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仪基础知识应用培训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打印机
空气光学系统
过虑器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传导光纤
第12页
9、光学系统结构
帕邢-龙格罗兰圆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13页
光学系统结构—罗兰圆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14页
仪器结构图— 前面板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15页
仪器结构图
-火花台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6.500
Angstroms
第7页
e、谱线波长与能级关系
能级能量差: E = hv= hc/
E = 原子内两个能级能量差
h = 普朗克常数 6.6256 x 10-27 焦耳 v = 频率 c = 光在真空中传输速度 = 谱线波长
第16页
仪器结构—
后面板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17页
仪器结构—左侧面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18页
仪器结构--右侧面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19页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20页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21页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9页
g、传输介质对谱线强度影响
材料介质 • 玻璃 • 空气 • 石英 • 光导纤维 • 高纯氮气或氩气
> 310 nm > 190 nm > 160 nm > 210 nm > 120 nm
spectro火花光谱仪培训
第10页
4、基础概念
--绝对光强 --相对光强(光强比) --背景强度 --背景等效浓度 BEC --检出限(ILOD) --方法测定下限(MLOD) --暗电流检测 --恒光测试 --标准化(F7) --类型标准化(F8)
直读光谱仪基础知识培训

直读光谱仪的分析原理
玻尔理论是光谱分析基本理论 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而元素又都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每个电子都处在一定的能级上, 具有一定的能量,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在稳定状态,它的 能量最低,这种状态称基态。当物质受到外界能量(电能和 热能)的作用时,核外电子就跃迁到高能级,处于高能态(激 发态)电子是不稳定的,激发态原子可存在的时间约10-8秒, 它从高能态跃迁到基态,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因为每一种元素的基态是不相同的,激发态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发射的光子是不一致的,也就是波长不相同的。依据波 长入可以决定是那一种元素,这就是光谱的定性分析。另一 方面谱线的强度是由发射该谱线的光子数目来决定的,光子 数目多则强度大,反之则弱,而光子的数目又和处于基态的 原子数目所决定,而基态原子数目又取决于某元素含量多少, 这样,根据谱线强度就可以得到某元素的含量。
直读光谱仪的分析原理
直读光谱仪的分析原理:样品经车床加工后,通过 固定激发台的分析架使样品将火花室密封,并将车 光的表面覆盖在电极上方。用电弧(或火花)的高 温使样品中各元素从固态直接气化并被激发而发射 出各元素的特征波长,用光栅分光后,成为按波长 排列的“光谱”,这些元素的特征光谱线通过出射 狭缝,射入各自的光电倍增管,光信号变成电信号, 经仪器的控制测量系统将电信号积分并进行模/数转 换,然后由计算机处理,并打印出各元素的百分含 量。
现今主要光谱仪生产厂家
瑞士ARL应用研究实验室公司 日本岛津 德国斯派克分析仪器公司 英国阿朗(ARUN) 中国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 我公司采用瑞士ARL应用研究实验室公司的
ARL3460型直读光谱仪
直读光谱仪用途
直读光谱仪的用途: 用于定量测定金属样品中化学元素的浓度。 最适用
岛津直读光谱仪培训讲义 100

26
2.9 时间分解分析法
元素在激发时,由于元素的性质不同,其发光 相位的状态和强度特征是不同的。 时间分解测光法是利用微秒级的高速快门,按 照不同的相位段截取最佳的脉冲信号。 经过PDA的处理,从而提高了多种元素同时分 析的范围,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精度和分析 速度。 能够进行某些元素的状态分析。
Ct
D1 D2
D1 D2
D1 D2 Ct C0 d
—下限管理值 —上限管理值 —控制样品目标含量值 —控制样品由工作曲线测定的分析值 —工作曲线表达式中的常数项
计算修正系数AC,MC:
当|Ct-C0|≤D1时,AC=0,MC=1。 当D1<|Ct-C0|≤D2时,AC=Ct-C0,MC=Ct/C0或MC=(Ct-d)/(C0-d)。 当|Ct-C0|>D2时,不计算系数,此时AC,MC仍然应用原来的数值 。
如何进行控样修正:
C≥Ct时,用CAC=C+AC计算。 C<Ct时,用CMC=C×MC或CMC=(C-d)×MC+d计算。 可以强制系统采用CAC=C+AC或CMC=C×MC(或CMC=(C-d)×MC+d)的 方式计算。
14
1.12 含量分析计算流程
开始测定
强度测定
强度计算 标准化 含量转换 工作曲线选择 共存元素修正 100%修正 控样校正 特殊公式计算 结果输出
40
3.7 氩气管路图
①氩气瓶 ②压力表 ③减压阀 ④电磁阀 ⑤分析流量调节阀 ⑥待机流量调节阀 ⑦流量计 ⑧激发台 ⑨氩气增压器
41
3.8 氩气流量的调整
旋转氩气待机流量控 制盘,调节氩气待机 流量,PDA-5500Ⅱ型 为1L/min,PDA-7000、 PDA-5500Ⅲ、PDA5500Ⅳ型为0.5L/min。 在分析时旋转氩气分 析流量控制盘,调节 分析流量氩气分析流 量,PDA-5500Ⅱ型为 10L/min,PDA-7000、 PDA-5500Ⅲ、PDA5500Ⅳ型为8L/min。
光谱分析仪器知识培训资料

光谱分析仪器知识培训目录前言 (1)第一章红外光谱法及相关仪器 (3)一. 红外光谱概述 (3)1. 红外光区的划分 (3)2. 红外光谱法的特点 (4)3.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 (4)二. 红外光谱仪 (4)1. 红外光谱仪的主要部件 (5)2. 红外光谱仪的分类 (7)3. 红外光谱仪各项指标的含义 (10)三.红外光谱仪的应用 (13)四.红外试样制备 (14)四.红外光谱仪的新进展 (15)第二章紫外-可见光谱法及相关仪器 (17)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概述 (17)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7)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18)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类 (20)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各项指标含义 (21)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校正 (22)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 (23)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进展 (24)前言分析仪器常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可分为吸收光谱分析法和发射光谱分析法,而吸收光谱分析法又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谱分析方法:它包括有核磁共振,X射线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微波谱,原子吸收光谱等。
但最常用的则是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这些方法的最基本原理是物质(这里说物质都是指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下同)对电磁辐射的吸收。
还有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也是比较常用的手段,它们的原理是基于物质发射或散射电磁辐射。
其实物质与电磁辐射的作用还有偏振、干涉、衍射等,由此发展而成的是另外一系列的仪器,如椭偏仪、测糖仪、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等,这些仪器都不是基于光谱分析法,不是我们介绍的重点。
吸收光谱可分为原子吸收光谱和分子吸收光谱。
当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会发生反射、散射、透射和吸收电磁辐射的现象,物质所以能够吸收光是由物质本身的能级状态所决定的。
例如原子吸收可见光和紫外光,可以使核外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都需吸收一定波长的光。
光电直读光谱仪培训资料

光电直读光谱仪培训资料一、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光电直读光谱仪是一种用于光谱分析的仪器,通过测量不同波长下样品吸光度的变化来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或者CCD(Charge-coupled device)等光敏器件实现光线的接收和处理,然后通过信号放大和数字化转换,最终得到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数据。
二、光电直读光谱仪的操作步骤1. 打开光电直读光谱仪的电源,并等待仪器初始化。
2. 调节仪器的波长范围和分辨率,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测量条件。
3. 准备好待测样品,将其置于样品室内,并关闭样品室的盖子。
4. 点击仪器上的测量按钮,开始进行样品的光谱测量。
5. 测量完成后,保存测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三、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应用领域光电直读光谱仪主要应用于化学、生物、药物、环境等领域的光谱分析。
它可以用于快速测定样品的成分、浓度、纯度等参数,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室分析、工业生产等领域。
四、光电直读光谱仪的优势1. 高灵敏度:光电直读光谱仪采用高灵敏的光敏器件,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测量精度。
2. 宽波长范围:光电直读光谱仪可以覆盖较宽的波长范围,适用于不同波长下的光谱分析。
3. 快速测量:光电直读光谱仪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样品的光谱测量,提高工作效率。
五、光电直读光谱仪的注意事项1. 在使用光电直读光谱仪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标定,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样品的处理和准备,避免对仪器产生污染或损坏。
3. 定期对光电直读光谱仪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光电直读光谱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谱分析仪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测量和宽波长范围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室分析和工业生产中。
掌握光电直读光谱仪的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对于准确、高效地进行光谱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六、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实验操作示例为了更好地了解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实验操作,下面以测量DNA溶液的光谱为例进行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打开光电直读光谱仪的电源,等待仪器初始化完成。
光谱仪基础知识应用培训

三、OES产品涉及的基本概念及 相关术语
光栅及焦距 谱线、一级谱线和二级谱线 色散率和分辨率 光谱干扰 光路校准 标准样品、标准化样品及控制样品
四、原子发射光谱(AES)分析的 基本原理
1、概述: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AES):元素在受到热或电激发时, 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 依据特征光谱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年,基尔霍夫(Kirchhoff G R)、本生(Bunsen R W) 研制第一台用于光谱分析的分光镜,实现了光谱检验; 1930年以后,建立了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五、发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 标准样品曲线法:用单次或多次方程式来近似表 示; • 控制试样法:用一个与分析试样的冶金过程和 物理状态相一致的控制试样用于控制分析试样 的分析结果。 • 选取控制试样原则: 1)元素含量与分析试样相近; 2)有相同的冶炼过程和物理状态; 3)含量准确,成份分布均匀,无物理缺陷。
-0.02
+0.27 +0.01 +0.29
+0.049
+0.032 +0.171 +0.239
如果把击靶点比 作仪器的分析数据, 评价一下各图的误差 情况?
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
1、平均值(Average)
2 、标准偏差(SD)
3、 相对标准偏差(RSD)
RSD=SD/X
BEC(Background Equivalent Concentration)背景浓度 在检测到的曲线强度中除了分析信号外,还有光谱本身 的背景。当没有信号输入时,此时检测到微弱的光强度转化 为浓度值,叫做BEC。 LOD(Limit of Detection)检出限 是仪器在背景干扰中能检测到的最小浓度,当然在检出 限以下的信号也可以读出,但其结果缺乏真实性。LOD可以 通过BEC和标准偏差RSD来确定 LOD = K · BEC· RSD/100, k是可靠性系数,通常 k=3 .
ARL3460直读光谱仪基础知识培训.

直读光谱仪分析环境
仪器的周围环境:尽量防尘
防震。 温度允许范围:16-30摄氏 度,每小时变化不超过5摄氏 度。 湿度允许范围:20-80%。 鉴于温湿度的要求,直读光 谱室就要求有空调及除湿机 (南方比较潮湿,空调可能 达不到除湿要求)。 光谱分析室还需要有温湿度 计,用来测室内温湿度是否 达到要求。
了一种完善的分光装置,这个装置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 光谱仪器,从而建立了光谱分析的初步基础。 1882年,罗兰发明了凹面光栅,即是把划痕直接刻在凹球面 上。凹面光栅实际上是光学仪器成象系统元件的合为一体的 高效元件,凹面光栅的问世不仅简化了光谱仪器的结构,而 且还提高了它的性能。 1928年以后,由于光谱分析成了工业的分析方法,光谱仪 器得到迅速的发展,一方面改善激发光源的稳定性,另一方 面提高光谱仪器本身性能。 六十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计 算机的小型化及微处理机的出现和普及,成本降低等原因、 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光谱仪器几乎100%地采用计算机控制, 这不仅提高了分析精度和速度,而且对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和分析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
我国光谱仪发展历程
1958年开始试制光谱仪器,生产了我国第一
台中型石英摄谱仪,大型摄谱仪,单色仪等。 59年上海光学仪器厂,63年北京光学仪器厂 开始研究刻制光栅,63年研制光刻成功。 1966—1968年北京光学仪器厂和上海光学仪 器厂先后研制成功中型平面光栅摄谱仪和一 米平面光栅摄谱仪及光电直读头。1971— 1972年由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研究成功国内 第一台WZG—200平面光栅光量计,结束了 我国不能生产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历史。
光谱仪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结构
光谱仪的基本结构
光谱仪的基本结构
岛津直读光谱仪培训讲义100

4
1.2 特征光谱的产生
? 通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在激发光源作用下,原子获得 足够的能量,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的能量状态即激发 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外层电子就从高能级向 较低能级或基态跃迁。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射出去, 这样就得到了发射光谱。原子发射光谱是线状光谱。
? 用100%修正制作的工作曲线,横轴为化学分析值和内标元素 含量的比值。
12
1.10 控样校正
? 由于共存元素的原因,化学分析值和分析结果产生偏差,控 样校正就是为修正此影响,测定与分析样品组成相似的控制 样品(已知精确化学分析值的样品),得到分析结果和化学 分析值的关系,以分析未知样品的含量。
共存元素修正 100%修正 控样校正
特殊公式计算 结果输出
15
1.13 样品分析流程
16
1.14 分析流程
标准化分析
控样校正
确认分析 OK
样品分析
X ? Xt ? 3?
X ? Xt ? 3?
确认分析
NO
OK
样品分析
17
第2章 岛津光电发射光谱简介
2.1 PDA-7000型光电发射光谱分析仪
? 采用时间分解 PDA(Pulse Distribution Analysis Method, 脉冲分布分析法)测光法。
? 用接近上限和下限的两个标准样品标准化称为两点标准化。用接近上限的 一个标准样品标准化称为一点标准化。
? 当条件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应进行标准化。另外,经过规定的时间或 分析了规定数量的样品后,应进行标准化。
? 标准化修正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具备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 具备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 具备实验室一般仪器和设备的操作能力; 具备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 具备数据统计处理和误差理论的基础知识; 具备一定的电子电路原理及基础知识。
三、OES产品涉及的基本概念及 相关术语
光谱及原子发射光谱 火花光谱 分析基体、分析程序和校准曲线 基态和激发态 原子线和离子线 分析线和参比线 分析强度、参比强度及强度率 内标线和内标元素 罗兰圆
五、发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 标准样品曲线法:用单次或多次方程式来近似表 示; • 控制试样法:用一个与分析试样的冶金过程和 物理状态相一致的控制试样用于控制分析试样 的分析结果。 • 选取控制试样原则: 1)元素含量与分析试样相近; 2)有相同的冶炼过程和物理状态; 3)含量准确,成份分布均匀,无物理缺陷。
1
2 3 4
17.44
17.75 17.30 17.60
17.46
17.77 17.37 17.80
17.48
17.78 17.48 17.88
17.51
17.82 17.66 17.48
17.53
17.83 17.67 18.02
17.5 8
17.8 1 17.7 0 18.1 0
17.50
17.(Paschen-Runge)装置
六、光学系统:
1.光栅
b c 光栅方程: ml = d(sin θ + sin Φ) a -法线 θ -入射角 Φ -衍射角 d -光栅常数 M -衍射光谱级次
d a
全息光栅:利用全息照相方法,氩离子激光器作为干涉仪和光致抗 蚀剂作为记录材料制造的光栅.全息光栅能获得较高的线色散率, 分辨率和信噪比,获得更高的刻线数. 线色散率:把不同波长的辐射能色散开的能力.D=m*R/(d*cosΦ) 闪耀角: θ=Φ=β(β光栅槽面与光栅平面的夹角) 分辨率:光学系统能正确分辨出两条紧邻谱线的能力. 集光本领:光学系统传递辐射的能力.
五、发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3、原子发射光谱的非光谱干扰 非光谱干扰主要来源于试样组成对谱线强度的 影响,这种影响与试样在光源中的蒸发和激发过程 有关。 激发温度与光源等离子体中主体元素的电离电 位有关,当等离子区中含有大量低电离电位的成分 时,激发温度较低。电离电位愈高,光源的激发温 度就愈高。所以,激发温度也受试样基体组成的影 响,进而影响谱线的强度。
直读光谱仪基本结构
分光系统
激发光源
检测器
数据处理系统
进光系统
激发光源
光源的作用:给原子核外电子提供能量
激发台
由多层结构组成,要保证 绝缘、密封、不变形。
进光系统
引导包含分析样品中各种元素 特征谱线单色光的复合光进入 分光系统,要求做到尽可能小 的光损失。 由于要分析波长小于190nm的 元素,所以这部分系统要做到 密封、没有任何气体泄漏。 并且这部分中的透镜还起到隔 绝真空的作用,一定要保证透 镜表面的干净。
钙原子结构图
3、光谱产生原理:
热能、电能
基态元素M
E
激发态M*
特征辐射
发射光谱的步骤:
1. 基态: 基态对应的是原子中一个电子处于可能达到的最低的原子轨道。 2. 激发态: 当外界向该原子提供能量时,原子中的电子就可以提升到激发 态。如果入射光子能量足够大,该电子会从对于该原子的束缚态中 被激发出来,失去了电子的原子即离子化了。 3. 发射电磁波: 在被激发后,电子会以发射一个具有特定能量的光子的形式回 到能量较低的激发态(或是基态)。处于不同激发态的电子发射的 光子具有不同的电磁波长,这显示出它们各自独特的谱线。
四、原子发射光谱(AES)分析的 基本原理
2、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通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在激发光作用 下,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 较高的能级状态即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 稳定的,其寿命小于10-8s,外层电子就从高能级 向较低能级或基态跃迁。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 式发射出去,这样就得到了发射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是线状光谱。 谱线波长与能量的关系如下: E2-E1= h*c/λ 式中E2、E1分别为高能级与低能级的能量, λ为波长,h为Planck常数,c为光速。
离子跃迁,产生特征谱线的过程:
发射电磁波(单色光)
只要在低能级有空穴存在,高能级的电子就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一定会返回 到有空穴的低能级,这时候高能级的电子在返回到低能级时,多余的能量就会 以发射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个过程就叫离子跃迁过程。
电磁波谱与可见光谱:
光谱线范围:
红外光范围 可见光范围 紫外光范围(UV)
五、发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五、发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2、原子发射光谱的光谱干扰及校正 在发射光谱中最重要的光谱干扰是背景干扰。带 状光谱、连续光谱以及光学系统的杂散光等,都会造 成光谱的背景。其中光源中未离解的分子所产生的带 状光谱是传统光源背景的主要来源,光源温度越低, 未离解的分子就越多,因而背景就越强。 此外,仪器光学系统的杂散光到达检测器,也产 生背景干扰。由于背景干扰的存在使校正曲线发生弯 曲或平移,因而影响光谱分析的准确度,故必须进行 背景校正。 校正背景的基本原则是,谱线的表观强度减去背 景强度。常用的校正背景的方法有离峰校正法和等效 浓度法。
原子受激发发射电磁波的过程: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按照一定的轨道在原子核外运转
原子核
运行轨道 原子核外电子
激发态:
激发过程,外界提供能量,例如:火花激发光源 在轨道上运行的电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后,上 升到高能级轨道,在原来的位置产生一个空穴。
激发能量够大,跳跃了两个能级。
从低能级轨道激发到高能级轨道的电子。如果能量足够大,会产生将电子激 发到更高能级轨道的现象,并且同样会出现将更低能级的电子激发到高能级 的现象。
原子:
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原子包含有
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
原子结构:
电子在一些特定的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离核愈远能量愈高。 当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只有
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原子才发射或吸收能量。
直读光谱仪
基础知识应用培训
一、目标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SPARK-OES)分析技 术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知识; 熟悉SPARK-OES光谱仪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具备SPARK-OES光谱仪的实际操作能力; 掌握SPARK-OES分析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熟悉OBLF OES产品的结构,性能及工作原理; 具备独立判断解决OBLF光谱仪简单问题的能 力。
八、火花光谱分析的误差 和数理统计
误差和偏差 误差:每次测量数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和准确度是同一 个问题的两种说法。 偏差:每次测量数据与多次测量平均值之差。 误差的产生及其原因: 人: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熟练程度。 仪器:仪器的精度,光源的稳定性,氩气系统的稳定性。 试样:标准样品和测试样品成份的均匀性,组织结构状态一致性 分析方法:操作规程(仪器参数设定,系数修正等)试样制备。 环境:温度,湿度,振动,清洁。 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规律性)
• 重复性(repeatability)又叫精密度,表示用相同的仪器和方法进 行独立的多次测定之间可达到的一致程度。 •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表示在不同实验室进行分析测定可达到 的一致程度。重复性和再现性有室内室外之分。
1Cr18Ni9Ti Cr%=17.52% 仪器编号 单次测量(Xi) 平均值(X) 准确度 精密度
六、光学系统:
3.光纤及其工作原理
光纤原理:依据全反射原理,光纤纤芯的折射率略高于包层 的折射率,保证光被限制在纤芯里传播。 光纤的特点:光损耗和色散
七、光源部分
光源是光谱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激发分析试样提供能量。 光谱仪的分析误差主要来源于光源,理想的光源应满足以下条件: 1)高灵敏度,元素浓度的微小变化导致检测信号的较大变化。 2)低检出限,能对微量痕量元素进行检测。 3)高稳定性。 4)高信噪比。 5)分析速度快。 6)结构简单安全,操作简单。 7)自吸收效应小。
-0.02
+0.27 +0.01 +0.29
+0.049
+0.032 +0.171 +0.239
如果把击靶点比 作仪器的分析数据, 评价一下各图的误差 情况?
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
1、平均值(Average)
2 、标准偏差(SD)
3、 相对标准偏差(RSD)
RSD=SD/X
BEC(Background Equivalent Concentration)背景浓度 在检测到的曲线强度中除了分析信号外,还有光谱本身 的背景。当没有信号输入时,此时检测到微弱的光强度转化 为浓度值,叫做BEC。 LOD(Limit of Detection)检出限 是仪器在背景干扰中能检测到的最小浓度,当然在检出 限以下的信号也可以读出,但其结果缺乏真实性。LOD可以 通过BEC和标准偏差RSD来确定 LOD = K · BEC· RSD/100, k是可靠性系数,通常 k=3 .
五、发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I = ACb I:谱线强度。 C:待测元素的浓度。 A:常数。 b: 分析线的自吸系数
五、发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1、内标法和分析线: 由于式样的蒸发,激发条件以及式样组成等任 何变化,使参数A发生变化,均会直接影响谱 线强度,这种变化很难避免,在实际光谱分析 时常选用一条比较谱线,用分析线与比较线的 强度比进行光谱定量分析,以补偿难以控制的 变化因素A的影响,比较线又称内标线,提供 这种比较线的元素又叫内标元素。在钢铁分析 中常采用基体Fe元素作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