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的动物

可再生的动物

鹿的鹿角可再生,是唯一能再生

完整的身体部件的哺乳动物。

鹿章鱼

章鱼的脚爪可以再生,冬天,章

鱼就潜入海底,为了生存,它开

始吃自己的脚爪。等到第二年春

天,它又长出八条新的脚爪。

蜥蜴为了逃避天敌,蜥蜴断尾自救,不

久就会长出新的尾巴。壁虎

为了逃避天敌,壁虎自断尾巴逃

生,不久就会长出新的尾巴。

蚯蚓蚯蚓在身体短裂后,长出新的部

分。

海星海星撕成几块抛入海中,每一碎

块会很快重新长出失去的部分,

从而长成几个完整的新海星来。

蝌蚪蝌蚪可以在几小时内再生出新的

尾巴而不留下任何伤疤。

海参蝌蚪可以在几小时内再生出新的

尾巴而不留下任何伤疤。

海参遇到敌害时,可以把自己的内

脏全部抛出,以转移敌害的注意力,

自己趁机逃之夭夭,大约50天后,

它可以再生出一副新的内脏。

水螅水螅的再生本领更大啦,身上

每一块碎片,都能摇身一变,

再生成为完整的水螅。

螃蟹螃蟹的眼睛断了,还能再长出

眼睛来。海绵

海绵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之

一,它身体每一部分都可以长成

新的海绵。

蜘蛛蜘蛛的腿脚在断了之后,可以再

生。

神秘的思维传感

神秘的思维传感 思维感传也叫心灵感应。简单地讲,思维感传就是意识之间不用任何语言、符号的一种直接沟通及交流,而这种沟通和交流有时是在一定距离上的相互感觉。那么,在生物之间真有这种奇迹发生吗?爱丁堡大学的超心理学家罗伯特·莫里斯说:“现在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除了声音、触摸和视觉之外,生物间还有着如心灵感传类的其他信息交流方式……”而这种现象对人类来说,多数发生在孪生兄弟或孪生姐妹及母亲和新生婴儿之间。 - 据《双胞胎心电感应》一书记载:8岁大的理查德·波尔斯,被研究人员关在一个隔音的房间,并在他的面前放了一桶冰水。在视线和听力范围之外的另一个房间里,关的是他的孪生兄弟达米安。按照要求,理查德将手伸进冰水里的同时,可以看到达米安呼吸频率监测仪上突然也出现了一个显著的亮点。随后研究人员又让理查德打开一个硬纸板做的盒子,突然一条巨型橡胶蛇朝他的头部跳起。此刻,又可清晰地看到达米安的脉搏也在仪器上瞬间发生了变化。 - 据英国SCI·FI电视台编辑出版的《意识的潜能》一书介绍:有一对名叫简和苏的孪生姐妹,她们一个住在澳大利亚,另一个住在英国。有一天,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苏怀孕后意外

流产,这不仅造成了她身体上的痛苦,同时更造成了她心灵上的悲伤。与此同时生活在英国的简很快就感觉到身体极度不适及心烦意乱,她马上预感到自己的姐姐发生了什么不测。通过给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苏打电话询问,这才知道地球的另一边所发生的事情。 墨西哥大学精神物理学教授格林贝格经研究发现,在热恋的情侣中也有心灵沟通的现象发生。他们在实验中,让几对情侣面对面坐着集中注视对方的眼睛几分钟并不许说话,然后在他们的头上放一装置用以记录他们的脑电波。最后将每对情侣中的一人分隔在一间房内,另一人在外面并被用强光或适度疼痛的“电震”刺激。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参加实验的人都做出相同的反应。 格林贝格教授认为:“爱情能够以违反常规科学的方式,通过精神的力量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如果对高等生物的人类来说,大家相信会有思维感传现象发生。那么,动物之间是否也有呢?

十大罕见动物

1、蝰鱼 这种鱼的头部让人看一眼就会做噩梦,很多长短不一的尖牙从它那类似“铁处女”的恐怖大口里伸出来。蝰鱼之所以会具有这些特征,是因为它生活在深达1000米到2000米的海洋深处。 2、赤秃猴 这种猿拥有令人震惊的红脑袋,因此南美洲的人给它起了个有趣的绰号“英国猴”,这是为了纪念第一批前往它们的国土,被太阳晒的满脸通红的英国人。 3、地斑纹马岛猬(Lowland streaked tenrec) 马岛猬来自马达加斯加岛,这里是很多奇怪生物的栖息地,其中包括指猴(Aye-aye)和狐猴。马岛猬身上长满刚毛,并有颜色鲜艳的黄褐色条纹装饰,它会进攻想要攻击它的动物,把脖子周围的致命毒刺刺入攻击目标体内。 4、长耳跳鼠 一种外形奇特的啮齿类动物非常稀少罕见,人们对它的了解仅限于教科书,它的耳朵完全不成比例,耳朵竟然比头部大,长着类似袋鼠一样的后腿,可以向空中跃起一米多高,它的足部多毛,看上去就像微型雪鞋,长得长长的尾巴,还有它的鼻子长得象猪鼻……。 5、叶角蛙(Leaf-horned frog) 这种两栖动物精心伪装成树叶,如果不仔细分辨,很难把它与它潜伏的地面区分开来。这种蛙很少四处走动,它会守株待兔,等到螃蟹、蜥蜴、小型啮齿动物和其他蛙类靠它特别近时,突然发动攻击,把猎物整个吞下。 6、黑带二尾舟蛾 这种毛虫的非常可怕的面孔和有斑纹的尾巴是一种防御策略,可以用来躲避天敌。它在遇到死对头时,还会喷洒蚁酸。 7、角蝉 角蝉又称“刺虫(thorn bugs)”,这些昆虫深谙模仿艺术。一些角蝉拥有的像角一样的突出物甚至更华丽,它们借助这模仿死树叶。如果它们的伪装被识破,角蝉就会借助有力的后腿弹跳起来,迅速逃走。

奇妙的动物仿生微课教案完整版

奇妙的动物仿生微课教 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课题奇妙的动物仿生 一、简述教学设计意图 本节课我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仿生学,人们利用仿生学原理进行了哪些发明创造;学会整理收集的有关仿生的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为目标。以小组合作整理收集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为重难点。为了达到以上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讲授新课。揭示仿生学概念,设计小组活动使学生了解动物神奇的本领以及相关发明,提 高学生多途径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拓展延伸小组合作制作手抄报,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动手制作能力。并展示交流以提高鉴 赏能力听取他人建议反思改进自己作品。下面我对导入和仿生学相关知识揭示部分进行教学展示。 二、教学环节展示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带大家到动物王国去参观,一同发现动物世界的秘密,只有细心爱思考的同学才能发现他们,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你们发现其中的奥秘了吗(课件—蛙泳)。我们根据青蛙游泳的动作发明了蛙泳,模仿蝴蝶展翅飞舞的样子,创造了蝶泳。这些都是动物仿生的例子。我们把模仿生物特殊本领的科学叫做仿生学。 (课件)展示揭示仿生学概念 板书: 【板书设计】 奇妙的动物仿生 观察研究—模仿—发明创造 师:看看哪位同学还记得,老师刚刚讲的“仿生学”是什么?你还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仿生的例子吗? 师:仿生学是一门科学,不是神秘难懂的奥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出示幻灯片:脚蹼)这种脚蹼为游泳、潜水提供强大的前进动力,脚蹼宽大的面积能提供强大的动力,你知道它是模仿哪种动物而发明的吗?

世界上最毒的10大动物排行榜

世界上最毒的10大动物排行榜 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操作方法No.10 非洲死神——黑曼巴蛇它生长于非洲,是世界上毒蛇中攻击性最强的杀手,而且也是速度最快、体型最长的。这种毒蛇一旦人沾染了其两滴毒液,就可能会致死。不论何时,这种毒蛇的牙齿中都会有20滴毒液,所以人们可千万不能被咬到,不然真的是小命不保。 No.9 蛇之煞星——眼镜王蛇眼镜王蛇是专吃其他品种的蛇,所以它的出现令很多蛇类闻风丧胆,只要是属于它的地盘,其他的蛇就不敢在此出没。一旦这种眼镜蛇被惊吓到的话,便会凶性大发,被盯住的猎物肯定是没办法轻易逃脱。人若是不小心被咬中,大量的毒液会让他们在一个小时内毒发身亡。 No.8 澳洲作案惯犯——澳洲棕伊蛇这种蛇在澳洲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平日里都是吃蟾蜍、蛙和比较小的哺乳动物,若是这种蛇受到威胁,就会抬高自己身体前部以及颈部皮摺,开始追捕猎物。澳洲棕伊蛇可以说是作案累累。 No.7 澳洲动物克星——泰斑蛇这种蛇的毒性可以说跟眼镜王蛇有得一拼。它行动也是十分的快速,很多哺乳动物都丧生在其追捕之下。泰斑蛇的毒性强烈,只要它释放一口毒液,就能够杀死150个人。毒性如此厉害,可真够吓人的。

No.6 蜘蛛毒神——漏斗形蜘蛛这种蜘蛛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悉尼市近郊,被视为毒性最强的蜘蛛,其毒牙能够将人类的指甲给穿透。这种蜘蛛别看个头小,但却具有很强的侵略性,若是不小心被打扰的话,会不断咬受害者。 No.5 沙漠毒尾——巴勒斯坦毒蝎巴勒斯坦毒蝎可以说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蝎子,它的螯针带着很多的毒液,若是不小心把你给刺了一下的话,这种毒液会让你极度疼痛、抽搐、瘫痪,严重的话还可能会让你心跳停止,呼吸也会衰竭。 No.4 海底忍者——石头鱼别看它貌不惊人,只30厘米长左右,但它懂得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势头,一旦你不注意就踩中它的话,它可是一点都不客气,会直接反击,向你发出致命剧毒。它的脊背有12-14根背刺,像针一样锐利,能轻易透过鞋底刺入脚掌,让你很快中毒。中毒后人将会一直剧痛,直到死亡。 No.3 毒你没商量——蓝环章鱼虽然它只有巴掌大,不过可不能小时它的毒性,一旦它咬中你一口,就能将你杀敌,并且没办法抢救。所以它可谓是非常危险的。它的毒,人类目前还没办法化解,所以一定要小心哟。 No.2 海里瘟神——澳洲艾基特林海蛇这种蛇生活在海洋里,体型细长,躯干略呈圆筒形。这种艾基特林海蛇的毒性可是比眼镜王蛇大得多,人若是不被咬一口的话,只需在短短十分钟内就面临死亡。 No.1 夺命仙子——澳洲箱形水母要是人们在游泳中不小心被箱型水母的武器——触角缠住,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像是呗几十

进化生物学_动物再生能力的损坏甚至丢失

动物再生能力的损坏甚至丢失 摘要:再生的损坏甚至在动物中普遍存在,动物再生提供许多的潜在利益,但现在这种能力已经被限制,或在在许多谱系完全丧失。尽管对再生的细胞和分子基础有有了很多研究[1],但我们对如何以及为什么再生能力丧失的认识仍然很少。在努力开发框架用以研究再生的损坏,要列一个严格确定损坏的方法,回顾动物的再生能力,描述再生损坏最明显的例子,讨论了如何确立再生可能的损坏,再生损坏或丢失的原因、再生是怎么丢失的。 引言:再生能力的损坏或丢失是进化生物学的一个基本但困惑的复杂问题。再生提供给了受伤的个体显而易见的好处,但再生能力似乎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或许多动物的谱系完全失去了[2]。为什么要失去了再生的能力,如何会出现这样的损坏?再生问题一直吸引着人类[3],部分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有限再生能力,但再生的过程中,虽然已经对一些模式生物有了详细分析[4],但为什么失去再生能力的认识(可能通过进化获得)这个问题[5]仍然不明朗。了解再生损坏的机制,需要有目的的和多学科的方法。要在进化方面通过比较研究来确定再生范围,明确揭示生态相关的损坏和发展基础,并制定和测试如何发生损坏的再生的具体模式。 1、确定再生损坏 1.1如何识别再生损坏 确定已失去再生能力的谱系是研究再生损坏的第一步。虽然认为有很多群体的动物的再生都有损坏,再生损坏很少被严格确定[6]。确定损坏的再生需要深入的比较实验的再生能力和确立对再生的格局演变的框架。对再生能力的比较实验应使目标组在一系列物种和人体同源的区域,应在每一种移除确保截肢代表跨物种比较测试。然而,存在证据不足。如果再生不发生(或不正常),应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例如,截肢应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的个人表现(例如,年轻的老,性未成熟/成熟),不同营养状况(例如,饥饿/饱),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例如,不同的温度)来判断是否更新成功仅仅是一个这些变量的函数。如果这样的随访研究表明,而不是完全失去再生,谱系经历了在条件许可再生一个缩小[7],这就可能是再生损坏的早期阶段。一旦再生能力实验已经完成,最后数据结果的解释应该在一个强大的系统发育重建的背景下发展再生的模式。 1.2再生损坏难以确立存在的原因 在实践中,上述方法已很少被遵循[8]。因此,虽然一些损坏的再生已初步确定,大多数仍然在等待着严格的确认。迄今为止一系列的挑战阻碍了再生的损坏鉴定。首先,公布的

动物神奇的“超感本能”之谜

动物神奇的“超感本能”之谜 在美国,有一只两岁的英格兰血统牧羊犬博比,它的主人名叫布雷诺,家住美国俄勒冈州。1923年8月,布雷诺带着小狗博比从俄勒冈州去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小镇度假时,博比不幸走失了。从此博比开始了它神奇、惊险,而又极不平凡的超常旅程。 博比最初弄不清楚俄勒冈州的方向,急得它到处乱窜,整天绕着圈跑,它大约跑了1600千米的路却只走对了300千米。到了秋天,博比似乎渐渐地找对了方向,走上了回家的路线,它一路向西经过伊利诺州和依阿华州径直往前走。回家的路上,博比吃尽了苦头,它有时能遇到好心人留它住宿,但有时也饿得抓松鼠和野兔吃,有几次还差点给逮野狗的人捉住。博比不停地往西走,渡过了好多条河流,其中包括水流湍急的密苏里河。到了寒冷的隆冬季节,它忍饥挨饿越过冰天雪地的落基山脉。等到漫长的旅程快结束时,博比已瘦得皮包骨头,它脚下的肉趾因长途跋涉连趾骨都露了出来。 到了1924年的2月,博比在奔跑了6个月之后,终于一瘸一拐地走进俄勒冈西威顿郊外的一间破旧农舍,它深情地望着这间小屋,这是它小时候和主人住的地方。第二天一

早,博比又拖着异常沉重的脚步,艰难地走到城里,走进它主人房间。当时布雷诺刚下夜班正在二楼睡觉,博比在走完了1500千米长的旅程之后,用尽最后的力气一跃跳上床,亲热地去舔主人的脸。 对于博比这次艰险的1500千米旅程,很多人觉得简直难以置信。为了进一步证实这次旅程,俄勒冈州的“保护动物协会”主席返回到博比走失的原地点,勘查了这条小狗所走过的所有路径,访问了沿途许许多多见过、喂过、收留它住宿、甚至捉过它的人。当这一切被证实后,博比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狗英雄,得了许多奖章,它回家的路上所走过的城市还给它颁赠了荣誉钥匙,最荣耀的是这条小狗还得了一个金项圈。 在人们都赞扬博比的忠诚、勇敢、坚毅的同时,科学家却想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博比在几千里外是怎么找到路回家的?当初他的主人是开车走的公路,博比并没有沿着它的主人往返的路线走,而它走的路与主人开车走过的路一直相距甚远。事实上,根据动物协会勘查的结果,博比所走过的几千里路是它从来没有见过、没有嗅过,也根本不熟悉的道路。 对博比这次旅程经历研究的结果使人们相信,这条小狗之所以能回家,是靠着一种特殊的能力和感觉觅路的,这种本领与已知的犬类感觉完全不同。有人认为动物这种神秘的

世界上十大最致命的动物

世界上十大最致命的动物 生命科学网评出了世界上最致命的十种动物,或许你想不到的是排列在首位的居然是蚊子,而大象和水牛也在十大致命动物行列之中。就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哪十大致命动物: 1.蚊子 很多时候被蚊子叮咬可能只不过让你觉得很痒而已,但如果说致命或许你不大相信,但你可知道有的蚊子能够携带和传播疟疾,导致了世界上每年200多万人的死亡。因此,蚊子被认为是世界上头号致命动物。 2.亚洲眼镜蛇 虽然亚洲眼镜蛇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毒的蛇,但它却是最易致命的蛇,世界上每年50000例因毒蛇而死的人当中,绝大部分要追究于亚洲眼镜蛇,它是世界上咬死人最多的蛇。 3.澳大利亚箱形水母

你可曾想过美丽的水母也是致命的动物,澳大利亚箱形水母,一种淡蓝色的透明水母,形状像个箱子,有4个明显的侧面,每个面都有20厘米长,因此得名。它有一个绰号叫“海洋黄蜂”,因为它像大黄峰一样有毒刺,那就是它的触须。它有60条15英尺长的触须,每条触须上有5000个毒刺细胞,这些毒刺细胞足够杀死60个人。 4.大白鲨 想必你一定看过电影《大白鲨》,对里面的恐怖场景一定还记忆犹新。大白鲨的牙齿曾三角形,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刀片,它可以用它3000多颗这样的牙齿将任何活动的东西咬碎。 5.非洲狮

非洲狮广泛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上,被人们誉为"兽中之王",雄性狮非洲狮体长可达5-8英尺,体重达330到550磅。这些巨猫几乎是完美的狩猎者。 6.澳洲咸水鳄 澳洲咸水鳄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爬行动物,当然它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鳄鱼种类。因此你千万小心不要把它当成是水中的圆木,因为澳洲咸水鳄常常会静静的停留在水中等待猎物的经过,然后在一眨眼的功夫就会将猎物拖入水中,并将其肢解掉。 7.大象

动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动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摘自(作者:幸宇云任军江西农业大学来源:《百名专家谈转基因》) 转基因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导入到其他物种中,由于导入基 因的表达,引起这些物种性状发生可遗传的变化。转基因动物就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具 有正常表达和可稳定遗传外源基因的动物。自1982年第一只转基因动物——一只因导入大鼠 生长激素基因而使生长速度倍增的转基因鼠诞生以来,各种转基因动物,如鱼、兔、猪、牛、 羊等先后问世,1997年,举世轰动的“多莉”克隆羊的诞生使转基因克隆动物成为现实,转 基因动物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生产转基因动物的方法有很多,如:显微注射法、精子载体法、逆转录病毒载体法、胚胎 干细胞介导法、体细胞克隆介导法、人工染色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转基因动物生产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应用。 显微注射法是动物转基因技术中最早使用的方法。1982年,美国人Gordon就是利用这种 方法获得了名噪一时的转基因鼠。其基本原理是在显微镜下直接将目的基因注射到受精卵细胞 的原核内,在目的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后进行体外培养,最后移植给受体母畜“借腹怀胎”。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目的基因的整合效率相对较高,导入基因片段的大 小和类型不受限制,转基因在世代之间可以稳定遗传。该方法也有其缺点,主要体现在导入基 因整合的随机性和不可见性,这样会导致基因表达不稳定及可能出现不希望的插入突变。该方 法成功的范例很多,如:美国科学家Hammer等在1985年获得一批转基因兔、绵羊和猪;荷兰 科学家KrimPenfort等于1991年获得了转基因牛;1985年,我国朱作言院士等成功获得了世 界上首例转基因鱼;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领导的课题组于2008年获得了一头导入人CD20 抗体基因的转基因奶牛——贝贝。 有的学者另辟蹊径,创立了精子载体转基因法。该方法是将精子与目的DNA进行预培养后,使精子具有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卵子的能力,精子与卵子结合后,该基因被整合到受精卵的DNA 中。同显微注射法相比,该方法有几个明显的优点:无需显微注射操作,不会对胚胎造成损伤,整合率高,成本很低,不需要对动物进行胚胎移植手术处理等。但该方法成功率不高、效果不 稳定,有待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与显微注射法相比,该方法成功的例子不多。1989 年意大利Lavitrano等首次报道利用精子载体法获得转基因鼠;1996年意大利Sperandio科 研小组报道了采用该方法生产转基因牛和猪。 谈到病毒,人们往往面容失色,殊不知病毒在科学上有很多妙用。逆转录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在转基因技术中有着独特的应用。人们将目的基因结合到逆转录病毒上,通过病毒感染 可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宿主基因组中去。该方法具有可同时感染大量胚胎、不需要昂贵的显微注 射设备等优点,但也存在插入外源DNA大小有限、外源基因易发生重排和丢失、逆转录病毒的 序列可能干扰转基因表达等缺点。应用该方法,美国人Salter等(1987)生产出转基因鸡; 德国学者Hofmann等获得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2003),随后又生产出转基因牛(2005);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的Michael获得能够发荧光的山羊(2006)。 胚胎干细胞是生命体中保留的未成熟细胞,具有再分化形成其他细胞和组织器官的潜力, 被称为“万能细胞”。利用胚胎干细胞生产转基因动物的原理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分离好的胚胎 干细胞,然后将转基因的胚胎干细胞注射于受体动物胚胎后,参与宿主的胚胎融合形成嵌合体,从而得到转基因动物。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对胚胎干细胞进行特定选择。缺点是目前只有小 鼠干细胞系比较成熟,而家畜干细胞系还未完全建立,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 体细胞克隆介导的转基因是动物转基因技术中的“高级版本”。说到体细胞克隆,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位“动物明星”——多莉羊,它是于1997年由英国Wilmut等获得的杰作。转基因 克隆技术是转基因技术和动物克隆技术的有机结合,其基本原理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体细胞

【精品文档】一些有着长距离迁徙习惯的动物,如海龟、鸣禽阅读附答案-优秀word范文 (2页)

【精品文档】一些有着长距离迁徙习惯的动物,如海龟、鸣禽阅读附答案-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一些有着长距离迁徙习惯的动物,如海龟、鸣禽阅 读附答案 ①一些有着长距离迁徙习惯的动物,如海龟、鸣禽、黑脉金斑蝶和大西洋鲑等,它们为了寻找新的食物来源、繁殖场所和栖息地而长途跋涉,形成大自然中一 道奇伟壮丽的独特景观。动物的长距离迁徙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北极燕鸥是动 物界长途迁徙记录的保持者,在一年的时间里,它们从北极飞往南极,又从南 极返回北极,路途长达两万千米。幼鲑从出生地的淡水河游经几百千米到达海洋,成年后再回游到出生地。黑脉金斑蝶是一种看上去十分脆弱,实际上却非 常坚强的生物,它们的迁徙路线几乎遍及北美洲。 ②这些动物没有指南针,没有卫星导航系统,没有勘测地图,没有雷达,没有 我们人类所拥有的种种复杂的仪器和工具,那它们是如何长距离迁徙而不迷路 的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直到最近才开始逐渐解开谜底。 ③动物的长距离迁徙能力或许源于它们所拥有两种杰出的超感能力:偏振光视 力和磁感受力。人眼能看到自然光,但人眼没有辨别和觉察偏振光的能力。每 当黎明和黄昏,太阳低垂在地平线下时,人眼便无法看到太阳的光线,但鸟类 和蝴蝶却能看到此时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偏振光。科学家认为,鸟类等动物正 是以这种偏振光作为迁徙路途中准确的参照点。 ④迁徙动物还有可能利用它们体内的“磁罗盘”来进行导航。最近对信鸽的研 究发现,它们的喙部含有一种微小的磁性晶体。这是一种“磁铁矿”,直接与 神经系统相连,磁性受体起着罗盘的作用。这种简单但可靠的罗盘对地球磁场 十分敏感。 ⑤研究发现,迁徙动物擅长在大自然中寻找各种可用于导航的线索,如太阳、 星星和地标等,加上它们出色的辨别偏振光的能力和对磁场的敏锐感觉,在它 们的大脑里很自然地形成了一幅精确的线路图,引导它们完成惊人的千里迁徙。 (节选自201X年第11期《大自然探索》) 小题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A.动物的超感导航能力B.动物有长距离的迁徙能力 C.动物迁徙有精确地线路图D.令人叹为观止的动物迁徙

转基因动物技术应用研究进展汇总

转基因动物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对动物转基因技术发展状况作了概述,重点是近年发展的提高转基因效率的非定点整合转基因方法, 如睾丸转基因法和卵巢转基因法; 提高转基因精确性的定点整合转基因的基因打靶法作了介绍。然后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作了论述,最后对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字:动物转基因技术;应用;展望 Progress on Techniques for Producing Transgenic Anim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Abstract: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recently developed animal gene transfer techniques, including gene transfer into the testis and ovary for easily making non-site specific methods; gene targeting in embryonic stem cells, somatic cells and primordial germ cells for site specific methods.The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wa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animal gene transfer technique; application;prospect 动物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移入动物细胞并整合到基因组中, 从而使其得以表达。自Palmiter等[1] (1982)把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获得超级巨鼠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动物生产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相继在兔、羊、猪、牛、鸡、鱼等动物上获得转基因成功。转基因动物研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中最热门、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其应用已广泛渗透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制药及畜牧育种等各个研究领域中。这项技术正在对动物生产产生一场新的革命,在提高生长速度、生产性能,改善产品品质、抗病育种、基因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1 转基因动物技术 1.1 显微注射法 这一方法是发展最早,目前应用最广泛和最为有效的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创始人是Jaenisch和Mintz等,Gorden等[2]和最先通过此法获得转基因动物。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显微操作仪将外源基因直接用注射器注入受精卵,利用受精卵繁殖过程中DNA的复制过程,将外源基因整合到DNA中,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1.2 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法 将目的基因重组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上,制成高滴度的病毒颗粒,人为感染着床前后的胚胎,

十大奇异动物盘点

十大奇异动物盘点[组图]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双头小龟、连体鳄鱼、四腿鸭子、还有六腿母牛等等,它们都是“异类”。英国《每日电讯报》盘点了世界上十大奇异动物。 双头小龟 2003年,来自新西兰惠灵顿的诺埃尔·丹尼尔斯在南非西开普发现了一只长着两个脑袋的小龟。当时这只龟只有一个月大,两个独立的头“共享”一个身体,每个头都能正常进食。然而,当受到惊吓时,由于两个头采取的逃生方法不同,导致小龟脚的行动很不协调,总想往不同的方向走。南非开普敦的龟类专家恩斯特·巴德认为这个龟十分稀罕,可能是因为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而造成的。算上这只小龟,近20年来南非只出现了两只双头乌龟,另一只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

双头蛇 双头蛇一直是传说中巨毒的怪物。2002年,在地中海的小岛马略卡岛上就真的出现了一条双头蛇。一些工人在酒店的花园里发现了这条蛇,蛇身长60-70厘米,而它的蛇毒并不足以要了一个人的命。

连体鳄鱼 2001年6月,在泰国曼谷市郊的鳄鱼农场降生了一条连体鳄鱼,两条鳄鱼身体的底部连在一起,有8条腿和2条尾巴。这个连体鳄鱼长约17厘米,重约0.15磅。

双头鳖 2000年,这只罕见的长约24厘米双头鳖在泰国政府的渔业部展出。据报道,泰国政府此举是为了教育民众要了解水下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多样性。亚洲地区,尤其是泰国,盛产鳖。泰国鳖销往世界各地,主要用于制作一种可以让人暖胃的汤。

双头牛 1998年,美国爱荷华州独立城一家奶牛场降生了一头双头奶牛。农场主人透露,母牛花了一个小时才产下这头双头牛犊。

双头猪 1998年,在美国的爱荷华州一个农场,出生了一个叫卢迪的小猪。卢迪一生下来就有两个头,也正因为如此变成了全美的大明星。卢迪重约150磅,后来被主人卖给了洛杉矶动物营救组织——“没有伙伴的猪”。据统计,大多数双头猪在还未出生,或者生下来不久后就夭折了。据报道,更早的时候,一个和卢迪很相似的双头小猪出生于美国的威斯康辛州,但是这个小猪却被人偷走了。失主悬赏1000美元来寻找这个小猪,最后也没有找到。

棘皮动物再生研究进展

棘皮动物再生研究进展 摘要:动物再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再生现象在动物界广泛存在,但不同动物替换身体缺失部位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这也成为生物学家困扰已久的问题。而棘皮动物凭借极强的再生能力, 在进化上和发育上与脊椎动物具有许多相似性等优点, 成为在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后口动物再生过程与再生机理的理想模式动物。本文通过综合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对动物再生特别是棘皮动物再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动物再生;差异;棘皮动物 再生是指失去的身体部分的恢复,可以发生在多个水平的生物组织中,是由各种损害引起的,可以发生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部分,发育的过程存在多样性,再生的结构与原来的高度相似[1]。棘皮动物是一类再生能力极强的后口无脊椎动物,它们常通过无性繁殖方式进行再生。大量研究表明, 棘皮动物不仅可以快速再生出丢失或损伤的器官, 而且还具有后口动物的典型发育特征, 是在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后口动物再生过程与再生机理的理想模式动物[2-3]。关于再生的研究始于17世纪,如Abraham Trembley的工作记录了大量关于水螅的再生性能,且明确指出动物在再生失去身体部分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对棘皮动物的再生研究开始于20 世纪中叶,近几十年对其再生过程与再生机理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 1 再生的起源 基于系统发育分布,再生与多细胞的起源可能是一致的出现在早期的动物中。再生和其他形式的发展之间的有广泛的相似性,特别是后期胚胎发育,表明再生起源于一个发育的偶然现象,而不是通过一个独立的程序一步一步的完成。根据偶然现象假说,再生最初是(某些谱系或者结构现在仍然是)可存取的发育程序的自然结果,即某一结构丢失时的自动修复。不同的动物,在再生和无性繁殖,组织稳态和生长,甚至胚胎发育它们的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与偶然现象假说一致。此外,基础动物,如海绵和刺胞动物,无性繁殖及后胚胎发育尤为常见,这表明早期动物可能由再生进化成不同的发育曲目。偶然现象引起再生是相对容易的,还应该考虑的是因为要获得二次收益一些动物再生的可能性。 偶然现象假说并不排除选择作用再早期再生演化的作用。捕食或其他攻击性生物相互作用是主要的选择压力,有利于今天的再生,但是现有的证据表明,食肉动物在早期阶段缺席动物进化。然而,非生物因素也可以是组织损失和再生的重要原因。因此,非生物性损伤在其早期演化过程的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再生。 2 棘皮动物的再生 棘皮动物的再生会发生在多种器官上,本文就棘皮动物腕、内脏、肌肉、外附属物以及幼虫再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1 棘皮动物的腕再生 腕的再生是长腕棘皮动物的典型特征之一。这些棘皮动物的腕在自身诱导或外部因素(如高温、缺氧、污染等) 作用下常常发生自割[4], 然后迅速再生出所丢失部分。对棘皮动

动物神奇的超感能力

动物神奇的超感能力 动物进化出了一些超乎寻常的感知能力,如鹰的夜视能力,蛾子在空气中嗅闻微弱气味的能力,鲸类动物向千里之外的同伴传播声音的能力,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人类所不具备的。动物的这些能力是在自然选择的巨大压力下逐渐进化而来的。当一种捕食动物进化出了一种新的捕猎能力时,一些被猎者也会在残酷生存竞争中进化出相应的对抗能力,其中一些杰出的能力渐渐在遗传基因中固定下来,成为动物特有的超感能力。 触觉 大多数哺乳动物和一些鸟类的脸部都长有长长的触须或鼻毛,这些触须或鼻毛对于触觉十分敏感。触须遇到异物阻碍会产生些许弯折,并同时被神经系统感知。一些动物如老鼠,其触须的触觉敏感程度令人惊异,它们甚至可感知到空气轻微的流动。 对于生活在水下的鱼来说,触须看起来用处不大。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们身体两侧进化出了一种特殊的毛细胞,可通过触觉感知到水的流动。 鲸类甚至进化出了一套更为高级的感知“工具”。它们

拥有一种叫做“劳伦氏壶腹”的电敏细胞,这种细胞通过小管与皮肤表面相连,可感知到水中其他鱼类在肌肉收缩时发出的电脉冲。据认为,这种被称为“壶腹”的电敏细胞还能帮助鲨鱼利用地磁导航,感知水温和海水含盐度。科学家利用鲨鱼的这种敏感的电感知能力,开发出了电子驱鲨器,以避免潜水员在水下潜水时遭到鲨鱼的袭击。 听觉 鲸类在海水里利用超低频声音联系远在几百千米之外的同伴。科学家对座头鲸的歌声进行研究后发现,在交配季节里,雄性座头鲸会重复发出一系列复杂的低频声音,其频率在10~20赫兹之间。由于人类耳朵无法听到20赫兹以下的声音,研究人员必须使用专门的水下扩音器才能感知这一频率范围内的声音。 有些动物则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展示它们的超常听力。海豚、蝙蝠、????(一种????超科的食虫小哺乳动物,类似老鼠但有长而尖的口鼻以及小眼睛和小耳朵)和南美产大怪鸱这些动物都能发出一系列的“咔嗒”声,然后通过倾听返回来的回声来感知周围环境,为自己导航。拥有了这种奇特的能力,即使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这些动物也能对自己的位置,周围的环境,周围的障碍物以及猎物等了如指掌。科学家将动物的这种能力称为“生物声纳”或“回声定位”,即

动物的十大超能力_人生故事

动物的十大超能力 迄今为止,超级英雄只存在科幻故事里,但是他们的一些超能力早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这些能力被一些奇异的动物所掌握。 超能力一:不可毁灭 水熊虫体长仅有1毫米,但它可能是地球上最顽强的生物体。它能在多种极端环境下生存:温度范围在-200℃到150℃;没有食物或水;电离辐射高达57万伦琴(500伦琴就能要了人的命),此外,还包括太阳辐射、伽玛辐射、紫外线、高含盐量和极端缺氧环境等。 超能力二:声音模仿 澳大利亚琴鸟喜欢通过歌声吸引配偶。与其他鸣鸟相比,它拥有更为

复杂的声带结构,因此,琴鸟能模仿各种各样的自然和人造声音,其中包括电锯声、汽车马达声、狗叫声和人类的声音。 超能力三:噪音之王 地球上声音最大的动物——水虫,喜欢待在水下的草茎上“唱情歌”,它的声音是通过生殖器摩擦下腹发出的。它发出的声音可达100分贝,这对人来说是噪音,但对体积只有一粒米大的虫子来说,能发出这么大的声音并不是坏事。 超能力四:隐身 图中这只乌贼正在模仿一种水族植物。这种乌贼能伪装成任何水生生物,模仿各种姿势和颜色,以躲避天敌。它之所以能够自如变换颜色,是因为其皮肤里有带色素的液囊。乌贼能够控制液囊的大小,从而根

据周围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颜色。 超能力五:磁定位 鲑鱼在河中或溪流里孵化出来后,会迁移到大海,整个成年期它都在辽阔的海中觅食,等到产卵的时候,它会回到出生地。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导航技术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现在科学家已经找到答案,即这种鱼是利用地磁罗盘找到回家的路,其秘密隐藏在脑细胞中。 超能力六:长距离飞行 一辆制造精良的汽车能行驶8万千米,对黑背信天翁来说,这只是它一年的飞行距离。它在中太平洋筑巢,到南美洲去觅食,每年飞行的距离超过8万千米。科学家曾跟踪了一只中途岛环礁信天翁,它整个一生飞行了320万到480万千米。

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的主要管理制度【最新版】

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的主要管理制度 摘要:转基因三文鱼被美国FDA 批准上市,成为世界上首个获批可直接食用的转基因动物食品,开启了转基因动物商品化的大门。为对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有效的监管,世界各国均在不同程度上制订了管理制度,其中主要包括安全性评价制度和转基因成分标识管理制度。文中对猪、牛、羊等转基因动物的研发现状和转基因动物的检测技术进行了阐述,对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转基因动物及其食品安全性评价制度和转基因成分标识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转基因动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对基因组进行修饰,使其出现与原品种不同的性状或产物。自1982 年美国科学家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超级鼠”,开启转基因动物研发的大门后,转基因鱼、兔子、猪、牛、羊等20 多种转基因动物相继被培育出来。转基因动物在提高生产性能、增强抗病能力、培育新品种、建立疾病模型、器官移植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以转基因动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产品称为转基因动物产品。目前,世界上针对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的主要管理制度为安全性评价和标识管理制度。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的生物安全性受到了各国研究机构和组织的关注,在其进入人们生活之前,均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同时,针对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各国根据自己的国

情制定了转基因生物的标识管理制度。同时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的检测技术是保障安全性评价和标识管理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 一、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概述 1、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的研究概况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生长速率、疾病模拟的建立、增强抗性和表型改变等方面。近年来,学者通过研发显性致癌基因的转基因小鼠,酪氨酸酶基因双等位猪和PARK2、PINK1 双基因敲除猪等,为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白化病、帕金森综合征和乙型肝炎等疾病建立了模型,同时也为一氧化氮合酶及eGFP 相关染色质的功能研究提供新思路。肌肉生成抑制素基因(MSTN) 敲除的猪和表达外源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转基因小鼠的成功研制,为提高动物的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打下了基础。通过构建双重shRNA 表达系统的转基因牛和短发卡RNA 结构转基因鸡等转基因动物,有效防范了疾病的传播。为了增加动物的观赏性,相继出现了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猪,转黄色荧光蛋白斑马和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等。转基因牛的研制主要集中在乳腺生物反应器,如转人乳铁蛋白基因牛,转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牛等。中国农业大学的学者相继研发出转人乳铁蛋白、人溶菌酶、人α -乳清白蛋白基因奶牛。最近,华南农业大学的学者报道了用转基因小鼠中的唾液腺作为生物反应器,成功生产出人神经生长因子蛋

动物的本领(教案)

动物的本领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物世界吗?是啊,动物世界这个栏目不知了吸引了多少小朋友,连很多大人都非常感兴趣哦。在神奇的动物世界里,许多动物为了逃避敌害,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神奇的本领,有的利用保护色,有的利用拟态术、还有的利用自卫术、装死术等来保护自己。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动物神奇的本领吧。 师看书47——50页,填49页的表格。 师:你们在表格里填了什么呢,谁愿意来分享一下呢? (二)授新课 1.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看看48页的小资料,待会我要提问哦。 2.问题:长颈鹿的什么别具一格呢?迷彩 在浅黄色的底色上印有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什么或什么?黑斑褐色斑 在几米之外敌害就很难分辨长颈鹿呢?10 (三)交流反馈 1.师:请同学们读读50页的小资料。思考关于动物的本领,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呢?小组交流一下吧。 师:1、小组交流,确定小组研究主题。提示:一定要选择自己有能力和条件研究的主题啊。 2、小组汇报本组确定的主题。 3.填一填我的收获和反思分享 仿生知多少 活动过程: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2、动物仿生。 (1)人们从动物身上受到启发,发明了许多新工具、新技术和新设备,出示图片:高速火车,师:火车的外形有什么特征?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外形?是从哪种动物身上受到的启发? (2)出示图片:飞机-鸟、轮船-鲸、涡轮-放屁虫、坦克-大象、水枪-墨鱼等,分组观察讨论:这些物品都是从哪种动物身上受到的启发?你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3)集体交流。 (4)想一想:你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5)到学校图书室查一查:人类在仿生学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6)把查阅的结果跟大家说一说。 (7)出示图片:大象、袋鼠、企鹅、长颈鹿、鸟、羚羊,选择一种或几种动物,根据它们的本领和特征,小组合作,进行一次创新设计。 (8)集体交流,展示各小组的设计结果。 3、活动评价。 (1)谈谈你参加这次活动的体会。 (2)评一评:哪个小组的收获最大? (3)想一想:你下一步还要搞个什么活动?准备怎么搞?

动物十大超能力

动物十大超能力 鼓鱼:用鱼鳔听取声音 鼓鱼等鱼类可以用自己的鱼鳔来听取声音。这种鱼鳔的结构非常特殊,能够探测到极其细微的声音振动,然后再把这种振动由身体的骨骼传递到外耳,随后进入内耳,再由内耳中的特殊毛发,将振动转化为声音并传递给鱼的大脑。 金鼓鱼又叫金钱鱼。我们国内一般都叫它们为金鼓鱼。它们是一种依赖水草而生的大型半咸水鱼类。属于较强壮的鱼类。爱吃水草,属于清道夫鱼类中的一种。 金鼓鱼背鳍的前10个鳍条有毒腺,被其刺中就会红肿而且疼痛难当。这也是它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大家在捕捞的时候要注意。

红石鼓鱼

黑石鼓鱼 目前已发现有500多种鱼,其体内都装有“发电机”,能够发出电流电鱼是指能发电的鱼,现今世上已经发现有500多种。较出名的有我国东海、南海一带生长着一种电鳐鱼,其他的还有电鳗、电鲶、象鼻鱼、电鳄等。 迄今世界上发现三种能发电的鱼:一种是电鲶,产于非洲河里,能发出高达350伏的电压;另一种是电鳗,产于美洲海洋中,其放电瞬间电压可高达886伏;再有一种是电鳐,产于大西洋,其发电电压只有50~80伏,但电流可至50安培,如取电压60伏计之,其发电功率可达3千瓦,有如一部小型发电机。 电鳐、电鲶、电鳗发电器官装置部位,及其发射电流的部位都是不同的。电鳐的发电器官在头部与胸鳍间,发电时电流从腹部流向背部,以其后背电击敌人;电鲶的发电器官则分布在占身体三分之一的皮层下,发电时电流从头部流向尾部,以尾炮痛击来敌;电鳗的发电器官在身躯两侧,从胸鳍开始,一直延伸到尾部,发电时其电流从后部流向头部,则以正面相击迎敌。 电鱼发电奥妙何在?原来电鱼都具有一套类似于我们常见的蓄电池结构的发电器官,它是由肌肉细胞演变而成的。这些犹如蜂窝状的发电器官是由许多块“电扳”所组成。“电板”和原来的肌肉细胞一样,具有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的静息电位。一旦神经系统传来一个指令信号时,“电板”的一面产生急转电势,而另一面不受神经控制,仍是原来的静息电位状态。由此,“电板”两面的电荷出现了不对称,因而产生了电流。 生活在大西洋的巨型电鳐一次放电功率,竟然能把30个100瓦的灯泡点亮。一条大电鳗每次能放出500伏特的电压、200多安培电流,功率可达100千瓦,足以击毙海洋中任何生物。生活在南美亚马逊河的电鳗,放电时电压可达880伏,在水中3-6米内,常有人畜被击昏,甚至跌入水中淹死,故有水中“高压线”之称。有人研究计算,电鳗毎克体重平均输出功率为1瓦,可想一条大电鳗放出的功率是多么惊人!

涡虫:具有再生能力的模式生物

涡虫:具有再生能力的模式生物 涡虫:具有再生能力的模式生物 □本报记者许琦敏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真是厉害,头砍掉了立马又冒出一个来。其实,有一类叫涡虫的动物,跟孙大圣的本领也不相上下——头切掉能新长个头出来,尾巴切掉重新长尾巴,就算将它粉身碎骨成279块,每一块都还能长出完整个体。 涡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再生能力,主要原因是其体内有一种类似于人类干细胞的细胞,而且这种细胞占涡虫细胞总数的25%。涡虫具有几乎无限的再生能力,在未受损伤的情况下,它能保持自己身体健康而不会死亡。这使得它成为科学家开展再生研究的一个非常难得的模型。 近年来,一系列涡虫相关的研究工具被陆续开发出来,同时国际上多个顶级科研单位均建立了以涡虫为模式生物 的实验室。相关成果也已登上《自然》、《科学》等国际权威杂志。中国科学家也已从涡虫中发现了近50个参与到再生过程中的基因。 残体再生、长生不老,是人类自远古以来的愿望。或许找到这一门径的钥匙,就在涡虫身上。

惊人无限的再生能力 涡虫能在一周内,重新长出切割掉的肌肉、皮肤、肠道、生殖系统,甚至整个大脑。而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且未受到损伤的情况下,它能一直保持自身健康而不会死亡。 涡虫是涡虫纲动物的总称,是扁形动物门中营自由生活(不需要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的一类。它的进化地位并不怎么高级,介于水螅(腔肠动物门)和蚯蚓(环节动物门)之间。 涡虫的体表一般具有纤毛,并有典型的皮肤肌肉囊,以强化运动机能,表皮中的杆状体有利于捕食和防御敌害。 它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一般比较发达,能对外界环境如光线、水流及食物等迅速发生反应。感觉器官包括眼、耳突等等。自由生活涡虫的体表特别是耳突处分布有丰富的触觉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及水流感受器,它们分别感受触觉、化学及水流的刺激。 涡虫具有2条发达的腹神经索,与“脑”形成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涡虫类具有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三角涡虫消化管分为3支(一支向前2支向后)。涡虫通过体表从水中获得氧,并将二氧化碳排至水中。原始的排泄系统为具焰细胞的原肾管系统,具有渗透调节和排泄作用。生殖方式上,涡虫是雌雄同体,异体交配。 最令科学家惊奇的是,这种广泛生活在洁净水质的池塘

动物界十大奇特现象

动物界十大奇特交配 1.海马:雄性当妈 这些家伙是人类学习的榜样,它们坚守一夫一妻制,而且代代相传。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雄海马竟然担负起生儿育女的重任,对伴侣也是忠贞不二,一生不变。有其父必有其子,它们的后代自然也遵循相同的交配规矩,会选择一个终生伴侣。“男人”都如此表现,女人们还会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呢? 2.琵琶鱼:粘住伴侣不放 它们不仅长得难看,雄鱼做起事来也鬼头鬼脑。你要找一位终身伴侣,一定会对你希望得到的“女士”格外体贴。但琵琶鱼不是这样。雄鱼找到一位漂亮的“女士”,会一口咬住它,然后释放一种生化酶,将它们两个粘在一起,而且就一直这样粘着,永远拥抱在一起。当雌鱼准备繁殖后代了,雄鱼的性器官为它提供精子。

3.鞭尾蜥:无性生殖 男人都是烂货,我们不需要他们!这是雌鞭尾蜥的誓言。它们的确不需要那些令人讨厌的雄性。这些小小的蜥蜴全部都是雌性,通过无性生殖繁育后代。因为它们不能交配,它们通过角色互换(一个表现出雄性行为,趴在另一只身上),相互刺激对方。这时两个雌性都会受精,生下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后代。 4.床虫:刺死雌虫受精 用“痛苦的受精”来描述床虫的受精过程最为贴切,尽管这听上去很恐怖。雄性床虫从来就不会花时间了解雌性,而是直接了当地用自己的生殖器将雌臭虫刺穿,然后开始受精。 5.白顶鹦鹉:呕吐式接吻

这些小家伙给午餐赋予了新的含义。白顶鹦鹉的交配过程最让人恶心:雄性鹦鹉会啄住雌鹦鹉的嘴巴,然后开始呕吐,直接吐进雌性鹦鹉的嘴里。但雌性鹦鹉并不反感这种做法,因为雄性鹦鹉正是通过将自己“搅拌”好的美味吐进雌性鹦鹉嘴巴里,来表达自己对它的爱究竟有多深。 6.红边蛇:交配仪式毛骨悚然 在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交配仪式中,数百条蛇扭结翻滚成一个球体,大玩《猜猜这个女士是谁》游戏。为了获得更好的交配机会,雄蛇长有两个阴茎,但无论哪个阴茎要想与雌蛇零距离接触,雄蛇首先要战胜其他“男性”。 7.蜜蜂:交配时睾丸爆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