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合集下载

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利用率问题探讨

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利用率问题探讨

流量 自动统计功能之外 , 还为每一条记录设置 了浏
十 本文 系茂名市科技计划资助项 目“ 茂名地方文献开发整理 与资源共享” 编号 2 0 12 ) ( 0 9 0 5 的成果之一。
52
冯 向春 :图书馆 的地方文献资源利用率 问题探讨
反 馈表 ” 读 者 工 作 座 谈 会 等 方 式 , 互 交 流 , 人 、 相 深
第3卷 l
第 15期 4
高 校 图 书 馆 工 作
21 0 1年第 5期
【 资源 ・ 共享 】
图书馆 的地方文献资源利用率问题探讨
●冯 向春 ( 东 油 工 院 广 茂 50 ) 广 石化 学 东 名 20 50
[ 摘 要] 图书馆 可以通过文献调查 、 网站访 问统 计、 网站链 接推荐 、 用户信 息互动等 方式统计 地方 文献资 与
发贴、 资源定制 、 线 留言 等功 能模 块 , 在 让用 户 参 与资源提 供、 资源分类 、 资源 维护 、 留言建议 等 建 库工作 , 集聚用户智慧与力量 , 促进地方文献 的开
发 利用 。 2 3 宣传推 广地 方 文献 资源 .
了解读者使用资料情况 , 同商讨提高文献信息利 共 用率及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办法 , 很受读者欢迎 。 J
2 提 高 地方 文献 资源 利用 率 的建议
2 1 整 合地 方 文献 资 源 .
笔者 近期 浏览 了我 国省市 级 以上公共 图书馆 和 二百 多所 高 校 图书馆 的 网站 , 现资源利 用率 的有效手段 主要 有 : 提 整合地 方文献资 源, 鼓励 用户参 与地方 文献 资源 建设 , 宣传推广地方 文献资源等。参考文献 3 。 [ 关键 词 ] 图书馆 地 方文献 资源利 用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0 3— 85 2 1 )5— 0 2— 2 10 7 4 (0 1 0 0 5 0 [ 中图法分类号 】 20 G 5

浅谈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浅谈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浅谈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的措施摘要:地方文献是反映某一地区的政治沿革、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交流、地理状况和风俗民情的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也就是指一切记录和反映某一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图书文献资料。

本文论述了地方文献工作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意义,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利用地方文献除了具有永久性的史料保存价值,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外,其文献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图书馆开发、研究、开发、利用地方文献,发挥地方优势,促进本地区两个文明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切实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无疑是图书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1、开发与利用地方文献的重要意义1.1在政府决策提供积极的参考作用地方政府在进行重大决策时,一方面要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另一方面还要认真咨询长期研究地方文化的职能部门或权威专家,查阅相关地方文献,全面了解本地文化、历史、经济、交通、地理、水文、气象、民俗民风,反思历次决策的正误和执行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制定出适于本地发展的长远规划。

地方文献在政府决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1.2启发和引导旅游项目的开发通过对地方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从中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文化单元,如历史典故、名人故居、重要运动、著名事件、文人骚客的遗作、墨迹等,把它们与当地的自然资源有机结合,开发出更多吸引游客的好项目,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让现代人在追求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向往和怀念传统文化,学习历史仁人志士的光辉事迹,享受自然和谐的美。

1.3能系统、全面的反映和传承地域文化现在,民族生活习惯及地理特征正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一些民间绝活、民族工艺已经失传或逐渐失传。

以分散形式单独存在的地方文献,本身不能反映出地域文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通过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一方面能清晰的勾画出地域文化发展的脉络,反映地域文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外还可以从中发掘一些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却正走向消亡的地域文化。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探析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探析
图 书馆论坛
公 共 图 书馆 地 方 文 献 资 源 建 设探 析
杨 培 颖 ( 沧州 市 图书馆 河北沧 州 0 6 1 0 0 0 ) 摘 . 要: 地 方文 献作 为一 种特殊 的文献资 源。 在公 共 图书馆 的藏 书建 设及 信息服 务中 占有 重要位 置。 本文结合 我馆 工作 探讨 了公共 图书
文 献
方 自然 科 学 文 献 、 地 方经 济 文 献 等 , 按 形式 地 方 文 献 建 设 工 作
划 分 包括 以 下 各 类 : ( 1 ) 按载体形式分为 甲
广开渠道 , 拓宽 收 集 途 径 , 采 取 多 种 收
骨 地方 文献 、 金 石 地 方 文献 、 手 抄 地 方 文 要 任 务 , 这 也 是 各 级 公 共 图 书 馆 历 任 馆 长 集 办 法 , 是 保 证 地 方 文 献 收 集 质 量 与 数 量 献、 刻 印地 方 文 献 、 印 刷 型 地 方 文 献 缩 微 的 一 项 基 本 工 作 , 还 要 坚 持 以 做 好 地 方 文 的 重 要 手 段 。 除利用征订 、 现 购、 缴 送 等 常 型 地 方文 献 、 视 听 型 地 方文 献 等 。 ( 2 ) 按 文种 的 形 式 分 为 汉 文 地 方 文献 、 少 数 民 族 地 方 文献、 外 文 地 方 文 献等 。 ( 3 ) 按 著 述 形式 分 为 地方志、 地 方谱 谍 、 地方丛书 、 地 方 工具 书 、 献工作 为“ 镇馆之宝” , 馆 长 的 心 中要 非 常 规 办 法 收 集 外 , 我 馆 还 采 用 以 下 方 法 开 展 任务的重大 性 , 心 中要 有 蓝 图 、 有规划 、 有 地 方 文 献 的建 设 工 作 , 如: 参 加 各行 各业 主 措施 、 有研 究、 有布置、 有检查 、 有指导 。 我 管 部 门 、 科研 和 学 术 团 体 召 开 的 各 种 学 术 馆 不 仅 在 确 保 购 置 文 献 经 费韵 同 时 , 还 选 研 讨 会 、 成果鉴定会、 产 品订 货 会 、 展销 会 、

以温州市图书馆为例,浅谈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

以温州市图书馆为例,浅谈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
De 2 0 c 0 9
以温 州 图书 馆 为 例 ,浅 谈 地 方 文 献 的 开发 和 利 用 市
吴 雪 映
( 州 市 图 书 馆 ,浙 江 温 州 3 5 0 ) 温 2 0 0
摘 要 :有 效 地 开 发 地 方 文 献 , 能够 更 好 地 为 当前 经 济 、 文化 建 设 提 供 大 量 的 信 息 资 源 ,要 结 合 地 方 文 献 的 特 点 ,
关 键 词 :公 共 图 书馆 ;地 方 文 献 ; 文 献 开发
中 图 分 类 号 :G2 3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 2 8 ( 0 9 1 . 0 90 0 2 1 4 2 0 ) 20 3 .4
A i f s u so nt e v l p n dUt ia i no L c l c me t s do eW e z o u l i r r Bre Dic s i n o h De eo me t n i z t f o a a l o Do u n s Ba e n t n h uP b i L b ay h c
、 ) Ⅲ Xu —i e y ng
( n h u u l irr, nh u3 5 0 , h a Wez o biLba Wez o 2 0 0 C i ) P c y n
Ab t c : h f c e t t i ai n o c ld c me t a r v d b n a ti f r ai n r s u c sf rt e l c le o o c a d sr t T ee a i in i z t f o a o u n sc n p o i e a u d n o m t e o r e o h o a c n mi n u l o l n o c l r e e o m e t T u , e c mb n t n o t ec a a t rs c flc l o u e t a e e e v c e d v lp n f o u t ed v l p n . h s t o i ai f h h r c e it so o a c m n sc n b  ̄ rs r i et e e o me t l — u h o i d h o c l c n my a d c l r . c r ig t eUn o t lg e o c l c me t n W e z o , eCo lc i n o ik b b i g a a o o u t e Ac o d n t i n Caa o u f e n u oh Lo a Do u n n h u t le t fd s i l r — i h o o

公共图书馆挖掘地方文献的策略研究——以临沂市为例

公共图书馆挖掘地方文献的策略研究——以临沂市为例
采购、捐赠和交换相结合的方式ꎬ采集渠道相对单一ꎮ
为了尽可能多地搜集地方文献ꎬ各图书馆对地方
文献的概念定义过于广泛ꎬ普遍存在只注重地方文献
的数量ꎬ忽视地方文献质量的现象ꎮ 各馆收集到的地
作者简介:王婷婷(1986— ) ꎬ女ꎬ山东临沂人ꎬ馆员ꎬ学士ꎻ研究方向:地方文献研究ꎮ
— 39 —
第 35 期
2023 年 12 月
非常重视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和地方传统文化的传
承ꎬ但目前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地方文献工作中还存在
着一些问题ꎮ
1 1 各公共图书馆各行其是ꎬ缺乏明确的方向和长
远战略规划
在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ꎬ各公共图书馆
对地方文献核心概念理解偏差ꎬ对地方文献收集范围
认识不清ꎬ既没有统一的征集和编目标准ꎬ也没有统
部没有多大的差别ꎬ读者很难一眼看出馆藏资源建设
的特色和亮点ꎬ会有地方文献质量不高、数量不多的
错觉ꎮ 地方文献展示个性不显ꎬ特色不彰ꎬ调动不起
读者对地方特色文献阅读的激情ꎬ调动不起当地作者
捐赠作品的热情ꎬ也调动不起市民对地方文化的热
爱ꎬ使得地方文献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社会效益ꎮ 由
此可见ꎬ如何借助线上线下活动ꎬ定期展示获奖地方
说为用户开展科技立项、成果鉴定、专题研究提供有
参考价值的可行性分析或研究报告ꎮ
1 4 地 方 文 献 展 示 空 间 缺 乏 文 化 内 涵ꎬ 展 示 方 式
单一
临沂市大多数的公共图书馆没有呈现地方特色
的文化空间ꎬ有些县区图书馆甚至没有单独设置地方
文献借阅室ꎮ 地方文献展示的空间设计和普通借阅
区图书馆工作人员较少ꎮ 地方文献从业人员通常是
兼职人员ꎬ工作变动较大ꎮ 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也相

浅谈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浅谈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浅谈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1 导言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重点馆藏内容之一,也是显示馆藏特色的重要方面。

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文化部颁发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是省级图书馆六项主要任务之一。

地方文献由于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的地区性(记载反映了本地区和相关地区过去、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及重要人物、事件、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等),时代性(体现在某一时代的地方文献必然会反映那个时代该地区的历史或现实的发展动态),真实性(一般为当时人记当时事,或后朝人记前朝事,离事件发生的时间不远,较为真实可靠),使它在文献资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它是一个地方的人们长期以来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创造的结晶,是一个地方文明的体现。

因此,地方文献又能有效地服务于一个地方的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在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它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文献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①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②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信息。

③为促进文化交流和推动学术研究服务。

④为编篡地方史志提供翔实的原始资料。

⑤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宝贵的乡土教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方文献的数量与日俱增,内容广泛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广大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要也日益迫切。

因此,作为文献收藏和传播中心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搜集和利用责无旁贷。

本人不揣浅陋,就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淡一点精浅的认识,以就教于同仁。

2 地方文献的搜集2.1地方文献的搜集范围确定适度的搜集范围,是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关键的一步。

范围定得过宽,很难办到,也会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务。

范围定得太窄,又会使文献出现缺漏。

因此,根据地方文献源远流长,内容宏富,品种繁多等具体情况,可以确定以下几个方面为地方文献的搜集范围。

①地方出版物。

包括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问题研究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问题研究

公 共图 书 馆 地 方 文 献 工 作问 题研 究
摘 要 :地 方 文 献 工 作是 公 共 图书 馆 重 要 的 基 础 业 务 工 作 之一, 但是 , 由 于 地 方 政 府 对地 方 文 献 工作 重 视 程 度 不 够 , 一 些
公 共 图 书馆 的地 方 文 献 建设 尚 未形 成规 范化 、 制度化 , 存 在 采 集 不够完整 、 整理不够及 时、 利用不够充分等 问题。如何采取更加 有力的措施 ,推 动地 方文献工作迈上一个新 台阶是 图书馆 工作 者 应 该 重视 和 关 注的 问题 。 关键词 : 地 方 文 献 图 书馆 文献 工 作 体 系 应 对 策略 中 图分 类 号 : G 2 5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l 】 ( ) 4 — 4 9 1 4 ( 2 0 1 4 ) 0 2 — 2 7 8 — 0 3 公 共 冈 书 馆 的地 方 文 献 是反 映所 在 地 区 的政 治 、 经济 、 文化 、 教育、 科技 、 历史沿革 、 风俗礼制等方 面的特殊 文献 , 其 内容非常 丰富, 涉及地方年鉴 、 地方报 刊 、 地 方 出版 物 ; 地 方 政 府 机 关 发 布 的指示 、 文件 、 报告 、 法规 、 通报 、 公报 、 地方志 、 地方史 ; 地方 人土 的文集 、 专著 、 论文、 诗词 、 信札及传记 、 年谱 、 家谱 、 宗族谱 ; 区域 经济 、 地方风情 、 民间传 闻 、 民间艺术 、 传统1 - 艺、 土特产 、 旅游等 社会科学 自然科 学的各个领域 , 是文献体系 中重复率最低 的品 种, 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 鲜明的地方特色及长期 的收藏价值 , 对丰 富和发掘本地区的 自然景观 、 人文景观和科技 内涵 , 提高知名度 、

试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与服务

试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与服务

1 地 方 文 献 资 源 服 务 内容 。地 方 文 献 具 有 很 多 . 3 的社 会价 值 。如 :可 以积 累和 保存 地 方史 料 ,可 以
进行 乡 土教育 ,可 以为地 方 决策机 关 提供 决 策情报 依据 ,为地方 经 济建 设提 供 文献 服 务 ,为发 展地 方
文 化提 供史料 等 。针 对这 些 ,可 以分 门别类 地 开展 地 方文 献专题 信 息服务 。 1 地 方 专 题 信 息 服 务 。又 称 为 地 方 文 献 信 息 推 . 4
利保 障 。在 这 方面 ,除 了可 以以 图书馆 名义 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府
申请项 目支 持 ,还 可 以通 过政协 提 案或 借助 人力 资
本去运 作经 费 。 ‘
23 效 仿 当今 流行 的 “ . 拉赞 助 ” 馆领 导或 职 工 可 。 以借助 自己 的人 缘 优势 及威 望 向有 关单位 或 团体 去
“ 种兵 ” 特 。还 有 人把 地方 文 献工 作 者传 说成 “ 宝 探
人 ” 既要 有 一双 识 宝 的 慧眼 ,又 得 具备 取 宝 的手 , 段 与 能力 。他们 应善 于发 现 并及 时把 握 住新 的工 作
领域 ,努力做 到 独立 审 时度 势和 正确 判 断 ,并且 能
项 经 费 。这 项举 措 ,是 做好 地 方文 献服 务工 作 的有
武 强 葵 回 羽 固 画 画 圃 目 圈 蜀 口 弱
地方 文献 是馆 藏特 色 中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是特 色 图书馆 的标 志之 一 ,是特 色 馆藏 建 设 中的重 中之
2 做 好 地方 文献 服务 的措 施
21 提 高认 识 ,制 定 长 远 规 划 和 本馆 藏 书 体 系 的 . 重 点 。这种 认 识除 要求 从事 地方 文献 的工作人 员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地方文献是反映某一地区的政治沿革、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交流、地 理状况和风俗民情的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也就是指一切记录和反映某一 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图书文献资料。

它是地方图书馆藏书建设和服务工作中最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部分 之一。

地方文献除了具有永久性的史料保存价值,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宝 贵的文化遗产外,对于研究、开发本地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发挥地方优 势,促进本地区两个文明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文献价值是无可替 代的,切实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无疑是图书馆一项十分 重要的工作内容, [1]1 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1. 1 地方文献资源的 收集范围新中国成立后,在以杜定友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图书馆学家的大 力倡导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有很大的发展,并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形成了一套较为传统的理论和工作的方式方法。

地方文献的征集范围是以出版物或文献资料所反映的内容是否具有 地方特点为唯一标准。

它只受文献资料涉及的某一地域限制,不受文献所涉及的时代的远近 和其载体形式的限制。

关于地方文献收集的范围的论述,传统上一直参考以杜定友先生提出的地方史料、地方人物著述、地方出版物三部分论,为最具影响力和代表 性。

这种主张,在 40~6 年代,地方著述和出版物都数量有限,亦即信息 量有限,在当时的情况下以这个范围收集地方文献是切实可行的,但在改 革开放后,著述和出版物空前繁荣,信息量激增,这种收集的方法就值得 商榷了。

一些地方文献工作者主张宁精勿滥,即以地方史料为主,对于地方人 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也适当地予以收录,并从地方文献的定义、作用,以 及地方文献工作的目的和社会对它的需求出发,将凡是文献的具体内容不 具备地域特征的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一般不予收录。

他们认为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固然反映了地方文化及地方出 版事业的发展水平,但这完全可以用地方人士著述目录和地方出版物书目 等揭示予以反映。

全部纳入专藏必然造成地方文献藏书范围的混乱。

而且,图书馆地方文献部门一般都设在公共图书馆内,根据文化部图 书馆局 1982 年 12 月颁发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尽量收集 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的任务已由母馆承担,地方文献部门没有必要 扩大这一范围。

对此,一些图书馆在提出地方文献的收录原则时,除强调地方人士著 述和地方出版物的地方特征外,特别规定,不具备地方特征的地方人士著 述和地方出版物,不予收录。

[2]广州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就是运用这一观点来制订其收藏标准。

他们针对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广州地方志馆、广州市档案 局、广州博物馆、情报所等有关单位的地方文献的收藏情况,制订出广州 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是凡是内容上反映广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 化教育等一切有研究、保存、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都予以收集。

对这个范围还特别制定了限定原则 1 图书资料中包括广州地方信息密 度小约低于 50%不收。

如《广东省地图集》不收。

2 广州人物的著述,收其反映广州地方信息部分。

其余,在辅助文献目录上反映。

广州人物的传记不论是自传还是他人作传都收。

3 不是广州人物或广州的机构,但曾在广州有影响较大的活动者,收 其在广州活动内容的资料。

例收《纪念广州、福冈友好城市一周年》,《福冈县的历史》不收; 收《鲁迅在广州》,《鲁迅全集》不收。

4 在整套书中含广州地方信息的个别书,为保持整套书的完整入藏不 收,但在地方文献室目录上作反映,例《岭海名胜志》共 17 卷,其中, 第二卷为《白云山》,不收;但内容独立的丛书中含广州地方信息的单本 可入藏。

5 在广州发生的重大事件, 对广州影响较大的事件、 广州开展的活动、 驻广州机构的志书等都收。

如《第六届全运会资料》、《广东省纺织品公司简志》该公司地址在 广州。

6 一些虽含广州地方信息的密度少,但资料性强或文献的绝对数量大 也酌情收藏。

如《京津沪穗人口资料比较》。

7 志书是地方信息密度较大的地方史料,因此可收广东整体的志书, 但不收广东属下各地方的志书除广州地区, 如 《广东通志水利志》 收, 《潮 汕志》不收。

8 古籍中属广州府的志书收,如《香山县志》。

9 兼有地方文献属性和其他属性的图书优先按地方文献属性收藏。

如既是地方文献又是工具书,优先入地方文献室。

既是地方文献又是港台书,优先入地方文献室。

例如《广州电话簿》、《广州市产业信息大典》入地方文献室。

香港出版的《红线女传》、《香港穗郊同乡会纪念专刊》入地方文献 室;但属个人赠书专室的地方文献为尊重赠书者,仍存赠书室并在地方文 献室的目录反映。

例石景室赠书室的书,如《一代艺人——任白戏曲艺术画册》、《香 港粤剧口述史》、《昨夜星光》等有关粤剧粤曲著述不收。

上述规定,既突出了广州图书馆地方文献室的特色,又防止与省馆在 收藏上的重复。

12 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工作的重点发生转移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在这个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都 必须转变观念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1.2.1 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转变传统的 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主要注重方志、族谱、古代地方人士文集等线装古籍文献的征集。

这种传统型地方文献在经历了历代的兵、火、水、虫灾后,又再经历 了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十年文革的摧残,其幸存者己基本上集中 到各级文物、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国家事业单位手中,至今散落民 间等待发现、收藏的,已属凤毛鳞角,所剩无几。

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民间、社会上著述出版 空前繁荣,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非公开出版的各种 内部出版物层出不穷,数不胜收。

实际上已成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对象中的主流,这些出版物的 特点是专业性、地方性强、乡土特色很浓,但又印数和抄数不多,流传范 围不广,湮没失传的可能性更大。

例如市建委出版的 《广州建设动态》 、 芳村区国土局地名办出版的 《广 州市芳村区新地名录》、房管局出版的《房地产文件选编》、暨南大学出 版的《暨南校史》、天河区编志办出版的《天河区——迈向国际大都市中 心》等等。

如不及时收集这部分文献资料,就会失去了广州地方文献中很重要的 一部分。

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收集地方文献工作中,要改变过去厚古薄今的倾 向,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必须重视当代和现代文献的收集、整理。

首先把握住今,然后由今及古。

今须尽全收集,古应努力访求。

[3]1.2.2 地方文献采购工作的转变地方文献的采购对象主要是正式出版物中的地方文献。

以前出版发行渠道单一,采购工作主要是从新华书店和各出版社的发 行预订书目中圈选预订,实际上是对书目中的地方文献实行鉴别和选择。

那时的地方性图书多由地方出版社组织出版,加上有书目呈缴制度, 购齐公开出版的地方文献问题不大。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图书 出版发行市场已逐步走向多元化,新华书店垄断的单一发行渠道被打破, 出版和发行呈现空前的繁荣和混乱。

对于一些在试销时销售情况不佳的图书,在新华书店就很难买到。

笔者近年来发现许多地方文献的出书信息多数来自于报纸杂志,而不 是征订目录。

例如《冼玉清文集》、《在改革开放中的广州满族》、《香港富豪与 广州》、《广州大事记》、《英雄花照越台》等等。

因此,坐在办公室圈选书目已无法保障公开出版的地方文献的入藏, 采购方法必须有所改变。

地方文献采购工作已由简单变为复杂,由单一渠道预订转为订购和现 购相结合。

1、2、3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工作的转变由于传统地方文献工作中一直 存在着重藏轻用的倾向, 不少人认为地方文献, 尤其是内部非公开出版物, 只要征集回来,加工整理、保存好就可以了,利用是几十年后,待它们成 为史料之后的事。

但在今天图书馆所收藏的地方文献中尤其是地方年鉴、统计资料、企业名录、企业经济资料、房地产信息、市府信息等都是读者参考咨询的热 门资料,在社会上有强着烈的需求;另外,由于地方文献藏书基本上是闭 架的,加上目录体系不完备,只有分类和书名目录,无主题目录和著者目 录。

而分类目录已不能适应读者特性检索的需求。

作为科研人员总希望节约时间,一次性能检索到自己科研课题的全面 资料。

因此,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室不但要有较完善的检索系统,还要开展 各种方式为读者服务,例如广州电视台经常有记者、节目主持到我馆地方 文献室,给出课题要我们协助提供资料,如为《悠扬粤韵几沧桑》栏目, 查找有关反映粤剧、广东音乐的起源、兴衰的资料,目的是对粤剧戏曲、 广东音乐作品作一纵向描述,从侧面反映广东近几百年的历史巨变,沧海 桑田。

又如为制作系列节目《寻觅广州》,要求提供广州有关旧照片等等。

因此,如何处理好藏与用的关系,开发与利用这些资料,并使其朝着 研究型图书馆方向发展,是地方文献工作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1.2.4 地方文献参考咨询工作的转变地方文献咨询服务是图书馆工 作人员根据读者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文献、文献知识、文 献检索途径的一项服务。

也是地方文献工作者将经过选择的地方文献或地方文献信息适时地 传 递给有需要的读者的过程。

它包括一般指引性咨询服务和高层次咨询服务。

所谓一般指引性咨询服务是指读者提出的问题工作人员只需作馆藏 地点、类目或者具体的书名的指引服务。

所谓高层次服务是指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到文献的内容,根据读者提出 的特定问题对文献信息中的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分析、综合,所看这些 服务以往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咨询工作中都是被动的、无偿的服务, 所谓被动服务是指由读者首先提出要求,然后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提供相 应的服务。

这种图书馆缺乏自我宣传所藏文献知识的主动性,也不去主动了解当 今形势的发展、读者需求的变化,这种观念不改变是难以做好工作的。

例如广州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主动与广州红绿灯 报联系,提出开辟一个闻街知巷专栏宣传广州地名、路名、街名、巷名知 识,由广州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工作人员撰文,落款标明广州图书馆地方文 献室,从而提高广州图书馆地方文献室的社会知名度。

所谓无偿服务是指以往的所有咨询服务包括一般指引性咨询服务和 高层次咨询服务都是无偿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一般指引性咨询服务已不能满足 大部分读者的需求,更多读者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高层次、高质量、高效 率的咨询服务,他们甚至主动要求图书馆提供有偿服务。

例如,广州某文物景点根据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要求要建立该景点的 历史档案,急需找该景点的历史文字图片资料。

该景点一位同志花了 3 天时间,曾派人到处奔跑一无所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