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2)

合集下载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全词翻译赏析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全词翻译赏析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全词翻译赏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全词翻译赏析导读:据《西清诗话》谓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从此词低沉悲怆的基调中,透露出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④不耐⑤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⑥,一晌⑦贪欢⑧。

独自莫凭栏⑨,无限江山⑩,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

⑤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⑥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⑦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音xiǎng)⑧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⑨凭栏:靠着栏杆。

⑩江山:指南唐河山。

句解: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几句是说,帘外,雨下个不停,春天已经完了,但罗衾薄,寒气重,已感不支;在梦中竟不知已客居异地(作了俘虏),还以为像往日做帝王时一样,贪片刻的欢乐。

这几句词从当时难堪的生活感受,与不识趣的贪片刻欢乐的梦境对比中,引出失国的悲哀情绪和深长愁恨。

从对比中加深了词中所含蕴的意味,增强了感染力。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浪淘沙慢·梦觉(柳永)(2)原文

浪淘沙慢·梦觉(柳永)(2)原文

浪淘沙慢·梦觉(柳永)(2)原文
词作第二片,由第一片之忧戚导入,说愁极,十分自然地转入对于往事的追思。

所思佳人,由饮散歌阕句来看,可知是一位待宴歌妓。

从再三、几度句中可以体会出来,两人之互相爱恋,已经有了相当长的时期,由此可见,主人公夜半酒醒时为什么这样的忧戚。

第三片由回忆过去的相欢相爱回到眼下天长漏永,通夜不眠的现实当中来。

无端自家疏隔,悔恨当初不该出游,这疏隔乃自家造成,然而内心却甚感委曲。

因此,主人公又设想两人相聚之时,他就要低垂的帏幕下,玉枕上,轻轻地向她详细述说他,一个人在此是如何地夜夜数着寒更,默默地思念着她。

至此,主人公的情思活动已进入高潮,但作者的笔立刻煞住,就此结束全词。

从谋篇布局上看,第一、二片,开两枝,分别述说现与过去的情事;至第三片,既由过去回到现,又从现想到将来,设想将来如何回忆现,使情感活动向前推进一层。

全词三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多层次、多姿态地展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情思活动,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
1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2。

浪淘沙2

浪淘沙2

• 3、本词的主旨句是那句?你怎样理解 、本词的主旨句是那句? 换了人间”? “换了人间 ? • 4、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试一试1、“东临碣石有遗篇”中的“遗篇”指的 、 东临碣石 有遗篇”中的“遗篇” 写得( 观沧海》 是( 曹操 )写得 (《观沧海》 )。 2、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 ( 换了人 间 )。 3、这首词表达了毛泽东 、 歌颂新时代新生活 ( ) 的 思想感情。 的思想感情。拓展延伸 赏析曹操《观沧海》,试比 赏析曹操《观沧海》,试比 》, 较两首诗词的异同。 较两首 诗词的异同。观沧海》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何澹澹,山岛 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 瑟,洪波涌起。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星汉灿烂,若出 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还有一次,毛主席下海游出很远,跟随的人累得轮番 上船休息,可毛主席就是不肯上船。后来,到了快望 不到岸边的海域,遇上一位驾船捕蟹的老渔民,工作 人员再次请毛主席上船,毛主席马上痛快地上了渔船, 不待擦干身体,就和老渔民聊起天来。他当时只穿着 泳裤,老渔民一下子没有认出来,两人就从吃喝穿戴、 鱼鳖虾蟹、锅台灶头、老婆孩子、新旧社会,直聊到 互助组闹不团结等等。在《浪淘沙· 北戴河》中,主 席写道:“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 谁边?”道出了毛主席同老渔民交谈的美好回忆,也 寄托着领袖对海上渔船安危的牵挂和关怀。 • 有一天,时逢北戴河海滨风雨大作,浪涛翻涌,喜好 游泳的毛主席不顾身边警卫人员的劝阻,下海游泳, 与风浪搏斗。上岸后意犹未尽,又纵笔挥毫,写下了 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生动描绘了北戴河 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 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译文端起酒杯向东方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一去匆匆。

洛阳城东垂柳婆娑的郊野小道,就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

欢聚和离散都是这样匆促,心中的遗恨却无尽无穷。

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将更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相从?注释把酒:端着酒杯。

从容:留恋,不舍。

紫陌:紫路。

洛阳曾是东周、东汉的都城,据说当时曾用紫色土铺路,故名。

此指洛阳的道路。

洛城:指洛阳。

总是:大多是,都是。

匆匆:形容时间匆促。

“可惜”两句: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赏析:这是一首惜春忆春的小词。

写自己独游洛阳城东郊,饮酒观花时而产生的愿聚恐散的感情。

这首词为作者与友人春日在洛阳东郊旧地重游时有感而作,在时间睛跨了去年、今年、明年。

上片由现境而忆已过之境,即由眼前美景而思去年同游之乐。

下片再由现境而思未来之境,含遗憾之情于其中,尤表现出对友谊的珍惜。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将三年的花季加以比较,融别情于赏花,借喻人生的短促和聚时的欢娱心情,而并非“今年”的花真的比“去年”更鲜艳,但由于是用乐景写衷情,使词的.意境更加深化,感情更加诚挚。

上片回忆昔日欢聚洛阳,同游郊野之乐趣。

下片写惜别之情,感伤气息浓重结尾两句“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更以今年花胜去年,预期“明年花更好”,映衬明年朋友聚散之难卜,不知与谁一道重来洛城游芳,更进一层地深化了这种人生聚散无常之感,然而,在人生聚散无常的伤感之外,所幸尚有“明年花更好”的希望在,良辰美景总能多少慰藉词人怅惘失落的情怀,减轻了心头的伤痛。

故而词人并无剧痛深哀,只是一种淡淡伤感而已。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把酒祝东风。

北师大版语文第九册《浪淘沙》PPT课件2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北师大版语文第九册《浪淘沙》PPT课件2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孙老师说,杨蕙心学习效率很高,认真执行老师 的复习要求,往往一个小时能完成别人两三个小 时的作业量,而且计划性强,善于自我调节。此 外,学校还有一群与她实力相当的同学,他们经 常在一起切磋、交流,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 谈起自己的高考心得,杨蕙心说出了“听话” 两个字。她认为在高三冲刺阶段一定要跟随老师 的脚步。“老师介绍的都是多年积累的学习方法, 肯定是最有益的。”高三紧张的学习中,她常做 的事情就是告诫自己要坚持,不能因为一次考试 成绩就否定自己。高三的几次模拟考试中,她的 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5名左右。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班主任 孙烨:杨蕙心是一个目标高远 的学生,而且具有很好的学习品质。学 习效率高是杨蕙心的一大特点,一般同 学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她一个 小时就能完成。杨蕙心分析问题的能力 很强,这一点在平常的考试中可以体现。 每当杨蕙心在某科考试中出现了问题, 她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原因,并马上拿出 解决办法。

《浪淘沙》2

《浪淘沙》2

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文化价值
李煜的《浪淘沙》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被视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对弘扬中华文化和推动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艺术价值
《浪淘沙》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了艺术创 作的重要素材,被广泛应用于电影、电视剧、音乐、舞蹈等艺术领 域。
社会价值
李煜的《浪淘沙》在社会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倡导的爱国主义 、人道主义等思想观念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寄托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积极向上
在诗歌的结尾处,诗人表达了 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传递出
积极向上的信息。
憧憬未来
借助“浪淘尽”这一意象,诗人表 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勇往直前
在寄托希望与憧憬的同时,诗人也 鼓励读者勇敢面对未来,不断前行 。
04
CATALOGUE
《浪淘沙》的艺术价值
文学价值
诗词的韵律
CATALOGUE
《浪淘沙》的影响与传承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传承与发展
李煜的《浪淘沙》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表现手法 和修辞技巧被广泛传承和发展。
启发与创作
许多后世诗人和文学家受到《浪淘沙》的启发,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 品。
经典地位
李煜的《浪淘沙》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广泛收录在各种文学选集和教材中 ,为后人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浪淘沙》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和感悟。
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对《浪淘沙》的未来展望与期许
未来展望
《浪淘沙》作为经典文学作品,将继续在文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中发挥重 要作用。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浪淘沙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读通读顺。

浪淘沙刘禹锡三、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理解词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2、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

(事物的形状、状态。

)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

)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浪淘沙2.

浪淘沙2.

分析
词上片采用了什么记叙方式?描写的是 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个季节的景色 倒叙:先梦后,后梦中 暮春
对 景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故 阶国
感 罗衾不耐五更寒
春意衰残 哀愁凄苦
身寒更是心寒
下思
囚 念 梦 梦里不知身是客,
的及
一晌贪欢
无作
反衬现实中的 极度哀怨愁苦
限为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哀亡 心
痛国
别时容易见时难
对故国思念 与悔恨
主要表达方式:写景(描写) ; 抒情 同:写作时间:亡国后
意境:凄寒,凄清 情感:囚居生活孤寂,对江南生活的留恋 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友情提示 技巧点拨
如何把握诗词感情内涵?
1.要“知人论世“,即结合作品时代背景 和作者的身世经历来理解诗词的感情。
2.抓住诗词的意象,领会意象所营造的意 境特征,从而把握其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可作 怜个 薄才 命人 作真 君绝 王代 。,
朗读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分析
《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 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 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惋,未 几下世。”由此可知,词作于他死前不久。可以 说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
• 从声调上来看,连用两个去声字,显得心 情格外沉重。
• 先说自己凭阑所见,而眼前所见的“无限 江山”并不属于自己所有;而曾为自己所 有的“无限江山”却又无从见到,这才引 起“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叹。
李煜——亡国君,词中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牵牛织女: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 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来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 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的 夜晚相会一次。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
qū 九曲黄河万里沙, bǒ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唐 刘禹锡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 弯 弯曲曲的地方很多。万里沙:形容沙很 多。 簸:上下颠动。本诗中指掀翻,形容浪大。 天涯:天边。如今:现在。 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 相通。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波浪淘洗。 浪淘:波浪淘洗。
“浪淘沙”本来是民间在黄 河边歌咏淘金人劳动情景的 民歌,后变为士大夫咏怀托 志的心声。再后来,“浪淘 沙”成为词牌名。
刘禹锡
唐朝晚期著名诗人,文 学家,哲学家。 他的诗风颇具独特性。 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代表作《陋室铭》、 《乌衣巷》。他作《浪淘 沙》九首,本课是第一首。
刘禹锡诗歌特点:
刘禹锡诗歌特点 1、取境优美。 2、精炼含蓄。 3、韵律自然。 4、豪迈的气概,奋发有为的精神。
当堂检测:
• • • 2默写这首诗。 1、背诵这首诗。 3、积累刘禹锡的诗

1、背诵这首诗。 2、默写这首诗。 3、积累刘禹锡的诗。
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 • • 1、积累刘禹锡的诗。 2、积累有关黄河的诗词。 3、总结刘禹锡的诗歌特点。
刘 禹 锡 的 诗
1《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2《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3《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到牵牛织女家
主要思想
主题思想
பைடு நூலகம்
• 《浪淘沙》一诗,作者通过面对雄伟浩瀚的黄河之水,幻想 到银河去寻访牛郎织女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奋发有为的 《浪淘沙》一诗,作者通过面对雄伟浩瀚的黄 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同时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河之水,幻想到银河去寻访牛郎织女家的描写,
表达了诗人的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 魄,同时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 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 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 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 女的家。
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重音,读出韵味。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自学指导:(5分钟)
• 听读这首诗,思考: • 1、这首诗描写了黄河什么特点?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你是通过诗中哪些字词想象到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 2、后两句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寄托了作者怎 样的憧憬?你的根据是什么? • 要求: • 1、先朗读,再圈点勾画, 思考、交流,由组长执笔敲定 答案。 • 2、2号帮助5号。最后组长汇报。
黄河
黄河 —— 伟大的母亲河 , 民族的摇篮 , 灿烂文化的发源地 ,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民族的摇篮,灿烂文化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吟诵。 的发源地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吟诵。

•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唐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 •2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 ——(唐)王之涣《凉州词》 (唐)王之涣《凉州词》 •3 3、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 将进酒》 • 4、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唐)李白《 将进酒》 4、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唐) 陆游 ——(唐) 陆游
自学指导(一):(5分钟)
• 听读这首诗,思考: • 1、前两句描写了黄河什么特点?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你是通过诗中哪些字词想象到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 2、后两句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写出了黄河什么特点?有什 么作用?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憧憬? • 要求: • 1、先读,再圈点勾画,思考、交流后,由组长执笔敲定答 案。 • 2、2号帮助5号。最后组长汇报。
1、积累刘禹锡的诗。 2、积累有关黄河的诗词。 3、总结刘禹锡的诗歌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