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的讨论:为何很多人认为佛教道教比基督教更高明

知乎上的讨论:为何很多人认为佛教道教比基督教更高明
知乎上的讨论:为何很多人认为佛教道教比基督教更高明

知乎上的讨论:为何很多人认为佛教道教比基督教更高明?

导读题主:在很多社区里一般都是这种倾向的人比较多,虽然其中很多并不是佛教道教的信徒。然而论世俗成功,基督教势力曾经统治大半个世界,佛教道教却在自己的发源地都成了非主流,信众在其他宗教势力和外族入侵者面前基本都是战五渣。论哲学思辨,现代人文社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继承自基督教神学,欧美知名大学也有很多是神学院起家的。更不要说近代那些出身教会的科学家了。相比之下佛教、道教又为人类科技贡献了多少呢,也就是炼丹了吧。既不能保护自己的信徒,又无助于历史发展的这两个信仰,有什么资格说比一神教高明?中国古代厉害也是靠的儒家、法家,佛道主要是拖后腿的。一梁兴扬额,刚刚因有人问兴扬,他信佛的话,道教神仙还保佑他吗?其实,无论你信道教或其他宗教甚至你是无神论者,只要行善、正信、明智,道教神仙都会保佑你的。道教神仙不会因为你不信仰道教而不保佑你,更不会怪罪你,非道教徒行善,祖师爷也会冥冥中守护善行,道教徒做了坏事,一样会被惩罚。我们追寻的是大道,不是迷信某个神灵,不能因为宗教而区分善恶,宗教只有约束自我的权利,没有区分善恶或者定性善恶的权利,没有因为信与不信而判断善恶的权利。道教神性的基础来源于人性,不是没有人性的宗教,更不是邪教。二金陵小老头佛教和道

教是哲学,而且是先有哲学后有的宗教,甚至可以在没有了宗教以后继续流传他们的哲学。这叫什么?这叫永生。而以基督教为代表的一神教是什么?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相同的看法是他们不是哲学,而且当教徒消失的时候,恐怕除了收藏家,没什么人对他们的书感兴趣,甚至看了都会觉得里面说的就是屁话……明白了吗?一神教就像日月神教

和星宿派,还有神龙教,他们的影响力来自于教徒,教徒们都是什么样,这个宗教就是什么样。所以搞恐怖袭击的某某教在大家眼里就是邪恶势力,搞科学的基督教就会是大家心目中的光明榜样,其实这些和他们的宗教有个毛的关系。没有中世纪的欧洲宗教黑暗拖后腿,是不是工业革命还能提前?我想是的。但是佛教和道教就不一样了,只要他们的经典不被全部销毁,即使现在骗子和尚和忽悠道士那么多,大家还是认可他们的思想,因为那就是伟大的哲学,你信不信无所谓,你看看,只要看得懂,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帮助。产生这个区别的原因就是创始人的区别,文盲和大哲学家之间的区别。三M3小蘑菇16世纪以来西方的殖民和科技发展过

程中,基督教总体是起到了负面作用(不过在压制殖民地土著的反抗情绪时起到了作用),西方的发达并不是基督教的

功劳,甚至基督教在此过程中的贡献是负的,现代(西方)人文社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继承自基督教神学,是因为在中世纪基督教势力几乎垄断了当地的知识体系,就像泰国男青

年都要出家一阵,此后如果有人成了科学家,也不能说他能成为科学家是佛教的功劳一样。佛道可以避免相互之间或与其他宗教暴力斗争,和平共处至今,对待世俗社会也比一神教宽容,当然有其高明之处。四Johann Faust首先,我认为这两者都很伟大,不必从什么理论气质的玄学出发比较什么。不过从文化角度上讲,真的有个亲缘性的问题,谁先进门,谁就容易占领理论高地。佛教在中国生根发芽的早,而且在佛教初入中国之后,佛教使用的词汇同样是非常复杂的且难于理解的——譬如,什么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相信对大部分现代中国人而言,看到这个词的时候,绝对也是一脸懵逼的。可这只是最常见的佛教经文《般若心经》里的一个的词汇啊。这其实跟你看到ε? οκονομαν το

πληρματο? τν καιρν, νακεφαλαισασθαι τ πντα ν τ Χριστ的心情,难道不是一模一样的……?这么看的话,中国的大部分人对佛教理论的认识,很长时间实际上也并未步入经院佛学啊。我觉得,不过是后来的禅宗和净土宗的出现,实际上才让佛教理论从经院化步入了民间化。基督宗教的传播,自改开以来,我觉得是受到了美帝影响很深,然而美帝和欧洲相比真的谈不上是基督宗教的传统文化圈。国人接触到的净是些美帝风格的“民间化”的内容,但很少能接触到基督宗教的经院化和精致化的内容。就我观察来看,普通人出门旅游的时候看看一些国外的宏伟教堂建筑,或者西方传统艺术展

览,实际上多少是会有些改观的。五匿名用户上周日我去了教堂,牧师讲的太无聊,我就随便翻了翻圣经,正好看到了约书亚记,大概讲的是约书亚遵照耶和华的神示,渡过约旦河去征服他赐给约书亚的应许之地迦南,一路屠杀了三十一城,男女老少、牲畜无一幸免,金银器具都要供奉给耶和华。读完我就懵逼了,一个神怎么会指示他的子民杀掉这么多的人。正巧这时候牧师讲了一个故事大概是:“一个人掉进了河里,佛教徒看到了会说肯定这个人上辈子造孽,儒教徒会说这个人没有好好看圣贤书,只有基督徒会义无反顾的去救。”(编者注:其实任何心有善念的人都会去救的,这跟信仰没关系。)我是个基督徒,然而每次去教堂我都会对基督教产生一种反感。我觉得大部分基督徒都像我一样没怎么看过圣经吧。我很怕假如真的有上帝,他会这样对那些人,他也会让我去死吧……六苗浩斯佛教徒和道教徒做人方面确实比另外两个大教高明,他们不干涉他人生活,不伤害他人。我不吃肉,你在我面前吃肉那是你的事,我无所谓,不会因为在他面前吃猪肉而挨打,不会整天跟你说什么不信我要下地狱,家人怎么怎么样的恶心你。总体来说你跟大部分信佛信道的人是可以成为世俗的朋友的,不用提心吊胆触犯什么禁忌,和普通人一样。但是和另外两大教就完了,你和大部分信徒很难成为朋友,一个很烦人,一个分分钟可能弄你,你说不准啥时候啥破事就能触犯他禁忌导致他暴怒。整天提心

吊胆的,心理都不健康了。信佛教道教基本会成为一个有信仰的正常人,信某些宗教的人,可能会拉拢或者打击其他信仰或者无神论,同时深深地鄙视一番。七礼部郎中没中国化的宗教都不是好宗教,都不是高明的宗教。我所说的中国化,其实质是温和化、不极端,因为中国是个无神论立国的国家。何谓不极端?一不与世俗社会争人口。二不侵犯或者抵触世俗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三不强制或者变相传教。四允许不信教者或者信仰其他宗教者的批评和评判。五不抱团形成政治势力,不扩张影响力,安分守己,自给自足。(编者注:如果按这个标准的话,佛道两教就是完全中国化、温和、不极端的宗教了)八张KA720因为佛教实际上是无神的,也没有那些乱七糟八的规矩,你爱信就信,不信拉倒,信我我就捎带手帮一把,不信也无所谓。就算是贬低我,大不了不理你就是,从来没听过佛教徒因为要地要钱要信徒,就发动持续几百年的所谓宗教圣战。那些个经典也完全不重要,该推翻的就要推翻,真正的信仰是智慧。哪怕有一天,人类用科学证明了世界确实是物质的,佛教经典里的那些个玄乎的世界之类根本不存在,佛教徒也会认为这是值得庆祝值得高兴的事。九魔君中国,只有近代才落后了一点。然而却被某些人(我也不说居心叵测了),利用起来,能把中国从里到外,从外到里黑个底朝天!然后,能再把外国,从里到外,从外到里,吹个遍,捧到天上去。这种行为,不觉有些恶心,

而且还是层出不穷。我知道你们想传教,想证明外国的月亮更圆。但劳驾,换个手法?整天就绕着这一点黑,不腻吗?科学家研究科学,和神学没关系,挂上个基督教徒,这功绩,就是你们上帝的了?抱歉,我不那么觉得。……十君子不器好问题!作为前基督徒,业余道教徒,现在的儒教徒,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适合我。首先,我不知道题主说的“论哲学思辨,现代人文社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继承自基督教神学,欧美知名大学也有很多是神学院起家的。更不要说近代那些出身教会的科学家了。”这能说明什么?1.我没发现现代人文社科体系继承自基督教神学。2.出身教会的科学家?那时候,欧洲只要出个科学家,就必然是“教会出身”,那可是基督教统治天下的地方。其次,题主说“然而论世俗成功,基督教势力曾经统治大半个世界,佛教道教却在自己的发源地都成了非主流,信众在其他宗教势力和外族入侵者面前基本都是战五渣。”又能说明什么?不也地盘广大嘛,况且真要说统治世界,“无神论教”应该是最成功的吧,你咋不信呢?另外,说到在“其它宗教势力和外族入侵者面前基本是战五渣”,题主怕是忘了基督教自己,犹太人灭国几千年咱就不说了,罗马帝国被匈人打残咱也不说了,但当年南宋还在硬抗蒙古时候,成吉思汗在欧洲可是势如破竹,正宗“吊着打”,岂不是比佛道还要“战五渣”?十一MetroShiny回答问题前先说说我对题

主论证内容的一点看法。1.“论哲学思辨,现代人文社科体系

在很大程度上继承自基督教神学,欧美知名大学也有很多是神学院起家的。”早期创立发展现代人文社科体系的思想家们,很大程度上都跟教会有关;但是正因为这些人有批判教会、追求人本主义的精神,才创造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等一系列辉煌的成就。纵观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思想史,活脱脱就是一部不断解放人性、反抗宗教思想压迫的历史。题主所说的继承关系,或许类似于post-modern之于modern的关系,只是时间关系的继承,而不是逻辑关系的

继承。2.“相比之下佛教道教又为人类科技贡献了多少呢,也就是炼丹了吧。”相比之下基督教会又压迫了多少科学家,耳熟能详的,伽利略、哥白尼、布鲁诺等等。3.“既不能保护自己的信徒,又无助于历史发展的这两个信仰,有什么资格说比一神教高明?”题主尝试从达尔文主义的视角审视宗教,动机可以理解,然而这种视角本身是否合适用来审视宗教?其次,这句话的漏洞和第一句一样,推动科学历史发展的不是宗教,而是反抗教会的人本主义精神和其带来的批判性思维,在这点上基督教和佛道不分伯仲甚至不及。4.最致命伤的一句,“中国古代厉害也是靠的儒家法家,佛道主要是拖后腿的。”前半句儒家法家“厉害”不假,然而佛道并没有拖后腿。唐宋

主信道教,明清渐变为佛教,倘若只把功劳归于儒法而无视佛道,有失偏颇。这好比事物一体两面,只片面强调“自强不息”而无视“厚德载物”,就会成为打了鸡血的怪胎,失去平衡。

我说这么多,其实是为了表达一点,佛道是否比基督高明不重要,重要的是先要尽量去了解他们,从中获益,提升自己,这才是最高明的。十二berryhan1.广义基督教是向外发散式的传播,靠人传播,而不是像佛教道教靠自身吸引力发展。基督教这个特性是具有侵略性的,和重商主义、殖民主义结合征服统治了世界,给世界带来现在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数亿无辜人的死亡和种族灭绝,包括中国在内;2.基督教是个世俗的宗教,跟世俗紧密联系,所以更加追求世俗的成功。而佛教道教是远离世俗的,基本不和世俗发生巨大的联系,它所追求的是终极真理。3.现在人文社科体系是继承与基督教神学,因为中世纪只有经院学家才有学习知识的权利,教会垄断了整个知识,所以基本上产生的理论都是由基督徒所创。但是有两点:第一是他们之中有多少是虔诚的基督徒。以牛顿为例,到老年钻进神学中,试图证明上帝存在。可是信仰不是用来证明的。这本身就说明牛顿信仰的不确定性。第二,到了十八世纪以后,大量的人文主义流行,这些都是从对抗基督教而来的,从而也促成了宗教自由、平等观念的产生发展。到现在,西方人文体系早已经超越基督教的范畴了,研究的目标也不是神学,可以说,神学在西方世界整体上是极具衰落的。现在的欧美国家已经变成世俗社会了,而不再是宗教社会,宗教起的作用越来越小。4.佛教道教做没做贡献,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佛教是唯一的通过自身的努力

来达到认识真理的道路。而且佛教也代表了人类在内心世界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也是人类能够净化心灵的最高层次。你用功利主义的态度来衡量有没有用,那我举个例子:古希腊的文明是非常务虚的,它不是个实用的文明。从贡献的角度,在漫长的一千多年中,它都没有为人类做出多少贡献。直到古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化以及阿拉伯实验科学三者结

合在一起,成为了现在科学的起源。5.你肯定也纠结说中国人在现代文明中没有做出贡献,这是非常荒谬的。这种说法是把中国人、非洲人以及伊斯兰世界的占人类总和一半以上的人排除在人类之外。中国迄今使本国8亿人脱贫,中国家庭资产过千万的有大约120万以上了,这些人算不算人?这难道不是为人类做贡献吗?全世界专家都不否认的成果,怎么就可以视而不见呢?难道非要瑞典那几十个老头子点头

承认才是为世界做贡献?非要西方世界承认才高兴吗?6.因为佛教追求的是终极真理,不是世俗生活的成功,所以不能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它。说到保护,那肯定是基督教会赢,因为基督教是个世俗的宗教,在世俗社会中有着强大的势力,再加上其排他性,故而如果说到侵略,那基督教是无敌的,这也是被无数历史证明过的。7.说到高明,基督教历史上迫害过的人数和佛教比哪个多?美洲印第安人至少一亿人以

上消失了;在英国殖民印度、孟加拉国时期,至少三千万人被饿死,而当地殖民者还把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对饥

荒袖手旁观;爱尔兰大饥荒死了一百万人,一百万爱尔兰人被迫移民。而当时英国政府还在不断地往本土运粮食;美国西进运动就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不少于三百万原住民死亡。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被子、枕头送给印第安人,造成瘟疫流行是主要原因。那么请题主告诉我究竟哪个更高明?这取决于题主的良知。十三琦噫的确高明些。至少道教徒不会拿着本《道德经》上街像乞丐那样传福音(行行好吧,先生),也不会诅咒不信道德天尊的人都去死。佛教徒也没有一本像“《圣经》”那样错漏百出自相矛盾的经典,不会指着《金刚经》里的“好”字强行告诉你这个字意思是“坏”。十四好吧一神教主要是伴随着资本主义殖民的历史推向全世界,说起来这是一部侵略和野蛮的历史,这又有什么值得好标榜的?一神教门槛低,对信众不需要太多的要求,只要虔诚就可以,这甚至在道德方面也降低了门槛,不像佛道的理论其实是需要精深的悟性。所以说,人多并不代表就高明。我们分析一个问题要客观,用自己的心去判断。就像是现代西方国家,绝大多数是政教分离,如果一神教真像你说的那么合理的话,为什么这些最发达的西方国家,没一个是以宗教立国?十五于彬从史书里的“天子宁有种耶”到世俗的“皇帝轮流做明年

到我家”。中国的历史又不断的上演王朝更迭,百姓是历来不认同一个人能永远高高在上的。佛教和道教嘛,就算教派消失了,“佛法”和“道义”也属于能引起很多人共鸣的普世价值。

十六三哥佛教有一点很好,信仰自由。来,有教无类;去,随缘。佛不度无缘之人,所谓无缘就是不信之人,不信的人,跟他说什么又有什么用呢?其次,其他宗教,主与人的关系是主仆关系,并且仆人永远无法成为主人,佛教是师生关系,佛是一种境界的名称,你达到佛的心理境界了,你就是佛。佛说,人人都可以成佛。就像,人人都可以努力成为博士,一个道理。佛讲,你的命运是自己创造的。而其他教,你的命运是我控制的,下地狱是我对你的惩罚……诸如此类的,很多。

佛教与道教在我国的发展融合及其碰撞

佛教与道教在我国的发展融合及其碰撞 摘要:佛教是外来文化它的发展对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有着一定的冲击同时也促进道教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形成对立统一的体系,共同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 关键词:佛教、道教、发展、融合、冲击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上下五千年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由于各个时代的人们不同的追求而各种宗教也随之产生而得到发展。其中对我国影响比较有大的有道教与佛教。 佛教在中国的产生及其发展 佛教对中国来说是外来产物,它起源于印度是由释迦牟尼创立。中国佛教源于印度佛教,它既是对印度佛教的继承又是对印度佛教的发展。佛教在传入中国内地之前,已在西域地区广泛流传。自汉武帝时代开辟对西域的交通以后,西域各国与中国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十分频繁,从而为印度佛教的传入准备了条件。佛教传入内地的最初年代以很难确定了。有关传说很多,其中一下面两种说法较为可信。 在裴松之所注的《三国志》中,曾引用曹魏鱼豢所著《曹魏·西戎传》内容,其中有关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使者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庐口授《浮屠经》的记载。大月氏在公元前130年左右移居大夏,其实大夏已有佛教流传,大约公元一世纪时,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朝成为中亚一大强国,同时也是这一地区的佛教中心。所以,汉哀帝时大月氏王派人来汉地传授佛教,当然是可能的。

但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流传更为广泛的是“白马驮经”的故事。居多种典籍(如《二十四章经序》、《牟子理惑论》等)的记载,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曾于夜晚梦见一位神人,全身金色,项有日光,在殿前绕而行。第二天会集群臣问:“这是什么神。”当时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回答道:“听说西方有号称‘佛’的得道者,能飞行于虚空,神通广大,陛下梦见的想必就是佛。”于是汉明帝派使者,西行求法,在大月氏抄经42章,用白马驮回来,收藏于皇室图书档案馆“兰台石室”中。这一汉明帝感梦求法的记载也大体可信。后人在上述的是实基础上进行加工润色,于是就出现了“白马驮经”的传说。 总之,大约早在两汉交替之际,即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就以开始通过西域地区,逐渐传入中国内地。而在我国的发展其中比较重要的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代诗人杜牧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对当时京城佛教盛行状况的形象描述,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继东晋十六国长期分裂之后,南北朝的对峙状态有持续了160余年,这种局面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朝佛教是在帝王们的普遍提倡下兴盛起来的。宋高祖刘裕篡位时,曾有人建僧徒之口以符瑞劝进,故刘宋一朝对佛教始终十分尊重。在他们看来,佛教“近可以系心,退足以招劝”,既能够有效地收拢人心,宋文帝认为“若是率土之滨,皆纯此化,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正因为有政府这样的支持才能使佛教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 道教的长生及其发展

比较佛教基督教生死观与临终护理

比较佛教和基督教生死观与临终护理 摘要: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无法是人类逃脱必死的命运,走向生命终点的人都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宗教在临终关怀中发挥的作用为临终者提供一定的宗教力量,一定程度上使临终者宁静安详的过渡到死亡,佛教和基督教在临终关怀中所起的作用各有特色,佛教和基督教在世界上拥有大量的信徒,其思想和理念具有很深的根基,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临终关怀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生死基督教佛教生死观临终关怀 1关于生死 生死这个问题是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人类作为动物家族的一员,它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求生避死”是其本能的欲求。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无论生命长短,都不具备人类那种对死亡的深刻恐惧。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矛盾之中:一方面,科学技术影响并改变着整个世界,随着医疗水平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大大的延长,面对周围的环境,人类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另一方面,无论科技怎样发达,至少目前人类还逃脱不了必死的宿命。【1】 1.1生死现象 现代医学以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为基石,相信人在大脑死亡后,其意识即告终结,临终关怀无法减缓、也无力挽回这个过程。从现代医学诞生起,作为宿命性的死亡,就一直是医学所刻意规避的弱点,当现代世界确立其地位时,它们所做的第一步就是把“死者”从生者的社区中隔离开来,并将其排除出“人”的范畴。生与死之间被硬生生地设置了无法逾越的鸿沟,死亡带给人的是无尽的悲凉和强大的挫败感[2]。 死亡使得个体生命成为向死而生的存在,赋予了人之生命的神圣性与唯一性,同时也赋予生命以尊严与权力。通过对生死的思考,人才会懂得生的有限性、唯一性和不可逆性,懂得死的终极性、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人才不会总是像一个动物一样地仅仅是追求“活着”,人要追求生存的价值。 当一个人走向生命的终点的时候,内心就会有逐渐增长的紧迫感和恐惧感,而当他(她)被疾病缠身,现有的医疗手段已经无法解除他(她)的痛苦,无法阻止死亡的降临时,宗教对于人之肉体死亡的界定与认识展现了其拯救或救赎的一面,是人对未知世界寻求慰藉的方法之一,也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所有世界性的宗教无不预设了解脱的存在,它们都指向对作为终极宿命的死亡本身的超越。无论是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现代临终关怀的角度上说,宗教文化都起着特定的作用,临终关怀是宗教的起点和归宿,临终护理作为一个多学科、综合课题,帮助临终者宁静,安详的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的一种手段,探索宗教理念在临终关怀中的影响及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宗教生死观 2.1基督教生死观 从基督教的教义层面,基督教的生死观有三个基本的观念,一是上帝创世说。世界一切万有皆自上帝所造,生命由上帝赐予,上帝是生命的源头。上帝在一个人出生之际,便将其生命蓝图赐给他,这个生命蓝图不仅在于此生,也包括死后的生命,人的生死是由上帝主宰的。

佛教和道教地区别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1、佛教和道教区别 (一)对待生和死的态度。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人生下来就要赎罪,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不死,长生不老。道教修行秘诀中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教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是源自中国的五行理论,而五行理论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二)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

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三)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佛教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弃恶杨善的教条,因果轮回的法则还是令人敬佩的,也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对比于伊斯兰和基督教,佛教少了一些野蛮的排他性,多了出世性。佛教更像是一朵娇嫩而精致的莲花。 (四)命本源应该来自易经及河图洛书等中。在小乘佛法里,四分律规定,佛教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出家,不能算命、卜卦、风水等等。大乘佛教,佛陀在《梵网经菩萨戒本》也是规定不能做这些的,被称为邪命。但是佛法在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中国人向来信命,易经本来就是从占卜而来,所以孔夫子就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实际就是周

从中国的佛教与西方的基督教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从中国的佛教与西方的基督教看中西方的 文化差异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文化进程中,宗教文化是人类自觉思维的产物,在这个特殊的产物中,不同的宗教文化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带来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本文将针对中西方宗教中的宗教思想,历史根源,宗教习俗,家庭伦理观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诠释。 关键词:宗教佛教基督教文化差异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更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做出贡献。不管时代怎样变迁,宗教文化总是屹立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它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例如,中国的佛教和西方国家的基督教,这两种宗教都属于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没有这些宗教从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许都难以理解名著《西游记》中的释迦牟尼和观音大士是怎样的角色,抑或是对“上帝”这一词的认知度也会大大降低。而这些宗教文化也带来了国与国之间的一些文化差异,给这些国家蒙上一层既独特又古老而神秘的面纱,本文将以中国的佛教和西方的基督教为例子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一步一步去探索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一、宗教思想差异 宗教的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中国的佛教相信万物都源自于宇宙本身的演化,而人也并非凌驾于万物之上,它从根本上否定神创说,反对神灵对人类的命运的支配,在人的起源问题上,佛教提出了缘起说。所谓缘起,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存在都依赖于相互联系的关系或条件,离开了构成事物和现象的条件,该事物和现象就不可能存在,即佛教常说的“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佛教中花、草、鱼、兽甚至自然现象都具有灵性,处处都透着因缘和生趣。所以佛教主张不要轻视已灵,众生具有同等的智慧,同等的慈悲爱,万物是平等的。而西方的基督教则认为生命来自于上帝,从基督教的教义来看,人是上帝依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类是

佛教和基督教的一些重要区别

1)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 是悉达多(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权宜方 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 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 基督宗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基督是“基利斯督”的简称,意思是 上帝差遣来的受膏者,为基督宗教对耶稣的专称。于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 耶稣创立。基督教,是一个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一神论宗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25%-30%。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 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 一些影响较小的派别,但是基本教义都是相同的。即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 佛教和基督教的一些重要区别 真理 : 基督教自称是“唯一真理”,耶稣更是自称“我就是道路,我就是真理”。 而佛家从来没有自称是“真理”。《金刚经》说:法上应舍,何况非法?在佛家看来,所 谓的佛法,是人们认识/体证真理到达解脱彼岸的道路/工具。佛法就像是大家渡河的船, 大家如果到了彼岸,就不再需要这个船了。 在佛家看来,人们到达解脱彼岸的道路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很多很多。比如登山,身体好 的有能力的直接攀岩而上,这是快捷的路。身体不好的,可以走相对平缓的山路,虽然多 走点路,但是一样能到达山顶,欣赏到山顶的无限风光。至于哪条路好,当然是适合于自 己的路最好。所以佛家说:法法平等,无有高下。顿悟是悟,渐悟何尝不是悟?!因此,“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其实并不比“身是菩提树,心如 明镜台。时时常拂拭,勿使染尘埃”高明。相反,我倒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比如:我),没有顿悟的慧根,还不如老老实实地修养自己的心灵,一点一点地提高自己心灵的 境界。 一个哲学家说:法西斯的本质就是坚持__唯一真理__只__在自己__手里。现代社会,由于 法制的约束,基督教着头凶猛的怪兽暂时收起了它的利爪。但是,想想看,一个表面宣扬“爱”的宗教,为什么会有那么血腥的历史呢?十字军数次东征,烧杀奸淫,无恶不作。 宗教裁判所的烈火,烧死了多少无辜善良的百姓?直到我读到这个哲学家的这句话,我才 算是有点明白了。 2)信和行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1.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主要分三大派系:天主教(或称罗马公教)、新教(或称基督新教、 耶稣教)和东正教。 ⑴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 基督教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教。在公元3年,罗马人征服巴勒斯坦,对犹太人进行残酷镇压。为此,犹太人多次起义,起义失败使一些人寄希望于宗教,期待"救世主"出现, 来拯救受苦的教民。犹太下层民众中出现一种流传"救世主" 将要来临的秘密教派,基督教实际上即是由此教派演变而来。最早的该派教徒多为奴隶、被释放的奴隶和贫苦人民。他们在城市中建立起小组进行活动,以十字架为标志,实行财产共有。但由于其宗教向各民族开放,包括罗马人在内的各民族人士参加,原来敌视罗马统治的精神逐步转为对现实罗马统治予以容忍,宣传爱仇如己,寄希望于来世,鼓励对国家

忠诚,对主人恭顺。因此,在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宣布给基督教以合法地位。 ⑵罗马帝国后基督教的发展与分裂 基督教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也出现了罗马与君士坦丁两个中心。基督教东、西教会的分离,加上后来对教义的解释和仪式的差异,彼此相互指责为异端,到1054年相互逐出教门,断绝一切往来,正式分裂,成为两个教派。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称东正教会,又称"正教"。西部自称为罗马公教(即天主教)。在西部,教会政治权力扩大,利用特权霸占了不少领地,对农民进行剥削。教会还出售各种神职、"圣物"、"圣骸"、"赎罪卷"来榨取人民血汗。教会的腐化与利用所谓"异端"镇压教徒与人民的反抗,使教会完全成为走上与人民对立的统治集团。教会成为人们反对封建的焦点。德国的教士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闵采尔领导农民起义,使西部统一的教会从此不再存在,宗教改革在北部广大地区广泛进行下去。结果,改革后的新教不但出现,而且在这些国家占主导地位。基督教从此又分成三个教派。 ⑶基督教的扩散与分布

佛教与基督教人生哲学之比较

佛教与基督教人生哲学 之比较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佛教与基督教人生哲学之比较佛教和基督教是世界两大宗教。宗教表面上似乎是以神为中心,其实人才是它们探讨的主要对象。它们对人生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研究是在宗教形式下进行的。由于不同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佛教与基督教在人生观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论。但是,“既然地球和人类都只有一个,东方西方就不能把人性分裂成彼此不同的两半。”——荣格。既然都以人为研究对象,那么,佛教与基督教的人生哲学也必然有相通、相似之处。本文试图以人的本质和本性、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理想境界以及实现理想境界的途径几方面对这两大宗教的人生哲学作一比较。 一、人的本质 关于人的本质,佛教和基督教不约而同地认为人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综合体。具体而言,佛教认为,人身是五蕴和合而成的生命体。五蕴是指构成人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色”指物质,既肉体;“受”指苦、乐、喜、怒等四感官生起的情;“想”指理性活动;“行”指意志活动;“识”是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这里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故人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统一体。但佛教又认为五蕴是成坏无常、虚幻不实的,它们最终要分离消散,归于寂灭,人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因此,人的本质是无我,是空,即无实体。基督教也看到,精神与肉体的结合构成人自身的存在。着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在其论着《上帝之城》中说:“精神与肉体相结合的方式乃是人所不能理解的,然而这就是人生。”基督教神学理论认为,人是神按自己的形象造出来的,但又与神不一样。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具有神性,

知乎上的讨论:为何很多人认为佛教道教比基督教更高明

知乎上的讨论:为何很多人认为佛教道教比基督教更高明? 导读题主:在很多社区里一般都是这种倾向的人比较多,虽然其中很多并不是佛教道教的信徒。然而论世俗成功,基督教势力曾经统治大半个世界,佛教道教却在自己的发源地都成了非主流,信众在其他宗教势力和外族入侵者面前基本都是战五渣。论哲学思辨,现代人文社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继承自基督教神学,欧美知名大学也有很多是神学院起家的。更不要说近代那些出身教会的科学家了。相比之下佛教、道教又为人类科技贡献了多少呢,也就是炼丹了吧。既不能保护自己的信徒,又无助于历史发展的这两个信仰,有什么资格说比一神教高明?中国古代厉害也是靠的儒家、法家,佛道主要是拖后腿的。一梁兴扬额,刚刚因有人问兴扬,他信佛的话,道教神仙还保佑他吗?其实,无论你信道教或其他宗教甚至你是无神论者,只要行善、正信、明智,道教神仙都会保佑你的。道教神仙不会因为你不信仰道教而不保佑你,更不会怪罪你,非道教徒行善,祖师爷也会冥冥中守护善行,道教徒做了坏事,一样会被惩罚。我们追寻的是大道,不是迷信某个神灵,不能因为宗教而区分善恶,宗教只有约束自我的权利,没有区分善恶或者定性善恶的权利,没有因为信与不信而判断善恶的权利。道教神性的基础来源于人性,不是没有人性的宗教,更不是邪教。二金陵小老头佛教和道

教是哲学,而且是先有哲学后有的宗教,甚至可以在没有了宗教以后继续流传他们的哲学。这叫什么?这叫永生。而以基督教为代表的一神教是什么?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相同的看法是他们不是哲学,而且当教徒消失的时候,恐怕除了收藏家,没什么人对他们的书感兴趣,甚至看了都会觉得里面说的就是屁话……明白了吗?一神教就像日月神教 和星宿派,还有神龙教,他们的影响力来自于教徒,教徒们都是什么样,这个宗教就是什么样。所以搞恐怖袭击的某某教在大家眼里就是邪恶势力,搞科学的基督教就会是大家心目中的光明榜样,其实这些和他们的宗教有个毛的关系。没有中世纪的欧洲宗教黑暗拖后腿,是不是工业革命还能提前?我想是的。但是佛教和道教就不一样了,只要他们的经典不被全部销毁,即使现在骗子和尚和忽悠道士那么多,大家还是认可他们的思想,因为那就是伟大的哲学,你信不信无所谓,你看看,只要看得懂,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帮助。产生这个区别的原因就是创始人的区别,文盲和大哲学家之间的区别。三M3小蘑菇16世纪以来西方的殖民和科技发展过 程中,基督教总体是起到了负面作用(不过在压制殖民地土著的反抗情绪时起到了作用),西方的发达并不是基督教的 功劳,甚至基督教在此过程中的贡献是负的,现代(西方)人文社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继承自基督教神学,是因为在中世纪基督教势力几乎垄断了当地的知识体系,就像泰国男青

佛教与基督教

佛教与基督教-----摘自冯冯著作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维持这世界人类社会秩序的惟一最有效力的观念与法则,人为的法律对于人心并不能发生绝对的阻吓犯罪作用!明明法律规定严惩杀人者,可是,死刑与无期徒刑能吓阻了一切谋杀案犯者吗?法律对于人心的管束力量是极有限度的也不够深远的,而且,各国各地的法律也都因国情与民族性不同而迥异。在台湾,法律较严,贩毒与谋杀犯,必获判死刑。但是在美加,法律较宽,没有死刑,最大的极刑只是终身监禁,而且刑满二十五年可以假释,对于犯罪根本起不了太大阻吓作用,更谈不到教育改造功能了,所以美加不断出现许多惨无人道的灭门血案、奸杀幼童案、贩毒案……犯罪比率较高。 美加与西欧社会,一般人都不知道佛教讲的宇宙因果律,不懂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西方社会的道德沦亡,所以西方社会人人重视目前的功利与物欲享受,而不管别人死活。在往昔,西方人士尊崇基督教,至少还畏惧上帝而知善恶,现在基督教对于西方社会,尤其是新一代青年已经失去了道德约束力,而刑法又太宽,难怪西欧社会犯罪率越来越高了。 假如世界人士也如中国佛教徒一般普遍认识因果律,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世界就平静得多。也许就不会有黎巴嫩境内基督徒与伊斯兰教徒互相仇杀了!事实上,五千年前,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由摩西率领进入迦南地区,所至之处,屠城殆尽,杀人每以数十万计(请参看旧约列王纪及士师纪各章犹太人的自豪自白)。以色列人强占了今日的以色列、黎巴嫩、约旦河一带,屠杀灭尽了当地原有的土著民族(请详阅列王纪与士师记),自称为上帝惟一的选民,排斥一切异族,以色列人已经种下了恶因,往昔被其屠杀的冤魂万万千千,再来人世报复,于是有纳粹德国之排犹。希特勒与其徒众屠杀了六百万犹太人,固然是残酷,但也是因果循环的报应。以色列人的祖先五千年来不断灭绝他族子孙,自种了恶因。于是自食恶果,以色列子孙今日遭别人屠杀,现在黎巴嫩境内的以色列人与阿拉伯人互相屠杀,互尝恶果! 以色列是一个极端排外的民族,并无所谓“博爱”及“上帝爱世人”的思想,在以色列的宗教“犹太教”,是一个极端排外排他的原始民族迷信宗教,与“基督教”根本是两回事。两千年前耶稣在印度研究佛学,大约是他十八岁至三十岁的阶段,详见圣彼得著作“使徒行纪”(Aquarian Apostles Chronicles),该书述及耶稣在印度修学之事甚详。不幸,圣保罗与圣彼得不睦,将圣彼得的使徒行纪剔除于新约之外,使世人不得见耶稣在印度修学佛学与实行净土宗的事实。耶稣经波斯大马士革等地,经土耳其回到以色列,采用佛教净土宗的简便法门,另创宗教。主张博爱平等,主张人类应互相亲爱,提倡“信主得永生”“天国在你心中”……凡此,都类似净土宗讲的:“一心持念阿弥陀佛可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怨亲平等”。 佛教无“分别心”,耶稣也讲“爱你的邻人,也爱你的敌人”,佛教讲忍辱精进,耶稣也教人“如有人唾辱你,就让他唾辱另一边脸。” 如果我们细心详查,就会发现耶稣也多次说过善行必会获得福址。这观念就是“善有善报”。 总之,佛教与基督教有许多是相通的,就算你不相信耶稣曾经去印度研究佛学,你也不能否定佛耶两教有很多相似的美德与崇高理想。 新约中,连耶稣十二岁开始在犹太教聚会上讲道这件事,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可是,耶稣十

道教与佛教的区别

道教与佛教的区别(万景元道长) 自宋朝以来,修道之人多言三教之同,少有说佛道之异者。乃至有伍柳派之《仙佛合宗》,认为佛就是仙,仙就是佛。援引佛典与金丹之书印证,道教或以伍柳派为正宗,而佛教乃汲汲以柳华阳之徒为异端、为魔民。足见正统佛教并不认为金丹大道与释迦之原意相符也。而有些道教乃以此为号,欲以金丹统摄三教,唐突佛祖,又失去了金丹之本意,岂非可笑? 道教为东方之教,佛教为西方之学。道教的长乐世界在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太乙救苦天尊所主掌;佛教之极乐世界在西方,是太阳落山的地方,地藏王菩萨所主掌。 是以道教是生发之阳气,故注重乐生、贵生、爱身、宝身,认为人生是快乐的,有许多值得留恋的东西,所以追求长生不死。道教的神仙有天仙、地仙之分,所谓地仙者,就是长住人间,云游三山五岳、十洲三岛的,他们在人间逍遥自在,享受快乐的生活。佛教则是太阳落山的阴气,是以其以人世为婆娑世界,认为人生是痛苦的,是不圆满的,故追去寂灭。其所谓罗汉果者,即是不再来到这个婆娑世界。道教追求的是不死,佛教追求的是不生。 也可以这样说,道教的极乐世界,其实是立足现实的。佛教的极乐世界是彼岸的。道教承认形而下的现实社会,认为人的肉体是真实存在的,神仙就是肉身不坏,所以道教非常注重保养自己的身体、维护自己的健康。而佛教则认为肉体是臭皮囊,是累赘,是障碍,所以并不怎么注重身体的养护。而一味追求心性的超脱,和彼岸世界的快乐。 道教讲承负;佛教讲因果。承负者,就是祖宗积德,则子孙受到荫蔽。自己造孽,则儿孙受到谴责。因果者,就是上辈子积德,这辈子享福。上辈子造孽,这辈子受罪。所以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宿世的因果,是宿命,教人要认命,接受现实。纵然是暴君,也是他的福德,你生身下贱,你是活该,是报应。道教则勉励人,这辈子多做好事,道士好为帝王师,勉励君主多做好事。如果君主不贤明,那么就会遭到百姓的反抗,这个也是承负。佛教教人做温顺的良民,非常适合统治者的愚民政策。而道教则不一样,教人努力争取现实社会的幸福,建设一个太平世界。是以自古以来,揭竿而起反对压迫的,多是道教团体。最显著的无过于黄巾军。 道教承认人的情欲的合理性,认为男女之间无论是肉体的欢娱还是情感的爱慕,都是阴阳之气相感而然。所以反对绝对的禁欲主义。本于阴阳的思想,所以也反对杀害女婴,认为会破坏阴阳的平衡。道教尊重女性,认为男女平等,神仙中有东王公、西王母,分别为阳气和阴气之主宰,男仙和女仙之宗祖。而神仙谱系中,也有不少女仙。佛教则不一样,佛教主张绝对的禁欲主义,反对男女肉体之欢爱,认为是污秽的,反对感情,认为是牵缠,是魔障。认为女性地位低下,是上辈子不修,这辈子才沦为女身。佛教里面二僧的地位也是低下的,这些其实是印度不尊重女性的继承。而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没有女人的,印光法师说:“极乐世界,无有女子,女人到此,皆做童男身。”说真的,这样的极乐世界,我是一点都不想去的。 北宗清修丹法的结果也类似于佛教,其以体内阴阳为药物,男的修成不漏之躯体,而性器官萎缩。女的斩断白虎之后,则乳房缩小,变为男相。虽然也算是内丹,但是却违背了仙道之宗旨。仙人毕竟还是人,人是有男人和女人的,如果仙人都是男不男女不女的,岂不是可笑?《抱朴子》云:“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失人之本,更受异形,有似雀之为蛤,雉之为蜃,非人道也。人道当食甘旨,服轻暖,通阴阳,处官秩,耳目聪明,骨节坚强,颜色悦怿,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处任意,寒温风湿不能伤,鬼神众精不能犯,五兵百毒不能中,忧喜毁誉不为累,乃为贵耳。若委弃妻子,独处山泽,邈然断绝人理,块然与木石为邻,不足多也。昔安期先生龙眉宁公修羊公阴长生,皆服金液半剂者也。其止世间,或近千年,然后去耳。笃而论之,求长生者,正惜今日之所欲耳,本不汲汲于升虚,以飞腾为胜于地上也。”道教之所以追求长生,就是因为爱惜今天的生活和享受,所以不着急

和谐相融的宗教

和谐相融的宗教 山西这方热土,名山大川寺庙多,宗教活动源远流长。山西现存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除佛教道教影响较大、传播广泛之外,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传入山西的时间较短,影响较小,但都能和睦相处。这体现出三晋人民和三晋文化的博大胸怀。 首先咱们就来说说这佛教,自佛教东传中国以来,活动在山西的历代高僧,在“汉传佛教”的传承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山西迄今尚存的数量与质量均居中国第一的佛教建筑就是证明。山西是中国最早传入佛教的地区之一。而只需要念佛就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佛教净土宗就是在山西真正走向普及、深入民间大众的。 正是净土宗这一改革,使中国不论男女老幼,不论何时何地,念佛之声此起彼伏,从而代替了印度佛教,成为了世界佛教的大本营。这一创举归功于东晋慧远、北魏昙鸾这两位山西籍高僧。 慧远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被后世奉为初祖。昙鸾将净土思想发扬光大,使佛教走向大众并完全平民化和普及化,后经道绰、善导两位高僧创立宗派,净土宗又传入日本。不仅如此,山西还有早于唐僧玄奘到印度取经的人。东晋高僧法显就是山西武阳人。他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取经,共耗时14年,并撰写《佛国记》一书,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等国历

史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在历代山西高僧的带动下。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唐宋辽金是山西佛教形成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文化结构。元明清时期,藏传佛教传入了五台山,使五台山成为了中国唯一的青庙玉黄庙共存、兼有汉传佛教宇藏传佛教的佛教圣地。如今五台山每年都会迎接大量游客,而佛教在山西也是拥有大量佛教徒,香火是极其旺盛。 同时在山西也有着土生土长的道教,道教教主为老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著有《道德经》,道教的实际创始人为张道陵。如今道教远播日本、韩国、南洋各国,在全世界约有教徒3000万。 道教在2200多年前的西汉景帝时,传入山西,茅氏三兄弟就曾在恒山修道,被称为三茅真君。东汉时期道教在山西广泛传播,五台山被道教称为“紫府”。在北魏太武帝年间,著名道士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争取到了北魏皇权的支持,首次取得国教地位。唐代道教兴盛,唐代历代皇帝认可道教的太上老君李耳就是他们的祖先,因此及其推崇道教。宋元明时道教在山西也有了极大地发展,明末清初道教宫观遍布山西各地,仅洪洞一县就达到150座。 而基督教是在1620年进入山西的,传教士是意大利人艾儒略。1840 年后,山西全省的天主教徒有七八千人,西方宗教在社会中的影响开始扩大。朋友们如今山西的佛教、道

佛教和道教区别

佛教和道教区别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佛教和道教区别 (一)对待生和死的态度。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 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人生下来就要赎罪,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不死,长生不老。道教修行秘诀中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教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是源自中国的五行理论,而五行理论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 (二)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 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 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 (三)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佛教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弃恶杨善的教条,因果轮回的法则还是令人敬佩的,也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对比于伊斯兰和基督教,佛教少了一些野蛮的排他性,多了出世性。佛教更像是一朵娇嫩而精致的莲花。

宗教基本知识

宗教基本知识 中国宗教概况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目前主要有五大宗教,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伊斯兰教在7世纪传入我国。天主教在7世纪传入我国。基督教(新教)于19世纪初传入我国。鸦片战争后,依靠帝国主义势力和不平等条约,天主教、基督教取得在华传教特权,从此在我国获得了较大发展。 佛教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一前5世纪的古印度。之后,佛教不断向外传播,主要分为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经过印度北部、新疆传入我国腹地,唐朝时期传入西藏。南传佛教则以上座部佛教为主,通过斯里兰卡,传入云南。至今,佛教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佛教传入我国大体在公元前后两汉之际,在我国主要有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三大分支,形成了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力派别。 道教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它的产生显示出突出的中国特色,即与世界其他大型宗教不同,道教并非是一人一时一地所创,乃中国历代各地同的文化、思想相结合而成之宗教。唐宋时期,道教受到统治阶级的崇,获得进一步发展。元以后逐步形成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流派。 伊斯兰教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伊斯兰教诞生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公元651年(唐永徽二年)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伊斯兰教分两大派别,即逊尼派和什叶派。我国穆斯林绝大多数属于逊尼派。 天主教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天主教亦称公教、罗马公教、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新教(我国称基督教)并称为基督宗教三大派别。“天主”一词是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后,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有的名称对其所信之神的译称。 基督教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我国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的是指16世纪马丁·路德发起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各个基督教新宗派,以及从这些教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众多宗派的统称,学术界常称之为新教,以区别于广义的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在内的基督教。 我国大主教、基督教的反帝爱国运动 天主教、基督教传入我国的历史,是同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天主教、基督教的教权一直被外国传教士所掌控,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赢得独立,才为中国宗教的独立自办提了历史机遇和现实基础。 1950年7月,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40位基督教爱国人士联名发表《中国基督教

佛家与道家的区别在于成就不同

佛家与道家的区别在于成就不同,佛家的最高成就是解脱之后,发菩提心自利利他,而道家的最高成就则是彻悟太极,羽化成仙!在度众解灾方面,佛家注重调解,也有降魔仪轨,但轻易不用。而道家则讲究设坛施法,调集天兵天将,降魔除妖,以保一方平安!下面的文章来自惭愧道人的空间(笔者已重新编辑、取舍),为一道家师傅的真实经历与参悟记录,可以为我们修道之人提供有益的参考,尤其对与灵异有缘者,该怎么样来对待自己的特殊缘分,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知识!故修道者万勿轻视,妄生分别,而错过如此宝贵的学习机会,那将是自己修行上的重大损失! (一)观香知识说到香,末学讲一点心得。香者信香,既是通信息之香,人与神沟通之用。许多正在上升中的仙道需要香火,不是要味也不是要量,为什么需要香火,说一句话大家就会明白,香点着后是什么?冒烟!烟往哪方向?只会向上不会向下!明白了吧!就是要这个上升的信号,人对别的会主观认不认同,但谁都承认烟往上冒,这个就是固定念力,仙道需要。高层的神灵仙道不需要后天香火信号,他们已经参赞化育与道合一了。关于香路的观法民间和道门中有很多著述,有三根,七根,九根,二十一根三十六根,七十二根,八十一八十三根,最高一百零八根,真正的玄门观香是36 根天罡香数,归九宫太极,主香付香分香龙,有完整全套的修炼与运用法。为答谢道友们的厚爱,今讲一

讲三根香的观法与特征,在下乃引玉之砖,不到之处望高师指正。 1、观香路的一般常识:观香路需要自己或是亲属亲来,先礼拜后咨询。并压香礼在香炉下。磕头的时候隐态信息会随香神到燃着的香上,然后通过香头传达给看香者。观香不需提供任何生辰手相面相,观香路看香不看人,香路上随机现实来人信息,读出即可明白,占仙骨佛骨邪骨的,观香最灵验,但道低的观香者会被客体压住看不出。观香的堂一般都是道家出道或是仙家出马,很少佛家坐堂。观香主要擅长看灵异附体与邪病或被人放口下蛊和破阴阳宅,还有官财婚病灾,一个堂一般擅长治病破法或是预测某样,很少全面,因为主法香神也是术业专攻,有几路香神就能看几样事,这个在头一上香看香头的主香根数就能了解一些,香道玩的好的高师可以在准确预测的同时改变香路以运筹帷幄。 2、最基本的观香密窍香路大致分为十八个要点,以这十八个要点的搭配来翻译神意。1、用香:选择黄色结实一尺二香,用草香,柏壳香,榆树皮香,不用高级香及其他颜色香。2、点香:点香时香要根根分开的,不可粘连,点着完全,火苗上窜为吉,不要扇更不要吹,不起火冒黑烟点不着为凶。 3、收火:插香于炉,平整直立,紧凑中正,火头保持住为吉祥,时间越长越好。 4、香花:一般无焰火的草香,火花四溅极其明亮而且啪啪作响为十分

论道教与佛教的区别联系

论 道 教 与 佛 教 的 区 别 和 联 系 0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八班 张晓宇

道教与佛教的区别和联系 道佛两教,一个是中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但两者在中国哲学、宗教发展史上,却有着大致相同的兴衰经历。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道教亦在此时发生,二者又都经魏晋南北朝的蕴酿发育,到隋唐而繁荣并盛。此种情形,历来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尤其是两教之间的相互抗争、互不相让的关系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究。然而,在互不相让的另一面,是相互融摄,这是二者得以并存,进而繁荣共昌的主要原因,亦是道佛二教关系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 一、道教摄取了佛教的名相术语 我认为传统的道教发源相当早,甚至于在传说中伏羲氏创造《连山易》之时,那时的人们已经能够在思考自身与天地宇宙的关系并且要通过修养自身来促进这种关系的良好发展,大道无言,老子出函谷关的时候城主让老子留下对道的感言,而道是不能被约束和规范的,如果写了出来就在限定道,这样的道又不再是道,所以他只留下了5000字,这样来说道起源应该比佛教早很多 道教在建构自己的辨思哲学时,大量地吸收了佛教的方法和范畴,然而这些范畴却是根据道教自身的需要进行改造的。隋唐的道教学者一方面发挥道教的兼容特性,深入纳佛;另一面他们的道教主体意识也很强,他们要因循其本,再博采他说。他们的主旨是,借佛教的名相术语阐扬老庄的思想,进而使老庄思想根据宗教发展的实际需要得以

提升,达到安身立命的目的。 (一)佛性说。 道教有“道性说”,佛教有“佛性说”。把宇宙本体作为某种抽象的本质来看,并非佛教的独创,早期道家把道确定为万物的最高规定性,已经具备了这种抽象力。然而,“道法自然”,道“出于自然”,当“自然而然”被理解为道的最基本特性并与人性论联系起来时,“道性”便应运而生,道性即指人性之“自然”。这在东汉时产生的《老子想尔注》中就明确地表述出来了 (二)因待、境智与本迹的论辨术。 道教在发展自己的思辨哲学时,从佛教中借用了许多术语,如“智境”,王玄览说“道在境智中间,是道在有知无智中间。”(《玄珠录》)成玄英说:“道是虚通之理境,德是志忘之妙智,境能发智,智能克境,境智相会,故称道德。”(《道德真经开题义》) “圣人空慧明白妙达玄理,智无不照,境无不通。”(顾欢《道德真经注疏》“能无知乎”疏)又如“本迹”,唐玄宗说: “摄迹归本,谓之深妙,若住斯妙,其迹复存,与彼异名先进无差别,故寄又玄以遣玄,欲令不滞于玄,本迹两忘,是名无住,无住则了出矣。”(《御制道德地经》“玄之又玄”注)再如“观照”、“定慧”,孟安排说; “二观者,一者气观,二者神观。既举神气二名,具贯身心两义,身有色象,宜受气名以明定;心无难测,宜受神名以明空慧。故《本际经》云:气观神观,即是定慧。”(《道教义枢·二观义》)

佛家和道家对 缘分

佛经上说:力强为因,力弱为缘 缘起,具体意思是"诸法由因缘而起"。因缘,就是能产生结果的原因。在因果中起主要的、直接作用的条件叫"因",起间接辅助作用的条件叫"缘",鸠摩罗什说:"力强为因,力弱为缘"。还有一种区分:"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缘也。"但在佛教中,有时"因"和"缘"合并称为"因";有时又合并称为"缘",如刚才说"缘起论",缘字就当"因缘"讲。还有时,"因"和"缘"相互替用。 "诸法由因缘而起",就是说任何事物、现象,都是有一定的原因、条件,才生起的。北京西山佛牙舍利塔上,不是刻着一首"缘起偈"吗?"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佛教中,"缘起"还有一个定义:"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这表明了异时和同时的互存关系,在佛法中都是因果关系。有时一因多果,有时多因一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无绝对的果。一切事物都处在这种时间上,空间上的竖的、横的因果关系的编织之中。 缘分是个抽象的概念,它摸不着,看不见,猜不透。很多的机缘巧合是无法说清楚的。你也许在无意中遇见了某人,在无缘无故中会心系某人,毫无原由地牵挂他(她),说不清、道不明地心中引起无尽的相思。这一切的不经意,却让人感觉到冥冥中确实有一股力量存在,心不信缘,身却深深陷落在情缘之中不能自拔。 缘本天定,强求无用。缘起、缘灭、缘聚、缘散都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的。命运的多变让我们无所适从。人世际间的缘分,是在生活中邂逅,又在生活中流失。有些人曾经与你心心相印,也曾经相携相扶,后来随着空间的阻隔和时间的流逝,那缘分也就由浓而淡,由淡而终至于无了。很多的情缘是不随人愿。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缘,也不是每一个寻觅的人都可以抓住缘。人世际间的分分合合,在生活中演绎出的许多恩恩怨怨,有缘无分,源头水尾难以相见;有情无缘,行色匆匆远隔天涯;这都是很痛苦的事。可人生就有着太多的不可知,一个念头,一次决定,往往便可能拥有或错过一份缘。选择了爱是因为缘,而选择了不爱却也是为了缘,生命如此,生活亦如此。“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彩云.....”世间事不是每段缘都能成真,不是每个美丽的开始都有美丽丰满的结局。这既无道理可言,也无结局可言,所以人生就有了那么多的痛与悲,苦与伤。 缘分在风雨中会生锈,誓言会因冷漠而退却,只有那曾经写在掌心的爱却深深铭刻在心灵上,伴着你远走走天涯海角……。缘分很自然的来,也很无情的去。当往昔的繁华落尽,带着一身的疲惫与憔悴回头首,往日欢乐变冷漠是无情也无奈,在患得患失之间找寻旧时残存的点点记忆,奢望着或许能够淡忘一切一切的烦恼……。尘缘如梦,几翻起浮总不平,到如今都成烟雨……,情也成空,宛如回首袖底风,飘在深深旧梦中……。人生无不散之筵席,当尘缘因为现实的种种原因散尽时,我们不能够用对与错来衡量它的行为,就如一朵花该凋谢它就会凋谢。一片叶该飘落它就飘落。没有什么人能阻止,也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一个人该

佛教与道教对中国的影响

佛教、道教对中国的影响 王博计研141 在社会日益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信仰业呈现多元化趋势,佛教、道教在一定程度上又重新支配了人们的深层意识。宗教在神圣仪式下承担着对现代社会进行教化和整合的正向功能——人的行动在规范约束下有权变的可能。 中国传统宗教中的“仁爱”、“仁者爱人”和以‘仁义礼智信”来影响社会的思想;道教回归自然、与自然保持平和,认为万物平等、物我合一,世界和谐的主张;佛教“大悲为首”、“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等等。这些宗教中的和平精神铸成了中国人“为善”、“致和”、“成仁”、“赞天地之化育”的理想追求,凝炼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伦理精华,在协调当代中国社会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其某些影响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构成中仍然不可忽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中国学术思想的领域来看,佛教与道教在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著名学者,他们在思想文化方面都各有一定的贡献,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道教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儒释之间产生了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另一方面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内在融合与发展。 第二,从文学艺术领域来看,佛教与道教信仰的理想,是长生成仙。这种神仙思想反映在文学领域中,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代以道教神仙为为题材的作品,充满于诗、词、歌、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之中,数量甚多,作者亦不少。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历史上真实的佛教决不是一种孤立的信仰.它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任一起.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