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835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北京理工大学835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北京理工大学835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本资料由理硕教育整理,理硕教育是全国唯一专注于北理工考研辅导的学校,相对于其它机构理硕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理工内部资料资源与人力资源确保每个学员都受益匪浅,确保理硕教育的学员初试通过率89%以上,复试通过率接近100%,理硕教育现开设初试专业课VIP一对一,初试专业课网络小班,假期集训营,复试VIP一对一辅导,复试网络小班,考前专业课网络小班,满足学员不同的需求。因为专一所以专业,理硕教育助您圆北理之梦。详情请查阅理硕教育官网

835 物理化学

1. 考试内容

①气体的PVT性质。②热力学一、二、三定律,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③化学平衡与相平衡。④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⑤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

2. 考试要求

了解:①真是气体的PVT性质。②相变化过程涉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计算,焦耳-汤姆逊效应和节流膨胀。逸度与逸度因子概念和基本计算。③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二组分气-液,液-固相平衡。

④链反应。气体反应碰撞理论、势能面和过渡态理论的基本思想,光化学反应和催化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⑤胶体的制备方法,胶体的光学、电学和动力学性质。界面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

掌握:①理想气体PVT相关计算。②热力学一、二、三定律及相关计算,化学势的概念及应用,理想混合气体化学势的表达方式,稀溶液的依数性。③化学平衡的计算。④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速率方程的确定方法,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典型复合反应及速率方程的近似处理。

3 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证明题和计算题。

4考试分值

填空题(30分)、选择题(40分)、证明题(15分)、计算题(65分)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王正烈周亚平修订

622物理化学考试大纲汇总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物理化学Ⅰ》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622) 学院名称(盖章):化学化工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4年8月20日

《物理化学Ⅰ》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622) 一、考核要求 物理化学主要内容包括气体、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 二、考核目标 物理化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 三、考核内容 第一章气体 §1.1 气体分子运动论 §1.2 摩尔气体常数 §1.3 理想气体的状态图 §1.4 气体运动的速率分布 §1.5 气体平动能分布 §1.6 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 §1.7 分子的碰撞频率与平均自由程 §1.8 实际气体 §1.9 气液间的转变 §1.10 压缩分子图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混合气体的性质(组成的表示、分压定律、分容定律)。了解分子碰撞频率、平均自由程和实际气体概念,特别要了解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以及实际气体的液化、临界性质、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等。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2.1 热力学概论 §2.2 热平衡与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的概念 §2.3 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2.4 热力学第一定律 §2.5 准静态过程和和可逆过程 §2.6 焓 §2.7 热容 §2.8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2.9 Carnot循环 §2.10 实际气体

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975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盛世清北

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975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盛世清北本文由盛世清北查阅整理,专注清华大学考研信息,为备考清华大学考研学子服务。 以下为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975材料物理化学考研考试大纲: 1 热力学常见基本概念 1.1 系统、环境与边界 1.2 强度性质与广度性质 1.3 状态与平衡状态 1.4 过程与途径 1.5 热平衡与热力学第 0 定律 1.6 温度与热力学温度 2 气体 2.1 理想气体 2.2 状态方程 2.3 实际气体 2.3.1 压缩因子 2.3.2 维里方程 2.3.3 范德华方程 3 热力学第一定律 3.1 热量与功 3.2 热功等效与内能 3.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3.4 功与体积功 3.4.1 体积功的计算 3.4.2 不可逆与可逆过程 3.5 热与热容 3.5.1 等容热效应 3.5.2 等压热效应与焓 3.5.3 热容及简单变温过程热的计算 3.6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体中的应用

3.6.1 内能和焓的计算通式 3.6.2 节流过程与 Joule-Thomson 系数 3.6.3 理想气体和范德华气体的内能与焓计算 3.6.4 等温、绝热、等容过程方程 3.6.5 热力学循环 3.7 第一定律对于化学反应的应用——热化学 3.7.1 化学反应进度 3.7.2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3.7.3 反应热的计算 3.7.4 反应热的测量 3.7.5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 3.7.6 非等温反应系统 4 热力学第二定律 4.1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 4.1.1 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4.1.2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 4.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和过程的方向性 4.2.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4.2.2 过程方向和限度的描述方法 4.3 Carnot 循环和 Carnot 定理 4.3.1 Carnot 循环的效率 4.3.2 Carnot 定理及其推论 4.4 熵与混乱度 4.4.1 熵的导出 4.4.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Clausius 不等式4.5 熵判据 4.5.1 熵增加原理 4.5.2 熵的物理意义 4.6 熵变的计算

北京理工大学理论力学144分学长复习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理论力学144分学长复习 经验 1.时间问题 我想很多同学和我去年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理论力学的复习工作.这里我想说的是,至少在9月份之前,你们是不需要考虑复习理力的.顶多把资料提前买好就可以了. 至于9月份以后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我觉的要看个人的理力基础.我想大部分人之前一定是学过理力这门专业课的,如果你当时觉的学的比较吃力或者不太明白,最好9月初就马上开始.如果你觉的当初学的还凑合,没有觉的理力有多难,那完全可以10月份再开始.不过我还是想说一下,因为如果10月份开始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准备,并且产生心理负担.所以建议大家还是10月之前开始理力的复习. 我是因为暑假有事,加上前期对数学过于自信导致数学的复习进度太慢,9月和10月的时候还在赶数学的进度,所以10月20号左右才开始看理力,而且最后数学考的也不好,这是前车之鉴. 2.资料问题 想必要买什么资料也是让大家头疼的事,淘宝上北理工理论力学的资料满天飞,买什么才好呢?我去年买的是169一套的那种资料,也是最常见的那种,大家淘宝一下就知道了.再加上买理力教材(那套资料不包括教材),大概总共花了220左右.但是实际上在复习过程中,169的这一整套资料,我一个字都没看过(里面有什么本科生笔记,总结,老师的ppt之类).我在复习过程中只使用了课本,也就是水小平写的那本理论力学.也就是建议大家不需要买淘宝是上所谓的整套资料,只需要把这本教材买了,好好看它就完全足够了. 不得不说的是,北理工水小平写的这本理论力学确实是偏难的,很多地方都讲的比较深.可以说比我当初学的理力那本教材要难,我想大家当初学的教材应该也跟我差不多. 3.复习方法 正如楼主上文所说,我是10月20多号才开始的理论力学复习,说实话是比较晚的.这里还是讲一下我的复习方法: (1)时间:当初我是每天晚上看理力,大概有4个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状态好的时候可能有4个半,状态不好的时候可能就只有3个小时)我觉得这个时间应该还算比较正常,因为到这个时候每天1/3的时间给专业课是必须的. (2)方法:我刚才说了,这本理力教材是偏难的,也就是说你会发现有些原理的推导和证明你是看不懂的.这个时候大家注意了,因为理力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学科.就像高中物理一样,我想大家高中学物理的时候,应该也不知道各种物理公式的数学推导吧?这些推导是我们在大学才掌握的.而这里也正是如此,对于定理的证明和推导,大家大可一看而过.而关键是要知道这些公式的使用条件和如何使用这些公式.这一点我想应该大家在高中学物理的时候都非常熟悉了.所以定理证明可以不看,但是书上出现的例题,要尽量搞懂. 4.真题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北理工的理论力学考试是6道大计算题.每一题20分到30分,也就是说你不需要背诵任何的概念或者定义.关键是了解如何做题.而北理工理论力学出题模式相对固定,六道计算题分别考察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但是每道题的计算一般都比较大,其实大家复习到了后期,也就是12月的时候,如果你前期复习的还好,就只剩下计算问题了.而计算也是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题号:738 《物理化学》 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一)化学热力学 1.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明确U、H、S、A、G函数和Δc H mθ, Δf H mθ,Δf G mθ和S mθ函数等概念。掌握在物系的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熵增原理的各种平衡判据。掌握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掌握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 2.理解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概念。能用Clapeyron和Clapeyron-Clausius方程进行有关相平衡的计算。掌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掌握理想溶液和稀溶液中化学势的表达式,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和逸度和活度的的标准态和对组分活度及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单组分和二组分系统典型相图的特点和应用。能用杠杆规则进行计算,熟练掌握相图的分析。 3.掌握用热力学数据计算Kθ。掌握用等温方程和等压方程进行有关的计算和应用,理解温度、浓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电化学 1.理解和掌握电解质活度和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概念和计算。了解离子氛的概念和Debye-Hiieckel极限公式。 2.掌握各类电极的特征和电动势测定的应用,掌握Nernst方程计算和应用。理解产生电极极化的原因和超电势的概念。 (三)界面现象 1.理解和掌握附加压力、Laplace公式、Kelvin公式、Youn g方程及其应用。 2.掌握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和吸附等温式。 (四)化学动力学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的概念,掌握零、一、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应用;掌握由反应机理建立速率方程的近似方法(稳定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了解多相反应的步骤;理解经典过渡态理论的基本思想、基本公式及有关概念。 2.掌握阿仑尼乌斯方程及应用,明确活化能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参考书目 1. 苏克和、胡小玲主编,《物理化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 2. 傅献彩等编,《物理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印永嘉等编,《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①天津大学《物理化学》考试大纲(2016年版)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 对本门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2. 掌握物理化学公式应用及公式应用条件。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3. 掌握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物理量的测量(包括原理、计算式、如何测量)。能正确使用常用物化仪器(原理、测量精度、使用范围、注意事项)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重点部分) 1. 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22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压缩因子定义。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pVT变化、相变化与化学反应过程中W、Q、U、H、S、A与G的计算;熵增原理及三种平衡判据。 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的简单应用;克拉贝龙方程及克-克方程的应用。2. 多组分热力学及相平衡(~18 %) 偏摩尔量、化学势的概念;理想气体、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表达式;逸度、活度的定义以及活度的计算。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稀溶液依数性的概念及简单应用。 相律的应用;单组分相图;二组分气-液及凝聚系统相图。 3. 化学平衡(~10 %) 等温方程;标准摩尔反应Gibbs函数、标准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计算;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同时平衡的原则。 4. 电化学(~10 %) 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电导测定的应用。 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Nernst方程;电动势测定的应用;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的概念。 5. 统计热力学(~6 %) Boltzmann分布;粒子配分函数的定义式;双原子平、转、振配分函数的计算;独立子系统能量、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Boltzmann熵定理。 6. 化学动力学(~15 %) 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的概念。 零、一、二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及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阿累尼乌斯公式;对行、平行反应(一级)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复杂反应的近似处理法(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光化反应的特征及光化学第一、第二定律。 7. 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10 %)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Laplace方程;Kelvin方程与四种亚稳态;润湿与铺展现象及杨氏方程;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Langmuir吸附等温式。 了解胶体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及电学性质;掌握胶团结构的表示,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了解乳状液的稳定与破坏。 8. 实验部分(~10 %) 1) 恒温槽的调节及粘度测定;2)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3)反应焓的测定;4)平衡常数的测定(ZnO与HCl水溶液反应);5)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萘-苯系统);6)二元完全互溶液体蒸馏曲线(乙醇-正丙醇系统,阿贝折射仪);7)二元凝聚系统相图;8) 原电池热力

848理论力学-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理论力学试题 一、 圆盘半径为r ,匀速转动,角速度为o ω,在固定圆弧上逆时针滚动。圆弧半径为R=2r 。杆AB 长为l=2r ,C 为杆AB 中点。杆OA 长为OA l =r 。A 、B 处为滑动铰接,O 为固定铰链。杆OA 、AB 、圆盘重量以及各处摩擦不计,求杆AB 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二、 已知1O 和2O 是固定铰链,A 、B 是光滑铰链接触。杆1O A 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分别为和ωα,且都是顺时针方向。圆盘O 半径为r ,杆1O A 与杆2O B 的长度为r ,杆1O A 、2O B 、GH 、圆盘重量及各处摩擦不计,试求杆GH 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 已知A 端为固定铰链,杆AB 长为l=4r 。半径为r 的圆盘O 在倾角为o 30的 固定斜面上,其重量为W 。杆AB 与圆盘的摩擦系数为B f = 3 ,圆盘与固 定斜面的摩擦系数为D f = 4 。作用于杆AB 上一转矩M 。杆AB 重量不计,为使圆盘静止,试求转矩M 的取值范围。 四、 已知1O 和2O 是滑动铰链,杆1O A 长为l ,杆AB 长为2l 。杆AB 与杆AD 的夹角为o 30,杆AB 与杆2O B 垂直。E 为杆1O A 中点,F=ql ,M=32ql 。各杆重量以及各处摩擦不计,试求杆AB 的内力。

五、 已知1O 和2O 是固定铰链,A 、B 是滑动铰链。圆盘1C 的半径为r ,质量为m ,绕1O 作匀速转动,角速度为 。杆AB 长为l=2r ,质量为m 。圆盘 22C 半径R= r ,质量为3m 。各处摩擦不计,试求系统的动能、动量、以 及对固定点1O 的动量矩。 六、 已知圆盘C 半径为r ,重量m 。杆BD 长为l=2r ,质量为m 。绳子OA 与圆盘C 在A 点相接,且绳子处于铅垂方向。杆BD 与圆盘C 在B 点焊接。杆BD 的另一端D 与滑块铰接。滑块和绳子质量不计且滑到光滑。系统由静止释放,求滑块的约束力、绳子拉力以及圆盘的角加速速。

2016年_622物理化学_A卷

适用专业: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环境化学 考试科目:622 物理化学是否需要考生 携带计算器:是 准考证号码:姓名:考试时间:3小时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道大题(共计27 个小题),满分150分。 2.本卷属试题卷,答题另有答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纸上均无效。答题卷上不能做任何与答题无关的标记信息或记号,一经发现该考 试科目以违纪处理,零分计算。 3.必须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其它均无效。 4.本卷使用常数pθ=100.00 kPa, R=8.314 J?K-1?mol-1, F=96500 C?mol-1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4个, 共12分) 热力学第一定律亨利定律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摩尔电导率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共40分) 1.适合于计算任意热机效率的公式是. A.η=1+T c/T h B.η=1+Q c/Q h C.η=1-T c/T h D.η=1-Q c/Q h 2.实际气体节流膨胀后( ). A.Q<0, ΔH=0, Δp<0B.Q=0, ΔH=0, ΔT<0 C.Q=0, ΔH<0, Δp<0D.Q=0, ΔH=0, Δp<0 3.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换为功 B.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 C.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D.热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4.理想气体混合物任一组分B的化学势计算公式中,θ B μ是指在( )时纯物质B的化学势. A.温度T,压力pθ B.温度T,压力p C.温度T=273.15 K,压力p D.温度T=273.15 K,压力pθ 5.在298.15K及pθ条件下的将水蒸气突然加压至2pθ而变成液态水.这一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是 个典型的( ). A.等温可逆过程 B.等压可逆过程 C.等温等压可逆过程 D.自发的不可逆过程 6.在定温定压下,二组份体系平衡共存的相数最多可能有( ). A. 4相 B. 3相 C. 2相 D. 1相 7.当乙酸与乙醇混合反应达平衡后,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 和自由度f 应分别为( ). A. C= 2,f= 2 B. C= 3,f= 3 C. C= 2,f= 3 D. C= 3,f= 4 8.精馏具有最大正偏差的H2O-C2H5OH混合体系,在精馏塔顶部将得到( ). A.纯水 B.无水乙醇 C.水和乙醇 D.水-乙醇恒沸混合物 9.某温度时NH4S(s)的分解压力为pθ,则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θ为( ). A.1 B.1/4 C.1/2 D.1/8 10.在定温定压下,下列变量中肯定能够用于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是( ).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化学大纲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化学大纲 738题号:738 《物理化学》 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一)化学热力学 1.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明确U、H、S、A、G函数和ΔcHmθ,ΔfHmθ,ΔfGmθ和Smθ函数等概念。掌握在物系的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熵增原理的各种平衡判据。掌握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掌握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 2.理解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概念。能用Clapeyron和Clapeyron-Clausius方程进行有关相平衡的计算。掌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掌握理想溶液和稀溶液中化学势的表达式,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和逸度和活度的的标准态和对组分活度及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单组分和二组分系统典型相图的特点和应用。能用杠杆规则进行计算,熟练掌握相图的分析。 3.掌握用热力学数据计算Kθ。掌握用等温方程和等压方程进行有关的计算和应用,理解温度、浓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电化学 1.理解和掌握电解质活度和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概念和计算。了解离子氛的概念和Debye-Hiieckel极限公式。 2.掌握各类电极的特征和电动势测定的应用,掌握Nernst方程计算和应用。理解产生电极极化的原因和超电势的概念。 (三)界面现象 1.理解和掌握附加压力、Laplace公式、Kelvin公式、Young方程及其应用。 2.掌握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和吸附等温式。 (四)化学动力学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的概念,掌握零、一、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应用;掌握由反应机理建立速率方程的近似方法(稳定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了解多相反应的步骤;理解经典过渡态理论的基本思想、基本公式及有关概念。 2.掌握阿仑尼乌斯方程及应用,明确活化能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参考书目 1. 苏克和、胡小玲主编,《物理化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 2. 傅献彩等编,《物理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印永嘉等编,《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911材料综合 考试大纲

911材料综合考试大纲(2017年) 《材料综合》满分150分,考试内容包括《物理化学》、《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材料科学基础》三门课程,其中《物理化学》占总分的50%,《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占总分的30%,《材料科学基础》占总分的20%。特别注意:《材料科学基础》分为三部分,考生可任选其中一部分作答。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2017年)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材料及环境等专业的基础课。它既是专业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又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要求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化学热力学及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化学变化和相变化的平衡规律及变化速率规律等物理化学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熟练的计算能力,同时具有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体会并掌握怎样由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和演绎,或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并能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分析解决较为简单的化学热力学及动力学问题。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以下按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平衡、相平衡、电化学、以及化学动力学五部分列出考试内容及要求。并按深入程度分为了解、理解(或明了)和掌握(或会用)三个层次进行要求。 (一)化学热力学基础 理解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标准态等基本概念;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表述及数学表达式涵义;明了热、功、内能、焓、熵和Gibss函数,以及标准生成焓、标准燃烧焓、标准摩尔熵和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等概念。 熟练掌握在物质的p、T、V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求算热、功以及各种热力学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在将热力学公式应用于特定体系的时候,能应用状态方程(主要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物性数据(热容、相变热、蒸汽压等)进行计算。 掌握熵增原理和吉布斯函数减小原理判据及其应用;明了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对应系数方程。 (二)化学平衡 明了热力学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会用热力学数据计算标准平衡常数;

北京理工大学848理论力学考试大纲

本资料由理硕教育整理,理硕教育是全国唯一专注于北理工考研辅导的学校,相对于其它机构理硕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理工内部资料资源与人力资源确保每个学员都受益匪浅,确保理硕教育的学员初试通过率89%以上,复试通过率接近100%,理硕教育现开设初试专业课VIP一对一,初试专业课网络小班,假期集训营,复试VIP一对一辅导,复试网络小班,考前专业课网络小班,满足学员不同的需求。因为专一所以专业,理硕教育助您圆北理之梦。详情请查阅理硕教育官网 848 理论力学 (1)考试要求 ①了解:点的运动描述,刚体的平移、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的描述,约束和自由度的概念,力系的两个特征量及力系简化的四种最简形式,二力构件的特点,静摩擦力应满足的物理条件,刚体的质心和规则刚体(均质细长直杆、圆盘、圆环等)对中心惯性主轴的转动惯量,动力学三个基本定理及其守恒定律,达朗贝尔原理与动量原理的关系,利用虚位移原理求解平衡问题的特点,利用动力学普遍方程求解动力学问题的优势。 ②理解:用弧坐标表示点的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平面运动刚体的速度瞬心,平面运动刚体的加速度瞬心,平面运动刚体上点的曲率中心,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尤其是动点的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动点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动点的科氏加速度),常见约束的约束力特点,纯滚动圆盘的运动描述和所受摩擦力特性,物体平衡与力系平衡的差别,刚体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刚体的平移、定轴转动、平面运动的动能、动量、对某点的动量矩及达朗贝尔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的计算,动静法的含义,虚位移概念和虚位移原理,动力学普遍方程的本质。 ③掌握:用速度瞬心法、速度投影定理,两点速度关系的几何法或投影法对平面运动刚体系统进行速度分析,用两点加速度关系的投影法或特殊情况下加速度瞬心法对平面运动刚体系统进行加速度分析,用点的速度合成公式的几何法或投影法以及加速度合成公式的投影法对平面运动刚体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力系的主矢和对某点的主矩的计算,最简力系的判定,物系平衡问题的求解(尤其要掌握通过巧妙选取研究对象和平衡方程对问题进行快速求解),带摩擦物系平衡问题的求解,物系动力学基本特征量(动能、动量、对某点的动量矩、达朗伯惯性力系的等效力系等)的计算,动能定理的积分或微分形式的应用,动量守恒、质心运动守恒和质心运动定理的应用,对定点的动量矩定理、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及其守恒定律的应用,用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求解物系的动力学问题(包括动力学正问题:已知主动力求运动和约束力,以及动力学逆问题:已知运动求未知主动力和约束力),用虚位移原理求解物系的平衡问题(特别是利用虚位移原理求解作用于平衡的平面机构上主动力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会利用虚位移原理求解平面结构的某个外部约束力或求解其中某根二力杆的内力),用动力学普遍方程快速求解物系动力学问题中某点加速度或某刚体角加速度。

2017年西南石油大学《物理化学》考试科目大纲

物理化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物理化学考试是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教育部授权各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测试考生对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程度。本大纲遵照教育部物理化学课程指导小组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理、工科各专业对物理化学的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胶体化学的知识要求制订。本大纲力求反映专业特点,以科学、公平、准确、规范的尺度去测评考生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水平、基本判断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 (1) 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全面。 (2) 物理化学基本方法的理解深度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物理化学考试的核心在基础理论和原理及其在系统发生典型变化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基本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有一定的代数、数值和微积分计算工作量,需要准备计算器。 1 气体 理想气体、真实气体、气体液化的基本概念。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模型,摩尔气体常数,平均摩尔质量,道尔顿分压定律,阿马格分体积定律。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真实气体的液化,对应状态原理,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2 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对p V T过程、相变过程、化学变化过程的应用及相关计算,包括Q、W、U、H、S、G、A、p、V、T等物理量的相关计算。 多组分系统偏摩尔量的性质与计算。 理想气体和真实气体的逸度、化学势及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混合物和溶液的活度、活度因子、化学势及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稀溶液的性质及其相关计算。 3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条件、平衡判据、平衡移动原理、平衡常数动量等相关的基本概念。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标准状态下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的计算。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doc

硕士研究生《物理化学》(工)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科目代码:862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参考书目:《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天津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可由下列教材中任选一种) 《物理化学实验》石油大学出版社吴肇亮等; 《基础化学实验》(上、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吴肇亮等 硕士研究生物理化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概述 物理化学课程主要包括热力学原理和应用、化学动力学基础、相平衡基础、表面胶化和统计力学基础部分。其中前三部分为主要内容。 考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掌握物理化学一般方法,并具备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化学实验的相关内容中,要求掌握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 在有关的物理量计算和表述中,应注意采用国家标准单位制(SI制)及遵循有效数运算规则。在涉及数值的计算中应注意物理量单位的运算及传递。 二、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下面按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初步、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现象和胶体化学六个部分列出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按深入程度分“了解”、“理解”(或“明了”)和“掌握”(或“会用”)三个层次。 (1)化学热力学 1.热力学基础 理解下列热力学基本概念: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标准态。 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 明了热力学能、焓、熵、Helmholtz函数和Gibbs函数等热力学函数以及标准燃烧焓、标准生成焓、标准摩尔熵、标准生成Gibbs函数等概念。 掌握在物质的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在将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应用于特定系统的时候,会应用状态方程(主要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次是Van der Waals方程)和物性数据(热容、相变热、蒸汽压等)。 掌握熵增原理和各种平衡判据。明了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 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 了解用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推导重要热力学公式的演绎方法。 2.相平衡

《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 本《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 学考试。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是整个化学学科和化工学科的理论基础。它从物 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 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要求考生熟练 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气体的PVT关系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理想气体混合物 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5、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基本概念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恒容热、恒压热、焓 4、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 5、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 6、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 7、相变化过程 8、溶解焓及混合焓 9、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

10、由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 11、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 12、稳流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 1、卡诺循环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熵、熵增原理 4、单纯 pVT 变化熵变的计算 5、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 6、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7、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8、热力学基本方程 9、克拉佩龙方程 10、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 (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1、偏摩尔量 2、化学势 3、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4、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5、理想液态混合物 6、理想稀溶液 7、稀溶液的依数性

814综合化学

考试科目:814综合化学 一、复习要求: 本《综合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上海大学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综合化学考试。综合化学考试的任务全面检查考生在化学一级学科范围内四大化学及其化学交叉、前沿学科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为:闭卷笔试;答题时间180分钟;题型全部为选择题。各课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题难易适中,不含单课程高难题。 试卷满分为150分。各部分的比例:无机化学约占20%,分析化学约占20%,有机化学约占20%,物理化学约占20%,其它约占20%。 二、主要复习内容: (一)无机化学部分 1、掌握s区元素、P区元素、ds区元素和第四周期d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和常见离子的分离鉴定方法。 2、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3、熟悉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的基本知识与简单计算。 4、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注意事项。 (二)有机化学部分 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立体异构、命名及结构与物性之间关系。分子的极性、对称性、氢键、亲水憎(疏)水性与有机化合物的偶极矩、熔点、沸点、溶解度等之间的关系。 2、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各种效应 (1)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立体效应、氢键效应、芳香性等概念和应用。 (2)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等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 3、有机化学反应 (1)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包括: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芳烃、醇、酚、醚、醛、酮、胺、羧酸及其衍生物。 (2)主要有机反应:亲电、亲核加成反应、亲电、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自由基反应。(3)重要有机人名反应。 4、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包括S N1、S N2机理;E1、E2机理;碳正离子的重排;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历程;重氮化反应及其应用;羰基的亲核加成——消除历程。 5、有机合成。官能团导入、转换、保护;碳碳键形成及断裂的基本方法;原料的选择,合成步骤的设计,选择性反应及保护基的应用。 6、有机立体化学。几何异构、对映异构、构象异构等静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 7、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化学鉴别方法; 8、烷烃、炔烃、芳烃、醇、羧酸等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光谱。 9、熟悉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与注意事项。 (三)分析化学部分 1、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直接法和间接法。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法,摩尔浓度,滴定度。直接滴定法和返滴定法等。 2、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酸碱滴定法的应用(混合碱的测定等)。 3、理解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时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配位滴定曲线:金属离子被滴定的可能性和允许的最低pH值。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指示剂的选择,提高选择性的方法。 4、几种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间接碘量法。 5、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银量法的原理及常见应用。 6、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典型膜电极(pH电极)的基本构造和响应机理。电位滴定法的应用。 7、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透光率,摩尔吸光系数。紫外——可见光吸光光度法的定性、定量分析,吸光光度分析的误差讨论。 8、熟悉分析化学实验操作基本技能与注意事项 9、掌握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熟悉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四)物理化学部分 1、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基本概念;Q、W、ΔU、ΔH、ΔS、ΔG的计算及应用。 2、相平衡热力学:Clausius-Clapeyron方程;化学势;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的基本性质。 3、相平衡状态图:相律;二组分系统相图。 4、化学平衡热力学:理想气体混合物、理想气体与纯固体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及应用;温度、压力、惰性 组分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5、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动力学基本概念;简单级数反应的特征;Arrhenius方程;基本型的复合反应的特

物理化学考研大纲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6 科目名称: 物理化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该课程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 (一) 化学热力学基础 1 系统的状态、状态函数及状态函数的性质。重点掌握状态函数的性质。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主要掌握定律的应用。 3 可逆过程的定义及特点,尤其是可逆过程的特点。 4 熵增原理、熵判据及其应用条件。主要是熵增原理。 5 热Q 、功W 、焓H 、热力学能U 、熵S 、亥姆霍茨函数A 、吉布斯函数G 的定义。 6 熵S 判据、亥姆霍茨函数A 判据、吉布斯函数G 判据及其使用条件。特别是熵S 判据和吉布斯函数G 判据的应用。 7 热力学基本方程的表达式及应用条件。 8 单纯T V p ,,变化过程、相变化过程(或两种变化过程的综合)的状态函数的改变理工量U ?、H ?、?S 、?A 、?G 的计算及过程量,Q W 的计算,特别是理想气体变化过程的计算尤为重要。 9 物质B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B (m f T H β ?,物质B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B (m c T H β ?,物质B 的标准摩尔熵),,B (m T S β ,物质B 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B (m f T G β ?的定义及应用。 10 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 m ()H T ? ,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热力学 能r m ()U T ? ,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熵)(T S m r ?,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T G m r ?的定义及计算。

2015年北京理工大学理论力学考研真题

一、图示系统处于同一铅锤平面内,半径为R 1=3r 的圆盘在半径为R 2=33r 的固定凹圆面上做纯滚动,通过长为L=3r 的连杆BC 带动滑块C 沿倾角为60°的滑道滑动,且AB=r 。在图示时刻(D 、A 两点连线为铅垂线,A 、B 两点连线与水平线夹角为90°并与BC 垂直, B 、 C 处为铰接),圆盘角速度、角加速度分别为0W 、 202 3W ,转向如图所示,试求该瞬时滑块C 的速度和加速度。 二、处于同一铅锤面的图示机构,圆盘半径为r ,直杆AB 与圆盘焊接,套在AB 上的套筒E 与长度为L=3r 的直杆O 2E 铰接,在图示瞬时,圆盘O 1A 处于水平位置,O 2E 处于铅锤位置且AE=2r ,圆盘绕O 1转动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分别为0W 、2 032W ,转向如图所示,试求该瞬时O 2E 绕O 2定轴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三、图示系统处于同一铅锤面,均质圆盘半径为r ,重量为P,细杆0A 长度为L=23r ,自重不计,圆盘与墙面摩擦因数为23f s =D ,圆盘与直杆间12 3f s =B ,不计固定铰支座O 处摩擦,今在OA 的A 端作用一与杆成60°夹角的图示指向的主动力F ,大小为F=2P ,为使系统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需在圆盘上作用一主动力偶,求力偶M 的取值范围。 四、图示平面机构由OA 、AB 、CD 和直角弯杆BEG 在接触处相互铰接而成,O 、G 为固定支座,几何尺寸由图所示M=2ql 2,不计各自重和摩擦,求CD 杆内力。 L 33L 32

五、同一铅锤面内,滑块A 和质心为D 的套筒质量都为m ,套筒对其定轴回转半径为AD=b,b 6 2=D ρ;与滑块A 铰接的可在套筒D 中滑动的均质细直杆AB 质量为m 1=2m ,长度为L=4b ,弹簧原长为L 0=2b ,刚度系数为mg =K ,不计摩擦,系统在图示位置无初速释放,求滑块沿铅锤滑道刚上升b 高度的瞬时杆AB 的角速度W AB ,并写出系统的动量和对点D 的动量矩。 六、图示系统为同一铅锤面,均质圆盘G 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均质菱形板ABDE 质量为m ,边长为L=2r ,对垂直于板平面质心轴的回转半径为r 3 6=C ρ,张紧柔绳O 2D 质量不计,长度L=2r ,系统于图示位置(菱形对角线AD 水平,O 1、G 、A 、B 处于一条直线上O 2D 垂直DE )无初速释放,不计各处摩擦,求释放瞬时圆盘的角加速度,菱形板角加速度,和绳子O 2D 张力。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物理化学属我校进行命题的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 考试对象为参加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的范围 考试范围包括指定参考书中所含盖的主要内容。考查要点详见本纲第二部分。 三、评价目标 物理化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正确掌握和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 2.熟练掌握和理解化学热力学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3.熟练掌握和理解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以及反应机理。 4.熟练掌握和理解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应用。 5.正确掌握胶体及界面化学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 化学热力学的基本内容约35% 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内容约25% 电化学的基本内容约25% 胶体及界面化学的基本内容约15%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1.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等温、等压、绝热等过程的内能变化、焓变化、热和功。 2.掌握利用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及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掌握应用盖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了解自发过程的共同性质,明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理解热力学函数U、S的物理意义。 2.熟练掌握简单状态变化过程、相变化、化学反应ΔU、ΔH、ΔS、和ΔG的计算。 3.熟练掌握热力学基本方程、麦克斯韦关系式及其应用、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1.理解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定义及它们的应用。 2.掌握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了解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逸度和活度的概念。

801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801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对本门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2.掌握物理化学公式应用及公式应用条件。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二、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 1.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pVT变化、相变化与化学反应过程中W、Q、U、H、S、A与G 的计算;熵增原理及三种平衡判据。 了解克拉贝龙方程及克-克方程的应用。 2.多组分热力学及相平衡 偏摩尔量、化学势的概念;理想气体、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表达式;活度的定义以及活度的计算。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稀溶液依数性的概念及简单应用。 相律的应用;单组分相图;二组分气-液相图。 3.化学平衡 等温方程;标准摩尔反应Gibbs函数、标准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计算;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 4.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电导测定的应用。 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Nernst方程;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5.化学动力学 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的概念。 零、一、二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及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阿累尼乌斯公式;对行、平行反应(一级)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 6.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Laplace方程;Kevin方程;润湿与铺展现象及杨氏方程;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Langmuir吸附等温式, Gibbs吸附等温式。 了解胶体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及电学性质;了解胶团结构的表示,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基本概念题(填空或选择填空):30%,简答题:20%,计算题、相图题等:50%。

北理工理论力学第1章-1.1(4-1)-2013,9,16(2学时)

理论力学
主讲: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力学系 刘海燕

教学要求
? 课堂严禁玩手机,要求:关闭,收起来! ? 必须听课(缺勤者:确有理由,且出示相关方面的
批准证明方不计旷课); 不迟到、早退。
? 不在课堂看与教学无关的其它资料;不吃东西;不
睡觉等。
? 保持课堂安静,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教学要求
U
作业
1. 独立完成作业 ,忌抄袭。 2. 作业要求:干净、整齐、规范(作图请用直尺,圆 规,要认真完成作业)。 3. 作业写在 数学作业纸上,每周一交 上一周的作业。
U
答疑
1.良乡答疑:时间待定 2课前答疑 课前

考试 及期末总评成绩的评定方法
1. 闭卷考试 2. 课程成绩组成:期末试卷成绩+平时成绩+附加成绩 课程成绩总分 = 100分× 80% + 20分 + 附加分
学期总评成绩=MAX(课程成绩总分 ,期末卷面成绩) 3. 平时成绩:作业+考勤 课堂随机小测验,作为考勤的部分成绩 课堂随机 作业:-1分/少1次;旷课:-1分/1次;迟到+早退: -1分/3次 4. 附加成绩: 自选题目、且有一定质量的小论文可获加分

参考文献及网络辅助教学
U U
参考书
详见教材最后页:P386
网络辅助教学
校园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710486898.html, )

学习要点
1.准确理解基本概念 2.纠正过去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习惯做法 3.熟练掌握基本定理和公式,并能灵活应用 4.注意学会分析、求解力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诀窍
理解概念 掌握方法 灵活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