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与髋关节运动学
髋关节运动与股骨头解剖

解读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最新年文档解读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引言众所周知,在新时期以来,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游戏精神”成为了潮流之一,曾经孙建江就在《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中提出了要切实在儿童文学作品中融入游戏精神的论述。
并且在文学评论领域,人们也经常会引用了“游戏精神”这一概念,尤其在对童话文学评论过程中,很容易将“游戏精神”这一术语引用,然而,什么才是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呢?笔者在本文中对其特征属性剖析,并对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儿童文学中游戏精神的起源在我国儿童文学领域中的“游戏精神”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五四时期,饶上达曾经在文学领域中论述儿童文学的价值过程中说道,“儿童文学能够激发孩子们游戏精神的产生,甚至有时候能够作为他们的模仿游戏与化妆游戏的资源”。
在19922年11月7日出版的刊物《教育杂志》的第十四卷第七号刊登了作家严既澄撰写的散文《神仙在儿童读物上之位置》,严既澄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游戏性是当今儿童文学创作的四大特征之一,因此儿童文学作品中务必要具有游戏精神”的理念,然而到底何为“游戏精神”,诸多专家学者并没有对其深入分析。
之后的历史阶段中,由于当时我国社会中特定的历史环境与政治状态,使得人们并没有对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有着广泛的关注。
就像作家黄晨说的,“我们最为遗憾的就是,在落后社会状态中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并没有深刻掌握到游戏精神具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力量。
”在新时期的儿童文学领域,班马最先对“游戏精神”的属性进行了解释,并且在著作《游戏精神与文化基因》中提到了所谓的游戏精神就是在“玩”的精神,而在同时期,刘绪源也对这种概念有着较高的认同,并且在其作品《儿童文学的三大母亲题》中提出了“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就是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玩”的观点。
我们细细研究可以发现,这两种观念从感性认识方面来说是趋于相同的,换句话说就是,什么都是“玩”,但是两人并没有对其美学价值与意义进行阐述。
骨盆与髋关节运动学PPT课件

髋关节运动轴和运动
► 在站立时,收-展的运动轴为水平的矢状轴。 ► 肢体对骨盆的运动如提腿向外侧,或骨盆对
下肢的运动如躯干向站立侧的腿方向倾斜。 ► 髋关节的外展为45º左右,常伴有骨盆的抬高。 髋关节的内收为两条腿接触或0º,但腿可能 交叉到30º~40º的内收位。 ► 这不是纯平面的运动(因为一条腿必须在屈 位,而另一条腿在伸位),在跑步、转向和 交叉大腿时,这是一个重要的运动。
髋关节
► 在身体内是结构上最稳定,可动的单一关节。 ► 在躯干和地面之间传送力; ► 提高或下降躯干如在攀登;
► 从椅子上站起来等;
► 将足靠近身体或手的动作,如穿鞋。 ► 在步行时髋的展肌(在站立腿)都必须产生一个力来
平衡约85%的体重(包括头、臀、躯干和对侧的腿)。 髋关节为这系统的支点,所以每一步均要承受大于 体重两倍以上的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骶髂关节的运动
► 骶髂关节的运动范围很小。 ► 骶髂关节的平均运动为4°,其范围为2°~
8°度。
骶髂关节运动
► 在倾斜运动中,骶骨的骶岬向前下移动而骶骨的远
侧分和尾骨向后上方移动,同时伴有髂嵴靠拢和坐 骨分离,造成骨盆出口变大。 ► 逆倾斜是相反的运动,即骶岬向后上方移动, 尾骨 向前移动,髂嵴分离,坐骨靠拢。这运动使骨盆入 口增大。
髋关节关节的类型
► 髋臼的前下方有髋臼切迹,切迹有髋臼横韧
带相连。三角形的纤维软骨的唇围于髋臼的 边缘,充分地包裹了股骨头。股骨头是一个 2/3的球形。在四肢着地时(此时髋关节处于 屈、轻度外展和外旋),股骨头完全包在髋 臼内。 ► 关节囊很强厚近侧附于髋臼的边缘,远端的 前面附于转子间线,后面附于转子间嵴。
著的差异。 ► 例如,正常胎儿髋的姿势是屈曲位,伸髋受 到明显地限止。 ► 在新生儿,伸髋为-28º(SD = 8.2)。 ► 伸髋的不能性和屈髋不能从零度开始的情况, 在以后的5-6年内逐渐减小。
【临床骨骼肌肉学】骨盆及髋关节

臀大肌
半腱肌
髂骨、骶、尾骨及骶结节韧带的背面
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半膜肌
半腱肌 半膜肌 股二头肌:长头 股二头肌:短头
坐骨结节 坐骨结节 坐骨结节
粗线
胫骨近端内侧 胫骨内髁后方
腓骨头 腓骨外侧
臀大肌 股二头肌
•后群
背面观
•外展
梨状肌
臀小肌 臀前线与后线间 臀中肌 臀前线与下线间 梨状肌 骶骨前面
股骨大转子
• 尿道括约肌位于会阴深横肌的前方,环绕在尿道周围。
盆底肌肉训练法
1、产后妇女可作常规盆底肌肉锻炼。 2、轻、中度子宫脱垂,阴道膨出。 3、各种尿失禁。 4、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患者非急性期。 5、产褥期症状(腰背痛、腹痛、尿潴留、乳涨、 耻骨联合分离等)。
盆底肌肉训练法简介
• 第1、2周,包括三组动作:缓慢收缩并放松盆底肌肉,一收一放 为一组,每组维持10秒,每天练习3次,每次10组;快速收放,每 组2秒,每天练习3次,每次10组;尽可能久地收紧盆底肌肉,每 天一次,每次10—30组。
• 第11—14周:提肛时小步跳跃;提肛时大步跳跃;提肛时大步冲 刺跑。以上三组动作每天练习一次,每次10下。
hip
马迪 2012141624007
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相对构成。人体最大,关节窝最深,也是最典型、最完善 的杵臼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内、旋外以及还转运动,灵活度不及肩关节, 但是稳固性很高,以支撑其承重和行走的功能。
骨盆及周围肌群
主要内容
• 骨盆的基本信息及组成 • 骨盆及周围关节与特点 • 骨盆周围肌群
一.骨盆
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接构成。髋骨由髂骨、耻 骨、坐骨构成
骨盆被斜行的界线(后方起于骶骨岬,经髂骨弓状线,髂耻隆起,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到耻 骨联合上缘连线)分为两部:界线以上叫大骨盆,又称假骨盆,其骨腔是腹腔的髂窝部;大骨盆参与 腹腔的组成。界线以下叫小骨盆,又称真骨盆,其内腔即盆腔,前界为耻骨和耻骨联合,后界为骶、 尾骨的前面,两侧为髋骨的内面、闭孔膜及韧带,侧壁上有坐骨大、小孔。
髋关节的解剖知识

髋关节的解剖知识1.引言1.1 概述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位于人体骨盆的两侧,连接着大腿骨和骨盆。
它是连接下肢和躯干的重要关节,不仅承担着身体的重量,还承担着各种运动的负荷。
髋关节的解剖结构复杂而精密,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髋臼、股骨头和髋臼窝等。
髋关节的解剖位置位于人体的骨盆区域,骨盆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这三块骨骼都与髋关节密切相关。
解剖学上将髂骨下缘和髂骨髁与耻骨的耻骨结合部称为髋臼,髋臼形状类似一个碗状凹坑,称为髋臼窝。
而股骨头则位于髋臼内,它是股骨的顶端部分,圆球形状,可以在髋臼中自由摆动。
髋关节不仅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还具有重要的功能。
髋关节的主要功能是连接大腿和骨盆,使下肢能够进行各种运动。
髋关节具有广泛的运动范围,包括屈曲、伸展、外展、内收和旋转等多个方向的运动。
这使得人体能够进行各种姿势和动作,如行走、跑步、蹲下等。
除了广泛的运动范围外,髋关节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特点。
髋关节承担着身体的重量,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支撑能力。
髋关节的韧带和关节囊等结构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持,防止关节脱位。
另外,髋关节还具有一定的缓冲和减震作用,能够吸收部分来自身体运动和外力施加的冲击,保护关节和骨骼免受损伤。
总之,髋关节是人体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不仅具有复杂的解剖组成,还具有广泛的运动范围和特殊的功能特点。
对于了解髋关节的解剖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一重要的关节。
同时,对于临床诊疗和康复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即髋关节的解剖知识。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髋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阐述,以增进读者对髋关节的了解和认识。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分为两个小节:髋关节的解剖结构和髋关节的功能。
在第一个小节中,我们将介绍髋关节的解剖位置和解剖组成,包括骨骼、肌肉、关节囊等组成部分。
通过对这些解剖结构的描述,读者可以了解髋关节的基本构造和组织。
下肢关节运动骨盆ppt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骶髂间韧带:最深\短\强壮韧带
附属:骶结节韧带:防止骶骨向前旋转
骶棘韧带:
髂腰韧带:已前述
.
22
.
23
骨盆韧带的作用
教材P102 固定骨盆,尤其是限制骶髂关节的运动.
.
24
耻骨联合
教材P102,图谱P82 纤维软骨盘连结 耻骨上韧带 耻骨下韧带
.
25
.
26
.
27
(二)骨盆运动的肌肉
2.(高低的)参照点:骨盆作为一个整体,一侧 升高必然另一侧降低,习惯上以非支撑侧作 为判断骨盆侧倾的标准.
2.—负重侧-支撑侧的骨盆不可能掉下来,只 能是无支撑侧的骨盆轻微下坠.
3.骨盆侧倾引起的变化:教材图5-40,请牢 记此图的描述.
.
60
左 右
.
61
骨盆旋转
1.正常直立位,双侧髂前上棘是平齐的,骨盆 在水平面上围绕纵轴旋转导致两侧髂前上 棘的前后位置改变称为骨盆旋转.
2.参照点:同骨盆侧倾一样,习惯上以非支撑 侧作为判断骨盆旋转的标准.教材图5-41
3.骨盆旋转的同时,支撑侧的髋关节也发生 旋转改变.图5-41B,C
.
62
骨盆旋转
.
63
(四)骨盆生物力学
图谱P83 教材P104
.
64
(1)拱形结构
正面观,骶骨前宽后窄,骶
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及骶髂
韧带等,阻止骶骨转动或滑
盆底肌不参与骨盆的运动 参与骨盆运动的肌肉主要是躯干和髋关节
的肌,而且是成对共同作用.--力偶肌 (教材P14-力偶\力偶矩) 肌肉:教材P103,表5-8
.
28
髋关节的运动方向解析

髋关节的运动方向解析大家都知道髋关节可以在矢状面做屈、伸(FLX,EXT),在额状面做内收、外展(ADD,ABD),在水平面做内、外旋(INT ROT,EXT ROT)。
以上运动中,髋关节和骨盆都会产生以下相对运动:1.Femoral-on-pelvic hip osteokinematics- rotation of the femur about a relatively fixedpelvis2. Pelvis-on-femoralhip osteokinematics- rotation of the pelvis, and often the superimposed trunk over relatively fixed femurs简单的来说就是:1.骨盆固定,股骨相对于骨盆运动。
2.股骨固定,骨盆相对于股骨运动。
当在做Pelvis-on-femora运动时就涉及到下面需要说的:Ipsidirectionallumbopelvic rhythm(腰椎-骨盆同向节律)和Contradirectional lumbopelvic rhythm(腰椎-骨盆反向节律)A。
同向节律指腰椎和骨盆向同一个方向转动,例如当我们在做弯腰捡东西等一系列需要上半身大幅度位移的活动。
这样可以增强腰椎的活动度。
B。
反向节律则相反,比如在正常行走过程中,上身直立,屈髋时腰椎和骨盆转动方向相反,从而达到平衡,完成行走的动作。
除了屈伸以外当髋关节在做内收外展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不支撑体重一侧的骨盆抬起(较对侧的iliac crest高)即为外展。
反之内收是降低不支撑一侧的骨盆。
(ABD 最多30°,ADD最多25°)当髋关节在做内外旋时,非支撑侧髂嵴在另一侧的前方则为内旋,反之在后即为外旋。
(内外旋最多都为15°)下面我们再看一下第一种较为简单的股骨在固定在骨盆上运动的模式这样是不是就很容易区分不用情况下的骨盆-股骨运动模式了呢~1. pelvic-on-femoral FLX骨盆相对于股骨向前旋转完成屈髋动作,使骨盆前倾(anterior tilt)的是一对协同的力,需要屈髋肌群和背伸肌群协同作用。
前倾前屈位名词解释解剖学

前倾前屈位名词解释解剖学前倾前屈位是人体关节的一种常见运动姿势。
在解剖学上,这种姿势涉及到多个关节和肌肉的协同运动,以实现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本文将从前倾前屈位的关节运动与姿势、脊柱与颈椎、肩关节与上肢、骨盆与髋关节、下肢关节与肌肉、协同运动与平衡、神经调节与控制等方面进行解释和阐述。
一、关节运动与姿势前倾前屈位是指身体前方关节屈曲,后方关节伸展的一种姿势。
在这种姿势中,脊柱呈现弯曲状态,颈椎、胸椎和腰椎依次向前屈曲,骨盆则向后倾斜。
这种姿势使得头部和上半身向前倾斜,而臀部和大腿后侧肌肉则保持紧张,以维持身体平衡。
二、脊柱与颈椎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其在前倾前屈位中起着关键作用。
颈椎是脊柱的起始部分,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颈椎在屈曲时能够适应头部的重量和姿势变化。
同时,颈椎的屈曲也有助于维持头部的平衡和稳定。
三、肩关节与上肢肩关节是连接上肢与躯干的重要关节。
在前倾前屈位中,肩关节呈现屈曲状态,这使得上肢能够向前移动并保持稳定。
同时,上肢的肌肉也发生相应的收缩和舒张,以维持上肢的姿势和平衡。
四、骨盆与髋关节骨盆和髋关节在人体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前倾前屈位中,骨盆向后倾斜,髋关节屈曲,这使得臀部和大腿后侧肌肉保持紧张,以维持身体平衡。
同时,骨盆和髋关节的协同运动也有助于实现身体的旋转和移动。
五、下肢关节与肌肉下肢关节主要包括膝关节、踝关节和足关节。
在前倾前屈位中,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背屈,足底着地以维持身体平衡。
同时,下肢肌肉也发生相应的收缩和舒张,以实现身体的移动和稳定。
六、协同运动与平衡在前倾前屈位中,各个关节和肌肉的协同运动对于维持身体平衡至关重要。
例如,当身体向前倾斜时,脊柱和骨盆的弯曲程度会发生变化,以保持身体重心稳定。
同时,上肢和下肢的肌肉也会相应调整紧张度和力量分布,以维持身体姿势。
这些协同运动和平衡调整使得身体能够适应不同的姿势和运动需求。
七、神经调节与控制神经调节和控制是实现前倾前屈位协同运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髋关节的功能解剖

髋关节的稳定和运动我们要讨论的内容•髋关节的构造•髋关节的功能•儿童康复中髋关节常见的障碍与困惑•髋关节运动学分析的要点•实际操作•髋关节的手法检查•髋关节周围肌肉检查的方法•康复练习的设计和实施承上启下的髋关节•髋关节是由股骨头和骨盆髋臼的深槽构成的•它处于人体的中心部位,对躯干和骨盆而言,它是基础,对下肢而言,它更是基站,所以承躯干之重,启动下肢,它的作用至关重要•髋关节的疾病和损伤通常会引起大范围的功能障碍髋关节的特点•股骨头被深凹的髋臼包绕固定后,有大量的结缔组织密封•很多大而有力的肌肉能产生必要的扭转力,以满足身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和减速运动和姿势控制的需要•这些肌肉对身体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影响很大骨盆的构造,作用•每块髋骨是由髂骨,耻骨和坐骨融合而成•左右髋骨前侧有耻骨联合连接,后方与骶骨相连,这些连接组成了一个骨韧带闭合环,称为骨盆•骨盆是下肢和躯干的许多肌肉的附着点•骨盆在坐位时,将上半身的重量传递到坐骨结节,在立位时,骨盆将上半身的重量传递到下肢•在盆底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帮助下,骨盆支撑着包括肠道,膀胱和生殖系统在内的内脏器官髋关节囊和韧带坐股韧带髋关节囊和韧带髂股韧带坐股韧带耻股韧带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上面提到了•很多大而有力的肌肉能产生必要的扭转力,以满足身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和减速运动和姿势控制的需要•这些肌肉对身体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影响很大•大家来复习一下,你知道的髋关节周围的肌肉有哪些?•你觉得比较困惑的肌肉有哪些?常见的髋关节姿势和运动异常•冠状面上-内收紧张,痉挛•冠状面上-内收松弛,蛙式腿•矢状面上-屈曲紧张,仰卧位,站立位•矢状面上-后伸紧张,屈曲无力•水平面上-双侧紧张内旋•水平面上-两侧不对称旋转,一侧内旋,另一侧外旋•混合型髋关节的骨性异常•髋臼和股骨头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位置,才能有利于稳定负重和髋关节自由度•冠状面-髋外翻不利于负重,内翻自由度受限•水平面-的异常•髋关节脱位和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的倾斜角(冠状面)股骨在水平面上的扭转中心边缘角和髋臼前倾角造成髋关节姿势和运动异常的原因•复杂•分析髋关节的切入点•骨盆的稳定•髋关节的深层稳定-关节囊和韧带的发育•使髋关节运动的肌肉的功能•足踝的发育状况骨盆•骨盆稳定的支点—运动时的支点,站立时的支点•骨盆的静态稳定•坐位的骨盆稳定•站位的骨盆稳定•骨盆在冠状面上的稳定•骨盆在矢状面上的稳定•骨盆在水平面上的稳定稳定髋关节的韧带•耻股韧带位于髋关节的前下方,它的作用在于防止髋关节在水平面的向前扭转,但是耻股韧带过紧,会限制髋关节的外展•髂股韧带在髋关节的前方上方,它分为上下两支,分布较宽,是髋关节的最重要的静态稳定力量,但是髂股韧带过紧,会使髋关节伸展困难,外展受限•坐股韧带的位置在髋关节的后方,也是稳定髋关节的重要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耻骨联合
► 两侧耻骨联合的关节面均复有透明软骨,它们之间 有纤维软骨盘将其分隔。耻骨联合的周边有强厚的 韧带保护。
► 虽然股骨头韧带强厚,但它的主要的作用是通过营 养股骨头的血管。只有极度内收、屈和外旋位或内 收、伸和内旋位时,股骨头韧带才会紧张。
► 髋臼窝允许股骨头韧带的必要的运动,当髋关节重 负时髋臼窝更重要地作为滑液的储存地。
► 当作用于关节的力减小时,滑液再回到关节腔内润 滑和营养关节软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髋关节具有三个自由度的运动:屈-伸、展收和内-外旋。在大多数的活动中,这三种类 型运动常组合在一起;并从整个运动来看, 髋部的运动均伴有腰部脊柱的运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髋关节关节的类型
► 虽然称为球窝关节,但髋臼关节面仅在前、上和后 三面。髋臼底无关节面称为髋臼窝,内有股骨头韧 带、一个可移动的脂肪垫和滑膜。
骨盆的倾斜度
►骨盆倾斜度可通过髂后下棘和耻骨联合上缘 的平面来测量。
►这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称骨盆的倾斜角。 ►成年男性正常为50~60度,女性稍大一些。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骨盆的倾斜度
►在直立位,骨盆的后倾范围取决于髋关节的 关节囊和韧带的张力,特别是髂股韧带。
►若要进一步后倾,只有在骨盆运动的同时屈 膝才能完成,因为这动作也造成屈髋而放松 这些韧带。
► 附于髂骨粗隆(到臀后线),向内下方连于骶骨。 ► 在骶髂关节的腹侧为骶髂前韧带,它较薄以及没有
像后方的韧带那样广阔。 ► 前、后骶髂韧带将骶骨悬在髂骨上。 ► 强厚的前纵韧带覆盖在腰椎的前方,向下附于骶骨
和髂腰韧带。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骶髂关节
► 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为宽而长的韧带, 连接在骶 骨和坐骨结节以及坐骨棘之间。这些韧带有极好的 杠杆作用来防止由于重力的作用使骶岬向前下方倾 斜。这些韧带的长度限制了向前下倾斜运动的量。
髋关节运动轴和运动
►在站立时,收-展的运动轴为水平的矢状轴。 ►肢体对骨盆的运动如提腿向外侧,或骨盆对
下肢的运动如躯干向站立侧的腿方向倾斜。 ►髋关节的外展为45º左右,常伴有骨盆的抬高
。髋关节的内收为两条腿接触或0º,但腿可 能交叉到30º~40º的内收位。 ►这不是纯平面的运动(因为一条腿必须在屈 位,而另一条腿在伸位),在跑步、转向和 交叉大腿时,这是一个重要的运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髋关节运动轴和运动
►髋关节的运动可能发生在任意的轴上,这些 轴均通过股骨头的中心;
►但通常选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髋关节运动轴和运动
► 在站立时,屈伸的轴是水平的冠状轴。 ► 左右股骨头中心点的连线称总髋轴。 ► 当站立位骨盆向前或后方向转动或在仰卧位上拉两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骨盆倾斜度的临床评估
►由于在活体很难测量骨盆的倾斜角,所以临 床上需要一个更实用的方法来确定骨盆的正 常或不正常的倾斜。
►因为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的前部较浅表并容 易定位和观察,当从侧面观察被检查者,若 这两个点接近垂直排列,这种骨盆倾斜度被 认为是正常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可触及的骨性标志
►将两个拇指放在左右两侧的髂嵴。 ►正常情况下,直立位时髂嵴这两相应点在同
一水平线。 ►骨盆的对称性:沿髂嵴向前外下,其末端为
髂前上棘,两侧也在同一水平线上。沿髂嵴 向后内其终端为髂后上棘,髂后上棘较髂前 上棘宽而粗大,髂后上棘内下的凹陷为骶髂 关节后方的标志。
骨盆的倾斜度
►在坐位时置,这些韧带不再限制骨盆的运动 ,所以骨盆向后倾斜使经髂后上棘和和耻骨 联合的平面变为水平。
►骨盆的后倾伴有生理性腰曲减小或消失。 ►骨盆前倾使生理性腰曲增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髋关节关节的类型
►在人类,髋关节为典型的球窝关节。与盂肱 关节的关节面相比,股骨头和髋臼的关节面 互相适配得更好,连接更牢固。这增加了关 节的稳定性但限制了运动的范围。
缘分为上方的坐骨大切迹和下方的坐骨切迹; ► 股骨头和颈; ► 股骨小转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可触及结构
►骶骨是由骶椎的椎体、椎弓(2)和肋部即翼 (2)愈合而成。
►骶骨有六个关节面:上方有两个上关节突和 骶骨体的上面分别与第五腰椎的下关节突和 椎间盘形成腰骶连接;两侧有耳状面,与髂 骨的相应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下方与尾骨 相连接。与髂骨相关节的耳状面在骶骨的侧 面。
► 耻骨联合以及骶髂关节使骶骨和髋骨围成完整的骨 环。
► 骶髂关节发生最小的运动必定伴有耻骨联合的运动 。
► 过度的力如发生在跳跃落地时、交通事故中膝部撞 击仪表板时、腿长度不同的行走时或在强力的屈髋 动作突然受阻时,可能造成骶髂关节或耻骨联合的 损伤或脱位。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尾骨连接
髋关节关节的类型
►髋臼的前下方有髋臼切迹,切迹有髋臼横韧 带相连。三角形的纤维软骨的唇围于髋臼的 边缘,充分地包裹了股骨头。股骨头是一个 2/3的球形。在四肢着地时(此时髋关节处于 屈、轻度外展和外旋),股骨头完全包在髋 臼内。
►关节囊很强厚近侧附于髋臼的边缘,远端的 前面附于转子间线,后面附于转子间嵴。
► 在倾斜运动中,骶骨的骶岬向前下移动而骶骨的远 侧分和尾骨向后上方移动,同时伴有髂嵴靠拢和坐 骨分离,造成骨盆出口变大。
► 逆倾斜是相反的运动,即骶岬向后上方移动, 尾骨 向前移动,髂嵴分离,坐骨靠拢。这运动使骨盆入 口增大。
► 在妇女怀孕期间松弛激素(relaxin)的分泌造成韧带松弛允许骶髂关节和 耻骨联合的运动幅度增加。如此,骨盆入口变大适应胎儿,并在分娩时 骨盆出口变得更大。但韧带过度松弛能生产剧烈的疼痛以及可能产生骶 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的自发性的脱位。哺乳后,松弛激素的分泌中止,韧带 再次紧张。经常发现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再接近时形成左右不对称,而 造成慢性下腰部和髋部的疼痛。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可触及结构
►股骨的第二个角称前倾角。 ►从上方观察股骨(股骨髁在额状面上)时,
股骨颈的长轴与额状面形成一个向前开放 13°~15°角。 ►这个角增大称前倾,并认为是引起内收足或 鸽趾原因之一。 ►这个角减小称后倾,这可能导致在站立和行 走时的外展足(外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可触及结构
► 髋骨外面中部有:髋臼(髋关节的关节窝,容纳股骨 头);
► 在髂骨翼外面有后、前、下三条臀线,这些线分隔 了三块臀肌的附着区;
► 髂前下棘位于髂前上棘下方并有切迹与髂前上棘分 开;
► 在髂后上棘的下方有髂后下棘; ► 髋骨的后下缘下部有突向后内方的坐骨棘,将后下
膝靠近胸腔时,这运动发生在总髋轴周围。 ► 当大腿触到前腹壁前,一条腿尚能在屈膝情况下作
屈髋运动。当伸膝时,腘绳肌的长度限止髋屈在70º ~90º。髂股韧带限止髋过伸在0º~10º。 ► 当想作进一步过伸时,就需伸脊柱腰部(脊柱前凸 )使人误认为是髋关节伸的运动幅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可触及的骨性标志
►拇指放在髂嵴中部,中指向下到达大腿的这 一点即为大转子,大转子为粗大的骨性隆起 。假如对侧的腿站立,被动转旋被检查者的 大腿,大转子可更清楚摸到。
►在直立位时两侧的大转子应在同一高度上。 若被检查者坐在硬板凳上或侧卧屈髋屈膝时 ,坐骨结节很容易定位,定位后则在直立位 也可摸到,它在臀股沟的深层,当臀大肌和 腘绳肌放松时最容易触摸。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可触及结构
►股骨头藉股骨颈与股骨干相连。 ►股骨干向内侧成角,这样使膝落到股骨头的
承重线上。颈干角平均为125°。 ►颈干角较小(如接近90°),称髋内翻(
coxa vara),并伴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度的减少。 ►颈干角增大称髋外翻(coxa valga)并造成肢
体长度的增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节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骶髂关节
►这一关节在男、女性均有小量的运动。 ►骶髂关节的韧带损伤、多动或少动、炎症等
是下腰疼痛的主要原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骶髂关节的类型
►大多数作者将骶髂关节列入平面关节。 ►骶骨的关节面覆有透明软骨,而髂骨的关节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骶髂关节运动
►在站立和行走时,头、臂和躯干的重量从第 五腰椎传到骶骨并通过骨盆到达耻骨和股骨 头,然后向下传至地面。
►在坐位,重量分布到耻骨联合和坐骨结节, 然后到达所坐的椅子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骶髂关节的韧带
► 在后方,骶髂骨间韧带填充了骶粗隆和髂粗隆之间 的间隙。多层骶髂后韧带覆盖骨间韧带和骶骨的后 面。
►骶尾连接和尾骨间连接均属软骨联合。 ►这些联合有少量的前后运动,这些运动被腹
侧、背侧和外侧的韧带所限制。 ►当怀孕时,运动幅度增加,老年时这些联合可
发生骨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骨盆的平衡
►由于骨盆的牢固连接,所以骨盆的运动必定 伴脊柱的重新对线,这种重排列在腰部最显 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骨盆与髋关节运动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