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分析培训资料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打印机
空气光学系统
过虑器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传导光纤
第12页
9、光学系统结构
帕邢-龙格罗兰圆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13页
光学系统结构—罗兰圆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14页
仪器结构图— 前面板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15页
仪器结构图
-火花台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6.500
Angstroms
第7页
e、谱线波长与能级关系
能级能量差: E = hv= hc/
E = 原子内两个能级能量差
h = 普朗克常数 6.6256 x 10-27 焦耳 v = 频率 c = 光在真空中传输速度 = 谱线波长
第16页
仪器结构—
后面板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17页
仪器结构—左侧面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18页
仪器结构--右侧面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19页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20页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21页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9页
g、传输介质对谱线强度影响
材料介质 • 玻璃 • 空气 • 石英 • 光导纤维 • 高纯氮气或氩气
> 310 nm > 190 nm > 160 nm > 210 nm > 120 nm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10页
4、基础概念
--绝对光强 --相对光强(光强比) --背景强度 --背景等效浓度 BEC --检出限(ILOD) --方法测定下限(MLOD) --暗电流检测 --恒光测试 --标准化(F7) --类型标准化(F8)
光谱分析培训资料汇编

光谱分析培训资料2006年9月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培训资料说明:以下内容仅是该类检测人员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知识,还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需用业余时间学习,实际经验需在操作中去积累。
有关实验室认可内容将以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为依据进行专题培训。
理论知识一、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1.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又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从光源发出的被测元素特征辐射通过元素的原子蒸气时被其基态原子吸收,由辐射的减弱程度测定元素含量的一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2.分类:通常分为2 类a) •火焰原子吸收分析:由火焰将试样分解成自由原子。
b) .石墨炉无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依靠电加热的石墨管将试样气化及分解。
3.优点:a) .检出限低。
可达ng.ml-1级。
b) .选择性好,原子吸收光谱是元素的固有特征。
c) .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达到1%没有困难,最好可以达到0.3%或更好。
d) .抗干扰能力强,一般不存在共存元素的光谱干扰。
干扰主要来自化学干扰。
e) .分析速度快,使用自动进样器,每小时测定几十个样品没有任何困难。
f) . 应用范围广,可分析周期表中绝大多数的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g) . 进样量小,一般进样量3~6ml.min-1h) .仪器设备相对简单,操作简便。
4.不足:主要用于单元素的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动态范围通常小于 2 个数量级。
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定量方法吸光度与试样中被测元素含量成正比A=Kc (A —吸光度;c—被测元素的含量;)常用的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最基本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浓度直读法。
1.标准曲线法:用标准物质配制标准系列溶液,在标准条件下,测定各标准样品的吸光度值Ai ,对被测元素的含量ci。
在同样条件下,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值Ax,根据被测元素的吸光度值Ax,从校正曲线求得其含量ci 。
2.标准加入法:分取几份等量的被测试样,在其中分析加入不等量的被测元素标准溶液,依次在标准条件下测定它们的吸光度值,制作吸光度值对加入量的校正曲线,用外推法求得样品溶液的浓度3.浓度直读法:在标准曲线为直线的浓度范围内,先用一个标样定标,通过标尺扩展,将测定吸光度值调整为浓度值,以后测定试样时直接得到它的浓度值。
红外光谱培训(课件)

• 固体样品制样
• 固体样品制样由压模进行,压模的构造如 图所示:
• 压模由压杆和压舌组成。夺舌的直径为13mm, 两个压舌的表面光洁度很高,以保证压出的薄 片表面光滑。因此,使用时要注意样品的粒度、 湿度和硬度,以免损伤压舌表面的光洁度。 • 组装压模时,将其中一个压舌光洁面朝上放在 底座上,并装上压片套圈,加入研磨后的样品, 再将另一压舌光洁面朝下压在样品下,轻轻转 动以保证样品面平整,最后顺序放在压片套筒、 弹簧和压杆,通过液压器加压力至10t,保持 3min。
液体池构造如下图所示:
• 液体池是由后框架、垫片、后窗片、间隔片、 前窗片和前框架 7 个部分组成。一般后框架和 前框架由金属材料制成;前窗片和后窗片为氯 化钠、溴化钾等晶体薄片;间隔片常由铝箔和 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成,起着固定液体样品的 作用,厚度为 0.01~2mm。 • 液体池的装样操作将吸收池倾斜 30°,用注 射器(不带针头)吸取待测的样品,由下孔注 入直到上孔看到样品溢出为止,用聚四氟乙烯 塞子塞住上、下注射孔,用高质量的纸巾擦去 溢出的液体后,便可进行测试。
• 压片法:
• 粉末状样品常采用压片法。将研细的粉末 分散在固体介质中,并用压片器压成透明 的薄片后测定。固体分散介质一般是KBr, 使用时将其充分研细,颗粒直径最好小于 2μm(因为中红外区的波长是从2.5μm开始 的)。本底最好采用相应的分散介质 (KBr)。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 的新一代红外光谱仪,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 扫描速度快,可以在1s内测得多张红外谱图; 二. 光通量大,可以检测透射较低的样品,可以检测气 体、固体、液体、薄膜和金属镀层等不样品; 三. 分辨率高,便于观察气态分子的精细结构;四是测 定光谱范围宽,只要改变光源、分束器和检测器的配 置,就可以得到整个红外区的光谱。 因此红外光谱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高分子化 学、无机化学、化工、催化、石油、材料、生物、医 药、环境等领域。
岛津光谱分析仪培训手册

光谱分析仪培训手册文件编号:承认确认作成目录:第一章培训纲要第二章 仪器结构介绍第三章 仪器分析操作介绍第四章 仪器保养、维护及维修第五章工作曲线发生故障的处理方法第一章培训纲要一、 培训目的:让员工充分了解仪器各项功能及仪器的操作、保养、维护等工作;保障仪器正常运行;保证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二、 培训范围:品证保证中心相关人员。
三、 培训考核方式:书面考核及实际操作。
第二章仪器结构介绍一、相关定义:1.1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原理:物质中所含某元素的量不变化时,该物质发射光谱时的光谱的强度也变化。
对该强度进行测光,可知道物质中所含元素的浓度。
1.2光谱分析:使用光谱仪,采用放电方式对试样中所含分析元素进行激发,根据测量原子谱线的光谱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1. 3 光电测光法:采用光电倍增管检测光强度的测定法。
1. 4 电极:作为形成放电间隙的试样和对电极的总称。
1. 5 予放电时间:设定从放电开始到激发强度稳定这一段的非积分时间。
1.6氩气:在电极周围形成流动的氩保护气罩,以降低试样影响,减少空气中氧的吸收,确保放电稳定;1.7分析试样:供检测用试样。
1.8标准试样:根据JIS(日本工业标准)或其它相应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结合分析元素含量定值,用于制作检量线用的试样。
1.9标准化试样:仪器运行上段时间或检测一定数日的试样后,对检量线进行校正所使用的氩样。
二、仪器结构简介:(一)仪器结构:(二)处理系统介绍:(三)补助工具介绍:真空泵第三章仪器分析操作介绍一、仪器操作前的检查内容:氩气流量调节旋钮(待机时为1升)1.1检查氩气余量:打开氩气瓶的通气阀门,检查压力表上的读数,氩气压力一般0.1Mpa以上,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压力低于0.1Mpa以下,须更换气瓶。
(注意:氩气压力低于0.1Mpa或气瓶无氩气才更换,会导致仪器内部进入空气,测试结果不正确)。
1.2检查氩气流量:打开通气阀门后,观察氩气增压器内上否有水泡冒出,如果有则说明有氩气流出现象;另外,观察发出室旁边的确氩气流量计指针,流量指针指的位置即是氩气流量值。
光谱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光谱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光谱分析中,波长最长的是()。
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微波答案:C解析:光谱中波长最长的是红外光,波长范围大约在700纳米到1毫米之间。
2. 光谱分析中,波长最短的是()。
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X射线答案:D解析:X射线的波长最短,大约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
3. 光谱分析中,哪种光的波长范围与可见光最接近?()A. 紫外光B. 近红外光C. 远红外光D. 微波答案:B解析:近红外光的波长范围与可见光最接近,大约在700纳米到2500纳米之间。
4. 光谱分析中,哪种光的波长范围最宽?()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微波答案:D解析:微波的波长范围最宽,从1毫米到1米不等。
5. 光谱分析中,哪种光的波长最短,能量最高?()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伽马射线答案:D解析:伽马射线的波长最短,能量最高,波长小于0.01纳米。
二、多选题6. 光谱分析中,以下哪些是光谱分析的常用技术?()A. 原子吸收光谱B. 原子发射光谱C. 红外光谱D. 核磁共振光谱答案:ABCD解析: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都是光谱分析中常用的技术。
7. 光谱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光谱的产生?()A. 光源B. 样品C. 仪器D. 环境条件答案:ABCD解析:光源、样品、仪器和环境条件都会影响光谱的产生。
8. 光谱分析中,以下哪些是光谱分析的优点?()A. 灵敏度高B. 选择性好C. 操作简便D. 可以进行无损检测答案:ABCD解析:光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和可以进行无损检测等优点。
三、判断题9. 光谱分析中,所有类型的光都是电磁波。
()答案:√解析:光谱分析中涉及的光,包括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等,都是电磁波的一种形式。
10. 光谱分析中,波长越长,能量越高。
()答案:×解析:光谱分析中,波长越短,能量越高。
企业培训-光谱培训new1钢研纳克光谱讲座 精品

幻灯片1●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主讲教师:张海强幻灯片2●本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火花发射光谱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熟悉火花光谱仪器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3、具备火花发射光谱仪器的实际操作能力;●4、掌握该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即分析检测技术基础、仪器与操作技术。
幻灯片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幻灯片71.1.1 光谱和光谱分析●光谱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
即按照波长(或频率)顺序排列的电磁辐射。
可见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和宇宙射线等都是电磁辐射。
幻灯片8光谱分析属于光学分析。
光学分析是基于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辐射信号的波长和强度或发生的变化来测定物质的一类分析方法。
包括光谱法和非光谱法。
按获得方式:发射光谱法、吸收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按本质特性:分子光谱(红外吸收、紫外-可见吸收、分子荧光和磷光)、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原子荧光、X射线荧光)幻灯片9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统称为光学光谱。
一般所谓“光谱”仅指光学光谱而言。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幻灯片151.2.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过程使试样在外界能量的作用下转变成气态原子,并使气态原子的外层电子激发至高能态。
当从较高的能级跃迁到较低的能级时,原子将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而发射出特征谱线。
产生的辐射经过光栅进行色散分光后,用检测器采集按波长顺序排列的谱线的强度,经计算机处理得到不同元素的含量幻灯片1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幻灯片171.2.2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热能、电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幻灯片181.2.3 能量辐射公式● 式中E2、E1分别为高能级、低能级的能量,通常以电子伏特为单位;● h 为普朗克常数(6.6256×10-34J ·S );● ν及λ分别为所发射电磁波的频率及波长,c 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等于2.997×1010cm ·s-1。
光谱分析培训资料

光谱分析培训资料2006年9月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培训资料说明:以下内容仅是该类检测人员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知识,还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需用业余时间学习,实际经验需在操作中去积累。
有关实验室认可内容将以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为依据进行专题培训。
理论知识一、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1.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又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从光源发出的被测元素特征辐射通过元素的原子蒸气时被其基态原子吸收,由辐射的减弱程度测定元素含量的一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2.分类:通常分为2类a).火焰原子吸收分析:由火焰将试样分解成自由原子。
b).石墨炉无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依靠电加热的石墨管将试样气化及分解。
3.优点:a).检出限低。
可达ng.ml-1级。
b).选择性好,原子吸收光谱是元素的固有特征。
c).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达到1%没有困难,最好可以达到0.3%或更好。
d).抗干扰能力强,一般不存在共存元素的光谱干扰。
干扰主要来自化学干扰。
e).分析速度快,使用自动进样器,每小时测定几十个样品没有任何困难。
f).应用范围广,可分析周期表中绝大多数的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g).进样量小,一般进样量3~6ml.min-1h).仪器设备相对简单,操作简便。
4.不足:主要用于单元素的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动态范围通常小于2个数量级。
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定量方法吸光度与试样中被测元素含量成正比A=Kc(A—吸光度;c—被测元素的含量;)常用的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最基本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浓度直读法。
1.标准曲线法:用标准物质配制标准系列溶液,在标准条件下,测定各标准样品的吸光度值Ai,对被测元素的含量ci。
在同样条件下,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值Ax,根据被测元素的吸光度值Ax,从校正曲线求得其含量ci。
2.标准加入法:分取几份等量的被测试样,在其中分析加入不等量的被测元素标准溶液,依次在标准条件下测定它们的吸光度值,制作吸光度值对加入量的校正曲线,用外推法求得样品溶液的浓度3.浓度直读法:在标准曲线为直线的浓度范围内,先用一个标样定标,通过标尺扩展,将测定吸光度值调整为浓度值,以后测定试样时直接得到它的浓度值。
光谱分析培训资料

光谱分析正在从传统的单一维度信息获取向多维度信息获取方向发展。例如,红外光谱可 以同时获取样品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信息,X射线衍射可以同时获取样品的晶体结构和 化学成分信息。
光谱分析在各领域的展望
01
环境监测
光谱分析在环境监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红外光谱可以用于
检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紫外-可见光谱可以用于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
光的吸收
当光线通过物质时,物质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导致光谱中这些波长的光强 度减弱或消失。吸收的光谱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光的散射
光线通过物质时,除了被吸收外,还会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光线的方向和波 长都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光谱线的强度与宽度
光谱线的强度
光谱线的高度或强度可以反映原子的数量或浓度。高浓度或高数量的原子会产生 更强的光谱线。
宝石鉴定与文物鉴赏
总结词
光谱分析可用于宝石鉴定和文物鉴赏,以确定宝石的成 分、质量和真伪;鉴赏文物的材料、工艺和年代等信息 。
详细描述
在宝石鉴定中,光谱分析可被用于确定宝石的成分、结 构和缺陷,以评估其质量和真伪。例如,红外光谱技术 可用于检测宝石中的水分子或有机物;拉曼光谱技术可 用于检测宝石中的化学成分等。在文物鉴赏中,光谱分 析可用于确定文物的材料、工艺和年代等信息,以评估 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例如,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可 用于检测文物的元素组成;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检测文 物的涂料层等。
02
光谱分析基础知识
原子能级与跃迁
原子能级
原子中的电子处于不同的能级状态,这些能级状态具有不同 的能量值。能级之间的跃迁是光谱分析的基础。
跃迁原理
当原子受到外部能量的刺激时,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 ,同时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对这些光的检测和分析, 可以了解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谱分析培训资料
2006年9月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培训资料
说明:以下内容仅是该类检测人员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知识,还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需用业余时间学习,实际经验需在操作中去积累。
有关实验室认可内容将以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为依据进行专题培训。
理论知识
一、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又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从光源发出的被测元素特征辐射通过元素的原子蒸气时被其基态原子吸收,由辐射的减弱程度测定元素含量的一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2.分类:通常分为2类
a).火焰原子吸收分析:由火焰将试样分解成自由原子。
b).石墨炉无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依靠电加热的石墨管将试样气化及分解。
3.优点:
a).检出限低。
可达ng.ml-1级。
b).选择性好,原子吸收光谱是元素的固有特征。
c).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达到1%没有困难,最好可以达到0.3%或更好。
d).抗干扰能力强,一般不存在共存元素的光谱干扰。
干扰主要来自化学干扰。
e).分析速度快,使用自动进样器,每小时测定几十个样品没有任何困难。
f).应用范围广,可分析周期表中绝大多数的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g).进样量小,一般进样量3~6ml.min-1
h).仪器设备相对简单,操作简便。
4.不足:
主要用于单元素的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动态范围通常小于2个数量级。
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定量方法
吸光度与试样中被测元素含量成正比
A=Kc(A—吸光度;c—被测元素的含量;)
常用的定量方法:
有标准曲线法——最基本的定量方法
标准加入法
浓度直读法。
1.标准曲线法:
用标准物质配制标准系列溶液,在标准条件下,测定各标准样品的吸光度值Ai,对被测元素的含量ci。
在同样条件下,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值Ax,根据被测元素的吸光度值Ax,从校正曲线求得其含量ci。
2.标准加入法:
分取几份等量的被测试样,在其中分析加入不等量的被测元素标准溶液,依次在标准条
件下测定它们的吸光度值,制作吸光度值对加入量的校正曲线,用外推法求得样品溶液的浓度3.浓度直读法:
在标准曲线为直线的浓度范围内,先用一个标样定标,通过标尺扩展,将测定吸光度值
调整为浓度值,以后测定试样时直接得到它的浓度值。
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组成
光源
原子化器、氢化物发生器
分光系统
检测系统
1.光源——空心阴极灯:由待测元素本身或其合金制成,内充惰性气体。
2.火焰原子化器:由雾化器、雾化室及燃烧器三部分组成
a). 雾化器:通过毛细管由气流的负压吸入溶液,并将溶液分散成非常细的雾滴。
b). 雾化室:预混室,燃气、助燃气、分散雾滴在此充分地混合均匀。
c).燃烧器:用于混合气燃烧之用。
一般是单缝燃烧器。
我们所使用的是空气乙炔火焰燃烧器与氧化亚氮乙炔燃烧器。
3.氢化物发生器:用于易形成氢化物的元素测定,As、Se、Sb、Hg元素
4.光学系统:单色器,分单光束与双光束。
5.检测系统:接收被火焰吸收后信号输入到光电倍增管,变成电讯号,最后经过转换由记记录
仪显示出来。
操作知识
一、检测的样品
1.油漆漆膜
2.颜料及天拿水
二、执行标准
1.ASTM F963-03Standard Consumer Safety Specification for Toy Safety 2.EN71-3Safety of toys Part 3: Specification for MigrationofCertain El ements
3.ISO8124-3 Safety of toys Part3: Migrationof certainelements
4.GB6750-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
5.Hasbro SRS-012 Corporation QualityAssuranceSafety and Reliability Specification
6.Mattel QSOP 3600Quality and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
7.GB18581-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8.GB18582-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9.HJ/T201-2005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水性涂料
10.各标准检测项目及限量指标
三、样品的前处理(请见工作指引WI-检测-FX-006)
1.样品中总量重金属的前处理方法:
a). 微波消解法:常用方法
b).湿法灰化法
c). 前处理过程中需注意事项
●总量样品消解需完全彻底,消解液需澄清透明(含填料的样品除外),防止微波泄漏。
●滤液转移应防止污染,定容应准确。
●正确使用微波消解炉(见工作指引YQ-001),正确选定消解程序,这一点非常重要。
●湿法消解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防止爆沸及消解液飞溅
2.样品中可溶性重金属含量的前处理方法
a). 指定浓度的酸液,在一定条件下对样品的萃取,获得萃取液。
b). 需注意事项
●恒温水浴的温度需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样品应充分分散在萃取液中,当浸润效果不好时,可少量加入有机溶剂。
四、标准溶液的配制
1.标准溶液名称(国家二级标物)
●铅,Pb
●镉,Cd
●铬,Cr
●钡,Ba
●砷,As
●硒,Se
●锑,Sb
●汞,Hg
按照工作指引(FX-035)的要求配制相应浓度的标准贮备液,使用前再配制标准工作液2.配制及使用标液的注意事项
a). 使用前需首先确认标液是否在有效期内,不得使用过期标液。
b). 正确使用经校准合格的标准计量器具,最好全部选用A级。
c).标准计量器具必须洁净,不得污染。
定容必须准备。
五、样品上机测试
1.正确操作原子吸收仪,仪器为Varian AA200(见仪器说明书)
2.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a). 在测试开始前应首先预热元素灯15~30min,注意观察灯的发光是否正常和稳定。
b). 根据所测的元素不同,正确的选择燃烧器:
●空气-乙炔燃烧器MKⅥ:用于测试Pb,Cd。
●氧化亚氮-乙炔燃烧器MK7:用于测试Cr,Ba
●燃烧器在使用前应使缝口干净无沉积盐。
c). 测试As,Se,Sb,Hg选用氢化物发生装置,应注意正确使用,在每次测试前均应测量样品以及还原剂等的吸入量。
d). 由于汞元素的可升华性,在测试Hg时,是用冷原子法,在还原剂作用下对直接生成汞原子气体进行检测。
d). 点火后注意观察燃烧器火焰不应带有缺口。
e). 标液测试时注意其吸光度与相关性,一旦出现异常需重测标液或重新配制标液。
f). 样品液测试时注意观察信号,确认是否有干扰,如有干扰应消除或扣除背景。
g). 注意气源使用的安全性(见工作指引GL-015)
h). 检测完毕后应注意雾化室的清洗,排净系统内燃气与助燃气。
i).注意软件系统中实验条件的设置应正确,输入的数据应核查,须准确无误。
3.酸度计、纯水机、电导仪、分析天平等仪器的使用请见仪器说明书及相关工作指引。
六、原始记录与报告
1.所有记录应完整,清晰,应及时,如实记录。
2.报告应规范,数据准确,结论正确
七、仪器维护保养(见工作指引)
1.微波消解炉的维护保养
●消解罐:保持其干净,不可被污染,不能用利器刮、剥结污以防止罐身被损害,缩短使用寿
命。
●扳手:正确使用,防止被酸腐蚀,在活动部位上加润滑油保护。
●机身:每次消解完后清洗机身内部防止酸雾沉积,以导致转盘不转动。
●弹簧片:随时检查安全弹簧片是否有裂纹,在选用程序时应确保不超压,保证弹簧片的使用
寿命。
3.原子光谱仪的维护保养
●燃烧器:作用是使样品原子化,因而在使用前后均应清理缝口的灰尘和积灰,使火焰燃烧稳
定,原子化程度高。
●吸样毛细管:每次测试后应清洗或疏通,以保证吸液量均匀一致。
●雾化室:定期清洗,以便气、液混合均匀,快速排出废液。
●空心阴极灯:每次点灯后应从阴极辉光的颜色判断灯的工作是否正常,发光是否稳定,发
光部分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应马上进行(活化)处理,保证视窗的干净整洁。
八、工作指引
1.分析方法工作指引:WI-检测-FX-***
2.仪器类工作指引:WI-检测-YQ-***
3.管理类工作指引:WI-检测-GL-***
九、要求
以上内容均需在3个月内掌握,既要具备一般的理论知识,又要熟练地掌握全部操作过程,经过理论与操作考核且通过考核,方可授权独立上岗开展检测工作。
考核不限于以上内容,只要检测过程中涉及的理论与操作知识均在考核范围内。
未通过考核者马上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