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校飞行教学大纲

航校飞行教学大纲

航校飞行教学大纲

航校飞行教学大纲是航空学习中的重要指南,它为航校学员提供了系统的课程

安排和学习目标。在这个大纲中,学员将学习各种飞行技巧和知识,以便成为

合格的飞行员。本文将探讨航校飞行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关键内容。

首先,航校飞行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合格的飞行员至关重要。它提供了一个有序、系统的学习框架,确保学员能够全面掌握飞行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大纲中详细

列出了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帮助学员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展情况。同时,大纲还规定了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确保学员能够按照标准进行学

习和评估。

其次,航校飞行教学大纲包含了多个重要的学习内容。首先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航空器构造、气象学、飞行原理等。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飞行过程和应

对不同情况至关重要。其次是飞行技术的学习,包括起飞、着陆、飞行姿态控

制等。这些技术要求学员具备良好的操作能力和判断力。最后是飞行管理的学习,包括飞行计划、航空规章等。这些管理知识对于飞行安全和合规运营至关

重要。

除了基础知识和技术,航校飞行教学大纲还强调了飞行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学

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决策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在模拟飞行和实

际飞行中,学员将面临各种情况和挑战,需要灵活应对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大纲中也包括了模拟飞行和实际飞行的训练要求,以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

和应变能力。

此外,航校飞行教学大纲还注重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和飞行文化。大纲中强调

了飞行安全的重要性,并规定了学员在飞行中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同时,

大纲还鼓励学员了解航空历史和飞行文化,以增强他们对航空事业的认同感和

自豪感。

最后,航校飞行教学大纲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航空技术和规定都在不断发展

变化,因此大纲需要及时调整以适应新的要求。航校应与航空管理部门和相关

专业机构合作,共同制定和更新大纲,以确保学员接受到最新、最全面的飞行

教育。

总之,航校飞行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合格的飞行员至关重要。它提供了一个有序、系统的学习框架,确保学员能够全面掌握飞行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大纲中包含

了基础知识、飞行技术、飞行管理以及飞行员的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同时,大

纲还注重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和飞行文化。然而,大纲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航空技术和规定的发展变化。只有通过科学、全面的教学大纲,才能培

养出优秀的飞行员,为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专科新版民航概论教学大纲说课讲解

《民用航空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001 第一部分课程教育目标 一、教学对象: 高职高专空乘与旅游专业学生。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民用航空概论》课程是在总结我国民用航空运输历史发展,体制改革,内部经营管理及相关知识科技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空乘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民航知识覆盖面大、前瞻性强等特点,不仅是空乘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空乘专业主干课程。 三、学生能力要求: 1、基础知识要求:基本飞行原理认识,民航系统组成,机场设施和基础建设对航班正常运营的必要性认识,民航国内、国际旅客运价构成的基础知识的应用,航空运输生产组织的运营与管理,航行导航系统的现状和发展的分析,航空气象基本知识等专业理论知识。 2、素质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民用航空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民航各单位构成和各部门的工作程序,深入了解民航运输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3、实践操作要求:旅客订座的常用指令的运用,CRS(计算机订座系统)的操作能力,正确选择运价并进行相应运价计算的能力,正确使用和处理国内、国际客票的能力,不同类型旅客服务的能力。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个适用于航空运输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也是一门进入民航行业的基础课,它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民航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从感性上认识民航,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于空乘专业学生大二上一些民航专业课(《民航英语》、《民航乘务服务》、《机场运营管理》等课程)起到了一个引路作用。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第一章民用航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的:掌握民用航空基本概念,世界民用航空的发展历史及中国民航的历史和发展概况,了解民用航空器的分类和发展及民用航空器的分类应用概况。 教学重点:民用航空基本概念,世界航空技术的兴起与进步,中国民航的历史和发展概况,民用航空器的分类应用。 教学难点:中国民航的历史及其发展,民用航空器的分类应用。 第一节航空技术进步与民航业兴起 一、飞机开辟人类航空新时代 二、民用航空的兴起 三、民用航空的大发展时期 四、全球化、大众化的发展时期 第二节中国民航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早期的航空活动 二、国民革命时期的航空业 三、中国民用航空业的兴起 四、抗日战争中的民用航空 五、新中国民用航空初创期 六、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民用航空器的分类与应用 一、民用航空器的分类

飞行力学教学大纲概要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Z8511 课程名称:飞行力学(Flight Mechanics) 学时学分:44+4学时,2.5学分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理论力学,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原理,航空航天概论. 一、课程教学目标 飞行力学是飞行器设计和工程力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1. 掌握飞行器飞行的受力特点,了解其基本运动规律; 2. 建立飞行器飞行力学分析和设计的正确思路、概念和方法; 3. 培养学生从飞行现象和实际工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4. 初步了解研究飞行力学的工具和方法。 从而提高与航空器设计及应用相关的必要的理论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为进一步的航空专业学习和研究,或从事与飞行器设计及应用有关的工作如布局选型选参、总体方案性能检验等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1. 掌握飞行器飞行的受力特点,了解其基本飞行规律; 2. 掌握飞行性能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 对飞行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分析和设计具有准确的基本概念和思路; 4. 具备初步的飞行器运动建模及对模型合理简化的能力; 5. 对自动飞行控制的力学机理有一定了解; 6. 对飞行模拟试验手段有基本的认识。 侧重于对基本概念、方法的定性认识和基本的定量分析。 讲授内容 1. 绪论(1学时) 课程内容;历史简介;飞行性能概念;操纵性稳定性概念;制导飞行器的导引;飞行力学研究方法。 2. 飞行器的质心运动方程(3学时)

升阻特性。 动力特性;飞行操纵原理;飞行器质心运动方程及其简化。 3. 基本飞行性能(10学时)★ 定常平飞需用推力曲线(组成及其物理含义,随飞行速度、高度的变化); 定常平飞性能的确定及飞行包线。 定常上升和下滑性能的确定;非定常上升性能; 定常飞行状态及其与操纵的关系(飞行包线的划分,平飞状态与操纵的关系)。定常飞行状态的主要因素分析; 航程和航时的基本关系式;等高等速巡航时的航程和航时。 最佳续航性能;风对续航性能的影响。 起飞性能;着陆性能;单发停车故障的对策;改善起落性能的措施。 *螺旋桨飞机的飞行性能。 4. 机动性和敏捷性(4学时) 机动飞行过载;铅垂平面内的机动性能;水平平面内的机动性能。 机动性能的综合分析(能量机动性,空战周期,综合机动性指标);敏捷性概念和尺度;过失速机动(尾冲,眼镜蛇,过失速转弯)。 5. 刚性飞行器的一般运动方程(4学时) 坐标轴系(地面系,机体系,气流系,航迹系)及其相互关系;刚性飞行器动力学方程;刚性飞行器运动学方程。 作用在飞行器上的外力和外力矩特点;运动方程的线化;平衡、稳定性、操纵性基本概念。 6. 纵向平衡、静稳定性与静操纵性(6学时)★ 纵向静稳定性的概念;飞机各部件及全机的纵向力矩;各种因素对纵向力矩特性的影响。

模拟飞行教学大纲

模拟飞行教学大纲 模拟飞行教学大纲 随着航空业的迅速发展,模拟飞行教学在飞行员培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模拟飞行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确保飞行员培训的高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模拟飞行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 首先,模拟飞行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必要的理论知识。飞行员需要了解飞行原理、气象学、导航和航空法规等基础知识。通过模拟飞行教学,飞行员能够在虚拟 环境中学习和应用这些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飞行技能和决策能力。大纲应该 明确指出每个理论知识的具体内容和学习目标。 其次,模拟飞行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实践操作的训练。飞行员需要学习和掌握各 种飞行操作技巧,如起飞、降落、飞行姿态控制等。通过模拟飞行教学,飞行 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反复练习这些操作,熟悉飞行器的操纵和飞行规程。大纲 应该规定每个操作技巧的训练次数和要求,确保飞行员能够达到标准。 此外,模拟飞行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飞行任务的模拟训练。飞行员需要在不同 的飞行任务中展示他们的技能和能力,如紧急情况下的处理、飞行计划的制定 和执行等。通过模拟飞行教学,飞行员可以在真实场景的模拟环境中训练和评 估他们的综合能力。大纲应该明确指出每个飞行任务的要求和评估标准。 此外,模拟飞行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的培养。在现实飞行中,飞行员需要与其他机组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飞行任务。通过模拟飞行 教学,飞行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与其他模拟机组成员进行合作和协调,提高他 们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大纲应该明确指出团队合作和协调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最后,模拟飞行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评估和反馈机制。飞行员在模拟飞行训练 中的表现应该得到及时的评估和反馈,以便他们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和改进技能。大纲应该规定评估和反馈的方式和标准,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模拟飞行教学大纲对于飞行员培训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大纲 应该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飞行任务、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的培养以及评 估和反馈机制。通过制定和执行模拟飞行教学大纲,可以提高飞行员的飞行技 能和决策能力,确保飞行员在实际飞行中的安全和成功。

航校教学大纲

航校教学大纲 航校教学大纲 航校教学大纲是指航空学校为培养优秀飞行员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方针。它是一份详细的文件,规定了学生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所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培训的目标和要求。航校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培养出合格的飞行员至关重要,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其重要性。 首先,航校教学大纲能够确保培训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飞行员的培训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逐步掌握各种飞行技能和知识。教学大纲能够将这些技能和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层次进行组织,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学大纲还能够将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衔接点明确地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其次,航校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飞行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出色的实践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教学大纲可以明确要求学生在不同阶段和课程中培养和提升这些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成长。例如,在模拟飞行训练中,教学大纲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模拟应急情况下的决策和操作,以培养学生在复杂环境下的应变能力。 此外,航校教学大纲还能够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标准。飞行员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责任重大的职业,他们的技能和素质直接关系到航空安全。教学大纲可以规定培训的目标和要求,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标准和水平。通过对培训过程和成果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保证他们的培训质量和能力水平。同时,教学大纲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

实施教学活动。 然而,航校教学大纲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首先,教学大纲的制定需 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背景存在差异,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其次,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与 实际飞行操作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培养飞行员 所需能力的一部分,实际操作和经验的积累同样重要。最后,教学大纲的更新 和改进需要与时俱进,紧跟航空技术的发展和变化。航空领域的技术和规范不 断更新,教学大纲也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综上所述,航校教学大纲在培养优秀飞行员和保障航空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确保培训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保证培训的质 量和标准。然而,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 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及时更新和改进。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教 学大纲,航校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合格的飞行员,为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41航校教学大纲

141航校教学大纲 141航校教学大纲 141航校教学大纲是指用于指导和规范141航校教学工作的文件。它是航校教 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培养优秀的飞行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教学大 纲的制定、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航校需要根据飞行员培养的要求 和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教学大纲。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飞行员培养的 各个环节,包括理论教学、模拟训练和实际飞行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 阶段的学员的特点和需求,以及教学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只有在全面考虑的基 础上,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 其次,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全面而有针对性。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规定每个阶段 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方面,应该包括飞行原理、航空气象、导 航和飞行规则等基础知识。在模拟训练方面,应该包括飞行器的操作技能和飞 行任务的完成能力。在实际飞行方面,应该包括起飞、降落、航线飞行和紧急 情况处理等技能。同时,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合 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只有通过全面的内容,才能培养出合格 的飞行员。 最后,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注重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学大纲只是一个指 导性的文件,具体的教学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师应该根 据学员的学习情况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可以通过讲解、示范、讨论和实践等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 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等手段来增强学员的学习体验。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

段,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141航校教学大纲是航校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培养优秀的飞行员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大纲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内容需要全面而有针对性,实施需要注重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飞行员,为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飞行中人的因素与驾驶舱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飞行中人的因素与驾驶舱资源管理》教学大纲上篇:飞行中人的因素一、教学目的 飞行中人的因素是飞机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由航空心理学、航空生理学以 及航空工效学等与人有关的知识所组成的一个多领域学科。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飞行 中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局限,人-机、人-环境、人-软件以及人-人诸界面的关系,从而架起人的科学与飞行实践的桥梁,使学生在未来的飞行训练和航线飞行中能自觉运用 人的科学知识去指导自己的飞行实践,促使其更快、更好地掌握飞行技术、减少人为差借、保障飞行安全。 二、教学要求 学完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应用前景,以及了解本学科的性质及其相关学科;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意义,熟悉SHEL模型、与飞行员构成界面的四个要素及其相互 关系,熟悉国际民航组织对人的因素的定义。 2.了解飞行事故调查和统计的基本常识以及全球通用航空与航线运输机飞 行安全的现状,熟悉导致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理解人的行为错误的性质与类型,熟 悉人的行为错误的主要来源及其应对措施。 3.了解呼吸中气体交换的一般原理和过程;理解飞行中常见的呼吸、血液 循环疾病/障碍以及酒精、药物使用不当与飞行安全的关系;熟练掌握高空缺载症、 换气过度、高空减压病、气压性损伤的发生条件、症状以及应对措施;熟悉常用镇静药物、兴奋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吸烟、饮酒对飞行的危害。 4.了解昼夜生物节律、睡眠及疲劳的一般机理;理解昼夜生物节律扰乱、睡眠缺失 以及飞行疲劳的主要表现及与飞行安全的关系;掌握预防与消除昼夜生物节律扰乱、睡眠 缺失的方法;熟练掌握预防与克服飞行疲劳的方法。 5.了解视、听通道,前庭器官的解剖、生理学基本知识;熟悉飞行中常见 的视觉、听觉及前庭觉问题,熟悉飞行空间定向的特点、飞行错觉发生的条件及后果;熟练掌握预防与克服这些问题与错觉的措施。 6.了解飞行技能的内容及特征;熟悉飞行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熟练掌握促进飞行 技能形成的一般方法;掌握地面训练向空中飞行的有效技能迁移方法;了解心理训练的主 要类型、原理及具体实施步骤。

固定翼教学大纲

固定翼教学大纲 固定翼教学大纲 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对飞行的兴趣与渴望也日益增长。 而固定翼飞机作为最常见的航空器之一,其飞行原理和技术也备受关注。为了 培养合格的固定翼飞行员,制定一份系统完善的固定翼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固定翼教学大纲应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学员需要了解飞行原理、 航空气象、航空器结构和仪表、航空导航等相关知识。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将 为学员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飞行中。 其次,大纲还应包括飞行器操作技术的培训。学员需要学习和掌握飞行器的各 项操作技术,包括起飞、飞行姿态调整、转弯、爬升和下降等。此外,学员还 需要学习飞行器的紧急操作技术,如发动机故障时的紧急迫降等。通过系统的 操作技术培训,学员能够熟练掌握飞行器的操作,提高飞行安全性。 除了基础理论和操作技术的培训,固定翼教学大纲还应包括模拟飞行训练。模 拟飞行器可以提供真实的飞行环境,帮助学员在虚拟的空中世界中进行飞行训练。通过模拟飞行训练,学员可以模拟各种飞行情况和紧急情况,提高应对复 杂飞行环境的能力。同时,模拟飞行训练还可以降低实际飞行的风险和成本, 为学员提供更安全和经济的学习方式。 除了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和模拟飞行训练,固定翼教学大纲还应包括实际飞行 训练。实际飞行训练是培养合格飞行员的关键环节。学员通过与教练员一起进 行实际飞行,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实际飞行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 员的飞行技术,还可以培养学员的飞行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实际 飞行训练也是学员获得飞行执照的必要条件。

最后,固定翼教学大纲还应包括飞行员素质的培养。飞行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包括良好的体力和耐力,以适应长时间的飞行和高强度的工作。心理素质包括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以应对复杂的飞行环境和紧急情况。通过培养学员的飞行员素质,可以提高他们的飞行能力和飞行安全性。 综上所述,固定翼教学大纲应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飞行器操作技术的培训、模拟飞行训练、实际飞行训练以及飞行员素质的培养。这些内容的有机结合将帮助学员全面提高飞行能力和飞行安全性,为培养合格的固定翼飞行员奠定坚实的基础。

飞行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飞行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01404122 课程中文名称:飞行力学 课程英文名称:Flight Mechanics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开课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开课学期:4 总学时:48(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 总学分:3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为培养高质量的飞行器设计专门人才服务的,学习和掌握飞行力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与方法,对于将来从事导弹和其他飞行器设计工作的学生来说必不可少。通过讲授导弹气动力和气动力矩的工程计算方法、导弹运动数学模型、方案飞行弹道、导引弹道的运动学分析、初始段弹道和导弹动态特性的研究方法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飞行器飞行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解释飞行过程中的一些现象,掌握飞行器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独立科研的能力,并为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和从事飞行器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掌握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学会气动力和气动力矩的工程计算方法; 2、以飞行器常用的坐标系为基础,掌握建立导弹运动方程组的方法,能够进行相应的 简化分析; 3、掌握设计导弹方案飞行弹道的方法; 4、熟悉相对运动方程,掌握导弹各种导引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5、学会导弹动态特性的研究方法,为制导控制系统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6、对导弹飞行仿真有一定了解,掌握导弹弹道仿真与导引弹道设计的基本方法;

7、使学生明确导弹飞行过程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 绪论(2学时) 1.1导弹飞行运动描述与课程简介,导弹飞行力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与方法 1.2控制飞行的一般原理 2作用在导弹上的力和力矩(8学时) 2.1作用在导弹上的空气动力,升力、侧向力与阻力 2.2作用在导弹上的空气动力矩,压力中心和焦点 2.3俯仰力矩、偏航力矩和滚动力矩,铰链力矩 2.4马格努斯力及其力矩,推力和重力 3导弹运动方程组(12学时) 3.1常用坐标系及其坐标变换矩阵 3.2动力学方程,运动学方程 3.3 质量变化方程,几何关系方程,控制关系方程 3.4纵向运动和侧向运动,平面运动 3.5质心运动,理想弹道,理论弹道,实际弹道 3.6机动性与过载,需用过载,极限过载,可用过载 3.7运动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4方案飞行弹道(4学时) 4.1爬升段方案飞行 4.2平飞段方案飞行 5导引弹道的运动学分析(10学时) 5.1导引飞行的基本概念,相对运动方程 5.2追踪法,平行接近法 5.3比例导引法及其弹道特性分析 5.4三点法,前置量法,选择导引方法的基本原则 5.5采用具有研究型、研讨式教学环节,实现比例导引律的改进

飞行器气动设计 教学大纲

飞行器气动设计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420213Z10 课程名称(中/英文):飞行器气动设计/ Aerodynamic Design of Aircraft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空气动力学 适用专业:航空航天工程 教材、教学参考书: 1.朱自强等,现代飞机的空气动力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李为吉等,飞机总体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武文康等,战斗机气动布局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方宝瑞等,飞机气动布局设计,航空工业出版社,1997 5.王秉良等,飞机空气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苗瑞生等,导弹空气动力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气动设计是航空飞行器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空气动力特性是战斗机获得高机动性和机敏性、在作战效能上实现新高度的保证,也是民航机获得优异的巡航性能、起飞着落性能和经济性的保证。气动设计的理论和技术是开展航空飞行器设计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飞行器气动设计是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本科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航空飞行器机翼、尾翼、增升装置、机身等部件的空气动力特性;掌握航空飞行器的总体气动布局、机翼、尾翼、增升装置、机身等部件的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飞行器气动设计的知识和提高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飞行器飞机各部件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各部件在不同外形下的 绕流特性及气动性能特点。 2.根据不同外形下部件的气动特性,掌握飞行器各部件的设计原理和 方法。 3.根据飞行器的设计任务需求,可实现对飞行器各部件的气动外形初 步设计。

无人机驾驶教学大纲

无人机驾驶教学大纲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机驾驶已经成为一项受到广泛关注的领域。为了提高无人机驾驶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制定一份系统全面的无人机驾驶教学大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无人机驾驶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为无人机驾驶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背景和目标 1. 背景:随着无人机市场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然而,尽管无人机技术的进步让无人机驾驶变得相对容易,但仍然需要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飞行的安全和合法性。 2. 目标: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学员掌握无人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相关法规和安全知识,并具备无人机驾驶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 三、教学内容 1. 理论知识 a. 无人机结构和组成部分的介绍 b. 飞行原理和气象知识 c. 航空法规和飞行限制区域的了解

d. 飞行计划和航空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2. 操控技能训练 a. 基本飞行姿态和操作方法 b. 起飞、降落和紧急情况处理 c. 不同环境下的操控技巧和飞行模式 3. 安全意识培养 a. 飞行前的准备工作和飞行区域选择 b. 飞行期间的避障和避险策略 c. 飞行中的紧急情况处理和应急逃生技巧 d. 了解相关法规和飞行限制,保障飞行安全 4. 实际应用技巧 a. 摄影和摄像技术的应用 b. 无人机在农业、测绘、物流等领域的实际运用 c. 数据分析和无人机维护的基本操作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 a.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授课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辅以投影仪、幻灯片等多媒体工具,帮助学员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b. 讨论互动: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员的思 维和学习兴趣,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意识。 2. 实操训练 a. 模拟训练:通过使用无人机模拟器,模拟不同场景下的飞行 操作,帮助学员熟悉无人机的操作技巧。 b. 实地操作:在指定的飞行区域进行实际飞行训练,由专业教 练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学员的飞行安全。 3. 考核评估 a. 理论考试:对学员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包括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等形式。 b. 实操考核:对学员的飞行技能进行考核,包括起飞、降落、 飞行姿态控制等操作。 五、教学资源和保障 1. 设备资源:提供无人机飞行器、模拟器、航空电子设备等必要 设备资源。 2. 教材教辅:编写教材和教辅材料,辅助教学,帮助学员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师资保障:配备经验丰富的无人机驾驶教练,确保教学质量和 学员安全。 4. 学员安全保障:严格执行飞行安全规程,保障学员的飞行安全。

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教学大纲

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教学大纲 摘要: 一、引言 二、课程概述 1.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 三、课程设置 1.理论课程 2.实践课程 四、课程教学方法 五、课程考核方式 六、课程教材与参考书 正文: 一、引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是全国高校中最具影响力的重要专业之一。本教学大纲旨在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详细阐述,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程要求,提高学习效果。 二、课程概述 1.课程目标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飞行器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将掌握飞行器设计

的基本原理、工程应用等专业知识,具备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外形设计、性能计算与分析、系统设计、结构设计、结构受力分析等能力。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涵盖数学、力学、飞行器设计、航空电子、航空材料、航空发动机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飞行器设计原理、飞行器结构设计、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航空电子技术、航空材料学、航空发动机原理等。 三、课程设置 1.理论课程 理论课程包括上述课程内容,共计约60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航空航天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2.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实验课程有工程材料实验、流体力学实验、飞行器设计实验等;实习课程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课程设计包括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外形设计、性能计算与分析等;毕业设计为飞行器设计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 四、课程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讨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实习报告等。具体比例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确定。

飞行器制导与控制原理 教学大纲

飞行器制导与控制原理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420106Z10 课程名称(中/英文):飞行器制导与控制原理/Guidance and Control System of Spacecraft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学分: 48/3 (其中实验学时:36 ,课内上机学时:12 ) 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控制系统设计 适用专业:航空航天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 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材: [1] 曾庆华,无人飞行控制技术与工程,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2011 教学参考书: [1] 孟秀云,导弹制导与控制系统原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 [2] 赛奥里斯,导弹制导与控制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2010 [3] 毕开波,飞行器制导与控制及其MATLAB仿真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2009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作为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是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以及我校专业设置的需要而设立的。为配合我院购置的“飞行器制导控制综合实验装置”实验平台,课程采用国防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无人飞行控制技术与工程》作为教材,并以国外主流教材《导弹制导与控制系统》(2010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引进)作为主要参考书目。本课程以导弹飞行中的制导与控制为主,又结合其他现代飞行器的特点以及国内外制导控制领域的最新进展,对各类飞行器的制导控制特点做了分类介绍,对所涉及的制导方法、控制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 制导与控制系统对于现代飞行器的安全可靠飞行至关重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现代飞行器(飞机、导弹等)中的制导与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以及实现方法。本课程对于培养军民两用型的航空航天专业人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现代飞行器的制导控制系统原理。由于制导控制技术发展迅速,因此课程教学除了对教材和参考书目中的内容和知识进行讲授之外,还应该将国内外航天技术的先进科研成就以及反映时代特征和发展水平的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到课程教学中。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飞行器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飞行器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420213Z11 课程名称(中/英文):飞行器结构设计课程设计/Aircraft Structure Design Curriculum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集中实践环节) 学时/学分:16/1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航空航天概论,飞行器结构设计 适用专业:航空航天工程 教材、教学参考书:《飞行器结构设计》。余旭东,徐超,郑晓亚。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实践类主干课。课程的目的是在学习完飞行器结构设计之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更深入的掌握现代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先进设计思想、设计理论和设计技术。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课程通过实验和课程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及学生应用相关理论知识来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其具体要求为: 1.深入了解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型号的研制步骤; 2.通过实际动手分解和组装无人机掌握无人机的基本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 3.通过无人机飞控调试和无人机飞行实验以及无人机飞行轨迹规划等实验内容深入了解无人机的设计思想和对应的功能实现过程; 4.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卫星的建模和仿真,掌握航天器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飞行器动态设计的方法。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设计习惯,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实践类的课程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三个实训类的实验课程:实验一, 旋翼无人机飞行实验;实验二,旋翼无人机试飞;实验三,卫星结构的动力学仿真实验。其具体要求为:实验一:要求掌握无人机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各个构件的基本功能,并能动手拆解和组装无人机。实验二:要求对无人机进行飞行试验,掌握无人机结构设计在无人机实际飞行中起的关键作用。实验三:要求对卫星建立简单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商业软件对卫星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并给出改进的意见。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无人机飞行安全及法律法规教学大纲

无人机飞行安全及法律法规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无人机飞行安全及法律法规课程是中级技工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理论严谨、实践性强,与无人机实践密切联系,对培养学生在飞行安全的法律法规上有着重要的知识,掌握安全法律法规,增强飞行安全意识有重要作用。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绪课程完成课程不可缺少的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 (1)了解飞行安全基础知识 (2)掌握飞行安全管理机构 (3)掌握飞行的法律法规 (4)掌握航空气象与飞行环境 (5)掌握空中交通规则与运营 (6)了解无人机航空保险与飞行处罚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书主要讲述无人机飞行,飞行安全基础知识,飞行运行基础,飞行安全管理机构,飞行有关法律法规,航空气象与飞行环境,空中交通规则,无人机飞行与运营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无人机,并且通过操作熟记无人机安全的法律法规。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基础模块总的教学时数为96〜108 学时。 2.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机械制图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职业模块旨在提升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应用机械制图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 —63 —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 1.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理解:指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能用正确的语言进行叙述和解释。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应用问题。 2.对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会操作和熟练操作两个层次。 会:指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进行独立操作,并能正确完成指定任务。 熟练:指能够连贯娴熟地完成操作,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操作流程,能解决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准确完成操作任务。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1.基础模块 第一章飞行安全基础知识

航空气象教学大纲

本阶段教学目的 1.了解大气的成分及结构;理解气温、气压、空气湿度的分布规律及变化;掌握气象要素的变化对飞行的影响;掌握风压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2.熟悉各种云的外貌特征及它们对飞行的影响,特别是对飞行影响较大的低云;了解不同种类的云和降水的形成和降水对飞行的影响。 3.理解不同能见度的含义,了解影响能见度的因素;熟悉造成视程障碍的各种天气现象的形成条件及特征。 4.了解地面天气图和空中等压面图的填图格式和分析内容;熟悉各种天气系统的定义、气流结构和一般天气,了解它们对飞行的影响;熟悉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了解天气预报的一般方法。 5.了解雷暴形成的条件;掌握普通雷暴和强烈雷暴的结构和天气;掌握热雷暴、地形雷暴及天气系统雷暴的特征;了解雷暴对飞行的影响,掌握安全飞过雷暴区的方法;熟悉山地背风波及其对飞行的影响。 6.了解产生低空风切变的天气条件;熟悉低空风切变对飞机起飞着陆的影响;了解产生飞机颠簸的天气条件和地区;熟悉产生飞机积冰的气象条件和积冰对飞行的影响; 7.熟悉高空、平流层影响飞行的因素;了解高空急流的特征及对飞行的影响;掌握晴空乱流的概念,了解晴空乱流出现的规律。 8.熟悉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了解季风的形成原因,熟悉亚洲和我国的季风气候特征;熟悉我国云量和云状的分布情况;了解我国风、能见度和雷暴的分布;熟悉我国各航空气候区和重要机场的航空气候特征。 分课计划 第一课第一章第一节大气的成份及结 构论2学时1.本课教学内容要点 (1)大气的三个组成部分; (2)大气分层的依据,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特性的 基本特征; (3)气温垂直递减率; (4)标准大气。 2.本课教学要求 (1)了解二氧化碳和臭氧在天气变化中的作用;(2)熟悉对流层的三个特征; (3)能用对流层气温递减率进行温度的计算;(4)理解等温层和逆温层; (5)了解平流层对飞行的影响; (6)熟悉标准大气的标准。 第二课第一章第二节一、气温二、气压 2 学时 1.本课教学内容要点 (1)气温的绝热变化; (2)干绝热和湿绝热过程; (3)气压与高度; 2.本课教学要求 (1)理解气温绝热变化的过程,能用Y d进行气块温度的计算; (2)熟悉飞行中常用的气压与高度; (3)了解水平气压场 第三课第二节三、空气湿度四、基本气象要 素与飞行2学时 1.本课教学内容要点 (1)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 (2)气体状态方程 (3)基本气象要素变化对飞行的影响 2.本课教学要求 (1)理解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和温度露点差表示的意义;

飞行力学 教学大纲

飞行力学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420113Z10 课程名称(中/英文):飞行力学/Flight Mechanics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学分: 32/2 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适用专业:航空航天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 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材: [1] 导弹飞行力学,钱杏芳,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教学参考书: [1] 航空飞行器飞行动力学,方振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是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以飞行器(飞机、导弹)飞行中的力学分析为主,讨论大气层内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与气动外形问题,重点讨论影响飞行性能的各种因素。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飞行器设计中的布局选型、总体方案性能评估的基础知识,为探测制导控制专业学生的进一步专业课程学习和以后从事飞行器设计等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①熟悉作用于飞行器的外力、飞行器飞行操纵的概念; ②掌握空间飞行器运动描述方法,熟悉飞行器受力及作用力矩的分析方法; ③掌握各类飞行器飞行性能(起落、平飞、下滑、机动)及其与操纵的关系; ④掌握飞行器纵向运动和横向运动的描述方法,深入理解影响纵向(横向)平衡、静稳定和静操纵的因素; ⑤掌握飞行器空间运动稳定分析方法,了解导弹的运动稳定性。 2.能力要求 ①具备对不同外形飞行器的飞行性能、稳定性等重要特性定性分析的能力; ②初步具备借助于计算机进行飞行器性能分析和飞行器设计的能力。 3.素质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能从飞行现象和实际工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无人机专业参考教学大纲

无人机专业参考教学大纲 一、教学对象 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航模协会成员、种植大户、合作社成员。 二、教学目的 通过对学员的培训,掌握国家对飞航手的具体要求,达到操作 标准,保证培训效果,维护自身利益。 三、教学重点 学员各阶段的教学项目和教学目标 四、教学难点 学员实际动手能力 五、教学手段和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具体讲解和课后作业练习。 六、教学内容 (一)、理论培训

(二)、实操培训

七、教学实施 (一)教学实施建议 1.遵循航模飞行规律,注重感知体验。 要遵循无人机感知规律与学员认知特点,以学员为主体,注重其实践体验。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引导学员主动参与飞行实践,开展合作学习,感受飞行魅力,愉悦身心。 2.加强课程建设,注重衔接融合。 教师应善于把握课程要求,按照模块化的教学思路合理选择课程内容,组织教学。要指导与鼓励学员主动学习探究,关注航飞与自然、社会、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要注重不同模块间的交叉融合,加强航飞课与产业文化、职业文化的衔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3.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收集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合理应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努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4. 充分利用资源,拓展教学领域。

教师要密切关注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现代航飞发展的新动态,利用本地区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优势和艺术资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各种文化、艺术资源,创设具有研究性、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拓宽学员学习视野,激发学习热情。(二)教学设施建议 1.学校应配备相应的教材、报刊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学生拓展学习创造条件。 2.学校应根据航模教育设施设备国家基本标准以及公共基础课教学和航飞活动的实际需要配备专用教室、活动场地和相关器材设备。(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依据,按照教学目标要求,突出多样性、灵活性及实效性特点。教材要遵循航飞技巧规律,以学员为本,适应学员的认知特点,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学员的生长实践经验。 教材内容的选取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导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兼顾传统与现代、经典与通俗、国内与国外、基础与拓展,富有生活气息、积极意义与人文内涵,体现经典性、代表性和综合性。教材的呈现方式要符合航飞特点和学员的认知规律,配备数字化教学资源,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九、考核与评价

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课程 教学大纲

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课程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420205Z10 课程名称: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 Flight Vehicle Dynamic and Control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原理,飞行器气动设计 适用专业:航空航天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 教材、教学参考书: 1、飞机的性能.稳定性动力学与控制(第2版),Bandu N.Pamadi著,航空工业出版社,2013 2、飞机飞行动力学,方振平著,北航出版社,2005 3、Aircraft control and simulation, Stevens, B.L., John Wiley & Sons,Inc, 2003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飞机的性能、稳定性和操控性是飞机研制过程必须全程综合的几个关键因素,在飞行器的设计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是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控制科学等多个学科在飞行器设计具体实践中的综合应用,主要讲述飞机性能、稳定性、动力学和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飞行器研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飞机设计过程中性能、稳定性和操控性等关键因素的基本概念,了解工程设计过程中多项性能指标的综合和权衡的设计方法,初步培养解决复杂工程实践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飞机的性能、静稳定性与操控性;飞机运动方程与稳定性导数估算;飞机响应与闭环控制;F16战斗机动力学建模与控制设计案例。 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表达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素质:培养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提炼信息的能力,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课堂的讨论,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提升认真倾听和有效表达的基本素质;通过飞机飞行控制这一复杂问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全局观念和系统考虑问题的观念。

《飞机系统》教学大纲

《飞机系统》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Airplane Systems 课程编码:01412002 教学总时数:48 课堂教学时数:44 实验实践学时:4 上机学时: 适用专业:飞行技术专业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飞机系统》是飞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与考核,使学生了解现代航空技术在民用飞机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了解民用飞机结构特点与安全使用,理解起落架、飞行操纵、液压传动、飞机燃油、座舱空调、飞机防冰、氧气与灭火等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基本掌握现代民用机系统的理论使用方法。为学生进行初教机与高教机训练,取得商用机与航线运输机驾驶执照作好准备,为其成长为合格的民用机机长奠定良好的航空理论基础,为研究安全飞行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准备。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 学完本大纲规定的绪论及各章内容后,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绪论主要了解飞机发展的方向与现状,民航运输机的分类与要求,飞机基本组成及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各章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飞机飞行中的载荷与过载限制,机体功用、结构型式特点与失效形式,翼面颤振概念与防振的使用措施,理解飞机飞行中的载荷变化特点,运输机机体结构强度设计的基本准则,了解机体安全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2、了解飞机起落架的型式及特点、减震装置与载荷、起落架收放机构与刹车装置, 理解飞机着陆减震原理、刹车减速原理与基本刹车方式,前轮转弯机构的工作,熟悉起落架收放控制与位置信号显示,防滞与口动刹车原理,基本掌握主轮刹车与前轮转弯的理论使用方法。 3、了解无助力飞行主操纵与液圧助力式飞行主操纵系统的组成及工作特点,理解飞行主操纵力的影响因素,液压助力操纵工作原理,辅助操纵系统的调整片、增升、减速装置及水平安定面配平的工作控制,掌握舵而锁的使用,飞机横侧、俯仰与方向姿态的操纵方式,增升、减速装置及调整片的基本使用方法。 4、了解飞机液压与气压传动原理及特点,运输机液圧系统的功能、基本组成及工作,理解液压伺服控制原理,单液压源系统与多液圧源系统的供圧特点,液压传动的供压安全保证。 5、了解飞机燃油系统的功能、基本型式、组成及工作特点,理解供油方式,压力加油与空中放油的工作与控制,掌握供油、圧力加油、空中放油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系统工作显示。 6、了解飞机座舱空调的主要要求,理解引气、调温、调压系统的基本工作,熟悉引气控制控制参数,座舱调温基本方法与控制原理,调压基本方法、方式及安全保证,掌握人工与口动调温使用,气动式、电子气动式与电子电动式调压的基本使用方法。 7、了解飞机防冰方式一一机械式除冰、电热、气热防冰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风挡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