C.唾液腺和鼻腔黏膜的分泌物 D.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和它粘住的灰尘及细菌 16.体外环境与血液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发生交换的部位是() A.咽喉 B.气管 C.呼吸道 D.肺泡 17.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 A.一层细胞 B.两层细胞 C.三层细胞 D.四层细胞 18.人体吸入氧的最终去向是() A.构成细胞 B.分解有机物 C.交换二氧化碳 D.与血红蛋白结合 19.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A.肺泡数目多 B.肺泡外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 C.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只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以上都是 20.呼吸肌舒缩的结果实现了()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肺的通气 C.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D.体内的气体交换 21.关于用鼻呼吸而不用口腔呼吸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鼻毛可以减慢吸入空气的速度 B.鼻腔的鼻黏膜能够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 C.鼻黏膜内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D.鼻腔的入口处丛生鼻毛,能阻挡灰尘 22.一般情况下,人在体育运动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深 B.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 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23.肺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是() A.肺扩张引起呼气 B.肺收缩引起呼气 C.吸气引起肺扩张 D.呼气引起肺扩张 24.关于呼吸作用不正确的叙述是()A.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B.可以维持体温恒定 C.推动各种生命活动 D.其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右下图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分析并回答:(l)曲线甲表示________的消化。(2)曲线丙表示________消化。 (3)曲线乙的消化从______开始。(4)这三种营养物质在________中都可以被消化, (5) C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D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

英语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4新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Unit2 What time is it?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Listening Part 一、根据录音内容选择你所听到的答案,并把序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 ) 1. A.go home B.go to bed C.go to school ( ) 2. A.lunch B.breakfast C.dinner ( ) 3. A.ready B.read C.write ( ) 4. A.hurry B.library C.worry ( ) 5. A.sister B.over C.there 二、根据录音内容,判断下面句子与录音内容是(T)否(F)相符。 ( ) 1.It′s 7:30. It′s time to get up. ( ) 2.It′s 4:45. It′s time to go home. ( ) 3.Is it 7:00 now? Yes, it is. ( ) 4.What time is it? It′s 11:10. ( ) 5.Time to go to bed . It′s 9:15. 三、听录音,根据录音内容写出正确时间。 四、根据录音内容,在句子的空格中填上单词,将句子补充完整。(每空一词) Tick, tock, tick, tock, says the clock , It′s 9:45. It′s time for . It′s 11:05 . It′s time for .It′s 2:50. It′s time for . It′s 4:20. It′s time for . Writing Part 一、看一看,选出正确答案。 ( ) 1.Time for P.E. A.Hand in the homework. ( ) 2.Time to go to the garden. B.Draw a tree. ( ) 3.Time for lunch. C.Jump and run. ( ) 4.Time to go to the library. D.Have some chicken. ( ) 5.Time for English. E.Drink some milk. ( ) 6.Time to go to the teacher′s office. F.Water the flowers. ( ) 7.Time for breakfast. G.Read and write. ( ) 8.Time to go to the art room. H.Read a book. 二、选词填空。 ( )1.School over. Let′s go to the playground. A.am B.is C.are ( )2.Let′s go home! Just minute. A.a B.the C.an ( )3.It′s 7:05. It′s time school. A.to B.to go C.to go to

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茂名市第十中学高一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关于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E A、E B、E C、E D分别代表A、 B、C、D所具有的能量)() A. E A>E B B. E A>E C+E D C. E A+E B>E C+E D D. E A+E B<E C+E D 2.原电池() A. 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 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C. 把热能转化为电能 D. 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将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入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A. 阴极 B. 阳极 C. 正极 D. 负极 4、下列能源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是() A. 生物能 B. 潮汐能 C. 风能 D. 太阳能 5、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是() ①提高燃料的着火点②降低燃料的着火点③将固体燃料粉碎④将液体 燃料雾化⑤将煤气化处理⑥通入适量空气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 6、下列反应可能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H2SO4与Ba(OH)2溶液的反应 B. Mg与醋酸溶液的反应 C. 中和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7、1molH-H键的键能是436 kJ, 1mol I-I键的键能是151kJ , 1mol H-I 的键能是299 kJ ,则对于H2(g)+I2 ==2HI(g)的反应,错误 ..的是()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可逆反应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旧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 A. 回收废旧电池中的石墨电极材料 B.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金属元素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吉林省农安县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单元检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吃饱”的感觉是因为下述哪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 A.胃B.小肠 C.大肠 D.肝脏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 B.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 头的消化作用” C.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 淀粉的消化作用” D.①②对照,②号试管为对照组 3.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血液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A.维生素A——夜盲症 B.钙——骨质疏松症 C.维生素B 1——坏血病 D.铁——贫血症 4.右图示消化系统组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淀粉在①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 B.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⑥肝脏,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 原因是肝脏分泌的胆汁过少,影响了脂肪的消化 C.③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⑤小肠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消化功能相适 应 5.每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 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右图表示不同人 群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果、蔬菜只为人体提供水和无机盐两类营养

B.粮谷类食物中含蛋白质较多 C.肥胖患者应该减少粮谷类及肉类的摄入量 D.营养不良的原因是水果、蔬菜摄入量较粮谷类少 6.母亲节这天,苗苗为周日仍在加班的妈妈准备了一份丰盛的晚餐:米饭、盐水大虾、红焖鱼和炖豆腐,从营养搭配上看,你认为增加下列哪种食物更加合理?() A.炒芹菜 B.牛奶 C.排骨汤 D.玉米粥 7.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胃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B.肝脏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利于消化 D.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 8.据报道:一个男婴由于出生后一直服用一种几乎不含蛋白质的劣质奶粉,出现了头大、嘴小、脸肿等症状.下列结合此案例对人体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分析,错误的是()A.一直服用不含蛋白质的奶粉,会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B.蛋白质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在细胞内分解后,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婴儿冲服奶粉后,其中的水、维生素和无机盐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吸收利用 D.购买带包装的食品,不仅要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还要注意是否有QS图标 9.谷物是人体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人体在维生素B1缺乏时易患脚气病.以加“碱”馒头为主食的人群易患脚气病的几率,明显大于以普通馒头为主食的人群,由此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A.高温破坏了馒头中的维生素B1 B.“碱”破坏了馒头中维生素B1 C.“碱”影响了人体对维生素B1的吸收 D.以加“碱”馒头为主食会导致维生素B1摄入量不足 10.下列有关人体消化与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的消化液是唾液 B.饭后立即进行剧烈活动会造成胃肠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消化 C.维生素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分解后吸收

2020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20最新2020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及答案 [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 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一、计算。(23分) 1、口算我最快。(15分) 72+8= 45-9= 36+6= 32-8= 18÷3= 8×7= 30÷6= 43-4= 54-30= 30÷5= 6×5= 25÷5= 5×5= 49+7= 15÷5= 6×6= 72-7= 10÷5= 4×5= 20-8= 16÷4= 30÷5= 24÷6= 20÷5= 4÷2= 30÷6= 6÷3= 15÷5= 8÷2= 16÷8= 3、列式计算。(8分) (1)除数是4,被除数是24,商是多少?

(2)15里面有几个3? (3)6的5倍是多少? (4)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二、填空题。(50分) 1、()×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 ()六十三五()二十五 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 除数是(),商是()。 3、在里填上<、>或=。(4分) 3×3 6 4+5 4×5 8÷2 2×2 1+1 1×1 4、在里填上+、-、×或÷。(8分) 24 6=4 6 6=12 5 3=15 20 5=4 30 5=25 25 5=30 16 4=4 7 1=7

5、根据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写出两个除法算式。(2分) ()÷()=()()÷()=() 6、圈一圈,填一填。(10分) (1) 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是()。 (2) 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 ()个。算式是()。 7、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 里画“√”。(2分) 8、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列出算式:()÷()=(). 9、24÷4=()读作()除以(),表示把()平 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就是()里面有()个(). 10、加法算式:___________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2=20分) 1.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又廉价方便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氢气D.太阳能 2.下面的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电能、蒸汽B.电能、风能C.蒸汽、风能D.煤、石油 3.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4.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 A.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B.都产生热量 C.都要点燃 D.都属于氧化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化学反应只生成新物质,没有能量的变化 6.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7、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8.现在电池的种类非常多,且由电池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下列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锂电池B.锌锰电池 C.氢氧燃料电池 D.镍镉电池 9.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空气量越多越好B.应通入适量空气 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 10 ) A C D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10=30分) 11.火力发电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石燃料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能量转化方式正确的是()A.化学能→电能B.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C.化学能→热能→电能D.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12.下列有关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因此地球上的蕴藏量也是无限的 B.化石燃料虽然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率相当快,所以化石燃料相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章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2章—第3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1、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供给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物质是下列哪一组?() A、蛋白质、脂肪 B、蛋白质、糖类 C、糖类、蛋白质 D、维生素、脂肪 2、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摄氏度温水中, 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可能的是()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唾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唾液、胰液 3、有些同学只爱吃肉,不爱吃水果和蔬菜,常此以往会造成身体缺乏() A、蛋白质和维生素 B、脂肪和无机盐 C、维生素和无机盐 D、蛋白质和脂肪 4、某严重肠梗堵患者,由于组织坏死,切除了近4米的小肠,手术后其消化功能仍正常,这是因为() A、口腔和胃有消化功能 B、胰腺仍能分泌胰液 C、大肠也有吸收功能 D、保留了十二指肠 5、小林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应当建议他多吃一些() 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 C、新鲜蔬菜、水果 D、奶油、巧克力 6、小刚患了重感冒,发烧有一个星期了,体重明显下降。他体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种有机物被消耗?()A、糖类B、蛋白质 C、脂肪D、水 7、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A、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8、有一家共五口人,其中三人的皮肤很粗糙,并且一到夜晚就看不清物体。他们的食物中可能缺少()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9、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结构与吸收机能相适应的特点()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壁内有肠腺 10、小强上课时突然大汗淋漓、头晕眼花,可能的原因是( ) A、没吃早饭,出现低血糖现象 B、天气太热 C、没写完作业,怕老师批评 D、上课想睡觉 11、某同学参加长跑前准备了以下食物,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水果糖 B、牛肉干 C、花生米 D、牛奶 12.下列关于平静呼吸过程的表示,哪项是正确的?()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B.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 C.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13、合理膳食是指( ) 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应该多吃 B、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应多吃 C、应以肉类、蔬菜、水果为主 D、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 14.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 A.口腔 B.咽 C.喉 D.气管 15.一般来说,鼻涕和痰的主要成分是() A.唾液腺和气管的分泌物 B.肺泡的代谢废物和气管的分泌物 C.唾液腺和鼻腔黏膜的分泌物 D.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和它粘住的灰尘及细菌 16.体外环境与血液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发生交换的部位是() A.咽喉 B.气管 C.呼吸道 D.肺泡 17.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 A.一层细胞 B.两层细胞 C.三层细胞 D.四层细胞 18.人体吸入氧的最终去向是() A.构成细胞 B.分解有机物 C.交换二氧化碳 D.与血红蛋白结合 19.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A.肺泡数目多 B.肺泡外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 C.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只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以上都 是 20.呼吸肌舒缩的结果实现了

初一数学第二章整式综合测试题

第二章整式加减综合测试题(时间100分,120分) 班级: 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多项式3x2y3 2x3y2 0.5y 3x + n- 9是______________ 次____ 项式,关于字母y的最高次数项 是 ____ ,系数是_,关于字母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______________ ,把多项式按x的降幕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数项是__________ 。 2、若a+b=O,则多项式a3+ a2b- ab2- b3的值是_______ 。 3、整式2x m 1y n—m+n (m、n为整数)是__________ 次______ 项式。 4、如果A是m次多项式,B是n次多项式,则A+B—定是次数________ 整式 5、如果整式(m—2n)x2y m+n-5是关于x和y的五次单项式,则m+n _________ 。 6、若2&習"+3与『一3b8的和仍是一个单项式,则m与n的值分别是。 2 7、整式3(1—x)是次项式,其中x2的系数是。 8 n-3 8、如果2 —( m+ 1) a + a 是关于a的二次三项式,那么m, n应满足的条件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当k= _____ 时,多项式2x2-7kxy+ 3y2+7xy+5y 中不含xy 项。 10?某校为适应电化教学的需要新建阶梯教室,教室的第一排有a个座位,后面每一排都比 前一排多一个座位,若第n排有m个座位,则a、n和m之间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若多项式3x2-2(5+y-2x 2)+mx2的值与x的值无关,贝U m等于______ 。 2 12、若单项式a4b 2m 1与2a m b m 7是同类项,贝U m的值为___________ 。 2 3 13、单项式3 xy z的系数是_________ ,次数是 ___________ 。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一x+3y= 5,贝U 5 (x—3y) 2—8 (x —3y)—5 的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观察下列等式9-仁8 16-4=12 25-9=16 36-16=20,,这些等式反映自然数间的某种 规律设n (n》1)表示自然数,用关于n的等式表示这个规律为: _________________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