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谱》课件

合集下载

《红旗谱》课件 共43页PPT资料

《红旗谱》课件 共43页PPT资料
• 1953年开始创作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被 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1963 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记》,1983年出版第三部 《烽烟图》。2019年6月逝世。
滹沱河二首 文天祥
• 过了长江与大河, • 横流数仞绝滹沱。 • 萧王麦饭曾仓卒, • 回首中天感慨多。
风沙睢suī水终亡楚, 草木公山竟蹙秦。 始信滹沱冰合事, 世间兴废不由人。
6、找出描写严老祥的语句,仔细品读,综合分析严老祥 的性格。
7、综合概述冯兰池和严老尚的形象。
8、 《红旗谱》在艺术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
《红旗谱》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某年秋天的冀中锁井镇。大地主冯兰池要砸掉作为四
十八村公产凭证的古钟。农民朱老巩和伙伴严老祥奋力保护古钟,却中了冯兰 池的诡计,大钟被砸毁了。朱老巩悲愤交加,离开人间。冯兰池斩草除根,逼 死了朱的女儿,逼走朱的幼子小虎子。
红旗谱
Hale Waihona Puke ——红 旗 谱朱 老 巩 护 钟
革命战争小说

20世纪,对中国来说,可以说是革命
与战争的年代。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
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烽火硝
烟,英雄辈出。描写革命战争岁月的文学
作品,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作家的
创作中占据重要而显著的位置,成为文苑
中夺目的奇葩。
• 革命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在20世纪 50年代以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创作局面,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
1929年冬,中共保定特委决定组织农民进行反割头税斗争。江涛回到锁井 镇发动群众,朱老忠等农民积极投入到斗争之中,举行大游行,取得了反割头 税斗争的胜利,朱老忠、严志和、大贵等人在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冯兰 池的儿子冯贵堂勾结官府,疯狂反扑,全县又陷入白色恐怖之中。

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第17课红旗谱朱老巩护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第17课红旗谱朱老巩护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又时常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可以用于人,指重大
辨 的事情、消息震动人心 。

振动:一般指有规则地摆动、摇动,以一个位
置为中心左右或上下地动,是多次的、不断往复
的。一般用于具体物体,并多用于科学术语中。
2.扶养 抚养 父亲在他幼年时就去世了,母亲独自 抚养 他和弟
例 弟成人。他不但要赡养母亲,还有承担 扶养弟弟的义
赏环境
1.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来护钟,锁井镇的父老乡亲 是如何对待这件事的?他们的这种表现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社会 状况?护钟失败的结局,给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 (1)朱老巩护钟的决定,首先遇到的是老祥 大娘和朱全富的劝阻,在朱老巩与冯兰池进行殊死搏斗 时,锁井镇的父老乡亲除了严老祥站出来相助外,其他 人都置身事外,眼睁睁看着,没有人施以援手。
[明确]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突出朱老巩疾恶如仇的 个性。朱老巩的铿锵话语,表明他所维护的是全镇农民的 集体利益,这就使得斗争具有了正义的性质。
3.①父亲听了直是气呼呼的,血充红了眼睛,跺着脚连声 说:“咱不跟他打官司,把我这罐子血倒给他!”
②这时他眉棱一横下了决心,闪开衣裳,脱了个大光膀 子。小辫子盘在头顶上,挽了个搪扭儿。叉开腿把腰一横,举 起铡刀,刀光晃着人们的眼睛,张开大嘴喊:“大铜钟是四十 八村的,今天谁敢捅它一手指头,这片铡刀就是他的对头!”
(二)多音字
1.翘翘翘..尾首巴qiqáioào
3.抹抹抹..布黑mmāǒ 抹.墙mò
2.捋捋捋..虎麻须绳
luō lǚ
4.扒扒扒..皮手pbáā
二、写准字形
1.y远òuxi釉ù岫质 yóu柚木
气pò魄 3.灵hún魂
鬼mèi魅 biāo膘肥 15.piāo缥缈 piāo剽窃

《红旗谱》课件

《红旗谱》课件

合作探究
5.朱老巩护钟失败这样一个结局给我们怎
红 样的启示? 【提示——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要获得斗争的胜利,必须调动广大
谱 群众的参与,个人奋斗式的抗争,只能以 失败而告终。
在今天,我们要随时保持警惕,遇
不平、不公、不正、不法之事莫要畏缩、
胆怯甚至麻木,切莫做那可怜可悲之人。
合作探究
6.朱老巩护钟失败,气极吐血而
砸。朱老巩气极吐血而死,含恨离开人间。
自主学习
节选部分故事梗概(100字内)

故事发生在清末某年秋天的冀
旗 谱
中锁井镇。 大地主冯兰池要砸掉作为四十
八村公产凭证的古钟。农民朱老巩
和伙伴严老祥奋力保护古钟,却中
了冯兰池的诡计,大钟被砸毁了。
朱老巩悲愤交加,离开人间。
自主学习
节选部分情节构成
红 开端:冯兰池扬言砸钟。 旗 发展:朱老巩决意护钟。 谱 高潮:冯兰池派人砸钟,朱老巩舍命护钟。
作品简介

《红旗谱》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
旗 象,特别是成功塑造了横跨两个时代的农 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

《红旗谱》充满着冀中平原浓厚的地
方色彩,洋溢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的传统精神,凸显出浓郁的民族风格,称
得上是一部反映民主革命战争时期北方农
民运动的史诗式作品。
人物系列
红 旗
朱老巩
谱 严老祥
结局:冯兰池调虎离山,朱老巩护钟失败。
尾声:朱老巩急怒攻心,吐血身亡。
红 旗 谱
合作探究
1.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有何特点?哪些文句能 够体现时代背景特点? 【提示:社会现状,主要矛盾,不同阶层及其特点等】 通过对人物的装扮描写,交代社会背景。

《红旗谱》ppt课件(34页)

《红旗谱》ppt课件(34页)
兰池惊恐万分。这年秋天,严志和(严老祥的儿子)的儿子运涛、江涛,朱老 忠的儿子大贵、二贵逮到一只价值连城的脯红鸟,冯兰池想据为己有,被孩子 们拒绝。冯老兰指使人将大贵抓去当兵。第二年春天,运涛出外做工,遇到共 产党员贾湘农,懂得了革命的道理。朱老忠说共产党是农民的“靠山”。运涛 在村里宣传革命,和少女春兰相爱,这一切都让冯兰池嫉恨。大革命的浪潮席 卷全国,运涛南下参加了北伐军。大革命失败后,身为共产党员的运涛被投入 监狱,已是保定二师学生的江涛决心像哥哥一样,继续革命。
• 3、护钟斗争后的环境描写,暗示古钟被砸, 宛如砸在百姓的心上,使他们麻木的心灵渐渐 苏醒。
• 作用:作者通过上述描写,交代了小说的 典型环境: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冀中平原, 一方面反映了土豪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另一方面揭露了土豪恶霸的自私、凶恶、 剥削的本性和老一代农民的觉醒与敢于斗 争的精神。
• 1953年开始创作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被 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1963 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记》,1983年出版第三部 《烽烟图》。1996年6月逝世。
滹沱河二首 文天祥
• 过了长江与大河, • 横流数仞绝滹沱。 • 萧王麦饭曾仓卒, • 回首中天感慨多。
风沙睢suī水终亡楚, 草木公山竟蹙秦。 始信滹沱冰合事, 世间兴废不由人。
巴尔扎卡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在抗日战争期间,有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 热血,同日本侵略者和土豪恶霸们展开了激烈的 斗争,他们不怕牺牲,勇于为贫苦大众谋福利的 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仔细阅读文本所节选的 作家梁斌《红旗谱》中的故事情节,了解滹沱河 两岸儿女们英勇的斗争事迹。
阅读与交流:
1、理清文本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时代特点。 2、本文的时代背景如何?你能从文中找出体现时代背景和社会环 境的文句吗? 3、当朱老巩护钟时,锁井镇的父老乡亲是怎样表现的?这种表现 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4、朱老巩护钟失败的结局,给我们什么启示? 5、小说是如何塑造朱老巩这一形象的? 6、找出描写严老祥的语句,仔细品读,综合分析严老祥的性格。 7、综合概述冯兰池和严老尚的形象。 8、 《红旗谱素: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 古钟
• 你认为朱老巩为了一口钟而死值得吗? 为什么?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 如果是不值得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 样写?那又怎么和地主恶霸斗争呢?
• 作者想用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 强化主人公的正义性,激起群众的仇 恨,划分明晰的阶级立场,表达革命 意图。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主题
• 1、阶级斗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表现农民阶 级和地主阶级反压迫与压迫的阶级矛 盾和冲突;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 1、中国农民命运的思考,社会现实的 认识;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红旗谱
• 我想完成一部具有民族气魄的小说 ——梁斌
作者简介
• 梁斌,原名梁维周。河北人。 • 1930年进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学习,参加过爱
国学潮,并亲历家乡的农民革命斗争。1934年在 北平左联刊物上发表小说《夜之交流》。在抗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参加地下革命斗争、游击 活动。建国后曾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
• 蒋介石叛变革命,运涛被捕。朱老忠前去探望, 朱老忠从运涛那里受到更深刻的革命教育,向组 织表示了入党的愿望。在党的培养下,朱老忠成 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
• 冯兰池返乡后,更加猖獗,设“割头税”。朱老 忠率领群众斗争。冯兰池不甘失败,来到县城, 企图利用反动政权镇压群众。朱老忠率群众砸毁 税局冲进县衙。县长在群众强大压力下,不得不 宣布免除“割头税”,激烈的斗争终于取得胜利。
• 25年后,流落关外的虎子怀着一颗复仇的心, 带着全家返回家乡。这震动了冯兰池,于是又设 毒计,将朱老忠的儿子大贵抓去当兵。朱老忠闻 讯拿起铡刀要去报仇,忽然想起当年父亲惨死的 情景,决定暂时吞下这口气。朱老忠的朋友是地 下党员,在他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

《红旗谱》PPT课件

《红旗谱》PPT课件

小虎子一个人在关东的长白山上挖参,在黑河里打鱼,在海兰海 淘金,辛辛苦苦攒了几个钱,娶妻生子。30 年后,小虎子回到了冀中 平原上的锁井镇,决心报 30 年前的血仇…… 锁井镇又掀起的凝聚了上一代人仇恨的斗争,具有了新的时代特 征和历史内涵……
问题导学 1.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来护钟,锁井镇的父老乡亲是如何 对待这件事的?锁井镇的父老乡亲的这种表现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社会 状况?
红旗谱
朱老巩护钟 新情境· 激趣引航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在抗日战争期间,有多少 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同日本侵略者和土豪恶霸们展开了激烈的斗 争, 他们不怕牺牲, 勇于为贫苦大众谋福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梁斌《红旗谱》中的一段,来看一看滹沱河 两岸儿女们英勇的斗争事迹。
目标定位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家;识记重点字词。 2.把握小说情节脉络以及文章体现的现实意义。 3.分析朱老巩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他的侠义和血性。
基础导练 1.识字注音 锃 亮( zè 子( yò 河(hū tuó ) u ) 滹沱 nɡ ) 釉 . . .. n ) 紫黝 铡 刀( zhá ) 胡吣 ( qì 黝( yǒu ) . . . 胡髭 ( zī ) 下巴颏 ( kē ) 思忖 ( cǔn ) . . . 摩挲 ( suō ) 老鸹 ( ɡuā ) 肩胛 ( jiǎ ) 褡裢 ( dā liɑn) . . . .. 讹 诈( é ) 捋 住( luō ) 铸 造( zhù ) 跳跶 ( dɑ ) . . . . bǎi 粮 ɡān 子zhuǎ 柏树 干 爪 . . . ɡàn 林 bó 练 牙zhǎo 柏 干 爪 . . .
√√)ຫໍສະໝຸດ (2)放肆· 放纵 辨析:二者都表示任意随便,不拘束。其区别是:“放肆”是形 容词,指任意、随便,不守规矩,不讲礼貌;“放纵”是动词,指毫 无拘束或放任纵容,可以带宾语。 判断正误: ①对子女过于严厉会增加其逆反心理, 致其玩世不恭, 自我放肆 , .. 往往不自觉地就误入歧途。( ) ②如果任由企业如此放纵 地规定解下工人裤腰带,不仅员工的人 .. 格和尊严受到伤害,我们的法律也会被间接蒙羞。(

梁斌《红旗谱》教学课件

梁斌《红旗谱》教学课件


(四)反映抗美援朝 《三千里江山》(杨朔) 《上甘岭》(陆柱国) 《洼地上的“战役”》(路翎) (五)反映古代历史 《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 《李自成(第一卷)》(姚雪垠)
梁斌与《红 旗 谱》
梁斌,原名梁维周,河北省高蠡县人。 从1932年开始创作,抗日战争时期写了短篇 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中篇小说 《父亲》和《千里堤》《抗日之家》等几个 剧本。这些创作实践为他后来的长篇创作积 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创作经验。1953年他 开始写长篇小说《红旗谱》,被誉为反映中 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 1957 年出 版。1963年出版了《红旗谱》第二部《播火 记》。 1983 年出版第三部《烽烟图》(《 战寇图》)。
• 梁斌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红旗谱三部曲”, 包括 • 第一部《红旗谱》(1957年出版) • 第二部《播火记》(1963年出版) • 第三部《烽烟图》(1983年出版) • 之外,在1970年还出版了反映土改运动的长篇 小说《翻身记事》。
• 《红旗谱》
• 文学史地位 • 《红旗谱》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 斗争的史诗。
• 艺术构思
• 背景:大革命十年(1920年末——1930年初) • 地点:冀中平原的锁井镇(地处滹沱河河湾 的千里堤下) • 主要人物: • 1、革命农民:朱严两家三代 • 朱老巩 朱老忠 大贵、二贵

严志和 运涛、江涛 • 党代表:地下县委书记贾湘农 • 2、封建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
• 中心事件:“反割头税”斗争 “保二师学 潮”
气势汹汹:形容盛怒时很凶的样子。 老羞成怒:因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 问题。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 法子引诱有关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课件11:第15课 《红旗谱》——朱老巩护钟

课件11:第15课 《红旗谱》——朱老巩护钟

着,锁井大街上死气沉沉……”既是对朱老巩斗争失败实情的描 写,又似乎是在为朱老巩的英雄行为而哭泣。 最后,利用配角衬托人物。 小说中严老祥的优柔寡断,朱全富的胆小怕事,严老尚的油嘴滑 舌、不分是非,冯兰池的阴险狡诈,使朱老巩的直率、果敢、刚 烈、侠骨热肠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读罢本文,掩卷遐思,一个 热血沸腾、大情大义的关东汉子会向你迎面走来,他铮铮铁骨护 铜钟,侠肝义胆铸英魂。
《红旗谱》 ——朱老巩护钟
作者介绍
梁斌(1914—1996),原名梁维周,河北省 蠡县梁家庄人。1925年梁斌入蠡县高小, 作者 他在共产党员张化鲁、宋卜舟等老师的影响 生平 下,逐步接触新思想、新文学和进步刊物。 中国大文学家的作品给予他很大的影响。
艺术 《红旗谱》誉为“一部描绘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 评价 “折射时代风云的一面镜子”。
文本梳理 1.这篇课文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点拨:清末民国初期,某年秋天的冀中锁井镇。平地一声雷,丧 心病狂的大地主冯兰池要砸掉四十八村防汛筑堤集资购地四十八 亩的凭证古钟!滹沱河畔的千里堤上,柳树林中,人山人海。见 义勇为的朱老巩挥着明晃晃的铡刀,赤膊上阵保护古钟,严老祥 也挥斧助战。朱老巩的儿子小虎子深受震撼。群情激愤,冯老兰 的诡计难以得逞,他请来地主严老尚调虎离山,骗走了朱、严, 砸毁了大钟。朱老巩悲愤交加,口吐鲜血,含恨离开人间。
其次,利用细节刻画人物。 用细柔的笔触描绘细节,刚柔相济,更使人物生动传神。如写朱 老巩“猫着腰虎虎势势地跑前两步,手掌拍得膝盖呱呱地响”, 表现出他的性急;“父亲听了直是气呼呼的,血充红了眼睛,跺 着脚连声说:‘咱不跟他打官司,把我这罐子血倒给他’”,表 现了朱老巩不畏强暴、行侠仗义、敢于斗争的品格;“悄悄地磨 着铡刀,磨得刀锋在灯光下闪亮”和“又在磨着一把大斧子”, 还“用拇指试试锋刃”等细节,则表现了朱老巩置生死于度外、 与恶霸冯兰池一斗到底的决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概述朱老巩的形象
• 朴实豪迈,坚定勇敢; • 大义凛然,具有英雄传奇的色彩。
小说是如何塑造朱老巩这一形象的? ⑴首先,利用场面放大人物。如写朱老巩舍死护钟的场 面。 ⑵其次,利用细节雕刻人物。注意文中的一些有关朱老 巩的语言、行动描写。 ⑶再次,利用环境烘托人物。注意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 ⑷最后,利用配角衬托人物。如严老祥的优柔寡断,朱 全富的胆小怕事,严老尚的油嘴滑舌、不分是非,冯兰 池的阴险狡诈,使朱老巩的直率、果敢、刚烈、侠骨热 肠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

这些作品的作者,绝大多数来自解放 区,他们既是革命战争的参与者,也是革 命战争的记录者。他们的作品,表现了他 们丰富的革命战争个人体验,具有强烈的 艺术感染力;同时,由于自身视角的局限, 也使他们的作品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人 物刻画呈现类型化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没有经历过革命 战争的作家,以审视与回顾历史的视角, 重新挖掘革命战争题材,从个体生命的自 由与解放、民族精神的发扬与延续、人类 命运的探索与反思的角度,建构民间的革 命战争历史,呈现与以前革命战争文学创 作截然不同的特点,尤其在叙事方法上, 借鉴现代主义创作的理论和经验,有较大 的突破。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是这些作 品的代祥 的性格。 7、综合概述冯兰池和严老尚的形象。 8、 《红旗谱》在艺术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
《红旗谱》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某年秋天的冀中锁井镇。大地主冯兰池要砸掉作为四 十八村公产凭证的古钟。农民朱老巩和伙伴严老祥奋力保护古钟,却中了冯兰 池的诡计,大钟被砸毁了。朱老巩悲愤交加,离开人间。冯兰池斩草除根,逼 死了朱的女儿,逼走朱的幼子小虎子。 二十多年后,当年的小虎子朱老忠带着妻小怀着复仇的愿望回到故乡。冯 兰池惊恐万分。这年秋天,严志和(严老祥的儿子)的儿子运涛、江涛,朱老 忠的儿子大贵、二贵逮到一只价值连城的脯红鸟,冯兰池想据为己有,被孩子 们拒绝。冯老兰指使人将大贵抓去当兵。第二年春天,运涛出外做工,遇到共 产党员贾湘农,懂得了革命的道理。朱老忠说共产党是农民的“靠山”。运涛 在村里宣传革命,和少女春兰相爱,这一切都让冯兰池嫉恨。大革命的浪潮席 卷全国,运涛南下参加了北伐军。大革命失败后,身为共产党员的运涛被投入 监狱,已是保定二师学生的江涛决心像哥哥一样,继续革命。 1929年冬,中共保定特委决定组织农民进行反割头税斗争。江涛回到锁井 镇发动群众,朱老忠等农民积极投入到斗争之中,举行大游行,取得了反割头 税斗争的胜利,朱老忠、严志和、大贵等人在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冯兰 池的儿子冯贵堂勾结官府,疯狂反扑,全县又陷入白色恐怖之中。 1931年秋,日本侵略东北,保定二师发动学潮斗争,反对日本侵略和政府 不抵抗。省府宣布解散学校,并派军队包围了学校。学潮失败,江涛被捕,学 生多有死伤。但是朱老忠并没有气馁,心里仍憧憬着革命胜利。
• 作用:作者通过上述描写,交代了小说的 典型环境: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冀中平原, 一方面反映了土豪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另一方面揭露了土豪恶霸的自私、凶恶、 剥削的本性和老一代农民的觉醒与敢于斗 争的精神。
(三)分析故事情节
• 1、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来护钟,锁 井镇的父老乡亲是如何对待这件事的?找 出反映他人反应的语段 • 明确:朱老巩准备护钟的决定一出,首先 遇到的是老祥嫂和朱全富的劝阻,在朱老 巩与冯兰池进行殊死搏斗时,锁井镇的父 老乡亲除了严老祥站出来相助外,其他人 却置身事外,眼睁睁看着,除了偷偷落泪 外,没有人施以援手。
• 如果你是恶霸冯兰池,遇到朱老巩 这样要和你拚命的人,你该怎么做 呢?
回顾与总结
• 朱老巩和冯兰池的矛盾斗争的 焦点是什么? • 古钟 • 你认为朱老巩为了一口钟而死 值得吗?为什么?
• 如果是不值得的?作者为什么还要 这样写?那又怎么和地主恶霸斗争 呢?(分析护钟问题的实质) • 作者想用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 强化主人公的正义性,激起群众的 仇恨,划分明晰的阶级立场,表达 革命意图。
单一主题:阶级斗争
•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表现农民阶 级和地主阶级反压迫与压迫的阶级矛 盾和冲突。
中国农民命运的思考,社会现实的认识;
《红旗谱》的艺术特点
• 风格雄浑,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 和历史画卷;
• 浓郁的乡土风情,语言亲切朴实, 鲜明的民族特色;
《红旗谱》的缺点
• 人物形象苍白无力,近乎神经质,用 政治代替人性; • 阶级教化色彩严重,叙述手法单调; • 情节拖沓,主题空洞,思想僵硬。
阅读课文,理清节选片段的三要素:
• 人物:朱老巩、严老祥、虎子、 冯兰池、严老尚等。
• 环境:锁井镇一带四十八村。
(一)梳理情节提纲
• 1.矛盾起因: 地主冯兰池要砸掉古钟顶税; • 2.矛盾发展: 朱老巩决心拼死护钟; • 3.矛盾冲突: 冯兰池和朱老巩在钟前的激烈斗争; • 4.矛盾回缓: 严老尚出面调解; • 5.矛盾高潮: 朱老巩中了冯兰池调虎离山之计,护钟行动失败; • 6.结局: 朱老巩含恨离世。
阅读与交流:
1、理清文本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时代特点。
2、本文的时代背景如何?你能从文中找出体现时代背景 和社会环境的文句吗?
3、当朱老巩护钟时,锁井镇的父老乡亲是怎样表现的? 这种表现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4、朱老巩护钟失败的结局,给我们什么启示?
5、小说是如何塑造朱老巩这一形象的?
• 你想成为朱老巩吗?你会为了集体 的利益和恶势力斗争吗?为什么? • 你是朱老巩,你想怎么做呢?
(四)分析严老祥形象
• 找出描写严老祥的语句,仔细品读,综合 分析严老祥的性格。
• (1)当听到朱老巩要和土豪霸道们对抗时, 严老祥是什么表现?反映他什么性格? • 明确:严老祥具有怯懦的、委曲求全的性 格,即使认识到“砸钟”背后的阴暗实质 后,他仍然无法抛除已深入骨髓的软弱、 自保意识。这正是他弱的一方面。

革命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在20世纪 50年代以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创作局面,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 • 反映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题材的有梁 斌的《红旗谱》; • 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有袁静、孔厥的 《新儿女英雄传》、知侠的《铁道游击 队》、刘流的《烈火金刚》、冯志的《敌 后武工队》; • 反映解放战争题材的有杜鹏程的《保 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 海雪原》等。
• 2、锁井镇的古老乡亲的这种表现说明了当 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 总结:反映了当时农民对土豪地主的嚣张 气焰只会畏缩、胆怯、甚至已经麻木于地 主的剥削,这就使冯兰池这样的地主阶级 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也正是他们的 袖手旁观,给朱老巩与冯兰池的斗争涂上 了失败的灰色。
• 3、朱老巩护钟失败的结局,给我们什么启 示? • 总结:这样的结局告示人们,要获得斗争 的胜利,必须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个人 奋斗式的斗争,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 朱老忠的穷兄弟严志和儿子江涛、运涛,在他的 带动下,在锁井镇展开革命工作。由于革命发展, 运涛被派往黄埔军校学习,参加了北伐。 • 蒋介石叛变革命,运涛被捕。朱老忠前去探望, 朱老忠从运涛那里受到更深刻的革命教育,向组 织表示了入党的愿望。在党的培养下,朱老忠成 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 • 冯兰池返乡后,更加猖獗,设“割头税”。朱老 忠率领群众斗争。冯兰池不甘失败,来到县城, 企图利用反动政权镇压群众。朱老忠率群众砸毁 税局冲进县衙。县长在群众强大压力下,不得不 宣布免除“割头税”,激烈的斗争终于取得胜利。
• 1、通过人物的装扮描写,交代社会背景(冯 兰池……他穿着蓝布长袍,青缎坎肩……,他 把辫子盘在帽盔上……) • 2、通过人物语言描写,交代社会背景(朱老 巩说:锁井镇上,大半个村子的土地都是你冯 家的……,土豪霸道们靠着银钱,土地,挖苦 咱庄稼人……) • 3、护钟斗争后的环境描写,暗示古钟被砸, 宛如砸在百姓的心上,使他们麻木的心灵渐渐 苏醒。
• 我想完成一部具有民族气魄的小说 ——梁斌
作者简介
• 梁斌,原名梁维周。河北人。 • 1930年进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学习,参加过爱 国学潮,并亲历家乡的农民革命斗争。1934年在 北平左联刊物上发表小说《夜之交流》。在抗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参加地下革命斗争、游击 活动。建国后曾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 • 1953年开始创作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被 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1963 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记》,1983年出版第三部 《烽烟图》。1996年6月逝世。
滹沱河二首 文天祥
• • • • 过了长江与大河, 横流数仞绝滹沱。 萧王麦饭曾仓卒, 回首中天感慨多。
风沙睢suī水终亡楚, 草木公山竟蹙秦。 始信滹沱冰合事, 世间兴废不由人。
巴尔扎卡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在抗日战争期间,有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 热血,同日本侵略者和土豪恶霸们展开了激烈的 斗争,他们不怕牺牲,勇于为贫苦大众谋福利的 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仔细阅读文本所节选的 作家梁斌《红旗谱》中的故事情节,了解滹沱河 两岸儿女们英勇的斗争事迹。
主要情节
• 在冀中平原的锁井镇,恶霸地主冯兰池为霸占48 村的公产,阴谋砸碎作为公产的古钟,农民朱老 巩挺身而出。但冯兰池依仗的势力,砸碎了古钟。 朱老巩一气病死,女儿受辱自尽,幼儿虎子—— 朱老忠被迫逃离家乡。 • 25年后,流落关外的虎子怀着一颗复仇的心,带 着全家返回家乡。这震动了冯兰池,于是又设毒 计,将朱老忠的儿子大贵抓去当兵。朱老忠闻讯 拿起铡刀要去报仇,忽然想起当年父亲惨死的情 景,决定暂时吞下这口气。朱老忠的朋友是地下 党员,在他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
• (2)当看到朱老巩与冯兰池做着无畏斗争后, 严老祥是什么表现? • 明确:严老祥终于觉醒,勇敢地站在了朱老巩 的身旁,与朱老巩并肩抗争。这是他勇的一 面。 • 总结:由此看来,在严老祥身上表现出的是老 一代农民觉醒的过程,他性格里兼具了勇与弱 的因素。
综合概述冯兰池和严老尚的形象
• 冯兰池:凶恶毒辣,不择手段; • 严老尚:虚情假意,蛮横无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