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箱浮运安装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1.项目概况本工程指三亚港南山港区一期工程水工工程,结构形式为重力式沉箱结构,包括1万吨级散杂泊位一个,按照1万吨级综合泊位设计,结构按照2万吨级设计,长264.6米(包括东端28.3米的过渡段),西侧封头段全长56.76米,沉箱数量总计45个(CX1型30个,CX2型11个,CX3型1个,CX4型3个);沉箱数量及主要尺度 (单位:m)见下表:2.施工工艺概述主要施工工艺流程:500t千斤顶顶升→气囊搬运沉箱→600t起重船出运沉箱→600t起重船移锚就位→600t起重船吊装沉箱就位安装因沉箱预制场在码头后方堆场区域内故沉箱在预制场预制达到强度后,由600t起重船起吊,锚艇配合移锚使600t起重船及沉箱至安装位置,由起重船辅助沉箱粗定位,然后通过人工手拉葫芦和钢丝绳调整沉箱位置,全站仪控制前沿线精确就位。

3.施工总体安排45个沉箱全部预制验收合格并达到14天养护期后,进行起吊、安装。

沉箱分三排预制,由500t千斤顶顶升,气囊陆上平移至出运临时码头前沿,然后由起重船出运、安装,并形成流水作业。

沉箱安装由泊位自西向东安装。

沉箱安装完成后,进行沉降位移观测,稳定后迅速进行箱内回填。

4.施工工艺4.1 起重船出运沉箱4.1.1施工前准备起重船施工区域水深检查,需满足起重船施工条件。

基床整平、沉箱评定经监理单位验收通过,同意安装。

沉箱吊装架、盖板、卡环检查结束,船机无故障。

通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出运沉箱的时间、地点,及航道占用时间、区间,发布航行通告,领取水上水下作业许可证。

设置水尺:在码头后沿设水尺,(以50cm为一刻度单位,涂红白相间油漆),水尺设置以当地理论高程起算。

沉箱安装时专人报水位。

4.1.2 沉箱出运(1)沉箱出运工艺流程①沉箱盖板吊装至顶部,并专人检查。

②600t起重船贴近临时码头前沿线,下锚就位。

③600t起重船吊钩挂住沉箱吊装架上部钢缆,施工人员起吊前对各个装置设施进行检查,检查无误后撤离。

码头沉箱安装工程方案模板

码头沉箱安装工程方案模板

码头沉箱安装工程方案模板一、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码头沉箱安装工程2. 项目地点:某某港口码头3. 项目背景:为了加固和稳定港口码头结构,提高码头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需要对码头进行沉箱安装工程。

4. 项目规模:涉及码头的全部或部分结构的沉箱安装工程。

二、项目任务1. 主要任务:安装沉箱,加固并稳定码头结构。

2. 具体内容:(1) 测量和设计沉箱布局和参数。

(2) 制作和运输沉箱。

(3) 沉箱安装。

(4) 沉箱连接和浇筑。

三、工程条件1. 施工环境:海洋环境,受潮湿、风浪等自然条件影响。

2. 施工设施:需提供起重机、浮吊、船舶等施工设备。

3. 施工人员:具备相关工程经验和技能的施工队伍。

四、工作内容和方法1. 测量和设计沉箱布局和参数测量码头结构尺寸和结构情况,确定沉箱的尺寸、数量、布局和参数。

设计沉箱的形状、重量、浮力等参数。

制定沉箱安装的施工方案。

2. 制作和运输沉箱制作沉箱:按设计要求,制作沉箱,保证质量和尺寸符合要求。

运输沉箱: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方式,将沉箱运输到施工现场。

3. 沉箱安装预先做好码头基础的准备工作。

利用起重机等设备,将沉箱准确放置到指定位置。

调整沉箱的位置,确保沉箱与码头的连接和结合。

安装其他附属设备,如拉杆、护舷等。

4. 沉箱连接和浇筑进行沉箱与码头的连接工作,包括焊接、热处理等。

进行沉箱连接部位的混凝土浇筑,保证沉箱与码头的连接牢固。

五、安全保障1.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施工设备和材料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损害。

3. 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六、质量控制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保证沉箱的质量和尺寸符合要求。

2. 严格控制材料的选用和使用,保证材料质量合格。

3. 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七、环境保护1. 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

沉箱出运、安装施工方案1工程简介本工程共有沉箱52个,沉箱的数量及主要尺寸见下表(沉箱尺寸单位米)。

沉箱出运计划分6批,全部安排在龙口港东港区客二码头后方专用预制场地进行预制并利用改造后的搭岸进行出运。

(1)A型沉箱(2)A’型沉箱A’型沉箱后趾较A型沉箱的一端短2m,并不含后牛腿。

(3)B型沉箱2沉箱安装施工顺序本工程的沉箱预制在南北两个台座(分别为1#、2#台座)上进行,每个台座预制5个沉箱,其出运岸壁在1#台座西端。

1#台座上的沉箱可以直接纵移至浮船坞上。

2#台座上的沉箱,直接横移至1#台座的纵移通道上,然后沿纵移通道纵移至浮船坞上;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本项目的沉箱安装采用自北向南进行。

3沉箱拖运安装3.1施工工序流程施工准备→穿顶升气囊→顶升沉箱→垫木支垫沉箱→顶升气囊放气回落→穿滚动气囊→滚动气囊充气顶升沉箱→垫木撤离→沉箱运移→浮船坞上沉箱支垫固定→撤出滚动气囊→沉箱水上拖运→浮船坞下潜→沉箱出坞浮运→沉箱安装→沉箱安装就位→下一循环(详见下图)穿顶升气囊沉箱顶升沉箱运移沉箱就位水上拖运浮船坞下潜沉箱浮运沉箱停靠沉箱安装沉箱就位3.2沉箱出运前的施工准备3.2.1充气设备的安装与检验:将空压机及储气罐布置在1#台座的纵向中部,临近2号塔机轨道,两股充气主管道分别布设在2号塔机两侧靠近临近的台座位置,在主管道上每12m布设一个连接支管道与主管道的三通。

给沉箱气囊充气时,用橡胶软管通过阀门将充气管道与气囊充气口连接。

空压机及储气罐进场后应及时进行压力试验,在主管道布设结束后,也需要进行压力试验,经检验合格的充气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3.2.2 沉箱标识:垫木、气囊的摆放位置及方式详见附图(沉箱直接纵移时垫木摆放图、沉箱直接横移前垫木摆放图和沉箱横移后垫木摆放图);4条吃水水尺采用以20cm为单位油漆分别标识在沉箱四角的前后面板上,沉箱的水尺起始点至沉箱底部距离为6m;在沉箱顶部用红色油漆标识出进水孔的位置,以便进水操作。

超大沉箱出运及安装施工工法

超大沉箱出运及安装施工工法

超大沉箱出运及安装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大型机械、设备和工程物资的积压已成为制约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主要瓶颈。

超大沉箱出运及安装施工工法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物流运输方式和装卸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全面介绍超大沉箱出运及安装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及工程实例,为读者提供全面指导和参考。

二、工法特点超大沉箱出运及安装施工工法是一种独特的物流装卸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高效快捷:出运量大,运输速度快。

卸载时,不需要对机械和设备进行拆卸,减少了时间和费用成本。

2、安全可靠:沉箱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隔离性能,能够保障设备和机械的安全和完好性。

3、灵活多样:适用于各种规格和形状的机械和设备的出运和安装。

4、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海上、陆上、空运等各种运输模式和各种地形和地貌条件。

三、适应范围超大沉箱出运及安装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场合:1、钢铁、石油、化工、能源、交通、航空等各大行业的设备出运和安装。

2、各类大型机械、设备、电站、炼油厂、化工厂、工业园区等项目的出运和安装。

3、各类公共设施、桥梁、隧道、道路、机场、码头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改造。

四、工艺原理超大沉箱出运及安装施工工法是运用超大沉箱,通过吊装、运输、卸载等工艺实现设备和机械的出运和安装。

其核心原理是利用沉箱承载设备或机械的重量,通过吊装起吊和悬挂式运输,在卸载过程中不需要对设备或机械进行拆卸,可保持完好性。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设计出运方案:根据设备或机械的规格、尺寸、重量以及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等,综合考虑运输费用、时间和安全等因素,设计出运方案。

2、制定沉箱尺寸:根据设备或机械的大小,设计出合适的沉箱尺寸和承载能力。

3、选择吊装工具:根据设备或机械的规格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吊装工具和吊装方案。

4、加强保护措施:对设备或机械进行必要的防震、防护、防锈处理和封闭,确保其在运输和卸载过程中不受损坏。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523)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523)

沉箱预制与出运方案4.3.1.7 沉箱安装码头主体构件沉箱单件重1600t,沉箱在预制场水平移动采用气囊搬运技术。

然后通过出运码头搬运上2830吨“防城港号”浮船坞,驳运至施工现场,浮船坞下潜,沉箱离开浮船坞,移位、定位、下沉安装。

配备的主要船机:① 2830t浮船坞 1艘② 1940KW拖轮、771Kw拖轮各 1艘③交通船 1艘④9m3空压机 2台⑤5t、10t卷扬机各4台⑥100m3/h抽水机8台⑦40t履带吊 1台4.3.1.7.1 气囊搬运沉箱(1)、气囊出运原理及工艺流程气囊出运工作原理与滚筒搬运重物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是指在沉箱的下面放置可充气的圆柱形胶囊,通过充气加压顶升沉箱,再在需移动的方向上施加牵引力,使气囊产生滚动,从而达到搬运构件的目的。

由于气囊在沉箱压力下可以产生较大变形,增加气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单位面积的压力减少,且受力较均匀,故对场地的适应性强。

其工艺流程如下:准备工作→放入气囊→充气→停止充气→取出支承木→开动卷扬机→牵引构件→存放点就位→垫支承木→放气→取出气囊。

(2)、场地结构沉箱进行纵向出运上驳,出运码头前沿为72m的斜坡段,斜率为3.8%,场地要求平整密实,无露石或尖状物,以免剌破气囊。

因沉箱横移到纵向出运通道时要临时支垫转换气囊方向,为减轻支撑沉箱支点对地面的压力,临时支垫位置考虑使用六条气囊支撑沉箱,从而增加了枕木的支垫面积,以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结合气囊搬运和枕木支垫情况,对预制场地结构设计为25cm 厚C30砼、20cm 厚级配碎石。

以下对最不利情况即枕木支垫(此时,单位面积承受压力最大)情形进行验算,支垫位于原路面,结构为25cm 厚C30砼、35cm 厚块石。

支垫布置如下: 59.4100.060.0100.0137.8216.6200.1200.1200.3222.2260.81600t沉箱加了支垫以后,沉箱由24个支撑点来支撑,因为沉箱的结构布置是对称的,所以24个支撑点所受的集中反力基本上是均衡的,所以在此假设24个支撑点的集中反力相等。

沉箱出运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二级交底)

沉箱出运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二级交底)
2.1沉箱出运机械设备及相关材料明细表
名称
规 格
数量/单位
用 途
备 注
超高压气囊
L20.5m×φ1.0m 0.63Mpa
5条
顶升沉箱
超高压气囊
L20.5m×φ1.0m 0.40Mpa
18条
移运沉箱
螺杆式空压机
11m3
2台
气囊充气
卷扬机
JM10
2台
移运沉箱
卷扬机
JM15
2台
移运沉箱
钢丝绳
Φ52mm
300m
6、沉箱纵移至出运码头前沿时停止牵引,调节气囊气压,使沉箱离地面高度约30cm,在沉箱底周边气囊间隙支垫390×390×280mm的钢垫块。支垫放妥后,气囊缓慢排气至沉箱平稳落在支垫的垫块上,暂停排气,观察气囊气压,依据现场情况保持气压值,沉箱进入上驳移运准备工作。
7、出运码头前沿通道存在一定坡度,沉箱在此段移运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倒拉钢丝绳及地锚。
随后1号2号顶升气囊加压至0.65Mpa(约用时7分钟),对3号4号顶升气囊逐步缓慢减压至0.45Mpa,关闭4个阀门,此时外侧墙落于木板上,内侧墙东南角离地高度20cm、东北角离地高度17cm,放置18块砼垫块,砼垫块尚未承压;
1号2号顶升气囊依次减压至0.5Mpa,3号4号顶升气囊加压至0.6Mpa(约用时6分钟),此时外侧墙西南角离地高度27cm,西北角离地高度23cm,在2号3号顶升气囊中间穿入5号移运气囊。
码头通过 3 座引堤与后方陆域相连, 1#、2#引堤宽 25m,3#引堤宽度为 30m,长均为 95m。
码头结构采用重力式沉箱结构,沉箱规格为19.85*18.9*24.8米。码头基础开挖基槽后换填 10~100kg 抛石基床,持力层为强风化岩。抛石基床上部安放预制钢筋混凝土矩形沉箱,沉箱重约 3954t,沉箱仓格下部抛填中粗砂/粗砂砾(采用基槽、港区港池航道等疏浚砂),沉箱仓格上部回填 10~50kg 块石。为减小轨道下方基础的沉降,后轨道下方仓格设置钢筋混凝土盖板。沉箱顶现浇钢筋混凝土胸墙,沉箱后方回填 10~100kg 块石棱体,内坡坡度为 1:1.5,护面采用 100~200kg块石压护,坡脚铺设 60~100kg 护底块石。

沉箱安装(典型施工方案)

沉箱安装(典型施工方案)

沉箱安装(典型施工方案)一、沉箱上驳及出运方案南沙一期工程沉箱长17.84米、宽14米、高18.9米,重约2212吨。

施工方案采用4100吨浮船坞搭接码头——浮坞上的卷扬机拉沉箱上驳——浮坞拖到施工区域——浮坞下潜——沉箱拖到安装位置就位。

1.1船机配备及设备材料清单1.1.1船机配备清单1.1.2设备材料清单1.2沉箱上浮坞1.2.1搭接方式本工程采用专用重型沉箱上驳码头,搭接部分码头面标高2.9米,搭接采用GD160钢轨、长20米、钢轨面标高1.5米,码头结构见”东江口预制场2000吨沉箱出运码头”。

搭接时浮坞的首部搁置在钢轨上,浮坞的甲板面与码头面平,码头与沉箱间铺厚14毫米钢板,其总长度为20米,宽为1.5米。

1.2.2浮坞的锚位及地牛如下图浮坞前部左右利用码头上系缆环系两条缆、控制船头左右移动对齐码头前沿,前部用一条缆带码头上新做的地牛、控制船舶顶住码头,船尾左右抛两门锚。

图1-1浮坞搭接系缆图1.2.3搭接操作由于东江口潮差变化不大,要采用浮坞预压水,沉箱上驳后,浮坞抽水抵消沉箱压力来保证船头可离码头。

为确保码头的安全,整个搭接上驳过程要在涨潮操作。

进入搭接前,浮坞按图1-1在距离码头约4米处系缆、抛锚就位,艏部压水调节到艏吃水1.3米,在船头高过码头面约0.2米时,移船进入搭接;进入后艏部继续加水,抵消船舶由于潮水上涨而上浮,使船头在沉箱上船前始终压住搭接钢轨。

当沉箱移到船上1.5米时,浮坞要立即开始排水,直到将所有的压载水排空。

等到潮水涨到使船头高过码头面0.2米时,浮坞移出离开搭接口。

见图1-2图1-2浮坞进入\离开搭接状态示意图1.2.4拉沉箱上驳1.2.4.1沉箱就位由于沉箱高过船上10吨吊机,上驳前要将前吊机臂杆沿船纵向摆放好。

浮坞后部墙上设有两台10吨电动卷扬机,通过导向滚筒到甲板面上,联接定滑轮组及动滑轮组。

沉箱用气囊形式出运,岸上尽量将沉箱移到码头前沿,并使沉箱中线与出运通道中线一致(横向偏移不得超过1米)。

沉箱安装(典型施工方案)

沉箱安装(典型施工方案)

一、沉箱上驳及出运方案南沙一期工程沉箱长17.84米、宽14米、高18.9米,重约2212吨。

施工方案采用4100吨浮船坞搭接码头——浮坞上的卷扬机拉沉箱上驳——浮坞拖到施工区域——浮坞下潜——沉箱拖到安装位置就位。

1.1船机配备及设备材料清单1.1.1船机配备清单1.1.2设备材料清单1.2沉箱上浮坞1.2.1搭接方式本工程采用专用重型沉箱上驳码头,搭接部分码头面标高2.9米,搭接采用GD160钢轨、长20米、钢轨面标高1.5米,码头结构见”东江口预制场2000吨沉箱出运码头”。

搭接时浮坞的首部搁置在钢轨上,浮坞的甲板面与码头面平,码头与沉箱间铺厚14毫米钢板,其总长度为20米,宽为1.5米。

1.2.2浮坞的锚位及地牛如下图浮坞前部左右利用码头上系缆环系两条缆、控制船头左右移动对齐码头前沿,前部用一条缆带码头上新做的地牛、控制船舶顶住码头,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3#、4#泊位2000t 沉箱出运(上浮船坞)及浮运安装分项工程 典型施工方案中港四航局第二工程公司-3-船尾左右抛两门锚。

图1-1浮坞搭接系缆图1.2.3搭接操作由于东江口潮差变化不大,要采用浮坞预压水,沉箱上驳后,浮坞抽水抵消沉箱压力来保证船头可离码头。

为确保码头的安全,整个搭接上驳过程要在涨潮操作。

进入搭接前,浮坞按图1-1在距离码头约4米处系缆、抛锚就位,艏部压水调节到艏吃水1.3米,在船头高过码头面约0.2米时,移船进入搭接;进入后艏部继续加水,抵消船舶由于潮水上涨而上浮,使船头在沉箱上船前始终压住搭接钢轨。

当沉箱移到船上1.5米时,浮坞要立即开始排水,直到将所有的压载水排空。

等到潮水涨到使船头高过码头面0.2米时,浮坞移出离开搭接口。

见图1-2图1-2浮坞进入\离开搭接状态示意图1.2.4拉沉箱上驳1.2.4.1沉箱就位由于沉箱高过船上10吨吊机,上驳前要将前吊机臂杆沿船纵向摆放好。

浮坞后部墙上设有两台10吨电动卷扬机,通过导向滚筒到甲板面上,联接定滑轮组及动滑轮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运纪念墙码头沉箱浮运安装施工方案
沉箱预制完成,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即准备出运安装。

一、码头沉箱安装顺序:从岸边向海中两侧同时推进。

即按1#、2#;1#、2#;A箱涵;1#,2#;B箱涵;1#,2#;1#,2#……3#的顺序直到3#安装完毕。

二、施工工艺流程:
三、安装时间安排
计划8.11~9.19安装1#、2#沉箱及箱涵,10.31~1.10安装3#沉箱,完成奥运纪念墙沉箱及箱涵安装。

四、浮游稳定计算
1、1#沉箱浮游稳定计算
a、重心计算
则重心位置为(距底面)=ΣM/G=1253.176/444.873=2.817m
b、浮心计算:
底部0.7m排开海水体积为:16.02*[0.5*7+1/2*(5.0+7.0)*0.2]=75.294m3底部0.7m排开海水重为:75.294*1.025=77.176t
上部箱体每米排开同体积海水为:16.02*5*1.025=82.1025
上部箱体淹没高度为:(444.873-77.176)/82.1025=4.479
干舷高度为:7.5-4.479-0.7=2.321m
则浮心计算为
浮心为(距底)=ΣM/G=1107.044/444.913=2.488
c、浮游稳定计算:
α=2.817-2.488=0.329
ρ=(I-Σi)/V=1/12*16.02*53/434.062=0.389
m=ρ-α=0.389-0.329=0.06<0.2m
经计算浮游不稳定。

2、1#沉箱加载1.0米高水后浮游稳定计算
a、重心计算:
则重心位置为(距底面)=ΣM/G=1318.495/510.1923=2.584m
b、浮心计算:
底部0.7m排开海水体积为:16.02*[0.5*7+1/2*(5.0+7.0)*0.2]=75.294m3
底部0.7m排开海水重为:75.294*1.025=77.176t
上部箱体每米排开同体积海水为:16.02*5*1.025=82.1025
上部箱体淹没高度为:(510.192-77.176)/82.1025=5.274
干舷高度为:7.5-5.274-0.7=1.526m
则浮心计算为
浮心为(距底)=ΣM/G=1471.029/510.184=2.883m
c、浮游稳定计算:
α=2.548-2.883= -0.335
ρ=(I-Σi)/V=(16.02*53/12-4*4.33*3.705/12)/497.741=0.138
m=ρ-α=0.138-(-0.335)=0.473>0.2m
经计算浮游稳定。

3、干舷高度计算:
F=1.526m
B=5.0m,θ
b、因前壁加厚沉箱底部加载块石保证沉箱水平加载为:
前壁重为10.2119t,对中力距为10.2119*(4.3/2-0.15/2)=21.190
在沉箱后壁内侧堆加块石断面为2.15(宽)*1.33(高)*3.705*4(长)的三角形。

其对中力距为:1/2*1.33*2.15*3.705*4*0.7*2.15*2/3=21.260
其中块石重量取(1.7-1)=0.7吨/立方米
1#沉箱应加块石方量为:1/2*1.33*2.15*3.705*4=21.2m3
b、
安装沉箱
施工前准备
安放现场处理。

吊装索具检查:沉箱需设计专用吊具,通过吊具改变钢索起吊力的作用方向,使沉箱垂直受力。

技术员对工作船舶及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并排出安装的详细时间表,送达每条作业船及施工班组。

对沉箱下沉,安装过程中的吃水、舱内压水、浮游稳定进行详细的计算核定,在施工区域较近浮游稳定以倾角15°为准。

对沉箱安装过程中每一条船的站位,都有详细的计划。

设置水尺:在沉箱短边外侧中间位置设吃水水尺,以沉箱底面为高度起点,水尺以10cm为一刻度单位,涂红白相间油漆,以备沉箱安装时使用。

(4)沉箱出坞
一批沉箱预制完成,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即可出坞储存或直接拖运安装。

沉箱出坞时用水压载分批起浮,后批起浮的沉箱在向坞内灌水前开启进水阀门。

根据出坞安装顺序依次关闭进水阀门,抽沉箱内水起浮。

绞紧沉箱上幌绳,用卷扬机将沉箱牵引到坞口。

出坞时船坞上施工人员利用幌绳控制沉箱左右位置,使其不碰撞坞墙。

出坞后,拖轮靠沉箱帮拖,将沉箱拖到安装区域,起重船挂钩准备安装。

沉箱出运注意事项:沉箱出运在5级(含5级)风以下,波高不超过1米情况下作业,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三必须”“五不准”的安全规定。

沉箱出运下水过程中应注意沉箱隔墙之间、内外之间的水头差不应超出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压仓水高度。

(5)沉箱安装
沉箱安装乘低平潮、潮流流速较小时进行。

安装前,潜水员下水重新检查基床情况,确保基床无异物、未破坏、回淤厚度超过规范规定时应用抽泥泵抽走。

定位方驳就位:定位方驳在靠近安装的基床位置附近,顺基床轴线方向下锚定位。

沉箱安装:沉箱安装第一个采取起重船、后面的采用倒链的工艺进行。

具体为:沉箱拖运至安装施工现场,起重船就位并吊扶沉箱大体就位,等沉箱稳定后,陆上用全站仪控制方向,仔细调整沉箱位置,直至满足精度为准。

打开沉箱进水阀门往沉箱内注水,沉箱持续下沉,在下沉的过程中,陆上用全站仪控制方位,同时在水准仪的测控下,通过调整进水阀门大小,调平沉箱水平,在沉箱最后50cm沉放过程中,要求沉箱前沿线位置和沉箱四个角点的高程偏差控制在30mm内,使沉箱平稳沉入到基床上。

若沉箱位置合格,则继续加水至沉箱稳定,否则,用潜水泵抽水,使沉箱起浮,重新调整至满足要求。

第一个沉箱安装比较难于精确定位,可粗略安放就位,依靠第一个沉箱精确安放第二个沉箱,然后再调整第一个沉箱。

第一个沉箱安装完成后,后面的沉箱可利用预埋件及倒链进行安装。

沉箱安装注意事项:船驳就位时,应注意现场位置,避免锚缆破坏基床。

沉箱起吊与安装时,要专人统一指挥。

安装沉箱时应严格控制压仓水高度,尽量按箱内
外水面计算高差缓慢下沉。

沉箱安装时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避免碰坏沉箱棱角。

沉箱安装后,应派潜水员下水检查沉箱安装误差,与基床面的接合是否吻合等。

按照质量标准检测、达到要求后,进行其他结构的施工。

9、过水箱涵安装
(1)过水箱涵预制完成,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即可准备出坞安装,灌水前先将箱涵口门进行封堵,口门用钢板制作,用予埋在涵口上的圆台螺母进行固定,钢板门与砼之间用橡胶进行密封,予留进水阀、出气品。

由于浮力不够,在箱涵两侧各加四个浮桶增加浮力。

箱涵的出坞、拖运要求参照沉箱施工。

(2)过水箱涵安装:箱涵采用起重船吊扶安装,安装前设置吊装架,安装时依据安装好的沉箱做依托,陆上用全站仪定位,潜水员水下设点拉线控制底边安装位置,同时在水准仪的测控下,通过调整进水阀门大小,调平箱涵水平,在箱涵最后50cm 沉放过程中,要求箱涵前沿线位置和箱涵四个角点的高程偏差控制在30mm内,使箱涵平稳沉入到基床上。

若位置合格,则继续加水至箱涵稳定,否则,起浮,重新调整至满足要求为止,在箱涵的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使箱涵平稳落向基床,安装完成后拆除堵门,进行拦污栅安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