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学方法推 而不广 ,讲授 又过 于强 调系统 、完 整 ,很 少给学 生 留有 思维 的空 间和 余地 ,这些 都在 不 同程 度 上 影 响教学 质量 的提 高 ”I.可见 ,改革 传 统 教 l 1
学方法 势在必 行.
学” 学时 数不 断压缩 . 这种 形势下 , 何教好 “ 在 如 物
试 从 改革 “ 理化 学 ”理 论课 教学方 法 、培 养学生 物
学 习兴趣 、改革 “ 物理 化学 ”实验课 教学方 法等角 度 提 出对 该 课程进 行 教学方 法 改革 .实践证 明 ,在 “ 理化 学 ”教 学过程 中采 用这些 改革措 施后 ,取 物
得 了较好 的教 学效 果.
基 金 项 目: 新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 物理 化 学精 品课 程 经 费 资助 .
作者简介 :黄 玉代 ( 93 ),男,山东人 ,工学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 事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科研 工作 17一
第1 期
黄 玉代 ,刘瑞 泉 :“ 物理化 学”教 学方 法改革 探 索
5 3
由附加压 力 产生 的后 果 ,推导 出开尔文 公式 ,通过 弯 曲液面 的 附加压 力 I 开尔文 公 式 ,说 明新疆 农业 推 广 滴灌 的 原 因,使 学生得 到 了启 发 ,激 发 了学生
1 “ 物理化学 ”理论课教学方法 改革
探 索
教 学有 法 ,但无 定法 。传统 的教 学方法 ,主 要
是 教师 “ 一言 堂 ” ,以教师 讲授 ,学生 听讲 为主.这 种传 统 的教 学方法 单调 呆板 ,枯 燥无 味 ,课堂 上教 师 讲得 没劲 ,学生 听得 昏昏欲 睡 ,提不起 精神 .因
“ 理化 学 "教学 方法 改革探 索 物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对新课程体系下物理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展了分析,通过以"博而通"和"少而精"思想为根底搭建知识框架、加强研讨型教学、将科研带进课堂等方式,探讨了相应的改良措施。
下面是搜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送大家阅读参考。
物理化学是化工、制药、轻工、材料、纺织等专业学生的根底课,是一门应用广泛,极具创新性和开展前途的学科[1]。
然而,物理化学作为一门穿插学科,涉及化学、物理学、高等数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2],理论性强,历来被学生们认为公式多、概念多,是一门较难掌握的根底课[3-5]。
针对河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相关专业的特色及物理化学课程自身的特点,笔者在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历,在对工科学生的授课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课程考核改革等方面谈一下近几年来对物理化学教学的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够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有所推进。
1.1以点带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一些非化学化工专业工科对根底课程的课时数进展压缩,如在我校给环境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课由原来68学时缩减到48学时。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好这门根底课呢?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编排体系各局部的内在联系。
其次,要明确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做到以点带面。
比方学习化学平衡一章中理想气体反响的标准平衡常数,首先讲述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这就是“点”,进而将本章节的其它内容紧紧围绕这个“点”展开,探讨标准平衡常数与反响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以及复相化学反响的平衡常数。
同时紧扣课后思考题和习题,采用课堂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本章根本概念的理解,增进学生对计算题的解题能力。
1.2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内容入手,培养学生感知与理解,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探索与实践

关问题 ,对应 于化 学 专业 的课 程 体系 进行 了较大 的调 整。 将物理化学课程调 整为 化学专 业 的第一 门专业课 程 ,安 排 在大一下学期和大 二上 学期授 课 ,使学 生一 开始 就建立 严 谨 、规范和厚实 的共性理 论基 础 ,树立 物理 化学课 程在 化 学系列课程的 中心地位 及化 学各 分支学 科和 专业课 程 的关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t h e f r a me o f t h e c u r r i c u l u m s y s t e m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 e x a c t n e s s a n d wi d t h,e n h a n c i n g t h e d i s c u s s i o n
第3 6卷第 2期 2 0 1 3年 6月
高等 教育研 究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Re s e ar c h
V o 1 . 3 6, N o . 2
J u n . 2 01 3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48 7 4 . 2 0 1 3 . 0 2 . 0 3 6
“物理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及评价的改革探索

的 、 求 和 实 验 条 件 ,E 生 自行 设 计 实 验 方 案 并 加 以实 现 。 要 E学 r 综 合 性 实 验 可 使 学 生从 被 动束 缚 状 态 解 脱 出来 , 正 实 真
现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的 教 学模 式 , 动 !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和 积 极 调 生 性 。课 题 组 教 师根 据 课 程 内容 和我 院 实 验 室 的 条 件 , 后 开 先 发 出 了 “ 矸 石 矿 物 组 成 初 步 分 析 及 热 值 测 定 ” 二 氧 化 钛 涂 煤 “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方 面存 在欠 缺 , 致 学 生 毕 业 后 无 法 直接 快 导 速 进 入 行 业 实 践 中 , 且 他 们 在 工 作 中 的创 新 能 力 也 存 在 很 而 大 的 局 限 性 , 造 力 明 显 不 足 。为 此 , 校 在 人 才 培 养 过 程 创 高
践 能力 放在 首位 , “ 理 化 学 ” 基 础 理 论 同实 践 结 合 , 把 物 的 着
力 将 实 验 同 生产 和生 活实 际相 联 系 , 学 生 的 实践 能 力 和 创 使
新 能力 得 到 提高 。
( ) 合 性 实 验 是指 实 验 内 容 涉 及 “ 理 化 学 ” 程 的 综 合 物 课
求 学 牛 了解 我 院 实 验 室 及 相 关 仪 器 设 备 的 情 况 。学 生 独 立 设 计 实 验 采 取 了 班 内 分 组 的形 式 。 这 给 了学 生 足 够 的 压 力 ,
( ) 末 实验 考 核 二 期
期 末 实验 考 核 采 用 笔 试 与 实 验 操 作 技 能 相 结 合 的 方 式 。 笔试包括实验原理 、 实验 基 本 操 作 和 实 验 装 置 方 面 的 理 论 性 和技 术 性 等 问题 ; 验操 作 技 能 的考 核 是 从 学 生 能 够 独 立 进 实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涉及到物理学和化学的交叉领域,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要求较高。
传统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本文将围绕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针对物理化学课程内容过于抽象的问题,可以通过引入案例教学等具体实例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通过讲述真实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化学的知识。
物理化学的实验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加强实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多以讲述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进行实验。
而改革后的实验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实验并进行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从而提升他们的实验能力。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
互动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通过互动式教学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引入多媒体技术也是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物理化学概念、实验过程等通过图像、动画等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从引入案例教学、加强实验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以及引入多媒体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改进。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专业素养。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收稿 日期 : 0 9 0 — 2 2 0 — 3 1 作者简介 : 刘维桥( 9 6 , , 16 一)男 山东威海人 , 江苏技术 师范学 院化学化工学 院副教授 , 士 , 博 研究方 向为催化物理化学。
学质量 , 必将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学风建设起到深远的影响和积极 的推动作用 。 进行素质教育 , 教师是主力
军 , 堂 是主 战场 。使 学 生能 轻松 愉快 地学 习 本课 程 , 能领 会其 精髓 , 正掌 握 物理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进行物理化学教学改革 的指导思想 。教师可以凭借 自己的名望 、 人格魅 力、 师生之谊 , 在传授科学知识 的同时 , 巧妙而恰如其分地进行科学精神 、 科学方法的讲授和全面素质教
摘
要: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进行物理 化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作 为
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 教师在物理化学教学 中应紧密结合教学 内容 , 注重兴趣教育 , 培养学生科学 的思维方法 和科 学研究 能力 。同时应建立 多样化 的考核手段 ,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 物理化学 ; 教学改革 ;综合素质 ; 培养
物理 化学 中有大 量的基 本概 念和基 本定 律 , 于这些 基本 知识 , 教学 中绝 对不 能照本 宣科地 讲 解 。 对 在 教 师应经 过思维 加工 , 重新设 计 出适合 教学对 象 的讲 课 体系 , 于让 学生 理解掌 握基本 概念 和定律 。 便
2 4
江 苏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然 科 学 版) 自
第 l 4卷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 贵 州 师 范大 学化 学与材 料科 学 学院 ,贵 州 贵阳 5 5 0 0 0 1 )
摘 要 :针对师范院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物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围绕着激发学生实验学习兴
趣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和创新 ,我校从 教学 内容 、教学方法及 手段 、考核 等方面进行 了改革 与实践 ,取得 了预期效果 ,提高 了学 生 的动手能力 ,培养 了他们 的创新 能力。
Abs t r a c t :Th e ma i n p r o bl e ms e x i s t i n g i n t h e t e a c hi n g o f p h y s i c l a c h e mi s t r y e x p e ime r n t s i n n 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i e s We r e a na ly z e d. I n o r d e r t o i mp r o v e t he e x p e r i me n t t e a c hi n g, t h e r e f o m wa r s s t a r t e d wi t h f o c u s o n s t i mu l a t i n g s t u d e n t s e x p e ime r n t a l i n t e r e s t s a n d d e v e l o p i ng s t ud e n t s ’f u n d a me n t a l s k i l l s a n d i n n o v a t i v e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i n t h e wa y s o f e x p e r i me n t c o n t e n t s ,t e a c h i n g me t ho ds ,t e a c h i n g me a n s a n d e x a mi na t i o n.Th e pr a c t i c e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r e f o m r wa s t o b e e f f e c t i v e o n t h e e x pe ime r n t t e a c h i n g .I t i mpr o v e d t h e s t u d e n t ’ S a b i l i t y t o c o n d u c t t he e x p e ime r n t s o n t h e i r o wn a n d c u l t i v a t e d t h e i r c r e a t i v e a b i l i t i e s . Ke y wo r ds:p h y s i c a l c h e mi s t y r e x p e ime r n t ;t e a c h i n g;r e f o m r
《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科 学先 进 的教 学 与 育 人 理 念 是 精 品课 程 建 设 , 实 施 教 学 改 革 的 先 导 和 保 障 。 教 师 如 果 在 教 学 活 动 中 没 有 树 立 和 明 确 科 学 先 进 的 教 学 育 人 理 念 , 不 就 可能 对课程 的教学 活动 设计 做 到传 承 与 创新 并 形成
较 扎 实 的 理 论 化 学 知 识 目 标 要 求 , 课 程 Y 设 目标 本 t : 定 位 于 使 开 设 《 理 化 学 》 程 专 业 的 学 生 , 过 本 物 课 通
具 有 鲜 明 特 色 , 能 恰 当 运 用 现 代 教 学 技 术 , 法 与 并 方 手 段 , 学 效 果 显著 , 有 示 范 和 辐 射 与 推 广作 用 , 教 具 内 涵 丰 富 。其 核 心 在 于 教 学 改 革 , 彰 显 效 果 及 特 并 色 。本文 就我 们开 展3 科《 理 化 学 》 品课 程 建设 2 物 精 的 教 学 改 革 探 索 与 实 践 情 况 作 如 下 几 个 主 要 方 面 的
收 稿 日期 : 0 9 1 一O 20 — 0 7
精 品 课 程 建 设 是 实 施 “ 等 学 校 教 学 质 量 和 教 高 学 改 革 工 程 ” 一 大 举 措 , 于 提 高 本 科 教 学 和 人 才 的 对
培 养质量 , 进 教育 教 学 改 革 不 断深 入 发 展 具 有深 促 远 而 重 大 的 意 义 。 精 品 课 程 建 设 要 体 现 现 代 的 教 育 思 想 , 合 科 学性 、 进 性 和 教 育 教 学 的 普遍 规 律 , 符 先
态 , 实 牢 固 专 业 应 用 的 化 学 理 论 基 础 。 第 二 层 次 夯
面 向资源 勘察 、 境 、 文 以及 生 物 等 工 程类 专 业 , 环 水 课 程 授 课 内容 除 了 加 强 基 本 概 念 、 础 理 论 外 , 点 基 重 在 于 化 学 热 力 学 和 反 应 动 力 学 理 论 及 其 应 用 计 算 和 新 进 展 的 内 容 , 适 应 其 工 程 类 专 业 学 习 知 识 的 需 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要:在院校转型的大背景下,重视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物理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基础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增强课程教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物理化学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2014年2月,教育部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我校作为省属地方院校这几年一直在建设发展应用型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是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物理化学作为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也应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树立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意识,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前沿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在教学深度上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在教学的广度方面,做到结合科技前沿、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科研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培养方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多各方面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物理化学教学模式。
1 教学内容改革
1.1 重视绪论课的讲解
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概念多,公式推导多,内容抽象。
以往的教学当中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课本上,从理论到理论,从公式到公式,枯燥无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难学、乏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物理化学作为独立的一门课进行讲解,未能注意介绍它与先修基础课程和后续专业课程在内容上的联系,学生无法充分认识到学习物理化学重要性和意义。
鉴于此,在上第一堂绪论课时,要介绍一些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实例,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目的;此外,还应紧密结合专业的课程设置介绍学习物理化学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该门课程。
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有《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工分离工程》。
《化工热力学》这门课的基础就是物理化学中化学热力学部分的内容;《化工原理》《化工分离工程》则与《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基础、相平衡、化学平衡等内容密切相关;《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中的有机化工部分则与《物理化学》中的化学动力学部分密切联系着;《化学工艺学》中的无机化工部分则和《物理化学》中的电化学密切相关等等[1]。
1.2 修改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物理化学课程原有96学时,现已减为80学时,这就要求修改原有的教学大纲。
对于化工专业来说,物理化学教学应重点介绍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以及电化学部分的内容。
其中化学热力学安排了40学时,化学动力学14学时,电化学为14学时,如表1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基础够用、应用为本、培养能力”的原则,加强物理化学基本知识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2]。
物理化学课程有大量的公式,对于一些复杂的公式推导,不作太高要求,重点放在对推导出来的结论进行分析,并和化工生产实际相结合。
这样既可以省去难度很大的数学推导计算,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又能让学生直接了解物理化学在化工中的应用[3]。
2 教学方法改革
在传统的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教师习惯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仅仅接受“图文电视”,教学互动性被削弱。
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无法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因此,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目的不同,合理运用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1 合理使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来说,应该是传统的板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多媒体教学方式为辅,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4]。
如化学热力学部分,有许多公式推导,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困难,我们一般采用传统的板书讲授,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思维能跟上教师讲课的节奏,理解深入,记忆深刻。
而在相平衡和电化学等部分内容,需要辅以图形、实验等进行说明和理解,对于具有此特点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利用声音画面文字进行形象讲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2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来自于生产实践,反过来又对实际的生产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如讲两组分相图的时候,可以结合化工生产中的蒸馏和精馏过程来介绍两组分相图的应用。
此外对于部分内容可采取教师提供参考资料、学生自学并讲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如“化学动力学”这章可以把“光化学”“催化作用的通性”等内容布置给学生自学,教师给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写出类似于教案式的学习笔记,并在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来讲解自己自学的内容,教师做适当的总结和补充,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3 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物理化学课程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是考勤和作业。
这种考核方式存在许多弊端,许多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课,期末考试前指望着教师画重点,临时抱佛脚,勉强通过考试。
为了解决传统课程“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我们将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改变为全过程、多样化的“PSF”考核方式。
“P(participation)”代表学生课程参与度评价,教师主要根据学生课程考勤情况、回答提问情况、课堂笔记等综合评定,占总成绩的10%,考察学生的听课情况。
“S(serial process evaluation)”代表系列的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形式可以采用章节测验、期中测验、课程论文、作业、读书笔记等形式,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适时安排多次考核,以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此项综合成绩权重为50%。
“F(final examination)”代表期末(课终)考核,采取笔试的考核方式,占总成绩的40%,重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结语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如何在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们长期关注的课题。
只有结合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将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高军.化工专业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J].广州化工,2010,38(6):275-276.
[2] 赵东江,徐丽英.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2(8):142-143.
[3] 钟煜,李林刚,刘传芳.制药工程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2,30(5):183-185.
[4] 张晓菲.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2,39(14): 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