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中空气动力学理论知识讲解

飞行中空气动力学理论知识讲解

一.概述

某些因素会影响航空器的性能,如:大气、空气动力和航空器积冰等。飞行员需正确理解这些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较好地预测航空器对操纵动作的反应,尤其是在IFR 进近、等待以及在仪表气象条件(IMC)下减速时。虽然这些因素对VFR 的飞行员来说也比较重要,但对于那些飞IFR 的飞行员则要求更为严格。原因就是仪表飞行员是完全依赖仪表的显示来精确控制航空器的。由此可见,如果飞行员要对航空器的操纵动作做出正确地判断,那么他必须首先具备扎实的空气动力学理论基础知识。

机翼

为了更好地理解空气动力,飞行员需要弄明白一些与翼型相关的基础术语。『图 2-1』为一典型翼型图。

翼弦是连接翼型前缘和后缘的一条直线,翼弦的长度(即从侧面来测量)称为弦长。

中弧线是一条由到上下翼面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弧线。从机翼侧面看,中弧与翼弦在两端相交。中弧线是很关键的,因为它与翼型的空气动力性能好坏直接相关。而人们一般通过最大弧度(从弦线端点开始移动测量中弧和弦线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来有效地评估翼型的空气动力特性。

二.基础空气动力学回顾

仪表飞行员不仅要深刻理解影响飞行中航空器性能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不同点,还需弄清在外力变化和不同操纵情况下航空器是如何做出反应的。为什么呢?因为一些仪表飞行环境中的固有危险是不会在目视飞行中出现的,也就是说只有仪表飞行员才会遇到这些问题。要弄清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提到作用在飞机上的四个力以及牛顿运动学第三定律。『图 2-2』

相对气流:相对于翼型来说气流的流动方向。

迎角(攻角):飞行轨迹或相对气流和翼弦之间的锐角。

飞行轨迹:航空器正在或将要沿其飞行的路线或轨迹。

四个力

作用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有四个基本的作用力『图2-3』分别是:升力、重力、推力、阻力。

升力

升力是作用在翼型上的空气动力合力的一个分力,它的作用方向垂直于相对气流。相对气流是相对于翼型的气流流动方向。升力的作用点在平均压力中心(CP),常称作升力中心。应该说明一下:该点是在翼弦上的一点,所有的空气动力都会作用在该点上。升力的大小与空速、空气密度、翼型大小和形状以及迎角成比例变化。在直线平飞的时候,升力等于重力。

重力

重力是地心引力表现出来的一个对航空器的拉力。它通过航空器的重心(CG)作用在航空器上,方向垂直向下。应该说明一下:重心不应与升力中心混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在航空器下降时,重力要大于升力。

推力

推力是一个推动航空器在空气中运动的力,可以用马力来度量。该力平行于推力中心线,克服阻力,提供给航空器向前的速度分量。

阻力

阻力是一个纯空气动力,与相对气流平行,一般由两部分组成:诱导阻力和废阻力。

诱导阻力

诱导阻力伴随升力的产生而产生,随空速的增加而增加。它是垂直于翼弦的升力在飞机运动方向上的分力。因此,如果机翼不产生升力,那么诱导阻力为零。反之,速度越大,诱导阻力越大。

废阻力

不是由于产生升力而引起的各类阻力的统称叫做废阻力。它是由飞机的表面对平滑气流的扰动以及产生的涡流所引起的。这些阻力都不是来自于升力的产生,而是由于物体在大气中运动造成的。废阻力随着空速增加而增加。它包括:摩擦阻力、干扰阻力和压差阻力。

摩擦阻力

覆盖航空器整个表面的是一层薄薄的空气,称为附面层。在该表面上的空气分子相对于航空器表面的速度为零,然而处在这个停滞空气分子之上的一层,却由于接近自由流动空气的第三层,被拖拽而向前移动。各层的速度随距航空器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最后达到与外部自由流动空气相等的速度。从蒙皮表面到自由空气速度达到的层之间的部分就是附面层。在亚音速时,累积层的厚度大概和扑克牌的厚度差不多。因为空气具有粘性,各层之间的相对流动会产生阻力。该力阻碍飞机的运动,被称为表面摩擦阻力。因为表面摩擦阻力与接触面的面积相关,因此它对小飞机的影响比较小,而对大型运输机影响非常大。

干扰阻力

干扰阻力是由于气流之间互相冲撞产生涡漩、紊流,制约气流平稳流动而产生的。例如,在绕机身的气流和绕机翼的气流相遇的那些地方,一般在接近翼根处,这些气流互相干扰产生的阻力要大于各自产生的阻力。当把多个物体安置在飞机表面时,各个物体独立产生的阻力之和会小于互相干扰后产生的合阻力。

压差阻力

压差阻力是由于物体前后的压力差而产生的阻力,它和航空器及其部件的形状相关。如果某人平放一个圆盘在气流中,那么作用在上盘面和下盘面的气压是相等的。然而,气流在流经盘子的后部时开始分离。这样就产生了乱流,于是导致后部的压力减小。这样物体的前

后就产生了压力差,于是产生了阻力。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较新的飞机通常通过沿机身安装水滴形的整流罩来减少乱流的产生从而减少压差阻力。

总推力必须克服总阻力来产生向前的速度,有了速度才能产生升力。而总升力必须克服航空器的总重力,包括实际重力和尾部向下的力(用于控制航空器俯仰姿态)。掌握好航空器的这些元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正确判读航空器仪表提供了理论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一个运动的物体会保持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直到有外力作用。物体抵抗变化的力称为惯性力。有两个外力会一直作用在飞行中的航空器:重力和阻力。飞行员使用俯仰和推力来克服或改变这些力,从而保持预定的飞行航迹。如果飞行员在直线平飞时减小动力,航空器将会由于阻力大于推力而减速。然而,随着航空器减速,升力也会减小,这样会造成航空器由于重力大于升力而下降。『图 2-4』

图 2-4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律: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会沿这外力的方向加速运动,而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大小成正比,但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既可以表示速度的增加也可以表示速度的减小。动量定律说明了航空器改变飞行轨迹和速度的能力,而飞行轨迹和速度可通过俯仰、坡度和推力操纵来控制。加速、减速、爬升、下降以及转弯都是平时飞行中飞行员控制加速度的实例。

图 2-6牛顿第三定律:反作用力定律

三.大气

大气包裹在地球的外围。大气中的干空气包含78%的氮气、21%的氧气和大约 1%的其他气体,如氩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稀有气体。虽然看上去很轻,但是空气的确有重量,作用在海平面上1 平方厘米大气的重量大概是1 公斤。由于重力大概有一半的大气会聚集在离地5.5 千米的范围内,剩下的大气则在超过 1600 千米的垂直范围中散布。

空气密度是空气温度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空气密度与空气温度成反比,与空气压力成正比。为了在温度升高时保持压力不变,密度必须减小,反之亦然。为了在压力增大时保持温度不变,则密度必须增加,反之亦然。这些关系为正确理解仪表显示和航空器性能提供了理论的基础。

大气层

大气分成若干层,首先是对流层,从地面开始一直延伸到 18 千米左右。随后是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热层,最后是外逸层。对流层顶是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分界线,其厚度和高度都会发生变化,但通常都符合每上升1000 英尺温度降低2°C(温度在1°C 以上时)的标准温度变化率。

国际标准大气(ISA)

为了提供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便于性能计算和参考,国际民航组织(ICAO)设立了ICAO标准大气。这样,所有的仪表显示和航空器性能规范都可以用这个标准作为参考。由于标准大气所设定的一系列条件在现实当中是很少见的,因此飞行员需要清楚非标准大气是如何影响仪表显示和航空器性能的。

标准大气中,海平面气压为 29.92'Hg(1013.25 百帕),温度为15°C(59°F)。标准气压减少率大概为高度每增加1000 英尺,气压降低1 英寸汞柱(33.86 百帕),直到平流层顶。由于所有航空器都是在标准大气的环境下进行比较和评估的,因此所有的航空器所用仪器需要进行标准大气校准。因为真实的运行环境很少能与标准大气完全吻合,在仪表和航空性能的实际运用中必须进行某些修正。例如,在 10000ISA 中大气压力应该为 19.92'Hg

(29.92'-10'Hg=19.92'),同时外界温度应为-5°C(15°C-20°C)。如果实际温度或气压不等于标准大气的计算结果,那么必须要对性能和各种仪表显示进行修正。

压力高度(Pressure Altitude)

有两种方式能够度量出大气对航空器性能和仪表读数的影响:压力高度和密度高度。此处的压力高度是狭义地指在标准气压基准面(1013.25 百帕,ISA 的海平面)之上的高度,它用于统一飞行高度层(FL)的高度。在涉及航空器性能的计算中,当高度表设定为1013.25 百帕时,高度的指示就是标准气压高度。而具体的高度表拨正程序,请参考 CCAR-91 部第 121 条。

密度高度(Density Altitude)

密度高度是针对非标准气温进行修正后的压力高度,用于确定在非标准大气中的空气动力性能。密度高度随着空气密度的减小而升高。由于密度的变化直接与气压和温度相关,因此在一个给定的压力高度条件下,可能存在一个较大的温度变化范围,从而引起密度发生变化。任何一个温度和压力高度的组合,仅有一个密度与之对应。空气的密度对航空器以及引擎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无论航空器飞行在海平面以上的真实高度是多少,同样的密度高度对应的航空器性能是相同的。如果没有计算图表,密度高度可以通过估算得到,即每高于ISA 环境 1 摄氏度就增加 120 英尺。例如:在 3000 英尺压力高度上,ISA 环境下的温度应为9°C(15°C-[温度递减率2°C/1000 英尺x3000 英尺=6°C])。但是,如果实际温度为20°C(比 ISA 环境下的温度9°C 多了11°C),那么11°C 的增量乘以 120 英尺等于 1320 英尺。将这

个数值加到初始的 3000 英尺上,就得出了此时的密度高度为 4320 英尺(3000 英尺+1320 英尺)。

四.升力

升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气流和航空器横轴相垂直。事实上升力是以机翼而非地球表面作为参照的。在学习飞行操纵时,很多错误源于对此理解不准确。升力并非总是“向上”的。随着飞行员操纵航空器进行机动飞行时,它的方向相对于地球表面是会不断变化的。升力的大小与空气密度、机翼表面积和空速成正比。它也与机翼的类型和迎角密切相关。在迎角增加到临界迎角(失速迎角)前,升力随迎角的增大而增大。此后如果迎角继续增大将会造成升力急剧减小。因此,在传统航空器上飞行员通过改变迎角和速度来控制升力的大小。

俯仰与动力的关系

通过『图2-7』我们可以看出,在控制飞行轨迹和空速时,俯仰姿态与动力之间的关系。为了保持升力不变,在速度减少的时候,航空器仰角必须增大。

图 2-7迎角和升力之间的关系

飞行员通过控制升降舵来改变俯仰姿态及迎角大小。当向后的拉杆力作用到升降舵控制杆上时,尾部下沉同时机头上扬,从而增大了机翼的迎角和升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升降舵会对尾部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来自于航空器的速度产生的能量。当重心靠近航空器后部时,升降舵向下的力会减小。这会导致用于产生向下的力的能量减小,而用于航空器性能的能量增加。

推力是通过油门来控制的,其作用是获得或保持所需的空速。控

制航空器飞行轨迹的最精确的方式是在控制俯仰的同时使用动力(推力)来控制空速。改变航空器俯仰时,为了保持升力不变,需要同时改变动力。

如果飞行员想让航空器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加速,推力必须增加以克服阻力。随着航空器速度的增加,升力也开始增加。为了防止高度增加,俯仰姿态必须要减小,以减小仰角,保持高度。保持高度不变减速时,必须减小推力,使其小于阻力。随着速度的减小,升力随之减小。为了防止掉高度,俯仰姿态必须增大,通过增大迎角来保持高度不变。

五.阻力曲线

诱导阻力和废阻力绘制在同一个曲线图中时,作用在航空器的总阻力以“阻力曲线”的形式出现。『图2-8』中的A 曲线图显示了一条基于推力和阻力的曲线,主要适用于喷气式航空器。『图 2-8』的 B 曲线图则基于功率和阻力,主要适用于螺旋桨驱动的航空器。本章重点关注螺旋桨驱动的航空器的功率和阻力曲线图。

理解阻力曲线有助于充分理解各类性能参数和航空器的各种限制。如果要保持一个不变的空速,功率必须刚好等于阻力。因此该曲线既可以是阻力曲线,也可以是所需功率的曲线。所需功率曲线表征了为了保持匀速平飞,克服阻力所需功率的大小。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的最大效率为80-88%。随着空速的增加,螺旋桨效率会逐渐提高,直至达到最高效率为止。此点之后,空速的继续增加将会导致螺旋桨效率降低。能产生 160 马力的发动机实际上只有 80%的马力能够转换为可用马力,即大约128 马力。剩下的能量将会损失掉。这就是推力和可用功率曲线随速度变化的规律。

图 2-8所需推力和功率曲线

操纵区

从阻力曲线也可以看出有两个操纵区:正操纵区和反操纵区。术语“操纵区”代表了所需功率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操纵”是指飞行员为了达到或保持某一期望的速度,以功率或推力的形式对航空器进行的控制。

“正操纵区”内,要加速就必须要增加功率。这个区域范围内的速度都比最小阻力点的速度大,该区域的操纵特性主要受废阻力的影响。

在“反操纵区”内,增加功率会造成速度的减小。该区域位于速度小于最小阻力点(所需推力曲线内L/DMAX 对应的速度,『图2-8』)的范围内,该区域的操纵特性主要受诱导阻力的影响。『图2-9』表明了同一个功率设定有可能对应两个速度:点 1 速度和点 2 速度。这是因为在点 1 处诱导阻力大而废阻力小;在点 2 处则是废阻力大,诱导阻力小。

操纵特性

绝大多数的飞行都是在正操纵区内进行:例如,巡航、爬升和机动飞行。反操纵区可能会在航空器速度较低的起飞或着陆阶段出现。不过对于大多数通用飞机来说,这个区域是非常小的,低于正常进近速度。

在正操纵区内飞行的特点是航空器自身有相对较强的保持配平速度(使用配平完全消除杆力之后的速度)的趋势;在反操纵区内飞行的特点则是航空器保持配平速度的趋势较弱。事实上,在反操纵区域内,航空器很可能没有任何保持配平速度的趋势。正因为如此,在反操纵区内低速阶段飞行时,飞行员必须十分注意对速度进行正确控制。

虽然并不是说在反操纵区内的飞行一定存在非常大的困难和危险,但在反操纵区内,一些基本飞行技术错误确实会产生比平时更严重的后果,因此掌握正确的基础知识和准确的操作技能非常重要。

速度稳定性

正常操纵

在正常操纵区内的飞行特性在『图 2-10』中用曲线上的 A 点来说明。假设航空器在A 点处于匀速平飞的平衡状态:升力等于重力,可用功率恰好等于所需功率。如果速度增大,而功率设定没有改变,就会出现动力不足。这时航空器会有减速的趋势以恢复动力和阻力的平衡。

如果速度减小,而功率设定没有改变,就会出现动力过剩。这时航空器会有加速的趋势以恢复动力和阻力的平衡。正确地配平航空器会加强这个趋势。

图 2-10速度稳定性区域

航空器的这种静态纵向稳定性会让航空器具有恢复到初始配平状态的趋势。

假设航空器在 C 点处于匀速平飞的平衡状态。『图 2-10』如果速度稍微增加或减少,航空器会趋向于保持改变后的速度。这是因为曲线在该处相对平坦,速度的轻微改变并能不能产生动力上明显的过剩或匮乏。此处具备中立稳定性,也就是说航空器会趋向于保持新的速度。

反操纵

在反操纵区内的飞行特性在『图 2-10』中用曲线上的 B 点来说明。假设航空器在B 点处于匀速平飞的平衡状态:升力等于重力,可用功

率恰好等于所需功率。当速度大于B 点速度的时候,会出现功率过剩。这样会造成航空器继续加速到一个更大的速度。当速度小于B 点速度的时候,会出现功率不足。航空器的趋势是继续减速到一个更小的速度。

这种不稳定趋势的发生是因为B 点两边的剩余功率的变化放大了速度的初始改变量。虽然航空器的静态纵向稳定性会努力保持初始的配平状态,但由于低速飞行的迎角较大,造成诱导阻力的增加,因此不稳定性的影响占据了主导地位。

六.配平

“配平”这个动作是指运用航空器上可调节的空气动力装置来调整力的大小,这样飞行员就不需要一直用手来保持在控制杆上的操纵力了。配平片就是这样一种空气动力装置。配平片是一个较小的、可调整的铰链连接平板,位于升降舵、副翼或方向舵的后缘(一些航空器使用可调整的水平尾翼来代替配平片用于俯仰配平)。配平的过程是通过把配平片偏转到与主控制面需要保持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来实现的。气流撞击在配平片上的力造成主控制面能被偏转到某一位置,以修正航空器的不平衡状态。

因为配平片是利用气流来工作的,所以配平与速度密切相关。速度上的任何改变都相应地需要对航空器进行重新配平。一架航空器在正确进行俯仰配平之后会试图返回到改变之前的原始速度。因此对于仪表飞行员来说保持航空器的持续配平是非常重要的。配平片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飞行员的工作量,允许他们将一些精力运用到其他的工作中而不会削弱对航空器的控制。

七.低速飞行

任何时候航空器在接近失速速度或反操纵区附近的运行,如正常着陆时的最后进近速度、复飞的初始阶段、或低速飞行中的机动,都属于我们说的低速飞行。

低速飞行的主要特征是大迎角,需要升力。而获得更大升力需要运用襟翼和一些增升装置来改变翼型的弯度或延缓附面层的分离。简单襟翼和分裂式襟翼『图2-11』是比较常见的用于改变翼型弯度的襟

翼。需要说明的是,当襟翼打开的时候,航空器的失速迎角会减小。无襟翼时的机翼失速迎角为18°,放襟翼(到最大升力系数CL-MAX 位置)后,新的机翼失速迎角为15°。不过,襟翼放到CL-MAX位置的失速迎角对应的升力比不放襟翼18°迎角时产生的升力更大。

延缓附面层分离是另一种增大CL-MAX的方式。一些方法在实际中被运用,如吹除附面层等。但是在通用航空轻型航空器中最常用的设备是涡流发生器。沿着机翼排列的小金属片(通常在操纵面之前),会产生乱流。这些乱流会将附面层外高速流动的空气与附面层内静止的空气混合起来。这样的效果与其他的附面层设备是相似的。

『图2-12』在仪表进近过程中,大多数小型飞机会保持一个稍高于 1.3 倍VSO的进近速度。例如,某飞机的失速速度VSO为 50 节,那么其正常的进近速度就会是 65 节。不过,这架飞机可能在仪表进近的最后阶段保持90 节的速度(1.8VSO)。起落架很可能会在飞机开始最后进近下降时,或截获ILS下滑道信号时放下。飞行员也可能为此进近阶段设定一个中间襟翼位置。以这样速度飞行的飞机具有较好的

正向速度稳定性,正如『图 2-10』中A点所代表的。以这样的形式飞行可以允许飞行员进行小幅度地俯仰变化,而无需改变功率设定。而且如果俯仰恢复到初始设定状态,速度也会恢复到初始值,因此小幅的速度改变也是允许。这样可以减少飞行员的工作负荷。

在着陆前的最后进近阶段,飞机通常会减速到正常的接地速度。当减速到 65 节的时候

(1.3VSO),飞机的状态接近于图中C点的状态。『图2-10』在该点,精确地控制俯仰和动力、保持正确的速度变得尤为重要。由于此时速度的稳定性相对中立,即此时的速度趋向于在一个新的值上保持,而不会恢复到初始状态,因此将俯仰控制和动力控制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除了对飞机进行精确的速度控制之外,飞行员一般还需放出襟翼来改变飞机的外形。外形的改变意味着飞行员必须时刻对在低高度出现的任何不需要的俯仰变化保持警惕。

如果速度再减小几节,飞机就会进入反操纵区。在该点,飞机会产生一种不安全的下沉率,而且会继续减速,除非飞行员采取迅速的修正措施。由于速度的不稳定性和与所期望速度相背离的趋势,在该区域内正确地进行俯仰和动力的配合是十分关键的。

大型飞机

驾驶失速速度较大的大型飞机的飞行员们可能会发现仪表进近时的速度接近1.3VSO,而且在整个最后进近阶段都处在C点『图2-10』附近。这样的话,在整个进近阶段都有必要进行精确的速度控制。可能我们需要临时性地设定比目标推力更大或更小的推力来迅速地修正速度偏差。

例如,某飞行员以1.3VSO的速度驾驶飞机进行仪表进近,此时速度接近于L/DMAX,同时飞行员也知道能够保持此速度的功率设置。由于设定的功率稍微偏小,飞机实际飞行速度比预期的速度小了几节。飞行员稍微加大功率,这时飞机开始加速,但是加速比较慢。因为此时飞机正处于阻力曲线中的“平坦区”,功率的小幅度改变不会造成飞机迅速恢复到想要的速度值。所以飞行员需要用大于正常需求的功率来加速到这个新的速度,然后再减小功率到保持该速度所需的正常

功率上来。

八.爬升

航空器的爬升能力由保持平衡后的剩余推力或剩余功率的大小来决定。剩余功率是以给定速度保持平飞所需功率之外的那部分功率。尽管有些时候功率和推力这两个词语使用时可以互相交换(很容易误认为它们是同一个概念),但在研究爬升性能时将他们区别对待是很有必要的。功是作用力与移动距离的乘积,通常与时间无关。功率指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是力和速度的函数。推力也是功的函数,它是使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力。

起飞过程中即使航空器在失速速度附近,也不会发生失速现象。原因是该飞行阶段内有剩余功率的存在,可用于产生推力。因此,如果起飞过程中单发失效,必须通过改变俯仰姿态和空速大小来补偿推力的损失,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一个给定重量的航空器,爬升角由推力和阻力之差,即剩余推力的大小来决定。当剩余推力等于零时,飞行轨迹的倾斜角为零,航空器处于稳定的平飞状态。当推力大于阻力的时候,剩余推力大小决定爬升角的大小。当推力小于阻力的时候,推力的不足则会产生一个下降角

巡航飞行中的加速

航空器在平飞时能够加速是因为有保持稳定平飞之外的剩余功率,这和可用于爬升的剩余功率是一样的。在达到预计飞行高度之后,航空器通过减小迎角来保持高度,这时航空器开始在剩余功率的作用下增速,逐渐达到巡航速度。不过,改平后过早地减小功率会延长航空器的加速时间,应在速度快接近目标速度时再设定巡航功率。

九.转弯

和所有移动的物体一样,航空器需要一个侧向力的作用才能实现转弯。通常的转弯中,航空器通过压坡度将升力向内向上倾斜。这样升力就可以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图2-13』与重力作用方向相反的向上的分量是升力的垂直分力。水平方向的升力分量作为向心力。升力的水平分力正是使航空器转弯的侧向力。与升力水平分力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是惯性离心力。理解航空器空速、坡度与转弯率、转弯半径之间的关系对于仪表飞行员来说非常重要。飞行员应该能够估算出对应某一转弯率,应该使用的坡度大小,也能够估算出切入航道时所需要的坡度大小。

图 2-13 转弯中的几个力

转弯率

转弯率,其单位通常是度每秒,它的大小决定于设定的空速和坡度。只要其中一个参数发生改变,转弯率就会改变。如果坡度不变航空器增速,转弯率就会减小,反之转弯率就会增加。

改变坡度而速度不变也会引起转弯率的改变。在不改变速度的条件下增加坡度,则转弯率增加。反之转弯率减小。

标准转弯率为3°/秒,它在转弯仪上有明显的标识,是转弯时的常用参考。飞行员必须明白在保持转弯率不变的条件下,坡度是如何随着空速改变的,如在等待或仪表进近中的减速对坡度的影响。『图2-14』表明了保持坡度不变或空速不变的情况下,转弯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转弯率和转弯半径影响。计算标准转弯率对应坡度的经验公式是将空速除以 10 再加上 7。如,一架航空器空速为 90 节,用16°的坡度就可以保持标准的转弯率(90 除以 10 再加上 7 等于16°)。

图 2-14 转弯

转弯半径

速度或坡度的改变都会造成转弯半径的变化。如果保持坡度不变而增加速度,则转弯半径增大;如果保持速度不变而增加坡度,转弯半径会减小,而减小坡度,转弯半径则会增大。这意味着如果以一个较大的速度切入航路会需要较长的距离,即在切入转弯之前需要一个更大的提前量。如果为了进入等待或进近,速度明显减小,则转弯的提前量会比巡航时的转弯提前量小。

方向舵和副翼的配合

任何情况下使用副翼都会产生反方向的偏航。滚转操纵(如转弯)时偏转副翼,结果就会产生反向偏航。航空器右转时,右侧副翼上扬,同时左侧副翼下沉。左边的升力会增加而右边的升力减小,结果造成航空器向右倾斜。然而,左边升力的增加会使左侧的诱导阻力也随之增加。由于阻力的作用,左侧机翼会减速,促使机头向转弯的反方向转动。仪表飞行时当加入或退出转弯时,要想精准地控制航空器,使用方向舵来修正反向偏航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转弯侧滑仪中小球的位置,飞行员可以很方便地看出转弯是否协调。

『图2-15』当航空器压坡度进入转弯时,机翼上的垂直升力的一部分变成了水平分力,而垂直于地面的升力减小。

图 2-15反向偏航

因此,如果不增大向后的带杆力,航空器就不能在转弯过程中保持高度。垂直升力的损失可以通过增加半格俯仰量来补偿。此时配平可以用于消除增加的带杆力,不过一旦使用了配平,必须注意在转弯完成以后及时将配平恢复至转弯前的设置。

如果航空器的坡度相对于实际转弯率来说过大,造成升力的水平分力大于离心力,这样会出现内侧滑转弯,造成航空器偏向转弯内侧;如果转弯率相对于坡度来说过大,造成升力的水平分力小于离心力,这样则会产生外侧滑,即拖动航空器向转弯外侧运动。

侧滑仪中的小球能够说明转弯协调性的好坏。在协调飞行时,小球应该始终保持在中间位置。如果小球偏在转弯内侧,说明航空器发生了内侧滑。此时应向小球的方向蹬舵以增加转弯率,否则就应当减少坡度,这样才能消除侧滑,协调转弯。如果小球偏在转弯外侧,说明航空器发生了外侧滑。此时仍然应向小球的方向蹬舵以减小转弯率,

否则就应当增大坡度,以达到协调转弯的目的。如果航空器操纵正确,坡度改平时,小球还应该保持在中间位置。在转弯过程中可以使用方向舵和副翼配平。

为了在转弯过程中保持高度,需要增大迎角,这会使飞机的诱导阻力增大。如果此时不相应地增大功率,则会导致速度有所损失。

十.载荷因数

任何作用在航空器上、使其偏离直线运动的力都会对航空器的结构产生应力。这种力的大小用载荷因数来反映。载荷因数是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与飞机重量之比。举个例子,载荷因数为3 指的是作用在航空器结构上的负载是其全重的三倍。在设计航空器的时候就需要确定航空器今后在各种环境下运行可能遇到的最大载荷因数。这个最大值称为“极限载荷因数”。

航空器的用途分类众多,如运输飞行、通用飞行、特技飞行,其分类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设计的载荷因数的大小。出于安全考虑,航空器必须设计成在最大载荷因数时不会出现任何结构上的损坏。

空气动力也可能造成某些过载,比如转弯。在平稳的气流中水平转弯时,机翼不仅支撑着飞机的重量,同时还承受着离心力。当坡度增加的时候,升力的水平分力增大,离心力增大,载荷因数也随之增大。如果载荷因数过大,增大迎角都不能提供足够的升力来支撑负载,机翼就会失速。由于失速速度的增大与载荷因数的平方根成正比,因此载荷因数对飞行安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飞行员必须清楚在哪些情况下载荷因数会明显增大。低速大坡度飞行、结构性积冰以及乱流区内的垂直阵风都有可能造成载荷因数过大,危及飞行安全。

十一.积冰

航空器积冰是飞行安全最大的危害之一。仪表飞行员必须清楚导致航空器积冰的条件,了解积冰的种类,积冰对航空器操纵和性能的影响,积冰对航空器系统的影响,以及航空器防冰除冰设备的使用和限制。应对积冰的危害要从飞行前计划开始做起,预测飞行过程中哪些区域可能发生积冰,在起飞之前就保证航空器远离冰和霜。在飞行过程中要继续保持这种严谨的态度,使用好防冰除冰设备。由于气象

飞行器的力学原理

飞行器的力学原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并且使用过众多种类的飞行器,如飞机、无人机、直升机等等。这些飞行器的背后,有着丰富的物理学和力学原理支撑。在本文中,我们将会深入了解飞行器的力学原理。 一、空气动力学 飞行器在空气中飞行,需要克服空气的阻力和重力的作用。空气动力学是研究 空气流动和空气的力学原理的学科。空气动力学主要研究的是空气流动的速度、压力和密度,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在飞行器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空气动力学是必不可少的学科。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需要使用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和公式: 1. 气流速度 气流速度是指在定点通过一定面积的空气流动的平均速度。它与飞行器的速度 和空气流动方向有关。 2. 空气密度 空气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包含的质量。它与高度和气温有关。 3. 气压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气体对于垂线方向所施加的作用力。它与高度和气温有关。 二、牛顿运动定律 飞行器的运动也要遵循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在不受外力影 响时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二定律说明了物体运动时所受到的合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本质。当一个飞行器处于匀速直线运动中,说明它所受到的合力为零,它将会一直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三、气动力学 在对飞行器的运动和力学原理进行分析时,还必须考虑气流对飞行器的作用。气动力学是研究流体如何通过物体、物体的运动如何影响周围流体的力学学科。在实际的物理学应用中,气动力学主要帮助我们了解飞机飞行时所受到的阻力和升力的原理。 1. 阻力 飞行器在空气中飞行,会受到阻力的作用,这会使得飞行器的速度减缓。阻力的大小与飞行器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其所受到的阻力也更大。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一般会用到剖面阻力系数、湍流消耗能量系数等的概念来描述阻力。 2. 升力 升力的产生是由于飞机表面上形成的气流的压差所引起的。当飞机飞行时,飞机表面的上方会形成低压区,下方则会形成高压区,这样大气就会向上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就是升力。 四、旋翼理论 旋翼理论是研究直升机产生升力的基础。直升机的旋翼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同时也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也就是旋翼的反扭矩。旋翼的升力和反作用力与旋翼的叶片数、旋翼的转速、进出气流的速度和叶片的角度等因素有关。 五、结论 以上就是飞行器力学原理的讲解。空气动力学、气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和旋翼理论这些学科方法的综合应用,才使得飞行器得以在空气中飞行。对于科学爱好者和学生来说,这些知识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飞行器的运动过程,也能够启发我们对物理学的深入探究。

航空飞行理论知识点总结

航空飞行理论知识点总结 航空飞行理论知识点总结 导论 航空飞行理论是研究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规律的学科,对于飞行员和航空工程师来说,掌握航空飞行理论知识十分重要。本文将对航空飞行理论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飞行控制以及飞行器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一、空气动力学 1.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对物体运动的力学规律的学科。其中包括气动力、气动力矩的计算以及空气流动的特性等。 2. 静力学和动力学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不发生运动时的平衡和稳定性,而动力学研究物体在发生运动时的运动规律和机构。 3. 空气动力学参数 空气动力学参数包括气动力、气动力矩、气动力系数等,他们是描述物体在空气作用下所受力的重要指标。 4. 尺度效应 尺度效应是指在不同尺寸的模型和实际飞机之间存在的差异。了解尺度效应对于飞行器的设计和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二、飞行力学 1. 飞行动力学 飞行动力学研究在不同飞行状态下飞机的力学行为,包括起飞、爬升、巡航、下降和着陆等各个阶段。 2. 稳定性与操纵性

稳定性是指飞机在受到扰动后自动返回原始状态的能力,而操纵性是指飞机在操纵员操作下的灵活性和可控性能。 3. 飞行方程 飞行方程是描述飞机在不同飞行状态下运动规律的方程,包括运动方程、气动力平衡方程和质量平衡方程等。 4. 外部干扰与驾驶负荷 外部干扰包括风、气流和重力等对飞机造成的扰动,而驾驶负荷则是指操纵员在不同飞行状态下所需要的操作负荷。 三、飞行控制 1. 飞行控制概述 飞行控制是指通过操纵飞机各个控制面来改变飞机的运动状态,使其按照飞行员的意图实现飞行任务。 2. 飞行稳定性辅助系统 飞行稳定性辅助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和传感器等设备来监测和控制飞机的姿态和稳定性的系统,如自动驾驶仪和导航系统等。 3. 飞行操纵系统 飞行操纵系统由飞机上的各种操作机构和操纵面组成,通过操纵杆、脚蹬和配平机构等来操纵飞机的姿态和运动。 4. 飞行控制律设计 飞行控制律设计是根据飞机的动力学和控制要求,设计出适用于不同飞行阶段的控制系统来保证飞行的安全和稳定性。 四、飞行器设计 1. 飞行器设计原理 飞行器设计原理是指根据飞行任务和性能需求,通过选取合适的气动型号、发动机和结构设计等要素,构建出符合设计要求的飞行器的过程。

鸟类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鸟类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鸟类飞行是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完美结合,本文将从飞行姿态、翅膀结构、伯努利定理、升力和阻力、稳定性与控制以及气动噪声等方面,深入探讨鸟类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1.飞行姿态 鸟类飞行时,其身体姿态和翅膀位置的调节是飞行动态控制的关键。鸟儿在空气中飞行时,通过调节翅膀的姿态和位置,以及身体的倾斜角度,可以改变飞行轨迹和速度。这种调节过程是鸟类飞行控制的基本要素。 2.翅膀结构 翅膀是鸟类飞行的核心结构,其形状和尺寸对于鸟类飞行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翅膀由羽毛组成,这些羽毛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在空气中产生足够的升力和阻力。 在翅膀结构中,羽毛排列形成特定的形状,以便鸟儿在扇动翅膀时产生升力和推力。同时,羽毛之间的角度和形状可以改变翅膀的面积和形状,进而影响升力和阻力的大小。 3.伯努利定理 伯努利定理在鸟类飞行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伯努利定理,流速越快,压强越小。在鸟类飞行中,当翅膀向上抬起时,由于翅膀表面的气流速度增加,导致翅膀上方的压强减小,而下方气流速度较低,压强相对较大。这种压强差产生了升力,使鸟儿可以腾空飞翔。 4.升力和阻力

升力和阻力是鸟类飞行的两个重要概念。升力是垂直于翅膀表面的力,它是由伯努利定理所描述的压强差产生的。而阻力则是平行于翅膀表面的力,它与飞行方向相反,会抵消部分或全部推力。 在鸟类飞行中,升力和阻力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翅膀的形状、角度和速度等。同时,鸟儿通过调节翅膀的姿态和速度,以获得最佳的升阻比,从而实现高效的飞行。 5.稳定性与控制 鸟类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性并控制飞行轨迹。在无风条件下,鸟儿通过调整翅膀的姿态和频率来实现稳定飞行。当遇到风力干扰时,鸟儿会利用伯努利定理来控制翅膀角度,以抵抗风力影响。 此外,鸟儿还可以通过调整翅膀的肌肉收缩速度和顺序来改变翅膀的形状和攻角,进而改变升力和阻力。这些控制机制使鸟类能够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并灵活地改变飞行轨迹。 6.气动噪声 在鸟类飞行过程中会产生气动噪声。气动噪声的产生主要与翅膀表面的气流紊乱有关。当鸟儿扇动翅膀时,气流会在翅膀表面形成涡流,这些涡流会产生气流噪声。 此外,当鸟儿穿越翼尖涡流时,高速流动的气流与翼尖之间的空隙会使涡流产生强烈的旋转运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噪声。对于长距离飞行的大型鸟类来说,气动噪声可能会对自身听力造成损伤。因此,鸟儿通常会采用一系列策略来降低气动噪声的产生,例如优化翅膀结构和形状、改变翅膀振动频率等。

空气动力学探索飞机在空气中的飞行原理

空气动力学探索飞机在空气中的飞行原理 飞机的飞行原理是基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它涉及到空气的流动、 力的作用和物体的运动。通过了解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可 以更好地理解飞机在空中的飞行过程。 一、空气的流动 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是空气的流动。空气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之间存在着运动和撞击。当空气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会产生流动。在飞机飞行过程中,空气的流动十分重要。 在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的气流速度较快,而下方的气流速度较慢。这是由于机翼上方的气流被弯曲并加速,而下方的气流则被挡住减速。这种气流的流动差异产生了升力,是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的重要原理 之一。 二、升力的产生 升力是飞机在空中得以飞行的重要力量。它是垂直方向上的力量, 支持着飞机的重量,使得飞机能够克服重力并保持稳定的飞行。 在空气动力学中,升力的产生主要与机翼的设计有关。机翼的上表 面相对平坦,而下表面则更为曲线。当空气流经机翼时,上表面的气 流速度较快,下表面的气流速度较慢,同时由于曲率的存在,气流的 压力也不同。

根据伯努利定律,速度较快的气流具有较低的压力,速度较慢的气 流则具有较高的压力。而机翼上下表面气流的差异产生的压力差,就 形成了升力。这个升力可以用来克服飞机的重力,使得飞机能够悬浮 在空中。 三、阻力的产生 在空气动力学中,阻力是飞机飞行中必然要面对的一种力量。阻力 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空气的摩擦、飞机表面的阻力和空气的压力阻 力等。 为了减少阻力,飞机在设计上需要尽量降低阻力产生的因素。例如,飞机的机身通常呈流线型,这样可以减少空气摩擦的阻力。而飞机的 机翼也会采用相对平坦的上表面设计和流线型的下表面设计,来减少 气流的阻力。 此外,飞行速度的选择也会影响到阻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低速飞 行时,阻力较小;而高速飞行时,阻力则较大。因此,飞机在飞行时 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飞行条件选择合适的速度,以降低阻力的影响。 四、操纵飞行姿态 除了了解升力和阻力的产生原理,还需要了解如何操纵飞机的飞行 姿态。这是通过控制机翼和尾翼上的控制面来实现的。 机翼上的副翼可以控制飞机的滚转,使得飞机能够左右转弯。副翼 的操作会改变机翼的升力分布,从而使得飞机发生滚转运动。

空气动力学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理与分类

空气动力学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理与分类 空气动力学飞机是目前最常见的航空器,它是通过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 在大气中实现飞行的。本文将介绍空气动力学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理以及常 见的分类。 一、空气动力学飞机的原理 1. 升力与重力平衡原理 空气动力学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关键在于升力与重力的平衡。升力是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垂直向上的力,它是由飞机的机翼通过气动力学原 理产生的。重力是由地球对飞机的吸引力产生的垂直向下的力。飞机需要通 过调节升力和重力的平衡来保持稳定的飞行。 2. 推力与阻力平衡原理 推力是飞机的发动机产生的向前的力,它推动着飞机在空中前进。阻力 是由空气对飞机运动的阻碍力,包括飞机外形的阻力、空气黏性产生的阻力 以及升力产生的阻力。飞机需要调节推力和阻力的平衡来保持适当的速度和 飞行方向。 3. 控制与稳定原理 飞机的控制与稳定是空中飞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飞机通过控制机翼、 尾翼、副翼、方向舵等控制面来控制飞行姿态和方向。稳定性是指飞机在飞 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它与飞机的气动特性密切相关。飞行员通过 控制飞机的操纵杆和脚踏板来实现对飞机的控制与稳定。 二、空气动力学飞机的分类 1. 固定翼飞机 固定翼飞机是最常见的空气动力学飞机,它通过机翼产生升力来实现飞行。固定翼飞机包括民用客机、货机、军用飞机、喷气式飞机、涡桨飞机等。固定翼飞机具备较高的速度、较大的载重能力和较长的续航能力,其设计和 制造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技术。 2. 直升机

直升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并在空中悬停的飞行器。它通过旋转桨叶产 生升力,实现飞行和悬停。直升机具备垂直起降的能力和悬停能力,适用于 狭小的起降场地和特殊任务,如救援、运输、巡逻和医疗等。 3. 无人机 无人机是一种没有驾驶员的遥控飞行器。它由电池供电,通过遥控器或 自主飞行系统进行控制和导航。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军事侦查、航 拍摄影、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科学研究等。无人机的设计和制造也在不断 发展和改进。 4. 滑翔机 滑翔机是一种没有发动机的飞行器,它通过利用富有变化的气流和气动 性能来实现飞行。滑翔机通常在起飞时利用助推器或被拖带起飞,然后利用 升力和阻力平衡的原理在空中飞行和滑翔。滑翔机具备较长的滞空时间和较 小的噪音污染,广泛应用于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 总结: 空气动力学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理是通过升力与重力的平衡、推力与阻 力的平衡以及飞机的控制与稳定来实现的。空气动力学飞机包括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滑翔机等不同类型。这些飞机在不同的领域和任务中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交通运输、军事防卫、科研探测和娱乐休闲等方面 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空气动力学飞机的设计和 制造也在不断进步,为未来空中交通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空气动力学工作原理

空气动力学工作原理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飞行器在空气中运动的科学,主要涉及气流力学、机翼气动力学、飞行器升力和阻力等问题。了解和应用空气动力学原 理对于飞行器的设计、控制和性能优化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空 气动力学的工作原理。 一、气流力学 气流力学是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研究空气在运动中的物理特性。空 气由于受到各种力的作用,会形成各种气流现象,如湍流、层流、颠 簸等。气流力学研究了空气的流体力学性质,包括速度、密度、黏性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飞行器在空气中的运动。 二、机翼气动力学 机翼气动力学是空气动力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了机翼在飞行过程 中所受到的气动力。机翼的形状、面积和角度等因素会影响气流对机 翼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飞行器的升力和阻力。为了减小阻力、增加升力,机翼的设计需要考虑气动力学原理,采用合理的机翼翼型和控制面。 三、升力和阻力 升力和阻力是飞行器在运动中的两个关键力。升力使得飞行器能够 克服重力,并产生向上的浮力。阻力是飞行器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 阻碍力,直接影响飞行器的速度和能耗。通过调整机翼的形状和角度,可以改变升力和阻力的大小,实现飞行器的稳定飞行。

四、空气动力学模拟 空气动力学模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飞行器在空气中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可以预测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和飞行状态。空气动力学模拟可以为飞行器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优化指导,可以节省实际试验的成本和时间。 五、应用领域 空气动力学工作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航空器设计师通过研究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出具有优异性能的飞机和导弹。同时,空气动力学原理也被应用于空气动力学模拟、气象学、建筑设计等领域,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方法。 结语 空气动力学的工作原理是研究飞行器在空气中运动的基础知识,涉及气流力学、机翼气动力学、升力和阻力等方面。了解和应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可以优化飞行器设计、提高飞行性能,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工程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通过不断深入研究空气动力学原理,可以推动飞行器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探索更广阔的天空创造更多可能。

飞行器中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飞行器中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原理是实现飞行的关键。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流动行为对物体的影响的学科,它揭示了飞行器如何受到空气的支持和阻力。在飞行器中,空气动力学原理包括升力、阻力、推力和重力四个主要方面。 首先,升力是支持飞行器在空中飞行的力量。升力产生的原理是由于流经飞行器表面的空气 流动速度不同,形成上、下表面的气压差,从而使得飞行器受到垂直向上的力量。这是由于飞行器的机翼形状、攻角和飞行速度决定的。当飞行器增加攻角(对流体流动体来说,攻角是指对象相对于流速方向的夹角)时,可以增加升力的大小,但在一定攻角范围内,过大的攻角会导致气流分离,升力减小,产生失速现象。而当流速增加时,也会增加升力的大小,但超过一定速度后由于空气无法及时流经机翼,会导致升力减小。 其次,阻力是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阻碍力量。阻力来源于空气对飞行器的阻碍及摩擦力。空气动力学中,阻力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压力阻力和摩擦阻力。压力阻力是由于飞行器的形状引起的,当飞行器移动时,空气对其正、

侧面施加压力,从而产生阻力。而摩擦阻力是由 于飞行器表面与空气的摩擦而产生的,它与飞行 器表面的粗糙度、空气粘性以及速度等因素相关。飞行器的设计通常会考虑如何减小阻力,以提高 飞行器的性能和效率。 第三,推力是使飞行器向前运动的力量。推 力是由发动机产生的,它使飞行器克服阻力向前 运动。推力原理是通过发动机燃烧燃料产生高温 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喷射或推进的方式将气体排出,产生反作用力从而推动飞行器。不同类型的 飞行器使用不同的推进方式,如喷气发动机、螺 旋桨、火箭等。推力的大小与喷出气体速度和喷 射质量有关,可以通过改变喷射速度和质量来调 节飞行器速度。 最后,重力是地球对飞行器施加的向下的力量。地球的引力使得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克 服重力才能保持在空中飞行。飞行器需要产生足 够的升力与重力平衡,以保持平稳飞行。当升力 小于重力时,飞行器下降;当升力大于重力时,飞行器上升。飞行器可以通过改变攻角或增加推 力来调节升力,以便与重力平衡,实现水平飞行

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原理概述

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原理概述 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原理概述 引言: 无人机的普及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使得对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和飞 行原理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本文将会深入探讨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和 飞行原理的多个方面,从简要的概述到更为深入的理解,帮助读者对 这一领域有一个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认识。 一、无人机空气动力学的概述 无人机空气动力学研究的目标是研究无人机在空气中的运动和稳定性。其中,空气动力学是研究涉及到机体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学科,而无人 机的空气动力学则是针对无人机而言的。空气动力学涉及到气动力学 力学和气动载荷两个方面。机体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是指无人机在不同 空气条件下的飞行性能,包括升力、阻力、侧向力和俯仰力等。 二、无人机的飞行原理 无人机的飞行原理涉及到无人机的升力和操纵。无人机通过利用空气 动力学原理产生升力,并通过操纵机身和舵面来改变飞行状态。升力 是无人机飞行原理的核心,它使得无人机能够在空中升起并保持飞行。在无人机空气动力学中,升力的产生与机体的形状、机翼的气动特性

以及无人机的速度和角度等参数有关。 三、无人机的空气动力学建模 无人机的空气动力学建模是对无人机飞行中的空气动力学进行建模和 分析。空气动力学建模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无人机的运动、稳定 性和操纵。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诸如无人机的外形、翼展比、 机翼面积、机动性能等因素,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如空气密度、温度和 湿度等的影响。 四、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对于实现无人机的稳定飞行和精确操纵至关重要。飞行控制系统通常包括飞行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关键组成 部分。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和飞行操纵理论,以使 无人机能够根据指令执行各种任务。 五、对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原理的观点和理解 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原理的研究是提高无人机性能和安全性的基础。通过深入理解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设 计和控制无人机,使其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此外,空气动力学和飞 行原理的研究还有助于无人机的发展和创新,推动无人机技术的进步。 总结: 本文深入探讨了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原理的多个方面,从简要的

飞行器的气动原理

飞行器的气动原理 飞行器的气动原理是指通过气体动力学原理,将飞机、直升飞机、导弹等空中运动器利用空气的支撑力和推进力进行运动的原理。在气动原理的基础上,飞行器可以实现在部分空气动力学力 学方程的限制下,控制运动的方向、速度和稳定性,从而达成人 类掌控空中交通的目的。 一、气流支撑力 飞行器的气动支撑力主要来源于空气动力学中的伯努利定律。 根据伯努利定律,略去阻力、摩擦力等复杂因素不论,当一条流 体沿着管道或机翼运动时,其速度提高,压力就会下降,同样地,当流体速度减缓时压力将会增加。于是,快速流动的空气上方的 压力比较小,而其下方的压力则比较大,两者便会形成上下的压 力差,从而使得机翼上方的气流对机翼形成上升的支撑力。 飞机起飞和翻滚时,是通过改变机翼的角度来调节气流对机翼 投射的位置和强度,从而改变机翼上方气流承受力的方向和大小。飞翔高度越高,气压越小,气流支撑力也会减弱,这时需要对机 翼的设计进行改进,以提高飞行器在高空的飞行性能。

但是,如果气流支撑力不够强大,飞机或导弹就无法从地面或 舰艇起飞,或者无法获得足够的升力,从而不能飞行到所需的高 度和速度。因此,气流支撑力是飞行器飞行的基础性条件之一。 二、气流推进力 飞行器的气流推进力主要来源于牛顿第三定律,即每个作用力 都会产生相对的反作用力。当飞行器的推进装置驱动空气向后喷 出时,空气向后喷出仍会有一定的前向速度,空气与推进器受到 的反作用力即为飞行器所用的推进力。洛克希德F-104“星座”战斗 机和蒸汽机汽车中使用的喷气推进器就是产生原动力的基本装置。 飞行器的推进力可以来自于喷气发动机、涡喷发动机、螺旋桨、直升机的旋翼等装置。这些装置利用反作用力的原理,将空气向 后喷出,从而推动飞行器向前飞行。 飞行器的速度越快,气流推进力就越大。但是,气流推进力过 大也会产生不良的飞行效果,例如过强的推进力可能会导致飞行 器失速、空气动力学失控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空气动力学知识点

空气动力学知识点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在机体表面运动时产生的力学效应的学科。 空气动力学知识点涵盖了各种与空气流动有关的原理和现象,对于飞机、汽车、火箭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和性能优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的空气动力学知识点。 1. 升力和阻力 在空气动力学中,升力和阻力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升力是指机翼 等物体在飞行或运动时受到的垂直向上的力,使得物体能够获得提升 力以保持飞行。阻力则是运动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阻碍力,是飞机、 汽车等移动物体必须克服的力量。升力和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空 气流动的速度、密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 2. 卡门涡街 卡门涡街是指当流体经过物体时,流体两侧产生的交错的涡流。这 些涡流会在物体后部形成一串被称为卡门涡街的旋涡,对物体的性能 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减小或控制卡门涡街可以提高交通工具的效 率和性能。 3. 翼型 翼型是用于生产升力的构件,通常指飞机机翼的截面。不同的翼型 设计会影响飞机的飞行稳定性、速度、升力和阻力等性能。常见的翼 型包括对称翼型、半对称翼型和非对称翼型,每种翼型都有其独特的 特点和应用场景。

4. 涡流 涡流是液体或气体在流动中形成的旋涡状结构。在空气动力学中,涡流是产生升力和阻力的重要因素,也是风洞模拟实验和流场仿真计算的关键对象。通过研究和控制涡流的生成和演变,可以改善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性能。 5. 马赫数 马赫数是描述物体相对于音速运动速度的无量纲指标。当飞机等物体的速度达到音速时,其马赫数为1,称为音速。超音速则指马赫数大于1的速度范围,而亚音速则指马赫数小于1的速度范围。马赫数的变化会对空气动力学效应和物体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以上是关于空气动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空气流动、升力产生、阻力控制等领域的重要内容。深入理解和掌握空气动力学知识,对于设计和优化交通工具的性能至关重要。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对空气动力学有更深入的了解提供帮助。

空气动力原理

空气动力原理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在物体表面流动时所产生的力的学科,它是航空航天工程、汽车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的重要基础理论。空气动力学原理的了解对于设计高效、安全的飞行器和车辆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空气动力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升力和阻力。升力是指空气对物体的垂直向上的推力,它是飞行器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关键。而阻力则是空气对物体运动方向的阻碍力,它是飞行器或车辆运动时需要克服的力。这两个力是空气动力学中最基本的力,也是设计飞行器和车辆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空气动力学中的流动状态。空气在物体表面的流动状态可以分为层流和湍流两种。层流是指空气沿着物体表面呈现出较为规则的流动状态,而湍流则是指空气呈现出不规则的、混乱的流动状态。在设计飞行器和车辆时,需要考虑空气流动的状态对于升力和阻力的影响,以便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除此之外,空气动力学还涉及到气动力学的概念。气动力学是

研究空气对物体的作用力和运动的学科,它包括了升力、阻力、升 降舵、方向舵等概念。在设计飞行器和车辆时,需要考虑气动力学 的原理,以便设计出具有良好飞行或行驶性能的产品。 在现实生活中,空气动力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飞机设 计中,工程师们需要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出具有良好升力和阻 力特性的机翼,以确保飞机能够安全、稳定地飞行。在汽车设计中,工程师们也需要考虑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出具有良好空气动力学 性能的车身,以降低车辆的阻力,提高燃油经济性。 总之,空气动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工程学科,它对于飞行器、车 辆等产品的设计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深入了解空气动力学的 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飞行器和车辆的设计与性能,为 未来的工程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基础。

工程师航空航天工程中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工程师航空航天工程中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工程师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需要掌握各种原理 和技能以确保空中飞行器的安全和性能。其中一个关键领域就是空气 动力学原理,它涉及到飞行器在空气中运行时所受到的力学效应和空 气流动的行为。本文将介绍工程师在航空航天工程中所需了解的空气 动力学原理。 一、气流特性与机翼设计 1. 气体运动理论 在航空航天工程中,气体运动理论是理解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基础。 工程师需要研究气体的压缩性、速度分布以及气流对物体的压力分布等。这对于设计具有高抗风能力和优秀操控性的飞行器至关重要。 2. 高速流动与低速流动 航空航天工程中的气流可以分为高速流动和低速流动。高速流动的 气体与低速流动的气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工程师而言,理解 这些差异并相应地进行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飞行器的气动 性能和飞行特性。 3. 机翼设计原理 机翼是飞行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直接影响到飞行器的 升力和阻力。工程师需要了解机翼的气动特性,包括机翼剖面的选择、

升力分布、空气流动分离等。通过合理设计机翼,工程师可以提高飞行器的升力效率,减少阻力,并提升整体性能。 二、飞行器稳定性与控制 1. 前进速度与飞行器稳定性 飞行器的稳定性是指它在飞行过程中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工程师需要了解飞行器的前进速度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前进速度的变化会改变飞行器所受到的气动力,从而影响其稳定性。在设计飞行器时,工程师需要考虑前进速度对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相应调整。 2. 飞行器的操纵与控制 飞行器的操纵与控制是指通过控制飞行器各部件来实现飞行器的姿态变化和航向调整。工程师需要了解飞行器在不同气动条件下的操纵特性,以确保飞行器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操纵性。 三、空气动力学模拟与优化 1. 空气动力学模拟 空气动力学模拟是指通过数值计算和仿真来模拟飞行器在气动环境中的运动和性能。工程师可以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等工具对飞行器的气动性能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指导设计和优化过程。 2. 气动外形优化

飞行器设计中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飞行器设计中的空气动力学原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飞行器在人类 历史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风筝、热气球到飞机、航天器,人类对于飞行器的掌控和运用范围不断拓展。而作为飞行器 设计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领域,空气动力学理论是不可避免的。 一、什么是空气动力学? 简单的说,空气动力学就是研究物体在气体中运动时的相互作 用行为的学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空气对于固体物体的 作用,即飞行器受到的前进阻力、升力、侧向力和阻力等力的影响;第二是固体物体对空气的影响,即飞行器的气动性能。 二、飞行器的主要气动效应 在设计飞行器时,我们需要了解飞行器所受到的主要气动效应,以便更好地优化飞行器的设计和性能。 1. 阻力

阻力是指飞行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碍所表现出的物理现象。阻力越大,飞行器的运动速度就越慢。涡流、摩擦效应以及空气在机体表面与风流之间的分离都会引起阻力。 为了降低阻力来提高飞行器速度,一般采用各种流线型设计,例如小车头、燕尾形及其他科技减阻技术。 2. 升力 升力是飞行器在空气中飞行时向上的力量。它是由飞行器在运动中压力差引起的,也是任何飞行器的基本气动特性之一。 通过改变机翼形状、机翼横截面和角度,以及飞行速度和气流的流动状态来控制升力。这也是飞行器起飞、稳定飞行和着陆的关键因素之一。 3. 侧向力 侧向力是指垂直于飞行器运动方向的力。它通常用来控制飞行器的偏转和水平运动。

不同形状的舵面、操纵杆和其他控制设备可以产生侧向力,以便进行转弯和调整方向。 4. 扰动 扰动是飞行器在航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外部因素,它们可能影响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控制。例如气脉冲、气流涡旋、气压波动、地面和空气湍流。 在设计飞行器时,需要考虑这些扰动因素,并在飞行器结构中考虑如何减轻、消除和对抗它们。 三、空气动力学原理在现代飞行器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飞行器设计使用了大量的空气动力学理论和技术,在实践中进行了无数次改进。航空、航天、导弹制造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升力提高

飞机在空气中飞行的原理

飞机在空气中飞行的原理 众所周知,飞机是一种能够在空中飞行的交通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商业航空、军事航空等领域,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是基于什么原理呢?本文将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为大家揭开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奥秘。 一、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空气动力学是一门关于空气的流动及其对物体的影响的学科。它涉及到流体力学、热力学、控制论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研究空气动力学问题的基础。 在空气动力学中,最基本的是流场和力场的概念。流场是指空气在周围环境中的流动状态,它能够影响到物体的运动。力场是指由流体对物体施加的作用力,它能够使物体运动或变形。在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到的力场和流场作用力共同作用,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理

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理可以用“受力平衡”来表述。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飞机需要克服空气的阻力和重力的作用,只有当飞机所受到的推力(动力)与阻力和重力(静力)平衡时,飞机才能维持在空中稳定飞行。 其中,动力主要来自于喷气式发动机或螺旋桨推进器的动力输出(也有少数飞机使用火箭发动机),阻力主要来自于空气的阻力和飞机本身的阻力,重力是由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引力。在漫长的飞行过程中,飞机要不断地调节动力、控制姿态、降低阻力,以达到所要求的飞行速度和高度。 三、气流对飞机的影响 在高海拔或巨型飞机上,空气的表现会有明显的改变。大气分布不均以及高空气体量减少会使得飞行器面临惯性或辐射性的危险。由于肥大的机体在速度较小时会受到较小的压缩而导致空气压力不均衡,引发各种气动力特性。 四、飞行中的空气动力学问题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会面临一系列空气动力学问题,其中最重要 的问题是空气阻力问题。空气阻力是空气对飞机运动的阻碍力, 阻力的大小取决于空气的密度、速度、飞机的外形和表面状态等。 为了减小空气阻力,飞机的设计都采用了多种空气动力学手段。例如,飞机机翼的形状和横截面积的大小,可以让飞机在空气中 产生升力,从而克服重力,飞机机身的流线形状可以减小阻力, 提高飞行速度。此外,飞机还可以利用翼尖蒙皮效应、安装小翼、增加机翼弧度等方式进一步减小空气阻力。 总之,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理是基于空气的动力学原理,它能 够充分利用空气的流动特性,克服空气阻力和重力的影响,以保 持在空中稳定飞行。在未来,随着航空科技不断发展,飞机设计 和制造技术也将进一步改进,加速飞行器的发展和应用,为人类 的航空事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空气动力学知识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空气动力学知识航空航天工程师是一个颇具挑战和令人激动的职业,他们的工作涉 及到飞行器的设计、开发和改进。在这个领域中,空气动力学知识是 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航空航天工程师所需的空气动力学知识及其 应用。 一、空气动力学的基础概念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学科。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气动力、升力、阻力、推力等。 1. 气动力 气动力是指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力,它包括升力和阻力两个方面。 升力使得飞行器能够克服重力,保持在空中飞行;阻力则是阻碍飞行 器前进的力量。 2. 升力和阻力 升力是指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力,它是使得飞行器能够在空中飞行的 关键。阻力则是飞行器在空气中前进时所受到的阻碍力,它影响着飞 行器的速度和能耗。 3. 推力 推力是飞行器产生的向前推力,它是克服阻力、保持速度的重要力量。推力来源于发动机的喷气、喷射或推进剂的燃烧等。

二、航空航天工程师的空气动力学应用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空气动力学知识和应用涉及到飞行器的设计、性 能优化和改进等多方面。 1. 飞行器设计 空气动力学对于飞行器的设计至关重要。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在设 计过程中考虑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如升力、阻力、稳定性、操纵性等。他们使用空气动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来预测飞行器的性能,并通过不 断优化设计来提高飞行器的飞行效率和安全性。 2. 气动力学仿真 航空航天工程师通常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空气动力学分析和预测。他们可以通过模拟飞行器在各种气流条件下的运动来评估其性能,并指导设计改进。气动力学仿真还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飞行器在各个 飞行阶段的操纵特性,从而提高其飞行操纵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3. 风洞试验 为了验证计算和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航空航天工程师通常还进行风 洞试验。在风洞中,他们可以模拟不同飞行条件下的气流环境,通过 测量飞行器在气流中的受力和流场分布来验证设计和预测。 4. 空气动力学优化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目标是不断提高飞行器的性能。他们通过对空气 动力学的研究和仿真分析,优化飞行器的外形、机翼、机身等设计参

飞机空气动力学原理

飞机空气动力学原理 飞机空气动力学原理是指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空气力学的影响,从而产生升 力和阻力的原理。空气动力学是航空工程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研究飞机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到的各种力和力的作用规律,是飞机设计、飞行控制和飞行性能计算的理论基础。了解飞机空气动力学原理对于飞机设计、飞行控制和飞行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飞机的升力是通过翼面和机身等部件与空气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当飞机 在空气中飞行时,翼面上方的气压比下方小,产生了升力。这种空气动力学原理被称为卡门涡街原理,是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基础。同时,飞机的阻力也是由空气动力学原理产生的。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这种阻力是飞机飞行中需要克服的,也是影响飞机速度和燃油消耗的重要因素。 其次,飞机的机动性能与空气动力学原理密切相关。在飞机设计中,需要考虑 飞机在不同速度和高度下的机动性能,这就需要对飞机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飞机的升力、阻力和稳定性等参数的分析,可以优化飞机的设计,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能,使其更加适应不同的飞行环境。 此外,飞机的飞行控制也是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进行设计和实现的。飞机在飞 行过程中需要通过操纵飞行控制面来改变飞机的姿态和飞行状态,从而实现飞机的飞行控制。这就需要深入理解飞机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飞机空气动力学原理是飞机设计和飞行控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 提高飞机的性能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飞机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可以不断优化飞机的设计和飞行控制系统,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能和飞行安全性。因此,对于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来说,深入理解飞机空气动力学原理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他们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飞机性能的关键。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与空气动力学基础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与空气动力学基础 直升机是一种可以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它通过旋转的主旋翼产生升力,通过尾旋翼产生反扭力,实现悬停、飞行等动作。直升机的飞行原理和空 气动力学基础主要包括旋翼的升力产生、马力的消耗以及稳定性控制等方面。 首先,直升机的飞行原理是基于伯努利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旋翼是 直升机实现升力产生的重要装置,其原理与飞机的机翼相似。旋翼上表面 产生了较快的气流速度,下表面产生了较慢的气流速度,由于伯努利定律,产生了下表面的气压高于上表面,因此形成了向上的升力,从而使直升机 能够在空中飞行。 其次,直升机的飞行涉及到马力的消耗。旋翼的旋转需要马力的输入,主要是通过内燃机或者电动机转动旋翼,从而产生升力。直升机飞行时, 需要克服气流的阻力和重力的作用,因此需要马力来提供足够的推力。在 飞行过程中,直升机需要调整主旋翼叶片的迎角和旋翼的转速,以及尾旋 翼的工作状态,以获得不同的飞行形态和速度。 此外,直升机的稳定性控制也是直升机飞行的重要方面。直升机的稳 定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 1.放样。即调整主旋翼的迎角和旋翼的转速,使得升力与重力平衡, 保持飞行高度稳定。 2.塔臂平衡。传统直升机通过塔臂实现重心的调整,通过调整塔臂长 度和位置,使得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

3.尾翼的设计。尾旋翼产生的反扭力会使直升机旋转,为了抵消这个 旋转力矩,需要通过尾翼进行控制。尾翼可以变化其迎角和转动方向,以 产生不同的力矩,从而控制直升机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直升机的飞行原理和空气动力学基础主要涉及旋翼的升力 产生、马力的消耗以及稳定性控制等方面。通过合理地调整主旋翼和尾旋 翼的工作状态和角度,以及驱动系统的输入,直升机能够实现悬停、飞行 和各种飞行动作。直升机的研究和发展对于航空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也被广泛运用于民用领域,如医疗救援、警 务巡逻、旅游观光和货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