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九、十课知识点总结
哲学第九课矛盾精品课件

课堂练习
1、公孙龙的错误在于( )
①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 ②否认了矛盾的普遍
性 ③抹杀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④ 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D
2、医生叫病人吃水果,但该病人 拒绝吃沙梨、苹果。因为他认为这 些不是水果。从哲学上看,该病人 的错误在于
C
A.否定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与 区别 B.肯定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与 区别 C.否定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D.肯定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3.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矛盾,对于整个人类社会
发展的历史来说,是矛盾的特殊性,对于商品经济社会
来说,则是矛盾的普遍性。以上表述说明( A、矛盾的存在既是客观的有时普遍的 )
环尾狐猴
金丝猴
猕猴
日本猴
猴
(共性)
金丝猴、猕猴、 环尾狐猴、日本 猴……
(个性)
(个性)
李 小 妞
王 小 二
张 大 叔
刘 老 汉
(共性)
能劳动、能思维、有语言的高级动物
客观事物本身不仅包含矛盾的普遍性,而且 同时也包含矛盾的特殊性。
(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 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④⑤⑥
5、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 因,或者叫做根据的是( A.矛盾的普遍性
B
)
B.矛盾的特殊性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6、前些年国家用提高存款利率等办法对付通 货膨胀,近几年则用扩大投资、降低利率等政 策解决通货紧缩,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 速、健康发展。上述做法体现的哲理是 ( )
哲学第九课预习提纲

1.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 了解什么是重点论?两点论? 2.理解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学会坚持两盾的含义?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思考哲学上讲的“矛盾” 以及”斗争性“与生活中的矛盾以及斗争的区别。 3.矛盾普遍性的表现 4.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5.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 论要求
注意:网络听课,要认真预习并做好笔记。及时完成练习巩固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哲学课知识点归纳总结

哲学课知识点归纳总结哲学是一门关于智慧、真理和存在的学科,它探讨了一系列基本问题,如人的本性、道德、价值观和人类意义等。
通过对哲学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并思考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存在的本质。
本文将对哲学课的常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们提出的问题和思考过程构成。
希腊哲学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和现代哲学。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思想家和学派,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等。
2.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部分,研究存在本质和根源的问题。
它探讨了物质、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等基本概念,并试图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最高真理。
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是形而上学的重要理论。
3. 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和价值观的哲学分支。
它关注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和行为的伦理学原则。
伦理学家研究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动机,试图找到道德准则的理论依据。
伦理学的流派包括伦理相对主义、伦理唯一主义和功利主义等。
4. 知识论:知识论研究知识的起源、性质和范围。
它探讨了知识的定义、判断和证明的问题。
哲学家们也研究他们如何知道自己了解某个主题,并且如何确定知识的真实性。
5. 心灵哲学:心灵哲学是研究意识、思维和心灵的哲学分支。
它探讨了意识的本质、思维的过程以及心灵与身体的关系。
心灵哲学与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日益重要。
6. 社会和政治哲学:社会和政治哲学研究社会和政治组织的原则和价值观。
它关注社会公正、政治权力和组织的正当性等问题。
社会和政治哲学的重要理论包括社会契约、权利和平等等。
7. 美学:美学研究艺术、美和审美的哲学学科。
它关注艺术和美的定义、审美体验以及艺术的目的和价值等问题。
美学家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来研究美的本质和艺术的功能。
8.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是20世纪哲学中的重要思潮,强调个体和自由意志的存在。
它关注人类对生活和存在的意义做出选择和贡献。
高三哲学10课知识小结(创新观)

[原理]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
(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 服又保留。
注意: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 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方法论] 树立创新意识,立足实践。
[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把握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发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观念;注重 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 境界。 ③立足实践,做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 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 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诞即愈。”唐代医 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糟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 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 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 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 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 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 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 文化品牌。
创新观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原理] 1.辩证法对现存的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对现存 事物否定的理解。 2.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是从它暂时性方面去理 解的。 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 (1)树立创新意识,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突破成 规陈说,破除落后观念。 (2)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 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第九课知识总结

(10)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 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1)主要矛盾要求抓重点、抓中心、抓 关键、抓决定全局的东西。关键词:“重 点”“中心”“关键”“突破口”“首要 任务”“第一(要务)、首要(问题)、重心、 重中之重、根本途径、主题、核心”。 (2)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求抓本质、抓主 流、把握大局。关键词:“主流”“方 向”“大局”“性质”“主体”“实质” “利大于弊”、“本质”、“机遇大于挑 战”、“大多数”等等。
(3)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 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 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反对回 避、否认和掩盖矛盾,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 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4)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反对一刀切。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 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 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 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 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 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第九课的原理整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 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 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 两点论、两分法。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 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 (2)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促 进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变。
9.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 好的一面。 10.矛盾具有普遍性,意味着矛盾永远不可能解决。 11.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着特殊性,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 中。 12.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与次要方面无关。 13.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1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 系 1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1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既要求我们要求全 面的看问题,又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909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矛盾复习(+题目)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城市 书房的建设和管理如何体现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5分)
1、从满足广大读者更多需求出发,体现了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 际1分(要求材料和知识点全部写出,否则不给分); 2、改变原有图书馆单纯由政府拨款建设管理等做法1分,体现了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1 分; 3釆用众筹合作建设、志愿服务的模式,延长服务时间1分,体现 了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 观念,开拓新境界1分(4个‘新’只要写出2个‘新’就可得1分)
突破一 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
含义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体现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 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事物的性
作用 主要方面决定的
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系 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化
方法论 想问题、办事情要全面,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 要求 盾的次要方面,同时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 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支流的影响
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 灯笼、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当地人讲,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 通商交往,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不过,《中国国 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 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中华文化要在世界产生更为 深远的影响依然任重道远。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认为,中华文化唯有秉持民族特色,才能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请从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6分)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哲学派别一览表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哲学第九课一轮复习总结

“根据…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优势、特色、特征”, 此类关键词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试点…推广、抓好典 型,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此类语言哲理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
“第一(要务)、重点、关键、首要(问题)、中心、重心、重中之重、突 破口、根本途径、主题、核心”,此类语言哲理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 程中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抓重点和关键。
内容和途径不同。在财政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支出一 定的情况下,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建设支出存在此消彼长 的关系。 • ②统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相互依存的,前者为后者 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后者是前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③片面强调经济建设或片面强调社会建设的重要性都是错 误的。要全面地看待二者关系,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在坚持两 点论的同时,把握关键、抓住主流。
3.(2012·江苏高考)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 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达到2.5亿,占网民总数 的48.7%,政府部门通过认证的新浪微博覆盖了全国 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微博在多起 公共事件和公共讨论中,充分展现其及时传播信息、 快捷发布言论和反馈舆情的功能。对此有网民认为: 微博是健康的现代沟通渠道。 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评析材料中 网民的观点。
相用关什链么接知:识—— 回答的“问公题推—直—选”是指把上级党组织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 组织领导下,通过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 结设合问的层办次法—推—荐产生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参与选举产生 党限组制织性领要导求班—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 矛盾的观点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2 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方法论: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3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与方法论
原理:矛盾是普遍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①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②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4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下可以变化。
方法论:在认识事物时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
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7 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
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8 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9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到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矛盾,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总结提升: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遵循从特殊到普遍、普遍到特殊的认识顺序,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⑤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要重视内部矛盾,不能忽视外部矛盾。
1 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
2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定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创新意识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树立创新意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1、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
2、要区分哲学原理与哲学道理。
哲学原理侧重于世界观;而哲学道理,即哲理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
根本观点是矛盾。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树立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分析法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做哲学非选择题要遵循:“世界观”+“方法论”+“扣材料”的基本解题思路。
当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会侧重于方法论。
马年保持龙马精神,忌浮躁!!一马当先,马上进步、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