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长发育

小儿生长发育
小儿生长发育

小儿生长发育

年龄分期:小儿处于连续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器官组织逐渐长大,功能亦渐趋成熟,不同年龄的小儿在形体、生理、病理方面各有其不同特点;由于不同的环境、气候、生活条件等影响,各年龄组小儿患病种类、病理变

化、临床表现也各有差异。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特点,人为地划分7个不同阶段或年龄期,从而有利于掌握保健和医疗工作重点。

(一)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40周,称为胎儿期。

胎儿完全依赖于母体而生存,孕母的健康情况和卫生环境均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如:物理、药物、感染、营养缺乏、心理创伤等。)

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为围生期。

保健重点:护胎、养胎、胎教。

(二)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体质尤其稚嫩,极易受损伤。

保健重点:保暖、喂养、消毒隔离、清洁卫生等。

新生儿期—围生期(围生期:孕28周( 1000g )~生后足7天,是生命遭到最大危险的时期。

(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和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指标)

(三)婴儿期:从生后28天到满1周岁为婴儿期。这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第一次高峰)。

易患脾胃疾病、感染性疾病。

保健重点: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营养,及时添加辅食,预防疳证、佝偻病的发生;

按时接受计划免疫接种注意护理和教养。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3周岁称为幼儿期。

体格增长减慢,活动范围增大,接触周围事物增多。智能发育较快,语言、思维和感知能力增强。

易患脾系病证、传染病和发生意外。

保健重点: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营养不良、消化紊乱及传染病。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7周岁为学龄前期,又称幼童期。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趋完善。

性格特点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发生各种意外,如溺水、烫伤、错服药物。

(六)学龄期:从7岁后到青春期来临(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称为学龄期。

体格生长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以外的其他器官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

脑的形态发育基本完成,智能发育进一步成熟。

注意因势利导,保护视力,预防龋齿,充足的营养。

(七)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

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第二次高峰),性别差异常显著。

生理特点: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

保健重点:足够的营养、体格锻炼、注意休息、心理教育及指导。

概念:人体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期的整个过程。

生长发育是小儿时期特有的生理现象,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基本特点。

生长是指形体的增长,主要反映为量的变化。

发育是指功能的进步,主要反映为质的变化。

一、体格的生长:

(一)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

具有全人类共同的规律性,但同时表现有种族、地区、民族或个体差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性别、营养、疾病、孕母情况、生活环境等。

生理常数及其临床意义的重要性。

(二)体格生长—体重

机体量的总和(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衡量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指标,临床用药剂量的主要依据。

出生体重3kg ; 1~6个月体重(kg)= 3+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 7+0.5×(月龄–6)

1岁以上体重(kg)= 8+年龄×2

过重:肥胖症;过轻(↓15%):营养不良

体重公式可用于药量和补液计算,不能用于体格发育的评价。

因为体重的增长是一个非匀速的过程,尤其是小婴儿;同时其增长也受遗传、环境影响,因此存在个体差异

(二)体格生长—身高(长)

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身高。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出生时身长 50cm;生后第一年75cm;生后第二年85cm

2~12岁身高(长)的估算公式:身高(长)(cm)= 70 + 7×年龄

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脊柱增长。

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下肢长骨。

坐高——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高度。

过矮(↓30%):侏儒症、克汀病、营养不良

(二)体格生长—囟门

后囟:出生时已很小或已闭合,至迟约于生后2~4个月闭合。

前囟:6个月后开始缩小,12~18个月时闭合。

测量前囟:前囟菱形两条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

前囟早闭: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某些遗传性疾病等。

前囟大、闭合晚:佝偻病、先天性甲低、脑积水等。

前囟饱满: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

前囟凹陷:失水

(二)体格生长—头围

用软尺自双眉上最突出处,经过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与脑发育有关。

新生儿:34cm。 1岁时头围约46cm。2岁时头围约48cm。5岁时约50cm。

15岁时约50~58CM(接近成人)。

头围过小,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过大,常提示解颅。

(二)体格生长—胸围

用软尺由背部肩胛骨下方经过乳头绕一周的长度。与肺和胸廓发育有关。

新生儿:32cm;1岁:

44cm

出生时头围>>胸围,1岁时头围 = 胸围,2岁后胸围>头围。

胸围过小,常见于佝偻病、营养不良。

(二)体格生长—牙齿

正常-乳牙: 20颗,4~10个月开始出,2~2.5岁出齐恒牙:32颗, 6岁开始替换乳牙

2岁内乳牙数=月龄 - 4(或6)

出牙推迟:佝偻病、营养不良、先天愚型

⊙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第二生长高峰( PHV, peak of height velocity ):身高、体重增长迅速

其它变化:心脏、内脏增长,成人脸型

体型变化:女孩:臀部、髂骨下脂肪堆积

男孩:肩宽、下肢长、肌肉发育

PHV出现年龄:个体差异大:女孩9~11岁,乳房发育后约1~2年,月经初潮之前, 8cm~9cm/y;

男孩11~13岁睾丸增大后, 9cm~10cm/y;

性早熟:青春期提前出现:女孩<8岁,男孩<9岁

性发育延迟:无第二性征出现,女孩>14岁,男孩>16岁;

(三)呼吸、脉搏的检测:应在小儿安静时进行,年龄越小,呼吸、脉搏越快。正常值见表1-2。

不同年龄小儿血压正常值可用公式推算:(注:kPa = mmHg÷7.5)

收缩压(mmHg)= 80+2×年龄;舒张压=收缩压×2/3

二、智能发育

智能发育指神经心理发育,包括感知、运动、语言、性格等方面。

除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后天所处环境及受到的教育等密切相关。

(一)感知发育

1

2

3、皮肤感觉的发育:

(1)触觉:新生儿眼、口周、口腔、舌尖、手掌、足底的触觉已非常敏感

2~3岁可辨别物体的属性

5~6岁区别体积和重量不同的物体

(2)痛觉:新生儿痛觉已存在,但因神经纤维髓鞘发育不全,故对痛不敏感,2月后才逐渐敏锐。

(3)味觉:出生时味觉发育已很完善,可对不同味道产生不同的反应。

4~6月的婴儿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为味觉发育关键期。

婴儿早期的味觉经历的变化对以后接受食物有特殊作用。

(4)嗅觉:出生时嗅觉中枢与末梢早已发育成熟。而且婴儿有嗅觉的记忆,在发育中学习分辨愉快与不愉快气味。(二)儿童行为发育---运动发育:

小儿运动发育有赖于视感知的参与,与神经、肌肉的发育密切联系。

发育顺序是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地进展。

(

(

语言是表达思维、意识的一种方式,除了与神经发育有密切关系外,还需有正常的听觉和发音器官,并与后天教养有关。

性格是指人在对事、对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英勇、刚强、懦弱、粗暴等。小儿性格随着生长发育逐步完成,受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影响,经过不断的量变和质变,性格表现由多变逐步稳定,个体特征逐渐鲜明。

新生儿期:母亲将小儿抱在怀里时,小儿会积极探寻母乳;

婴儿时期:以相依情感为突出表现的性格。2~3个月的小儿以笑、停止啼哭、伸手、用眼神或发出声音等表示见到父母的愉快;3~4个月会对外界感到高兴的事情表现出大笑;7~8个月会对不熟悉的人表现出认生;9~12个月会对外界不同的事情作出许多不同的面部表情反映。

幼儿时期:常表现为相依情感与自主情感或行为交替出现的性格特征。18个月的小儿逐渐建立了自我控制能力,在成人附近可以较长时间独自玩耍。2岁左右就表现出对父母的依赖性减弱,不再认生,较前易与父母分开;3岁后可与小朋友做

游戏,能表现出自尊心、害羞等。

附:歌诀:出生伸欠哭哇哇,二三抬头笑认妈,四五翻身笑出声,六七会坐学咿呀,

八九爬行叫妈爸,一岁开步说短话。发育个体差异大,综合衡量判断佳。

三、变蒸学说:变蒸是古代医家阐述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一种学说。

变者,变其情志,发其聪明;蒸者,蒸其血脉,长其百骸。

婴幼儿处于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其形体、神智都在较快的不断的变化,蒸蒸日上,故称变蒸。[思考题]

1、请记忆小儿的各项生理常数,尤其是1岁以上小儿体重、身长、血压的计算公式。

2、在衡量小儿智能发育情况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如何评估小儿生长发育?

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重点:概括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32个字、“纯阳”学说、“稚阴稚阳”理论及“三不足两有余”观点。

难点:对“纯阳”学说、“稚阴稚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理论及“三不足两有余”观点的理解。

一、生理特点: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娇嫩是指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不全和脆弱。

?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形态和功能均未臻完善。

?具体表现:肌肤柔嫩,腠理疏松,气血不充,神气怯弱,肺脾娇弱,肾气未固,筋骨未坚。经脉如丝,脉息如毫等。

?小儿这种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揭示了小儿“稚阴未充,稚阳未长”的生理现象,

故可以归纳成“稚阴稚阳”一说,即小儿无论从阴和阳的两个方面,都处于幼稚阶段。

[稚阴稚阳]:指小儿无论物质基础与功能活动上,均处于幼稚阶段,也就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概括。

如何理解?五脏功能的不足与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肝常有余、心常有余?

脾常不足: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精微需求较多,但小儿又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则易引致运化功能失常,故谓“脾常不足”。

肺常不足:肺与脾为子母关系,肺之气有赖于脾化精微以滋养,脾胃旺则肺卫自固,“脾常不足”,故肺气亦弱,故称“肺常不足”。

肾常虚:肾为先天之本,肾中之元阴元阳为生命之根其余四脏之阴阳均有赖于肾阴之滋润及肾阳之温养,但小儿肾气未盛,气血未充,肾气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充盛,这就是“肾常虚”之意。

肝常有余:含义:1、小儿时期肝主疏泄,具有疏泄升发全身气机的功能,且其升发疏泄之功是与日俱增,并非肝阳亢盛。

2、由于小儿脏腑经络柔弱,气血未充,故感邪后易化热化火引动肝风而致惊搐等。

心常有余:含义:①指小儿发育迅速,心气旺盛有余,呈生机蓬勃之象,并非指心火亢盛。

②指小儿脏腑柔弱,感邪后易化火扰乱心神,出现心火上炎之证。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指小儿时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是机体的形态结构,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活动,都是处在迅速地、不断地向着成熟、完善方面发展。而且是年龄越小,发育的速度越快,而且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纯阳之体”:“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颅囟经?脉法》

(三)关于纯阳与稚阴稚阳学说

?纯阳与稚阴稚阳学说是古代医家用来说明小儿生理特点的理论。

?纯阳是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稚阴稚阳是指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骨骼肌肉、筋骨皮毛以及精神意识等与成人相比均属不足。

?两者所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发病原因:外感因素(六淫、疠气)

乳食因素

先天因素(胎产损伤)

情志因素

意外因素

三、病理特点: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发病容易—小儿容易感染病邪而发病。小儿脏腑娇嫩,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幼儿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会自节,故在外易为六淫所侵,在内易为饮食所伤

?传变迅速—小儿在疾病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化,变化多端,其主要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易虚易实:小儿患病后邪气易实,正气易虚;

实证可迅速转为虚证,虚证亦可转为实证,或虚实并见。

易寒易热:稚阳未充容易阳虚衰脱,现阴寒;

稚阴未长易阴伤阳亢,现热证。

(1)肺伤:“肺常不足”,“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肺主气而司呼吸;

外邪侵袭,首先犯肺,故临床多见肺系疾病,如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

(2)脾伤:“脾常不足”,易为食滞而生厌食、泄泻,甚至引发疳证,且因母病传子,故脾病多传肺,或肺脾同病。

另外,由于运化生化不足,又可产生气血两虚病证。

(3)肾伤:“肾常虚”,指肾气需随日渐盛,但感邪则可使肾气先天赋不足,或者是后天补充不够,

尤其是脾胃受纳运化生化不足。

故临床可见先天之精不足之解颅、五迟五软等病,也可见后天失养所致之疳证、小儿水肿等。

(4)肝伤:“肝常有余”,肝受邪侵,则其升发疏泄受阻,邪郁肝经,则易化热化火,扰动肝风,引发惊搐等证。

(5)心伤:“心有余”指小儿心经受邪,易化热化火,扰乱神明,出现烦躁、惊乱、神昏、惊厥等症。

(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生机旺盛,活力充沛,再生修补过程较快。

?病因单纯,情绪影响少,故易康复。

总结:小儿病理“八易”:易病、易变、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易愈、易亡。

思考题:

1、小儿生理特点主要有哪些具体内容?如何理解“稚阴稚阳”、“纯阳”?

2、怎样理解“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肝常有余”?

3、小儿病理特点主要有哪些具体内容?

4、如何理解“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试举例说明之?

诊法

一、首重望诊:对病儿总体情况作全身望诊,然后再进行有目的、有次序,全面又有重点的分部望诊

内容:望神色:望神:目光、神态、表情、动态、语言

望色—面部之色,正常面色。五色主病:白:寒证、虚证、吐泻

红:热证

黄:虚证、有湿、疳证、积滞虫证、黄疸

青紫:寒证、疼痛、瘀证、惊痫

黑:寒证、疼痛、惊痫、水湿停饮

望形态:全身:健康—神态活泼,肌丰肤润,毛发黑泽,筋骨强健,发育正常,为胎禀充足,营养良好。

病态—神态呆滞,肌瘦形瘠,皮肤干枯,毛发枯黄,筋骨软弱,发育落后,为先天不足

①局部:包括望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指(趾) 甲

头囟:大小,有无畸形;囟门大小、闭合的早迟及有无凸凹等。

颈项软硬、斜正,活动是否正常及颈部脉络是否显现等情况。

躯体胸、背、腹(包括脐部)、腰的外形、并注意患儿呼吸时胸、腹外形等。

审苗窍:分部望诊:

(1)苗窍—舌象:舌体—胖嫩、肿大,有裂纹、强硬,短缩干绛、木舌、重舌、连舌,弄舌,吐舌;

舌质—淡红、淡白、绛红;红少苔、无苔而干、紫黯或紫红、粗大红刺;

舌苔—白为寒;黄为热;腻为湿;剥苔津伤;地图舌胃之气阴不足;霉酱苔;染苔

(2)察口:口唇—外观、颜色及干湿:淡白—脾虚气血不足;青紫—血瘀或寒证;樱红—暴泻伤阴;干燥—伤津之征。

牙齿—出牙、换牙、龋齿:逾期不出—肾气不足;

齿龈—属胃,齿龈的形、色红肿—胃火上冲

婴儿有白色斑块,影响吮乳,俗称板牙;

腮—腮内(颊部)有无白屑、溃烂等;炎症,鹅口疮,麻疹粘膜斑;

颚—颚部的外观和颜色

(3)★咽喉:喉核(扁桃体)红赤肿大溃烂:红,发热—风热

乳蛾,红,肿大—风热、肺胃之火,咽痛微

红,灰白色假膜不易拭,去—白喉

(4)察鼻:外形、皮肤颜色、分泌物及性状。

(鼻塞;流清涕;流黄涕;长期流浊涕,气味腥秽;鼻翼煽动;鼻孔干燥,鼻衄;鼻准部疹点)

(5)察耳:外观、颜色、分泌物及一些病证;在耳部的特有症状等。(流脓;痄腮;耳背络脉)

(6)察前后二阴:前后二阴的外观和颜色。阴囊紧松、肿、疝气,红赤、潮湿、瘙痒;尿道口红、包皮

(7)察二便肛门:潮湿、红痛、肛裂、脱肛

辨斑疹:

察指纹★部位:虎口直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包括——风、气、命三关

对象:3岁以内(代替脉诊的一种辅助诊法)

方法:用手指轻轻从小儿食指的命关推向风关,使指纹容易显露。观察时应将小儿抱向光亮之处(自然光线)察指纹临床意义:浮沉分表里浮主表(显露),沉主里(不易显露)

红紫辨寒热红主寒,紫主热:鲜红-风寒;淡红不露-虚寒;暗紫-邪热郁滞;紫黑-热邪深重,闭郁血络

淡滞定虚实淡主虚(气血不足): 淡青-体虚有风;淡紫-体虚有热

滞为实(病邪嵇留,营卫阻遏):指纹郁滞-常因痰湿、食滞、邪热郁结所致

■三关测轻重风关—病邪初入,证轻浅

气关—病深入加重—病邪方盛

命关—疾病危重

二、闻诊:运用听觉和嗅觉来辅助诊断疾病的方法,包括:听声音:内容多与内科相同,唯有啼哭声对儿科最有意义

闻呼吸声:可借助听诊器,并应掌握心、肺听诊的基本要领 l?语言声清晰响亮为佳。低弱;呻吟;高声尖呼;谵语;语声嘶哑

2?啼哭声宏亮而长。饥饿—绵长无力。尖锐;嘶哑;延绵而低微

洪亮为实证,微细而弱为虚证;

清亮和顺为轻,尖锐或细弱无力为重

3?咳嗽声:畅利;清扬;重浊;干咳无痰;阵作回声;嘶哑如犬吠声

4?呼吸声:气粗有力;急促哮鸣;急促鼻煽;窘迫面青不咳;低微;双吸气如哭泣声;稍促用口呼吸

5?嗅气味:口气—臭秽;臭腐牙疳;伤食;腥臭

大便—秽臭;酸臭而稀;下利清谷无臭气

小便—短赤,清长少臭,常为脾肾虚寒

三、问诊:个人史:

1.生产史—胎次、产次、是否足月、顺产或难产、接生方式、出生地点、出生状况、孕期母亲的营养和健康情况等。

2.喂养史—方式、添加辅食、是否断奶、断奶后情况、饮食习惯、现食物种类和食欲等。

3.生长发育史—体格、智力发育、坐、立、语、行等开始时间、出牙和囟门闭合时、学习情况等、推测智力发育情况。

4.预防接种史

5.遗传史:家庭成员尤其是直系亲属健康情况近亲婚配、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四、切诊:小儿脉诊,较成人简单:疾病单纯,少七情影响

?健康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软而稍数

?切脉的年龄:3y以后的小儿

?切脉的方法:寸口脉位较短,

?一指定三关: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基本病理脉象

思考题:1、为什么说在儿科四诊中要特别重视望诊?

2、儿科望诊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看指纹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如何?

4、儿科闻诊有哪些主要内容?

5、儿科问诊有哪些主要内容?小儿个人史包括哪些内容?

6、小儿脉诊的方法有哪些?主要脉象及临床意义有哪些?

7、按摸小儿腹部要注意什么?

治法

用药原则:1.治疗必须及时、正确和审慎

为什么?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把握时机,力求及时控制病情,否则疾病由轻转重,由重变危。

2.处方轻巧灵活

为什么?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慎用大苦、大寒、大辛、大热和、峻下、毒烈之品。中病即止,衰其大半而止。

3.注意顾护脾胃

为什么?小儿脾常不足,脾为后天之本。病后注重调理脾胃。

4.重视先证而治

为什么?小儿易病易传,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把握病情演变规律,先发制病,药先于证,顿挫病势,防止传变,治病防变。

5.不可乱投补益

为什么?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不必靠药物补养,长期补益致早熟,邪实加补益,闭门留寇。

6.掌握用药剂量

西药用量:可按体重、年龄、体表面积、成人剂量折算

体表面积(m2)=kg×0.035+0.1

中药用量:(大约比例):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婴儿用1/3,幼儿用1/2 ,学龄儿童用2/3或成人量。

给药方法:1.口服法:喂药方法:中药煎出药量:婴儿60~100ml,幼儿及幼童150~200ml,学龄儿童200~250ml。

2.吹鼻法:鼻腔滴药

3.直肠给药

4.注射法:肌注、静注、静滴。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 (2)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 人的生长发育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在体格方面,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出生后半年内,生长发育最快,半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到青春期又增快。?生长发育中,各功能的发育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整个身体的运动功能,按“从头到脚”的顺序发育,先会抬头,其次挺胸、独自坐,然后会站,最后才会行走。?在小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脑子的生长发育先快后慢,7~8岁大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而生殖器发育先慢后快,幼儿时期发育并不明显,青春期时发育明显增快。皮下脂肪在婴儿时期增加比较快,以后减慢,青春期又稍微快些,这在女孩表现更为明显。?胎儿时期至成人身体各部发育比例标准不是绝对的,个体间存在差异,只要大致在正常标准范围内就可以了。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在不断地完善,形成了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根据小儿年龄阶段的生理解剖特点,一般可将小儿时期划分成七个阶段:?胎儿期,指受孕到分娩这一段时间,共280天;?新生儿期,指出生到1个月;?婴儿期,出生1个月到1周岁;?幼儿期,指1~3岁;?学龄前期,指3~6岁;?学龄期,指6岁到青春期;?青春期,约从十三四岁开始到十八九岁。? 体重增长规律及测量方法判断一个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体重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同时根据体重还可推测出小儿的营养状态。?正常小儿出生的时候平均体重为3.1~3.3千克,男孩比女孩稍重一点。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小儿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范围一般不超过300克,生后3~4天体重就不断增加。体重增加的速度和年龄有关,生后3个月之内生长最快,平均每天增加25~30克,4~5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周岁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1岁以内每个月的体重可按下列公式推算:?1~6个月小儿的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600(克);?7~12个月小儿的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1岁以后平均每年大约增加2千克,2~10岁小儿的体重(千克)=年龄?×?2+8(千克)。例如,1个4岁小儿,他的体重为4×2+8=16(千克)。?一般在10岁以前男孩比女孩重,10~16岁女孩较男孩重,以后男孩又较女孩重。增长速度也不一定很均匀,受多方因素影响。? 身高增长的因素及测量方法身高可以反映骨骼的发育情况。正常小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厘米,身高增长的规律和体重一样,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出生后6个月以内,平均每月长2.5厘米左右。6~12个月,平均每月长1.2厘米左右。1周岁以后的平均身高可依以下公式计算:?身高(厘米)=年龄×5+80(厘米)。例如,4岁小儿的大概身高(厘米)=4×5+80=100(厘米)。青春期身高增长速度加快,12岁以后,就不能按以 上公式推算了。?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1]培训讲学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 数字来源于全国学生体质调查,仅供参考。 表1 中国0~18岁男童体重参照值(kg) 年龄组下等中下等中等中上等上等初生 2.54 2.92 3.30 3.68 4.06 1月~ 3.84 4.47 5.10 5.73 6.36 2月~ 4.72 5.44 6.16 6.887.60 3月~ 5.40 6.19 6.98 7.778.56 4月~ 5.94 6.757.56 8.379.18 5月~ 6.267.148.02 8.909.78 6月~ 6.747.688.62 9.5610.50 8月~7.198.199.19 10.1911.19 10月~7.578.619.65 10.6911.73 12月~8.089.1210.16 11.2012.24 15月~8.489.5910.70 11.8112.92 18月~8.8710.0611.25 12.4413.63 21月~9.3110.5711.83 13.0914.35 2.0岁~10.0111.2912.57 1 3.8515.13 2.5岁~10.9012.231 3.56 1 4.8916.22 3.0岁~11.4012.911 4.42 1 5.9317.44 3.5岁~12.2713.8215.37 16.9218.47 4.0岁~12.6914.4616.23 18.0019.77 4.5岁~13.361 5.3017.24 19.1821.12 5.0岁~14.081 6.2118.34 20.4722.60 5.5岁~14.8817.1319.38 21.6323.88 6.0岁~15.7718.3720.97 23.5726.17 7.0岁~15.2519.3023.35 27.4031.45 8.0岁~16.2120.9725.73 30.4935.25 9.0岁~17.2222.9428.66 34.3840.10 10.0岁~18.4225.1531.88 38.6145.34 11.0岁~20.1527.9235.69 43.4651.23 12.0岁~22.2831.0139.74 48.4757.20

小儿生长发育计算公式

小儿生长发育的生理指标计算公式 小儿身高计算公式(厘米) 2岁以上:年龄×5+80(厘米) 二、体重计算公式(千克) 1—3个月:出生体重+月龄×0.7(千克) 4—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0.6(千克) 7—12个月:出生体重+月龄×0.5(千克) 1岁以上:年龄×2+8(千克) 三、出牙计算方式 牙齿数=月龄-6 乳牙萌出的时间与顺序表: 顺序乳牙名称出牙时间(月) 牙数 上牙下牙总计 1 乳中切牙5~10 2 2 4 2 乳侧切牙6~14 2 2 4 3第一乳磨牙10~17 2 2 4 4 乳尖牙18~24 2 2 4 5 第二乳磨牙20~30 2 2 4 出牙基本上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一般是下颌先于上颌,由前至后的顺序。最先萌出的常是下面中间的门齿,然后是上面中间的门齿,以后挨着中间的门齿左右长出。” 出牙数(婴儿):月龄~4(或6)。例如10个月的婴儿,乳牙应为4颗或6颗;在1岁时多数已有6~8颗乳牙;2岁时乳牙应出齐,共为20颗。” 小儿生长发育的生理指标计算公式 (1)身高:小儿初生时身长约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增 长25厘米。2岁以后计算公式:身长=周岁数×5+75。 (2)体重:小儿初生时体重平均约为3公斤。 体重计算公式: 1~6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600 7~12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500 2岁以上:体重(公斤)=8+年龄×2 (3)头围:测量时以软皮尺齐双眉上方,通过枕后隆起处绕 头一周。新生儿头围平均约为34厘米,生后6个月增长约8厘 米,7~12个月增长4厘米,第二年2厘米,5岁后接近成人。 1

(4)胸围:测量时以软皮尺由背部平肩胛骨下角,经乳头绕 胸一周。出生时胸围约为32厘米,第一年增长约12厘米,第二年增长约3厘米,1岁内小于头围,1岁时几乎相等。2岁后胸 围超过头围。 (5)囟门:后囟于出生后2~4个月内关闭(部分出生时已闭);前囟位于顶骨与额骨之间,呈菱形,于生后1~1岁半闭 合。 (6)牙齿:小儿出生后5~10个月开始出乳牙,1岁时出8 个牙,1岁以后长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1岁半出尖牙,两岁 出第二乳磨牙。20~30个月出齐20颗乳牙。 6岁以后开始换为恒牙,并长出第一磨牙,12岁以后长出第 二恒磨牙,至12~15岁长满28颗恒牙。第三恒磨牙一般在17~30岁长出(即智齿),也可终身不出。6~24个月正常小儿牙齿数公式:牙齿数=月龄-4(或6)。 (7)血压: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1岁以上收缩压计算公式:年龄×2+80毫米汞柱〔133× (年龄×2+80)Pa〕 舒张压=收缩压的1/2~2/3。 (8)呼吸: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1~3个月:45~40次/分 4~6个月:40~35次/分 6~12个月:35~30次/分

小儿生长发育

小儿生长发育 年龄分期:小儿处于连续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器官组织逐渐长大,功能亦渐趋成熟,不同年龄的小儿在形体、生理、病理方面各有其不同特点;由于不同的环境、气候、生活条件等影响,各年龄组小儿患病种类、病理变 化、临床表现也各有差异。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特点,人为地划分7个不同阶段或年龄期,从而有利于掌握保健和医疗工作重点。 (一)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40周,称为胎儿期。 胎儿完全依赖于母体而生存,孕母的健康情况和卫生环境均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如:物理、药物、感染、营养缺乏、心理创伤等。) 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为围生期。 保健重点:护胎、养胎、胎教。 (二)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体质尤其稚嫩,极易受损伤。 保健重点:保暖、喂养、消毒隔离、清洁卫生等。 新生儿期—围生期(围生期:孕28周( 1000g )~生后足7天,是生命遭到最大危险的时期。 (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和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指标) (三)婴儿期:从生后28天到满1周岁为婴儿期。这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第一次高峰)。 易患脾胃疾病、感染性疾病。 保健重点: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营养,及时添加辅食,预防疳证、佝偻病的发生; 按时接受计划免疫接种注意护理和教养。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3周岁称为幼儿期。 体格增长减慢,活动范围增大,接触周围事物增多。智能发育较快,语言、思维和感知能力增强。 易患脾系病证、传染病和发生意外。 保健重点: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营养不良、消化紊乱及传染病。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7周岁为学龄前期,又称幼童期。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趋完善。 性格特点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发生各种意外,如溺水、烫伤、错服药物。 (六)学龄期:从7岁后到青春期来临(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称为学龄期。 体格生长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以外的其他器官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 脑的形态发育基本完成,智能发育进一步成熟。 注意因势利导,保护视力,预防龋齿,充足的营养。 (七)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 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第二次高峰),性别差异常显著。 生理特点: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 保健重点:足够的营养、体格锻炼、注意休息、心理教育及指导。 概念:人体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期的整个过程。 生长发育是小儿时期特有的生理现象,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基本特点。 生长是指形体的增长,主要反映为量的变化。 发育是指功能的进步,主要反映为质的变化。 一、体格的生长: (一)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 具有全人类共同的规律性,但同时表现有种族、地区、民族或个体差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性别、营养、疾病、孕母情况、生活环境等。 生理常数及其临床意义的重要性。 (二)体格生长—体重 机体量的总和(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衡量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指标,临床用药剂量的主要依据。 出生体重3kg ; 1~6个月体重(kg)= 3+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 7+0.5×(月龄–6) 1岁以上体重(kg)= 8+年龄×2 过重:肥胖症;过轻(↓15%):营养不良 体重公式可用于药量和补液计算,不能用于体格发育的评价。 因为体重的增长是一个非匀速的过程,尤其是小婴儿;同时其增长也受遗传、环境影响,因此存在个体差异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篇 儿童保健 第一章小儿生长发育 生长指细胞增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 加,主要是量的变化 发育指人体达到成熟过程中所出现的一 系列变化,主要是质的变化。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第一节小儿体格生长 一、生长规律及临床意义 体重 是身体各器官系统和体液重量的 总和,衡量小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指 标。 增长规律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新生儿期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 婴儿期第一个高峰期 第二年增长速度减慢 青春期第二个高峰期 体重计算公式 生后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8 7-12个月小儿体重(kg)=出生体重(kg)+4.8+(月龄-6) ×0.25 1-10岁小儿体重(kg)=年龄(岁) ×2+7(或8) 临床意义 1、有个体差异±10% 男> 女城市> 农村 2、正常均值±2SD 均值–1~2SD 增长过快可能发生肥胖 增长缓慢可能营养不良 测量方法 身高(长) 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代表头、脊柱 和下肢的增长。反应骨骼发育、身体长度 的指标。 增长规律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1、生后第一年最快,是出生时的1.5倍 2、生后第二年增长速度减慢 3、青春期:第二高峰期 4、头、脊柱和下肢增长速度不一致 身高计算公式 1~10岁儿童身高(cm)=年龄(岁)×7+70 临床意义

正常:±2 SD 生长发育迟缓:< - 2SD 测量方法 坐高 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代表头部与脊柱的增长。 坐高增长规律 出生时33cm 与身高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临床意义 比例大于正常值 头围 反应脑和颅骨的发育。 头围发育规律 出生34cm 1岁46cm 2岁48 cm 5岁50cm 15岁接近成人 临床意义过小 过大 胸围 反应胸廓骨骼、肺、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 胸围发育规律 出生32cm 1岁头、胸围相等 1岁后>头围(年龄–1) 临床意义 交叉延迟胸廓发育异常、佝偻病、营养不良上臂围 代表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的发育, 常用来评价营养状况。 增长规律 新生儿10.2~10.5cm 1~5岁共增长1~2cm 临床意义判断1~5岁小儿的营养状况 >13.5cm 营养良好 12.5cm~13.5cm 中等 <12.5cm 营养不良 测量方法 骨骼发育 1、囟门与骨缝 前囟后囟 囟门与骨缝发育规律

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

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1) 幼儿, 生长发育, 婴儿, 规律, 特点 第一节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 婴幼儿生长是指整个身体或某些器官的增长。婴幼儿发育则表示身体机能成熟的程度。二者 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儿童的生长发育方式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 表现虽然不一样,但有共同的规律。从胚胎形成到出生,从出生到发育成熟是不同阶段的连 续生长发育的过程,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是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年龄大了以后则减慢,直 到停止。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后半年内速度变慢,以后速度 再逐渐慢下来,到青春发育期,速度又开始加快。 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身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 婴幼儿身长的增长主要是下肢长骨的增长。刚出生时,婴儿的身体比例不协调,下肢很短, 小儿身长的中点位于脐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下肢增长的速度加快,身长的中点逐渐下移, 1岁时身长中点移至脐;6岁时移到下腹部;青春期身长的中点近于耻骨联合的上缘。两上

肢左右平伸时两中指间的距离叫指距,主要代表两上肢长骨的增长。出生的指距约48厘米。 上肢长骨增长的情形与身长相似,在一生中指距总比身长略短。 二、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 体围是指绕身体某个部位周围线的长度。通常由头围、胸围、腰围、臀围等指标组成。但对 婴幼儿的体围测量一般只测量其头围、胸围、腰围等。婴幼儿身体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 由中心而末梢。头部最先发育,然后是躯干、上肢,最后才是下肢。2个月时的胎儿头长相 当于身长的1/2,婴儿初生时头长约为身长的1/4,而到成人时仅头长为身长的1/8,这 说明头的发育最早。头脑是人整个身体的“司令部”,它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 身体的生长发育。婴幼儿手的发育较早,在其会走路以前几乎已经掌握了手的各种功能。如 在婴儿刚刚学会爬的时候,主要是靠手的力量向前爬行,而此时腿部还不会与手的力量相互 协调。婴儿下肢的发育较晚,主要是在会直立行走后,才开始逐渐发育的。婴幼儿四肢的发 育,无论是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都是按先中心后末梢的顺序进行的。 三、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有先后快慢的差别。

小儿生长发育计算公式

小儿生长发育计算公式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小儿生长发育的生理指标计算公式 小儿身高计算公式(厘米) 2岁以上:年龄×5+80(厘米) 二、体重计算公式(千克) 1—3个月:出生体重+月龄×0.7(千克) 4—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0.6(千克) 7—12个月:出生体重+月龄×0.5(千克) 1岁以上:年龄×2+8(千克) 三、出牙计算方式 牙齿数=月龄-6 乳牙萌出的时间与顺序表: 顺序乳牙名称出牙时间(月) 牙数 上牙下牙总计 1 乳中切牙 5~10 2 2 4 2 乳侧切牙6~14 2 2 4 3 第一乳磨牙10~17 2 2 4 4 乳尖牙 18~24 2 2 4 5 第二乳磨牙20~30 2 2 4 出牙基本上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一般是下颌先于上颌,由前至后的顺序。最先萌出的常是下面中间的门齿,然后是上面中间的门齿,以后挨着中间的门齿左右长出。” 出牙数(婴儿):月龄~4(或6)。例如10个月的婴儿,乳牙应为4颗或6颗;在1岁时多数已有6~8颗乳牙;2岁时乳牙应出齐,共为20颗。” 小儿生长发育的生理指标计算公式 (1)身高:小儿初生时身长约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增 长25厘米。2岁以后计算公式:身长=周岁数×5+75。 (2)体重:小儿初生时体重平均约为3公斤。 体重计算公式: 1~6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600 7~12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500 2岁以上:体重(公斤)=8+年龄×2 (3)头围:测量时以软皮尺齐双眉上方,通过枕后隆起处绕 头一周。新生儿头围平均约为34厘米,生后6个月增长约8厘 米,7~12个月增长4厘米,第二年2厘米,5岁后接近成人。

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时期

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时期 婴儿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需要摄入适量的营养素,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并预防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等。但此时消化与吸收功能尚不够完善,与摄入需要很不适应,因此易发生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并导致小儿生长发育障碍。这一时期提供母乳喂养与及时合理添加辅食极为重要。小儿能量代射特点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小儿能量的需要分以下五个方面:⑴基础代谢:比成人高,按每日每公斤体重计算,1岁以内约需230.2KJ(55KCal),12岁184.2KJ(44KCal),7岁以后与成人相近104.6~125.6KJ(25~30KCal)。⑵活动所需:新生儿只能啼哭、吮奶,这项需要较少,婴儿约为62.8~83.7KJ(15~20KCal/kg·d),需要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2岁时约为125.6KJ/kg·d(30KCal/kg·d)。⑶生长所需:这一部分热能消耗为小儿所特有。所需热量与生长速度成正比,若饮食所供给的热量不足,生长发育即会停顿或迟缓。婴儿此项热量约占总热量之25~30%。初生数月的婴儿达167.4~209.3KJ(40~50KCal/kg·d),1岁时为62.8KJ(15KCal)。每增加1kg体重需要摄入18410~23849KJ的能量。⑷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婴儿饮食中虽然蛋白质所占比例较成人高,但小儿食物特殊运力作用低,平均为占总热量6%与成人相仿。⑸排泄的消耗:每天摄入的食物不能完全吸收,一部分食物未经消化吸收即排泄于体外,此项热量损失不超过10%,但腹泻时,此项热量丢失大增。综上所述,婴儿用于维持安静状态所需热量(包括基础代谢与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约占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的介绍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的介绍 文章导读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是宝爸宝妈们想要具体知道,因为只有知道了宝宝生长发育的规律,才能知道在宝宝成长各个阶段要注意的内容,知道了宝宝成长发育的规律,可以减少宝爸宝妈们在宝宝成长过程中的盲目,下面是有关于小儿成长发育规律的的具体介绍,有兴趣的宝爸宝妈们可以进来看看,多了解与宝宝有关的知识,可以在宝宝成长阶段更好地帮助宝宝。 (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各年龄小儿生长发育的速度又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婴儿期体重和身长的增长很快,以生后前半年最快,后半年次之,以后速度逐渐减慢,周岁后稳步成长,至青春期又突然加速。(二)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各系统的发育快慢不同,各有先后。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的发育则先快而后回缩。(三)生长发育的顺序性小儿各器官功能的生长发育都遵循着预期的特定顺序:①自上而下小儿3 个月时抬头较稳,4个月时会翻身,5个~7个月时会独坐,8个月时会爬,9个~10个月时会站,1岁时会走,2 岁左右会跑跳。②由近到远如先抬肩、伸臂, 再双手握物,然后手指取物。③由不协调到协调如3个~4个月时见到玩具只能手足乱动拿不到,5个月后就能一把抓住。④先有正向动作后有相反动作先学会向前走,再会向后退。先会抓握东西,后会放下等。(四)个体差异小儿生长发育虽然有预期性, 但在一定范围内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如体格增长的变异情况就很显著。评价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时,必须考虑影响个体的不同因素,并需作连续动态的观察。通过文章对与宝宝成长发育阶段的规律的的具体描述,相信宝爸宝妈们更加清楚宝宝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了,也可以准确地知道住宝宝需要营养最多的期间,减少很多的盲目操作,有助于宝宝的快快长大。希望文章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对宝宝成长发育规律不懂得宝爸宝妈们。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时期不断进行,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例如,体重和身长在生后第一年,尤其前三个月增加很快,第一年为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婴儿3-4个月抬头,6-7个月独坐,7-8个月翻身,8-9个月会爬,10-11个月独站;第二年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12-18个月独走,24个月双足跳,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岁~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青春期的进入和结束年龄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约可相差2—4岁。此期儿童的体格生长发育再次加速,出现第二次高峰,同时生殖系统的发育也加速并渐趋成熟。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儿童生长发育虽按一定总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环境的影响,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生长的“轨道”不会完全相同。1.生长发育是连续不断的过程,但其发育 速度又因年龄而异,如体格方面,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以后速度减慢,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总体讲,年龄越小,体格增长速度就越快。2.生长发育是形态的增长和

功能成熟的过程,是量和质的展,两者相互联系。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3.各系统的发育速度不平衡,发育快慢不同,各有先后。如神经系统发育是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育是先慢后快。4.生长发育虽有一定的规律,但有个体差异,因一些因素影响,如遗传、性别、环境、教养等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一般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虽有一定的范围,但所谓的正常值不是绝对的,必须考虑影响个体的不同因素,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评价时必须考虑个体的不同影响的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1.体重 体重为身体各器官、组织和体液的总重量,是体格发育尤其是近期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临床给药、输液也常根据体重计算用量。 正常新生儿初生体重平均为3.2KG。出生后第一周内由于哺乳量的不足、不显性失水、排尿及排除胎便,体重可以暂时下降3%~9%(生理性体重下降),随后迅速恢复和增长,如10日后继续下降应寻找病因。生后前半年体重呈现第一个增长高峰:出生后前3个月每月增长700~800g,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