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上海东海大桥关键项目施工图解

合集下载

上海东海大桥

上海东海大桥

海上施工中的副通航孔

海上砼工作船

海上砼浇注

海上承台及预制桥墩

沈家湾70、60米预应力箱梁预制场




底腹装源自板 钢筋整


箱梁钢内模

70米箱梁混凝土整体浇注

70米箱梁整体横移

70米箱梁整体纵滑

小天鹅在码头出梁

勇士号箱梁吊装工作船

箱梁出运

小天鹅自航箱梁运输架桥船
上海东海大桥
东海大桥轴线走向图


海 上 打 桩 船
海上承台施工

中长桥墩海上施工

沈家湾墩身预制场


墩 身 墩 柱
钢 筋


中 墩 钢 筋 笼



不同型号的预制墩身

东海大桥首个墩身吊装


墩 身 运 架
驳 架

海上自航墩身运架驳


墩 身 运 架
驳 架

海上架桥场景

主桥局部

大桥全景

小天鹅架梁场景

已架好的箱梁

施工中的主桥


海 上 桥 型 处 展
海上施工起重船

主通航孔主塔海上施工


主 通 航 孔 主 塔 海 上 施 工

主 塔 斜 拉
索 安

海上主航孔斜拉桥钢箱梁吊装

海上主航孔斜拉桥钢箱梁吊装

颗珠山桥钢箱梁架设

东海大桥工程概述PPT课件

东海大桥工程概述PPT课件
打造标志性建筑,展示国 家实力
主要设计参数
桥面宽度
双向六车道,宽度 25米
桥墩数量
海上桥墩约100个, 陆上桥墩约20个
桥梁长度
约50公里,其中海 上段约32公里
设计时速
最高时速100公里/ 小时
设计荷载
城A级荷载,可承受 50米长、360吨重 的跨海大桥
创新与特色设计
01
02
03
04
新型材料
采用高强度钢和新型防腐涂层 ,提高桥梁耐久性
东海大桥工程概述 ppt课件
目录
• 工程背景 • 工程设计 • 工程施工 • 工程效益 • 未来展望
01
工程背景
东海大桥的地理位置
01
东海大桥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 区,连接上海南汇区和东海上的 洋山深水港区。
02
该桥跨越东海,是连接上海与浙 江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中国第 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
施工机械
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合适 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如大 型起重机、混凝土搅拌站 等。
施工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海洋环境影响
施工过程中需应对海洋环 境的影响,如风浪、潮汐 等,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地质条件复杂
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复 杂,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应对。
施工组织与协调
工程涉及多个施工单位和 部门,需要加强组织与协 调,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 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
准。
质量控制措施
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如材料 检验、施工过程监控等,确保施工 质量。
安全生产管理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施工 现场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 故的发生。

东海大桥浙江段大洋山展示馆结构施工图

东海大桥浙江段大洋山展示馆结构施工图
155035026001200YP1a单桩最大轴向力 1108KN跨中起拱应大于50mm210030003000%%1308@130%%1308@13030003000300030002%%13120+1%%131183%%131203%%131163%%131183%%131183%%131162%%13118+1%%13116%%13010@100(2)250x600/500跨中起拱应大于50mm250x600/500250x600/5002%%13118+4%%13116 4/2%%1308@100/150(2)G4%%130122%%13120+1%%131184%%13118 3%%131182%%13118+4%%13116 4/23%%13118G4%%130123%%131183%%13118%%1308@100(2)3%%13116250x600/5003000300030003000KL13(4) 250x600%%1308@100(2)2%%13120KL14(2) 350x1200%%1308@100/200(4)2%%13120+(2%%13112)G8%%13012 (0.600)KL13(4)KL6(2A) 250x600%%13010@100(2)2%%13122N2%%13012KL16(1A) 400x1500%%13010@100/200(4)G12%%13012 (0.900)KL16(1A)KL17(4A) 250x600%%13010@100(2)2%%13120N2%%13012KL9(4A) 250x600%%1308@100/200(2)2%%13118G2%%13012KL15(1) 250x600%%1308@100/200(2)2%%13116;2%%13122+1%%13120G2

东海大桥施工1

东海大桥施工1

•海上混凝土工厂效果图
5 70m箱梁高位预制
• 本标段上部结构箱梁,跨度70m,m,m,m, 单箱单室直腹板结构,三向预应力体系,箱梁在 预制场简支预制,海上运输架设后浇筑湿接头混 凝土,经体系转换成为五跨一联预应力混凝土连 续箱梁结构。单片梁重达2015t。箱梁预制基地 位于距桥址中线约20Km的浙江省嵊泗县沈家湾 海岛上。
南距宁波北仑港约90公里,北距长江口 灯船约65公里。它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 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为洋 山深水港区集装箱陆路集疏运和供水、供 电、通讯等需求提供服务。
东海大桥全线可分为约公里的陆上段, 海堤至大乌龟岛之间约公里的海上段,大 乌龟至小洋山岛之间约公里的港桥连接段, 总长约为31公里。大桥按双向六车道加紧 急停车带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宽米, 设计车速80
• 4.2 钢筋安装
• 现浇墩身在沈家湾预制基地制作成型,船运至墩位 处绑扎。墩身竖向主筋采用GLLT钢筋螺纹连接头。
• 4.3 海上墩身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 海上墩身混凝土现浇采用自制水上混凝土工厂浇筑。 海上混凝土工厂产量120m3/h,配备搅拌机两台, 布料机一台。
• 墩身混凝土浇筑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脱 模后采用喷涂覆膜封闭养护。
• 预制墩身内模和外模均外包钢结构台座,内 外钢模利用上、下移动可调节预制墩身高度, 以适应不同高度的预制墩身施工。
•预制墩身外模
• 3.2 预制节段运输
• 墩身节段在预制场预制完毕,按海上混凝土规范 要求,淡水养护14d即可出运。
• 墩身节段出运采用预制场350t龙门吊机起吊节段, 走行至墩身出运码头,将节段放置于码头上存放 台座上。
东海大桥施工1
一、东海大桥工程简介

东海大桥工程箱梁及墩身施工方案

东海大桥工程箱梁及墩身施工方案

一、概述 (1)二、场地总体布置 (2)1、场地规划原则 (2)2、施工场地总体布置 (3)3、箱梁预制场地及出海码头 (4)4、墩身节段预制场地 (6)5、墩身节段出运码头及材料码头、砂石料码头 (6)6、砼工厂布置 (7)7、水、电路及施工道路布置 (8)三、箱梁预制及运输方案 (9)1、箱梁预制 (9)2、箱梁预制场内运输 (11)3、箱梁架设 (14)四、墩身施工 (15)1、墩身预制施工 (15)2、预制墩身节段安装施工 (18)3、墩身现浇施工 (19)五、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 (21)六、施工进度计划表 (22)七、附图 (23)一、概述经设计图纸变更,东海大桥Ⅲ标共有70米预制箱梁308片,墩柱共156座。

根据业主预制场地协调会议精神,60米、70米箱梁自预制场储运到栈桥浮吊起吊为止,均采用滑移方式,并共用一个出海栈桥。

墩身施工采用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施工方法,预制场地设于沈家湾预制基地二区内,并设置专用墩身出运码头。

墩身现浇采用水上砼工厂施工。

经反复研讨、比较,特制定如下施工方案。

二、场地总体布置1、场地规划原则东海大桥Ⅲ标由于预制构件类型多、数量大、构件重量大,且与II标共用沈家湾预制基地场地及码头。

为了提高预制构件的质量及设备利用率,有利于施工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根据业主场地协调会议精神,在规划沈家湾预制场地时遵循以下原则:(1)组织专业化生产。

将整个预制场分为若干个预制区域,分别预制不同类型的构件;(2)预制场地内Ⅱ、Ⅲ标使用面积每家一半,运梁纵移滑道布置在中央;(3)60m、70m箱梁合用一个出海码头栈桥,以降低工程成本;(4)各预制区域的混凝土供应集中拌和,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和布料机输送入模;(5)重量大的构件布置于硬地基场地预制,重量较轻构件及辅助设施布置于回填地基上,以减小地基加固成本。

2、施工场地总体布置沈家湾预制基地,经开山炸石已按计划要求基本形成三块平地,分一、二、三区。

东海大桥陆上段施工方案

东海大桥陆上段施工方案

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一)东海大桥陆上段施工方案东海大桥(陆上段)工程范围K0-6.500—K2+257.500,桥面标高在12m-17m 之间,分为上下行二座独立桥梁,全部桥梁结构总长2264m。

布置为2x28+(5x30)x5+4x28+4x29+4x30+(5x30)x3+(6x30)x2+(5x30)x2m。

1. 便道施工陆上段桥梁两侧修建便道,便道起始旧大堤,顶面宽8m,左侧便道至新大堤,右侧便道跨越新大堤与海上施工便桥连接。

每墩侧设墩侧横向便道连接两侧便道,便道顶面宽6m。

便道基层为2层吹填沙编织袋,就地取沙。

上设一层土工布,面层采用40cm砂砾料。

本工程段内砂砾料20326m3,吹沙40653m3,吹沙袋21760个,土工布50816m2。

2. 承台施工方案基础采用Φ600PHC管桩(管桩施工不在本投标范围内)。

本工程段承台246个(含P-1--P0墩4个承台),其中标准孔承台尺寸7.2X4.8m92个,制动墩承台尺寸为7.2X6.0m31个,变宽段承台 6.2X4.8m62个,6.2X6.0m11个,5.2X3.7m6个,5.2X4.8m6个,5.2X6.0m3个,4.8X3.7m27个,4.8X4.2m6个,11.2X4.8m2个。

承台顶标高均为3.5m,底标高1.5m,承台厚2m。

考虑首联浇筑箱梁的工期要求,共设41套钢围堰及承台模板,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钢围堰采用钢桩挡板围堰。

承台施工从2002年11月开始,2004年1月结束。

单个承台平均施工周期为30天。

承台采用C25混凝土现浇施工,混凝土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或吊车配吊斗浇注。

围堰内边长按基础边长加2m。

基坑开挖土方16121m3。

施工步骤:1)基坑放样,定出墩中心点及纵横轴线,确定开挖轮廓线。

2)为挡土、止水和防流沙在基坑周边设置钢围堰。

钢围堰由宽边H型钢HK200A和加劲钢板组成。

钢围堰施工采用吊机配振动锤打入宽边H型钢HK200A至承台底3米处,再插打加劲钢板3米至承台底约50cm。

东海大桥施工汇报2

东海大桥施工汇报2
中铁大桥局集团二公司东海大桥Ⅲ-1标段项目部
⑷导管架基础栈桥、平台施工
①导管架制造:导管架考虑平躺制造。 ②导管架运输:a.岛上制造的导管架由浮吊翻
身起吊,直接吊运到墩位下放;b.委外加工 导管架由大型驳船运制墩位,再由浮吊起吊 下放。 ③钢桩制造与运输:在芦潮港卷制,岛上接 长,由驳船运至墩位。
中铁大桥局集团二公司东海大桥Ⅲ-1标段项目部
②PM445护筒群导管架实施 PM445墩设计为两个独立的护筒群导管架,综合各方 面因素,制造场地选择在距乌龟岛7海里的沈家湾墩 身出海码头。护筒群A平面尺寸为20 m (长) x18.125 m (宽)x30(高)m;护筒群B平面尺寸20 m (长)x 14.0(宽) m x30(高)m。护筒群导管 架单重达700~800多吨。围堰侧板底部按照实测地 形进行放样。
⑤保证导管架的下沉垂直度的几点措施:
a. 超声波测深,绘制海底地形图,根据海 底地形确定每根导管的底部标高。
b.覆盖层深的区域,由浮吊进行调平。 c.覆盖层浅的区域,提出水面,割除底部 高出部分导管,重新下放。
⑸导管架基础的优点
①导管架减少了桩与桩之间海上连接的工作 量,绝大部分连接系可在陆上完成,进行 工厂化生产。施工速度快。
㈢顶推箱梁施工
• 1、工程概况 • 东海大桥Ⅲ-1标段顶推梁部分上部构造为8×50m
双幅等跨连续箱梁。该顶推箱梁位于R=2500m的 圆曲线上。箱梁顶板宽15.25m,底板宽7.25m,梁 高均为3.5m。梁体每幅平均重为28.81t/m,每幅桥 预制梁共分为17个节段梁体采用C50海工混凝土。 • 钢导梁全长37.5m,为不等高、变截面钢板梁结构, 两片主梁中心距为6.27 m, 主梁与箱梁腹板对齐, 主 梁前端高2.05 m, 后端高3.57 m,单幅总重约90t。

东海大桥海中墩施工方案

东海大桥海中墩施工方案

东海大桥Ⅲ标近岛段海中墩基础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范围本工程为东海大桥Ⅲ标近岛段,其里程范围为:PM442墩(桩号K26+549.00)~PM457墩(桩号K27+479.00),其中PM442~PM450为海中墩。

2、施工条件(1)地形、地貌桥址区海域水深约8~25m,水深逐渐减小,直到大乌龟岛基岩露出水面。

大乌龟岛基岩裸露、岸壁陡峭。

桥轴线与岩壁基本平行,地形条件较为复杂。

(2)地质条件东海大桥Ⅲ标近岛段海底地形变化较大,覆盖层顶面标高在-3.10m~-23.15m之间。

大、小乌龟岛为面积狭小的岛屿,植被稀少,边坡地形较为陡峭,岸线曲折,呈鸡爪型地貌,受海洋动力作用的影响,其岸壁海蚀沟等海蚀地貌较为发育。

桥址范围内的地质分层如下: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基岩。

基岩分为中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两种。

微风化花岗岩的干、饱和平均单轴抗压强度分别为92.3MPa、67.1MPa。

(3)气象条件桥区位于北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区,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气候变化复杂。

①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5.8℃;日最高气温大于37.5℃;日最低气温-7.9℃。

②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mm;降水日数134天/年。

③风况:实测最大风速35.0m/s(风向NE)风力≥7级大风日数65.8天/年风力≥8级大风日数30天/年风力≥9级大风日数约为3天/年④雾况:雾日数相对集中在春季3~5月和12月份,平均雾日数在30~50天,最多年份达60天、最少年份为20天。

⑤热带气旋:7级以上,平均每年3.6 次,最多达7次;8级以上,平均每年2.4次;9级以上的台风过程有6次,平均每6年一次;⑥寒潮:受寒潮影响时本区常会出现激烈的降温、大风、雨雪和冰冻等天气现象,寒潮年平均3.6次,最多5次,最大积雪厚度近岸带15cm,海岛端10cm。

(4)水文本海区潮汐类型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型,每个潮汐日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的过程且日不等现象较为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海大桥起始于上海浦东新区(原南汇区)芦潮港,北与沪芦高速公路相连,南跨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嵊泗县小洋山岛。

全长32.5公里的东海大桥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被上海市政府列为“一号工程”。

这座大桥的设计者——福建莆田人林元培。

林元培(1936.2 -),男,我国著名桥梁专家,福建莆田人,出生于上海市。

1954年毕业于上海土木工程学校。

曾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学会副主任。

现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1989年被建设部命名为首批“中国工程设计大师”。

在40多年的桥梁工程设计和桥梁理论研究中,设计或主持设计的大跨度桥梁达20余座,中小桥梁有上百座,涵盖了上海杨浦大桥、卢浦大桥、东海大桥等各种桥型。

他是中共十五大代表。

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

四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由于他在我国建桥技术方面的杰出贡献和突出成就,被授予国家设计大师,荣获1994年度茅以升桥梁大奖。

他是上海市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以及东海大桥的总设计师。

1993年建成的杨浦大桥,是林元培倾注全部心血贡献于世的最高水平设计成果。

在继南浦大桥之后,把世界最新桥型的跨径从465米一下提高到602米,使世界建桥设计水平推到新的高度,这一重大贡献为国际桥梁界所信服和赞叹,为国争得了荣誉。

杨浦大桥的胜利建成是他一贯潜心研究,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敢为天下先的结果。

他构思的杨浦大桥塔拉索锚固区构造、箱型钢梁等设计和大跨径斜拉桥整体稳定理论等,均开创了世界先河。

他首次提出的第九种跨越能力最大桥型将问鼎于世,引起了国内外桥梁界的关注。

大桥简介:东海大桥工程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为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陆路集疏运和供水、供电、通讯等需求提供服务。

东海大桥全线可分为约2.3公里的陆上段,海堤至大乌龟岛之间约25.5公里的海上段,大乌龟至小洋山岛之间约3.5公里的港桥连接段,总长约为31公里。

大桥按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宽31.5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

东海大桥工程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历经35个月的艰苦施工,于2005年5月25日实现结构贯通。

大桥宽31.5米,分上、下行双幅桥面,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

大桥全线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大桥的最大主航通孔,离海面净高达40米,相当于10层楼高,可满足万吨级货轮的通航要求。

东海大桥在2005年建成通车。

159米高的两座大跨度海上斜拉桥主塔在国内最高;位于颗珠山岛和大乌龟岛之间的深海大堤绵延1.22公里,也是国
内的突破和创新;而最大的奇迹在于建设速度——在风高浪急的外海,运用高效、科学的施工技术,实现大桥贯通仅用3年!
地位和作用:在上海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有的桥梁,主要是依黄浦江、苏州河而建,而东海大桥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外海跨海大桥。

东海大桥的建成通车,为洋山深水港年内建成开港,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东海大桥工程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

东海大桥全长约32.5公里,其中陆上段约3.7公里,芦潮港新大堤至大乌龟岛之间的海上段约25.3公里,大乌龟岛至小洋山岛之间的港桥连接段约3.5公里。

大桥按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宽31.5米,设计车速每小时80公里,设计荷载按集装箱重车密排进行校验,可抗12级台风、七级烈度地震,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东海大桥是上海市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通往洋山深水港的跨海长桥,它以"东海长虹"为创意理念,宛如我国东海上一道亮丽的彩虹。

大桥色彩是大桥外观形象及展示桥梁个性的直接表现,采用白色、浅灰色作为大桥的主色调,使其与环境和谐统一。

目前,世界上在外海已经建成的跨海大桥最长的也只有16公里,而东海大桥建设总长32.5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之桥”,也是继杭州湾大桥之后世界第二长跨海大桥。

东海大桥起始于上海浦东新区芦潮港,北与沪芦高速公路相连,南跨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嵊泗县小洋山岛。

气势恢宏的东海大桥,一头挑起“东海明珠”的洋山岛,一头连接上海南汇的海港新城和物流园区。

结构: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的东海大桥,与海天共一色,是一座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工艺建设的以蓝色为基调的大桥。

大桥长32.5公里,陆上段约3.7公里,芦潮港新大堤到大乌龟岛之间跨海段长25.3公里.大乌龟岛至小洋山岛之间的港桥连接段约3.5公里,全桥设5000吨级单孔双向主通航孔一处,通航净高40米。

海天一色的大桥,浓缩科技精华。

建设东海大桥缺少现成的海上桥梁施工规范与工艺标准,科技人员经过科技攻关解决了海上大桥的防腐、超大体积混凝土箱梁预制和吊装、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定位打桩等一系列难题。

海天一色的大桥,经受安全考验。

两座高159米的主塔耸立在海中,呈雄伟的“人”字型。

主塔创造了海上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的国内最新纪录,并成功地经受了“蒲公英”、“云娜”两次大台风的袭扰。

主塔的支撑192根极长的钢缆如同有力的臂膀,拉起了桥面。

地位:东海大桥位于杭州湾口东北部,舟山群岛西侧,起始于上海浦东的芦潮港,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在浙江省嵊泗县崎岖列岛中大乌龟岛登陆,沿大乌龟山、颗珠山岛至小城子山小洋山港区一期交接点。

意义:东海大桥是上海市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通往洋山深水港的跨海长桥,它以“东海长虹”为创意理念,宛如中国东海上一道亮丽的彩虹。

大桥色彩是大桥外观形象及展示桥梁个性的直接表现,采用白色、浅灰色作为大桥的主色调,使其与环境和谐统一。

目前,世界上在外海已经建成的跨海大桥最长的也只有16公里,而东海大桥建设总长32.5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之桥”。

上海东海大桥全长31.7公里。

它西起上海南汇区芦潮港东至原浙江省嵊泗列岛小洋山;为上海国际航运运中心洋山深水港专用陆海通道。

全桥集中了我国目前所有建桥最新施工工艺和设备,首次使用全球定位,控制定位;首次进行70\60米整体预应力箱梁预制,,并自行设计制造了海上巨型箱梁预制运输架设安装设备;首次采取预制中\长墩的运输安装施工经验;首次跨海施工。

东海大桥的建成,不但为上海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我国建设更长\更大的海上通道,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施工\管理经验。

施工照片
70米箱梁混凝土整体浇筑
70米箱梁整体横移
70米箱梁整体纵滑
不同型号的预制墩身
东海大桥首个墩身吊装
东海桥轴线走向图
墩身墩帽钢筋笼
墩身运架驳架墩
海上承台施工
海上初展桥型
海上打桩船
海上架梁场景
海上施工起重工作船
海上施工中的副通航孔
海上砼工作船
海上砼浇筑
海上主通航孔斜拉桥钢箱梁吊装
海中承台及预制桥墩
颗珠山桥钢箱梁架设
沈家湾墩身预制场
沈家湾70、60米预应力箱梁预制场
施工中的主桥
箱梁出运
箱梁底腹板钢筋整体吊入
箱梁钢内模
小天鹅架梁场景
小天鹅在出梁码头起梁
已架好的箱梁
勇士号箱梁吊装工作船
建成后的东海大桥主航运道斜拉桥
中长桥墩海上施工
中墩钢筋笼及支座
小天鹅自航箱梁运输架桥船
海上自航墩身运架驳
主桥局部
主塔斜拉索安装
主通航孔主塔海上施工
主斜拉桥效果图
建成后的东海大桥主航运道斜拉桥
大桥全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