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生化免疫检测

合集下载

生化检验项目

生化检验项目

生化检验项目生化检验项目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验手段,通过检测人体血液、尿液等生化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类型。

本文将从生化检验项目的概念、常见项目、检测方法、结果解读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化检验项目的概念1.1 生化检验项目是指通过检测人体生化指标来评估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状态。

1.2 生化检验项目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

1.3 生化检验项目包括血液生化检验、尿液生化检验、体液生化检验等多个方面。

二、常见生化检验项目2.1 血液生化检验项目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

2.2 尿液生化检验项目包括尿蛋白、尿酸、尿素氮等指标。

2.3 体液生化检验项目包括脑脊液、胸腹水等生化指标。

三、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测方法3.1 血液生化检验通常采用血清或血浆标本,通过化学法、免疫学法等技术进行检测。

3.2 尿液生化检验采用晨尿标本,通过尿常规、尿沉渣镜检等方法进行检测。

3.3 体液生化检验需要对相应的体液标本进行离心、抽取上清液等处理后进行检测。

四、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解读4.1 生化检验项目结果需要参考正常值范围进行解读,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疾病。

4.2 生化检验项目结果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等综合分析,才能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

4.3 部分生化检验项目结果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药物等,需注意排除干扰因素。

五、生化检验项目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5.1 生化检验项目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高治疗效果。

5.2 生化检验项目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疗效,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5.3 生化检验项目在慢性病管理、健康体检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项目在临床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生化指标的检测和解读,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常用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用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用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常用生化指标是指在临床医学中常常使用的一些生化分析参数,通过测量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人体内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变化情况,从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进行评估和判断。

下面我们将从常见的血液指标入手,详细介绍它们的临床意义。

1.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携带氧气。

通过血红蛋白水平的测量,可以评估贫血的程度,判断炎症、感染、出血等情况,并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主要的细胞成分,它们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到达全身组织细胞。

通过红细胞计数的测量,可以评估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情况,帮助诊断贫血、骨髓功能异常和失血等疾病。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通过白细胞计数的测量,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和炎症程度,帮助诊断感染、炎症、白血病等疾病。

2.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这两个指标是评估肝脏功能的重要标志物。

高水平的ALT和AST通常表示肝脏损伤,例如肝炎、肝硬化等。

同时,AST/ALT比值也常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肝病。

-白蛋白(ALB):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它是体内最主要的蛋白质之一、白蛋白水平的测量可反映肝功能、营养状态和肾功能等。

低白蛋白水平通常表示肝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3.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和肌酐(Cr):尿素氮和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尿素氮主要由肝脏代谢产生,肌酐主要来自骨骼肌的代谢产物。

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这两个指标通常会升高,可以帮助评估肾功能不全、肾炎等疾病。

-尿酸(UA):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在体内的水平受肾脏排泄的调节。

高尿酸水平可导致痛风等疾病的发生。

4.综合指标:-血糖(GLU):血糖是评估糖代谢的关键指标,用于诊断和监测糖尿病。

高血糖可能表示胰岛功能减退或者胰岛素抵抗等问题。

-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两个指标用于评估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领导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结果分析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结果分析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结果分析生化检查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通过测定人体内各项生化指标的水平,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本文将针对临床常用的生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为读者了解和解读这些数据提供参考。

一、血常规指标1.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最常见的临床应用是判断贫血的原因。

正常成人血红蛋白水平为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2.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炎症或感染的程度。

正常成人白细胞计数范围为4-10×10^9/L。

3.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凝血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血液迅速凝固止血。

正常成人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00-300×10^9/L。

二、肝功能指标1.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这两个指标常用来评估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如肝炎、肝硬化等。

正常成人ALT和AST的上限分别为40 U/L和35 U/L。

2. 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是肝细胞内胆红素代谢产物的总和,能够反映肝功能和胆道排泄情况。

正常成人总胆红素水平为5.1-17.0μmol/L。

3. 白蛋白(ALB):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能够反映肝功能的综合情况。

正常成人白蛋白水平为40-55 g/L。

三、肾功能指标1. 血尿素氮(BUN):BUN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能够反映氮代谢和肾功能的情况。

正常成人BUN水平为2.8-7.2 mmol/L。

2. 肌酐(Cr):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肾脏是其主要排泄器官,能够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排泄功能。

正常成人肌酐水平为60-110 μmol/L。

3. 尿酸(UA):尿酸是核酸代谢的产物,肾脏是其排泄的重要通道,能够反映尿酸代谢的紊乱情况。

正常成人尿酸水平为208-428μmol/L。

四、血脂指标1. 总胆固醇(TC):总胆固醇是脂类代谢的重要指标,高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相关。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2020/11/14
5
血糖病理性↑
1.糖尿病
2. 甲亢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
3. 应激性高血糖:妊娠呕吐、全麻、脱水、颅内 高压、颅脑外伤、CNS感染及缺氧窒息—暂时性 血糖↑
2020/11/14
6
血糖病理性↓
1. 血中胰岛素升高,如:胰岛细胞瘤或腺瘤、
胰岛素注射过量;
2. 缺乏抗胰岛素的激素如生长激素、 肾上腺
2020/11/14
13
血清C肽的测定
1.放射免疫测定法(RIA) 2.酶联免疫法
2020/11/14
14
胰岛素-C肽测定及其释放试验 P413
1. C肽:胰岛素insulin产生过程的一种中间产物,与 胰岛素等克分子地释放出来 故测C肽的量相当于测 胰岛素的量
2. 测C肽的优点:不受外源性insulin的干扰,
(2) 6.0 11.7 15.2 16.4 17.0
female, 62yrs, presented with “burning mout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7.4 9.5 10.8 10.1 9 .5
male, 41yrs,glycosuria
(4) 5.0 8.6 10.7 11.0 10.2
female, 2020/11/14 75yrs, high RBG results
糖化血红蛋白(Ghb)
Ghb与血糖浓度有关 一旦形成不易解离 用于评价糖尿病的控制程度 单位: Ghb占总Hb的百分数
2020/11/14
16
病例(1) (mmol/L)
0h 0.5h 1h
1.5h 2h
(1) 8.8 13.8 17.5 16.8 16.7 male, 65yrs,obese

临床常用检验值及意义

临床常用检验值及意义

临床常用检验值及意义临床常用检验值是指用于评估健康状态、诊断疾病、监测疾病进展及疗效的一系列检验项目的结果。

常用检验值通常包括血液、尿液、体液和组织标本的化学、生化、免疫、微生物等方面的指标。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用的检验值及其意义。

1.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用于评估人体的贫血程度。

正常范围:男性:130-180g/L,女性:120-160g/L。

2.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评估炎症、感染等免疫反应。

正常范围:4-10×10^9/L。

3. 血糖(GLU):血糖是评估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疾病的重要指标。

正常范围:空腹血糖:3.9-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L。

4. 尿蛋白(Pro):尿蛋白是评估肾脏功能和尿路疾病的重要指标。

正常范围:阴性。

5. 肌酐(Cr):肌酐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与肌肉代谢有关。

正常范围:男性:62-106 μmol/L,女性:44-88 μmol/L。

6.尿液比重(SG):尿液比重是评估尿液浓缩度的指标,可反映水分摄取和排泄情况。

正常范围:1.003-1.030。

7. 血清脂肪(TG、TC、HDL-C、LDL-C):血脂指标用于评估血脂紊乱及心血管疾病风险。

正常范围:三酰甘油(TG):0.56-1.70 mmol/L,总胆固醇(TC):<5.1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7 mmol/L。

8. 血液凝血指标(PT、APTT、INR、D-dimer):血液凝血指标用于评估出血和凝血功能紊乱的情况。

正常范围:凝血酶原时间(PT):10-14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5-35秒,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2,D-二聚体(D-dimer):<0.5 μg/mL。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
血常规是临床上常用的生化检验项目之一,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红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它反映了患者的贫血程度。

贫血是指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失血、骨髓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红细胞计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并确定贫血的原因。

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它反映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抵抗外界病原体的侵袭。

白细胞计数异常可以提示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或骨髓功能异常等问题。

血红蛋白浓度是指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它是血液携带氧气的主要组成部分。

血红蛋白浓度异常可以提示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或其他血液疾病。

血小板计数是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它是血液凝固的重要因素。

血小板计数异常可以提示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异常。

通过血常规检验,医生可以综合分析各项指标的结果,帮助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疾病发展趋势。

血常规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血常规是临床常用的生化检验项目之一,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它的结果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参考,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生化项目和免疫项目如何区分

生化项目和免疫项目如何区分

生化项目和免疫项目如何区分“生化”是生物化学的简称,是医学检查的一个主要分支。

它可以有数成百上千个生化项目,并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和更新。

在临床上,为了方便起见,将常用的生化项目归纳为“生化全项”,改变名称之后,医生在开具检验申请表时,变得更加便捷,患者也更容易了解。

然而,不同的医院对于“生化全项”可能会有不同的定义,只在某些项目上,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但是大体方向都是一致的。

免疫项目包括风湿病、自身抗体、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电泳。

免疫系统主要由T淋巴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共同起作用。

细胞免疫作用由T淋巴细胞完成,体液免疫作用由B淋巴细胞完成。

T淋巴细胞主要通过细胞毒性杀灭细菌、病毒或一些异物,B淋巴细胞主要分化为浆细胞并合成抗体对抗某些物质。

免疫功能检查可检查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或B淋巴细胞亚群。

1.生化项目相关知识1.生化检查(1)检查用途:生化检查主要用于常规体检时进行的普查。

(2)疾病的筛查和确证试验:通过生化全套检查,可以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身体,也能够对身体情况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于潜伏的一些疾病,也能够尽早发现。

如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定期的进行肝功能检查,避免病情突然发作,及时进行治疗。

2、生化项目检查内容体检中有很多生化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所以空腹验血是必须的。

如果是女性患者,子宫和卵巢也要进行检查,要是有过性生活的女性,还需要做宫颈细胞学检测,还要做一个宫颈癌筛查这两个项目。

这样可以发现一些宫颈病变。

平时还需要加强营养、锻炼。

(1)血脂: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项检测,主要用于动脉硬化等疾病的筛查。

(2)尿酸:用于检查痛风和其他疾病。

(3)肝功能检查:在生化项目中,肝功能检测包括的项目比较多,如:总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胆红素、总蛋白等,主要用于筛查肝炎、肝癌、肠道疾病等。

例如,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临床常用的生化检查

临床常用的生化检查
1
(四)脂蛋白(a)测定
• (四)脂蛋白(a)测定 脂蛋白(a)[LP(a)]的结构与LDL相似,其核心为TG 和胆固醇,其表面被CHO及磷脂包裹,上嵌载Apo(a)和 ApoB。LP(a)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故 它是冠心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子之一。
• 【参 考 值】 <300mg/L。 • 【临床意义】 现将高LP(a)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1
第三节 血清电解质检测
• (一)血钾测定 人体钾盐90%从食物摄入,被肠道吸收入 血液,吸收入血的钾90%从肾排出体外。
• 【参 考 值】 3.5~5.1mmol/L。 低于3.5mmol/L为低血钾症, 高于5.5mmol/L为高血钾症。
1
• 【临床意义】 • 1.低钾血症 见于: • (1)摄取不足:营养不良、胃肠功能紊乱、长期无
脑卒中等)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 LP(a)与ApoB起协同作用。
1
三、血清载脂蛋白检测
• (一)载脂蛋白A1测定 载脂蛋白A1(Apo-A1)由肝脏和小肠合成,是 HDL的主要载脂蛋白成分(占90%),它可催化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ACT),将组织细 胞内多余的胆固醇酯运至肝脏处理,因此Apo-A1 有清除组织内脂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防 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极为重要。
贫血等 • ③甲亢或营养不良。
1
(二)甘油三酯测定
• (二)甘油三酯测定
•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由肝、脂肪组织及小肠合成。它 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 【参考值】
• 0.56~1.7mmol/L;
• ≤1.70mmol/L为适合水平; >1.70mmol/L为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学基础》授课重点(三)
实验诊断
第十二章血液检查
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查
1.参考值(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中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血小板)
2.临床意义(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分类的增多或减少,核左移、核右移,红、白细胞形态改变)
第二节贫血的其他检查
1.临床意义:
1.1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成人)
1.2红细胞沉降率
1.3红细胞比积测定
1.4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
1.5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第三节血栓与止血检测
1.血管壁检测(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出血时间)
2.血小板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血小板粘附、聚集试验)
3.凝血因子检测(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4.抗凝物质检测(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血浆肝素定量测定)
5.纤溶活性检测(FDP、血浆D-二聚体、3P试验)
第四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1.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鉴定
2.Rh血型系统的鉴定
3.其他血型系统(白细胞抗原系统、血小板抗原及抗体)
4.配血试验
第十三章骨髓细胞学检查
1.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骨髓细胞检查结果分析(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液学特点)
第十四章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1.蛋白质代谢功能的检查(血清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测定,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前白蛋白的测定,血浆凝血因子测定,血氨测定)
2.胆红素代谢的检查(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尿内尿胆原、尿胆红素)
3.三种黄疸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4.血清转氨酶(ALT、AST及其同工酶)、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5..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型)标志物测定
注:A/G比值、总胆红素、ALT、AST参考值需记忆。

第十五章肾功能检查
1.肾小球功能检查
1.1内生肌酐清除率
1.2血浆肌酐
1.3血清尿素氮
1.4血清尿酸
1.5血β2-微球蛋白
2.肾小管功能测定
2.1浓缩稀释试验
2.2酚红排泄试验
3.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分数测定
注:内生肌酐清除率、肌酐、尿素氮、浓缩稀释试验中各指标参考值需记忆。

第十六章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1.血糖
1.1血糖测定
1.2葡萄糖耐量实验
1.3糖化血红蛋白
2.脂质和脂蛋白
2.1血清总胆固醇
2.2甘油三酯
2.3脂蛋白及载脂蛋白
3.电介质
3.1钾
3.2钠
3.3氯化物
3.4钙
3.5无机磷
3.6镁
4.铁及其代谢物(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及铁蛋白)
5.血、尿淀粉酶
6.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肌蛋白
6.1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6.2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6.3肌钙蛋白T及肌钙蛋白I
6.4肌红蛋白
注:钾、钠、氯、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血尿淀粉酶、肌酸肌酶参考值需记忆。

第十七章常用免疫学检查
1.血清免疫球蛋白
2.补体
3.细胞免疫检测(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4.感染免疫检测(肥达式试验)
5.自身抗体检查(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DNA抗体、ENA抗体谱、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微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及抗线粒体抗体的测定)
6.循环免疫复合物
7.CRP
第十八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
第一节尿液检查
1.尿液检查的标本采集与保存
2.尿液一般检查
3.尿液化学检查
3.1尿蛋白(肾小球性、肾小管性、混合性、溢出性、分泌性和组织性蛋白尿)
3.2尿糖(血糖增高性、血糖正常性、暂时性、其他糖尿)
3.3酮体;尿隐血试验。

显微镜检查:
4.显微镜检查
4.1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脓细胞、上皮细胞)
4.2管型(细胞、颗粒、透明、蜡样、脂肪、肾衰竭管型)
4.3结晶体
4.4病原体
5.尿细胞计数(Addis尿沉渣计数、1小时尿细胞排泄率)
6.尿液的其他检查(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电泳、β2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
7.泌尿系统常见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的尿液检查特点。

注:尿沉渣试验中白细胞、红细胞参考值需记忆。

第二节粪便检查
1.粪便标本采集
2.粪便的一般性状
3.显微镜检查
4.化学检查(隐血试验、胆色素检查)及细菌学检查
第三节痰液检查
1.标本采集
2.一般性状检查
3.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培养
第四节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1.渗出液与漏出液的产生机制
2.标本采集
3.一般性状检查
4.化学检查(蛋白定性、蛋白定量、葡萄糖、乳酸、酶)
5.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学检查
6.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第五节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及标本采集
2.脑脊液正常参考值
3.脑脊液的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细菌学检查及免疫学检查
4.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脑脓肿、脑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检查特点.
第六节生殖系统体液检查
1.阴道分泌物
2.精液
3.前列腺液
第十九章临床病原体检查
病原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