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经典语录
马未都:变土为金话陶瓷

马未都:变土为金话陶瓷作者:马未都来源:《资治文摘》2008年第08期市场上的陶俑多假货我们今天对陶器的认识非常低,所以在收藏市场上,陶器的价位一直偏低。
早年北京潘家园市场刚刚形成的时候,有大量陶俑涌到市场,比如小型的汉兵马俑、说唱俑;还有一些动物俑,比如骆驼、马。
因为说唱俑很容易讨一般人的喜欢,所以仿制的特别多。
有一年,潘家园这种俑的数量突然增多,买的人也随即增多,各类消息也增多,很多人都冲过去买,甚至很多大单位都去买。
有一个单位买了很多,乐不可支,又找了许多专家鉴定,当时把我也请去了。
看完以后,众说不一,有人说这东西对,有人说这东西不对,闹得矛盾比较激烈。
当时这些俑都搁在地上,在一个大走廊里排了很长的队。
我当时提了两条。
第一条,我说:“我们现在已看到的这部分俑,从西汉起到隋唐止,几百年时间,历朝历代的俑都有了,从无间断。
这些俑同时凑在一起的可能性有多大?或者说从统计学角度上讲,概率有多大?”第二条,我说:“你们注意没注意,所有的俑神态各异,非常精彩,但有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的俑上附着的土都是一样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历史上所有下葬的地方,都是事先想好的。
历朝历代的东西,不可能都跑到一个地方下葬,绝对不可能。
这些俑有山东出土的、河南出土的、河北出土的、陕西出土的,这就决定上面附着的土质不可能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当时觉得这件事特别可疑。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凡事都激动的人,一听说这事,他就说:“我不能落空!”上去就买!每天早上天不亮,他就去潘家园,指挥一辆卡车,让工人往卡车上装。
他的俑买得都很便宜,装满一卡车后就运回家,他在大兴租了个院子,运了满满一院子。
我劝他要慎重,但他不死心,还说:“你看那么多人都在买,还有那么多单位,不能等到最后,机会让我给丧失了。
”后来隔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来找我,说:“那事儿有点危险。
”我问:“怎么危险呢?”他说:“这事儿有一个问题,我去洗这些俑发现的。
”俑上全是土,他就用水冲洗。
马未都说玉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玉充满了敬意。
我们敬重玉,第一是在精神上。
古人几千年前就已经发现,一块美石,不管是攥在手里,还是打一个眼儿佩戴在身上,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第二是在道德上,把玉上升了一个高度。
我们说“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深入人心,千古不变。
成语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的是人的品格,最高等级的品格。
所以,古人谆谆告诫:“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马未都说玉文/马未都82All Rights Reserved.玉的本质就是美丽的石头美石为玉,玉的本质就是美丽的石头。
中国人给玉定的概念比较宽泛,所以今天会遇到很多问题。
比如雨花石是不是玉呢?按照今天严格的标准,它不能称之为玉,但从古代的角度看,它就是一块玉。
那么,玉的标准是什么呢?古人已经做过总结了,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是玉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这个标准一直影响到今天。
什么叫仁、义、智、勇、洁?怎么去理解呢?感觉比较抽象。
那么,玉具象的一面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玉的最表象的东西,第一就是颜色。
古人对玉的颜色的记载比较多,有红色、黄色、绿色、蓝色、黑色、白色。
今天想起来,玉好像没有这些颜色。
谁看到过红色的玉、蓝色的玉?其实,古人所指可能跟今天有所不同,当时对玉的概念比较宽泛。
比如古人说的“红玉”可能是红玛瑙,“绿玉”可能是绿松石,“蓝玉”可能是青金石。
今天说玉的颜色,相对来说都限定在一个范围之内,首推白玉、青玉、黄玉,包括青白玉,就是青色和白色之间;再就是碧玉、墨玉;还有花玉,也就是一块玉上有多种颜色。
和田玉是等级最高的玉要对玉有所了解,首先就要知道玉的产地。
中国有多少地方产玉呢?现在有据可查的中国产玉的地方至少有几百处,甚至上千处。
我们了解一下最主要的几个地方。
首推新疆和田。
新疆和田玉是等级最高的玉。
乾隆时期宫廷里的玉,大部分都来自和田地区,比如摆件、器皿、玉牌子、如意等等,不胜枚举。
中国历史上很多战国的玉、汉代的玉,以及唐宋元明清很多优良的玉,都是从这个地方出产的。
人生的意义马未都对白

人生的意义马未都对白人生的意义马未都对白马未都是中国知名主持人、作家和思想家,他以其深入浅出的方式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思考人生意义的对话。
马未都在《心灵鸡汤3》一书中曾给人们带来一个令人深思的对白,这个对话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触动了人们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个对白源自于一次马未都与一位读者的对话。
读者问到:“马老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活着?”这是一个广大人们都关注的问题,一个寻找人生意义的探索。
马未都面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回答。
他说:“我们为什么要活着?因为我们人类是有思想的动物,我们思考着宇宙、生命、时间等等这些普遍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是不活着,这个宇宙,这个宇宙里的一切,就全都黯淡了。
所以说,我们要活着,我们要思考这些问题。
”这个对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马未都对人类思考的独特解读。
他认为人类是有思想的动物,与其他物种相比,我们可以思考宇宙、生命、时间等等普遍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思考的独特性使得我们的存在具有了某种意义。
如果我们不活着,我们所思考的一切都将失去意义,于是我们要活着,要不断地思考这些问题。
这个回答不仅仅是尊重了人类的智慧和思考能力,更给人们指明了一个活着的方向。
马未都的观点暗示着一个深层的道理——人生的意义是在于思考、探索和追求智慧。
人类通过不断思考与探索,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巩固了自己的存在与意义。
然而,这个对白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
有人认为,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思考和智慧的追求。
人生的意义可能源于每个人身上独特的价值和使命。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观,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去寻找和实现这个意义。
对此,马未都在后续的对白中也有所回应。
他表示,人类的智慧和思考能力是人类活着的一种方式,而人们追求的个人意义和价值则是在思考和寻找智慧的过程中产生的。
无论是思考与智慧的追求,还是个人意义的寻找,都是人类活着的一种方式,都在不同的层面上为人生注入了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马未都:古玩“捡漏”的7句箴言,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马未都:古玩“捡漏”的7句箴言,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度有人追问马未都先生,作为一个普通的收藏者如何鉴定古董的真伪。
马爷却笑着坦言,纠结这样的问题并没有什么意义。
最根本是需要建立一个正常的文化消费观,不能为了投资而踏进古玩这个圈子,也不能一味想着捡漏,世间三百六十行,行行入门都得交学费。
哪有行业龙头是没有出过血的。
也有人总是问,马未都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编辑变成如今坐拥千亿的“京圈第一”?俗语说,盛名之下无虚士。
马未都先生趣谈自己的收藏轶事,在那些传奇经历与平实语录中,概括出七个“捡漏窍门”,能否从门外汉蜕变成圈内人,就在此一击。
马未都先生捡漏的故事真的是三言两语道不尽,他曾经在北京的潘家园淘到很多宝贝儿,比如全国不足百件的汝窑瓷,唐朝皇帝用的邢窑白瓷,海南黄花梨的长条案等,这些古玩都在观复博物馆内熠熠生辉。
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西南,现在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马爷曾调侃“贼不走空”,他在潘家园转转,在地摊上也能找到蒙尘的“珍珠”。
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从太上老君炼丹炉里得到的,马爷的眼力儿可不是一般人能练成的。
撇开时势造英雄的客观因素,下面七条建议,也许能给初学者的你提供一些参考。
一、器不过手瓷器是最为脆弱的,也正因如此“汝钧哥官定”任何一种都有难以估量的价值。
但是在古玩摊上,无论看什么,尤其是瓷器等易碎品,坚决不要让卖家递给你。
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因为无意失手或故意松手而导致残损,那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二、物归原位买家和卖家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当你看完后,自觉主动地“物归原位”会给卖家增加印象分,说不定他认为与你有缘,将压箱底儿的物件拿出来给你看一看。
三、不买不还如果一开始就没打算买,就不必讲价了。
这算是古玩界不成文的规定,一方面不要浪费双方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留下个好名声,说不定下次会再来。
四、莫学“棋圣”古话说“观棋不语真君子”,在古玩摊上也是如此,切莫认为别人是“当局者迷”,自己则是“旁观者清”。
马未都关于文玩的名言

马未都关于文玩的名言
“我搞收藏这么多年,见过唯一贬值的东西就是人民币。
这世界上最傻的一种人,就是把自己辛苦赚钱的钱存到银行里,即不让它产生价值,又不让实现愿景,一辈子只为一串数字忙活,从来没有好好过一天。
”—马未都
“新人首要的就是戒贪,如果不能控制住捡漏、捡便宜的欲望,那就肯定会吃大亏。
收藏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喜欢的门类的书读一遍,若是不去学习收藏的相关知识,只带着钱去收藏,那么必死无疑。
”-马未都
“鉴定本身就是一种技术活,但鉴定本身不科学,你甭听那些专家成天说这也算一科学,它不是真正意义的科学,它不是用仪器说话,它是眼学、目鉴、经验学、社会学。
”-马未都
“买了还想买是收藏家,买了就想卖是收藏着,收藏家和收藏者实际上也就这点差距。
”-马未都
“收藏,收的是人心,收的是真情!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无论他是多么的平凡渺小,可总有一些情支撑着我们去前行。
”-马未都
“我的经验是你要是想收藏,一定要有一部分现金,严防好东西出现你没钱了。
那时基本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买了甲就不能买乙,经常借钱。
最怕的是身上有钱,那堆东西可以买,但你放弃了。
”-马未都
“市场很残酷,它训练人,我看过很多博物馆的人到市场跟前就虚了,就不敢说话了。
”-马未都。
马未都财富观:年轻三十岁 我愿一无所有(职场经验)

马未都财富观:年轻三十岁我愿一无所有(职场经验)马未都汉族,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当过机床工。
1981年,发表小说《今夜月儿圆》,随后成为《青年文学》编辑。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
出版多部有关收藏的著作。
1996年10月,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成立。
2002年,创办了观复博物馆杭州馆。
2007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观复博物馆”,正式实行理事会制。
马未都很忙。
采访的时间原定在晚上11点。
而11点半,他还在回家的路上。
央视的百家讲坛,新出版的书,以及凝集了他几十年心血的观复博物馆。
学者,作家,收藏家。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事情,都在他一个人身上。
但他接受采访时仍然认真而热情。
也许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播者,他愿意把他的所知所学、生命体验,付诸言说,如同他把自己珍爱的收藏品,置于自己创办的博物馆中,让所有人分享美好。
希望《马未都说》对孩子有用理财一周报:前段时间您似乎一直忙着推介新书。
说说这三本书吧。
马未都:实际上,三本书,《马未都说》的枕上篇、车上篇和厕上篇,现在只出了一本。
不过,这三本书的内容其实是可以互换的。
书的内容,都是我个人对前半生的小结,也是人生经验的汇集,说一些感悟,努力讲清一些事理。
文字上,每篇都按照人情、事理、文化、杂谈四个部分分类。
没想讲多大的道理,都写得比较短。
理财一周报:对自己的书,您最看重它会有怎样的成绩?市场销售旺,好看,或者有用?马未都:我最希望这套书让孩子们读了之后,能学到点东西,对他们能有些好处。
这里的孩子们是指大学毕业之前的。
让他们能明白一些事理。
实际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过成功教育的标准。
我在这本书里,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分类,一条条说出来。
马未都的经典语录份

马未都的经典语录(一)份马未都的经典语录 12、你跑得再快也没有用,前面是一个井!3、每个人活在世间,说起来都是极偶然的事。
4、我觉得人生所有的事情,有的应该记,有的没必要记。
5、人一定是到了没有挥霍时间的时候,才感到时间的紧迫。
6、当你在一人独处时,手捧一本心爱的书,所获得的乐趣无法用语言描绘。
7、我写了一本大书。
书贵了点儿。
但足足有4公斤重,躺着不可以阅读。
8、你看着女孩挺漂亮,但是脾气大。
追,追到家,天天摔锅砸碗,你受不了!9、人的聪明不是天生的,而是接受信息的一个反馈!接受得越多,反馈得越多。
10、对于茶,解渴解暑解乏解腻是第一位的,解忧解闷银愁解悟是第二位的,但第二比第一享受。
11、你为什么有恐惧呢?那里因为你修行还不到家,当你有了这些修行的时候,你可能就不恐惧了。
12、书本身是知识的载体,当知识攀上高枝,依赖网络或其它能更好地生存时,书作为文物,会像竹简一样载入史册。
13、趋利、趋名、趋静,你处于那个阶段?二层半扒上去看看,也是好的。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能给你内心一种愉快。
14、__人注重式样,在造型好的基础上材质才会起作用;而东方人注重材质,式样放在了其次,家具必须是硬木良材。
15、一个人的成熟在于当他的个人意愿不能表达,或能够表达但不可能如愿时,他能够心平气和的对待,而不是怨天尤人。
16、人全世界看都有一特征:就是扎堆不团结。
到处都有中国城,唐人街,但是这些人呢,他并不团结。
所以它(排华势力)可以各个击破。
17、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百分之八十终生用不上,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学校孜孜不倦地学习呢?我们实际上一直在学习一种学习的方法。
18、文明一定趋同,文化必须求异。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社会是锅粥,过了坎还有沟。
八卦如同算卦,算卦都是废话。
有态度的脱口秀,有玄机的脱手秀。
19、通过寻根,我们能看到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求,这些追求,放在一个民族的大背景中,其实每一笔都精彩,每一笔都没那么精彩,但是共同构成了一个精彩的民族史。
马未都我深知人生一世草虫一秋

马未都:我深知,人生一世,草虫一秋马未都:观虫一生如观己我对斗蟀这个事有点情感,这斗蟋是我们一代人小时候的一个极大的乐趣,今天孩子的乐趣基本都在动漫和游戏上,我们小时候没有这些,所有的乐趣都来自于天然。
从养虫文化讲,“花鸟鱼虫”,“虫”排在最后,应该处于末端,关于虫的文化却是挺复杂的事。
看虫子它的一生很快就完成了,过去虫子都是百日虫,100天,条件好了可以养200天,现在可以养半年。
观其一生,观人如观己,看见别的生物能看见自己,我们岁数说大就大了。
我们今天对于声音的感受,都变得非常迟钝,尤其听自然的声音的时候,没那个感受,因为你听不见。
如果偶然下乡,你听到鸡叫的时候,会突然觉得这个特别亲切,马上各种自然的声音就出现了,出现了人声,碰撞的声音,各种声音,那就是一种生活,这种生活过去就融入在日常当中。
今天社会变化非常大,很多社会的观也看不到了。
我小时候北京的印象逐渐没了,现在进胡同的感受恶劣大于美好,很难再有特别美好的感受。
人的心态发生越大的变化,我们越更需要知道过去。
白峰的《斗蟋小史》,把“斗蟋”这样一件个小事写成一本书是挺累人的事,谁写谁辛苦。
我喜欢文物,是觉得文物的挑战非常大,因为在文物上,有的难题不容易绕过去。
写小说有难题是可以绕的,尤其中国写小说,专业都不太严谨,我们少看到非常专业的严谨的作家,包括今天最流行的影视剧之类,专业戏剧中的专业问题,往往都会出差错。
中国人是一个非常宽容包容的民族,对什么事都并不斤斤计较。
所以生活中最好的态度是“算了”“凑合着”,由于全民族这样的态度,所以文学作品的整体质量不是太好。
但白峰写的《斗蟋小史》很好,很严谨,这样的书是我比较愿意读的。
人生一世,草虫一秋,都是一样的,你很快就会变成一个轮回的点而已。
所以我们现在说很珍惜这种生活,是因为生活越来越短了。
嘉宾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未都经典语录
1、这好事也得往名人身上赖,当然了这坏事也得往名人身上赖。
2、你跑得再快也没有用,前面是一个井!
3、说苏轼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首先,古代没有电视,要是有电视也不出去了,就在屋里看电视剧了,看百家讲坛了!我们现在也可以有这样的生活,出去让蚊子咬的全是包
4、马老师说他买了个桌子12000美金,和卖方倒两杯酒,咱俩一人一杯,咱俩这生意就算做成了,现在我【卖方】告诉你,我是花60块钱买的!
5、我们的民族一定要到最后时刻,才会爆发出超常的力量。
6、人的寿数是以生命的形式体现的,生卒两个时间是人的寿数。
中国古人尊重生命的开始,遂将年龄加上怀胎十月的一个虚数,就是我们常说的虚岁,其实虚岁不虚,实实在在的一个生命。
7、今天我们渐渐知道人定胜天的局限,这个局限有两个坐标,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
在时间前,我们的胜利是短暂的一瞬;在空间面前,我们的胜利是渺小的一点,知道这些,就感叹天之伟大,人的愿望可笑。
8、我们读古书,常常困难重重,障碍多多。
这不是古人笨拙,而是今人无知,历史的长河中,文明在筛选中淘汰,多数消亡,少数滞留;这滞留下的包括抽象符号组成的书,后人的任务是将书再度翻译,重现历史真实,审视文明。
9、年轻的时候"伏案急书"——不是睡着了就是写检查呢、
10、这个椅子没想到今天毁他手里了。
11、马先生,我那椅子现在特新。
12、牌桌,四面有抽屉,把准备输的钱都放到里头
13、说屏风的时候,晚上一伸懒腰,给捅地上去了
14、到门口一人发一小纸条上面写着“此塔是紫檀的”
15、我估计现在能买个电视厂我估计
16、奥迪的车标抄的是我们明朝的床的图案。
17、你看着女孩挺漂亮,但是脾气大。
追,追到家,天天摔锅砸碗,你受不了!
18、据说人类开始进入读图时代,这是非常可怕的行为,会让人类进步的脚步就此终止,甚至倒退。
人类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自身看不见自身的困境,如同我们自生到死,从哪一天走下坡路的,谁也不知。
19、当你在一人独处时,手捧一本心爱的书,所获得的乐趣无法用语言描绘。
20、书本身是知识的载体,当知识攀上高枝,依赖网络或其它能更好地生存时,书作为文物,会像竹简一样载入史册。
21、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百分之八十终生用不上,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学校孜孜不倦地学习呢?我们实际上一直在学习一种学习的方法。
22、你今天所处的社会不是专门为你一个人设计的,除了你爹妈,顶多还有个对象,没有人哄着你玩,把你举上天。
凡是举你的人,一定怀有不良动机,而这类人更不易相处,人心叵测。
23、对于茶,解渴解暑解乏解腻是第一位的,解忧解闷银愁解悟是第二位的,但第二比第一享受。
∙牛刀经典语录
∙铁凝经典语录
∙杨振宁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