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意画的用笔方法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中国画基础知识

小学美术中国画基础知识

小学美术中国画基础知识1、称“国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

2、墨色变化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手段之一,用清水和墨汁调出的焦、浓、重、淡、清等不同的墨色,可以适应不同的表现需要,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3、中国画的用笔十分丰富。

中锋、侧峰是两种最基本的用笔方法。

4、湿变化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手段之一。

笔中含水的多少决定墨的干、湿。

干、湿变化可以更好的表现物象的特点,增强笔墨的表现力,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5 、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以毛笔为工具,用墨线勾勒对象。

白描中的线条有其丰富的表现力,线条有粗细、长短、变化,感觉上有滑润、流畅、干涩之别,具有生动的艺术效果。

6 、骨法:直接用颜色或墨画出脸、身体、五官和衣纹。

7 、填法:先用墨线勾画人物形象,然后填上相应的颜色。

8 、勒添色法:勾勒添色法是写意花卉的一种技法,先用线条勾勒物象轮廓,然后添色。

用笔放松,线条和色彩要有变化。

9、淡相破:运用宣纸独特的渗化性,在淡漠上加画浓墨或在浓墨上冲以淡漠,均可产生丰富的墨色变化。

控制水分是泼墨的关键。

浓破淡时,要控制好墨色变化和干湿程度。

淡破浓时,淡漠笔含水要多,否则难以冲开浓墨。

1.如何用笔,用墨.墨分五色,即焦,重,淡,浓,清,可用水来调节墨色的浓淡.2、在墨色中加入颜料可成彩墨3、彩墨画法多种多样,在作画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运用。

下面介绍两种画法。

4、徐悲鸿(1895年——1953年)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

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

他的画作满含激情,技巧极高。

著名油画有《溪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

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他思想感情的莫过于他画马的画卷。

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

所以他画的马图笔墨酣畅,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

另有一些人物、狮、猫等题材作品,也是质优量大。

写意花鸟画主要笔墨技法

写意花鸟画主要笔墨技法

写意花鸟画主要笔墨技法1.执笔方法食指,中指与拇指相对握住笔杆,无名指也小指相叠与后,以无名指第一关节向外砥住笔杆,整体要求是:指实,掌虚,肩松,壁通。

2.运笔方法主要靠指与腕的配合。

无论动作的大小,都要以腕力为主,用笔才能生动。

3.用笔技法笔法分执笔,用锋,用笔。

用笔方法有提,按,转,折,顿,挫,轻,重,快,慢等。

用锋的主要方法:(1)中锋:适用于勾勒,表现厚重实在的物象。

(2)侧锋:痕迹薄而快,适用于画竹叶,翅膀等。

(3)逆锋:适用于画树干,藤蔓和石头等粗糙的东西。

(4)顺锋:适合画草本,花卉的叶,茎等。

(5)散锋:适合表现蓬松的羽毛,树石等。

用笔技法主要有勾,皴,擦,染,点等,是物体的常用主要表现方法。

(1)点染法:要注意的有:转折顿挫,轻重干湿快慢。

以点的各种形态塑造形象(2)勾染法:分先勾后染,先染后勾是以线表现物体的画法。

除了造型的需要外,要要讲究线条的流畅。

(3)衬托法:在矿物性颜料周围以植物行颜料来衬托突出。

(4)立粉法:用矿物性颜料不沾水而干后突出,主要用于高光。

4.用墨技法墨分六色,焦浓重淡轻,注意“计白当黑用墨技法主要有渗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四种。

(1)渗墨法:笔上含水量较大,落笔后渗化出墨晕的效果。

(2)破墨法:第一次墨未干时复加一次墨,可浓破淡,或淡破浓,产生浓淡互渗的效果。

(3)泼墨法:大面积的墨一次性同时运用与纸上,有畅快淋漓之感。

(4)积墨法:第一次墨干后,在加画第二次墨,可层层加叠,先淡后浓。

中国花鸟画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河南临汝出土彩陶中的花鸟画已简练归纳地表现出独特意境,时期的衍变,花鸟画日见规范,五代、宋元以后已渐渐地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画种,特别是文人对绘画的介入,“以意为之”配之于诗文、书印,使花鸟更为完善,意境的表达、笔墨的挥写、写意的花鸟画成了一代新风,今天它愈来愈显示出壮大的生命力和艺术的感染力。

写意花鸟画的分类较多,主要有兼工带写、小写意、大写意、水墨写意、没骨写意等,一般在生宣纸上着色落墨,也有在生绢、熟绢、熟纸上纸画。

写意画的基本技法

写意画的基本技法

写意画的基本技法简介写意画是中国画的一种风格,它注重表达画家的情感和意境,追求笔墨的自由和境界的超脱。

本文将介绍写意画的基本技法,包括构图、用墨、运笔等方面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写意画作品。

构图技法好的构图是写意画的基石,它能够给人以美感和动感。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构图技法:1.对角线构图:将画面分为两条交叉的对角线,将重点元素放在交叉点上,可以产生稳定而富有张力的效果。

2.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将主题放在其中一个部分,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谐。

3.重心构图:将画面的重点放在画面的一侧,可以使画面更加有活力和张力。

4.点线面构图:通过点、线、面的布局来达到整体美感,其中点表示画面上的小细节,线表示画面上的主线条,面表示整个画面的色块。

用墨技法用墨是写意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画作的气韵和质感。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用墨技法:1.干、湿用墨:利用不同程度的湿度和墨的浓淡来表现不同的效果。

干墨可以产生干练、硬朗的效果,湿墨可以产生柔和、质感丰富的效果。

2.折笔用墨:将毛笔在折笔处断开,再接上用于继续画画。

折笔处往往会出现一道明显的笔触,这种短中带长、中快带慢的变化可以增加画面的变化和层次感。

3.点画用墨:用笔的顶端轻轻点在纸上,可以产生细小的墨点,点点相连形成线条或面,表现出丰富的质感和细腻的效果。

4.毛边用墨:墨在纸上扩散开来,形成毛边,可以营造出渐变和层次感。

运笔技法写意画的运笔是独特的,它追求豪放的音韵和神韵。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运笔技法:1.动静相参:通过笔的迅疾与缓慢、轻重、疏密的变化,使画面具有起伏和韵律感。

2.草书笔法:运用快速、爽利、变化多样的笔画,使画面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和张力。

3.点画交融:将点画与线条交织在一起,产生变化多样的效果,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

4.寓意笔法:通过画家笔触的运用,将画作与诗词、寓意相结合,表达深远的哲理和内涵。

总结写意画的基本技法涵盖了构图、用墨和运笔等方面的技巧。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篇一:写意画是一种以意为主,追求意境深远、意象生动的绘画形式。

在写意画中,用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直接反映了画家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下面是一些关于写意画的用笔方法的建议和拓展:1. 写意画需要体现出画家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因此用笔要简练、概括、流畅。

在用笔时,应该避免过于细腻和繁琐的线条,而是采用简洁明了的线条,以表达出画家的情感和意境。

2. 写意画的线条应该是流畅的,不应该过于生硬或过于圆滑。

线条的流畅度可以反映出画家对画面的把握程度和对笔墨的运用能力。

3. 写意画的线条应该是自由的,不应该受到约束。

线条的自由可以体现出画家的个性和风格,同时也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富有想象力。

4. 写意画的线条应该是变化的,不应该过于单一。

线条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画家对画面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可以使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5.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题材和风格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山水风景,可以采用斧劈笔法,对于人物故事,可以采用拖笔手法,等等。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需要灵活多变,注重线条的简练、概括、流畅和自由变化,同时也需要体现画家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写意画技巧和创作水平。

篇二:写意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以简洁、豪放、自然的笔墨表现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通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自由度高写意画的创作要求画家具备高超的笔墨技巧和表现力,因此用笔方法需要自由度高。

画家可以使用流畅、婉转的线条表现物体的纹理和质感,也可以使用简练、豪放的笔触表现物体的形象和动态。

在表现自然景象时,画家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情境进行灵活调整,使用笔方法与画面完美融合。

2. 注重用笔的变化写意画的创作需要画家对用笔的变化掌握得足够熟练。

在表现物体时,画家可以通过不同线条的交叉、组合和运用,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纹理和光影效果。

同时,画家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用笔方式和力度,表现出物体的纹理、质感和动态。

什么是写意画?看完这些,你就知道了。

什么是写意画?看完这些,你就知道了。

什么是写意画?看完这些,你就知道了。

常有喜欢中国画的朋友问:什么是写意画?写意画的特点是以形写神,以神写意、⾻法⽤笔,以书⼊画、追求意境,缘物寄情三个特点,具体如下:以形写神,以神写意:写意画偏重于表现,抒情、⾔志。

西⽅现代绘画注重主观、表现,情感,在强调绘画抒发创作主体的内⼼情感上两者颇有相似之处,在造型上表现出对象的内在本质精神⾯貌和性格特征,才算真正达到绘画的⽬的。

⾻法⽤笔,以书⼊画:“⾻法”是指客观物象的形神结构,“⽤笔”则是⽤笔⽅法,⽤笔技巧和艺术表现。

中国写意画的⽤笔来源于书法,在唐代就形成了书画同源的观点,元代以后中国写意画家更注重以书⼊画。

中国写意画以书⼊画,不仅对于作品本⾝笔精墨妙的形式具有关键作⽤,⽽且可使笔法作为独⽴于物象之外的因素更增加其审美价值。

追求意境,缘物寄情:中国写意画追求画外的意境创造,以诗⼊画的特⾊。

⾃元代尚意以来,由于⽂⼈的介⼊,⼀直把追求意境美放在⾸位,画家笔下的物象、笔墨都成为表达情感的借助物,“缘物寄情”、“托物⾔志”,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董其昌尊他为'⽂⼈画'之祖。

五代徐熙先⽤墨⾊写花的枝叶蕊萼,然后略施淡彩,开创了徐体'落墨法'。

之后宋代⽂同兴'四君⼦'画风,明代林良开'院体'写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浓墨浅⾊,陈⽩阳重写实的⽔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韵。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写意画代已进⼊全盛时期。

经⼋⼤、⽯涛、吴昌硕、齐⽩⽯等发扬光⼤,如今写意画已是影响最⼤、流传最⼴的画法。

写意画主张神似。

董其昌有论:'画⼭⽔唯写意⽔墨最妙。

何也?形质毕肖,则⽆⽓韵;彩⾊异具,则⽆笔法。

'明代徐渭题画诗也谈到:'不求形似求⽣韵,根据皆吾五指裁。

' 写意画注重⽤墨。

如徐渭画墨牡丹,⼀反勾染烘托的表现⼿法,以拨墨法写之。

元代吴镇论画有云:'墨戏之作,盖⼠⼤夫词翰之余,适⼀时之兴趣,与夫评画者流,⼤有寥廓。

小写意花鸟画用笔和用墨方法

小写意花鸟画用笔和用墨方法

小写意花鸟画用笔和用墨方法一、用笔方法1.勾画:勾画即绘画时的线条勾勒,通过精细而流畅的线条勾画出花鸟的外形和轮廓,使画面具有鲜明的形态感。

勾线主要使用细尖、软性、适合于勾画细节的笔。

2.描纹:描纹是用笔在花鸟的身上描绘纹理,包括描触、研描、毛描、皮描等。

描纹需要用到不同笔尖的粗细和刚柔,通过描绘具体的纹理,丰富画面的层次感,使花鸟栩栩如生。

对于细致的描纹,一般使用细腰尖的笔。

3.铺点:铺点是用笔点画出花鸟的毛躯和细节,用点的方式展示不同的色彩和层次。

铺点需要用具有不同粗细和柔软度的笔,通过不同的笔法和点的大小控制,形成丰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效果。

4.画线:画线是用笔勾勒出花鸟画的线条和轮廓,可以通过粗细、长短、浓淡等不同的线条来表现形态和形象。

画线需要用到硬笔和软笔,硬笔用于勾画较粗且直线的线条,软笔用于勾画圆润、柔和的线条。

二、用墨方法1.淡墨:淡墨是指用少量的墨汁勾画出花鸟的纹理或轮廓,以突出主题,使画面显得洗练、简洁。

淡墨需要控制好墨的浓稠度,使线条清晰而不发虚。

2.浓墨:浓墨是指墨汁较浓,笔画较厚重的用墨方式,适用于描绘鸟的羽毛、花的枝干等厚重的部位,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韵味。

浓墨可以使用笔尖更粗、墨汁更浓的硬笔。

3.点墨:点墨是按照画面所需要的视觉效果,在画布上点上不同形态大小的墨点,以表现出色彩、光影和纹理等。

点墨需要用到毛笔,通过不同的笔法和墨量控制,形成变化多样的点状效果。

4.渲墨:渲墨是指在描绘的花鸟图上,用笔渲染墨汁,形成柔和、渐变的墨色层次,以达到柔和、丰满的画面效果。

渲墨需要用到水墨的渐变过程和毛笔的扫描、抚摸,通过渐变的墨色和笔触的变化,形成柔和、丰满、温润的画面。

总之,小写意花鸟画的用笔和用墨方法是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通过不同的笔墨运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表现出花鸟的美丽和生动。

艺术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创作风格和主题选择适合的笔墨方法,创作出独具魅力的小写意花鸟画作品。

教你如何画好写意花鸟画

教你如何画好写意花鸟画

教你如何画好写意花鸟画讲笔墨,初讲可以说“:线者为笔,染者为墨”,易懂易入手。

进而应当明了“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用墨无笔,古人称之为“墨猪”,它有肉无骨;用笔无墨是行笔间缺乏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

其实“笔”与“墨”分不开,所以叫“笔墨”,它是一种表现美丽的手段过程。

如同地球公转和自转:为表现意象造形的美服务,是“公转”;它也有美的自我表现,是“自转”。

笔墨离开了这个意思,那就是“耍笔墨”,那不是“笔墨”,更不是写意画。

学习国画其实说难也不难,关键要得法,在这种前提下,努力勤奋才能见到成效,否则方向搞错了就会越走越歪。

在学习国画时,首先要记住三个字:读、品、临。

读就是欣赏和分析,从作品的主题立意到构图,气韵,从造型特点到笔墨变化,从色彩的运用到虚实关系等等。

“品”就是脱开技法的层面,品味作品要表达的情。

“临”就是对照范画模效,也叫临摹。

临摹的方式很多,对构图气势好的可以进行“整临”如果画面局部精彩,也可以“节临”,一切因需要而定。

每次临完之后一定要对照原作反复比较,努力寻找差距,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王雪涛:花鸟画的六大要领如何画画?怎么画好?是很多人关心的。

有些人来看我作画,用心临写,以至将如何画花,如何画鸟等等,记成文字,视为定法。

这是否能画好画呢?技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画?要解决;如何画好?更要刻意探究。

利用这一机会谈一点体会。

——王雪涛一、基本功的锻炼要扎实花鸟画是以描绘花卉、禽鸟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力,体现欣欣向荣的生气,从而给人以健康的艺术感染。

它描绘的对象是大自然,因此培养对自然界的生命力,训练观察力的敏锐是主要的。

不少前人也是这样做的。

传说一位画家,为了体验草虫的形态,经常趴在草丛中观察,以至露水打湿了衣裳,可见观察之认真。

我小时生活在农村,对自然界中的一情一景十分偏好,幼时养成的观察和写生习惯,对我一直影响很大。

要认真地了解物象的结构、特点、习性和生活规律,画时才能做到心手相应。

[说明]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

[说明]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

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以写意法画花鸟,可追溯到北宋的文同、苏轼、扬无咎、释仲仁的水墨写意法。

如今在故宫博物院里陈列着的南宋末年画家释法常的《写生杂画卷》,表现花果禽鸟纯用浓淡墨渲染。

同时还有宋人的《百花图卷》,以写意笔法用浓淡墨疏渲花鸟,或兼工带写,开元明以来墨笔花鸟画的先河,对明代林良、吕纪以及后来的水墨花鸟画有很大影响。

马远的《梅石溪凫图》,赵孟的《古柯竹石图》,还有李亨的写意花鸟,皆能以劲挺的笔锋写花鸟,淡渲疏扫,自成一格,从而加速了写意花鸟画的发展。

戴进以粗笔勾线,彩笔晕染,也是南宋院体的发展。

降至明中叶,沈周、文壁、陈淳、陆治,仍以宋人花果一派延续得来。

徐渭画风奔放,所作写意花鸟,随心挥洒,水墨淋漓,不受传统约束,自成泼墨一体。

周之冕又继沈周之钵,远宗宋元各家,创“勾花点叶派”。

从历史的演变来看,写意花卉翎毛自宋以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表现出与工笔花鸟不同的风貌。

复经过历代画家们智慧的创造,写意花卉翎毛便更加成熟和风格多样了。

总之,写意花卉翎毛应力求形神兼备,以笔墨写精神。

在表现上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以点染为主,以勾疏为辅;以少胜多,以简胜繁;以刚劲的笔锋、活泼的晕染代替细线勾描,以点垛法的套笔套墨代替浓淡层层的烘托。

在写意花鸟画中禽鸟的表现方法约略可分为:渴勾:以渴笔率勾,与工笔细线铁笔重廓不同。

用笔须顿挫有力,出线苍老涩拙,勾成后涂染淡彩或白粉。

这种勾勒填粉法,多用以画遍身素白或颜色浅淡的鸟,如白鹦鹉、白孔雀、白鹰、白鸡以及鹅、鹭等。

点染:以墨或墨彩混点而成,亦可以重彩与墨相同。

画燕子、麻雀、翠鸟、鹰、雁、鸜鹆、鸳鸯等重色的鸟多用之。

近人任颐、齐璜喜用此法。

点垛:先点淡墨,后套深墨,层层点染。

画时以淡墨先点头、背、胸、腹等部,再以深墨点大翅、背花及尾部,最后以花青、淡赭罩染,又称套墨、套色法。

有时除嘴、眼用淡墨粗勾外,率以浓淡墨套点。

寥寥数笔,意态自得。

明代林良写水墨花鸟纯用点垛法,可参看故宫博物院藏林良的《写生翎毛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是怎样的?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历代画家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意、力、韵、趣”的用笔“四要”。

(1)笔意
就是要意在笔先,画家下笔时要心使腕运,以一种特定的情感、意念去驱使笔墨,才能因意成像,以像达意。

笔意是用笔之总要,无意之笔是死笔。

历代画家创造的艺术,所以能激动人心,主要是画家在笔墨技巧中融进了激情和意趣。

(2)笔力
就是运笔的力度感,是形式美感的重要因素。

笔的力度感有两种内涵:
第一是功力的力。

所谓“力透纸背”、“笔能扛鼎”就是一种运笔功力的表现。

表现运笔功力的程度有“老”与“嫩”之说。

功力的老到,要有一个长时间的锤炼过程才能做到,所谓“学力到,心手相应;火候到,自无板、刻、结三病矣”。

功力老到的画家,即使柔细的线条,也能做到柔中有刚,棉里藏针,有内在的力度。

而初学者,无论使多大的劲,笔痕还是稚嫩无力,所以,笔力是一个长期的功夫。

第二是气力的力。

属于用笔技巧,只要掌握用笔的方法和规律,就能做到。

运气使力的方法,首先是下笔前的用意要有力,要全神贯注,凝神静气,然后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把全身的气劲由臂至腕,由腕至指,再由指把力注于笔端,使劲力自然透出笔端。

切忌表面的剑拔弩张、火气十足。

(3)笔韵
所谓笔韵,有韵味和韵律二种含意。

韵味,就是要求通过用笔的轻重、虚实、刚柔、方圆、徐疾、顿挫等变化,求得画面的统一与和谐。

如同音乐一样,有一个基调、一个主旋律。

韵律是用笔要有运动感和节奏感。

和书法一样,讲究线节奏,“侧法如飞鸟翻然而”,“勒法如勒奔马之缰”,“轻如行云流水之变动”,“重如高山坠石之势”。

(4)笔趣
笔趣有意趣和天趣两种含意。

用笔有趣,才能使观者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故笔趣乃是使画产生形式美感的关键。

用笔的意趣,在于巧妙地处理笔的生熟、巧拙、老嫩等关系。

用笔熟而生巧,美则美矣,但会流于匠气、市井气。

所以笔贵在熟而后生,由熟返生,“画到生时是熟时”,才生意趣。

用笔灵巧、奇妙,固然不易,但要警惕流于甜俗。

所以用笔贵在古拙,由巧而到拙,纯朴而磊落大方,乃生机趣。

用笔的天趣,发于无意之笔,所谓“好笔、好墨偶然得”,是一种顿悟,灵感突
发。

求笔的天趣,固然与画家的才能有关,更重要的是需依靠平时的学识、修养和长期的苦功。

写意画笔力运用中的平、圆、留、重、活“五笔”是指什么?
所谓平,是在平稳中求奇峻之力,求力度均衡,如“如锥画沙”。

笔力的平,是使力藏在点划之内,自然而然,不见起止之迹的一种内在力量。

所谓圆,就是要中锋运笔,尤其在线的转折处要如“折钗股”,如“金之柔”,这是一种有韧劲、有弹性的柔力,笔圆气乃厚,笔力柔中有刚,不松脆。

所谓留,是使笔迹运动中用力均匀而自然,在凝炼中求畅快,如“屋漏痕”,如“虫蚀木”。

漏屋墙上缓慢淌流的水渍,积点成线,用以比喻用笔蕴含的力感。

要做到留,行笔要慢,力求不急不躁,不飘不滑,自始至终用意志、气劲把力度控制住。

所谓重,是一种突发力的运用,如“高山坠石”,产生一种气吞山河的气势。

下笔之势要肯定、大胆,切忌犹疑不决,拖泥带水。

所谓活,是用笔要灵动不滞。

笔的转折、疾徐、轻重、顿挫等动作要运转自如,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意到笔随,意到笔不到,正是为求笔之活脱。

笔之活脱,全在心腕配合如一,腕能随心所欲,心活腕自活,腕活笔自活。

写意画用墨的五个特性是什么?
(1)墨彩
墨本来是一种单色,但由于中国画把墨当作色彩来运用,所以有墨彩之说,意思即是墨色美在单纯中蕴含了万物的光彩。

黑与白是亮度的对比,黑白对比适当,画面就生出亮彩。

浓与淡是墨色阶梯的对比,于与湿是水分多少的对比。

对比适当,墨即有色彩的光辉。

(2)墨阶
墨色由浓到淡的层次变化叫墨阶。

与色阶、音阶相似。

墨阶大体可分为:焦、浓、重、淡、清五个阶梯。

浓的、不掺水的墨为焦墨;掺少量水分,浓度仅次于焦墨者,为浓墨;掺三分之一的水,为重墨;水分超过墨者,为淡墨;水中掺极少量墨者,为清墨。

在实际作画时,可以把墨分成更细的层次。

墨阶的作用,关系到画面色彩层次和调子,层次少,对比强,称之为高调;层次多,画面柔和丰富称为低调。

调子的运用,要按画面的具体需要加以调整。

(3)墨质
对墨的处理办法不同,产生不同质的变化叫墨质。

可分:新、焦、宿、退、埃五种。

新磨的浓墨,立即使用叫新墨。

磨好的浓墨,放在砚台中半天以后,水分有一定的挥发,叫做焦墨。

把墨放置一天以上,使水分有较多的挥发,叫做宿墨。

宿墨由于部分脱胶,故运笔畅快、墨色浑厚,但光泽较差。

放置多天的墨,墨中的胶力大部分脱去,炭粉沉淀严重,颗粒粗糙,光泽更差,但墨色厚重,笔痕清楚。

埃墨是墨汁在砚台中长期放干之后,再用水泡起,墨质粗糙,一般不好使用,但在一些特殊效果中也可使用。

(4)墨性
对于墨色的不同处理,产生色性的变化,叫做墨性。

分枯、干、润、湿、漓五种。

不同的墨性可以表现不同的形象和表情。

如干燥和湿润,粗糙与光洁,苍老与稚嫩等。

枯墨一般用宿墨,枯墨适宜表现老年人干枯的皮肤及粗糙的衣物等。

干墨可以分浓干和淡干,无论浓淡,把笔中水分尽量吸干,用笔时会出现飞白,适宜表现人物的须发、山石、树干等。

润墨干湿相宜,这种不干不湿之墨,用笔时略有水晕之感,使用范围最广。

湿墨指笔中饱含水分,行笔时,水分在纸上自然渗化,墨痕之处,有明显的墨晕,适合表现比较光洁的物体。

漓墨为水气淋漓之墨,适合大面积渲染,表现烟雾、水气等。

墨的干湿、枯润如果运用不当,就会破坏画面效果,太枯则无气韵;太湿则无骨气;太干则枯燥无味;太润则柔弱而无纹理。

(5)墨法
用墨之法,前人有很多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七法:浓墨法、淡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泼墨法。

黄宾虹先生说:“画案之上,一钵水,一砚墨,两者互用,是为墨法。

”又说:“古人墨法,妙于用水。

”所以墨法离不开水的运用。

用墨七法,实际上是墨与水不同的调和与使用而变化出来的。

桔子树少儿美术培训班开课啦!专注3-16岁幼儿绘画培训,儿童素描/国画/油画/水粉/漫画培训,1对1小班教学,幼儿美术启蒙班,少儿零基础学画画。

免费试听课程,先到先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