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余光中《乡愁》

合集下载

余光中的《乡愁》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余光中的《乡愁》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余光中的《乡愁》教学设计及反思漳县武阳中学田瑜霞教材分析:1.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并能做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余光中的《乡愁》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中的内容。

该单元是一组以爱国与思乡为主题的中外经典诗歌。

其主题是“土地情思”。

这一单元的第一课便是《诗两首》。

余光中的《乡愁》是其中的第二首,是写思乡愁绪的。

在诗中,诗人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

愁之浓,浓到思乡情结无法解开。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余光中的这首《乡愁》抒写思乡愁绪,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着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

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的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也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

这首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

通过学习,既能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思想爱国的深厚感情,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中国心事和外国诗的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已经能够较为充分地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情感美。

但因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及其对诗歌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学生的欣赏易停留在表面,应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情,感受诗的美。

诗人对每一个形象的选择,都是为了服从所要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都蕴含着一定的含义。

教学时,要向学生分析这些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用得好在哪里。

这些形象(即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想象。

教学时,作为教师的我,将对诗中精彩处和难点作必要的讲析,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家乡祖国的感情。

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障碍点我觉得应该是在让学通过把握诗歌中四个中心物象领会其象征含义进而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乡愁》原文与赏析

《乡愁》原文与赏析

《乡愁》原文与赏析《乡愁》原文与赏析《乡愁》虽是用白话写的,却有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乡愁》原文与赏析,希望有所帮助!《乡愁》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赏析1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歌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中,诗歌是情感的铀。

一起来回味品读诗歌的语言美。

《乡愁》一诗语言的质朴之美在于如同口语,富于生活气息;典雅之美又在于精丽,富有独特的韵味,是经过锤炼加工的。

1、时间词美:“小时侯、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词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递增;2、名词的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3、数量词的美:“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在于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4、叠词美:“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的使用,增加了句子的音韵感,富有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5、方位词美:“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显示了空间的距离,反复应用使人感受到一种字字关情、琅琅上口的韵律。

6、另外,“乡愁是……”这一句式又营造了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赏析2《乡愁》是一篇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它以民谣的歌调深沉而忧郁地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短诗巧妙地运用了民歌中部分隔离反复的形式,叙述抒情主人公人生主要历程中的几段乡愁,最后一节轻轻一点:“而现在……”诗人善于使用传统民歌的层递层进、互衬对比的手法。

前三节诗逐层描绘了他幼年、成年、成年之后的三段生活经历,母子分离的乡愁,情侣难见的乡愁,皆由生活拮据造成。

生离死别的乡愁,是由生命规律使然。

三段乡愁写个人,却为写中华民族乡愁打好铺垫。

初中语文_乡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乡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乡愁》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乡愁》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

《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

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可感的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情诗。

意象独特,构思精巧,形式完美,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3、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过程和方法1、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2、发挥想像和联想,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作者在特殊的时代、地理条件下产生的思乡念国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情感。

三、学情分析优势:1.学生都是十四五岁的学生,思维活跃,语文学习兴趣较浓厚。

2.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能大体感受到诗人的乡愁。

3.学生结合以前讲过的诗歌鉴赏技巧,能够理解和感悟本诗。

劣势: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肺的感受。

因此学生在朗读时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深情哀伤的情感基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合作交流策略2.以问题研究和学生活动为中心的策略3.学教并重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资源准备:1.自制的《乡愁》ppt教案《乡愁》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创造情境,导入新课:走近乡愁(播放轻音乐加视频走近余光中)有人说乡愁是一首动听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音乐,走近那永不老去的乡愁。

(大屏幕显示课题)(二)朗读吟诵—倾听乡愁(播放《乡愁》的配音诵读)1、首先播放《乡愁》的配音诵读(点击超链接乡愁)余光中64岁得以还乡,去时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经满头白发。

余光中《乡愁》原文及赏析

余光中《乡愁》原文及赏析

余光中《乡愁》原文及赏析余光中《乡愁》原文及赏析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关于余光中《乡愁》鉴赏,至今都还有人在细细品味和理解。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余光中《乡愁》原文及赏析,欢迎查看。

《乡愁》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创作背景:该诗写于1972年。

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

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

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

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

《乡愁》赏析:《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

《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

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

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

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内容上,按时间顺序,从“幼子恋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再到对祖国大陆的感情,不断发展的情感,逐渐上升,凝聚了诗人自幼及老的整个人生历程中的沧桑体验。

不同阶段的乡愁,凝聚两端的分别是:我——母亲;我——新娘;我(生)——母亲(死);我(游子)——大陆(祖国)。

余光中诗歌《乡愁》原文及赏析

余光中诗歌《乡愁》原文及赏析

余光中诗歌《乡愁》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余光中诗歌《乡愁》原文及赏析【导语】:《乡愁[台湾]余光中》全文与读后感赏析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乡愁·[台湾]余光中》全文与读后感赏析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初中语文_第一单元第一课《乡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第一单元第一课《乡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乡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2.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品读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

3.体会作者浓厚强烈的思乡之情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指导1、了解作者余光中:1928年生人,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现居台湾。

是当代诗人和诗评家。

他的诗作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意味深长,韵律美节奏感强。

他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

他的散文富于诗意,文字典雅,俊逸而雄浑。

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万圣节》《天国的夜市》《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等。

2、背景资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

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

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诵的《乡愁》.3、根据下面方法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语速以及语气。

(1)语速要放缓慢一点;(2)要多停顿,不宜读长句。

(3)感情基调忧郁、深沉。

[示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二)自学检测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2、这些物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三)我的疑惑二、合作探究1、把握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前分别用了那些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他们共同突出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2、这些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3、体会语言♦“海峡”本应“深深”,诗人为什么用“浅浅”一词形容?三、当堂训练1、展示背诵情况。

2、用“乡愁是……”说一句话或几句话。

四、自我反思我的收获:链接资料乡愁席莫容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後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学情分析《乡愁》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诗歌《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初三学生由于很少接触诗歌,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六大模块,即“导课—介绍作者—朗读吟诵——品味欣赏——拓展迁移总结”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余光中)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余光中)

我爱这土地艾青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3、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

4、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关键诗句的理解。

2、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本诗的主旨。

教学难点:1、象征的表现手法。

2、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

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

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

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

(板书:我爱这土地)二、作者简介:艾青( 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

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 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背景介绍: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 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四、朗读指导: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

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

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慢,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读会意,以会意促读。

《乡愁》全诗赏析

《乡愁》全诗赏析

《乡愁》全诗赏析《乡愁》全诗赏析《乡愁》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

下面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乡愁》全诗赏析,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wenxue)。

篇一:《乡愁》全诗赏析一连串充溢着生活性的意象,一连串朴素无华的倾诉,一连串平淡中透露出深沉情感的喻体......缀成了一连串凄美绝伦的乡愁。

乡愁是作者成长的足迹,是游子思乡的行吟,是一段心灵的历程,是一曲经典而质朴的古筝,是一部沉重的历史,是风雨沧桑中历史车轮碾过时留下的一声呻吟。

乡愁在作者笔下不只是“月是故乡明”的清淡,不只是“低头思故乡”的忧郁,不只是“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无奈,不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嗟伤......乡愁是一只老船,装载着传统的乡愁乡情乡思,也装载着历史的血泪,装载着望夫崖上的沉重和悲壮,也装载着海峡两岸的沧桑和风霜。

从“邮票”、“船票”到“坟墓”是深沉的情感,而至“海峡”则是主题的升华!乡愁不再是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成了群体内心的感思;乡愁不再是纯粹的个体感叹,而成了民族之情的化身。

对国家统一的热望,对民族团结的期盼,有形无形地融化在诗的字里行间,构成了民族情感积淀下来的厚重和深邃。

于是,乡愁这个古老的话题在诗人笔下又多了一层内涵,这源于作者明睿的眼力和新颖的立意,更源于作者那高度的民族责任心和深厚的民族情。

于是乡愁那平凡而又传统的顺叙表达蒙多了一层朴素的光辉,那简单的时间排列披多了一种美妙的灵光,那从“母亲”、“新娘”到“大陆”的浅浅诉说变得经典而庄严起来。

乡愁的意境是美的,没得忧郁而庄重,仿佛一丝苦苦的芬芳,那芬芳来自一支残荷。

乡愁的构思是简约的,简约的就像断臂维纳斯身上的一段白纱。

乡愁的语言是白居易的再现,反复中的平实酝酿着深深的情,回旋中的朴厚流淌着深深的愁。

乡愁那没有技巧的技巧使乡情回味无穷,隽永悠长,使全诗既富有流动性,又不乏静止感。

众人皆知,“看不出化过妆的化妆才是最高妙的”,而诗人的乡愁就是这样,那层次化的意境仿佛纯纯的“天然去雕饰”,那复沓中的叙述好像平平的,质朴而又真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乡愁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次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游子对故乡的眷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情结,“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思乡情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愫,“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思想情感,让漫漫人生多了一个历久弥新的主题。

诗人们把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使我们品味到思乡的凄婉哀伤,感受到思亲的绵延久长。

今天我们一起来赏读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去体味一个海外游子对祖国的赤子衷肠。

1.熟读背诵这首诗,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理解诗歌意象,感受涌动的激情。

3.体味诗歌抒发的思乡愁绪,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故土故园频入梦,思乡思亲梦无痕。

故土,故园,人之所恋,恒久也。

让我们随着台湾诗人余光中,一道吟唱对祖国、对家乡深情柔美的恋歌。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邮票(yóu)窄窄(zhǎi)海峡(xiá)
一枚(méi)坟墓(fén mù)
2词语解释
乡愁:思念故乡而产生的离愁别绪。

邮票:邮局发售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片海洋的狭窄水道。

3作者名片
余光中(1928—),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生于南京,现居台湾。

因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故而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

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散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

本诗选自《白玉·苦瓜》。

4朗读训练
(1)初读,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2)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朗读。

(3)分组比赛朗读,相互点评。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理清本诗的思路,找出此诗的线索。

【点拨明确】时间线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情感线索:思念母亲——思念爱人——怀念母亲——思念故乡。

2这首诗运用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拨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运用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二)深层理解
1诗中,诗人分别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

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点拨明确】这四个物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生离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

小时候,诗人离家在外,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长大后,诗人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
与祖国大陆隔开。

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

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的余味,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2“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再加上“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
【点拨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这是正语反说。

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不了无尽的乡思。

3找出这首诗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用“_____美,美在_____”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

【点拨明确】(1)“枚”“张”“方”“湾”这些量词美,美在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2)“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美,美在它们增加了句子的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乡愁是……”这一句式美,美在它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4)对应的诗句字数相同,呈现出一种结构相似的小节美,美在整齐,美在对应,美在情感的层进。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1结合课文形式,仿写“乡愁是……”。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液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
乡愁是别离时母亲不断的挥手
乡愁是印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2 课后搜集有关“思乡”的诗句。

(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