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五代十国
合集下载
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上册课件 第二单元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④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唐朝历史上划时代 的事件。强盛、统一的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很快衰落下去。
宁欣在《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唐王朝的平叛很不彻底,安 史余部还保持着相当大的势力。唐代宗为求得暂时的苟安, 采取了姑息妥协的政策,对参与叛乱的“东京及河南、北受伪 官者,一切不问”,并将河北之地分授安史降将,任为节度使。 在平叛过程中,唐中央还对内地掌兵的将领或地方官,多加节 度使、观察使称号。这样,安史叛乱虽然平息,但天下尽裂为 方镇,“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形成了 藩镇割据局面。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一 唐朝的民族政策
史料实证 材料 (唐朝初年,唐太宗大败东突厥,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 厥汗国灭亡。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群臣进行 了一番争论。)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 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 地。”……温彦博以为:“……请准汉建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 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策之善者也。”……彦博曰:“…… 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 众……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 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资治通鉴·唐纪》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课堂小结
课标定位
1.隋朝兴亡:隋朝的统一、隋朝开通的大运河、隋朝的灭亡。 2.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的民 族交融。 3.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唐末农民起义;唐朝的灭亡与五代十 国。
宁欣在《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唐王朝的平叛很不彻底,安 史余部还保持着相当大的势力。唐代宗为求得暂时的苟安, 采取了姑息妥协的政策,对参与叛乱的“东京及河南、北受伪 官者,一切不问”,并将河北之地分授安史降将,任为节度使。 在平叛过程中,唐中央还对内地掌兵的将领或地方官,多加节 度使、观察使称号。这样,安史叛乱虽然平息,但天下尽裂为 方镇,“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形成了 藩镇割据局面。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一 唐朝的民族政策
史料实证 材料 (唐朝初年,唐太宗大败东突厥,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 厥汗国灭亡。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群臣进行 了一番争论。)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 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 地。”……温彦博以为:“……请准汉建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 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策之善者也。”……彦博曰:“…… 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 众……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 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资治通鉴·唐纪》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课堂小结
课标定位
1.隋朝兴亡:隋朝的统一、隋朝开通的大运河、隋朝的灭亡。 2.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的民 族交融。 3.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唐末农民起义;唐朝的灭亡与五代十 国。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东、西突厥
唐灭东、西突厥
贞观初年,唐灭东突 厥,草原各族尊奉唐 太宗为“天可汗”。 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 突厥。
管辖西域
突厥退出历史
8世纪中叶,回纥灭掉 反叛的东突厥,突厥 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五)唐朝的民族交融
回纥与唐朝
7世纪初,回纥受突厥 奴役,后联合唐朝灭 掉西突厥。
9世纪,回鹘政权瓦解。
联唐灭突厥
▪ 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糊族栗末都强大起 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五)唐朝的民族交融
▪ 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 区的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发展贡献巨大。
(六)唐朝的衰败:安史之乱,由盛转衰
▪ 边疆形势紧张 ▪ 边境增置军镇 ▪ 节度使拥兵自重 ▪ 国家外重内轻 ▪ 唐玄宗晚年昏聩
大规模起义
公元618年,隋炀帝 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隋朝灭亡。
2 唐朝的兴亡
唐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一)唐朝的建立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是为唐高祖,随后逐渐统一全国。
唐 朝 的 疆 域 图 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第9页
吸取教训、戒奢从简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 平叛将领拥兵自重 ▪ 中央集权被削弱 ▪ 边防空虚,吐蕃占领陇右
唐朝由盛转衰
(六)唐朝的衰败:藩镇割据
▪ 藩镇管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 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 后,唐朝陆续在内 地增设藩镇。
▪ 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六)唐朝的衰败:黄巢起义
▪875年,黄巢起义 爆发,沉重打击了 唐朝的统治。
高中历史人教版部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 (共41张PPT)(推荐下载)

(3)经济: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 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影响: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 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 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1.背景 (1)武则天的统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唐玄宗的雄才伟略
唐玄宗(685—762 年), 名李隆基,又称唐明皇, 712 —756年在位。 他统治前期年号:开元
(2)影响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 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 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含嘉仓示意图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3000多万 人
1900多万 顷
长安太仓
隋盛世
表现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4.隋的发展
(1)措施 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 制和度量衡制度
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文帝(541—604年),名杨 坚,汉族,父亲辅助宇文泰建立北 周,封隋国公。杨坚袭父爵,历任 北周朝廷要职。建立隋朝以后,隋 文帝实行一系列改革,并统一南北。 开皇年间,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他本人勤于政务,崇尚节俭,是个 有作为的皇帝。
后期年号:天宝
2.原因
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从材料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唐玄宗统治前期,人口增长、粮食充足、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你知道出现这些景象是因为 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吗?
3.影响: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 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 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1.背景 (1)武则天的统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唐玄宗的雄才伟略
唐玄宗(685—762 年), 名李隆基,又称唐明皇, 712 —756年在位。 他统治前期年号:开元
(2)影响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 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 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含嘉仓示意图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3000多万 人
1900多万 顷
长安太仓
隋盛世
表现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4.隋的发展
(1)措施 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 制和度量衡制度
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文帝(541—604年),名杨 坚,汉族,父亲辅助宇文泰建立北 周,封隋国公。杨坚袭父爵,历任 北周朝廷要职。建立隋朝以后,隋 文帝实行一系列改革,并统一南北。 开皇年间,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他本人勤于政务,崇尚节俭,是个 有作为的皇帝。
后期年号:天宝
2.原因
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从材料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唐玄宗统治前期,人口增长、粮食充足、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你知道出现这些景象是因为 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吗?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

回纥: 册封首领
开明的民族政策
“自古皆贵中华,贱 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 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李世民
吐蕃: 和亲、会盟友好
靺鞨: 册封首领
二、盛世华章·合同一家: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二)求同一家:民族交融
北方
突厥
东北 西南
回纥 靺鞨 吐蕃
东突厥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打败,可汗被俘虏,东突厥汗国灭亡。
大运河、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交融、安史之乱、 统:隋朝兴亡 二、盛世华章·合同一家: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三、盛世危机·藩镇割据: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盛世奠基·天下一统
——隋朝兴亡
一、盛世奠基·天下一统:隋朝兴亡 (一)建立与统一
1、建立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 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影响
政治 加强对南方的控制,促进民族交融, 维护国家统一,巩固中央集权。
利 经济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运河沿岸 城市发展,保障粮食供应。
弊 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引发农民 起义。
一、盛世奠基·天下一统:隋朝兴亡
(二三)工暴程 政建 短设 命而亡
1、隋朝灭亡的原因?
618年,隋朝灭亡。
① 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三征高丽,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 盾,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起义。
一、盛世奠基·天下一统:隋朝兴亡
(二三)工暴程 政建 短设 命而亡
评价历史人物:一分为二、辩证分析、知人论世
汴河怀古二首 [唐]皮日休 其一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一课件: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含嘉仓刻铭图
含嘉仓遗址图
隋唐洛阳城遗址是隋唐两代 的都城遗址,位于洛阳市区 及近郊。隋唐洛阳城是宇文 恺设计建造的,宇文恺将隋 唐洛阳城的规划设计完美的 和洛阳的山川地貌结合在了 一起,真正的达到了天人合 一的规划理念。洛阳城的中 轴线上,有著名的七天建筑, 即:天阙(伊阙)、天街、天门 (定鼎门)、天津桥、天枢、 应天门、天堂,南北纵贯隋 唐洛阳城中,是中国古代最 华丽的都城中轴线。
导致土地兼并严重。 评价: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
皇帝,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她在位时任用 贤能, 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促进了经济的发 展,稳定了边疆形势,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她的 统治被誉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画像
三、唐朝的民族交融
三、唐朝的民族交融
唐 蕃 会 盟 碑
《 职 贡 图 》
3、隋炀帝大败契丹,横征 高丽,战争频繁,引起国内 人民对隋炀帝的强烈不满。
4、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 起义。
隋炀帝乘龙舟航行于大运河上的情景(18世纪帛画)
第二章节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一、唐朝的建立 ●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随后,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 国。 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 ①概念:626年,李世民继帝位。在他统治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开创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 观之治”。 ②表现: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 ● 唐高宗在位时,皇后武则天参与朝政,高宗死后不久,她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当权期间,唐 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开元盛世 ①概念:712年,唐高宗之孙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他具有革新魄力,最终将唐朝统治推向历史上的全 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②表现:政治上,选贤任能,改革吏治;经济上,发展生产;社会上,大兴文治;军事上改革兵制。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讲解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解教学课件
北方 ——回纥(回鹘)
历史纵横
回纥
7世纪初,游牧在色楞格河一带的回
纥受突厥的奴役。为了反抗突厥的压迫,
回纥联合铁勒诸部,在唐朝军队的支持下,
灭亡东突厥汗国。随后,回纥南移,归附
唐朝。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
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回鹘,9世纪政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解教学课件
藩镇割据
763年,历时八年之久 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 但是,在平叛过程中, 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 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 从此,唐朝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后,各地陆续 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持续了一百多年,严重 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解教学课件
西北 ——突厥族(东西两部)
①唐太宗时期:唐军击败并俘获 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 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大 可汗”。640年,唐朝政府在西 突厥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统治 天山以南地区。
②唐高祖时期: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③武则天时期:702年设置北庭都 护府,统治天山以北地区。
▲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皇帝权威下降 中央集权被削弱
黄巢起义
藩镇割据
地方势力增强
唐朝衰落
朱温篡唐 唐朝灭亡
公元907年
五代十国 时期开始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解教学课件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形势图
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 顺应当时形势,努力革除五代 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 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奠定了基础。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滥用民力、劳师远征,导致国富民穷、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大规模起义。
(二)隋炀帝“大业兴亡”
“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 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皆 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 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 尽,乃煮土或捣藁为末而食之。其 后,人乃相食。”
——《隋书·食货》
归纳隋朝灭亡的原因?
——杜佑《通典》
是时(隋朝末年)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 大充牣,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 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稿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王咨臣等译、虞祖尧等校:《历代食货志今译(晋·魏·隋)
根据材料,概括隋朝末年的社会状况并据此分析隋亡的原因。
→→
自恃强盛,大兴土木,三征高丽。
过度劳 民伤财
阶级矛 盾激化 启示:体恤民力,以民为本源自对隋朝的评价: 承上启下的王朝
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 一个中央集权帝国,在长期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 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的了不起,人们在研究伟大的唐 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 到隋朝的成就,这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 一。
589年,隋文帝次子杨广率军灭 陈,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
(一)隋文帝“开皇之治”
隋文帝 “开皇之治”
(1) 广设仓库,始设义仓。 (2) 减轻刑罚,编订户籍,统一币制,发展 经济。 (3) 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加强中 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4) 确立三省六部制,加强君主专制。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文帝杨坚……前后在位不过二十 四年。经过他的苦心治理,隋王朝在短期内确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富 庶局面。史载:“隋代资储遍天下”, “比至(文帝)末年,计天下 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二)隋炀帝“大业兴亡”
“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 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皆 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 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 尽,乃煮土或捣藁为末而食之。其 后,人乃相食。”
——《隋书·食货》
归纳隋朝灭亡的原因?
——杜佑《通典》
是时(隋朝末年)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 大充牣,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 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稿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王咨臣等译、虞祖尧等校:《历代食货志今译(晋·魏·隋)
根据材料,概括隋朝末年的社会状况并据此分析隋亡的原因。
→→
自恃强盛,大兴土木,三征高丽。
过度劳 民伤财
阶级矛 盾激化 启示:体恤民力,以民为本源自对隋朝的评价: 承上启下的王朝
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 一个中央集权帝国,在长期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 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的了不起,人们在研究伟大的唐 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 到隋朝的成就,这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 一。
589年,隋文帝次子杨广率军灭 陈,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
(一)隋文帝“开皇之治”
隋文帝 “开皇之治”
(1) 广设仓库,始设义仓。 (2) 减轻刑罚,编订户籍,统一币制,发展 经济。 (3) 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加强中 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4) 确立三省六部制,加强君主专制。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文帝杨坚……前后在位不过二十 四年。经过他的苦心治理,隋王朝在短期内确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富 庶局面。史载:“隋代资储遍天下”, “比至(文帝)末年,计天下 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五代十国时期最突出的成就是在词 和绘画上。
南唐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重 屏 会 棋 图
五代十国
荆 浩 匡 庐 图
文化
关 仝 山 溪 待 渡 图
五代十国
文化
董源《潇湘图》局部
族属 汉 沙陀 沙陀 沙陀 汉
都城 开封 洛阳 开封 开封 开封
五代之乱,可谓极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 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餘岁,甚者三四 岁而亡!
欧阳修《本论 》
燕·刘守光
晋
岐·李茂贞
梁பைடு நூலகம்
907年 朱全忠建梁 908年 李克用卒
912年 朱全忠卒
913年 李存勗灭燕
923年 后唐灭梁
一 北方:乱中有治
3 . 恢复和发展经济 1、取消苛捐杂税,减轻百姓负担。
2、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3、检田定租。
4、减少寺院。
《旧五代史》卷一一二《周书·太祖纪三》: “百姓既得为己业,比户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致 功力” 。 《旧五代史》卷一一五《周书·世宗纪二》: “所存寺院凡二千六百九十四所,废寺院凡三万三百 三十六,僧尼系籍者六万一千二百人” 。
五代十国
一、 北方:中央权力在战乱动荡中走向重建 二、南方:相对和平,经济发展
五代十国
基本史料及研究概况
宋 薛 居 正 《 旧 五 代 史 》
基本资料
宋 欧 阳 修 《 新 五 代 史 》
五代十国
宋 王 溥 《 五 代 会 要 》
基本资料
清 吴 任 臣 《 十 国 春 秋 》
五代十国
近年新著
邹劲风 《南唐国史》
南方经济发展
南方诸国的修养生息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
《旧五代史》卷一三四《僭伪列传第一》 : 吴奠基者杨行密在取得淮南后,“乃招合遗
散,与民休息,政事宽简,百姓便之” 。 闽帝王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 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 休息。三十年间,一境晏然” 。
《新五代史》卷六六《楚世家》 : 楚帝马殷“退修兵农” 。
一 北方:乱中有治
1 . 重建中央军兵力优势
2. 削弱藩镇
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移易镇帅
加强禁军建设
分割藩镇地盘 禁止军将干政
《旧五代代表史人》物卷:一后一周三世《宗周书·太祖纪四》:
广令顺佐整三之肃年职军( 。纪其95;擒3淘)奸汰诏捕老“盗弱其、、婚庇吸田护收争部精讼民锐、,赋合税是丁军徭镇,警合察是之 “职责诸。,军今其士后州伍各 府,守 不无职 得不分差精,监当专征。切军由提将是撕下兵《,县甲旧如”之五所。代盛史职,·疏周近书遣代·,世无宗各比纪行”一按。》
北汉
二 南方:相对和平,经济文化发展
国号
时间
创建者
国都
灭于
吴
919-937 杨隆演
广陵
南唐
南唐 937-975
李昪
金陵
北宋
前蜀 907-925
王建
成都
后唐
后蜀 934-965 孟知祥
成都
北宋
吴越
923-978
钱镠
杭州
北宋
闽
933-945
王鏻
福州
南唐
南汉 917-971
刘龑
广州
北宋
楚
927-951
马殷
长沙
南唐
南平 907-963 高季兴
江陵
北宋
北汉 951-979
刘崇
太原
北宋
吴 越
南 唐
二 南方:相对和平,经济文化发展
南方经济受战乱破坏较北方为轻 南方经济发展
宋初《太平寰宇记》载五代十国时全国新 置59县,其中绝大部分在南方。北宋统一 南北,于后周、北汉地区得户百万,而在 南方得230余万。
武建国
何勇强
《五代十国土
《钱氏吴越国史论稿》 地所有制研究》
五代十国:乱中趋治
一、北方:中央权力在战乱动荡中走向 重建 二、南方:相对和平,经济发展
一 北方: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
国号 梁 唐 晋 汉 周
时间 创建者 907-923 朱温 923-936 李存勗 936-947 石敬塘 947-951 刘知远 951-960 郭威
924年 岐并入后唐
五代十国
政治概况
一 北方:承受着更北的契丹人的压力
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旧五代史》 卷七五《晋书·高祖纪 》: “愿以雁门已北及幽州之地为戎王寿,仍约 岁输帛三十万” 。
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使华北地区从此失去长 城、燕山屏障,无险可守,同时为北方民族的南 下开了方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