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组织

合集下载

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

分子----肌丝----肌原纤维------肌纤维-----肌束--------肌 肉
(3) 肌质网:即内质网,分布于肌原纤维间的
扁平网状结构,走向与肌原纤维的长轴一致。组 成:终池+纵小管 三联体:Z线附近,由终池 + T小管 + 终池, 有利于神经冲动的传导 (神经冲动→横小管→肌质网→钙离子 释放→肌球蛋白横突和肌动蛋白肌丝获 能→肌动蛋白肌丝滑动)
返回
(一)骨骼肌
1.分布:头、躯干、四肢的骨骼上,另有舌、 咽、食道、生殖器上 2.形态结构: (1)肌细胞:多核共质体,核位于肌膜边 缘,由大量肌原纤维、肌浆、肌膜、核组成

依肌浆含量分:红肌纤维(慢)和白肌纤维(快) 孔亥氏区:红肌纤维中,肌原纤维区域分布。在
高等脊椎动物的红肌纤维中,肌原纤维并不是均匀地分布的,他们聚集成 束,所以在肌纤维的横切面上成大小不等的许多小区称孔亥氏区,小区之 间为肌浆。
肌膜:每个肌纤维外包有基膜
(2) 肌原纤维:具横纹,由肌球蛋白肌丝 和肌动蛋白肌丝构成


肌球蛋白肌丝:(L:1.5μ,Φ:150A)600 条肌球蛋白分子组成 ---粗肌丝 肌动蛋白肌丝:(L:1μ,Φ:60A), 400 条肌动蛋白分子组成 ---细肌丝
肌节:是肌原
纤维的结构和功 能单位, 是肌 肉收缩的基本单 位. 由1/2 I + A + 1/2 I构 成
图: 平 滑 肌
图:食道横切
(四)、无脊椎动物肌肉组织特点
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只有来源于外胚层的肌 上皮。在栉水母动物中开始有原始的平滑肌类型 的肌纤维。从扁虫动物开始出现复杂的肌肉系统。 无脊椎动物几乎只有节肢动物门各纲个体肌 肉是骨骼肌。肌纤维一般呈长筒状,经染色后甚 至在新鲜的材料中都可以看到肌原纤维上有非常 清楚的横纹。某些苔藓虫、棘皮动物和轮虫、扇 贝闭壳肌也具有类似的骨骼肌。其它无脊椎动物 的肌肉基本上都是平滑肌类型。 无脊椎动物没有真正的心肌,构成心脏的肌 肉属于平滑肌类型或类似骨骼肌的肌肉类型。

肌肉组织-精品医学课件

肌肉组织-精品医学课件

心肌超微结构
线粒体 闰盘
(二)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与骨骼肌纤维相似,不同点主要在于: 1、肌原纤维分隔不完全; 2、横小管在Z线处; 3、肌浆网不发达,可形成二联体; 4、线粒体丰富; 5、闰盘位于Z线水平,闰盘处有细胞连接:
黏合带和桥粒(横位),缝隙连接(纵位)。
三、平滑肌(smooth muscle)
肌组织(Muscle Tissue)
概述
• 组成:大量肌细胞 + 少量C.T
(肌纤维)
肌膜、肌浆、肌浆网、肌丝
肌细胞具有收缩功能。
骨骼肌——随意肌
分类 心肌
横纹肌
平滑肌——不随意肌(无横纹)
各种肌组织纵横断面
一、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细胞呈长圆柱形;有明暗交替的横纹——明 带(I带)、暗带(A带),肌原纤维明显;核 长椭圆形,多个,位于细胞周边(肌膜下)。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1、肌原纤维 (myofibril)
骨 骼 肌 超Βιβλιοθήκη 微 结 构 示 意 图• 呈细丝状。是一种细胞器。由大量粗、细肌丝有 规律地平行排列组成。
• 明带( I 带):中央有一条Z线
暗带(A带):中央有一条H带,内有M线
• 肌节(sarcomere):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 纤维,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肌原纤维 就是由许多肌节连续排列构成的。 图
肌节=1/2明带+暗带+1/2明带
• 肌丝
粗肌丝:位于暗带,中央固定于M线,上有横 桥,由许多肌球蛋白分子组成,分头、杆部。
细肌丝:一端固定于Z线,另一端插入粗肌丝 之间,含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肌肉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肌肉组织
心脏的正常搏动。
平滑肌
平滑肌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内脏器官,如消化道、呼吸道 、血管等,具有自主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 会受到激素等化学物质的调节。
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没有骨骼肌那样的横纹,但有细 长的细胞核。
平滑肌细胞内的微管和中间纤维等细胞器能够维持细胞 的形态和功能。
03
非横纹肌组织
心肌间质
心肌间质是心肌细胞之间的结缔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组成。
心肌间质的作用是维持心肌的结构和功能,提供营养和代谢支持,并影响心肌细胞 的电生理特性。
心肌间质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能够调节心肌的弹性和硬度,对心脏的收缩和舒 张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心肌成纤维细胞
心肌成纤维细胞是心肌间质中的主要 细胞类型,具有合成和分泌胶原纤维 和基质的功能。
详细描述
肌肉组织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生物体运动的基础,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生物体可以 实现各种运动和动作。此外,肌肉组织的代谢活动还可以协助维持生物体的内环境稳定 ,如体温调节、酸碱平衡等。在消化系统中,平滑肌的收缩可以协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在呼吸系统中,平滑肌的收缩可以协助控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02
横纹肌组织
骨骼肌
骨骼肌是横纹肌的一种,主要分布在 人体的四肢、躯干和面部,通过肌腱 与骨骼相连。
骨骼肌由许多并列的肌纤维组成,每 个肌纤维内含有多个肌原纤维,肌原 纤维由粗细不同的肌丝构成。
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通过 收缩和舒张来带动骨骼运动,实现人 体各种姿势和动作的完成。
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受到神经系统的 支配,通过神经信号传递来控制肌肉 的运动。
胚胎期肌肉组织的发育过程中 ,肌肉纤维的排列和结构逐渐 形成,为出生后的肌肉功能奠 定基础。

肌肉组织类型与运动

肌肉组织类型与运动

肌肉组织类型与运动肌肉组织是人体中重要的组织之一,其类型可以根据不同运动需求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每种肌肉组织在运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功能,对于身体的运动和稳定至关重要。

一、骨骼肌骨骼肌是我们常见的肌肉组织类型,它连接到骨骼上,通过收缩和放松来控制我们的运动。

骨骼肌通常是由纤维束组成的,每个纤维束内又包含大量的肌纤维。

这些肌纤维通过神经系统和运动单位的控制,协调收缩,从而产生肌肉运动。

骨骼肌的收缩是有意识控制的,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其力量、耐力和灵活性。

二、平滑肌平滑肌主要存在于内脏器官,如血管、胃肠道和呼吸道等。

与骨骼肌不同,平滑肌的收缩是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下进行的,而非经过我们的主观意识控制。

平滑肌的收缩可以调节器官的蠕动和收缩,从而实现液体和物质的顺利通过。

它具有持久收缩的能力,可以长时间保持器官的张力。

平滑肌的收缩速度较慢,但与骨骼肌相比,它更耐久。

三、心肌心肌是一种特殊的肌肉组织,它构成了心脏的主体,并负责维持心脏的收缩和血液的顺畅循环。

心肌的收缩节奏是由自主神经系统固定的,而不受我们的意识控制。

这使得心肌能够以恒定的速率和力度收缩,从而确保心脏的正常工作。

心肌具有高度自主性和自发性,这使得它能够持续供血,并对器官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不同类型的肌肉组织在体育运动和训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骨骼肌在力量训练和爆发力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适当的训练和锻炼,骨骼肌的力量和耐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这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了更大的力量储备和运动能力。

2. 平滑肌在体育运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帮助我们维持正确的姿势和平衡,保护内脏器官免受损伤。

在长跑、游泳和有氧运动等耐力训练中,平滑肌的耐力和持久力起着关键作用。

3. 心肌则是保证我们正常运动以及快速恢复的关键。

心肌的健康状况和功能决定了我们体能的边界。

通过心血管运动,如跑步、游泳和有氧训练,可以有效增强心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整体健康。

简述肌肉组织的结构特点

简述肌肉组织的结构特点

简述肌肉组织的结构特点肌肉组织是由肌纤维组成的,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

肌肉组织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运动、呼吸、消化、循环等。

它的结构特点和组成对其功能和特性有很大的影响。

一、骨骼肌骨骼肌是最常见的肌肉组织类型,位于骨骼附着处,对人体的运动具有重要作用。

骨骼肌的纤维横纹排列,受神经控制可主动收缩和松弛。

肌纤维大小形状均一,长度可达数厘米,直径一般在0.5-1.2毫米之间。

每个肌纤维内部,由数千个肌原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内部,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交替排列形成肌纹,这些肌纹的重复结构被称为肌节。

骨骼肌纤维内有丰富的线粒体和肌红蛋白,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

二、平滑肌平滑肌分布于内脏等处,是一种不受意识控制的肌肉组织,受自主神经控制,具有自节律性和传导性。

平滑肌纤维呈长条状,具有典型的中空菱形结构,内部没有明显的肌节,肌纤维之间有丝状连接。

平滑肌纤维内部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分布不均匀,排列杂乱,没有规律的条纹排列。

平滑肌细胞内部线粒体的数量少,只有少数肌红蛋白,能量来源于脂肪酸氧化和无氧糖酵解。

三、心肌心肌纤维呈分支状,具有支配心脏跳动的自律性,视为形态上介于骨骼肌和平滑肌之间的肌肉组织。

心肌细胞之间通过交错连接力保持联系,每个心肌细胞中含有大量线粒体,能耗量很高。

心肌细胞具有高度组织和细胞中控制,细胞内的线粒体和其他细胞器分布在纤维中的不同位置,呈现出独特的排列方式。

综上所述,肌肉组织的结构特点和组成对于其功能和特性有着重要影响。

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各自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特点,通过组织结构上的不同特点,实现了其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

第一型-慢肌,富含微血管、肌红蛋白及线粒体,使其颜色呈现红色。慢肌可以运载较多的氧气,且支援有氧的运动。
第二型-快肌,又可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其下依收缩速度由慢而快排序[1]:
第IIa型,和慢肌一样是有氧的,富含线粒体和微血管,且呈现红色。
第IIx型(亦称为第IId型),含有较少的线粒体和肌红蛋白,是人体内最快的肌肉类型。收缩地更快,且较有氧的肌肉更为有力,但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在肌肉变得疼痛(时常被错误地归因于乳酸的产生)之前做无氧的运动。[2]
肌动蛋白是一类分子量大约在42,000的球形蛋白质。除了线虫类精子细胞,在所有的真核细胞当中均发现有该蛋白质,浓度约在100μM以上。在生物分子演化当中,肌动蛋白是被高度保留下来的蛋白质分子之一,从藻类细胞到人体细胞肌动蛋白只有不到20%的变化。肌动蛋白是生物体中微丝的一个单节结构,而微丝则是细胞骨架三大组成结构之一,肌动蛋白还构成了肌细胞中具有收缩功能的组织。所以,肌动蛋白对于细胞活动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肌肉的收缩,细胞的转移、分裂和原质的流动,动物胞囊和器官的运动,细胞间信息的传递,以及细胞的形状和连结的建立和维持等等。
心肌和骨骼肌是条纹状的: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肌小节(sacromere),由肌小节规则排列成束状;但平滑肌却不是这样,并没有肌小节,也不是排成束状。骨骼肌的排列为规则且相平行的束状,而心肌则是以交错、不规则的角度相连接(称之为心肌间盘)。条纹状的肌肉有爆发力,而平滑肌一般来说是持续的保持紧缩。
骨骼肌可以被进一步的划分为两种类型:
肌肉是能收缩的人体组织,由胚胎的中胚层发育而来。肌肉细胞有收缩纤维,会在细胞间移动并改变细胞的大小。肌肉会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其功能皆为产生力并导致运动。心肌和平滑肌的收缩不由意识控制且为生存所必需,例如心脏的收缩或是肠胃道的蠕动等。骨胳肌的自主收缩用来移动身体且能够被精细地控制,例如眼睛的运动或大腿股四头肌的总体运动。自主肌肉纤维分成快慢两种,慢肌纤维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但力量较小;快肌纤维收缩地较快,力量也较大,但也较快感到疲劳。

肌肉解剖知识点

肌肉解剖知识点

肌肉解剖知识点肌肉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支撑和运动的功能。

了解肌肉的解剖知识点对于学习人体运动学和运动训练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肌肉解剖知识点,包括肌肉组织结构、肌肉分类、肌肉功能和肌肉的生理特性等。

一、肌肉组织结构肌肉组织是由许多肌肉纤维组成的。

肌肉纤维是由肌原纤维融合而成的多核细胞。

肌原纤维通常是并列排列的,它们的细胞膜形成一层层的褶皱,称为横纹。

这些横纹纵向排列,形成肌纤维。

肌纤维包裹在一个由结缔组织构成的鞘内,形成肌束。

肌束则组合在一起形成肌肉。

二、肌肉分类人体内的肌肉可以根据其位置和功能进行分类。

根据位置,肌肉可以分为胸肌、腹肌、肩肌、臀肌、大腿肌群、小腿肌群等。

根据功能,肌肉可以分为主动肌和辅助肌。

主动肌主要负责产生力量和控制运动的方向,而辅助肌则帮助主动肌完成运动。

三、肌肉功能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量和控制关节运动。

肌肉通过收缩产生力量,使身体的不同部位能够运动。

肌肉通过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腱来控制关节的运动。

不同的肌肉组合起来协同工作,使身体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四、肌肉纤维类型人体内的肌肉纤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慢性肌纤维和快速肌纤维。

慢性肌纤维收缩速度较慢,但具有较大的氧化能力,能够持续产生力量,适用于长时间持续的运动,如长跑。

快速肌纤维收缩速度较快,但氧化能力较差,能够产生较大的力量,适用于短时间的爆发性运动,如短跑。

五、肌肉的生理特性肌肉的收缩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

当神经系统接收到运动信号时,会通过神经传递到相应的肌肉纤维,引发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取决于肌肉的横截面积和收缩的速度。

通过适当的训练,肌肉可以增加横截面积和提高收缩速度,从而增强力量和爆发力。

六、肌肉的训练和保健肌肉的训练可以通过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来进行。

力量训练主要通过负重练习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有氧训练则通过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来提高肌肉的氧化能力和心肺功能。

此外,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也对肌肉的训练和保健至关重要。

肌肉组织分类

肌肉组织分类

肌肉组织分类肌肉组织是人体中一种特殊的组织类型,它具有收缩能力,可以产生力量和运动。

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肌肉组织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本文将对这三种类型的肌肉组织进行详细介绍。

1. 骨骼肌骨骼肌是最常见的一种肌肉组织,也是人体中最大的器官系统之一。

它通过与骨骼相连来实现力量和运动的产生。

骨骼肌通常由多束并行排列的纤维组成,每束纤维由许多称为肌原纤维的长条状单元构成。

1.1 结构每个肌原纤维都由许多并列排列的小结构单元称为肌节构成。

每个肌节包含一个叫做胞浆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的内部结构和一些线性排列的小结构单元称为线粒体。

1.2 功能骨骼肌通过收缩来产生力量和运动。

当我们想要进行某项动作时,大脑会向肌肉发送信号,刺激肌纤维收缩。

这种收缩是由肌原纤维的蛋白质结构改变引起的。

2. 平滑肌平滑肌是一种没有明显条纹的肌肉组织,其名称来自于其外观的光滑。

它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如胃、肠道、子宫等)和血管壁中。

2.1 结构平滑肌细胞呈长条状,没有明显的横纹。

每个平滑肌细胞中含有一个中央位于核区域的核和许多线粒体。

与骨骼肌不同,平滑肌细胞没有明确的结构单元。

2.2 功能平滑肌可以自发地收缩和放松,这是其与骨骼肌最大的区别之一。

它对内脏器官的运动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帮助推动食物通过消化道或收缩子宫产生宫缩。

3. 心肌心肌是构成心脏壁的特殊类型的肌肉组织。

与骨骼肌和平滑肌不同,心肌具有自主收缩和传导信号的能力。

3.1 结构心肌细胞是一种分枝状的细胞,它们通过交叉连接形成心脏组织。

每个心肌细胞中含有一个中央位于核区域的核和许多线粒体。

与骨骼肌类似,心肌细胞中也含有胞浆质网。

3.2 功能心肌细胞具有自主收缩和传导信号的能力。

这使得心脏能够以协调的方式收缩,并将血液泵送到全身。

这种自主性是由心脏特有的传导系统产生的,它确保了正常的心律和节奏。

总结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是人体中三种不同类型的肌肉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肉收缩过程中肌节的变化:
细肌丝 粗肌丝
Z线
M线
I 带:变 ?短
H带:变 ?短,甚至消失 A带: 不 ?变
½ I带
H带 A带
“兴奋——收缩”耦联示意图
骨骼肌纤维的结合
肌外膜 肌束膜
肌纤维 肌束 肌内膜
➢肌内膜:每条骨骼肌纤维周围包有少量结 缔组织(endomysium);
➢肌束膜:若干条肌纤维平行排列形成肌束, 外包结缔组织(perimysium);
横切面: 细胞圆形,大小不一。 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分布:
内脏器官管壁,如消化管壁,血管壁; 棘皮动物海参的纵肌带。
功能:
收缩缓慢持久,促进食物的蠕动和血液流动。
在光学显微镜下如何从纵横切面区别三种
肌纤维?
平滑肌
骨骼肌
心肌
细胞形态
横纹
细胞核
细胞界限
四、无脊椎动物肌肉组织的构成
横纹肌:节肢动物体壁、软体动物闭壳肌、 足,线虫体壁。
肌原纤维中有粗细两种肌丝。粗肌丝由肌球 蛋白组成,长约1.5微米,直径约15纳米,位于 肌节的暗带,中央借M线固定,两端游离 。细 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原蛋白组成, 长约1微米,直径约5纳米,一端固定在Z线上, 另一端平行插入粗肌丝之间。
由于肌丝的排列,在偏振光显微镜下看到明暗 带(横纹)。
➢肌外膜:若干肌束组成一块肌肉,外包结 缔组织(epimysium) 。
骨骼肌中的红肌与白肌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肌原纤维和肌浆的比例: 白肌:肌原纤维多,肌浆少,肌红蛋白少,爆
发力强但不持久,如鸟的胸肌。
红肌:肌浆多,丰富的肌红蛋白,肌原纤维少, 收缩缓慢但持久,如鸟类的翼肌。
混合肌:两者都有,如人的四肢。
分布:
附着在骨骼上或构成体壁,另外在舌、咽、 贝类闭壳肌、足等部位也有分布。
功能:
能迅速有力的收缩,主要负责运动和保持体型。
骨骼肌横纹的形成原理 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骨骼肌纤维的结合 骨骼肌中的红肌与白肌
骨骼肌横纹的形成原理
骨骼肌中的肌原纤维均匀或成束与肌纤维长轴 平行排列。
纵切面上每条肌原纤维有许多相间排列的明带 和暗带,所有肌原纤维的明带和暗带相应地 排列在同一平面上,使得肌纤维纵切面呈现 明暗相间的带。明暗带的排列如下图:
骨骼肌明暗带
粗肌丝:肌球蛋白
肌丝
肌动蛋白
细肌丝 原肌球蛋白
肌原蛋白
Z线
细肌丝
M线
Z线
粗肌丝
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肌丝滑动学说(sliding filament : mechanism)
以一个肌节为单位,肌节缩短时,肌原纤维收缩, 反之,肌原纤维伸张。影响肌节收缩舒张的是肌 丝之间的相对位置。收缩时,相对每一个肌节, 肌球蛋白肌丝不动,而肌动蛋白肌丝向里插入, 结果整个肌节缩短。两种肌丝本身的长度不变。
平滑肌:海参体壁。
五、肌肉的进化及再生
最早从海绵、肠腔动物(两胚层)出现,使动物表现为主动摄 食,逃避敌害。
平滑肌和心肌没有再生能力。骨骼肌纤维依靠肌 卫星细胞有很弱的再生能力。 组织工程主要依靠胚胎干细胞修复肌纤维。
肌卫星细胞
细胞质:又称肌浆,含有糖 原、线粒体、内质网、肌原 纤维。
糖原:糖原颗粒在肌纤维中普遍存在,在 细胞收缩时提供能量;
线粒体:非常多,起着能量转化的作用; 内质网:又称肌质网,是肌细胞中的一 种平滑型内质网,其行走方向与肌原纤 维长轴一致,调节钙作用。
肌原纤维:在肌纤维中有数百或数千条 均匀或成束排列的细丝状结构。
组织胚胎学
主讲教师:李霞
第一篇 基本组织学
第一章 上皮组织 第二章 结缔组织 第三章 肌肉组织 第四章 神经组织
第二篇 器官组织学
第一章 消化器官 第二章 生殖器官
第三章 肌肉组织
一、肌肉组织的特性及功能 二、肌细胞的一般结构 三、肌肉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四、无脊椎动物肌肉组织的构成 五、肌肉的进化与再生
一、肌肉组织的特性及功能
1.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肌纤维)构成。 2. 肌肉组织是身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组织,动
物全身的肌肉约占体重的1/3; 3.肌肉组织担负着有机体的各种运动机能 (内在、外在)。
二、肌细胞的一般结构(平滑肌为例)
细胞核:同普通细胞
细胞膜:又称肌膜。呈锯齿状,细胞间起镶嵌 连接作用,以便于神经冲 动的传导
• 具有增殖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成肌前 体细胞或单能干细胞,在骨骼肌位于肌 内膜中,应急状态下可分裂,形成新的 肌纤维。心肌和平滑肌没有。
本章主要内容
一、肌肉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光镜 下)
二、横纹肌横纹的形成 三、骨骼肌纤维收缩舒张的机理 概念:肌节、闰盘、肌原纤维
心肌
纵切: 细胞长柱状,有分支。 1-2个核,椭圆形,在中央。 细胞界限为闰盘。 有横纹。 横切: 胞体圆形或椭圆形。 若有核则圆形,位于中央。 边缘可见点状肌原纤维断面。
闰盘 线粒体
分布:
心脏和临近心脏的大血管。
功能:
能持续而有节律的收缩,形成心脏跳动、 脉搏跳动。
平滑肌
纵切面: 细胞为长梭形。 无横纹,胞质嗜酸性。 单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肌节:相邻两条Z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包括 1/2 I带+A带+1/2 I带,骨骼肌纤维结构和收 缩的基本单位。
骨骼肌横纹的形成原肌 理节
2. 骨骼肌
纵断

肌 (A) 带


明 (I)


1. 肌组织概述
明2.带骨骼肌H 暗带 带
3. 心肌
Z 线4.明平滑暗 肌M 带 (线)
带带
½I + 1A + ½I
三、肌肉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按功能分类 按结构分类
随意肌
不随意肌 骨骼肌
横纹肌 心肌
平滑肌
骨骼肌
纵切: 细胞长圆柱形, 直径10-100µ,长度1-40nm, 核卵圆形,紧贴肌膜内侧, 多核共质体, 有横纹(明暗带)。
横切: 多边形,大小不一, 核扁圆,位于细胞周边, 可见点状肌原纤维横断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