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检验规范PPT课件

合集下载

白带常规检查PPT课件

白带常规检查PPT课件

3、凝乳快状或豆渣样白带 为假丝酵母菌阴 道炎的特征,常伴严重外阴瘙痒或灼痛。 4、灰白色匀质鱼腥味白带 常见于细菌性 阴道炎。有鱼腥味,伴外阴轻度瘙痒。 5、脓性白带 色黄或黄绿,黏稠,多有臭 味,为细菌感染所致。可见于阴道炎、 急性宫颈炎。阴道癌或宫颈癌并发感染、 宫腔积脓或阴道内异物残留等也可以导致 脓性白带。
6、血性白带 白带中混有血液,血量多少不 一,应考虑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宫颈息肉、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感染或子宫黏膜下肌 瘤等。放置宫内节育器亦可引起血性白带。 7、水样白带 持续流出淘米水样白带且具 奇臭者,一般为晚期宫颈癌、阴道癌或黏膜 下肌瘤伴感染。间断性排出清澈、黄红色或 红色水样白带,应考虑输卵管癌的可能性。
2度 镜下见有阴道上皮细胞,少量白细胞,有部 分阴道杆菌,可有少许其他细菌或脓细胞。
3度 镜下见有少量阴道杆菌, 有大量脓细胞与其他细菌。 4度 镜下未见到阴道杆菌,除 少量上皮细胞外主要是脓细胞与 其他细菌。1-2度属正常白带, 3-4度为异常白带,表示阴道炎 症。
(3)真菌与滴虫这一项检查是了解阴道是否 有真菌和滴虫存在。 白带经过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根据其形态 发现有无滴虫或真菌,如存在滴虫或真菌, 不论其数量多少均用“+”来表示,“+” 这一符号只说明该妇女感染了滴虫或真菌, 并不说明其感染的严重程度。
阴道分泌物
白:阴道里流出来的一种带有粘性 的白色液体,它是由前庭大腺、子宫 颈腺体、子宫内膜的分泌物和阴道粘 膜的渗出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混 合而成。白带中含有乳酸杆菌、溶菌 酶和抗体,故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正常白带是无色透明状,无气 味、保护阴道湿润的作用,当 出现白带增多、异味、白带黄、 带血或是白带呈豆腐渣状伴有 外阴瘙痒等异常现象时,应做 白带常规的检查。

医学课件-白带常规

医学课件-白带常规

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可引起阴道炎症 。
白带常规检查异常结果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白带常规检查结果异常时,需进一步进行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等,以明确 诊断。
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抗生素治疗、抗真菌治疗、抗病毒治疗 等,同时注意保持阴道清洁、干燥,避免不洁性行为等。
04
白带常规检查与女性健康
02白带常规检查内容来自白带常规检查的常见项目
阴道pH值
清洁度
正常pH值在4-4.5之间,异常pH值可能提 示阴道炎症。
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白细胞等成分 的数量和种类,分为Ⅰ-Ⅳ度,其中Ⅰ-Ⅱ度 为正常,Ⅲ-Ⅳ度提示炎症。
霉菌和滴虫
白细胞
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霉菌和滴虫,以确定是 否有真菌或细菌感染。
白细胞数量增多通常提示炎症或感染。
白带常规检查的流程
采集白带样本
患者需要在医院妇科进行阴道检查,由医生用棉 签蘸取阴道后穹窿部的分泌物作为样本。
样品送检
将采集到的白带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显微镜检查 和培养。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对白带样本进行涂片染色、培养、化学检 测等操作,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
白带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白带常规检查通常包括对阴道分泌物的颜色、质地、pH值、 清洁度等方面的检测,以及显微镜检查和病原体培养等。
白带常规检查的适用人群
白带常规检查适用于有阴道异常症状(如分泌物增多、异 味、瘙痒等)的女性,特别是处于生育期和绝经期的女性 。
白带常规检查对于已婚女性或者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尤为重 要,这些女性更容易出现阴道感染和炎症。
检查前三天内避免性生活和阴道冲洗,以免影响检查 结果。
检查后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白带常规培训课件

白带常规培训课件
白带常规培训课件
目录
• 白带常规检查概述 • 白带常规检查方法与步骤 • 常见白带异常类型及特点 • 白带常规检查结果解读与临床意义 • 白带常规检查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 提高白带常规检查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措

01
白带常规检查概述
白带定义及生理功能
白带定义
白带是由女性生殖道分泌的一种 正常生理液体,主要由阴道黏膜 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 分泌液混合而成。
保持无菌操作
在取样、处理标本等过程中,必须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正确使用器械
按照规范使用窥器、棉签等器械,避免对阴道壁或宫颈造成损伤。
避免误差产生
在取样、处理标本等过程中,要细心谨慎,避免误差产生。如有必 要,可进行多次取样以提高准确性。
操作后标本保存和废弃物处理规定
标本保存
取得的白带标本应妥善保存,避免污染或变质。一般情况下,标本应在2-8℃ 的冰箱中保存,保存时间不宜过长。
白带呈白色稠厚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萎缩性阴道炎
白带稀薄,呈淡黄色或脓血性。
04
白带常规检查结果解 读与临床意义
正常结果解读及参考范围
阴道清洁度
Ⅰ度或Ⅱ度为正常,表示阴道内环境良好,无炎 症表现。
酸碱度(pH值)
正常阴道pH值在3.8-4.4之间,呈弱酸性,有助于 维持阴道自净作用。
微生物检查
正常情况下,白带常规中不应检出滴虫、霉菌等 病原体。
操作前准备工作和器械消毒要求
检查室环境准备
确保检查室干净、整洁,温度适宜,提供良好的检查环境。
器械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检查器械,如窥器、棉签、试管等,确保器械完好无 损。
消毒要求
所有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无菌操作。消毒方法可采用 高压蒸汽灭菌或一次性使用器械。

阴道分泌物(白带)检查ppt课件

阴道分泌物(白带)检查ppt课件
有刺痒感。
泡沫样白带
(二)阴道清洁度判断
阴道清洁度的判定标准
Ⅰ度 镜下以阴道杆菌为主,并可见大量上皮细 胞;
Ⅱ度 有部分阴道杆菌,可见上皮细胞,有部 分脓细胞和杂菌;
Ⅲ度 只有少量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有大量 脓细胞和其他杂菌
Ⅳ度 镜下无阴道杆菌,几乎全是脓细胞和大 量杂菌。
I度清洁
II度清洁
III度清洁
IV度清洁
阴道清洁度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Ⅰ、Ⅱ度。
Ⅲ级提示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
Ⅳ级提示严重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淋菌性 阴道炎。
(三)病原微生物检查
寄生虫:常见阴道毛滴虫、阿米巴原虫。 真菌:常见念珠菌、纤毛菌。 细菌:加德纳菌、肾形双球菌、放线菌等。 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HPV。
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炎症、肿瘤、性传播疾病 (STD)等)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协助评价卵巢性腺功能。 筛查早期生殖系统肿瘤。
检查内容(How?)
一. 一般性状检查。 二. 清洁度判定。 三. 病原微生物检查。 四. 细胞学检查。 五. 其它(主要指妊娠期白带结晶物)
(一) 一般性状检查
简单的事重复做 重复的事用心做
谢谢,请批评指 正!
阴道分泌物(白带)检查
检查什么?(what?) 为什么检查?(why?) 怎么检查?(how?)
子宫 阴道
输卵管 卵巢
阴道分泌物(vignal discharge)是由指 女性生殖系统腺体分泌物、细胞及阴道菌群 等组成的混合物,俗称“白带”。
腺体:阴道粘膜腺体、子宫内膜腺体、宫颈腺体、 前庭大腺腺体。
细胞:阴道和宫颈的鳞状上皮细胞,宫颈粘液柱 状上皮细胞,子宫内膜腺体细胞及组织细胞。

阴道分泌物(白带)检查ppt课件

阴道分泌物(白带)检查ppt课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阴道分泌物中的抗原结合,通过比色法或荧光法检测抗原的存 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03 常见阴道分泌物 (白带)异常类型 及诊断
细菌性阴道炎
01
02
03
症状
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 臭味,尤其性交后加重, 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 热感。
检查
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可见 大量脓球,找到致病菌。
盆腔炎诊断中的应用
盆腔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数量 增多,且可出现不同种类的病原菌。
结合B超等影像学检查,阴道分泌物 检查可提高盆腔炎的诊断准确性。
通过检查阴道分泌物中的炎性因子, 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可辅助 诊断盆腔炎。
附件炎诊断中的应用
附件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可出现 大量白细胞和病原菌,如细菌、
宫颈炎症可引起白带增多,呈脓性或伴有血 丝,严重时可导致不孕。
盆腔炎
性传播疾病
盆腔炎症可导致白带量增多、颜色发黄或发 绿,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
如淋病、梅毒等,可引起白带异常,伴有瘙 痒、疼痛等症状。若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 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02 阴道分泌物(白带) 检查方法
常规检查法
观察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检查前注意事项
避免性生活
检查前24小时内应避免性 生活,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不使用阴道药物
检查前3天内不要使用阴道 药物、洗剂或栓剂等,以 免干扰检查结果。
选择合适时间
最好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 进行检查,此时阴道分泌 物较少,检查结果更准确。
检查中误差分析
采样误差
采样时应确保棉拭子或取样器深 入阴道内,避免只取到阴道口的

白带常规PPT课件

白带常规PPT课件
糖原,阻碍乳酸生成,改变了阴道酸碱度,破坏阴道防御 机制。
临床表现:阴道会产生黄绿色泡沫或米糠状有恶臭的分泌
物,有时会有外阴瘙痒或是下腹部轻微疼痛,严重会导致 阴道黏膜肿胀、发红、充血。
滴虫可寄生于阴道后穹隆,常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可合并
邻近器官的感染,如尿道和尿道旁腺感染。主要传播途径
是通过衣物或性交。在男性可长时间寄生,具有感染性,
中 少 ½视野 5~15个/HP
少多少
15~30个/HP
无 大量 无
>30个/HP
表层细胞角化的阴道鳞状上皮(10×100 油镜)
16
中层阴道鳞状上皮细胞(10×40油镜)
17
阴道优势菌的特点
乳酸杆菌:
革兰氏阳性杆菌、无芽孢、无鞭毛、无荚膜,细长有弯曲或 呈球杆状、杆状、单个、双极链状无动力的厌氧或兼性厌氧菌。 生长适宜温度30-40℃,最适PH3.0-4.8
经直接或间接方法传播,男性常为携带者,发病率为2~1
25
5%。女性则达10~25%。
阴道毛滴虫(TV)
• 阴道的致病性厌氧


寄生原虫,虫体为

8~45μm,呈梨

波 动
形或椭圆形,无色
胞 核
膜 后
透明,大小多为
鞭 毛
WBC的2~3倍。
轴 柱
26
阴道毛滴虫(TV)
27
阴道毛滴虫(革兰染色)
梨形
阴道标本采集前24小时,禁止盆浴、阴道灌洗及阴道用药、性交等,月
经期间不宜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以免影响结果。
4
三、阴道分泌物的理化检验
外观 酸碱度
5
外观
在生理状态下,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稀糊状,一般无 气味,量的多少不等与雌激素水平高低及生殖器官 充血情况有关,于近排卵期白带量多,清澈透明、 稀薄如蛋清样,排卵期2-3天后白带混浊粘稠、量 少,行经前量又增加。妊娠期白带量增多。

2024版白带常规ppt课件

2024版白带常规ppt课件

宫颈炎
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等宫 颈病变会使宫颈分泌物增 多,且可能伴有异味。
盆腔炎
盆腔炎性疾病会导致盆腔 充血,炎性渗出物增多, 从而出现白带增多的症状。
白带异常与妇科疾病关系
阴道炎
白带呈灰黄色或黄白色泡沫状,有腥 臭味,可能伴有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02
宫颈炎
白带呈乳白色黏液状,有时呈淡黄色 脓性,可能伴有腰骶部酸痛、下腹坠 痛等症状。
急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等。
治疗建议
根据宫颈炎类型选择相应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同时 可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等,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盆腔炎
诊断依据
妇科检查、B超、血常规等。
常见类型
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等。
治疗建议
根据盆腔炎类型选择相应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炎药物等,同时可采用物理治疗如热敷、 理疗等,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提高身体免疫 力。
02
目的在于评估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 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炎症 或其他异常情况。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炎症、肿瘤等 疾病的辅助诊断。
禁忌症
月经期、妊娠期、产后等特殊时期 的女性,以及无性生活史的女性。
检查前准备
01
02
03
04
避免在月经期进行检查,最好 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
线索细胞检测
在白带中查找线索细胞,若阳性则提 示细菌性阴道病。线索细胞是阴道鳞 状上皮细胞粘附大量加特纳菌等厌氧 菌的一种形态表现。
胺试验
在白带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若有鱼 腥味气体产生,则为阳性,提示可能 有细菌性阴道病。
微生物培养

2024年度白带常规医学课件

2024年度白带常规医学课件
保持外阴清洁
在检查前应保持外阴清洁,可 用温水清洗外阴,但避免使用
肥皂等刺激性清洁用品。
6
02
白带常规检查方法
2024/3/24
7
取材与制片
取材
使用无菌棉拭子或吸管在阴道后穹窿处取分泌物,避免触及阴道壁和宫颈。
制片
将取得的分泌物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制成薄片。
2024/3/24
8
显微镜观察
2024/3/24
2024/3/24
17
盆腔炎
症状
治疗
下腹痛、发热、白带增多,呈脓性或 血性,有异味。
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消炎 药等,同时注意休息和营养支持。
诊断
通过妇科检查、B超、阴道分泌物检 查等可确诊盆腔炎。
2024/3/24
18
其他妇科疾病
2024/3/24
症状
各种妇科疾病均可能导致白带异常,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禁忌症
月经期、急性阴道炎、宫颈炎等情况 下不宜进行白带常规检查。
2024/3/24
5
检查前准备
避免性生活
在检查前24小时内应避免性生 活,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024/3/24
避免阴道冲洗和上药
在检查前24小时内应避免阴道 冲洗和上药,以免干扰检查结 果。
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
检查时穿着宽松舒适生活质量
2024/3/24
缓解症状
通过白带常规检查发现异常并及时治疗,可以缓解患者因妇科疾 病引起的不适症状,如瘙痒、异味等。
预防并发症
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避免妇科疾病进一步恶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提高生活质量
妇科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正常的生 理功能和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阴道清洁度与女性激素的 周期变化特点有关,卵巢功能不足、雌激素减 低,阴道上皮增生较差时可导致阴道杆菌减少, 易感染杂菌,使阴道清洁度降低。
Ⅲ级提示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等。
Ⅳ级多见于严重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淋菌 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0
一、标本采集
• 标本由妇产科医师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自不同 部位取材。
• 采集方法:用棉拭子或消毒刮板自阴道深部或 阴道穹窿后部、宫颈管口等部位采集分泌物。 标本采集成功后立即涂片,涂片完后把棉拭子 浸入装有1-2ml生理盐水的试管内,立即送检。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 标本采集前24小时,禁止性交,盆浴、阴道检 查、阴道灌洗及局部用药。
• (四)、阴道分泌物的湿涂片中可检出线索细胞。 • 上述四项标准中,具备三项以上者即可确诊,有强调
• 五、真菌检查; • 六、细菌性阴道病检查。
嗨~大家好!
2019/7/30
一、阴道分泌物概述
• 阴道分泌物(vaginal discharge)为女性生殖 系统分泌的液体,俗称 “白带”。主要来自宫 颈腺体、前庭大腺、子 宫内膜、阴道粘膜的分 泌物 。主要含有细菌、 白细胞、宫颈及阴道粘 膜的脱落细胞等。
四、阴道毛滴虫
• 阴道毛滴虫(TV)属鞭毛虫纲,是寄生于阴道 内的致病性厌氧寄生原虫。其最适PH值为5.56.0,适宜温度为25-42℃,可通过性接触或污 染的物品传播,引起滴虫性阴道炎。
阴道毛滴虫
常规检查方法: 1、湿片法 2、涂片染色法 特殊检查方法: 3、胶乳凝集快速检查法(LAT) 4、培养法
脓性白带—黄色或黄绿色有臭味,多为滴虫或化脓性 细菌感染引起的;泡沫状脓性白带,常见于滴虫性阴 道炎 。其它脓性白带见于阿米巴性阴道炎、慢性宫颈 炎、老年性阴道炎、宫腔积脓、阴道异物引发的感染 等。
一般性状检查
• 正常PH值:4.0-4.5 • PH值增高: • ①阴道炎 • ②幼女和绝经期女性
三、阴道清洁度检查
• 阴道清洁度(vaginal cleaning-degree):通 常根据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脓细胞)、上皮 细胞、阴道杆菌和杂菌的多少来进行划分,是 阴道炎症和卵巢性激素分泌功能的判断指标。
阴道清洁度检查
• 检测方法(湿片法):
• 将采集标本的拭子直接滚 动涂在滴有生理盐水的玻 片上,保证涂抹均匀,用 低倍镜观察有无阴道毛滴 虫、念珠菌菌丝、 上皮细 胞等,再用高倍镜观察涂 片中乳酸杆菌、白细胞 (脓细胞)及其他杂菌的 数量,进行阴道清洁度的 判断。
• 取材所用刮板,吸管或棉拭子必须清洁干 燥,不含任何化学药品或润滑剂 。 • 月经期不宜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 • 细菌学标本须无菌操作。 • 检查滴虫时要注意保温。
二、一般性状检查
• (一)、外观
•【结果判定】阴道分泌物物正常为白色稀糊状、无气味、 量多少不等,与生殖器官充血和雌激素水平有关。近排 卵期时量增多,清澈透明、稀薄;排卵期2~3天后量少、 浑浊、粘稠;月经前期量又增加;妊娠期量较多。
阴道毛滴虫
滴虫形态特点: 梨形或椭圆形,大小为白 细胞的 2-3 倍,虫体前1/3 处有一长圆形的细胞核, 核的前端有四根前鞭毛和 一根后鞭毛,有一根细长 的轴柱由前端向后贯穿虫 体并伸出体外,体侧有波 动膜,借以移动。
五、真 菌
•使人类致病的阴道真菌85%为 白色念珠菌,是真菌性阴道 炎的病原体,有时存在而无 害,在阴道抵抗力减低时易 发病,可通过性活动互相感 染。 •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外阴瘙痒, 有较多的白色豆渣样白带是 该病的主要症状。
细菌性阴道病检查
• (一)、阴道分泌物呈灰白色,很粘稠,甚至象面糊 状,均匀一致,但不是脓性分泌物,量多少不定。
• (二)、分泌物中胺含量特别高,故呈鱼腥味,性交 时或活动后往往因促进胺释放而使气味加重,分泌物 中加入10%氢氧化钾后也可释出胺味。
• (三)、阴道分泌物中的PH值增高,PH范围5.0-5.5, 而正常人为4.0-4.5。
一般性状检查
一般性状检查
外观异常可见于: 大量无色透明粘性白带—常见于应用雌激素药物后及 卵巢颗粒细胞瘤时。 豆腐渣样白带—念球菌性阴道炎。
灰白色白带—见于阴道加德纳菌感染。 血性白带—可见于宫颈癌、老年性阴道炎、宫颈息肉、 慢性重度宫颈炎、子宫粘膜下肌瘤等
一般性状检查
黄色水样白带—组织变性坏死所致。常见于子宫粘膜 下肌瘤、宫颈癌、子宫体癌、输卵管癌等。
阴道分泌物检验规范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 临检组
2016年7月20日
讲课目的
• 主要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和教科书,按照 分析前、中、后质量保证学习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 实验室检查规范。
内容提要
• 一、阴道分泌物概述与标本采集;
• 二、一般性状检查;
• 三、阴道清洁度检查; • 四、阴道毛滴虫检查;
阴道清洁度的判断标准
清洁度 杆菌 上皮细胞 白细胞 杂菌 临床意义

多(4+) 4+
正常
0~5 /
正常
6~15 /HP ▬

少(±)
±
16~30 /HP 2+
炎症



>30 /HP 4+
2019/7/30
阴道清洁度
Ⅰ度
Ⅱ度
阴道清洁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阴道清洁度
参考值:Ⅰ-Ⅱ为正常, Ⅲ-Ⅳ 为异常
1955年Gardner和Dukes首先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中分 离出阴道嗜血杆菌,因而称此病为阴道嗜血杆菌性阴 道炎。到80年代人们发现此菌和其它嗜血杆菌不同定 名为阴道加德纳菌,改称此病为加德纳菌阴道炎。 1983年在斯德哥尔摩国际会议上选定了最为简明的名 称——细菌性阴道病,理由是其病原体不仅是阴道加 德纳菌,还有其它厌氧菌;另外此病炎症不明显,阴 道分泌物中的白细胞稀少,称为阴道病比阴道炎更恰 当。
真菌
六、细菌性阴道病
•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al vaginosis, BV) 主要是由阴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发生紊乱, 优势菌群乳酸杆菌减少或消失,而阴道加德纳 菌、厌氧菌及支原体等微生物过度生长而引起 的一种以阴道分泌物增多伴有鱼腥样气味为特 征的疾病。
疾病描述
• 细菌性阴道病(BV)过去称为非特异性阴道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