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合集下载

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分类: 按其转轴的立卧
卧式离心泵和立式离心泵
其轴上叶轮数目多少 单级和多级
水流进入叶轮的方式 单侧进水和双侧进水
1-滤网和底阀;2-进水管;3-90°弯头;4—偏心异径接头;5-真空表;6-离心泵;7-压力表; 8-渐扩接头;9-逆止阀;10-阀门;11-出水管;12-45°弯头;13-拍门;14-平衡锤
(二)取水特点
山区河流枯水期河流流量很小,取水量占河水枯水径 流量的比重很大,有时高达70%~90%。
平枯水期水层浅薄,不能满足取水深度要求,需要修 筑低坝抬高水位或采用底部进水的方式解决。
洪水期推移质多,粒径大,因此,在山区浅水河流的 开发利用中,既要考虑到使河水中的推移质能顺利排除, 不致大量堆积,又要考虑到使取水构筑物不被大颗粒推 移质损坏。
1.合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
最高水位
8 1
4 最底水位
3
2
7
5
6
阶梯式布置
1-进水间;2-进水室;3-吸水室;4-进水孔; 5-格栅;6-网格;7-泵房;8-阀门井
145.50
146
最高水位
138.51
最低水位
135.50
4400 3200 10300 3300
水平式布置
4 1 24.72
16.11
二、地表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一)河岸引水工程
1.无坝引水
当小城镇或农业灌区附近的河流水位、流量在一定 的设计保证率条件下,能够满足用水要求时,即可 选择适宜的位置作为引水口,直接从河道侧面引水, 这种引水方式就是无坝引水。
2.有坝引水
※定义:当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不能满足自流引 水要求时,须在河道上修建壅水建筑物(坝或闸), 抬高水位,以便自流引水,保证所需的水量,这种 取水形式就是有坝引水。

水能利用的几种主要形式

水能利用的几种主要形式

水能利用的几种主要形式
水能利用的几种主要形式包括:水力发电、灌溉农业、饮用水供应、航运运输、水上娱乐和观光旅游等。

水力发电利用水流能量转化
为电能,为人类的能源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灌溉农业利用水资源进
行农作物的灌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饮用水供应则是将水资源进行
净化、处理、输送,为人类的日常生活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航运运输
则是利用水路进行货物和人员运输,实现跨越大洋的对接。

水上娱乐
和观光旅游利用水上便捷的交通、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水上活动项目,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休闲和娱乐方式。

高中化学必修课----水资源的利用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课----水资源的利用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能力。因此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泡沫较少,而且出现絮状沉淀。而软水中加入肥皂水则产生较多泡 沫,且没有沉淀生成。
2.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若水的硬度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所引起的,这种硬度叫做暂时硬度。 若水的硬度是由钙和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等引起的,这种硬度叫做永久硬度。 要点诠释:(1)水的硬度以水中溶有 Ca2+、Mg2+的多少来衡量。水的硬度是天然水固有的内在 特征,不存在没有硬度的天然水。 (2)一般所说的水的硬度是指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的总和。 (3)天然水大多同时具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4)为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我国饮用水的硬度统一规定为不超过 25°。
1
主要缺点是耗电量大、费用高、无持续杀菌作用。自来水厂很少采用。 (4)除去味道和气味 除去水中不良味道和气味的方法之一,是让水通过由细小活性炭颗粒组成的滤床。这些炭粒的
巨大表面积足以吸附大量的各种杂质。杂质被炭粒吸附于表面。如果杂质是氯,可发生下列反应: 2Cl2+C+2H2O==CO2+4H++4Cl-。通过该反应,含氯的软水中的氯味可能全部消除。
高中化学必修课----水资源的利用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
(含答案解析)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天然水的净化和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知道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从中认识和体会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
【要点梳理】 要点一、天然水的净化【高清课堂: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水的净化】
3.硬水软化 (1)煮沸法(只适用于暂时硬度的硬水) 具有暂时硬度的水经过煮沸以后,水里所含的碳酸氢钙就分解而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
Ca(HCO3)2
CaCO3↓+H2O+CO2↑

水资源规划第2章 水资源综合利用

水资源规划第2章 水资源综合利用
此时常利用水电站厂房作为挡 水建筑物的一部分,使厂房承受 坝上游侧的水压力。
我国已建的浙江富春江和湖北 葛洲坝水电站等,就是这种布置 形式。
河床式水电站布置方式
1.3. 坝内式水电站
如果坝址河道很窄,也可 将发电厂房设在坝体内部。
这种水电站称为坝内式水电 站。
我国已建的湖南风滩水电站
等就是这种布置形式。
三、河川水能资源的基本开发方式
落差是单位重量水体的位能,而河段中流过的水 体重量又与河段平均流量成正比。
集中水能的方法就表现为: (1)集中落差 (2)引取流量
通常采用的集中水能的方式主要有: • 坝式: 坝后式、河床式、坝内式、坝旁式 • 引水式 • 混合式 • 其他方式: 跨流域开发方式、集水网道式、潮汐式、
失相对不大,有可能筑中、高 坝抬水,来获得较大的水头。
这时因水电站厂房本身不能 挡水,就应将其布置在坝下游 侧,与挡水坝分开,用压力引 水管连接坝和厂房。
这是最通常的坝式开发方式。 如黄河上的刘家峡水电站、 长江上的三峡水电站等。
坝后式水电站布置方式
1.2 河床式水电站
采用坝式开发时,若地形、地 质等条件不允许筑高坝,也可筑 低坝或水闸来获得较低水头。
在电力工业中,电站发出的电力功率称为出力, 因而也用河川水流出力来表示水能资源。
水流出力是单位时间内的水能。所以,在图1-1中 所表示的河段上,水流出力为:
N 1 2 E1 2 9.81QH1-2 T
(2-4)
(2-4)常被用来计算河流的水能资源蕴藏量。
二、河川水能资源蕴藏量估算和我国水能资源概况
断面处 流Qi
(m3/s)
河段平 均流量
Q0 (m3/s)
河段水 流出力 N0(kW)

高中化学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二、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中化学资源的特点源自2.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方法
海水 制盐
海水 提溴
海水 提碘
操作方法
①方法:把海水引到盐滩上,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②原理:蒸发海水,使食盐浓缩结晶 ①②方主法 要:的在化预学先原经理过:酸_C_l化_2_+的_2_N浓_a_B缩_r_=海_=_=水_=_2中_N_a,_C用_l_+__B氯__r__2气__氧化溴离子使之成为溴单质;
【合作探究】
(1)(教材二次开发)教材实验4-2探究了从海带中提取碘,如何提取最后一步滤液中的 碘单质?(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提示:加入苯进行萃取。碘单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向碘水中 加入苯,振荡分层,上层紫色,下层无色。 (2)碘易溶于苯,如何从苯中分离出单质碘?(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提示:蒸馏或水浴加热。 (3)(思维升华)用H2O2氧化I-有何优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提示:过氧化氢是绿色氧化剂,还原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且不混入其他杂质,同时 颜色变化明显,便于观察。
最终用Cl2处理,则可获得大量的工业溴。
(3)步骤 Ⅱ 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提示:SO2+2H2O+Br2====4H++2Br-+
S
O
2 4

(4)由此反应可知,除保护环境外,在工业生产中还应解决什么问题?
提示:强酸和溴对设备的腐蚀。溴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SO2生成H2SO4,因此要 注意强酸和溴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D.H2O
(4)步骤⑤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水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要做好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工作,就要了解水资源及其重要作用,世界水资源利用情况,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当今世界,水资源不足和污染构成的水源危机成为任何一个国家在政策、经济和技术上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992 年 1 月联合国在冰岛举行了水和环境国际会议,呼吁寻觅新的途径,对淡水资源做出评价、发展和管理。

1993 年,世界银行提出了有关水资源的新课题。

粮农组织最近成立了一个关于水和持续农业发展的国际项目(LAP-WASAD),这些信息表明,水资源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人类对水资源的开辟利用分两大类:一类是从水资源取走所需的水量,满足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后,数量有所消耗,质量有所变化,在此外地点回归水源。

另一类是取用水能(水力发电)、发展水运、水产和水上游乐,维持生态平衡等,这种利用不需要从水源引走水量,但是需要河流、湖泊、河口保持一定的水位、流量和水质。

在此我们所讨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主要是第一类用水形式。

(一)水资源及其重要作用1、水资源地球上水的总贮量约有亿 km3,其中约 97%为海洋咸水,不能直接为人类利用。

二淡水的总量仅为亿 km3,而且这不足地球总水量 3%的淡水中,有%是以冰川和冰帽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山上,也难以为人类直接利用; %为地下水和土壤水,其中 2/3 的地下水深埋在地下深处;江河、湖泊等地面水的总量大约惟独23 万 km3,占淡水总量的%。

因此,惟独约 20%的淡水是人类易于利用的,而能直接取用的河、湖淡水仅占淡水总量的%。

可见,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2、水循环地球表面的水在太阳辐射能和地心引力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蒸发和蒸腾到大气中,并在空中形成云,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传播到不同的地域,再以降雨或者降雪等形式回到海洋或者陆地的表面。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说课稿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说课稿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地理教材中的重要章节,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水资源的特点、分布、重要性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存在形式和分布特点。

(2)掌握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利用方式。

(3)学会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地理工具,提高地理读图和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关注,培养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分布特点。

(2)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难点(1)理解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影响。

(2)探讨可持续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二、说学情学生在之前的地理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对于水资源的具体特征、开发利用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系统的认知。

此外,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日常观察也能为学习本节课提供一定的感性认识。

三、说教法1.讲授法:讲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合作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海水的综合利用

海水的综合利用

不用水洗 酒精浸泡
取样处理
转化为无 机灰烬
灼烧
溶解
过滤
浸取I-
验证
实验过程
先氧化 后检验
海水是一座巨大的液体资源宝 库,合理环保的开发利用海水 资源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方向。
一些对纯度要求较高的不活泼金属 也可以采用电解其盐溶液的方法来 进行冶炼,例如:
通电 2CuSO4+2H2O===2Cu+2H2SO4+O2↑
其它的石油加工 石油经过催化重整,可以使链状烃 转化为环状烃,获得苯、甲苯等重 要化工基本原料。
3.聚合反应和高分子材料 由低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小)生成 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反 应叫做聚合反应。
聚乙烯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 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巨大是高分子的基本 特征,也是它们与低分子化合物的根本区别。 高分子有天然的,如蛋白质、纤维素、淀粉 等,也有人工合成的,如聚乙烯等。三大人 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和合 成纤维。
⑤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吸收塔 内的溶液中的溴单质。
(2)进行从海带中提取碘实验的反 应原理及应注意的问题
①反应原理:海带中的碘元素主要 以I-的形式存在,提取时用适当的氧 化剂将其氧化成I2,再萃取出来。
如用H2O2做氧化剂,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是: 2I-+H2O2+2H+=I2+2H2O
海带不要用水洗,以免洗去海带中 的碘;用干海带从而易于燃烧;灼 烧海带的地方要注意通风。
化学资源 海水资源 生物资源
能源 ……….
海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1、海水资源的广阔性 2、海水资源的多样性 3、海水资源的分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四、湖泊、水库取水工程形式
(二)湖泊、水库取水工程类型
1. 隧洞式取水和明渠式取水
2. 分层取水
13:46:27
19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3. 岸边式或湖心式取水
13:46:27
20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五、海水取水工程形式
(一)影响取水的自然因素
(1) 弯曲河段 (2) 顺直河段 (3) 有沙洲、边滩的河段 (4) 有支流汇入的河段
13:46:26
3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一、地面取水位置的选择
2、取水点应设在水质较好的地段;
(1) 为避免生产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的影响,取 水点应设在污水排放口上游100m以外;
(2) 应避开河流中的回流区和死水区; (3) 沿海区,应考虑海水对取水水质的影响,避
13:46:27
26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二、集水建筑物类型 (一)垂直系统
1. 管井 2. 筒井与大口井 3. 轻型井
13:46:27
27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二、集水建筑物类型 (二)水平系统
1. 坎儿井
13:46:27
28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二)水平系统
2. 截潜流工程
1、海水直接利用; 2、海水淡化; 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 3、海水农业。
乐山海水淡化
太阳能海水淡化
风能海水淡化
鲽鳎鱼类养殖 海参海胆养殖
13:46:27
33
第三节 多种水资源联合开发利用
二、其他水资源的联合开发利用
(三)中水利用
13:46:27
13
13:46:27
14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三、河流取水的工程形式
(二)移动式取水构筑物 有下列情况时考虑使用移动式取水构筑物: (1) 河水位变幅较大而取水量较小; (2) 供水要求紧迫建固定来不及; (3) 水文资料不全,河岸不稳定; (4) 设计临时性的供水水源时。
13:46:26
1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按水源划分:
岩缝
冰山 河流 森林
沙漠
河流、湖泊、水库、海洋
等水体取水。
按取水构筑物构造型式分: 地下水
海岸
固定式 活动式
13:46:26
2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一、地面取水位置的选择
1、取水应设在具有稳定河床、靠近主流并有足够水深的 地段;
二、地面取水构筑物设计的一般原则
(4)取水构筑物应根据水源情况,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以防止下列情况发生:
① 漂浮物、泥沙、冰凌、冰絮和水生生物的阻塞; ② 洪水冲涮、淤积、冰冻层挤压和雷击的破坏; ③ 冰凌、木伐和船只的撞击。
(5)在通航河道上,应根据航运部门的要求在取水构 筑物处设置标志。
13:46:26
(2)分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
13:46:27
10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三、河流取水的工程形式
(一)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2.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取水头部+进水管+集水井+泵站
13:46:27
11
13:46:27
12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三、河流取水的工程形式
(一)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3. 斗渠式取水构筑物 进水斗槽+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按水流补给方向分: 顺流式 逆流式 侧坝进水逆流式 双向式
5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二、地面取水构筑物设计的一般原则
(1)大型取水构筑物在设计前应进行水工模型试验;
(2)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百年一遇频率确 定;
(3)取水构筑物的布置及型式,应根据取水量和水质 的要求,考虑地质地形等影响因素,通过技术经 济比较确定;
13:46:26
6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3. 卧管井
13:46:27
29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二、集水建筑物类型 (三)联合系统 联井、辐射井、筒管井
(四)引泉工程
张家山引泉工程 济南引泉工程
13:46:27
30
第三节 多种水资源联合开发利用
一、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联合开发利用
地表水
地下水
土壤 水库 森林
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运用两种类型: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4. 潮汐式取水
13:46:27
24
5. 幕墙式取水
13:46:27
25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一、地下水水源地的选择 (一)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
1. 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 2. 水源地的地质环境 3. 水源地的经济性、安全性和扩展
前景
(二)分散式水源地的选择
7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三、河流取水的工程形式
(一)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1.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集水井+泵站 根据集水井和泵站的相对位置,分为合建式 和分离式两种类型。
13:46:26
8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1)合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
13:46:26
9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1. 海水含盐量高,腐蚀性强 2. 海洋生物 3. 潮汐和波浪 4. 泥沙淤积
13:46:27
21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五、海水取水工程形式
(二)海水取水工程类型
1. 引水管渠取水
13:46:27
22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2. 岸边式取水 3. 斗槽式取水
13:46:27
23
免吸入咸水。
13:46:26
4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一、地面取水位置的选择
3、取水点应设在具有良好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的地段;
4、取水点应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区; 5、取水点应避开天然障碍物和人工
构筑物; 6、取水点应避开冰凌的影响; 7、取水点的位置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
13:46:26
分为缆车式和浮船式两种。
13:46:27151 缆车式13:46:27
16
2. 浮船式
13:46:27
17
第一节 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四、湖泊、水库取水工程形式
(一)影响湖泊、水库取水的自然因素
1. 水量、水位 2. 水生生物 3. 泥沙沉积 4. 水质 5. 风浪
13:46:27
18
(1)水库与泉水联合供水; (2)利用含水层进行调蓄。
13:46:27
31
第三节 多种水资源联合开发利用
二、其他水资源的联合开发利用 (一)雨水利用
1、屋面集雨系统; 2、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 3、生态小雨水利用系统。
13:46:27
32
第三节 多种水资源联合开发利用
二、其他水资源的联合开发利用 (二)海水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