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一年数学下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一年数学下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一年数学下教学设计)

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一年数学下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图。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仔细观察,理解位置

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等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的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

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教案修订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教 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位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图。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仔细观察,理解位置 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等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的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

2.前、后。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 学生交流。(摩托车的前面是小轿车,小轿车的后面是摩托车;摩托车后面是公交车,公交车前面摩托车。)学生交流中出示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______,在这个同学的______(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3.左、右。 师:刚才小朋友介绍得很完整,老师很满意,建议小朋友鼓鼓掌为自己鼓励鼓励。 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鼓掌的(手。)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师:请举起你的右手。 师:左手、右手是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同学互相看看,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找找看。 要求学生摸着说,其他小朋友也跟着摸一摸。 师:认识这些好朋友,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来活动活动,好吗? 先请同学看屏幕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再让学生学着做。 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你的左、右都有哪些同学呢? 4.相向左、右。 师:现在请同学举起右手。(教师面对学生也举右手)老师举的是哪一只手呢(留一定时间让学生争执)有说左手的,有说右手的,到底是哪只手呢没关系,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老师举起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师:请同学看屏幕(楼梯图),这是什么学校要求同学上、下楼梯要靠哪一边(右边)。这里有两个小朋友,一个要上楼梯,一个要下楼梯,上楼梯要靠右行,应是靠哪边你能帮他找找吗(出示箭头)这个小朋友要下楼梯,他靠右行了吗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靠右行呢又应靠哪边呢两个同学要同时上、下楼梯,你们看他们都靠右行了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避免相撞。)平时,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

小学数学《找规律》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找规律》优秀教学设计 导语:《找规律》是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小学数学《找规律》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1.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涂一涂、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能根据图形之间的排列认识物体的一些简单规律。 2. 理解一些事物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并能运用找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寻找规律的习惯,感受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利用所学知识能自己创造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会找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规律。 教学难点: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创造规律。 1.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先和老师做个游戏,仔细观察我

是怎么做的,看懂了就和老师一起玩。拍手、拍肩……拍手,猜一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动作呢?你是怎么想到的? 评价:你们真会观察。 2.谁能像老师这样领着大家也做一个这样有趣的游戏?(2个) 好玩吗?一会课上会有更有趣的游戏等着你们呢。准备好了吗?上课。 (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游戏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规律的价值。) 激趣导入,感知规律: 1.同学们,我们先来男女生比赛,比比谁的记忆力好,老师这里有两组图片,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按顺序都记下来,男生记第一组,女生记第二组,开始。 预设:女生记得快。 问:女生记得这么快?为什么男生记不下来? 生1:女生记得是重复的或者有规律的。 生2:女生记得简单。男生记得乱。 小结:奧,原来不是男生的记忆差,是女生总是记得兔蘑菇,兔蘑菇是有规律的。 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规律排列的,

2020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范文格式

2020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范文格式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2.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了解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学生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根据所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理解地图上规定方向的方法,分辨地图上物体所处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收集有关北京的资料。谁愿意把你收集到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总面积…… 生:北京有许多的建筑物,比如故宫、颐和园、万里长城…… 生:_广场是北京的活动中心,每天要接待上万名游客…… 师:同学们查到的资料可真丰富,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_广场是我们首都北京的旅游景点之一,几乎所有的游客到了北京都要来这里看看。你们瞧(出示_广场情境图),这里有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_城楼、故宫、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等。你们去过这里吗?那我们请去过的同学当一次小小导游员,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建筑的具体位置。 生:这里是国旗,从这儿向上走就到了_城楼,再向上就到了故宫…… 生: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在人民大会堂,向右走就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再向右走就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生:欢迎来到_广场,这里是的_城楼,北面是故宫,南面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再向南是毛主席纪念堂……现在开始自由活动,活动完后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左面集合。 师:这三位小导游介绍的各有特点,都非常好。那你们知道在什么地方集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位置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位置教案 开发区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教案题:认位置本初备 时共1时,本第1时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重点难点: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前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题。1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黑板、讲台、桌、小朋友等)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2揭题:今天这节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1、出示主题图——教室。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2、讨论交流。⑴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⑵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⑶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3、分

组讨论。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xb1如:——在——的前面 ——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游戏。⑴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⑵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想想做做”第一题。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2、“想想做做”第2题。⑴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⑵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⑶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案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5~86页《找规律》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场景事物,发现隐含的规律,对事物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2、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 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漂亮,它们可不是随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

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 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三、迁移尝试,运用规律 师: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我准备了几个有趣的题目,想玩吗? 课件展示 四、再探新知,深化规律 教学例2 教师:现在老师这有几个碗,谁能用它来摆一列有规律的图形。 碗的个数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出示第二行图形)这行图形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如果接下来摆一组应该怎么摆? 错误!链接无效。1、完成86页“做一做” 2、数学游戏:做动作,猜规律 3、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规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 六、总结延伸,发现规律

一年级数学下册 2《位置》上下、前后教案 (新版)西师大版

上下、前后 教学目标: 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初步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具准备: 挂图、小动物贴图。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 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 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集体游戏: 1. 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 画鼻子: 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位置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位置)教案 第一单元(位置)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上下(位置)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今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认识位置——左右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认识位置——左右 教案 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簧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左”和“右” (1)活动一:认识汉字“左”“右”。’ ①教师:老师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好多字了,对不对

出示汉字:左、右 ②教师:谁认识这两个字认识的同学请把手举得高高的。 ③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你用右手做什么 (2)活动二:介绍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①教师提问:谁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 ②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们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眼、耳、脚……) (3)活动三:“找朋友”游戏。 ①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②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我一说左手,你们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你们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 ③放《找朋友》的音乐。游戏开始,教师由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说出: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右耳、左耳…… (4)活动四:找位置。 过渡语:你们爱吃水果吗桌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请把它们轻轻倒出来。 师迅速摆好三种水果。 ①看见什么了 ②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 (苹果、橘子、梨)

小学数学教案找规律填数

小学数学教案:找规律填数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最简单的数列. (二)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使学生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叙述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在认识规律的同时,并能按规律填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五)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找规律,按规律填数.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按要求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四十数到五十二. (2)两个两个地数,从二数到二十. (3)五个五个地数,从五数到五十. (4)十个十个地数,从十数到一百. 2.在横线上填数. (1)3连续加3,每次加得的和写在横线上. (2)6连续加6,每次加得的和写在横线上. (3)48连续减4,每次减得的差写在横线上. (二)学习新课 1.谈话.

师:今天动物园里召开运动会,有7只小兔参加了一百米赛跑,它们参加比赛的号码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可是教练员点名时,发现有两只小兔迟到了,这两只小兔子的号码各是多少呢?你们能猜出来吗?(此时学生十分兴奋,都想参与猜号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列的规律,学习按规律填数. 板书课题:找规律填数 2.教学例1. (1)出示:1471013□□ 师:像这样几个数按次序排列起来的,称它为数列. 请学生跟读“数列”. (2)探索: 师:从整体看,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比较,有什么特点? 生: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师:每相邻两个数是怎样变化的?(在投影仪上演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前面的数加上3得后面的数. 师: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几? 生: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3. 师:刚才我们从整体和相邻的两数变化看,发现了这个数列的规律,我们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达这个数列的规律: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3.(边说边板书) 师:先听老师完整地说一遍,看哪位同学能学老师说一遍.(指名说规律) (3)填数. 师:谁知道迟到的两只小兔子的号码是多少呢? 生:(同桌互相说说后回答)是16,19. (4)尝试练习 找规律填数: a.37111519□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位置 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 9月10日 教学内容:上下(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小学数学《位置的表示方法》教案

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 教材简析: 教材利用有趣的情景,渗透通过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平面上物体的位置,使学生知道可以使用有序整数对),(b a 表示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通过学习,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渗透“数形结合”和“对应”的数学思想,并传播丰富的数学文化。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只是初步介绍直角坐标系的思想,教学中不出现直角坐标系、x 轴、y 轴、x 坐标、y 坐标等名词。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前,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描述物体位置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他们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前、后、左、右等方位,并在一年级学习了有关序数的概念,知道可以使用一个序数表示在一条直线上人或物体的位置,接触、使用数射线,建立了数(自然数)与数射线上的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学习了“东西南北”,认识了东、南、西、北等方位,为本课学习做了一些铺垫。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本节课结合具体问题,学习用有序数对来表示平面上某一物体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为初中进一步学习直角坐标系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在方格纸上表示点的位置。 2.理解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3.观察比较数对中数据的共同特点,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数对中的数与平面中点的位置关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建立平面上的二维空间感。 2.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体验“位置表示”的丰富现实意义以及历史渊源,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位置教案青岛版

仅供参考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认识位置 [教学内容] 左右、上下、前后的教学。 [教学目标] 1. 能分清上下、左右、前后。 2. 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以及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2. 能分清上下、左右、前后。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剪下的画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二、新授课 1. 小游戏,你说我做。 (1)教师和一学生做游戏。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2)学生明白后,同位做这个游戏。 (3)引出问题,你知道上、下、前、后吗? (4)小比赛,只说上下、前后,看谁反映最快。

(5)做左右,请几位学生上台,背向大家比赛左右。 2. 分清左右。 (1)请这几位同学面向大家做左右,引出问题,为什么会和下面同学不一样呢? (2)生小组讨论。 (3)请同学回答,(一般会有个别学生找出原因)。因为他们是和我们面对面的,他们的左边正好在我们右边,如果他们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 3. 分出上下。小队比赛,看哪个小队找上下找得准。 4. 游戏,你说我指,巩固左右的认识。 (1)教师和一个学生做游戏。指鼻子指眼,说好指眼时是自己的左眼或右眼。 (2)请两位同学上台做这个游戏。(以此演示两人面对面时如何指左右眼、左右耳。) (3)同位做这个游戏,巩固左右。 三、练习 1. 说说或指指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你能说说你见过哪些东西在左边,哪些东西在右边吗? 2. 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3. 自主练习3,找一找,贴一贴。 大树左边有5只小鹿,右边有3只兔子,树上有4只小鸟,树下有6个蘑菇。 (1)看黑板图,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读题,你来贴一贴。 (3)集体订正。

最新小学数学《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5~86页《找规律》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场景事物,发现隐含的规律,对事物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2、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 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漂亮,它们可不是随

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 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三、迁移尝试,运用规律 师: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我准备了几个有趣的题目,想玩吗? 课件展示 四、再探新知,深化规律 教学例2 教师:现在老师这有几个碗,谁能用它来摆一列有规律的图形。 碗的个数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出示第二行图形)这行图形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如果接下来摆一组应该怎么摆? 错误!链接无效。1、完成86页“做一做” 2、数学游戏:做动作,猜规律

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 一、本单元内容分析: 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对教材的分析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也就是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主动的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位置”这一教学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感的特点,它是学生认识生活空间的一个起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学前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常识性的方位知识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 编排特点 本单元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先以“自我为中心”区分方位,再以“自然标志”区分方位,最后能以“抽象的形式”区分方位。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一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儿童体验空间方位。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物体间的这种上下、前后、左右的相

对位置。在帮助学生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例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地位和作用 这单元内容是以后继续学习图形与位置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用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重难点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教学难点是体会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特别是左右的相对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建议 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一般学生在6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拼摆、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教具准备: 课件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作业纸头饰。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吗?听 老师口令,你们用动作来完成。 (口令:拍手跺脚)练习三遍 师:猜猜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学生猜)下一个动作呢?(学 生猜) 师:哇,真聪明,猜的真准。你们是怎么猜的?(找3-4个学生回答) 师:对,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像这样按一定顺序,有规律的排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你知道6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生说) 师:过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小朋友们要装扮自己的教室,你们 看漂亮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他们是用什么来装扮教室的?(生回答:小花、彩旗和 灯笼)这些东西是乱摆乱放的吗?(生回答)有什么规律呢?仔 细观察,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找规律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谁来说说。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一起来看。(课件演示:小旗依次出现) 师:猜猜这个小旗是什么颜色?(2名学生回答后一起说)对不对呢?(点击)非常正确,你们是怎么猜的呀?(2名学生说,第二名说时点击演示2个一组2个一组)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呢?(回到主题图) (学生汇报小花,灯笼的规律) 师:是吗?(课件演示,猜,说为什么) 师:教室被装扮的这么漂亮,同学们非常的高兴他们排成圆 圈唱歌跳舞。你么看小朋友排的圆圈有规律吗?(学生汇报,教 师演示)

人教版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5~86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理解规律 生活引入: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每个班都要举行一个联欢会,看,一(1)班的同学已经行动起来了,我们去参观一下他们的教室吧! 1、呈现例1的情境图中的上半部分,你们看,漂亮吗? 2、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他们的设计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说出:彩旗、灯笼和花朵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的。并指出:这样的排列就叫有规律的排列。

4、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一)寻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1、找一找:请大家观察,找一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2、说一说: (1)教师提问:彩旗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生: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排列的。 (2)彩旗是每几面就出现重复的? 生:每两面彩旗出现重复。(板书:重复) (3)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两面看成一组,所有的这些彩旗都是这样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的吗?(板书:一组) 3、圈一圈:多媒体出示圈出彩旗重复的部分。 4、谁来说说彩旗的排列规律。(指名说) 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彩旗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重复出现的规律来排列的。 5、画一画:你能按照彩旗的排列规律再继续画出这样的一组吗? (二)寻找小花、灯笼的排列规律 1、请学生找出小花、灯笼的排列规律,再圈出小花、灯笼排列中的重复部分。 2、小组讨论交流:把你找的规律小声和同桌说一说,看看你们的想法一样吗? 3、集体交流汇报: (1)指名说一说:小花、灯笼分别是把什么作为一组? (2)请学生分别说一说小花、灯笼的排列规律分别是什么?特别强调学生语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位置教案

前后、上下、左右 教材第10、第11页的内容。 能较准确地用语言表述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 体验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 投影,货架等。 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你能说说自己在什么位置吗? (我坐在××的前面,××的后面……) (板书:认位置) 2.出示主题图,认位置。 (1)请你仔细观察,说说画面上的人和物所在的位置。 (2)集体交流,引导大家共同讨论。 粉笔盒在书的右面,那么书就在粉笔盒的左面; 学生桌上放着本子和书,本子在书的哪儿?(本子在书的左面,那么书就在本子的右面)提问:你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小明在小刚的(前)面; 小刚在小明的(后)面; 小芳在小刚的(右)面; 小明在小红的(左)面。 (3)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这些数学问题,同桌互相说一说。

1.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2.教材第11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还可以怎样说? 3.教材第11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摆一摆并引导学生用前后、上下、左右这些词,说说各种物体的具体位置。 课堂作业新设计 1、2.略 3.数学书的右面是文具盒;文具盒的上面是尺子;数学书的左面是学具盒。 教材习题 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 1、4.略 思考题:略 认位置 左和右前和后上和下 在学生认识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教学左右的位置关系。教材通过学生上课的情景图,让学生认识左右的位置,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1.例题的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编排。 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用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而且从其中的一句话可以推理得出另一句话。要体会这两句话之间的必然联系,但不要求学生同时说两句话,不要刻意进行这样的练习。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

最新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

1 《找规律》教学设计 2 濮阳开发区五一路小学李坚 3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4 课改要求教师应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从而进一步转向关注“人” 5 的发展。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层次,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得进步。 6 在本节课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体验规律、 7 感悟规律、应用规律,同时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节课 8 首先要让学生能够从事物中发现简单的规律,然后能准确清楚的表述规律,最 终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9 10 教学背景分析 11 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 12 以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 13 化规律。本课的学习能为将来“循环”的理解奠定基础,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 14 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本节课没有把握好, 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会造成影响。 15 16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较为发达,所以教学时要 17 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 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和内容。本课我以庆祝六一节活动为背景进行教学,不仅激18 19 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另外,还有让学生找 20 生活中的规律,这些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 21 22 教学内容:人教版85------86页

2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 24 25 规律,并通过实践活动自主设计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26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27 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8 29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 30 教学难点: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31 32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课前谈话,参与游戏 33 34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35 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下面老师先做一次。 口念:(1)口念:嘣嚓嚓嘣嚓嚓嘣嚓嚓 36 37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 38 把动作重复3次。 39 谁来接?他接的对吗?那下面我们一起接一次好吗? 40 2.感知规律,揭示课题: 41 好,都会玩这个游戏了吗?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是不是发

一年级数学下册1.2位置(前、后)教案1新人教版

1.2 前后(位置) 教学内容:前后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3、看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答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起来牌的意义。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位置教案.doc

第二单元认识位置

第一课时“上、下”“前、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从而经历建立“上、下”和“前、后”的方向感。 2、能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及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游戏导入新课。 1、请你把数学书放在桌上,再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上,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铅笔盒上。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2、你和同桌站成一排,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3、板书题目;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出示第九页图 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幅大桥的图画。蓝天下,雄伟的大桥横跨江河,一艘轮船正从桥下穿过,大桥铁路上正奔驰着一列火车,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着一辆辆各式各样的汽车…… 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汽车的下面。 请你回答;汽车在火车的()面,轮船在火车的()面。 请你继续观察,你还能想到什么? 汽车的下面有火车和轮船。 公路上行驶的三辆汽车。(小轿车在前面,卡车在中间,客车在后面) 请你继续观察,你还能想到什么? 客车的前面有卡车和小轿车;卡车在小轿车的后面,在客车的前面。 老师提问;同样是火车,为什么一会儿说它在上面,一会儿又说它在你下面呢?同样是卡车,为什么一会儿说它在前面,一会儿又说它在后面呢? 使学生理解;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是绝对的;但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也会不同。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道理说清楚就可以了。

如火车对轮船来说,在轮船的上面;火车对汽车来说,却在汽车的下面;卡车对客车来说,在客车的前面,卡车对小轿车来说,却在小轿车的后面。 三、练一练 1、教材第9页“做一做” 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巩固“上、下、前、后”的概念。 2、练习二的第3题。 让学生自由发挥,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本 第二课时左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从而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2、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难点;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具学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创设问题情境,感知自身的左右。 学生做拍手游戏。 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拍掌的?(学生回答) 2、体验“左、右” (1)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双手。 (3)说一说。 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用左手做什么? 老师小结;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多许多的事情。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