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说课稿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说课稿
3.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记忆可能存在困难,难以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成就。
4.分析和综合历史事件的能力尚待提高,可能难以独立完成对思想解放运动整体脉络的梳理。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历史纪录片、图片、艺术品等,增加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基本概念、背景、过程及主要成就。
-思想解放运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2.教学难点:
-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对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影响。
-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启蒙运动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对历史问题的深入理解。选择讨论法的理论依据是,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和理论。选择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它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媒体资源
2.设计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入探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探究欲望。
3.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现代社会的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与启蒙思想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4.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位于教材的第二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单元内的第三课。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个重要的思想解放阶段,是连接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桥梁。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3.通过学习欧洲思想解放运动,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培养全球史观和开放的心态。
4.教育学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学会在多元文化中求同存异,增进相互理解与尊重。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内容可能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运动中的具体事件、思想家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理解可能仍较肤浅。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4.教学资源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等实地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教学关注点: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高。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知识衔接:结合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使新旧知识相互融合。
3.培养思辨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讨论,学会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研究性学习与拓展:
-分组进行课题研究,选择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一个话题,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形成一篇2000字左右的研究报告。
4.创新实践与表达:
-鼓励学生以绘画、戏剧、演讲等形式,表达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解和感悟。要求作品具有创意,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

人教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案

人教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案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二)讲授新课——问题导学一、文艺复兴114--17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宣扬资产阶级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借助古典文化)23、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如何理解?体现了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

4、比较: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区别(理解)宗教神学人文主义以“神”为中心禁欲和来世等级观念蒙昧主义以“人”为中心现世的享受自由平等理性和科学比较: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区别5、文艺复兴的成果:A、(1(了解即可:《十日谈》通过故事,作者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赏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

它以对现实幸福的大胆追求,给禁欲主义神学以迎头痛击,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

)《十日谈》。

(2状态、教皇的阴谋、萌芽中的资本主义引起的罪恶,赞颂人类的坚强意志,(3所”,酣畅淋漓地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

)B、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代表人物:莎士比亚,作品《哈姆雷特》7小知识:注意基督教的变化2经济特权:教会最高行政权司法权裁决各国纠纷法律的废止、帝王的废立思想文化的控制垄断罗马天主教会权力封建统治制度的精神支柱政治特权(二)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1、信仰耶稣就可得救,简化宗教仪式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3、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民族语言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提高自身社会地位、追求平等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和资产阶级的支持3三、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革命” 16--17世纪 (一)“科学革命”的含义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二)重大突破1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

2他在1687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一)启蒙的含义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第0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0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第四单元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本课通过四个子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讲述了近代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概况。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分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认识其对思想解放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掌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思想解放是历史变革的先导,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理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内容2.难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兴起、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大家思考一下,这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有何联系?对!佛罗伦萨工商业的发展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提供了沃土。

那么,当时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又有何影响?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文艺复兴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含义和历史背景?自主学习1.含义文艺复兴是14 世纪中叶到17 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资产阶级新思想的文化运动。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教学设计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历史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文章内容需包括以下方面:
a.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过程及主要代表人物。
b.分析各个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3.学会分析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社会及后世的影响,理解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进行辩证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4.对比分析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与中国古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分析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b.评价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及其贡献。
c.思考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启示。
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主要围绕“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展开,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历史事件。
2.掌握各个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如但丁、达·芬奇、马丁·路德、伏尔泰、卢梭等。
3.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如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伏尔泰的启蒙思想等,引导学生分析其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1.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发展及其影响。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结合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多个层面上进行学习,全面提高了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1.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发展及其影响。
2.运用比较分析法,使学生了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中不同领域的特点及其相互关联。
3.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背景,增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热忱。
2.引导学生认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3.通过分析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中的杰出人物,培养学生尊重、欣赏杰出人才的品质。
4.引导学生从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确保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同时,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均衡发展。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国的宗教改革、英国的启蒙运动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社会氛围。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4. 分享交流: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点评。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点和区别,强调其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6. 课后作业: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思想解放运动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
本节课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解程度和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认识。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第8课。本课主要介绍了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西欧发生的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包括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国的宗教改革和英国的启蒙运动。这些运动共同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2. cultural literacy: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重要人物、著作和思想,提升学生对西方文化基础的了解,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3. global awareness:通过探讨思想解放运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学生将能够认识到不同地区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培养全球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让学生研究其他地区的思想解放运动,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比较它们与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异同。
- 研究思想解放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例如,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等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 探讨思想解放运动对个人思想观念的影响,如个人主义、平等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兴起。

最新部编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教案

最新部编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教案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西欧思想解放的历程是由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从产生到壮大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学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方法;2、学会通过地图、时间轴来观察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理解重大历史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发生的;3、在对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的探究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能够规范地引用史料;4、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论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内容;5、能够认识到西欧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思想成果,能够在西欧人文主义思想中汲取养分,进一步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难点重点: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理解西欧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难点:理解西欧人文主义思想如何从封建专制和教会禁锢中解放出来,并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

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屏幕展示《15世纪的佛罗伦萨》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上面这幅图片,大家思考一下,这幅图片反映的内容是什么?生答:佛罗伦萨工商业的发展情况教师接着提问:佛罗伦萨工商业的发展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提供了沃土。

那么,当时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又有何影响?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一.文艺复兴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含义和最早发源地?自主学习1、含义:文艺复兴是14 世纪中叶到17 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资产阶级新思想的。

最早发源地:意大利提问:为什么意大利会在14 世纪中叶到17 世纪初兴起文艺复兴?自主学习归纳:2、背景:(1)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政治原因: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教会神学禁锢人们思想(3)文化因素:意大利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4)人才因素:新兴资产阶级的扶持与推动,大批学者汇集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和精神内核?自主学习3、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宗教改革
1、背景:文艺复兴的影响;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师】什么事件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主张:“信仰得救”,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3、影响:
(1)德国确定了“教随国定”原则,形成了路德派新教。继德国之后,西欧其他国家也先后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教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1)兴起: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2)高潮:18世纪,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师】这一时期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其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3)扩展: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①英国的亚当·斯密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主张自由竞争;
②德国哲学家康德是启蒙运动的集大成者,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2)脱离罗马教廷的民族教会的建立,推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生回答: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生回答:
①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②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师】PPT展示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2.新课讲授
(一)文艺复兴
1、内涵: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2、背景
(1)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
(2)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3)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学生回答:
文学三杰:他们创作的诗篇和小说,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美术三杰:他们的作品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生回答: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
学生思考并在课本中寻找答案:
(1)新教提倡的勤劳节俭的品德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了新教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学生回答: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的史实,同时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师】新教的建立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条件: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2、时间:16—17世纪,近代科学兴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通过对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的学习,掌握西方人文主义、科学精神及启蒙思想的核心主张,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人文主义的兴起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3.科学革命的兴起
4.启蒙思想
教学难点: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课前
准备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4、影响
(1)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师】启蒙运动除了发展了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表现在?
学生回答:
是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崇尚理性;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体现了资产阶级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4)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他们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3、实质: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师】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是什么?
【师】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文艺复兴在欧洲兴起,其在文学界和美术界分别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代表人物是:
(1)文学三杰:14世纪,产生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三位著名的开拓者,他们被称为“文学三杰”。
影响
序幕
宗教改革 主张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
时间
近代科学的兴起 成就
意义
背景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的发展
影响
(四)启蒙运动
1、背景: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
2、内涵: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3、启蒙思想: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
6、影响
(1)文艺复兴在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日常行为方式文明化。
(2)文艺复兴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师】由以上学习内容可知文艺复兴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由此引发了又一思想解放运动。
(2)美术三杰:15世纪,出现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被称为“美术三杰”。
【师】文学三杰和美术三杰的成果从什么角度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3)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各地: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后期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师】在此次科学革命中,近代物理学取得了怎样的发展?
(2)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 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4、意义
(1)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助于进步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推动了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学设计
科目
历史
课题
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核心
素养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兴起的原因、代表人物及意义;
2.概括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3.掌握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及启蒙运动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师】这就是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学习了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部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要求同学们重点记忆,这也是今天学习的重难点,希望大家认真理解并掌握。有不懂的课下咨询老师。
作业
布置
把同步练习做完,并记忆书中勾画的知识点
板 书 设 计
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背景与内核
文艺复兴 代表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