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法施工方法
矿山法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矿山法隧道工程施工方案1. 引言在矿山法隧道工程中,施工方案的制定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矿山法隧道工程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高效、安全地完成。
2. 工程概述本矿山法隧道工程位于山区,总长1000米,隧道内部直径为5米。
施工工期预计为12个月。
隧道主要用于矿石运输及通风排烟。
3. 施工准备在进入实际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包括以下步骤:•勘测与设计:根据工程需求,进行现场勘测与设计工作,确定隧道的具体位置、长度和直径等参数。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要求,采购隧道施工所需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支护材料等。
•设备准备:检查并确保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机械的完好性。
如挖掘机、钢筋机、混凝土搅拌机等。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熟悉隧道施工的流程和安全要求。
4. 施工流程矿山法隧道工程施工流程主要分为挖掘、支护和铺设等步骤。
4.1 挖掘•确定隧道的进出口位置,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使用挖掘机进行隧道的挖掘,同时进行地面与隧道施工现场的通风。
•在挖掘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爆破,确保挖掘效率和安全性。
4.2 支护•在挖掘完成后,及时进行支护工作。
使用钢筋和混凝土等材料进行隧道的加固和支护,以确保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钢筋和混凝土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3 铺设•隧道支护完毕后,进行地面或矿山工程运输设施的铺设,包括输送带系统、照明设备等。
•铺设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安装质量和布局合理性,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安全措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主要的安全措施包括:•施工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靴等。
•整个隧道施工现场必须明确标识出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
•施工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
•进行适当的通风,以排除有害气体和烟雾。
6. 施工质量控制为确保矿山法隧道工程质量达到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隧道矿山法施工

隧道矿山法施工方案采用钻爆法开挖,以木或钢构件作为临时支撑,待隧道开挖成型后,逐步将临时支撑撤换下来,而代之以整体式厚衬砌作为永久性支护的施工方法称为传统的矿山法。
传统的矿山法主要特点是采用大量的钢、木支撑和刚度较大的单层衬砌,不进行施工量测等。
近儿年,随着施工机械的发展,传统矿山法明显不符合围岩力学的基本原理,并且不经济,已逐渐被新奥法所取代,只有在一些不便采用喷锚支护的地质条件时或缺少大型机械的短隧道中采用。
本节主要介绍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的施工程序和基本原则、施工工序以及施工基本要求等。
一、矿山法施工程序及基本原则传统矿山法施工程序可用框图表示,如图4-1所示传统矿山法施工的基本原则传统矿山法施工的基本原则是:少扰动、早支撑、慎撤换、快衬砌。
(1)少扰动,是指在进行隧道开挖时,要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次数、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
采用钢支撑,可以增大一次开挖断面的跨度,减少分部开挖次数,从而达到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次数。
(2)早支撑,是指开挖坑道后应及时施作临时构件加以支撑,使围岩不致因变形松弛过度而产生坍塌失稳,并能承受围岩松弛变形产生的压力—早期松弛荷载。
定期检查支撑的工作情况,若发现变形严重或出现损坏征兆,应及时增设支撑予以加固和加强。
作用在临时支撑上的早期松弛荷载大小,可比照设计永久衬砌的计算围岩压力大小来确定。
临时支撑的结构设计,也采用类似于永久衬砌的设计计算方法,即结构力学方法。
(3)慎撤换,是指拆除临时支撑而代之以永久性模筑混凝土衬砌时应慎重,即要防止在撤换过程中围岩坍塌失稳。
每次撤换的范围、顺序和时间要视围岩稳定性及支撑的受力状况而定。
若预计到不能拆除,则应在确定开挖断面大小及选择材料时就予以硏究决定。
使用钢支撑作为临时支撑,一般可以避免拆除支撑带来的麻烦和不安全因素。
(4)快衬砌,指拆除临时支撑时要及时修筑永久性混凝土衬砌,并使其能尽早承载参与工作。
若采用的是钢支撑又不必拆除,或无临时支撑时,也应尽早施作永久性混凝土衬砌,防止坑道壁裸露时间过长风化侵蚀围岩、强度降低、产生变形过大等情况的发生。
2011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讲义:矿山法施工方法

掌握矿⼭法施⼯⽅法 ⼀、传统的矿⼭法施⼯程序 ⼆、传统的矿⼭法施⼯的基本原则 1.少扰动 2.早⽀撑 3.慎撤换 4.快衬砌 三、开挖 传统的矿⼭法施⼯顺序,主要按衬砌的施作顺序分为:先墙后拱法和先拱后墙法。
1.先墙后拱法亦称为顺作法。
开挖可以采⽤全断⾯法、台阶法或导坑超前法。
这种⽅法常⽤于较为稳定的围岩条件。
这种⽅法也可⽤于围岩更为软弱破碎松散的浅埋隧道中。
先墙后拱法的施⼯速度较快,施⼯各⼯序及各⼯作⾯之间的相互⼲扰较⼩;衬砌的整体性好,受⼒状态较好。
2.先拱后墙法亦称为逆作法。
先拱后墙法施⼯速度较慢,上部施⼯较困难。
但上部完成后,下部施⼯就较安全和快捷。
由于先拱后墙,使得衬砌的整体性较差,受⼒状态不好,⽽且由于拱部衬砌沉降量较⼤,要求的预留沉落量较⼤,因此增加了开挖⼯作量。
四、构件⽀护的架设 2.⽀护与围岩间⽤板、楔块或背柴顶紧,并填塞密实。
3.应根据地质条件采取不致使⽀护产⽣下沉的措施。
⽀护柱脚下虚渣必须清除,地层松软时应加设垫板或垫托梁,必要时可⽤混凝⼟加固地基。
4.导坑⽀护可⽤半框架式。
松软地层具有底压⼒时应增设底梁,在洞⼝的导坑⽀护排架,应伸出洞外3~5m以上,并设纵护予以加固。
5.构件⽀护构架的架设间距,宜取80~120cm,松软破碎地段可适当加密。
6.在开挖漏⽃时,应对该处下导坑⽀护进⾏临时加固,松软地层中的漏⽃孔采⽤框架⽀护,并将框架外四周空隙填塞紧密。
7.拱部扩⼤采⽤扇形构架⽀护时,应配合开挖分部架设,并随挖随护。
如采⽤纵梁,应考虑施作衬砌时便于拆除,不得灌注于衬砌之中。
8.抑拱开挖前,应架设横撑顶紧两侧墙脚,防⽌边墙内挤。
横撑间距可采⽤1.0~1.2m,横撑应待仰拱混凝⼟达到设计强度70%时才能拆除。
9.构件⽀护的加强及抽换 (1)⽀护应有专⼈经常进⾏检查,特别是每次放炮后。
如发现杆件有破裂、倾斜、弯扭、变形以及接头松脱、填塞漏空等异常时,应⽴即⽤安全⽽可靠的⽅法进⾏加固处理。
隧道工程 第3章矿山法的施工方法

3 台阶法的特点
台阶分类 台阶长度 施工干扰 支护闭合 时间
长台阶 L>5B
小
长
(录像)
短台阶 1.5B<L<5 大 (录像) B
较短
适用范围
全断面开 挖面不能 稳定情况 Ⅳ级围岩 常用
超短台阶 L<1.5B 最大
短
(录像)
土质及膨 胀岩
台阶法的其它演化形式
台阶法的其它演化形式
4 台阶长度的选择
道、立交桥或涵渠时。 ✓ 为保护洞口的自然景观而延伸隧道长度时
三、 明洞的施工方法
• 1、全部明挖先墙后拱法
•
施工临时边坡
根据地质情况决定
图4-4 全部明挖先墙后拱
• 2、上部明挖先拱后墙法
明挖临时边坡 拉槽开挖
锚喷网支护坡面 1
图4-5 上部明挖先拱后墙
• 3、部分明挖拱墙交错法
原地面线
2、洞口 施工工 艺流程
施工准备
处理危石、地表清理
洞口截排水系统施工 按设计进行地表预加固
分层开挖 喷锚支护边、仰坡面
支护质量检查 合格
不合格
预支护
安装进洞钢架或套拱
处理
喷锚支护边、仰坡面 结束
3 洞口施工要点
• 1、洞口支挡工程应结合土石方开挖一并完成。 • 2、洞门衬砌拱墙应与洞内相连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
2 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工序图
3 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适用条件:适用于土质和易坍塌的软弱围岩中
优点:减少上下端面干扰;施工速度较快 缺点:分块多,闭合时间长,变形增大
四、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1 定义:
将断面分为 上、中、下 三个台阶,, 上、中、下 台阶都预留 核心土。
矿山法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矿山法隧道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次施工的矿山法隧道工程位于山地地形,主要是为了连通矿山内外的交通,提高矿产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隧道全长为800米,平均倾斜度为8%,最大深度约为450米。
二、施工方法1.预备工作:根据矿山现场勘测和设计图纸,确定隧道的具体线路和施工部位。
清理隧道口附近的杂物和建立施工的围挡,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性。
2.母巷掘进:先在隧道的两侧进行母巷的掘进工作,采用机械掘进的方式。
母巷的尺寸为4米宽,6米高,掘进速度为每天5米。
3.父巷掘进:母巷掘进至一定的长度后,开始进行父巷掘进。
父巷的尺寸为6米宽,8米高,掘进速度为每天4米。
4.支护工程:随着巷道的推进,采取钢架和锚杆进行支护。
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确保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隧道顶进:当父巷掘进至一定长度后,开始进行隧道的顶进工作。
采用先进设备辅助掘进,确保施工的速度和效率。
6.通风系统: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工作,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根据隧道长度和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
7.排水系统:由于矿山隧道施工遇到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大,需要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根据地下水的情况,合理设计排水设施。
三、安全措施1.安全培训:施工前,对所有参与施工的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作业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
2.安全设备: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3.检测监控:安装监测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一旦出现危险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4.应急预案: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学会正确处理紧急情况,提高工人的应急处理能力。
5.定期检修:隧道工程完工后,定期检修设备和通风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能力,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尽量减少工期和成本。
以上是一个矿山法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钻爆法(矿山法)巷、隧道施工

1.2.3先导洞后全断面扩挖法
该法先沿隧道的中线、按全长开挖导洞,然后再扩挖至 设计断面的施工方法。导洞的位置,可根据具体条件位于隧 道底板或顶板或中部(拱基线水平)。导洞可用掘进机或钻 爆法挖掘。
该法优点很多,可对隧道范围内的地质进行连续的地质 调查,能进行涌水和瓦斯的预防及连续排放,能在扩挖之前 预先加固岩体;能使岩体中的高应力预先释放;有利于扩挖 期间的通风;便于增加一些中间入口,多头同时扩挖,缩短 整个隧道的开挖时间。
1.3.2反台阶施工法 (上行分层施工法)
特点:
• 即首先挖掘最下部分层,然后逐一向上挖掘其 余各分层。该法能使施工工序减少,干扰小,下部 断面可一次挖至设计宽度,空间大,便于出岩运输 和布置管线,能节省大量材料。上部台阶施工需架 设棚架,断面较小、仅一道台阶时也可利用爆破后 岩堆进行拱部的锚喷支护。 本法较适合于围岩 稳定、不需临时支护、无大型装岩设备的情况。由 于安全性比较差,后面台阶施工对前面施工会有影 响,故应用不多。
• 第二,在装岩、钻孔机械能力足够时,应尽 量减少分层数。
• 第三,要根据围岩稳定情况及永久衬砌的形 式合理确定掘砌之间的协调关系。
特点:
• 该法工序少,干扰小,上部钻孔可与装岩 同时作业,不需支撑和棚架,节省大量木材, 必要时可以喷射混凝土或砂浆作为临时支护。 采用锚喷作永久支护时更为适宜。
• 该法不仅适用于围岩稳定性较好、开挖后 不需或局部仅需临时支护的隧道,在土层隧道 中也同样可用。
1.2.2下断面先行施工法
该法是先将隧道的下半断面在全长范围内开挖完, 然后再开挖上半断面。
下半断面采用全断面开挖并进行衬砌。上部断面 可以站在岩堆上钻孔(水平孔)或从隧道地板向上钻 垂直孔。在不采用对头施工的隧道中,下部掘通后, 上部可从两个洞口组织钻孔和装岩作业。
矿山法隧道施工方法

矿山法隧道施工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矿山法隧道施工方法呀!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你想啊,要在那山体里挖出一条隧道来,就好像是在给大山开个秘密通道。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成的事儿哦!咱先说说这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吧。
那得像将军出征前一样,把啥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得仔细勘察那山体的情况,看看哪里硬哪里软,就跟了解对手的弱点一样重要呢!然后呢,设计好施工方案,这可不能马虎,就好比给自己规划好走哪条路才能最快到达目的地。
接着就是真正开始施工啦!工人师傅们就像勇敢的探险家,钻进那山体里去。
先用那小小的钻孔机,一点一点地打出好多小洞洞,这就好像是给大山先扎上了好多小针眼儿。
然后呢,再把炸药放进去,“轰隆”一声,那场面,可壮观啦!就像是给大山来了个响亮的巴掌,让它乖乖让路。
炸完了可不能就不管啦,还得赶紧清理那些被炸下来的石头呀土呀的。
这时候就需要各种工具上场啦,什么装载机啦、运输车啦,忙得不亦乐乎。
然后就是支护啦,这就好比给隧道穿上一件坚固的铠甲,让它能稳稳地站在那里。
用锚杆呀、钢架呀把隧道撑起来,让它不会塌下来。
这可是关乎安全的大事儿呢,可不能掉以轻心呀!再说说那衬砌吧,就像是给隧道装修一样,让它变得光滑漂亮,还能防水呢!这一步一步的,可不就把那隧道给建起来啦!你说这矿山法隧道施工是不是很神奇呀?就靠着人们的智慧和勇气,在那大山里挖出了一条又一条的通道。
这不仅方便了我们的出行,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的伟大呢!所以呀,咱可别小看了这矿山法隧道施工,它背后可是有着无数人的努力和付出呢!他们就像那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
咱得好好珍惜这些隧道呀,也得感谢那些为了建隧道而辛勤工作的人们!这就是矿山法隧道施工,一个充满挑战和奇迹的领域!。
矿山法(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绿色施工工法

矿山法(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绿色施工工法矿山法(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绿色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和人们对基础设施的需求逐渐增加,隧道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工程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土方开挖、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给环境带来不小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矿山法(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绿色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二、工法特点矿山法(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绿色施工工法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智能机械装备、环保材料和节能新技术等手段,以最小化地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隧道工程施工方法。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节能:通过引入先进的机械装备,实现隧道开挖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力消耗和能源浪费。
2. 节约土方:合理设计挖土断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土方开挖量,降低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3. 环保材料:采用环保材料替代传统的土方填筑,减少土方运输和填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
4. 引入生物技术: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加速土地恢复和植被生长,提高施工后的生态效应。
5. 安全可靠: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三、适应范围矿山法(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绿色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地质条件和复杂环境下的隧道工程,特别适用于煤炭、矿山、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
该工法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能有效减少施工成本。
四、工艺原理矿山法(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绿色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勘察:通过详细的地质勘察,准确掌握隧道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 施工工艺:根据勘察结果,采取合适的掏底和疏导方法,以保证隧道稳定施工。
3. 技术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高效切削工具和土方转运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 环保措施:在挖土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填充隧道的后期空隙,并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加速土地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台阶法施工方法
隧道CRD法施工方法
隧道CD法施工方法
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示意图
中洞法
13
4
27
5第二步:中洞采用CRD 法,按图中顺序进行开挖,及时封闭初期支护。
6
8
572431φ42小导管
第一步:进行中洞拱部大管棚超前支护、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
大管棚第三步:分段拆除部分竖向临时支护,铺设底部部分防水层,施做部分底板、底纵梁,预留钢筋及防水板接头。
第六步:两边跨施做大管棚及超前小导管加固地层,对称开挖边洞上导坑及时封闭初期支护。
第五步:分段施做顶纵梁,拱部结构,在顶纵梁上加设钢支撑和钢拉杆。
第四步:分段施做立柱、中纵梁,中层板。
3
1洞,及时施做封闭初期支护。
第八步:分段拆除中洞下部临时支护,铺设边跨防水层,施做边跨二次结构。
中洞法
中洞法先开挖中间部分(中洞),在中洞内施作梁柱结构,然后再开挖两侧部分(侧洞),并逐渐将侧洞顶部荷载通过中洞初期支护转移到梁、柱结构上。
由于中洞的跨度较大,施工中一般采用CD 法、CRD 法等进行施作。
具体施工顺序见图2。
暗挖桩洞法(PBA 工法)施工步序图
9
9
第九步:分段拆除中间临时支护,施做两侧边墙及中层板。
第十步:分段拆除剩余临时支护,施做边跨拱部。
侧洞法
侧洞法是先开挖两侧部分(侧洞),在侧洞内做梁、柱结构,然后再开挖中间部分(中洞),并逐渐将中洞顶部荷载通过侧洞初期支护转移到梁、柱上。
具体施工顺序见图3。
侧洞法对于单层多跨的大断面车站较为适用,地铁五号线的张自忠路站中间过街部分采用了此工法施工。
1
253
4
6
7
8
9
1
2
53
46Ⅰ
Ⅱ
Ⅲ
Ⅵ
Ⅳ
Ⅵ
Ⅴ
Ⅰ
Ⅱ
Ⅲ
Ⅳ
Ⅴ
柱洞法
柱洞法是按照“小分块、短台阶、早成环”的原则,将整个断面开挖横向分为侧洞、有柱的柱洞和中洞,共5个洞,每洞分上、中、下三层,台阶法施工。
先自上而下对称施工柱洞初支,再由下而上施作柱洞二衬,建立起梁、柱支撑体系。
柱洞完成后,施工两个柱洞中间的中洞初支和二衬,形成整个大中洞稳定体系。
再对称自上而下施工两侧洞初支,最后纵向分段自下而上对称施作二衬,完成结构闭合。
具体施工顺序见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