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故事
往事云烟演员表全部

往事云烟演员表全部摘要:一、往事云烟简介二、往事云烟演员表1.主要角色2.配角3.其他演员正文:《往事云烟》是一部中国大陆的电视剧,该剧通过描绘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人物故事,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往事云烟》的演员表。
一、往事云烟简介《往事云烟》是一部跨年代剧,以几位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剧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展现了我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为民族独立、民主、富强而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
二、往事云烟演员表1.主要角色- 陆涛(男主角):由著名演员黄晓明饰演。
他是一个热爱祖国、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全剧的核心人物。
- 柳飘飘(女主角):由实力派女演员刘诗诗扮演。
她是一个善良、聪明、独立的女性,与陆涛共同经历了风雨,最终走到了一起。
2.配角- 陆父:由资深演员陈宝国饰演。
他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对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 陆母:由实力派女演员邬君梅扮演。
她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勤劳、善良、贤惠。
3.其他演员- 石头:由青年演员杨玏饰演。
他是一个阳光、热情、讲义气的年轻人,与陆涛、柳飘飘等人一起,共同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种种变迁。
- 小丽:由新生代女演员杨幂饰演。
她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农村女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往事云烟》汇聚了一批优秀的演员,他们用精湛的演技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壮丽的时代画卷。
云南玉溪民间故事

云南玉溪民间故事玉溪市因粮食高产,烟叶质地优良而享有“滇中粮仓”、“云烟之乡”的美誉。
那你知道云南玉溪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云南玉溪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云南玉溪民间故事:玉溪观音岩的传说玉溪10大5队,有个叫罐子口的地方。
一块田土大小的狭沟两边是山岩,进入狭沟就有大片的田土,周边全被山坡包围,整个山形就像平放在地上的瓦罐子,狭沟好似罐子瓶口,观音岩就在位于罐子底的山坡上。
在很久以前,玉溪还是青石县所在地,有个新县令刚上任,就到处游走体察民情,这天他路过罐子口时欲进去察访,师爷就阻拦住他:“大人有所不知,这里叫罐子口,前几任县老爷进去后不久,不是贬职就是得病,大人万万不可入内。
”其他差人也随声附和劝他忌讳一下。
这时突然刮来一阵狂风,把新县令的乌纱帽吹落地上,不知从哪里飞出两只白色麻雀,冲上去一左一右的把帽子衔住,往罐子口内飞去。
县令在情急之下,不由自主的追了进去,师爷和差役见状,无奈之下也冲进里面追白麻雀。
不知不觉中,白麻雀衔着官帽。
穿过这一大片的田土,飞到最里面的山坡顶上时,松开嘴丢下帽子就飞走了,那官帽在半空中飘呀飘的,最后落在山顶上,气喘吁吁的县令和一班手下,这时也爬到坡顶上,看见那帽子落在一个残缺的泥塑菩萨边,周边还散落不少石刻菩萨和石碑残块。
捡起帽子后,县令就唤当地保长查问原由,方知从前这坡顶有座小庙,是湖广填四川时迁来的村民修建的。
初时香火很旺盛,久而久之,当地不少村民迁往青石县城内,故这里人烟更加稀少。
天长日久后小庙被毁掉,也无人问津。
师爷这时进言:“大人既然进了罐子口,这也是天意,还望大人妥善面对此事”。
县令听后若有所思:过了片刻,就恭敬的向四周作揖:“下官初来这里,不知菩萨在此落难,请菩萨原谅。
”说完就吩咐师爷及下人拿出方案,要在此处重建庙子。
不久后坡顶就修起一座二十米长、宽五米的庙子,并取名观音岩。
文革时,这座庙子被毁掉,九十年代初期又修了一排四间的平房,供有观音和佛祖、韦陀、药王、财神爷等菩萨,侧边还有三间用作膳房及堆放香蜡纸烛,每年的观音菩萨生日这里就热闹非凡。
过眼烟云的成语故事

过眼烟云的成语故事:书画能给人带来喜悦,但不能改变人的志向。
如果对它太在意,爱不释手,就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三国时太傅钟繇看见韦诞有一篇蔡邕的书法,苦求不得,以至于捶胸吐血。
晋朝的大桓玄在率领大军出征前,先造了几艘快船,用来装载古玩书画,他说:“战争是危险的事情,如果发生意外,可以便于运输,免得被敌人夺去了。
”拿国家大事当儿戏,危害自身,这都是因为太在意的缘故。
我年轻时,很喜欢这两样东西,自家有的,总是担心有朝一日会失去,别人有的,总是担心不肯给我。
后来自己也觉得好笑:我轻视生死富贵,却看重书法字画,岂不是主次颠倒、违背本心了吗?从此不再喜好。
看见好的书画,虽然也会收藏,但是被别人拿去时,也不觉得可惜了。
就像眼前飘过的烟云、耳边掠过的飞鸟,总是高高兴兴的看着它们来,离去了也想不起来。
于是这两样东西常常只是使我快乐却不再使我伤心。
“过眼烟云”意指从眼前飘过的云烟。
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自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
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相关人物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东坡与茶的故事苏东坡是中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而且对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较深的研究,在他的诗文中,有许多烩炙人口的咏茶佳作,流传下来。
【哲理故事】都是过眼云烟

【哲理故事】都是过眼云烟从前有一个小孩子,他非常喜欢看云彩,觉得它们像是一幅幅美丽的画,一会儿像一匹奔驰的马,一会儿像一位优雅的公主。
他常常躺在草地上,仰望着蓝天白云,心里充满了想象和梦想。
有一天,小孩子和他的朋友一起去郊游,他们来到了一座山上。
小孩子看到山的脚下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水清澈透明,反射着周围的景色。
小孩子开心地跑到湖边,他叹了一口气说:“真希望云彩也能像这湖水一样清澈透明,让我们看到它们的真面目。
”就在这时,突然间,一朵云彩飘了过来,停在了小孩子的面前。
小孩子大喜过望,他凑近云彩仔细地观察,却发现云彩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样美丽。
云彩是稀薄的,没有任何形状,只是一团飘忽不定的水汽而已。
“真是太失望了,云彩原来没有什么特别的。
”小孩子失望地说。
他的朋友安慰他说:“云彩虽然没有像湖水那样清澈透明,但它们却能给我们带来美丽的想象和梦想。
你看,它们可以化作各种形状,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东西,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满足。
”小孩子想了想,觉得朋友说得有道理。
于是,他再次仰望着蓝天白云,开始发现了更多的美丽和意义。
有的云彩像一条巨龙,有的云彩像一座高山,还有的云彩像一...His friend comforted him, "Although clouds are not as clear and transparent as the lake, they can bring us beautiful imaginations and dreams. Look, they can transform into various shapes, allowing us to see different things and satisfy our souls."。
过眼云烟-过眼云烟的故事-过眼云烟的寓意-过眼云烟的意思

过眼云烟-过眼云烟的故事-过眼云烟的寓意-过眼云
烟的意思
【成语】过眼云烟
【拼音】guò yǎn yún yān
【简拼】gyyy
【近义词】过眼烟云、昙花一现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从眼前飘过的云烟。
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
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事物
【例子】尽道是用不尽的金银,享不完的福禄了,谁知过眼云烟,容易消歇。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英文翻译】a passing scene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纸落云烟的寓意和象征

纸落云烟的寓意和象征纸落云烟,这个词听起来就像是从古老的诗篇里飘出来的,不是吗?一张纸飘落在空中,像云烟一样轻盈,仿佛在告诉我们什么。
哎,生活啊,就像这张纸,有时候轻轻松松,有时候却充满了沉重。
你想啊,纸落下来的瞬间,那种感觉就像是时间的停滞,所有的烦恼和喧嚣都被隔绝在了纸之外。
你看到它从高处缓缓落下,像是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带着千丝万缕的思绪,满载着我们的回忆。
说到云烟,大家都知道,它飘来飘去,没个定性,今天在这里,明天又不知飞哪儿去了。
人生也差不多。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为了生活拼搏,有时候连个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可是,等到我们停下脚步,回头看看,发现这一路走来,仿佛就像那纸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悄无声息地消散了。
多年前的那些梦想、那些计划,似乎都被风吹散了,留不下什么痕迹。
想想吧,年少时的我们有多么雄心壮志,结果呢?现在却在生活的琐碎中迷了路。
那纸落下的样子,真的是优雅又脆弱,仿佛在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生活中的每一次欢笑,每一滴泪水,都是我们故事的一部分。
我们总是习惯把快乐的瞬间留在心底,而把烦恼和痛苦都挂在脸上。
可快乐和痛苦就像纸和云烟,都是短暂的,没什么好纠结的。
偶尔让自己放松一下,别让生活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们一起去旅行,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大家围坐在一起,聊着天,吃着好吃的,那种感觉就像是纸轻轻落下,瞬间化为美好的回忆。
再说说那“云烟”吧。
它代表着飘忽不定的东西,很多人追求的名利和地位,转眼间就可能化为乌有。
你看那些明星,风光无限,转眼就可能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
就像那纸,谁也无法掌控它的去向。
要不我们就把生活的重心放在真正重要的东西上,像友情、爱和家人。
这些才是能让我们心中有底的东西。
哪怕生活再忙,再累,也要记得抽出时间来陪陪身边的人,别让他们在你的生活里变成了云烟。
纸落云烟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解脱。
那些让我们烦恼的事情,久而久之,也许就会被时间冲淡。
让它们随风而去,心里轻松了,生活才能重新焕发活力。
云烟品牌印象

云烟品牌印象云烟,将大地上一种神奇的植物与天上绚丽的云彩融汇得浑然天成,是创意亦是天意。
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浓缩着人世间的多少故事,也见证了一个城市荣辱兴衰。
品牌的背后是厚重的历史,是多元的文化,人们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叶的一场革命,看到在历史的烟云中民族工业的成长与变化。
一个品牌的旗下,汇集着众多丰富而明亮的色彩,高原的圣洁与庄严,百姓的如意生活,云霞的瑰丽与辉煌……当一种品牌成为传奇时,同时也就成了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经典和生活中长久的时尚。
“一云二贵三中华”——许多人对流传于上世纪的一句顺口溜仍记忆犹新。
云南之云为彩云,云南之云为云烟。
红云缭绕,高原呈祥。
一部“云烟”品牌史,折射出中国近现代历史斑斑色彩。
这里有云南王龙云、飞虎队长陈纳德、共和国领袖毛泽东……也还包括了实业报国、抗日救国、大跃进、建立民族品牌……一个品牌,有多少能跨越世纪?一份坚守,有多少能代代相传?50年前,一次崭新的尝试,“云烟”,亮相在彩云之南;50年后,一个更新的起点,“云烟”,映辉在华夏大地。
50年人生短暂,它在数代人呕心沥血中成长;50年岁月无垠,它在天地间聚精采华中壮大。
过去那么多的日子,昆烟人的“云烟”,红云人的“云烟”,红云红河人的“云烟”,依然那么清新、那么香甜,依然那么高贵、那么优雅。
它传承历史印记,它穿越世纪风云,它飘溢千城万乡,它点燃光荣梦想,透过时光的背影,越过岁月的沧桑,让历史告诉未来:意韵流芳半世纪,闻香识君满天涯。
烟为云,云为烟,缕缕烟云,折射着五彩缤纷的万千世象,支支云烟记载着时代的风云变幻,让我们从时代烟云走进众多云南烟标所记载的历史画卷。
云烟,这个中国卷烟大省诞生的第一包甲级烟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1958年,依托云南“烟草王国”独特的产地背景,沿袭云南烟草的厚重历史以及将英国王牌卷烟茄力克作为超越的目标,云烟一问世就秉承了高贵的血统。
基因:说解云烟1958年云南纸烟厂奋力赶超英国“茄力克”香烟的结晶——“云烟”诞生,“云烟”商标采用大红重彩色调。
成语故事小精读:过眼云烟的详细解释

过眼云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更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中国成语古今同用,百代甄选,留存者皆为精华,传承至今。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常用成语之【过眼云烟】,真正看完的同学,马上就能学会过眼云烟的拼音、意思,并且了解其出处、用法、能举例造句。
【成语】:过眼云烟过的成语、烟的成语接龙
【拼音】:guòyǎn yún yān
【解释】:从眼前飘过的云烟。
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
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
【举例造句】:尽道是用不尽的金银,享不完的福禄了,谁知过眼云烟,容易消歇。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拼音代码】:gyyy
【近义词】:过眼烟云、昙花一现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事物
【英文】:a passing scene
“过眼云烟”这个成语讲完了,同学们学会了吗?
成语是浓缩的历史,学习和运用它能使我们知古鉴今,了解一个成语,就等于了解了一个历史故事或一段精彩的历史。
同时,绝大多数成语言简意赅,富于哲理,学习先贤智慧,更能教会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为云,云为烟,缕缕烟云,折射着五彩缤纷的万千世象,支支云烟记载着时代的风云变幻,让我们从时代烟云走进众多云南烟标所记载的历史画卷。
大跃进的年代云岭大地产生了两个清新隽永的名牌,时过境迁,“云烟”、“红塔山”追云逐月,与时共进,面向未来。
1959 年春,在中央“成都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品吸了“云烟”赞道:“好烟、好烟,想不到云南出了这么好的烟”,并对正在汇报工作的李先念同志说:“明天到会上宣传一下,发动大家都来买,云南出了这么好的烟,可喜可贺!”1965 年11 月,邓小平总书记视察昆明卷烟厂,临别时嘱咐道:“云烟”是块好牌子,“云烟”的发展要靠技术改造,你们要尽快提高自动化水平,加强技术革新,走机械化的路子。
邓小平同志的殷切期望一直在云烟人的耳畔回响了40 余年。
自此几代云烟人怀抱实业报国的雄心壮志,为云南名牌卷烟——云产烟在西部的崛起,矢志不谕,奋斗不已。
早在1964 年1 月,云南纸烟厂就曾经在国内较早地设计了81mm 翻盖硬包过滤嘴“云烟”。
此枚及其珍贵的烟标为笔者珍藏,它的出现将云南过滤嘴烟设计试生产的历史前移了12 年(据原先昆烟资料记载:云南过滤嘴烟生产时间为1975 年,昆明卷烟厂1973 年在全国率先用引进的第一台卷包机组,生产了云南第一支过滤嘴“茶花”牌香烟)。
“红塔山”、“云烟”为中国烟草著名品牌,1988 年列全国13 种名优卷烟之一,先后荣获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颁发的“国优金奖”、“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红河”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2001 年、2004 年,“云烟”、“红塔山”、“红河”烟标两度获“中国烟标收藏博览会十佳名牌烟标金奖”。
云产卷烟系列在烟标设计上各具特色,既符合中国传统,又富有时代气息,明快而不失精美,鲜明而不失典雅,突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艺术的完美结合。
加之率先在包括小盒、条盒和烟支上使用先进独特的高科技防伪技术,使其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改革开放以来,“云烟”、“红塔山”作为云南烟草的龙头品牌,以其推陈出新系列化品牌生命周期的延伸,领先一着的高品位、高防伪、高科技的“三高”品牌理念,经典、时尚、差异化的具有云烟特色的品牌形象,在广大消费者心中,树立起“好烟在云南”的观念,带动了云南烟草业一轮又一轮的飞速发展。
80 年代后期,云南烟草业确立了中国烟草“王国”的地位,“云烟”、“红塔山”功不可没。
在以“云烟”、“红塔山”烟标为代表的这一历史时期,云南各卷烟厂还创立和生产过众多别具一格、代表不同历史时段的个性化烟标。
例如“红山茶”、“茶花”、“三七”、“春城”、“香格里拉”、“石林”、“五朵金花”、“昆湖”、“五华山”、“恭贺新喜”、“劲松”、“新兴”、“桂花”、“金龙风”、“三塔”、“传人”、“高原明珠”、“锡都”“画苑”、“雪域”、“四美”、“玉峰”、“吻”、“苹果香王”、“红云天”、“欢聚一堂”以及具有不同时期特点,或是取材动物、植物、山水、云南历史名胜标志的300 多个牌号的烟标如:“红缨”、“丰收”、“钢花”、“春耕”、“等外”、“经济”、“金马”、“金象”、“双鹿”、“南燕”、“鸿飞”、“红双环”、“红大运”、“碧鸡”、“龙门”、“滇池”、“金沙江”、“绿叶”、“翠叶”、“田七”、“龙凤”、“八大河”、“十八怪”、“国色天香”、“山花”、“宝石”、“雄伟”、“人民公社”、“花灯”、“满山红”、“翡翠”、“金版纳”、“苍山”、“银苍”、“玉洱”、“红杜鹃”、“菊花”、“鸡足山”、“马樱花”、“马蹄莲”、“吉祥鸟”、“光荣”、“凤凰”、“滇叶”、“云岭”、“云松”⋯⋯ 正是如此众多的、个性化鲜明、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美烟标,在长达62 年(1943年~2005 年)的烟标史长河中,撑起了云南烟标在西部、在中国烟标史中的一片“天地”,为云南烟标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也正是这么多牌号的香烟,使得云南烟标在中国烟标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成为中国烟标收藏界的一大热点。
紧扣时代脉搏,“云产卷烟”再立新功(2000 年至今)新时期云南烟标的设计理念:注重时代潮流,超越地域文化,展示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近年来随着中国烟草“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战略的进程,云南烟草在品牌创新、烟标设计创新方面,再次引领中国烟标设计的方向。
自2004 年7 月起,云产烟系列一族又添新品牌:“云烟”(印象)、“红河”(v8)、“红塔山”(1956)、“云烟”(如意)、“云烟”(吉祥)、“玉溪”(创新)、“红河”(v6)相继面市。
上述云产卷烟系列新品牌烟标,以其简练、古朴的设计风格,高雅、新颖别致的外包装,经典与时尚交融、彰显个性的烟标设计,突破了此前国产高端卷烟的设计模式,为云产卷烟家族包装艺术领域的拓展与升华,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云南烟标设计新时期理念的升华与探索。
一系列云产精品香烟烟标的成功开发,开创中国卷烟设计的多项先河,代表云南烟草复兴的竞争品牌,是云产烟发展的里程碑。
一系列云产精品香烟烟标的成功开发,成为中国烟标设计新的亮点,也是云南烟标新时期设计思路的一种尝试;一系列云产精品香烟烟标的成功开发,完美地诠释了云南烟草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传承了云南烟草品牌的光辉历程,再次演绎了云产烟这一系列中国传统名牌的新篇章。
综上所述,一部云南烟标史,它承载了云南烟草界人士,从早期“工业救国”、中期“实业报国”到近期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完美”与时共进的新时代精神。
高品位、高技术、高防伪的“三高”烟标设计理念与风格就是当今云南烟草烟标设计的源动力。
一部“云烟”品牌史,折射出中国近现代历史斑斑色彩。
这里有云南王龙云、飞虎队长陈纳德、共和国领袖毛泽东……也还包括了实业报国、抗日救国、大跃进、建立民族品牌……实业报国昆明的大观楼公园因“天下第一长联”而闻名于世,它的南园是一处幽静的中式私人庭院——庾园。
85年前,这里诞生了云南第一家机制卷烟厂——亚细亚烟草公司,这也是红云集团最早可以追溯到的历史,也从此拉开了云南烟草近百年的传奇历程。
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外国烟草产品又多了一条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的通道。
1911年,据蒙自海关统计,仅“洋烟”一项,每年就从云南卷走白银近五万两,占进口货物第三位。
云南工商界的有识之士看到此种情况,萌发了建立民族卷烟工业的愿望。
亚细亚烟草公司老板庾恩锡就是其中一位。
庾恩锡,台湾歌星庾澄庆的爷爷,被称作是庾家四爷,他的二哥庾泽普曾任滇军参谋长,追随蔡锷将军发动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重九起义”,后遇刺身亡,将庾园留给了庾恩锡。
为纪念二哥,同时夸大产品知名度,庾恩锡将自己的主打产品命名为“重九”,一时间享誉全国。
然而,不久龙云打败唐继尧成为“云南王”,亚细亚烟草公司获得的减免税优惠条件被取消。
一度雄心勃勃的庾恩锡,不再可能依赖来自官方的扶持和保护,一下子处于困境之中。
同时,英、美烟草公司看中了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开始了在云南试种烟草,利用各种优惠手段夺取市场。
和洋烟相比,亚细亚烟草公司内外交困,在八年后停业。
庾恩锡,这位云南最初的机制卷烟工业的创立者,好像一道来去匆匆的雨后彩虹,留给后人们纷繁的思绪。
亚细亚烟草公司虽然消失了,但是给云南留下来成体系的制烟设备和技术,同时也让外界明白,云南,是可以种出世界上最好的烟叶的。
1939年,日寇侵华,著名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原料无法进口。
解决卷烟原料,财政部长宋子文出面,经云南省主席龙云同意,云南开始大规模种植美引烤烟。
随着抗战大后方的形成,昆明开始出现第二次制烟高潮,先后办起了77家烟厂,因为烟草而产生的税收支持了国民政府西南抗战。
在烟叶需求大大提升同时,原先引进的美种卷烟开始出现退化,而此时抗战胜利,美商为独占中国市场,拒绝提供新种。
1945年末,云南省主席龙云请即将辞行的飞虎队长陈纳德吃饭,席间,和陈纳德交好的龙云拿出30两黄金,请这位飞虎将军回国后购买烟种。
陈纳德没有食言,次年将弗吉尼亚烟“大金元”特400号、特401号交给了中国人。
此后,徐天骝,和周恩来、李富春等人赴法国留学的唯一云南籍学生,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了“红花大金元”,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标志性原料,奠定了云南“烟草王国”的地位。
直到今天,中国所有知名的高档烟草都采用了云南的烟草。
云南烟草也要放一颗卫星!1957年,新中国建设进入到一种亢奋状态,各地各行各业竞相开始“放卫星”。
云南纸烟厂也接到了轻工部下达的“卫星指标”——制造出超越世界名牌英国“茄力克”的卷烟,而且是用云南本土的烟草原料。
“当时要制出能和茄力克相媲美的香烟,大家都觉得有难度,有些人估算过需要8年左右的时间。
但那时候全国建设正热火朝天,工人们也有干劲,叫做实业报国也好,叫做大跃进也好,说是超英赶美也好,总之就是一定要知难而上,超过洋卷烟。
那时候的工人,常常自发偷偷翻墙进车间加班,现在的人看来一定以为是天方夜谭。
”昆明卷烟厂前副厂长、时任技术科长的瞿怡静说。
特定的年代、恶劣的技术条件下,技术人员们开始了具有云烟特色的技术创新。
1958年3月,在著名的成都会议上,云南省省委带了两箱“云烟”到会场,获得了毛主席的赞扬,并号召当时与会人员前来购买,这使云烟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至1959年,“云烟”的产量为182大箱,同时价格与“大中华”持平,迈入中国高级卷烟行列。
戴着镣铐跳舞的行业生态今天的烟草制造业,是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奇特的一种产业形态——专卖。
在这个行业里,原材料由烟叶公司控制,销售由各地烟草公司控制,甚至连生产数量也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来控制。
国家烟草专卖局的“一号工程”——“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要求每天每家卷烟厂生产的卷烟都要进行自动打码,并且细化为打码到条,纳入卷烟厂的库存。
在卷烟销售上,每一家分公司还要根据条码进行出入库的管理,这样哪家烟草公司从哪家生产厂进了多少条烟、品牌是什么、数量是多少,国家烟草局可以通过这套系统清清楚楚地掌握每条卷烟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来避免生产厂家擅自多生产。
所有的烟草制造企业和烟草销售企业都是中国烟草总公司的财产。
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中国烟草总公司又是两个牌子、一套机构。
烟草,在中国受到了政府最大的控制,拿一品牌来分析,零售价在10元左右,出厂价为5.7元,红云集团只能卖给全国各省市的烟草公司(也就是各地的烟草专卖局),然后再由烟草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来调配给各个销售终端。
在这个过程中,大概70%左右以利税形式上交给国家财政,剩下的30%的价值中包括了原材料、人工、包装和企业的利润。
烟草行业共同价值观是两个至上——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
大概这是唯一一个不直接把企业发展和股东利益放在首位考虑的行业,而他们贡献了国家财政收入的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