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
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原因及对策探析——基于安徽省青少年吸毒人员的调查

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原因及对策探析——基于安徽省青少年吸毒人员的调查李玲【摘要】为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和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实证调查了安徽省13到25周岁115名青少年吸毒人员毒品犯罪现状,分析了青少年毒品犯罪的主要原因:文化层次偏低,防范意识不强;家庭父母缺位,教育缺失;校园毒品教育空缺,意识缺乏;社会监管不力,不良风气影响;司法监管欠缺,执法水平不高。
探讨了青少年防范毒品危害相关对策:加强特色宣传和教育,引导青少年提高自身素质;优化社区服务和申诉制度,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重视禁毒教育,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净化社会风气,强化社会关怀;健全立法体系,加强执法工作。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2页(P63-64)【关键词】青少年;实证调查;毒品防范【作者】李玲【作者单位】[1]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69.5一、问题的提出《2017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青少年倾向于滥用合成毒品,吸毒人员的年龄分布具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2016年底我国250.5万名吸毒人员中有2.2万名不满18岁,18-35岁的成年吸毒人员有146.4万。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反映出青少年群体日趋呈现涉毒高危态势。
我们亟需加强青少年防范毒品危害的教育,提高青少年自身抗毒意识,帮助青少年远离毒品、健康成长。
二、安徽省青少年吸毒人员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1.调查对象与方法课题组于2018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年龄阶段在13到25周岁的吸毒人员115名匿名填写问卷调查。
其中,安徽省未成年戒毒所男性吸毒人员65名,安徽省女子戒毒所女性吸毒人员50名。
我们采用自编“13至25周岁青少年吸毒成瘾原因调查问卷表”,一共发放并收取115份问卷。
由于青少年吸毒成瘾原因涉及多方面,因此该调问卷分别从自身基本情况、家庭现状、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四个部分全面调查研究。
如何预防青少年走上吸食、贩卖毒品的道路

提高监护意识
• 家长应提高监护意识,加强对孩子的监管,防止孩子接触毒品,走上
吸毒与贩毒的道路。
• 家长应教育孩子如何识别和拒绝毒品,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家长应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
发现和解决孩子的问题。
• 家长应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形成正确
抵制毒品的能力。
加大禁毒宣传力度
• 社会应创新禁毒宣传手段,提高禁毒宣传的效果,使青少年充分认识
到毒品的危害。
• 社会应加大对禁毒宣传的投入,扩大禁毒宣传的覆盖面,使更多的青
少年受益。
⌛️
加强社会监管
• 社会应加强对吸毒与贩毒活动的监管,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减少毒品
的来源。
• 社会应加强对吸毒与贩毒人员的教育和挽救,防止他们再次走上吸毒
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校在预防青少年吸毒与贩毒中的教育与引导
加强禁毒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配合家庭和社会工作
• 学校应将禁毒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内
• 学校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注学
• 学校应积极配合家庭和社会开展禁
容,加强禁毒教育,提高青少年对毒
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
毒工作,共同预防青少年吸毒与贩毒
对家庭的影响
对社会的影响
对国家的影响
• 青少年吸毒与贩毒问题往往导致家
• 青少年贩毒活动还会对社会治安造
• 青少年吸毒与贩毒问题给国家带来
庭关系破裂,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成严重影响,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需要投入大
紧张,甚至引发家庭悲剧。
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毒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毒品的成分会对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长期吸毒还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疾病,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2、影响青少年的学业和工作。
吸毒会导致研究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失去工作。
这不仅会给青少年的未来带来巨大的影响,还会对社会经济造成损失。
3、引发青少年犯罪和社会问题。
吸毒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如盗窃、抢劫等。
同时,毒品的流通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贩毒、毒品交易等,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
三、预防和治疗措施
为了减少和断绝青少年吸毒的渠道,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毒品的认识和警惕性。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社会治安体系,打击毒品犯罪,减少毒品的流通。
同时,对已经吸毒的青
少年要及时进行戒毒治疗,帮助他们戒除毒瘾,重新回到社会。
此外,还需要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监管意识,预防青少年吸毒。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青少年吸毒问题。
青少年吸毒者中有多少人不知道毒品的危害

青少年吸毒者中有多少人不知道毒品的危害当今世界毒品泛滥,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安宁,毒品已成为国际性的公害,引起全球的关注。
由毒品而引发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不断蔓延,贩毒犯罪、吸毒人员不断增多,给社会治安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1、摧残身心健康吸毒严重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目前吸食的毒品绝大多数是海洛因,它使人体神经系统产生高度的毒性和生理破坏。
吸毒上瘾后,不仅心理变态,人格解体,不知廉耻,而且传染和导致各种疾病,甚至死亡。
据云南省一些毒品重灾区调查,因静脉注射海洛因造成的艾滋病感染率高达68%。
据联合国禁毒署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吸食毒品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0万人,因此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每年约1000万人。
2、引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高消费的毒资,从而诱发多种违法犯罪,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公安机关近几年查获的吸毒青少年中,40%以上有贩毒、赌博、抢劫、盗窃、诈骗、卖淫、斗殴等违法犯罪行为。
3、家破人亡因毒资消耗巨大,一般家庭根本无法承受,即使有些积蓄的家庭,也很快倾家荡产,必然导致家庭不和睦,并最终造成家庭破裂,妻离子散,父子反目,甚至道德沦丧,六亲不认,真是“一人吸毒,全家遭难”。
4、传染多种疾病吸毒人群是目前中国艾滋病上升增快的主要原因,此外艾滋病哨点监测的资料表明:53.3%的吸毒者采用注射毒品的方式吸毒,而其中37%的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
据云南一些毒品重灾区调查,因静脉注射海洛因造成的艾滋病感染率高达68%。
另据统计,吸毒者因使用不洁注射器而被感染乙肝或丙肝的,感染率分别高达22%和68%。
据专家估计,目前全国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已超过40 万,其中66%是使用不洁注射器的吸毒者。
可见,吸毒可以导致多种传染病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吸毒不仅对人体与身心有危害作用,还给社会与家庭带来不少的伤痛。
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坏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并且对社会生产力有巨大的破坏性,还扰乱社会治安,带给人们巨大的威胁,毒品活动造成环境恶化,并逐步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众所皆知,毒品一直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因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不断发展蔓延,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同时,毒品问题也已经成为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青少年吸食毒品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找寻减少和断绝青少年吸毒的渠道,笔者主要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特点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汕头市青年人吸毒情况呈递增和蔓延趋势。
吸毒人员中大部分是无职业、辍学或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
据统计,吸毒者中青少年占到了70%,其中,吸食传统毒品的多为34岁以下,吸食毒品的多为25岁以下。
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形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
二)特点1、吸毒者具有结伙成群的特征。
青少年吸毒职员已由过去零丁潜伏吸毒逐渐发展到结伙吸毒,并且选择肯定的固定场所。
汕头市上半年曾在某招待所一次抓获了正在吸毒的30多名青少年男女。
结伙吸毒与个人吸毒相比,相互影响,危害性更大。
2、以贩养吸者较多。
由于吸食毒品需要花费较大的资金,一部分青少年通过以贩毒养吸毒,由单纯的吸毒者变为贩毒者,由毒品的被害者变为害人者,走上了毒品犯罪的道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毒品犯罪人员中,有近半数以上是既贩毒又吸毒,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3、吸毒者文明程度普遍偏低。
从各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情况和我们对戒毒学员的调查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
如2001年全省强制戒毒2961人中,小学438人占14.8%初中2405人占81.2%,文盲67人占2.26%,且通过测试实际上有50%的文化水平与统计的文化水平相差甚远。
4、复吸率居高不下。
据调查,吸毒的青少年,几乎每个人都想戒毒,并尝试戒毒,但由于毒品对吸毒者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影响,一旦沾染,毒瘾便难以戒掉,极易形成吸毒——戒毒——复吸——劳教戒毒的现象。
青少年禁毒案例

青少年禁毒案例在当今社会,禁毒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道路上关键的成长阶段,他们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容易受到毒品的诱惑。
禁毒工作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关于青少年禁毒的案例。
案例一,小明的遭遇。
小明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他在学校学习成绩优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然而,他的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加班,无法陪伴他。
在这种情况下,小明感到孤独和无助,渐渐地与一些不良少年结伴,他们在一起打架、抽烟,甚至尝试吸食毒品。
小明的成绩一落千丈,家庭关系也变得紧张,直到父母发现他的变化并及时帮助他戒除毒瘾,才让他重新回到正轨上来。
案例二,小芳的误入歧途。
小芳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但她的家庭环境并不和谐。
她的父母常年吵架,对她的教育也不够关注。
在这种环境下,小芳渴望得到关爱和关注,于是她开始和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
她们一起逃课、吸烟,甚至尝试吸食毒品。
小芳的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变得虚弱不堪,直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她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戒除毒瘾,重新走上正途。
案例三,小华的自救之路。
小华是一个内向害羞的男孩,他在学校并不受欢迎,经常受到同学的欺凌和排挤。
在这种情况下,他感到自卑和无助,于是开始逃避现实,沉溺于网络游戏和虚拟世界。
然而,在虚拟世界里,他结识了一些吸毒的网友,他们利用小华的孤独心理,引诱他尝试吸食毒品。
小华陷入了毒品的泥沼,成绩一落千丈,家庭关系也变得紧张。
直到老师和家人的关心和帮助下,小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戒除毒瘾,重新树立自信,走上健康的人生道路。
以上三个案例告诉我们,青少年禁毒工作刻不容缓。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青少年的关爱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远离毒品的侵害。
只有这样,我们的青少年才能茁壮成长,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青少年远离毒品,走向光明和健康的未来!。
青少年禁毒案例

青少年禁毒案例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禁毒问题也日益严重。
禁毒工作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而青少年正是禁毒工作的重点对象。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关于青少年禁毒的案例,以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小明的。
小明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他从小就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长大,母亲是一个吸毒者。
由于家庭的环境,小明的成长过程中饱受母亲的吸毒行为所困扰,导致他对毒品产生了好奇心。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小明接触到了毒品,并开始尝试吸食。
渐渐地,小明对毒品产生了依赖,学业成绩下降,人际关系也受到了影响。
直到家人和老师的发现,小明才得到了及时的帮助和救助。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小芳的。
小芳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她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她尝试了毒品。
起初,小芳只是出于好奇尝试了一次,但渐渐地,她对毒品产生了依赖,甚至为了获取毒品开始偷窃。
家人和老师发现后,他们对小芳进行了心理疏导和帮助,最终让她摆脱了毒品的依赖。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小强的。
小强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他从小就在一个贫困家庭中长大。
由于家庭的贫困,小强的父母经常因为生计问题争吵不断,这让小强倍感压力。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小强接触到了毒品,并开始尝试吸食。
渐渐地,小强对毒品产生了依赖,甚至为了获取毒品开始偷盗。
家人和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小强得到了及时的康复和帮助。
以上这几个案例,都是关于青少年禁毒的真实发生情况。
这些案例给我们一个警示,青少年禁毒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要从源头上加强对青少年的禁毒教育,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防联控机制,让每一个青少年都远离毒品的侵害。
同时,也要加强对吸毒者的康复和帮助,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为社会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禁毒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社会环境。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校吸毒情况汇报

学校吸毒情况汇报近年来,学校吸毒情况日益严重,给学生健康和学习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校吸毒情况,我们对学校内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和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遏制学校吸毒现象的蔓延。
首先,我们对学校吸毒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校吸毒现象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
其中,男生吸毒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而且吸毒者大多数是学习成绩较差或者有家庭问题的学生。
另外,我们还发现吸毒者的年龄普遍偏小,有的甚至只有初中生的年龄。
这些情况都给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其次,我们分析了学校吸毒的原因。
一方面,社会上的吸毒信息泛滥,网络上的吸毒宣传和诱导使得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吸毒的信息。
另一方面,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足也是导致学生吸毒的重要原因。
学校缺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家庭教育中也存在着对孩子的忽视和纵容,导致学生在各种诱惑面前无法正确辨别和抵制。
针对学校吸毒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吸毒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干预吸毒行为。
另外,学校还应积极配合家庭,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健康。
除此之外,我们还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明白吸毒是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情况,及时帮助那些有困难和问题的学生,让他们在学校得到更好的关爱和帮助。
综上所述,学校吸毒情况的汇报结束。
我们将会根据调查结果和建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学校吸毒问题的防范和治理,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远离吸毒的危害。
希望全校师生和家长共同关注学校吸毒问题,共同努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对象]部分中学学生、社会人员中的青少年、干警、法律工作者及家长。
[调查目的]对青少年吸毒的现实情况及特点、吸毒所造成的危害、吸毒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调查方法]本调查报告采用收集资料、电话、网聊、面谈、口头问卷等方法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部分学校、网吧、酒吧、戒毒所等地方。
[调查时间]2012年8月。
前言:众所皆知,毒品一直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因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不断发展蔓延,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同时,毒品问题也已经成为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青少年吸食毒品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找寻减少和断绝青少年吸毒的渠道,笔者主要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特点(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近年来,青年人吸毒情况呈递增和蔓延趋势。
吸毒人员中大部分是无职业、辍学或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
据统计,吸毒者中青少年占到了70%,其中,吸食传统毒品的多为34岁以下,吸食新型毒品的多为25岁以下。
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形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
(二)特点1、吸毒者具有结伙成群的特征。
青少年吸毒人员已由过去单独隐蔽吸毒逐渐发展到结伙吸毒,并且选择一定的固定场所。
结伙吸毒与个人吸毒相比,相互影响,危害性更大。
2、以贩养吸者较多。
由于吸食毒品需要花费较大的资金,一部分青少年通过以贩毒养吸毒,由单纯的吸毒者变为贩毒者,由毒品的被害者变为害人者,走上了毒品犯罪的道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毒品犯罪人员中,有近半数以上是既贩毒又吸毒,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3、吸毒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从各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情况和我们对戒毒学员的调查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
如2001年全省强制戒毒2961人中,小学438人占14.8% 初中2405人占81.2%,文盲67人占2.26%,且通过测试实际上有50%的文化水平与统计的文化水平相差甚远。
4、复吸率居高不下。
据调查,吸毒的青少年,几乎每个人都想戒毒,并尝试戒毒,但由于毒品对吸毒者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影响,一旦沾染,毒瘾便难以戒掉,极易形成吸毒——戒毒——复吸——劳教戒毒的现象。
据强制戒毒所统计,临夏市吸毒人员戒毒后的综合复吸率为80%左右,其中一年复吸率为70%,两年复吸率为80%以上,三年复吸率为90%以上。
二、吸食毒品所造成的危害1、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各类毒品对人体都有严重危害,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育均未成熟,受到的摧残更加严重。
吸毒不仅在生理上导致青少年的记忆力衰退、营养严重不足,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而且在心理上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并逐渐摧毁其精神和意志,使其堕落、道德沦丧,出现人格解体、心理变态。
如一些吸毒成瘾又搞不到毒品的人,在毒瘾发作时,用切手指、砍胳膊、烟头烫等自残方式来缓解毒瘾,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2、严重影响家庭生活。
据一调查个吸毒者每天所需毒资100—1000元不等,因此,一人吸毒,往往会使全家的积蓄迅速耗光。
当吸毒者毒瘾发作而又无钱买毒时,吸毒者就会不顾一切地变卖甚至偷拿家中的财产,使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家庭的倾家荡产,必然导致家庭成员的不和,并最终造成家庭破裂,妻离子散,亲人反目,甚至残害家庭成员,可谓“一人吸毒,全家遭殃”。
同时,由于吸毒者常常采用肌肉或者皮下注射的方式吸毒,因多人共用消毒不严的针头或注射器,而传播多种皮肤病、肝病、性病甚至艾滋病等多种疾病,给家人的安康带来很大的隐患及危害。
3、极易引发刑事犯罪。
吸毒是一种高额消费。
一般说来凭正常的合法收入来维持高昂的消费是不可能的。
为了支付巨额的毒资,吸毒者往往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从大量的事实来看,吸毒者除了采用贩毒等方法获得毒资外,男性吸毒者采用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手段获得财物,供吸毒之用。
女性吸毒者以色相换取财物,以娼养吸,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据统计,2001年全省因吸毒诱发的刑事案件4600多起,治安案件近6000起,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
三、吸毒原因分析1、强烈的好奇心理。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形成的时期,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与染上吸毒恶习的青少年交谈中,我们发现多数青少年最初接触毒品,往往受到好奇心的驱动,而且对毒品的危害不了解,在一试无妨的冒险侥幸心理驱使下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
据戒毒所有关统计,因为好奇、受诱惑而染上毒瘾的占70%。
2、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
调查表明,许多青少年吸毒成瘾即是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言传身教的结果。
除了家庭成员的吸毒行为直接成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外,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外出,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都是导致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
3、个人交友不慎被人诱骗。
青少年缺乏分辨力,人际交往能力差,极易受到周围朋友、邻居的影响,而且在交往中称兄道弟,盲目的从众心理极强。
据调查,在吸毒青少年中,因为朋友吸毒觉得好奇、赶时髦而吸毒和受朋友引诱后吸毒的占70%以上。
4、教育管理的弱化。
对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相对滞后,在调查中,有60%以上的吸毒青少年缺乏毒品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此外,对吸毒青少年的帮教、管理、控制工作薄弱,相当一部分戒毒后的青少年受到歧视,缺少关爱和帮助,以致自暴自弃,仇视社会和家庭,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防治对策1、以理拒毒,加强禁毒宣传教育。
禁毒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要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目前,全国还没有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禁毒教材,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力量编写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禁毒教材,把禁毒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学校禁毒教育规范化、经常化。
要加大禁毒工作的社会宣传力度,开展创建“无毒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宣传活动,使防毒、禁毒的观念深入人心,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防毒、禁毒意识。
要以社区、学校为依托,扩大禁毒教育的影响,不断提高学生家长的禁毒意识和家庭教育管理水平,使禁毒教育进入学校,进入社区,进入每个家庭,筑起禁毒的坚固防线。
2、以法禁毒,加大打击毒品犯罪力度。
严厉打击各种毒品犯罪活动,杜绝毒品来源,是减少、消除吸毒问题的根本手段。
实践证明,只有加大对种、制、贩毒犯罪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禁毒严打专项斗争,特别是对引诱、强迫、教唆、容留、欺骗他人吸食毒品的犯罪分子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是遏制毒品犯罪,减少青少年吸毒的根本途径。
3、以情戒毒,做好吸毒青少年帮教管理。
对于已经染上毒瘾的青少年来说,关键是要做好戒毒和帮教管理工作,使他们早日脱离毒魔。
一方面要加强戒毒所建设,提高戒毒水平和质量。
另一方面要做好吸毒青少年的帮教管理工作,建立吸毒青少年社会预控体系。
吸毒青少年本身是受害者,社会、家庭、学校、单位不能对其歧视,放任自流,要为他们戒毒创造有利条件。
特别是对戒毒后的青少年,禁毒部门要建立回访制度,基层社区居委会、群团部门要同他们建立帮教联系,并协助其家庭做好教育管理,使其远离毒品,珍惜生命,同时,为戒毒青少年就业、就学提供服务和帮助,重树生活信心,早日健康成长。
4、学习掌握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牢记“四知道。
”一知道什么是毒品。
二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
戒毒者的复吸率高达95%。
戒毒没有灵丹妙药。
所以说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
三是知道毒品的危害;四是知道吸毒和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禁毒法〉〉规定,对于吸毒成瘾者要进行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
我国的《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一律处以重刑,达到一定数量可判处死刑。
5、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观指导我们有一个积极奋进的人生,而颓废的人生观则会使我们沉溺于享受、玩乐,而这些人则正是毒品这个魔鬼所要寻找的俘虏。
时下的一些中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喜欢摆弄派头,喜欢抽烟,喜欢到卡拉OK,进而就是吸食软性毒品摇头丸和K粉。
6、坚定信念,永不沾毒。
绝不能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有关资料统计90%的青少年吸毒者是出于无知和好奇,而这些奇谈怪论其实都是毒品犯罪分子编织出来的鬼话。
有的则坚信以自己的意志可以对抗毒魔的侵害。
如云南一缉毒警察,以为自己一定能战胜毒品的侵害,结果以身试毒,从此走向不归路,一女记者亦是如此。
所以我们说在毒品面前人人平等。
我们必须从这些典型的案例中吸取深刻的教训,自觉拒绝毒品,永远不沾毒品。
7、要慎重交友。
交朋友要交好友、交良友、交益友、诤友,不要交损友,狗肉朋友万万要不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调查表明,只要交往甚密的两个人中一人吸毒,另一位往往很容易受到感染。
如一少年,17岁,有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都有固定收入,他也是一个好孩子,问题就在于交上了一位损友,一天晚上他到好友家玩,打开门,那家伙显得很神秘,用一张香烟锡纸在烫吸,他就明白了朋友是在吸毒。
朋友让他试了口,他竟然心动,从此染上毒瘾。
问他为什么上朋友的当,他就说:朋友能吸,为什么我不能吸?这种因信损友而被拉下水的现象在青少年吸毒者中不在少数。
所以,假如你的“哥儿们”、“姐妹们”拿出毒品请你吸食,那不是关心你,而是在害你,目的是为了拉你下水,让你成为再也离不开毒品的人,一旦你吸上了瘾,就不会再送给你了,而是让你用高价购买他们手中的毒品。
到时自己不但成了吸毒者,而且成了贩毒分子。
8、勇敢面对人生挫折,创造幸福生活。
人的一生总会有潮起潮落,人难免会碰到一些挫折,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有面对它的勇气和信念。
实践证明,青少年学生在遇到升学,就业,家庭破裂等挫折时容易成为毒品的俘虏,因为这个时候,人是处于感情最脆弱的时候,心理压力很大,但普遍的学生心理素质都不是很强,一旦受到挫折,便会寻找逃避和发泄的机会,这就使毒品趁虚而入,提供了契机。
有这么一个高中生,考了两年大学没考上,第三年再考时,他非常紧张,怕一再辜负父母和师长的希望。
这时,有个毒贩盯上了他,诱惑他说:吸点海洛因吧,它能帮你集中精力复习。
吸了它,想上清华、北大都没有问题,他竟然上了当,大学生当不成,却成了阎罗王的学生,教训是多么深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