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吸毒情况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五篇)

[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五篇)

[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五篇)第一篇:[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玉溪市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省关工委对全省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开展调查的通知精神,玉溪市关工委专职副主任、市综治维稳委员会委员李江明负责的调研组,从2008年8月22日开始,在有关部门和各县区关工委协助配合下,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先后深入市、县区公安禁毒部门和部分乡镇(办事处)、村(居)委会等36个单位,了解禁毒工作情况,走访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关工委老同志及戒毒青年,对我市青少年禁毒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玉溪市青少年吸毒禁毒的基本情况玉溪地处滇中,国道213横穿我市,过境贩毒和吸毒问题历来较为严峻。

据玉溪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禁吸禁种预防教育科科长张有才提供的情况,1989年初我市发现首例吸毒人员,1997年发展到七、八百人,2000年吸毒人员高达1890多人。

调查发现,现在我市九个县区都有吸毒人员,其中红塔区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2165人,现有吸毒人员784人;江川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127人,现有吸毒人员30人;澄江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425人,现有吸毒人员108人;通海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595人,现有吸毒人员117人;华宁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378人,现有吸毒人员101人;易门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322人,现有吸毒人员49人;峨山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153人,现有吸毒人员128人;新平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205人,现有吸毒人员39人;元江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269人,现有吸毒人员98人。

据市禁毒委办公室统计,截止2008年7月,全市历年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为4625人,除戒吸巩固三年以上的1869人及戒吸巩固不足三年和因吸毒死亡、判刑、户口迁出等人员外,现有吸毒人员为1296人。

吸毒人员职业以农业人口和社会闲散人员居多。

就年龄状况看,现有吸毒人员中,26—35岁的吸毒青年为779人,占吸毒人员总数的60.1%;25岁以下的吸毒青少年为267人(其中有未成年人2人),占现有吸毒人员总数的20.6%。

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毒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毒品的成分会对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长期吸毒还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疾病,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2、影响青少年的学业和工作。

吸毒会导致研究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失去工作。

这不仅会给青少年的未来带来巨大的影响,还会对社会经济造成损失。

3、引发青少年犯罪和社会问题。

吸毒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如盗窃、抢劫等。

同时,毒品的流通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贩毒、毒品交易等,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

三、预防和治疗措施
为了减少和断绝青少年吸毒的渠道,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毒品的认识和警惕性。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社会治安体系,打击毒品犯罪,减少毒品的流通。

同时,对已经吸毒的青
少年要及时进行戒毒治疗,帮助他们戒除毒瘾,重新回到社会。

此外,还需要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监管意识,预防青少年吸毒。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青少年吸毒问题。

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众所皆知,毒品一直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因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不断发展蔓延,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同时,毒品问题也已经成为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青少年吸食毒品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找寻减少和断绝青少年吸毒的渠道,笔者主要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特点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汕头市青年人吸毒情况呈递增和蔓延趋势。

吸毒人员中大部分是无职业、辍学或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

据统计,吸毒者中青少年占到了70%,其中,吸食传统毒品的多为34岁以下,吸食毒品的多为25岁以下。

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形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

二)特点1、吸毒者具有结伙成群的特征。

青少年吸毒职员已由过去零丁潜伏吸毒逐渐发展到结伙吸毒,并且选择肯定的固定场所。

汕头市上半年曾在某招待所一次抓获了正在吸毒的30多名青少年男女。

结伙吸毒与个人吸毒相比,相互影响,危害性更大。

2、以贩养吸者较多。

由于吸食毒品需要花费较大的资金,一部分青少年通过以贩毒养吸毒,由单纯的吸毒者变为贩毒者,由毒品的被害者变为害人者,走上了毒品犯罪的道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毒品犯罪人员中,有近半数以上是既贩毒又吸毒,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3、吸毒者文明程度普遍偏低。

从各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情况和我们对戒毒学员的调查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

如2001年全省强制戒毒2961人中,小学438人占14.8%初中2405人占81.2%,文盲67人占2.26%,且通过测试实际上有50%的文化水平与统计的文化水平相差甚远。

4、复吸率居高不下。

据调查,吸毒的青少年,几乎每个人都想戒毒,并尝试戒毒,但由于毒品对吸毒者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影响,一旦沾染,毒瘾便难以戒掉,极易形成吸毒——戒毒——复吸——劳教戒毒的现象。

青少年与毒品调查报告

青少年与毒品调查报告

青少年与调查报告青少年与调查报告⒈调查背景⑴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青少年与相关问题的现状和趋势,为制定青少年预防与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⑵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覆盖全国各地的青少年群体,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

⑶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接触情况、态度和意识,同时进行一定数量的访谈,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⒉调查结果⑴青少年接触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X%的青少年曾经接触过,其中Y%曾试图使用或尝试。

其中,最常接触的包括大麻、冰毒和摇头丸。

⑵青少年使用原因调查发现,导致青少年尝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好奇心和对禁果的探索。

●追求刺激和放松心情。

●社交压力和同伴影响。

●对的错误认识和信息不足。

⑶青少年对的态度和意识大部分调查对象表达了对的警惕和反对态度,认为对健康和未来发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然而,部分青少年对存在一定程度的幻觉和误解,需要加强针对性的教育和宣传活动。

⒊影响因素分析⑴家庭因素调查发现,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问题的影响较大。

缺乏正常的家庭沟通、监督和支持会使青少年容易接触和滑入的世界。

⑵同伴因素同伴影响是青少年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同伴中,使用的传播和鼓励可能导致部分青少年沉迷于之中。

⑶学校因素学校作为青少年重要的成长环境,起到重要的预防问题的作用。

有良好的教育课程和孩子相处的良好学校氛围可以显著降低青少年接触和使用的可能性。

⒋预防和教育建议⑴家庭层面建议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关系,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监督和支持。

⑵学校层面建议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形成合力。

⑶社会层面建议社会各方面加强对青少年问题的关注和投入,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营造拒绝的社会氛围。

附件:⒈青少年调查问卷样本⒉部分访谈记录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禁止非法药物法》:对生产、贩卖、使用非法的行为进行刑事处罚的法律规定。

排查吸毒人员情况汇报

排查吸毒人员情况汇报

排查吸毒人员情况汇报近年来,吸毒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有效排查吸毒人员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救助,我对吸毒人员情况进行了调查汇报,具体情况如下:一、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社区居民、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等群体展开,旨在全面了解吸毒人员的分布情况和数量。

二、调查方法。

1. 社区调查,通过走访社区居民、与社区警务人员交流等方式,获取吸毒人员的线索和信息。

2. 学校调查,通过向学校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校内吸毒人员的情况。

3. 企业调查,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开展员工健康调查,发现吸毒人员并进行登记。

三、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发现吸毒人员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青壮年群体,其中以男性居多。

吸毒人员多数为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也有少部分学生涉及。

吸毒人员的主要吸毒方式以注射和吸食为主,吸毒原因主要为好奇、社交压力、家庭问题等。

四、问题分析。

1. 社会环境问题,社会上的吸毒文化、吸毒信息的传播等对吸毒人员形成了不小的诱惑。

2. 个人问题,部分吸毒人员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对毒品的错误认识和使用。

3. 家庭问题,一些吸毒人员来自不完整家庭,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教育,导致自我保护意识较弱。

五、对策建议。

1. 宣传教育,加强对吸毒危害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吸毒问题的认识和警惕。

2. 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社区防控,建立健全社区防控体系,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排查和干预工作,及时发现并帮助吸毒人员戒毒和康复。

六、结语。

吸毒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将继续加大排查吸毒人员的力度,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戒毒和康复,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为本次排查吸毒人员情况的汇报,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共同努力,共同为预防和治理吸毒问题做出努力。

吸毒现象调研报告

吸毒现象调研报告

吸毒现象调研报告吸毒现象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吸毒现象在我国的具体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吸毒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吸毒现象在我国逐渐呈现出年轻化、多样化和地域化等特征,对个人身体健康和家庭关系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吸毒现象的具体情况,以探讨吸毒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各省市的吸毒人群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二、调研结果1. 吸毒现象年轻化加剧调查显示,吸毒现象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超过50%的吸毒人群年龄在25岁以下,其中15-19岁的年轻人占比最高。

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心理状态的不稳定,极易受到吸毒的诱因。

2. 吸毒渠道多样化调查显示,吸毒人群获取毒品的渠道非常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毒品交易、夜店等场所,网络交易、朋友介绍等也成为吸毒人群获取毒品的重要手段。

这给打击吸毒行为带来很大的难度。

3. 吸毒地域化现象明显吸毒现象在我国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化特征。

一些沿边地区、移民集中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吸毒人数较多。

吸毒相对较低的地区主要是经济相对不发达和社会治安相对稳定的地区。

4. 吸毒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吸毒对个人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长期吸毒会导致心理障碍、记忆力减退、肝肾功能受损等问题,并可能引发各类传染病。

吸毒还会导致个人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家庭破裂、社会恐慌等问题,给社会治安和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三、调研结论与建议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增加宣传和教育力度加强对吸毒危害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吸毒风险意识,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他们懂得吸毒的危害性和后果。

2. 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毒品犯罪行为,加强对毒品管控的力度,打击各类吸毒渠道,保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3. 加强社会支持和康复服务建立健全的康复机构和服务体系,提供给吸毒者戒毒支持和康复治疗,帮助他们重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减少二次犯罪的可能。

【问卷模板】关于青少年吸毒的内外因、心理及其引发的犯罪的调查

【问卷模板】关于青少年吸毒的内外因、心理及其引发的犯罪的调查

【问卷模板】关于青少年吸毒的内外因、心理及其引发的犯
罪的调查
1.您的年龄范围是
13岁以下
13-17岁
18-25岁
25岁以上
2.您对毒品相关的知识(危害)了解得多吗
很多
一般
一点点
完全不关注
3.您对吸毒的看法是
很帅
很想模仿
伤身伤财
无所谓
4.您知道现在吸毒者中青少年所占的比例大概是多少吗
大概很多
大概很少
完全没概念
不关心
5.您对吸毒青少年的看法是
很可怜
祝福他们早日戒毒成功
无所谓
6.您认为会造成青少年吸毒的最主要原因是
家庭因素
社会环境
自我因素
受他人影响
7.您认为您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是否健康
很好
凑活
很糟糕
有其中之一很糟糕
8.您是否曾经受到他人的诱惑去做一些不当的事
从来没有
有,拒绝了
有,同意了
有,想同意又不敢
9.对于现在某些明星有一些不良的嗜好您会去模仿吗

不会
看情况
10.您觉得你是一个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被周围人诱惑的人吗不是
有点
完全是。

调查表明,青少年吸毒中,有多少不知道

调查表明,青少年吸毒中,有多少不知道

调查表明,青少年吸毒中,有多少不知道
近年来,青少年吸毒现象一直都不容忽视。

据统计,不同地方的青少年中有不
同比例的人投入到了这种毒物。

经过一项调查表明,有许多青少年不知道他们正在接触什么样的药物,以及有多少危险。

首先,调查发现,青少年中有很多人可能会摆脱父母的尊严,他们在校园中或
夜晚中拿起吸毒的行为。

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吸毒的人也可能不知道他们正在接触的是什么类型的毒物。

然而,无论他们意识到与否,他们身体和头脑都被药物改变。

其次,虽然许多年轻人不明白其中所吸毒的危害,但这种毒品危害的确存在。

随着他们吸毒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会变得更加暴力。

此外,他们可能会被毒品绑架,这无疑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

最后,毒品不仅仅导致大量的心理和生理问题,而且社会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因为它的副作用是很多青少年犯罪,明显的犯罪率高于其他没有毒品依赖的人群。

此外,许多青少年因为吸毒而终止学业,让他们未来前景更加黯淡。

总而言之,青少年吸毒行为确实令人担忧,因为没有办法真正弄清楚许多少年
对当前毒品危害的认知。

家长应如实告诉孩子毒品的基本信息,并采取适当的方式阻止孩子接触吸毒,比如定期与孩子交流,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帮助孩子尽可能地离开毒品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吸毒情况现状调查
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0805 0 石峰
调查主题:青少年吸毒
调查对象:本市部分中学学生、社会人员中的青少年、干警、法律工作者
调查时间:2011年7月底
调查地点:沈阳市
调查方式:电话、网聊、面谈、填写调查表
样本量:90
报告内容:
近年来受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不断发展蔓延,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同时,毒品问题也已经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诱因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省青少年吸毒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探求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趋势及深层次原因,笔者主要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特点和趋势
1、吸毒人数不断增加。

近年来,沈阳市青年人吸毒情况呈递增和蔓延趋势。

吸毒人员中大部分是无职业、辍学或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

据统计,吸毒者中青少年占到了70%,其中,吸食传统毒品的多为34岁以下,吸食新型毒品的多为29岁以下。

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形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

2、吸毒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从各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情况和我们对戒毒学员的调查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

如2001年全省强制戒毒2961人中,小学438人占14.8% 初中2405人占81.2%,文盲67人占2.26%,且通过测试实际上有50%的文化水平与统计的文化水平相差甚远。

3、具有结伙吸毒特征。

青少年吸毒人员已由过去单独隐蔽吸毒逐渐发展到结伙吸毒,并且选择一定的固定场所。

郑州市在二七区某招待所一次抓获了正在吸毒的30多名青少年男女。

结伙吸毒与个人吸毒相比,相互影响,危害性更大。

4、以贩养吸者较多。

由于吸食毒品需要花费较大的资金,一部分青少年通过以贩毒养吸毒,由单纯的吸毒者变为贩毒者,由毒品的被害者变为害人者,走上了毒品犯罪的道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毒品犯罪人员中,有近半数以上是既贩毒又吸毒,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5、复吸率居高不下。

据调查,吸毒的青少年,几乎每个人都想戒毒,并尝试戒毒,但由于毒品对吸毒者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影响,一旦沾染,毒瘾便难以戒掉,极易形成吸毒——戒毒——复吸——劳教戒毒的现象。

据强制戒毒所统计,我市吸毒人员戒毒后的综合复吸率为80%左右,其中一年复吸率为70%,两年复吸率为80%以上,三年复吸率为90%以上。

二、造成的危害
1、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各类毒品对人体都有严重危害,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育均未成熟,受到的摧残更加严重。

吸毒不仅在生理上导致青少年的记忆力衰退、营养严重不足,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而且在心理上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并逐渐摧毁其精神和意志,使其堕落、道德沦丧,出现人格解体、心理变态。

如一些吸毒成瘾又搞不到毒品的人,在毒瘾发作时,用切手指、砍胳膊、烟头烫等自残方式来缓解毒瘾,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2、严重影响家庭生活。

据一调查个吸毒者每天所需毒资100—1000元不等,因此,一人吸毒,往往会使全家的积蓄迅速耗光。

当吸毒者毒瘾发作而又无钱买毒时,吸毒者就会不顾一切地变卖甚至偷拿家中的财产,使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家庭的倾家荡产,必然导致家庭成员的不和,并最终造成家庭破裂,妻离子散,亲人反目,甚至残害家庭成员,可谓“一人吸毒,全家遭殃”。

同时,由于吸毒者常常采用肌肉或者皮下注射的方式吸毒,因多人共用消毒不严的针头或注射器,而传播多种皮肤病、肝病、性病甚至艾滋病等多种疾病,给家人的安康带来很大的隐患及危害。

3、极易引发刑事犯罪。

吸毒是一种高额消费。

一般说来凭正常的合法收入来维持高昂的消费是不可能的。

为了支付巨额的毒资,吸毒者往往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从大量的事实来看,吸毒者除了采用贩毒等方法获得毒资外,男性吸毒者采用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手段获得财物,供吸毒之用。

女性吸毒者以色相换取财物,以娼养吸,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据统计,2001年全省因吸毒诱发的刑事案件4600多起,治安案件近6000起,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

三、原因分析
1、强烈的好奇心理。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形成的时期,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与染上吸毒恶习的青少年交谈中,我们发现多数青少年最初接触毒品,往往受到好奇心的驱动,而且对毒品的危害不了解,在一试无妨的冒险侥幸心理驱使下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

据戒毒所有关统计,因为好奇、受诱惑而染上毒瘾的占70%。

2、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

调查表明,许多青少年吸毒成瘾即是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言传身教的结果。

除了家庭成员的吸毒行为直接成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外,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外出,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都是导致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

3、个人交友不慎被人诱骗。

青少年缺乏分辨力,人际交往能力差,极易受到周围朋友、邻居的影响,而且在交往中称兄道弟,盲目的从众心理极强。

据调查,在吸毒青少年中,因为朋友吸毒觉得好奇、赶时髦而吸毒和受朋友引诱后吸毒的占70%以上。

4、教育管理的弱化。

对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相对滞后,在调查中,有60%以上的吸毒青少年缺乏毒品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此外,对吸毒青少年的帮教、管理、控制工作薄弱,相当一部分戒毒后的青少年受到歧视,缺少关爱和帮助,以致自暴自弃,仇视社会和家庭,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防治对策
1、以理拒毒,加强禁毒宣传教育。

禁毒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要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目前,全国还没有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禁毒教材,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力量编写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禁毒教材,把禁毒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学校禁毒教育规范化、经常化。

要加大禁毒工作的社会宣传力度,开展创建“无毒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宣传活动,使防毒、禁毒的观念深入人心,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防毒、禁毒意识。

要以社区、学校为依托,扩大禁毒教育的影响,不断提高学生家长的禁毒意识和家庭教育管理水平,使禁毒教育进入学校,进入社区,进入每个家庭,筑起禁毒的坚固防线。

2、以法禁毒,加大打击毒品犯罪力度。

严厉打击各种毒品犯罪活动,杜绝毒品来源,是减少、消除吸毒问题的根本手段。

实践证明,只有加大对种、制、贩毒犯罪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禁毒严打专项斗争,特别是对引诱、强迫、教唆、容留、欺骗他人吸食毒品的犯罪分子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是遏制毒品犯罪,减少青少年吸毒的根本途径。

3、以情戒毒,做好吸毒青少年帮教管理。

对于已经染上毒瘾的青少年来说,关键是要做好戒毒和帮教管理工作,使他们早日脱离毒魔。

一方面要加强戒毒所建设,提高戒毒水平和质量。

另一方面要做好吸毒青少年的帮教管理工作,建立吸毒青少年社会预控体系。

吸毒青少年本身是受害者,社会、家庭、学校、单位不能对其歧视,放任自流,要为他们戒毒创造有利条件。

特别是对戒毒后的青少年,禁毒部门要建立回访制度,基层社区居委会、群团部门要同他们建立帮教联系,并协助其家庭做好教育管理,使其远离毒品,珍惜生命,同时,为戒毒青少年就业、就学提供服务和帮助,重树生活信心,早日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