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画空间
中西方传统绘画中的空间意识浅析

中西方传统绘画中的空间意识浅析
中西方传统绘画中空间意识差异较大,体现在多方面。
一方面,中西方传统绘
画的空间意识不同。
中国传统绘画,倾向于以虚拟的立体空间为主,亦即一种没有时间意识和只有一种空间意识的抽象空间。
它所传达出来的并不是空间上真实的存在,而是无形的空间关系。
中国传统绘画中,多见有几何线条表现出来的立体空间,而把人物线条和抽象面也看作立体空间面,具有较深厚的哲学思想背景。
此外,中国传统绘画中,也经常出现深远的山水空间,配以繁密的节奏线条,把厚重的层次感和广阔的远景带入画面当中,以空间来表达画中的意境。
而西方传统绘画、则以逼真的实体空间为主,重视表现空间及看待空间的感知,同时必须有一定的抽象性。
西方传统绘画重视表现构成物体的结构,表现物体在眼前所出现的不同视觉角度,即大幅度的体积变化,实体空间中的现实物体空间关系和镜头选择等。
在奥古斯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向日葵》(Sunflower)中,采用了大小关系的表现,在一定的尺寸空间内,以庞大的向日
葵为主,表达出人和自然的关系。
从上面两种传统绘画中,可以看出中西方传统绘画中空间意识有很大不同,两
种绘画有各自独特的表现手法,虽有各自的特点,但却均同属于艺术的范畴,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美感。
给幼儿提供自由绘画的空间——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几点探讨

给幼儿提供自由绘画的空间——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几点探讨绘画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例如绘画时要用颜料、笔、纸;雕塑时要用的泥、木等),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例如线条、形体、色彩等)塑造具体可观的形象,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美化生活的一门造型艺术。
幼儿教育中绘画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绘画有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健全幼儿思维、提高智力素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幼儿绘画,是幼儿用来传情达意的视觉语言,是幼儿一种自发的艺术创作活动,是幼儿思想情绪及艺术潜能的自由表现。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他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
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我们幼儿教师应利用这种特性,结合幼儿爱画的天性,把绘画看成是一种最自由的游戏活动。
让幼儿在这一‘游戏活动’中,把自己心理上的需要、情绪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了解表达出来,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
多给幼儿提供一些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画画,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平时的绘画活动中我们是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展开灵感想象,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给幼儿提供绘画的空间,让他们在绘画中自由翱翔。
1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是幼儿自由绘画的基础俗话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
没有兴趣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心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幼儿活动的欲望,支持幼儿活动的进行。
幼儿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优势,对感兴趣的事能积极的参与,对不感兴趣的是则产生消极的态度,而创造需要一种积极心态,没有兴趣,创造则无从谈起,因此,要充分发挥幼儿创造性,首先必须使幼儿产生兴趣,包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和创造的兴趣。
为了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给儿童带来新异,新奇的感觉。
绘画空间关系知识点总结

绘画空间关系知识点总结在绘画中,空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物体在画面上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等。
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必须考虑到这些空间关系,以确保画面的视觉效果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将对绘画空间关系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通过绘画表现空间的技巧和方法。
1. 空间的种类在绘画中,空间分为实际空间和图像空间两种。
实际空间是指物体在真实世界中所占据的空间,而图像空间则是指物体在画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空间。
艺术家需要通过绘画技巧来将实际空间转化为图像空间,使观众产生一种视觉上的错觉,从而体验到画面所表现的空间。
2. 透视透视是绘画中用来表现空间的重要技巧之一。
透视分为单点透视、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单点透视是指物体的远近与画面中间的一个点有关,双点透视则是指物体的远近与画面中间的两个点有关,而三点透视则是指物体的远近与画面中间的三个点有关。
通过不同的透视技巧,艺术家可以在画面中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关系,使观众产生一种立体的视觉感受。
3. 大小关系绘画中的大小关系也是表现空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画面中,物体的大小会受到透视和距离的影响,因此在创作作品时,艺术家需要准确把握各个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便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
此外,通过对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进行合理的安排,还可以在画面中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关系,使观众产生一种距离感和深度感。
4. 对比对比也是在绘画中表现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对比明暗、对比颜色、对比形状等方式,艺术家可以在画面中形成不同的空间关系,使观众产生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和感受。
对比可以帮助画面中的物体更加突出,从而产生更强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 透视色在绘画中,透视色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来表现空间。
透视色是指在远处的物体表现出一种淡薄的效果,而近处的物体则表现出更加浓郁的效果。
通过使用透视色,艺术家可以在画面中表现出不同的远近和立体感,使观众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画面所表现的空间关系。
浅谈绘画艺术的发展空间

览无 遗 。而西 画 更注 重用造 型 、比 例的 准确 然 而 艺 术 有 它 的 自身发 展 规 律 ,世 界 悟 的深 度 以及在 作品 中所 体现 的人 文关 怀 , 性 ,明暗 得当 ,色 彩 的逼真 、笔 触 的变化 等 艺术 并没 有按 观 念艺术 的思 路行 进 下 去。在 心灵表达的层次来决定的。内在精神才具有 因素 来塑 造形 体和 表现 空 间 。西画传 入 中 国 上世 纪 7年 代末 在德 国 、意大 利相继 出现 了 实质 性 价值 和意义 ,才 是 真正体 现 民族 文化 0 “ 表现 主 义” 、 “ 新 超前 卫 ”的绘 画艺 术 , 精神 的 真实 含义 。所 有 的这一 切 ,都需 要我 的努 力 ,已从起 先 的幼 稚时 代 ,逐 渐趋 向成 相继 在世 界 范围 内掀起 了架 上绘 画 的回 归热 们克 服 困难 ,勇 于去探 索 。时 下对 于艺术 语 熟 ,在 国 内涌现 了多少 杰 出的画 家 。无论 从 潮 。 人 类 社 会 的 艺 术 发 展 有 着 它 本 身 的 规 言 、表达 方式 的纷 繁复 杂 的时代 ,绘 画艺 术 绘 画 机构 、部 门 的设立 ,还 是从 绘 画本 身语 律 ,一旦 走到 所 谓的极 端必 然会 出现 强 烈的 家应要有着平静的心态 ,无须赶时髦 、追时
人 类 社 会 发 展 至 今 ,物 质 、文 化 生 活 意 味 的写意性 ,使 中国油 画家 在理 念 与趣 味 都相 当发 达 ,其 中艺 术也 达到 前所 未有 的纷 上 与西 方表现 主 义产 生 了某种 共 鸣 。”他 们 繁复 杂 的状态 。令 人 眩 目的各 种艺 术形 式 , 的表 现风 格上 ,由于 西画 的泊 来 品的特 性 , 雨后 春笋 ,如 装置 艺术 、行 为艺 术 、波 普艺 起初 只是 模仿 与传 入 ,由于 它 的观察 方式 与 哲 学思 想 的 ,和 中国传统 文化 是有 很 大错位 的 。西方 画家对 于表 现力 的 阐述通 常使 用 的
浅谈中西方古典绘画空间的图式差异

法的娴熟度而拍手 叫绝 。而细节 的焦 点透 视与通篇 布 局的散 点透视 , 二者在画面中相得 益彰 。西方古典 绘 画对 于时空的图示表现 上 ,选择运 用焦 点透视 的 构 图方式 , 也 就是说大都选取事 件发生最典型 、 最具
高 潮性 的瞬 间。法 国大 师席里柯名作《 梅杜萨之伐》 。 画面反映的是一起沉船 事故 ,揭露 了法国波旁王朝 的极端腐败。一个外行船 长造成事故 后 ,丢下船上 1 4 0多名船 员 , 自己一个 人跳船 逃生 , 最后仅 有十几 人 生还 , 凭借一个临时捆扎的木伐求生。画家运 用了 焦 点透 视法展现 出当时悲惨 场景 ,一 只小木筏在海 面上摇曳飘 荡 , 船 员在歇斯底里地振 臂高呼 , 濒死者 四处寻找着救命 稻草 。有人绝望地挣扎求救 , 有人 陷
都是 高扬人 性的光辉 、 崇 尚人体 的健 硕美 , 艺术表现 是 以现 实生活 中的人物 为原型 , 俊 男美女 , 写实 的模 仿论 。在模仿说 的艺术理念影响下 , 西 方古典主义绘 画的最 高准则即是准确 、逼真 、忠实地 再现客观世
移动 、寻觅式 的视觉 习惯。 中国古代 画家描绘景物 时, 不是现场将观察的事物原封 不动地画 出来 , 他们 的视点 总是移动 的 , 角度 是不 断变化 的 , 画家边 走、 边看 、 边记、 边想, “ 目既往 还 , 心亦 吐纳 ” , 这 是一个
重“ 道” 、 合“ 道” 之眼光来观察 事物 , 用“ 以大观小” 的
方法 , 将 客 观 物 象 研 磨 内化 再 跃 然 纸 上 , 形象生动地 展 现事 物 , 谓之 “ 散点透视 法” 。而西方绘画的空间透 视 技术兴起于 1 5世纪初期 , 采 用科 学理性 的眼 光来
观察再 现客 观世 界 , 称之 “ 焦点透视 法” 。这两种透视 方法的差异 ,体现 了两种社会形 式中人们 受不 同人 文地域环 境 、 生产 生活 方式 、 思想 文化传 统 的影响 ,
浅谈绘画空间

浅谈绘画空间摘要:绘画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传统下具有不同的空间表现方式与价值追求,对画面空间表现方式的改变体现着对艺术价值追求的转变。
如何将空间在画面中体现,成为各个时期艺术家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绘画;空间;表达方式1 绘画空间绘画是以二维空间的形态存在并通过画面体现空间的视觉艺术,由形体、线条、色彩、空间等元素构成.绘画既是一种造型艺术也是一种空间艺术。
空间,在自然科学意义上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是人类视觉和知觉产生的物质基础。
“绘画空间”指在画面中表现物体之间、物体与它所处环境之间的距离关系或是抽象的点、线、面、色之间的构成关系,也就是我们从一幅作品中感受到的由艺术家经过艺术加工所营造出来的视觉艺术效果。
绘画的空间也就是画面中各要素之间表现出来的空间关系。
在平面的画布上,画家往往借助于透视、明暗、色彩等技巧来表现绘画的空间。
绘画的空间在本质上是表现现实空间的假象.2 绘画空间的特点有(1)具有观念性。
相对于自然空间而言,绘画空间的表达是观念性的,虽然绘画的空间是以画布、纸张、颜料等这些客观物质为依托来表现,但在它里面还注入了人的主观思维和观念.正是由于绘画中有人的主观思维,绘画的空间才有别于照片而具有艺术性。
(2)具有静态性。
就存在方式而言,绘画艺术不像雕塑和建筑具有三维性,也不像音乐具有时间性流动性,绘画是通过平面表现立体的空间,表现视觉中的真实,但在平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立体空间形象并不是真正的三维空间.三维的形体会根据我们所处具体位置的变动而产生形体的变化,在不同的视觉角度产生不同的形体,而绘画中的形体却是固定静态的。
(3)具有幻象性。
绘画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绘画中的空间是画家经过加工虚拟的非真实的空间。
当欣赏者在观赏一幅画时,不仅可以从画面中的点、线、面、色块等符号形式中直接感知画面的具体内容,还能感受画家的主体情感以及自己根据画面内容所产生的想象。
漫谈西方绘画中的空间表现形式

156ART PANORAMA2007・12艺术理论20世纪的世界美术以现代主义为主要思潮。
现代主义美术有着“为艺术而艺术”的特征。
在这一阶段,文艺复兴以来组织画面的传统得到了延续和发扬,出现了丰富多彩的风格画面组织形式。
本文拟从欣赏角度,对西方在绘画中的空间表现形式进行具体分析和归纳,从而对这个领域有更多的直观体验。
一、透视与空间崇尚科学,反对神学,在绘画领域表现得较为明显的是透视学的研究。
这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三维空间。
14世纪佛罗伦萨画家乌彻罗的《圣罗马诺之战》是他精心表现透视变化的作品,画中长矛的排列变化暗示着空间的深度,但作者在这里还没有用其他的表现深度空间的方法,如大气、色彩、光线等,所以画面看起来有些像木偶戏一样呆板了点。
自从掌握了透视技巧,画家们开始大展其能,但直截了当地用透视表现空间尚需要勇气。
荷兰小画派中的霍贝玛的《林荫道》成为焦点透视空间的经典作品。
类似的空间表现还有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中庭院和人物的透视表现。
在法国画家鲁宾的《静物与棋盘》中,透视和光线在画中引导我们感受空间,作者似乎觉得透视变化的桌面还不够,他又在桌上加入方格图案,暗示纵、横两个方向的透视,这种方格图案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已成为荷兰小画派中的典型符号。
还有不是直截了当的,一层一层深入其中,在《宫娥》画中可以看到作者委拉斯开兹正在画一幅皇室成员图,他把人物置于一个很高的大厅里,屋内的装饰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幅画所表现的不单是简单的一个立方体,它所表现的是包括场上观众在内的完整空间。
在这里,各种人物在活动、在呼吸,包括观看者在内。
这个空间不仅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纵深感,且画框内外的人物及形体均栩栩如生,从而把我们带到了四度空间之中!超现实主义画家德尔沃喜欢表现有神秘色彩的时空环境,《美女村庄》中,人物写实、静止,这张画作者运用透视伸展空间,人物也同时随之变化,虚幻的场景却用正常的透视空间,这也充分表明超现实主义的思想。
绘画的空间与层次

1、物质世界的空间
形体空间构成“三维空间”
即长、宽、高。在自然科学中,
空间是无限的。
物质空间
物象的三度体积为积量形 体,它占据一定空间,叫实空 间。积量形体与积量形体之间 的距离叫虚空间,如房间的容 量、杯子的容积、马路的宽阔、 树林的幽深等等。运动空间是 一种动态空间,表现运动过程 的美。
自然物象中实空间-虚空间-实空间-虚空间-以至无限
二、空间的视觉价值(2)
空间的无限体现在实体内外在的无限。如宏观世界的无限—宇宙
的无限:道路的延伸、天空的广漠,大山的连绵,城市的四通八达;
如微观的无限—物质内部结构的无限:质感的蓬松、衣服袍袖的宽松
和不踏实、一张脸的无限深入的可能性,现代显微技术使我们看到的
无穷;如精神空间的无限:海阔天空的联想、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间环境就是演出角色,需要画家根据画面的需要
去合理编排,让观众从你的画面内获取更多的信
息量。
Hale Waihona Puke 何正确的表达空间和拓展作品容量1、正确的表达三维物质形体(实空间)。 2、正确的表达物体的三维距离(虚空间)。 3、在静止的画面里寻找变化和动感,虚拟出时间
和声音。 4、要在合适的构成中推敲形的象征意义,增加联
人们敏感的神经中枢的细微触动或伟大思想;时间的无限:运动的连
续和生命的鲜活,动态的暗示,情节的发展。现代科技延伸了人们的
视野。视频录像可以记录动态的影像,通过视频录像,人们可以看到
黄山的全貌,可以追踪野兽在原野上的捕猎、昆虫在洞穴里的活动,
可以在太空俯视地球,也可以通过特殊的监测技术看到人体内脏的活
想因素的涵盖面。 组织空间和表达空间使绘画艺术中的一项重要
的任务,应该高度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绘画空间
摘要:绘画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传统下具有不同的空间表现方式与价值追求,对画面空间表现方式的改变体现着对艺术价值追求的转变。
如何将空间在画面中体现,成为各个时期艺术家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绘画;空间;表达方式
1 绘画空间
绘画是以二维空间的形态存在并通过画面体现空间的视觉艺术,由形体、线条、色彩、空间等元素构成。
绘画既是一种造型艺术也是一种空间艺术。
空间,在自然科学意义上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是人类视觉和知觉产生的物质基础。
“绘画空间”指在画面中表现物体之间、物体与它所处环境之间的距离关系或是抽象的点、线、面、色之间的构成关系,也就是我们从一幅作品中感受到的由艺术家经过艺术加工所营造出来的视
觉艺术效果。
绘画的空间也就是画面中各要素之间表现出来的空间关系。
在平面的画布上,画家往往借助于透视、明暗、色彩等技巧来表现绘画的空间。
绘画的空间在本质上是表现现实空间的假象。
2 绘画空间的特点有
(1)具有观念性。
相对于自然空间而言,绘画空间的表达是观念性的,虽然绘画的空间是以画布、纸张、颜料等这些客观物质为依托来表现,但在它里面还注入了人的主观思维和观念。
正是由于绘画中有人的主观思维,绘画的空间才有别于照片而具有艺术性。
(2)具有静态性。
就存在方式而言,绘画艺术不像雕塑和建筑具有三维性,也不像音乐具有时间性流动性,绘画是通过平面表现立体的空间,表现视觉中的真实,但在平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立体空间形象并不是真正的三维空间。
三维的形体会根据我们所处具体位置的变动而产生形体的变化,在不同的视觉角度产生不同的形体,而绘画中的形体却是固定静态的。
(3)具有幻象性。
绘画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绘画中的空间是画家经过加工虚拟的非真实的空间。
当欣赏者在观赏一幅画时,不仅可以从画面中的点、线、面、色块等符号形式中直接感知画面的具体内容,还能感受画家的主体情感以及自己根据画面内容所产生的想象。
3 绘画空间的表达方式
绘画空间的发展是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画家们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从对自然物体的简单模仿到认知并掌握自然,对绘画空间的认知和处理手法得到逐步的发展和完善。
绘画艺术空间的发展经历了多次的变革与
飞跃,具体存在着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一维空间,指物体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和高度。
实际上就是指一条线,线上有无数的点,因此点也是一维空间的。
一维空间是最简单的画面表现方式,同时也是其他空间表现方式的基础。
二维空间,表示的就是平面,它从左右和上下来限定画面的空间,具有长度宽度,没有前后、体积。
二维是绘画的本质空间,也是最常用的绘画空间表现方式。
二维半空间:具有浮雕的视觉效果,介于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之间。
在二维半空间里,物体具有稍微的凹凸感,物体的边缘线清晰。
二维半空间是进行绘画创新的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即能吸收建筑和雕塑的体积感又可以保持绘画的平面性。
现当代的画家们在二维半空间中做了不断地尝试并表现出多种二维半空间的形式。
三维空间:我们所处的环境就是三维空间,一般指长、宽、高,是从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来限定空间,在平面的基础上再加上深度感。
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具有立体感、纵深感、视觉上的真实感。
绘画是二维的平面的,要想在平面上表现出三维的物体,需要一定的观察感受能力、理解空间结构的能力、绘画表现技法的能力。
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广泛探索绘画空间问题,把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并把构图学,解剖学和透视学运用于绘画,注重画面中的明暗关
系与前后的空间层次,表现出逼真的三维效果,达到了视觉上乱真的效果,使绘画空间的处理手法得到延伸,对绘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西方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维空间,是一个时空的概念,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再加上时间就是四维空间,表现物体的永不停止的朝一个方向运动。
在绘画中同样也可以表现出四维空间,通常采用把物体运动过程的每一瞬间、细节、局部的形象同时排列在同一平面里,使观者在视觉上感觉出二维平面中物体的持续运动感以及时间的流动性。
立体主义的创始人毕加索打破传统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按照一定规律把多种视角观察到的同一形体或物体运动中的多种形态同时表现在二维平面中,并用暗示性手法将设想中的运动性、空间性和时间性联系于和谐统一的多维空间。
这表现出毕加索对客观事物的新理解与绘画空间秩序的新构建,并给观者也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觉上的感受。
多维空间,指的就是人的主观心理空间。
随着人类文化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到三维空间并不能全面的很好地表达所有艺术家的主观感情与心理活动。
因此艺术家们不断实践,从自己对空间的理解及自己的主观心理空间出发,探索出表现自己艺术特色与艺术情感的新的空间表达方式。
4 结语
绘画空间形式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逐步完备,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与知识体系。
理性认识和分析每一种绘画空间形式并从中汲取营养,有利于我们打开思维方式,合理的运用绘画空间形式于自己的创作中,并找到适合于表达自己情感的画面空间形式。
参考文献:
[1]王帆.绘画艺术空间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宁静.浅谈西方绘画空间[J].大众文艺,2013(14).
[3]王宝强.论绘画空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5(02).
作者简介:岳沛沛,女,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2
级研究生,美术学油画专业。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