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零件图
机械制图 第九章 焊接图与展开图

1.1 焊接图 1.2 展开图
第九章 焊接图与展开图
1.1 焊接图
一、焊接接头种类
焊接接头是指由焊接形成的连接端头。常见的焊 接接头有四种,分别是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 接头和搭接接头,如图9-1所示。
第九章 焊接图与展开图
1.1 焊接图
第九章 焊接图与展开图
1.1 焊接图
1.1 焊接图
4.指引线
第九章 焊接图与展开图
1.1 焊接图
指引线由带箭头的斜线和两条基准线(一条为细实线,另一条为 细虚线)组成。如图9-2所示。细虚线可画在细实线上方或下方, 基准线一般为水平线。带箭头斜线用细实线绘制,可以折弯一次, 箭头要指向焊缝处。当需要说明焊接方法时,可在基准线末端加 尾部符号。
1.基本符号
第九章 焊接图与展开图
1.1 焊接图
2.辅助符号
焊接图中表示焊缝表面形状特征的符号,见表9-3。不需要明确地 说明焊缝表面形状时,可以不加注此符号。
第九章 焊接图与展开图
1.1 焊接图
3.补充符号
补充符号是焊接图中为了补充说明焊缝某些特征而采用的符号, 见表9-4。
第九章 焊接图与展开图
表9-1 焊接方法代号
代号
1 111 12 15 2 21 22 23 24
焊接方法 气焊
氧-乙炔焊 压焊 锻焊 电渣焊 激光焊
电子束焊 硬钎焊 软钎焊
1.1 焊接图
代号 3 311 4 43 72 751 76 91 94
第九章 焊接图与展开图
1.1 焊接图
三、焊缝符号
在焊接图上标注的焊接方法、焊缝形式和焊缝尺 寸等的符号称为焊缝符号。 焊缝符号一般由基本符号与指引线成,必要时还 可以增加辅助符号、补充符号和焊缝尺寸符号。 在焊接图样中,焊缝图形符号的线宽、字体、字 高等应与图样中的其他符号(如形位公差符号、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线宽、字体、字高一致。
零件图11

一、零件与组合体的区别 组合体: 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几何模型, 单纯从几何角度考虑问题,分析所包含的 基本几何体,组合方式等。
零件:
具备一定的实际功能,同时要考虑设 计、加工、安装、使用等因素。
举例说明组合体与零件的区别:
组合体分析
组合体
实际零件
1)铸造圆角: 工艺因素。 2)倒角:装配 时起导引作用; 去毛刺、避免划 伤人手。
(2)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 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注一次粗糙度代 号,且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 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并尽可能靠近有 关尺寸线。 ★ 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 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 号,可统一注在图纸的右上角。并加注 “其余”二字。 例如: 12.5 其余
1.6
3.2
6.3
Ra数值选用
精加工:磨、镗、拉、抛光
12.5
6.3
3.2
1.6
0.8
0.4
0.2
非配合面: 静配合面: 螺栓光孔、 端盖与箱体 端面接触 倒角、 ……
动配合面: 轴承与转轴 接触
尺寸公差的概念及其注法
一、互换性与公差配合 ● 互换性: 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 任取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 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上偏差 = 50.008-50 = +0.008 下偏差 = 49.992-50 = -0.008 公差 = 0.008-(-0.008) = 0.016
公差恒为 正
公差带图:
上偏差
50 基本尺寸
+ 0 -
公差带 +0.008 -0.008
+0.024 +0.008
(word完整版)机械制图零件图、装配图题库(有难度)

6. 极限与配合在零件图上的标注,其中一种形式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这种形式用于的零件图上。
第二种形式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注出偏差值,这种形式用于的零件图上。
第三种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既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又同时注出上、下偏差数值,这种形式用于的零件图上。
(难度:B)7. 形位公差的框格用线绘制,分成格或多格。
(难度:A)8. 按作用不同,可将基准分为基准和基准。
(难度:A)9. 基孔制的孔(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符号表示,其基本偏差值为。
基轴制的轴(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用符号表示,其基本偏差值为。
(难度:A)10. 基本偏差是决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
(难度:A)11. 外螺纹的规定画法是:大径用表示;小径用表示;终止线用表示。
(难度:A)12. 当被连接零件之一较厚,不允许被钻成通孔时,可采用连接。
(难度:A)13. 剖切平面通过轴和键的轴线或对称面,轴和键均按形式画出,键的顶面和轮毂键槽的底面有间隙,应画条线。
(难度:A)14. Tr40×14(P7)LH-8e-L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B)15. 模数大,齿距,齿厚、齿高也随之,因而齿轮的承载能力。
(难度:B)16. 螺纹的旋向有和两种,工程上常用螺纹。
(难度:B)17. 单个圆柱齿轮的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齿轮的轴线时,轮齿一律按绘制,齿根线画成线。
(难度:B)18. 普通平键有、和三种结构类型。
(难度:B)19. 左旋螺纹要注写。
(难度:A)20. 普通平键的标记:键 GB/T1096 18×11×100表示b= mm,h= mm,L= mm的A型普通平键(A省略不注)。
(难度:B)第十章装配图1. 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某些标准产品的组合件,或该组合件已由其他图形表达清楚时,可只画出。
第九章讲演稿 sth

a)轴、套类:
b)盘、盖类:
2、非回转体类零件
非回转体类零件包括: 叉架、箱体等零件。 非回转体类零件特点: 形状都比较复杂,加工位置也是多变,通常以自然位置
或工作位置安放,选定投射方向,将能比较明显反映形状的 特征和相对位置的一面作为主视图。一般要用几个基本视图, 并按需要选用合适的辅助视图来表达其复杂的内外结构形状。
三种方案比:
I、用四个视图(主、左视图、A向局部
视图和B-B断面图);
II、用五个视图;
III、用三个视图。
对三种方案从二个方面分析:
(1)主视图比较
主视图都符合零件的主要加工位 置和工作位置。方案a、b的主视图投 射方向相同,主要反映安装板的形状 特征及其与轴承、肋板的关系;方案c 的主视图突出表示轴承以及凸台、螺 孔的结构形状。对于轴承座来说,轴 承是它的主要结构,在主视图上直接 显示轴承的结构比反映安装板的形状 更为重要。所有方案c的主视图选择比 较合理。
工作位置 是指零件
在机器或部件中工作时 的位置,如支架、箱体 等零件,它们的结构形 状比较复杂,加工工序 较多,加工时的装夹位 置经常变化,所有在画 图时的安放位置是按使 主视图反映工作位置确 定,这样使零件图便于 与装配图直接对照。 (P282 图9-6 轴承架 的轴测图)。
2、确定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图9-5 示出了踏脚座两种表达方案,比较两方案,显然 右方案比左方案更为简便、清晰。
图9-6是轴承座的轴测图,用形体分析法可将其分成四 部分:上部是轴承(圆筒),孔内安装绘制轴;顶部为圆柱凸台, 凸台中间的螺纹孔安装油杯;轴承的一端与安装板连接,安装 板下部有两个对称的通孔;圆筒与安装板之间是加强结构强度 的三角形肋板。
阀 体 的 零 件 图: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0.00
+0.03
240
锥孔配作
50
60
200
材料 HT200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件号
数量
标记 处 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名 日期 质量
比例
设计 审核
标准 描图
阶段标记 共
工艺
校对
第
名 称 代 号 张型
张号
电机支架
(3)零件图的内容
一组视图 在零件图中须用一组视图来表达零件的形状和结构,应根据零 件的结构特点选择适当的剖视、剖面、局面放大等表达方法,用最简明的 方法将零件的形状、结构表达出来。
第九章 零件图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1)概论 (2)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3)视图选择原则 (4)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5) 零件图上常见工艺结构 (6)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7) 极限与配合 (8) 表面粗糙度 (9) 形位公差 (10) 零件测绘
第一讲 零件图的内容
(1)概述
7
8
9
10 11
(5)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其余
技术要求
未注铸造圆角
支架
制图 审核
材料 数量
比例 图号
(校名)
(5)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箱体类零件】箱体类 零件的结构一般均比较 复杂,多采用铸造,工 作表面采用铣削或刨, 箱体上的孔系多采用钻、 扩、铰、镗。所以,主 视图可采用工作位置或 主要表面的加工位置, 表达方法可采用全剖视 图、阶梯剖视图、局部 剖视图等
(4)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主视图的选择原则:
❖ 形状特征最明显 主视图要能将组成零件的各形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和主 要形体的形状、结构表达的最清楚。
第9章零件图

右端盖
★ 轴类(齿轮轴) ★ 盘类(齿轮、端盖)
齿轮轴
★ 箱体类(泵体)
★ 标准件
螺钉
销 螺母
(螺栓、销等)
垫圈
左端盖 泵体 传动齿轮
表达单个零件的图称为零件图。
一、零件图的作用: 加工制造、检验、测量零件。
二、零件图的内容:
⒈ 一组视图
表达零件的
结构形状。
⒉ 完整的尺寸
确定各部分
状。
A
A
选择B向视图表达 底板的形状。
BB
A-A
选择移出断面表达 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视图方案一
支架
视图方案二:
选全剖的左视图,表 达轴承孔的内部结 构及两侧支撑板形 状。
俯视图选用B-B剖 视表达底板与支撑 板断面的形状。
B
B
B-B
支架
⑷ 方案比较
A
A
BB
A-A
B
B
B-B
方案一
方案二
分析、比较两个方案,选第二方案较好。
C2
(a) 合 理
4
加工顺序: 35
(1)车4×φ15退刀槽
(b)
C2
不
合 理
31
35
(2)车φ20外圆及倒角
四、应考虑测量方便
B
C
不好!
A
C
好!
五、同一个方向只能有一个非加工面与加 工面联系
A:加工面
B、C、D:非加工面
C
C
8 8 34
48 8 34
42 48
D B
D B
A 合理
A 不合理
9.5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及标注
值为3.2m。
机械制图_零件图

1.轴套类零件的表达方法
(1)结构特点:轴套类零件结构的主体部分大多是同轴 回转体,它们一般起支承转动零件、传递动力的作用,因 此,常带有键槽、轴肩、螺纹及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等结 构。如图
(2)主视图选择:这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所以, 轴套类零件主视图应按加工位置原则选择,即应将轴线水 平放置画图。 (3)其他视图选择: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配合尺寸标 注,一般只用一个基本视图表示。零件上的一些细节结构, 通常采用断面、局部剖视、局部放大等表达方法表示
2.起模斜度
制造铸件毛坯时,为了便于在型砂中取出模型,一般沿起 模方向的内外壁上应有适当斜度,称为起模斜度,一般为 3°~5°30′。通常在图样上不画出,也不标注,可在技 术要求或其他技术文件中统一。 3.过渡线
由于铸造圆角的的影响,铸件表面的截交线、相贯线变得 不明显,为了便于看图时明确相邻两形体的分界面,画零 件图时,仍按理论相交的部位画出其截交线和相贯线,但 在交线两端或一端留出空白,此时的截交线和相贯线称过 渡线。 如图所示。
(1)形状特征原则 主视图要能将组成零件的各形体间 的相互位置和主要形体的形状、结构表达得最清楚。
(2)加工位置原则 按照零件在主要加工工序中的装夹 位置选取主视图,以便于制造者看图加工 。 (3)工作位置原则 按工作位置选取主视图,容易想像 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作用以便于对照装配图进行作业。
选择主视图时,上述三个原则并不是总能同时满足,还需 要根据零件的类型等情况来确定按哪个原则选择主视图。
(1)结构特点:盘盖类零件的主体结构是同轴线的回转 体,常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结构。 盘类零件一般是用来传递运动或动力的,如齿轮、带轮等; 盖类零件一般用来作为轴承孔等的端盖。如图
《机械加工技术》(侯志敏)815-6课件 第九章 套筒类零件加工

粗、精加工分开进行
第二节 套筒类零件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一、孔的一般加工
孔是盘套、支架、箱体类零件的主要组成表面之一。主要 用途有:
配合用孔。 非配合用孔。 深孔:深径比 圆锥孔。
1. 钻孔
钻孔是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孔的方法,通常采用麻花钻 在钻床或车床上进行钻孔,加工出的孔的精度和表面质量比较 低,—般精度为IT11~IT13级,表面粗糙度Ra 50~12.5μm。
磨孔 方式
中心内圆磨削 在普通内圆磨床或万能磨床上进行的。
无心内圆磨削
在无心内圆磨床上进行的,被加工工件多 为薄壁件,不宜用夹盘夹紧,工件的内、外 圆同轴度要求较高。
由于内圆磨削的工作条件比外圆磨削差,故内圆磨削有如下 特点:
砂轮直径受到工件孔径的限制,直径小则磨耗快,增加了辅助时间。 磨削速度低,故孔的表面质量较低,生产效率也不高。 刚性差,容易弯曲和变形, 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工件易发生烧伤,故应选用较软的砂轮。 切削液不易进入磨削区, 容易堵塞砂轮,影响砂轮的切削性能。 磨削时,砂轮与孔的接触长度经常改变。
3. 铰孔 铰孔是对未淬火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优点
切削速度低。
加工余量少。
使用的铰刀 刀齿多。
结构特殊。 刚性好,精度高。
铰孔后的质量比较高,孔 径尺寸精度一般为IT7~IT10 级。
手铰尺寸精度可达IT6 级, 表面粗糙度Ra 6.3~0.1 μ m。 机铰生产率高,劳动强度小,适 宜于大批量生产。
磨后进行。研磨孔所用的研具材料、研磨剂、研磨余量等均与 研磨外圆类似。 内孔研磨工艺特点:
IT6、Ra0.16~0.01μm。
位置精度只能由前工序保证。
生产效率低,研磨之前孔必须经过磨削、精铰或精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1、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零件所组成的,零件是组成机器的基本单元。 2、如台虎钳,它由钳座、传动丝杠、钳口板等十多种零件组成。 3、设计机器(或部件)时,首先根据工作原理绘制装配草图,然后根据装 配草图整理成装配图,再根据装配图绘制零件图。
第九章零件图
二、零件图的内容
1、一组视图(清晰表达内、外结构)。 2、全部尺寸(标注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 3、技术要求(零件在制造、检验、使用时的一些要求)。 4、标题栏(注写零件的名称、比例、设计人员等信息)。
第九章零件图
3、铸件表面交线
两个非切削表面相交处一般均做成圆角过渡,所以两表面的交线 表得不明显,这种交线成为过渡线。
第九章零件图
第三节 零常见典型零件图例分析
第九章零件图
9.3轴.1套.轴类套零类件零件
第九章零件图
轮盘类零件
第九章零件图
叉架类零件
第九章零件图
箱壳类零件
第九章零件图
一、轴套类零件
第九章零件图
1、轴套类 零件主要在车 床或磨床上加 工,所以主视 图的轴线应水 平放置。
2、这类零 件一般不画视 图为圆的侧视 图,而是围绕 主视图根据需 要画一些局部 视图、断面图 和局部放大图。
制图
(日 期 )
审核
(日 期 )
技术要求
第九章零件图
(图号)
1 45 成 绩
(校 名 )
三、零件图的作用
1、制造机器时,先按零件图生产出全部零件,再按装配图将零件装配 成部件或机器。 2、例如台虎钳,共有11种零件组成,其中非标准件9种,非标准件都要 有零件图。 3、零件图是设计部门提交给生产部门的重要技术文件。它不仅反映了 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而且表达了零件的各种技术要求,如尺寸精度、表 面粗糙度等。工艺部门要根据零件图进行毛坯制造、工艺规程、工艺装 备、等设计,所以,零件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
)
)
45
4
A
φ2 0 r 6 (
A
3.2
53
A-A 16.5
3.2
6N9(
B 0.05 B
标题栏
技术要求
1.调 质 220~ 250HB。 2.未 注 倒 角 均 为 C2。 3.去 锐 边 毛 刺 。
齿轮轴
比例 件数
4.线 性 尺 寸 未 注 公 差 为 GB/T1804-m。 班 级
(学 号 ) 材 料
2、由于钻顶角 为120°的圆锥 面,所以钻盲 孔、扩孔时也 有一个120°的 圆锥面。
第九章零件图
3、退刀槽和越程槽
轴在安装时轴肩和其他零件的结合(一般起定位作用)在车削加工、车 螺纹或磨削加工时,为刀具易于退刀或使砂轮能磨削到位,常在加工表面的 台肩处先加工出退刀槽或越程槽。
退刀槽的尺寸标注形式,一般可按“槽宽×直径”或“槽宽×槽深”标 注。越程槽一般用局部放大图画出。
第九章零件图
第二节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一、主视图的选择原则
1、形状特征原则——主视图要能将组成零件的各形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和主要形体的 形状、结构表达的最清楚。 2、加工位置原则——按照零件在主要加工工序中的装夹位置选取主视图,是为了加 工制造者看图方便。 3、工作位置原则——按工作位置选取主视图,容易想象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作用。
二、轮盘类零件
轮、盘、盖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所以轴线亦应水平放置,一般选 择非圆方向为主视图,根据其形状特点再配合画出局部视图或左视图。
第九章零件图
三、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的形状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加工方法和加工位置不止一 个,所以主视图一般以工作位置摆放,需要的视图也较多,一般需2~ 3个视图,再根据需要配置一些局部视图、斜视图或断面图。
阶梯的轴和孔,为了在轴肩、孔肩处避免应力集中,常以圆角过 渡。轴和孔的端面上加工成45°或其他度数的倒角,其目的是为了便 于安装和操作安全。轴、孔的标准倒角和圆角的尺寸可由GB 6403.4— 1986查得。其尺寸标注方法如图9-6所示。
图9-6 轴、孔的倒角及圆角图
第九章零件图
2、钻孔工艺结构
1、钻孔时,为 使钻头与钻孔 端面垂直,对 斜面、曲面上 的孔,要作成 与钻头垂直的 凸台或凹坑。
第九章零件图
二、铸件工艺结构
1、壁厚和铸造圆角
铸件各部分壁厚应尽量均匀,在不同壁厚处应使厚壁与薄壁逐渐过渡, 以免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在较厚处形成热节,产生缩孔。铸件上相邻两表 面相交处应做成圆角。铸造圆角的大小一般为R3~R5,可集中标注在右上 角,或写在技术要求中。
第九章零件图
2、起模斜度
铸件在起模时,为了起模顺利,在沿起模方向的内外壁上应有适当 斜度,称为起模斜度,一般为术要求或其他技术文件中统一。
第九章零件图
四、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的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加工位置不止一个,其他零件和它有装 配关系,因此,主视图一般按工作位置绘制,需采用多个视图,且各视图之间 应保持直接的投影关系,没表达清楚的地方再采用局部视图或局部断面图表示。
第九章零件图
第四节 零件的工艺结构
一、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1、圆角和倒角
二、其它视图的选择原则
1、每个视图都有明确的表达重点,各个视图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表达内容不应 重复。 2、根据零件的内部结构选择恰当的剖视图和剖面图。选择剖视图和剖面图时,一 定要明确剖视或剖面图的意义,不要为剖视而剖视。 3、对尚未表达清楚的局部形状和细小结构,补充必要的局部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4、能采用省略、简化方法表达的要尽量采用省略和简化方法表达。
生活中常见的机械零件---标准件
第九章零件图
生活中常见的机械零件---非标准件
第九章零件图
第九章 零件图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案 零常见典型零件图例分析 零件的工艺结构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读零件图
第九章零件图
第九章零件图
全部尺寸
一组视图
)
)
3.2
φ3 5 k 6 (
3.2
C
3.2
1.6
D
1.6 1.6
)
φ3 5 k 6 (
φ4 0
φ5 5 φ4 0
φ6 0 h 8 (0
2× 0.5 8
2× 0.5
60
76
28
200
228
φ3 0
12.5
其余
模数 齿数 压力角 精度等级
2.5 22 20° 7-6-6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